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来历

合集下载

春兰“四大天王”之“万字”

春兰“四大天王”之“万字”

春兰“四大天王”之“万字”花木君万字,又名鸳湖第一梅,相传在清同治年间发现于浙江嘉兴县南湖,为杭州万家花园首先栽培,花为正梅瓣。

由于花色翠绿油亮,有透明感,质细糯,花品端庄神韵轩昂,给人以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的视感,是春兰铭品“四大天王”和“老八种”之一。

一、万字的形态特征1、叶姿:新芽淡翠绿色,微现紫红色晕。

叶姿斜立,间有半垂,老叶呈弓形,湖绿色,有光泽,叶柄紧细,叶幅中部阔,端尖长,叶宽处约1.3-1.5厘米,长约26-28厘米,叶沟浅,边叶有行龙,叶缘锯齿细密,叶脉深,叶质厚硬,雄壮有力,曲线优美,叶的形态在春兰中别具一格,姿态万千。

2、花苞:苞叶深紫色,向里渐加浓,端尖掺绿,深暗紫色筋纹条条通顶,色深而不浊。

苞片特别圆阔,紧抱花蕊,淡紫色,有透明感,上部有浓绿彩,根部暗紫色,麻短而稀疏,正中有一条深暗紫筋纹。

3、花瓣:万字兰花外三瓣短圆阔大,瓣端有尖峰,也是梅瓣型花中萼片最圆,瓣根部狭窄而较长的代表,瓣肉厚,质纯,一字肩,有时亦会开成飞肩,神彩飞扬,3枚萼片形体、位置、色泽等相互协调,形神兼顾,颇有风韵。

4、花捧:蚕蛾捧心,肉厚,圆紧,端正,糯软平滑光洁,紧边成深兜状,兜头泛出红红的晕斑(微红点),这也是万字的特征之一,十分艳人,两捧瓣闭合于散发幽香的蕊柱之上。

5、花舌:典型的小如意舌,小而圆,不放宕,内凹成三角形,陷处淡红色,顶端一节转为紫绿色,并有稀疏紫筋纹。

6、花品:万字花梗高12-16厘米,花朵湖绿色,未绽放时白头,白边,花形大于宋梅,绽展直径可达5.5-6厘米,五瓣分窠,花品文静端庄秀丽,花朵高挺在叶架之上,显得昂扬张拔,很有精神。

二、万字的来历清同治年间,浙江宁波余姚兰农顾永年,在余姚山上寻得的梅瓣春兰,后和其他兰花一起转运到浙江嘉兴出售。

后在当时嘉兴早已被烧毁的“鸳湖楼”旧址附近,卖给了当地一位文人沈智明,沈智明以买地的鸳湖湖名和花瓣的形状命名为鸳湖第一梅。

沈智明后又卖给了同乡杭州万家花园金如良,金如良以花园的名称改称万字,故“鸳湖第一梅”也叫万字。

春兰及其栽培技术

春兰及其栽培技术

04
春兰的应用价值
观赏价值
花卉观赏
春兰的花朵具有独特的形态和色彩,极具观赏价值,常被用于装 饰家居、办公室和公共场所。
园林景观
春兰在园林造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增添绿意和自然之美 ,为城市和自然环境增添魅力。
盆栽观赏
春兰是一种常见的盆栽植物,适合家庭和办公室种植,通过精心 养护可以展现出其优美的形态和芳香的气息。
的题材之一,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艺术作品
02
春兰的形象经常被用于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展现
出其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节庆装饰
03
在一些传统节庆活动中,春兰被用作装饰物,以增添节日的喜
庆氛围。
05
春兰的养护小技巧
浇水要点
浇水频率
春兰的浇水频率因季节和环境而异。在春季和秋季,由于气温适宜,春兰需要较多的水分 ,应每2-3天浇水一次。夏季和冬季,由于气温较高或较低,春兰的水分蒸发较慢,应每 5-7天浇水一次。
春兰的施肥频率通常与浇水频率相似 。在春季和秋季,每2-3个月施肥一 次较为适宜。夏季和冬季,由于春兰 的生长速度较慢,可以减少施肥次数 ,每3-4个月施肥一次即可。最好在 天气晴朗的早上或傍晚进行施肥,以 避免高温时施肥造成烧根。
过度施肥可能会导致春兰根部受损, 影响其正常生长。因此,应遵循适量 、合理的施肥原则。
03
春兰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防治
根腐病
病原菌为真菌,多因土壤过湿、排水不良或根部受伤而引 发。防治方法包括更换透气性好的土壤、加强通风、控制 浇水等。
茎腐病
病原菌为真菌,多因土壤过湿、排水不良或植株受伤而引 发。防治方法包括更换透气性好的土壤、加强通风、控制 浇水等。

兰花的种类及特征

兰花的种类及特征

兰花的种类及特征一、兰花的分类1、春兰:又称草兰、山兰、朵香,简称兰,古人称其为弱脚。

产兰山区乡民称其小兰。

春兰是中国兰中分布最广,资源最丰富,栽培历史较久,选育园艺栽培品种最多的兰花。

它株体小,叶片较细狭,花梗直立,高约6-25厘米,开1朵花,古人称一茎一花为兰。

少数开双花的称为并蒂兰,意为吉祥。

春兰株体虽小,花朵却较大,花朵展绽直径一般为4-6厘米,最大直径可达8厘米。

花色通常以绿色和黄绿色为主,花被上有紫红色条纹或斑点。

花期约一个月(2月中旬至3月中旬)。

多数春兰具有芳香,人称幽香。

春兰因产地不同而各有特征,可分为江浙春兰、河南春兰、湖北春兰、云贵川内地春兰、南方春兰等大类。

2、蕙花:又称九华兰、九节兰、九子兰,产兰山区乡民称高兰、大兰、牛兰、上兰等。

古人称一茎九花为蕙,也称蕙花而不称蕙兰。

蕙花株体一般较高,叶5-13片,叶长约35-80厘米,叶宽0.5-1.5厘米,叶片脉纹粗多而明显,叶缘锯齿明显而较粗,假球茎不明显。

花梗直立,梗径粗者1厘米,细者如线香,高挺齐叶架或出叶架,一般高约35-80厘米。

着花5-30朵。

花朵展绽直径约3.5-8厘米。

花色多黄绿或翠绿,舌瓣上有绿丝绒苔,上缀许多紫红色点块,花期在原产地为4-5月初,偶有在秋季再开一次花。

蕙花分布较广,秦岭以北也有分布。

原生地海拔高于春兰,比较耐寒、耐干、喜阳。

各地所产蕙花其叶形、花质略有差异,以产地分为江浙蕙花、安徽西部和湖北蕙花、云贵川内地蕙花和南方蕙花等。

3、建兰:又称夏兰、秋兰。

也有人称玉花兰、骏河兰、雄兰、雌兰。

一般初花期为6月起至寒露止,其间能多次开花。

建兰产地较广,我国北纬30度以南的山林间皆有,一般群生于海拔300-400米的混交林中,由于产地广,加之栽培历史悠久,各地所产的建兰其株形各不相同。

有人将其分为众多系列。

如:骏河系、玉真系、雄兰系、雌兰系、玉枕系、素心系等。

4、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

墨兰叶阔,一般宽达2-4.2厘米,长约25-80厘米。

兰花史

兰花史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花—国兰,古代称之为兰蕙。

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1150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

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古代人们起初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

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

直至唐代,兰蕙的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从多。

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这叶如莎,首春则发。

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

江南兰只在春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

南宋赵时庚《金漳兰谱》可以说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

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白兰(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味。

明清两面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

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

此时有关描写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艺品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如明代张应民之《罗篱斋兰谱》、清代许氏的《兰蕙同心录》。

许氏为浙江嘉兴人,他嗜兰成癖,又善画兰,具有丰富的兰艺经验。

艺兰发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为浙江杭县人吴恩元所写,对当时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1950年杭州姚毓廖、诸友仁合编《兰花》一书;1963年由成都园林局编写的《厦门兰谱》;1980年由吴应祥所著的《兰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国兰花》两本书,以及香港、台湾所出版介绍国兰的书籍和杂志等等,可以说是近代中国艺兰研究的一大成就。

1-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

1-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

春兰
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兰科兰属建兰亚属春兰组植物,地生兰,别名草兰、山兰、朵朵香、扑地兰,《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草兰,叶短而狭,春花者名春兰”。

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和南方诸省区,也见于日本与朝鲜半岛南端,是我国最为广泛栽培的兰花,已有大量的园艺品种。

具较厚的根,假鳞茎卵球形,较小;叶丛生而刚韧,狭长而尖,边缘具细锐锯齿,叶脉明显;花单生,少两朵,花葶直立,色泽变化较大,从浅黄绿色、绿色、淡褐色、黄白色、紫色至其他颜色;蒴果狭矩圆状椭圆形;香味清幽,花期1~3月。

春兰名贵品种很多,其叶态优美,花香为诸兰之冠,为客厅、书房的珍贵盆花。

春兰性喜凉爽、湿润和通风透风,忌酷热、干燥和阳光直晒,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呈微酸性。

北方冬季应在温室栽培,最低温度不低于5℃。

分株繁殖和播种繁殖是其主要的繁殖方式。

中国兰花之美——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春剑、莲瓣兰

中国兰花之美——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春剑、莲瓣兰

中国兰花之美——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春剑、莲瓣兰兰花之美,初看不起眼,细看别有洞天,深品韵味无穷。

对于兰花,大家应该都认识,但具体属于哪一种兰,这可能就模棱两可了吧。

咱们今天就来了解了解我们中国兰花的种类,以及各种兰花的区别。

中国兰主要指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春剑、莲瓣兰七大类。

每类兰花按瓣型又可分为梅瓣、荷瓣、水仙瓣、蝶瓣等。

1.春兰——春兰又名草兰、山兰、幽兰,以高洁、清雅、幽香而著称,是我国兰花中栽培历史最为悠久,人们最为喜欢的种类之一。

春兰最显著的特点是,一茎一花,偶尔也会开两朵。

花期在每年2~3月,花色以绿色、红绿色为主,耐寒耐旱。

2.蕙兰——蕙兰又名九子兰、九节兰。

蕙兰跟春兰最大的区别是一茎多花,一般有9~20朵,花期在3~5月,香味比春兰浓郁。

花色以黄绿或翠绿为主。

蕙兰叶子边缘锯齿较粗,手摸有拉手感,叶脉在逆光下非常清晰,纹路深刻,立体感更强。

下图为蕙兰与春兰的叶子对比图。

3.建兰——建兰,也叫四季兰。

建兰花期通常为6-10月,分两次开放。

不畏暑,不耐寒。

建兰和蕙兰一样,也是一茎多花,一般有3~9朵花。

但是建兰的叶子比较宽,也比较软,边缘没有锯齿,叶面平滑有光泽。

4.寒兰——寒兰,也是一茎多花,大多为5~12朵,花期在8~12月,花为淡黄绿色,有浓烈香气。

寒兰的叶片比建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

寒兰的叶子少,窄而弯,每苗3-5片叶子,叶型呈带形,薄革质,暗绿色,略有光泽。

5.春剑——春剑,是春兰的一个变种。

春剑花期为1~3月,也是一茎多花,一般有2~5朵,有时7朵。

春剑花色丰富,绚丽多彩、姹紫嫣红,打破了东方兰无艳色的结论。

春剑叶子先端渐尖,叶色浓绿,略带光泽,直立性强,呈剑形,比春兰叶片宽长些,叶缘有细锯齿,比春兰叶齿粗糙、锐利。

春剑叶子还有硬叶和软叶之分。

硬叶种叶斜立,雄健挺拔,奇肆刚健;软叶种叶姿环回,轻摇漫舞、风流倜傥。

6.墨兰——墨兰,花期在春节前后,所以又叫报岁兰、拜岁兰。

春兰“四大天王”之首“宋梅”的故事

春兰“四大天王”之首“宋梅”的故事

春兰“四大天王”之首“宋梅”的故事春兰四大天王之首“宋梅”的故事在浙江绍兴的会稽山区里,有个四五十户人家的小村庄,村庄里人因都姓宋,所以这村庄被称作宋家店。

相传在清朝乾隆(1736~1795)年间,村里有个生意人叫宋锦旋。

他把绍兴出产的茶叶、山货等运到杭州、苏州销售,回来又把那里的龙头细布等小商品贩回绍兴。

由于生意做得顺利,10年工夫,他竟从一个小本经营的商贩逐渐扩大成为做大宗生意的厂商,成为当地闻名的一家富户。

这宋锦旋虽是富户,但他从小出身贫寒,所以对那些生活困难的乡里人,总是分外同情,不时拿出些钱和粮食接济他们,自己却不肯沾染上吸烟喝酒的习惯,仍然过着那种粗茶淡饭、自得其乐的清苦日子,唯有养兰却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嗜好,常常为了得到一盆好兰花而不惜花去重金。

春天里,每当经营余暇的日子,他总会拿把锄头,背个竹编小筐上山去采兰花。

可是数十年辛苦寻觅,却没能让他遇到过一株好品种兰花,他心里为此常感到遗憾,但他毫不气馁,盼望着总会有得好兰的那么一天。

有一年,过了元宵节,大地逐渐显露出暖意,茶树也开始吐了新绿。

夜晚,宋锦旋独自躺在床上又想起了兰花,他自言自语地说:“要找兰花处处有,可寻株好的却怎会这么难?难道我真成了水中捞月的猴子?”想着、想着,他接连打了几个哈欠,脑子就迷迷糊糊起来……忽然,他遇到一个头发花白,身穿斜襟镶边衣服,双手套着玉钃子,年约六十挂零的老婆婆,领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来到他的面前,很有礼貌地向他作了个揖,对他说:“这女孩是我的邻居,无爹无娘,生活无依无靠,我晓得先生同情别人困苦,乐善好施,所以想把孩子带来投靠先生,当个奴婢,只求给一个温饱。

”说完,老婆婆脸上露出一种渴求的目光,等待着宋锦旋的回答。

宋锦旋细细打量这小女孩,虽衣衫褴楼,但圆脸蛋端端正正,一副眉清目秀的长相,实在不失俊美之气,不禁感慨万分。

他立刻点头答应,并说:“婆婆说话过分了,我自已本也出身寒苦之家,穷帮穷、邻帮邻,这是伢家乡人的老话。

春兰“四大天王”

春兰“四大天王”

春兰“四大天王”一、宋梅1、简介:宋梅,又称宋锦璇梅,中国兰花的传统铭品,为梅瓣花的代表品种。

此花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绍兴宋锦璇选出,花名以宋锦璇之姓与花之梅瓣结合命名而得。

花型端庄大方,被列为春兰四大名种之首,科目: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花瓣型:梅瓣2、价格演变:20世纪:50-60年代:1—2元/苗70年代:50元/苗80年代:100元/苗90年代:120元/苗21世纪:2000年:120—150元/苗2004年:120—220元/苗2005年:180-280元/苗2009年:50—100元/苗2010年:30—70元/苗2011年:50-100元/苗3、形态:宋与春兰龙字合称“国兰双璧”。

历经二百余年历史,虽名兰迭出,然梅瓣花无出其右者,属梅瓣花之精典范本。

宋梅叶弓形,叶长一般25cm-30cm,叶宽0.5cm-1.5cm,叶尾钝尖。

叶质中厚,叶色深绿,光泽度好,中骨硬挺,极具弹性,叶姿半垂,叶缘具细齿。

瓣型:梅瓣花因种植芽变之差异,能开荷型水仙和梅型水仙。

外三瓣特别紧圆,宛如梅花花瓣,紧边似镶白边。

色泽青绿,双捧起兜,形似蚕蛾,故称蚕蛾捧。

舌瓣短而圆,微朝上。

舌尖起微兜,尤如童子之流海,故称流海舌,舌上有不轨则红点。

苞叶淡红色,兰草强壮时常开双花,花葶高,叶深绿,半垂,叶尖钝,叶幅较宽,叶面有光泽,叶姿之美难以喻,为春兰梅瓣中杰出名种。

与万字、龙字、集圆一起列为春兰“四大天王”,并被推为“四大天王”之首。

外三瓣有时开荷形水仙,或梅形水仙。

兰草健壮时易起双苞并蒂花。

主瓣中正圆整,副瓣平肩,中宫圆整,花容十分端正。

花葶高昂,有时可高出叶面。

苞叶上有二到三片箨壳,花杆有白、白带微红两种,也是芽变所致。

由于宋梅发现的时间正值中国兰花瓣形理论完善之际,因此,以宋梅为范本,确定了梅瓣的定义,规定了梅瓣花应具备的条件。

宋梅是梅瓣花的典型、代表。

无论是花容,还是神韵,几百年来,不管是那一类兰花,梅瓣花中没有能超过宋梅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兰来历一、荷瓣1、绿云:清同治己已年(公元1869年)出于杭州五云山后大清里。

初为杭州留下镇陈氏所得,后杭州邵芝岩以重金购得。

邵以其妻名“绿云”为此花命名。

2、大富贵:(又名郑同荷、团荷)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在下海花窖中选出,湖州双林郑同梅和余姚王叔平分养,复花后郑同梅取名“郑同和”,王叔平莳养的命名“大富贵”(后日本兰界引种,故日本只有“大富贵”这一名称)。

另一说:郑同梅和杭州吴淳白分别得到。

3、环球荷鼎:公元1922年发现于浙江上虞大舌阜山中,当年上海郁孔昭以八百银元买进培养。

4、盖荷:(又名:翠盖、文荷)清光绪庚子年(公元1900年)浙江绍兴贾山头兰农胡七十在四明山挖得,后买给当时在上海经商的冯长生。

另一说:浙江绍兴县棠棣乡冯长生在山上采得,后杭州邵芝岩培肓。

5、端秀荷:据说民国十五年,浙江宁波杨氏选肓。

6、宪荷:公元1917年上海王宪臣发现于王家花园。

三十年代流入日本。

7、大魁荷:民国年间选出。

公元1930年引去日本。

8、虎山绿云:浙江慈溪浒山陈氏选肓。

据说日本有此种,《王叔平兰蕙图谱》中有图一幅。

二、梅瓣1、玉梅:又名:玉梅素清康熙年间,在浙江绍兴选出,是流传至今最老的名种之一。

是传统名兰中唯一的赤壳桃思梅素。

2、宋梅:又名:宋锦旋梅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浙江绍兴宋锦旋选肓。

200多年来无一春兰梅瓣花艺能超过此种。

3、小打梅: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在苏州花窖选出。

传说:“孪生兄弟大虎、小虎为争夺此花而打得头破血流,被带到县衙公堂,知县责令哥俩轮流互打屁股,兄弟俩出于无奈,只得说:我们是小打小闹玩玩的”,为此而命名“小打梅”。

4、余姚第一梅:又名:第一圆。

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余姚徐岑湖家选肓。

《兰言述略》、《兰蕙同心录》等兰谱均有记载。

“余姚第一梅”国内流传少,余姚本地区在公元1996年春从日本引归此种。

5、老代梅:清道光年间浙江宁波兰贩选肓。

各种兰谱均记述过此种。

6、集圆:又名:老十圆。

清光绪年(公元1850年),一云流高僧掘得;到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浙江余姚张圣林选肓。

携带至许霁楼先生处命名“十圆”而得名。

后杭州高骏甫先生亦出同形梅瓣物,称为“集圆”,其后又见有“后十圆”之称的水仙瓣“翠一品”,相似出现,而通称本种为“老十圆”。

7、万字:清同治年间,杭州万家花园首先栽培,故命名“万字”,因发现于浙江嘉兴鸳湖畔,又名:鸳湖第一梅。

8、吉字:清光绪甲申年(公元1884年)苏州盛阿关采挖于浙江天目山,后有浙江嘉兴许霁楼培育。

9、天兴梅:清光绪乙酉年(公元1885年)沈姓兰贩选出,初为陈姓兰友所得,后归浙江嘉兴许霁楼培育。

10、绿英:清光绪中年苏州顾翔霄选肓,公元1902年归杭州吴恩元九峰阁兰苑培育。

11、同乐梅:又名:彩云同乐梅。

据《兰蕙小史》记载: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由上海陆永生手植。

可惜民国丁已年(1917年)被窃,不知今尚保存否?岂知七十三年后(1990年)夏门第二届兰花博览会上得奖的“新春梅”,据浙江绍兴知情人叶某等人透露,“新春梅”其实就是“同乐梅”。

12、濂溪梅:公元1910年上海周肇甫选肓。

13、春元梅:又名:新秦梅。

公元1910年杭州吴淳白选肓。

14、翠桃:又名:安昌梅。

清光绪年间,翠桃于浦江的山中发现,后归上海“林天颐参号”林翰之培养,又名“品莲”,但早已失传。

今流传的“翠桃…是绍兴安昌出产。

15、天章梅:相传公元1918年浙江宁波陈义室主人杨祖仁选肓。

16、祥字:又名:朱祥字。

民国初年绍兴朱祥保选出。

17、永丰梅:日本又名:元梅。

公元1920年奉化选取出。

另一说:三十年代由兰贩选取出。

18、春程梅:又名:翠圆、绿梗十圆,春申梅民国初年浙江宁波选出,流传到无锡后称“春申梅”(无锡地区的惠山有春秋时期的春申君饮马古迹,而以此来称本种)。

19、贺神梅:又名;鹦哥梅。

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发现于浙江余姚四明山脉之鹦哥山,余姚县余姚镇江南阜生烟店黄成庆选肓。

自从日本引归后流传已广。

20、方字:相传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左右浙江宁波方姓爱兰者选肓。

21、梁溪梅:民国初年,此花本由苏州选出,后来无锡杨干卿购得,便以无锡古称“梁溪”命名。

后此种归上海徐笃恭所有。

22、冠春: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冯长生从四明山挖得。

,后经吴恩元鉴定命名,并归吴培育。

另一说:归杭州吴淳白。

23、笑春:公元1919年春,浙江绍兴紫洪山村民王阿堂弟弟王昆去杭州礼佛进香,途经小和山闻香而挖得,后以六十元卖于杭州吴恩元栽培。

24、养安梅:公元1922年浙江绍兴钮养安选肓。

25、汤梅:又名:奇峰梅。

据《兰蕙小史》记载:民国初年,绍兴汤氏选出,公元1918年吴辅臣向浙江绍兴钱阿高购之,杭州吴恩元在花会中“见而爱之,复由钱阿高购得四草一花”。

因出自汤氏,故命名为“汤梅”此种国内原已失传,公元1993年从日本引归。

26、瑞梅:公元1930年左右浙江绍兴刘家村刘阿余挖得,卖给苏州谢瑞山,谢瑞山命名为“瑞梅”27、萃英梅:公元1920年以前选出,浙江绍兴松厦周萃安培育,28、元吉梅:公元1916年浙江兰溪陈元吉选肓,后采挖者按自已的名字取名“吉元梅”。

另一说:经倪敬之介绍,归杭州吴恩元培育。

三十年代流入日本。

29、省庵梅:民国庚申年(公元1920年)上海朱省庵选肓。

30、雪美人: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由浙江绍兴棠棣乡高念吾采挖得,后卖给杭州邵芝岩培育。

31、鹤市:公元1915年发现于苏州花店中,后归毕耐庵培育,公元1933年引渡去日本。

此种国内已断种,公元1993年从日本引归几株。

32、桂圆梅:又名:赛锦旋、大绿梅。

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浙江绍兴朱祥保选肓。

33、发扬梅:相传公元1921年杭州戚子刚选肓。

1935年流传去日本。

34、冠姚梅公元1916年浙江湖州姚佐田选肓。

另一说:抗战前,浙江省余姚王叔平选出。

35、畹香: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年—1861年)常熟叶畹香选肓,一说公元1922年苏州谢瑞山选肓。

36、西湖梅:清光绪中年(1892年前后)杭州火药局胡同龚茂兴花圃选出。

37、九庄梅:产地、选肓人已无法考证。

日本小原荣次郎著《兰华谱》记述了此种。

38、湖州第一梅:又名:逸梅。

民国时湖州姚佐田选肓。

三十年代流入日本,国内原已断种,湖州于公元1994年从日本引归。

39、姚梅:杭州姚羲民先生20岁生日时所得,遂以姓氏命名。

抗战时归上海刘汉麟先生,公元1966年刘汉麟先生将仅存的二苗“姚梅”赠送给江苏丁永康。

40、翠文:清朝末年(公元1910年)杭州毛荣昌玉器店主人选肓。

41、魁字:又名:华字梅。

产地、选取出时间不详。

相传为一位华姓爱兰者选出。

浙江绍兴叶志庆有此种。

42、清河梅:民国初年,杭州留下镇张姓兰友采挖于桐坞,后卖给杭州吴淳白。

此种国内已无,日本有此种。

43、李梅:民国时出余姚。

近年由浙江绍兴传来江苏。

44、九章梅:产地、选取出时间不详。

国内无此种,近年从日本引归此种。

45、端春梅:上海姚羲民先生在抗战胜利后选出,46、翠筠:又名发祥梅。

民国十二年(公元1913年),杭州吴恩元选出的新种。

三、水仙瓣1、汪字: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由浙江奉化汪克明选肓。

“汪字”为春兰老八种中历史最悠久者。

2、龙字:又名:姚一色。

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1820年)产于浙江余姚高庙山。

3、西神梅:又名:喜晨梅原产于浙江奉化,公元1912年无锡荣文卿所得。

4、春一品:又名:姚氏春一品。

清同治年间(公元1866年)在上海选出,因是姚姓爱兰者选肓而命为“姚氏春一品”,一说此种出于浙江余姚。

5、苏州春一品:又名:贝氏春一品。

公元1937年之前苏州贝姓爱兰者选肓。

6、天乐:又名:天绿。

公元1915年左右出于浙江余姚,一说由苏州爱兰者培育。

7、逸品:民国初年产于浙江宁波。

另一说:公元1915年杭州的汪登科选出。

公元1933年流传去日本。

8、姚石仙:又名:盛字。

民国初年浙江余姚三盛选出,湖州姚佐田培育。

9、西子:又名:文品。

民国时出于杭州,1945年由江苏无锡沈渊如选出。

以西湖别名“西子湖”命名为“西子”。

10、无双梅:又名:娥峰梅。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上海徐子麟选肓。

1920年浙江省余姚某君以500金购此花。

流传到无锡则改名为“蛾峰梅”。

11、嘉隆:又名:娇龙。

公元1920年前江苏昆山兰花爱好者选出。

《兰蕙小史》有记述。

12、翠一品:公元1923年前选出。

最早见于《兰蕙小史》记述。

13、汪笑春:似老种“太极”。

国内原无记载,公元1935年日本从我国引去。

公元1993年我国从日本引归几苗。

14、水仙大富贵:日本称:宜春仙。

公元1923年之前浙江绍兴阿香挖得,卖给杭州吴淳白。

一说无锡沈渊如在抗战前选出,命名为“富贵仙”。

15、汪小尚:日本称“汪尚章”选出年月不详,仅知出宁波汪姓爱兰者之家。

国内已无留存,公元1966年始从日本引归几苗。

16、养春仙:选出年月不详,出浙江宁波太白山。

近几年仅从日本引归几苗。

四、奇花1、杨氏素蝶:(又名宁波素蝶)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由浙江宁波陈义室主人杨祖仁选肓。

2、四喜蝶:《兰蕙小史》有记载:由选取出,产地不明。

大约二十代前产于浙江。

3、和合蝶:公元1922年纫兰室主选肓。

原国内无此种,1987年日本友人相赠此种。

4、簪蝶:国内无记述。

大约公元1923年选出不久,便流入日本。

5、舞蝶:产地、选肓日期、选肓人无法查证。

三十年代流入日本。

原国内仅杭州花圃有此种。

6、小蝴蝶:日本称:姬蝴蝶。

公元1925年左右浙江绍兴东桑桥曹炳卿选肓。

公元1933年日本从上海将此种引去。

7、珍蝶:(俗称:西瓜蝶)选肓历史不详。

三十年代流入日本。

8、笑蝶:选肓历史不详,早年流传去日本。

9、鼋蝶:又名冠蝶。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无锡兰艺家沈渊如选出,流传中失去原名,无锡鼋头渚公园栽培重起此名。

此种流传仅限于苏南一带。

10、迎春蝶:公元1935年拥花室主选肓。

原知北京中山公园有此种。

近闻流传到山东济南。

11、蕊蝶:(又名:老蕊蝶、绿三芯、红三芯、三心奇蝶)民国年初杨杏生选肓。

12、梁溪蕊蝶:《兰花》书中记载:1959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取出,梁溪乃无锡旧名,故命名为“梁溪蕊蝶”。

13、菊瓣蝴蝶:(又名:余蝴蝶)此种是日本兰友在引进我国普通春兰中选出,选出时间不详,后我国从日本引归此种。

14、彩蝴蝶:民国年间无锡沈渊如选肓。

五、线艺和色花1、红龙字(色花)选取肓历史不详,早年流传去日本,我国反而无此种,近年引归。

2、金镶翡翠:(花艺双全的瓣型花)民国年间选出,据说初出无锡荣家,后归周伟学培养。

3、富水春:又名:富水仙公元1925年无名花流传去日本,由日本兰界命名,近年流传回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