教师《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教育需要等待
读《幸福教育的样子》学习总结(实用)

读《幸福教育的样子》心得思想到王健幸福是让一我向往的词。
我从来没有想过可以从这么多方面去阐述幸福。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快乐的人主观的内心感受。
快乐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句话得到了大家和社会的认可。
一我喜欢什么,不仅是天赋方面对这项事情的适应,也是一种内心的需要。
喜欢是什么?喜欢就是一种持久的动力,是一种自觉,是成功的指路标。
有人把人生的追求分为从低到高的五个层面,从生存、社会、爱情、尊严,到人生价值的实现。
如果本职工作是真心喜欢的工作,通过辛勤劳动得到社会认同,这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从事教师职业是为了谋生的话,这是低层次的。
一我对一件事有了兴趣,再去做这件事的时候就带有了一种情感,有了情感,奉献和享受已经分不开了,奉献的时候就是享受,享受的时候就是奉献,这才是人类生存的高境界。
过去我们谈师德,一般说的比较多的是自律、奉献、人格,很少谈教师的发展提高,很少谈教师需求。
实际上,教师在奉献的同时也造就了自我,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教师也是一个有生活感、生命感、价值感的人,而不只是一个掌握知识、传播知识的机器。
每当教师节,我们都吟诵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好像教师这个职业,是一种悲苦性的职业。
可是,有一位教师说得很好:我不想做成灰泪始干的蜡烛,我是一个灯泡,给我电就可以发出光芒,比蜡烛明亮,比蜡烛快乐,比蜡烛长寿。
当教师是非常辛劳的,但教师为什么又是诗意、快乐地栖居在大地上呢?我认为,教师的日常工作是辛苦、琐碎的,但也可以从中获得种种丰富的阅历与幸福体验,因而又是快乐、充满诗意的幸福收获者。
正因为如此,对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教师在“劳累”中同时拥有别人所难以思想到的快乐与幸福。
杨启亮教授曾把教师对教育的看法分为四个境界: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与要求。
二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
三是出于职业良心;四是把教育活动当作幸福体验。
【读后感】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

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在阅读《幸福教育》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场心灵的旅行,那是一场关于教育的深度对话,一次对幸福教育的深刻探寻。
书中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对人性温暖的细腻描绘,每一页都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书中所述的幸福教育理念,如同破晓的曙光,照亮了我对教育的新认识。
作者用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理论,让我看到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是生命的启迪。
书中提到:“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这句话如同灵魂的呼唤,让我对教育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感悟。
书中描绘的幸福教育场景,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
那些温馨的故事,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它能够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
在作者笔下,教育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充满人性的关怀,是师爱的传递。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禁反思起自己的教育经历。
那些曾经的困惑、迷茫,在书中的指引下,逐渐清晰起来。
我开始明白,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培养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勇敢地面对挑战,快乐地享受生活。
书中对教育者的期望,让我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用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用智慧去点亮他们的心灵。
正如作者所言:“教育的艺术在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引导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使命是塑造人的灵魂,是培养未来的希望。
阅读《幸福教育》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用爱去浇灌。
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不断学习,努力践行幸福教育的理念,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充满阳光的成长环境。
这本书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教育的真谛,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相信,在幸福教育的指引下,我们的教育之路将越走越宽广,我们的未来将充满希望。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被《幸福的教师》这本书所触动。
这本书以教师为主角,通过教师的成长与故事,展现了教师的责任、使命和幸福。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所在,也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书中对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育人的人。
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要求他们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在书中,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教师身份。
其次,书中对教师的幸福进行了深刻的描绘。
幸福的教师并不是指教师的物质生活有多么富裕,而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学生带来了幸福和快乐。
在书中,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找到了快乐,让他们在成长中感受到了幸福。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所在,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教师身份。
最后,书中对教师的成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成长伴侣。
在书中,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成长所在,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教师身份。
通过阅读《幸福的教师》,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使命和幸福所在,也对自己的教师身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珍惜。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因为,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茁壮成长,看到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看到他们在成长中感受幸福。
这就是我作为一名幸福的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幸福教育的样子 读后感

读《幸福教育的样子》有感常常在思考:“幸福教育的样子是什么样子?”在认真阅读了杨九俊老师的书后,能从不同的维度感受到幸福教育的样子。
我想幸福教育的样子大概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于教、有待于学的情感内容,这样的“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
二是幸福既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幸福过程与幸福结果相统一,即使是艰苦、漫长的过程,也应该“以苦为乐,乐在其中”。
三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的“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
在《幸福教育的样子》这本书中,有一篇是关于“做幸福的人”的文章,读后,真是受益匪浅。
幸福是让一个人向往的词。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内涵丰富,值得回味。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幸福,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学生也就会感到幸福。
没有教师的幸福感,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
因此,教育事业需要幸福的教师!怎样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我认为,首先要有“苦中作乐”的观念。
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决定着幸福的心态。
教师工作辛苦,承担的教学任务重,承受的教学压力、家长压力、社会压力大。
因此,我们要不断调整自己心态,以苦为乐,苦中作乐。
其次,要有一颗平常之心和宽容之心。
幸福是一种感受。
平平淡淡才是真。
如果教师缺少平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
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走进我们的学生中去寻找自己的幸福,虽然孩子们淘气贪玩,反复叮咛的话儿不听,纠正几遍的错误接连又犯;桌椅摆放歪了,作业又忘了了……但我知道,这就是孩子,孩子怎能不犯错?孩子各有差异,怎能整齐划一?懂得了这些,我会悄悄地告诉自己:少一点挑剔,多一些理解;少一点批评,多一些微笑——让学生在我们的理解中成长,让我们在自己的宽容中幸福。
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

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幸福教育的样子》是一本让我深受启发的教育类图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幸福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本文将对《幸福教育的样子》一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以供参考。
第一章:幸福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在这一章节中,作者明确了幸福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幸福教育并不仅仅是传统教育的延续,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综合素养。
通过幸福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适应能力。
第二章:幸福教育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章节中,作者介绍了幸福教育的理论基础。
包括正向心理学、人格培养理论等。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更好地实施幸福教育,让学生在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方面获得更好的成长。
第三章:幸福教育的实施方法这一章节阐述了幸福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包括班级文化建设、个体辅导、幸福课程设计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出积极的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实现幸福教育的目标。
第四章:幸福教育的评价与监测在这一章节中,作者介绍了幸福教育的评价与监测方法。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监测,可以了解学生在幸福感和综合素养方面的进展,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提高教育效果。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这一章节通过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进一步说明了幸福教育的实施效果和具体做法。
通过对成功案例的总结,可以为其他学校和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幸福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附件:1·幸福教育实施计划书2·幸福课程设计案例集3·幸福教育评价工具法律名词及注释:1·幸福教育: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幸福感和综合素养的教育方法。
2·正向心理学:一种关注人的积极性和优势的心理学理论。
3·人格培养理论:指导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培养良好人格的理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书籍内容以实际阅读为准。
)附件:。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三篇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三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三篇一、感恩生活,享受幸福教育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
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
以前我曾抱怨过教师职业的无聊乏味,曾因为工作的重复而淡漠了乐趣。
其实幸福是一种心态,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态对待教学生活,在平凡、琐碎中,寻找快乐的种子。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就会觉得有这样一个岗位是幸福的:当我们坐在舒适宽敞的办公室里工作时,我们应该想到还有多少人为了生计正在不辞辛苦的劳作着;当我们抱怨福利待遇差的时候,我们要想着,还有多少人在为找不到工作而愁眉苦脸。
在这样一个被誉为天底下最光荣的岗位上工作,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出无数有用的人才,这是我们莫大的荣耀,我们应该知足常乐。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消极,学会享受生活,享受课堂,享受学生带给我们的快乐。
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温馨;长存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收获更多幸福!回想在教学的生涯里有多少次这样的情景出现:感冒咳嗽时,学生将含片递到我的手中,老师您嗓子不好,含着它会舒服很多的。
因为批改作业这肩膀不舒服,老师,我给你捏捏肩膀吧。
多少次,刚准备到处翻找红油笔,给学生批批作业,一只红笔已经出现在我眼前,老师,给你用!不用再找了。
这样的事例真的是举不胜举,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
我们不能因为工作的重复而淡漠了激情。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只有懂得感受教育事业的幸福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教育的老师。
二、取法乎上,提升精神质量陶继新老师特别注重读书,注重读书的质量,取法乎上四个字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仔细想想这话多么精辟,以前我也很喜欢看书,可更多的是把书当成一种休闲方式,我喜欢看《知音》《女友》《小小说》之类的书籍,而对于《论语》《压根就从来没想过去读,觉得那样的书籍太枯燥无味了。
《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

《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幸福教育的样子》是一本启发人心的书籍,它深入探讨了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幸福感,从而塑造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启发性的观点和方法,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在幸福教育中,作者强调了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心态的重要性。
他指出,人的幸福感不仅来自于物质方面的满足,更来自于内心的满足与向往。
因此,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思维和乐观心态。
我深有体会地认识到,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给予答案。
这样,他们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自信心。
其次,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幸福的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孩子们的智力,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世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往往容易陷入虚拟网络世界中,忽略了真实的情感交流。
因此,我们需要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注,倾听他们的心声,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健康的成长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此外,在幸福教育中,作者强调了社会责任的培养。
他认为,一个幸福的人不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更应该关注他人和社会的福祉。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参与公益活动,并让他们实际地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通过这样的体验,他们将逐渐明白,幸福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经验,而是与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紧密相连的。
通过阅读《幸福教育的样子》,我深深地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高分和出色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幸福感和综合素养。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展积极乐观的心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
总之,幸福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心态、关注情感世界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方式。
通过阅读《幸福教育的样子》,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意识到作为教育者,应该以培养孩子们的幸福感为出发点,注重其全面发展。
教育的幸福读后感7篇

教育的幸福读后感7篇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书中的人物和情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世界,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教育的幸福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育的幸福读后感篇1什么是幸福?有人说,健康是幸福;有人说,有钱是幸福;有人说,当官是幸福…… 幸福的标准因人而异。
作为一名教师,在我眼里,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幸福。
学生从离开家,步入学校,从学校到步入社会,一直快乐,幸福,这样,我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我们教育学生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矢志不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教师的职业其实就是一种幸福,快乐的职业。
只有幸福快乐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的学生。
学生的幸福感是我们教师给的,教师的幸福感同样来自学生。
我们只有不断提升幸福感,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才会充满深情,饱含热情,喷洒激情,才会充满智慧的火花。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会在有形与无形中影响学生。
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用平等的方式与学生相处和交流。
放弃不必要的攀比心和功利心,善于从自己的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
保持心理平和善待每个学生,做个成功的教师。
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
我们都知道: "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 ,教育所要做就是要发掘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特性,提供给孩子们适切的教育,所以幸福的教育还是需要尊重的教育。
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这是孩子的幸福根基。
是兔子你就应该让它奔跑,是鱼儿你就应该让它畅游,是鸟儿你就让它翱翔。
教育不仅仅只有学习成绩这一个方面,班里如果有个孩子,学习上不给力,可以看看孩子的特长方面,对特长大加赞赏,再发动他的父母来关注孩子的这一特长,得到肯定后的孩子肯定会信心大增,学习上也会干劲十足。
冰心说过: "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教
育需要等待
什么是幸福?有人说,健康是幸福;有人说,有钱是幸福;有人说,当官是幸福…… 幸福的标准因人而异。
作为一名教师,在我眼里,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幸福。
学生从离开家,步入学校,从学校到步入社会,一直快乐,幸福,这样,我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我们教育学生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矢志不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教师的职业其实就是一种幸福,快乐的职业。
只有幸福快乐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的学生。
学生的幸福感是我们教师给的,教师的幸福感同样来自学生。
我们只有不断提升幸福感,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才会充满深情,饱含热情,喷洒激情,才会充满智慧的火花。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会在有形与无形中影响学生。
善待自己,别跟自己
过不去。
学会用平等的方式与学生相处和交流。
放弃不必要的攀比心和功利心,善于从自己的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
保持心理平和善待每个学生,做个成功的教师。
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
我们都知道:”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教育所要做就是要发掘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特性,提供给孩子们适切的教育,所以幸福的教育还是需要尊重的教育。
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这是孩子的幸福根基。
是兔子你就应该让它奔跑,是鱼儿你就应该让它畅游,是鸟儿你就让它翱翔。
教育不仅仅只有学习成绩这一个方面,班里如果有个孩子,学习上不给力,可以看看孩子的特长方面,对特长大加赞赏,再发动他的父母来关注孩子的这一特长,得到肯定后的孩子肯定会信心大增,学习上也会干劲十足。
冰心说过:“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
撒种,随时开。
“ 我以平等的尊重,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幸福的教育更是需要等待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
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真正的园丁是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他们知道每种花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是开花的早晚不同。
所以,即使有些孩子现在暂时落后了,也不要心急,不要急着给孩子下定论,静静地看一看,耐心地等一等,属于孩子的花期总会来到。
就如铁树开花是人间奇观一样,一株幼苗,从栽培到开花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而且花期长达一个月以上。
因此,幸福的教育还是需要等待的教育,在等待中我们也能收获孩子们成长的幸福。
同时,在这本书中,有一篇是关于” 乐学教育“ 的文章,读后,真是受益匪浅。
乐学教育,让学生真正的乐在其中,让学生真正的爱上学习,才是我们老师该做的。
我尽我的力,让孩子们乐于学习,让他们在校的学习是快乐的,让他们的童年是充满笑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