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理制度全

合集下载

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理制度

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理制度

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理制度口腔科医疗废物是指在口腔科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和危险废物,包括医用器械、废弃药品、病理性组织、感染性废物等。

这些废物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传染性,如果不正确处理,可能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理制度应该建立和完善,确保废物的安全、规范和有效处理。

下面将从废物分类、收集、储存、转运和处置几个方面探讨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理制度。

首先,对口腔科医疗废物进行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对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分为医疗废物、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类。

医疗废物指的是可能携带病原体或患者体液的废物,包括病理性组织、感染性废物、废弃药品等;一般废物指的是没有危害性或传染性的废物,如垃圾、纸张等;危险废物指的是对人体或环境有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物,如废弃药品、化学药剂等。

其次,建立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制度。

口腔科医疗机构应该建立相应的废物收集设施,保证废物分类和收集的规范和及时性。

医疗废物应当分类储存在封闭的容器中,并标明废物的种类和处理时间,以确保废物不会外泄或交叉感染。

废物的运输应由合格的机构进行,运输车辆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保证废物的安全和无泄露。

废物的处置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一般包括焚烧、高温消毒、灭菌等方式。

再次,加强对废物处理的监督和培训。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理的监督和管理,对不符合规范的机构进行整改和惩罚。

口腔科医务人员应接受废物处理相关的培训,熟悉相关法规和操作规程,提高对废物处理的认识和重视度。

同时,应建立废物处理的台账和记录系统,对废物的产生、处理和处置进行记录和追踪,以便监督和管理。

最后,加强宣传和教育。

相关机构应开展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废物处理的重视和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医疗废物处理的支持,共同维护一个清洁、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理制度对于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至关重要。

口腔诊所医疗废物处理方案

口腔诊所医疗废物处理方案

口腔诊所医疗废物处理方案口腔诊所医疗废物处理方案1一、医疗废弃物概念与分类医疗废物又称医疗垃圾,是指接触了病人血液,肉体等由医院生产出的污染性垃圾,如使用过的棉球、纱布、胶布、废水、一次性医疗器具、手术后的废弃品、过期的药品等等。

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

医疗垃圾物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及化学药剂,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医疗垃圾任意堆放,极易造成对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也可能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

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五类:1、感染性废物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垃圾等医疗废物塑料制品;2、病理性废物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包括手术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3、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解剖刀、手术刀、玻璃试管等;4、药物性废物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5、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二、口腔门诊医疗垃圾的特殊性口腔门诊医疗垃圾与其他专业的门诊医疗垃圾相比有数量多、污染程度高和种类比较复杂的特点。

根据该标准口腔门诊医疗垃圾主要包括以下四类:1、一般性废弃物:包括一次性口杯、纸巾、胸巾等;病理性废弃物:包括拔下的牙齿、手术切除的组织等。

2、感染性废弃物:一次性口腔治疗盘、一次性手套等。

3、损伤性废弃物:一次性口腔冲洗针头、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牙钻针等。

4、病理性废弃物: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在临床实际操作中主要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损伤性废弃物,包括一次性口腔冲洗针头,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牙钻针等。

口腔门诊部院内管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口腔门诊部院内管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口腔门诊部院内管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口腔诊疗服务日益增多,与之相关的院内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口腔门诊部作为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规范口腔门诊部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疗废物管理原则1. 全程化管理原则:从医疗废物的产生、分类、收集、暂存、运送、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规范的处理。

2. 集中处置原则:医疗废物应集中收集、运送、暂存和处置,避免分散处理带来的风险。

3. 无害化处理原则:医疗废物应通过焚烧、填埋等无害化处理方式,确保其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负责制原则:明确医疗废物管理的责任主体,确保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二、医疗废物分类与标识1. 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和放射性废物五大类。

2. 感染性废物: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手术器械、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

3. 损伤性废物:废弃的玻璃制品、一次性使用针头、刀片等锐利物品。

4. 药物性废物:过期、废弃的药品、药瓶、药袋等。

5. 化学性废物:废弃的化学试剂、消毒剂、灭鼠剂等。

6. 放射性废物:废弃的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药品、放射性设备等。

7. 各类医疗废物应使用专用黄色塑料袋盛装,并贴上相应的标识。

三、医疗废物收集与暂存1. 各科室应设立专门的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2. 医疗废物产生后,应立即进行分类收集,避免交叉污染。

3. 医疗废物暂存间应设置在远离诊疗区、人员流动较少的地方,并设有明显标识。

4. 暂存间应保持通风、干燥、防潮、防鼠、防蝇、防虫,确保医疗废物安全暂存。

5. 医疗废物暂存间应有专人负责,每日对暂存间进行清洁、消毒。

四、医疗废物运送与交接1. 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医疗废物分类、运送、处置等知识。

2. 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口腔医院医疗垃圾管理制度

口腔医院医疗垃圾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口腔医院医疗垃圾的管理,防止医疗垃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医疗垃圾的分类1. 医疗垃圾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2. 感染性废物:包括使用过的针头、注射器、输液器、血液、组织、排泄物等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废物。

3. 病理性废物:包括尸体、组织、病理切片等。

4. 损伤性废物:包括破碎的玻璃、金属、锐器等。

5. 药物性废物:包括过期、失效、不合格的药品及废弃的药瓶、药盒等。

6. 化学性废物:包括废弃的化学试剂、消毒剂等。

三、医疗垃圾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1. 收集(1)医院应设置专门的医疗垃圾收集点,并由专人负责收集。

(2)收集医疗垃圾时,应使用专用容器,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

(3)收集过程中,应防止医疗垃圾污染环境,避免交叉感染。

2. 储存(1)医疗垃圾储存设施应满足以下要求: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尘、防高温、防潮湿。

(2)储存设施应定期清洁、消毒。

(3)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3. 运输(1)医疗垃圾运输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防渗漏、防遗撒、防尘、防臭。

(2)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垃圾污染环境。

(3)运输车辆应定期清洁、消毒。

4. 处理(1)医疗垃圾应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2)处理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确保处理效果。

(3)医院应与处理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双方责任。

四、责任与处罚1. 医院负责人对本单位医疗垃圾管理工作负总责。

2. 医院各部门应按照本制度要求,落实医疗垃圾管理措施。

3.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环境污染或交叉感染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口腔科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口腔科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口腔科医疗废物管理规定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口腔科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定义本规定所称口腔科医疗废物,是指在口腔诊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感染性、毒性、放射性等危险特性的废物,包括患者使用后的诊疗器械、耗材、废弃药品、血液及排泄物等。

第三条管理原则(一)口腔科医疗废物管理应遵循分类管理、安全处置、全程监控、环境保护的原则。

(二)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口腔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安全处理。

第四条管理机构与职责(一)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口腔科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由医疗机构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口腔科负责人组成。

(二)医疗机构口腔科应指定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标识、存放、交接和处置等工作。

(三)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口腔科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疗废物管理水平和处置能力。

第五条医疗废物分类与包装(一)口腔科医疗废物应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分类,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和药物性废物。

(二)口腔科医疗废物应采用专用包装物进行包装,包装物应具备防渗漏、防刺穿、耐高温等性能。

(三)包装物上应标明废物类别、废物产生部门、产生日期、交接时间、废物数量等信息。

第六条医疗废物存放与交接(一)口腔科应设立独立的医疗废物存放间,存放间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泄露、防鼠、防蚊蝇等安全防护措施。

(二)医疗废物应按照分类放置在专用容器中,容器应保持整洁、完好,不得混合存放不同类别的医疗废物。

(三)医疗废物存放间内应设置废物交接记录本,记录废物产生部门、废物类别、废物数量、交接时间、废物处置部门等信息。

(四)医疗机构应与具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废物处置方式、时间、费用等事项。

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理制度

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理制度

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理制度1、严格执行甘泉县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使用后的一次性口腔检查器械、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手术衣、口罩、帽子、手套等物品先毁型,再消毒,后用黄色塑料袋包装集中处理。

3、用后的纱布、棉球、棉签、胶布等物用黄色塑料袋包装集中处理。

4、刀片、针头、缝合针、铁器用品浸泡消毒后用一次性包装物集中统一深埋处理。

5、严禁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混装,医疗废物用黄色塑料袋包装,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包装,坚决杜绝医疗废物乱扔乱放或倒入垃圾坑,违者追究科室及当事人的责任。

口腔科器械维护保养制度1,每日对用手机清洗,润滑剂对高、低连手机进行保养。

2、综合治疗台,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保养维护。

3、手术器械用后清洗消毒,轴节应打开。

4、空压机每年排入积水,压缩油应定期更找。

5,气水管道保护,严防漏气、漏水。

器械维护与保养制度口腔牙科椅维护与保养2、经常擦拭保持清洁,防止生锈。

,2、按健、按钮、螺打等应经常检查,勿使松动。

3、各活动关节处和升降套筒的滑槽应经常加油,保持润滑和灵活。

4、使用前检查电源、电压与设备的电压是否相符。

5、工作结束后应关闭电源,检查脚夫开是否处于.关断位置。

6、脚夫开关在使用时不可重踏,以保持弹簧铜片的弹性,防止其因受压过重而下陷不能复位。

手机的保养I,装置牙钻、砂石前、应将牙钻、砂石柄部擦干,防止将消毒液带入三瓣簧内引起生锈。

2、使用完毕应将牙钻、砂石、手机等取下,使三瓣簧放松保持其弹性。

:i ,用后清洗、注油、灭菌后备用。

拔牙钳的保养用的消毒液浸泡完后清洗擦干上油灭菌后备用。

口腔科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内容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制定本科室相关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和法定传染病按有关要求登记、报告;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趋势时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3、按要求对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留取临床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

4、制定本科室杭感染药物使用方案,组织开展个体化治疗,监督检查本科室杭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完整版口腔诊所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完整版口腔诊所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所有医疗废物管理相关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3.口腔诊所应按照规定保存医疗废物管理档案,以备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等部门查验。
八、持续改进与评估
1.口腔诊所应定期对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自查,评估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口腔诊所应鼓励员工提出关于医疗废物管理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对合理化建议予以采纳并实施。
1.口腔诊所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医疗废物的产生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口腔诊所应推广使用环保型医疗废物包装材料和处置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口腔诊所应通过节能减排措施,如优化能源使用、提高设备效率等,降低医疗废物管理过程中的碳排放。
十二、设备与设施管理
1.口腔诊所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疗废物处理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包装设备、运输工具等。
二、医疗废物的分类与收集
1.口腔诊所医疗废物分为以下两类:
(1)感染性废物:包括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等。
(2)病理性废物:包括废弃的血液、血清、分泌物、组织等。
2.口腔诊所应设立专门医疗废物收集区域,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并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分类收集:
(1)感染性废物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中,损伤性废物应放入硬质容器中。
3.口腔诊所应跟踪国内外医疗废物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升医疗废物管理水平。
九、法律责任与违规处理
1.口腔诊所及相关责任人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如有违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口腔诊所应积极配合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3.口腔诊所应建立健全内部奖惩机制,对在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口腔科工作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

口腔科工作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

口腔科工作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口腔科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水平,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口腔科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口腔科医疗废物是指在口腔诊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感染性、毒性、损伤性、化学性和放射性等危险特性的废物。

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置是指对口腔科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分类、包装、标记、运输、暂存、处置等活动。

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应遵循安全、环保、规范、高效的原则,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二、组织管理1. 口腔科应设立医疗废物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医生、技师等为成员,负责口腔科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2. 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应制定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医疗废物处置能力。

3. 口腔科应明确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标记、运输、暂存、处置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4. 口腔科应建立健全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记录和档案,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便于查阅和追踪。

三、医疗废物分类与包装1. 口腔科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四类。

2. 感染性废物包括: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如棉签、棉球、注射器、针头、口腔镜、牙科手机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如手套、口罩、隔离衣、鞋套等;以及其他具有感染性危险的废物。

3. 损伤性废物包括:一次性使用针头、刀片、安剖器等。

4. 化学性废物包括:口腔消毒剂、福尔马林、汞、镉、铅、砷等化学废弃物。

5. 放射性废物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药物、放射性载体等。

6. 医疗废物应按照分类进行包装,包装材料应具备防水、防渗透、防刺穿等功能,确保废物在运输和处置过程中不会泄漏和污染环境。

7. 包装容器应贴上清晰的医疗废物标签,标签应包括废物类别、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等信息。

四、医疗废物运输与暂存1. 医疗废物运输应遵循安全、快捷、直接的原则,尽量避免中转和重复装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科医疗废物处理制度1、严格执行甘泉县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使用后的一次性口腔检查器械、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手术衣、口罩、帽子、手套等物品先毁型,再消毒,后用黄色塑料袋包装集中处理。

3、用后的纱布、棉球、棉签、胶布等物用黄色塑料袋包装集中处理。

4、刀片、针头、缝合针、铁器用品浸泡消毒后用一次性包装物集中统一深埋处理。

5、严禁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混装,医疗废物用黄色塑料袋包装,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包装,坚决杜绝医疗废物乱扔乱放或倒入垃圾坑,违者追究科室及当事人的责任。

口腔科器械维护保养制度1,每日对用手机清洗,润滑剂对高、低连手机进行保养。

2、综合治疗台,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保养维护。

3、手术器械用后清洗消毒,轴节应打开。

4、空压机每年排入积水,压缩油应定期更找。

5,气水管道保护,严防漏气、漏水。

器械维护与保养制度口腔牙科椅维护与保养2、经常擦拭保持清洁,防止生锈。

,2、按健、按钮、螺打等应经常检查,勿使松动。

3、各活动关节处和升降套筒的滑槽应经常加油,保持润滑和灵活。

4、使用前检查电源、电压与设备的电压是否相符。

5、工作结束后应关闭电源,检查脚夫开是否处于.关断位置。

6、脚夫开关在使用时不可重踏,以保持弹簧铜片的弹性,防止其因受压过重而下陷不能复位。

手机的保养I,装置牙钻、砂石前、应将牙钻、砂石柄部擦干,防止将消毒液带入三瓣簧引起生锈。

2、使用完毕应将牙钻、砂石、手机等取下,使三瓣簧放松保持其弹性。

:i ,用后清洗、注油、灭菌后备用。

拔牙钳的保养用的消毒液浸泡完后清洗擦干上油灭菌后备用。

口腔科感染管理小组工作容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制定本科室相关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和法定传染病按有关要求登记、报告;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趋势时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3、按要求对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留取临床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

4、制定本科室杭感染药物使用方案,组织开展个体化治疗,监督检查本科室杭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S、组织和参加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6、严格监督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7 ,}开展预防医院感染健康教育,做好对卫生员、病人、陪住、探视者的管理工作。

口腔科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工作容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各项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合理应用杭感染药物;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熟练处理本专科医院感染性疾病;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并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刁·组报告;S、参加预防感染知识的培训;6、掌握自我保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工作中预}污锐器刺伤。

7、对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知识教育指导。

口腔科感染管理制度诊疗室:1、环境:①地面:0.2过氧乙酸或5 OOmgL含氯消毒剂拖擦。

②治疗台:每个病人诊疗后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擦拭工作台面、灯柄。

③空气消毒,每日开诊前、工作结束后用紫外线消毒。

④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

2,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参照《省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标准》(20013、T & I,怜形.>、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

①进入病人口腔的所有诊疗器械,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②检查器械尽量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用500mo/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 n后无害化处理,反复使用的需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

③手术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机、平针、根管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用前灭菌。

4、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使用无菌物品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5、物品归类放置,摆放整齐。

6,以上操作均采用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技工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技工室:1、环境参见诊疗室。

2,托盘、架、橡皮碗、调伴刀用后必须消毒。

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打磨机、磨头、抛光布轮用后均应消毒。

3、废弃的石膏模型消毒后按生活垃圾处理,废弃印模消毒后按医疗垃圾处理。

4、各种用具及工作台均采用谁使用谁处理的原则。

口腔门诊手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环境参照治疗室。

2,进入手术室人员须更换衣帽、口罩、鞋,控制进入人数。

3、划分区域,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

4、术后进行消毒灭菌。

5、手术间的物品分类归放,专柜存放。

6,手术间污物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6,做了各项工作的登记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口腔科1、设器械清洗和消毒室。

2,保持室清洁,每天操作结束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3,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4,器械消毒来菌按照“去污染一清洗一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

5、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6、器械尽量采用物理灭菌法灭菌,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快速压力蒸气灭菌器;如果使用化学灭菌剂,每日必须进行有效浓度的测定。

7,麻药应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作用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上包装。

8、修复技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使用中效以上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9, X线照相室应严格控制拍片中的交叉感染。

10,用后的敷料等医用垃圾应置黄色塑料袋密闭运送焚烧。

对锐器(针头、穿刺针等)用后应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密闭运送焚烧并进行双登记。

摘自《医院办公室管理规全书》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一、基本要求:1,必须将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

2、实行所有病人标准预防的隔离制度。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4、手机、车针等器械数量应与诊疗入数相适应。

5、口腔消毒室、诊疗室、镶牙室、拍片室等应分别制订消每隔离制度,器械维护与保养制度。

(i .做好诊疗或手术登记工作,登记容应当包括:就诊病人、使用手机的编号、灭菌时间及操作人员或代码等。

7.从事科室诊疗和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

81医务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身体,3-5年加强一次乙肝疫苗。

二、基才讨昔施1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

2、配备清洗池、清洗用具、超声波清洗机,防护设备:防护镜、口罩、帽子、橡胶手套。

3,牙钻、手机灭菌器、空气消毒机性能良好,满足需要。

化学消毒剂符合规定,浓度达标。

4,元菌物品在无菌柜保存,其他器械放在固定位置,有明具体要求:从设器械清洗室和消毒室。

2、保持室清洁,每天操作结束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3、工作人员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车针、扩大针、拔牙钳、牙挺、凿子、手术刀、牙周剑治器、洁牙器、敷料等器械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镇器、托盘均应消毒。

5、器械处理应按照程序进行。

6、器械应尽量采用物理灭菌法灭菌,应配备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不耐热的物品采用2%戊二醛浸泡或泡氧乙烷灭菌。

7,麻醉用药应注明开启日期与时间,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8,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项修复体应采用中效消毒剂消毒。

9, X线照相室应严格控制拍片中的交又感染。

10,用的的敷料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口腔科消毒灭菌隔离制度一、消毒原则1.,进入病人口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器械尽量采用物理灭菌法灭菌,配备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如使用2%戊二醛灭菌剂,必须每周进行有效浓度的测定,每周必须更换。

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充分冲洗。

3.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崎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6.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7,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

8、使用的消毒剂必须有卫生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在有效期使用,并严格检测浓度。

91使用的消毒器械卫生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10,消毒灭菌后的医疗用品必须保持干燥,封闭保存。

在保存过程中一旦再污染应再次进行消毒或灭菌。

二、无菌操作原则1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的消毒。

?、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更换一付手套并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3、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

4,麻醉应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

5,口腔门诊患者,在检查治疗前先用1 0%过氧化氮S00mg/L,洗必泰漱口,减少口腔微生物数量。

6,根据采用的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外注明消毒,灭菌日期。

三、口腔器材的清洗、消毒灭菌原则1,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流水冲洗(手工刷洗)一超声清洗(手机)一擦干。

2.每次清洗后应对口腔器械进行维护和保养,对牙科手机和特殊的口腔器械注入适量专用润滑剂,并检查器械的使用性能。

3.才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器械首选压力蒸灭菌。

4、采用快逐卞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器械,可不封宋包装,裸露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

5,对不耐湿热、能够充分暴露在消毒液中的器械可以选用化学方法进行浸泡消毒或灭菌。

在器械使用前应当用无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

6、根据采用的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外注明消毒、灭菌日期。

四、诊疗环境的消毒原则(1)口腔科门诊诊疗环境消毒常规消毒制度1,空气消毒:每日开诊前及工作结束后,紫外线消毒,一次30分钟。

2,诊疗室地面:打扫干净后,SOQmg/L含氯消毒剂拖擦,每日两次。

3,台面、椅位消毒:每个患者看后立即用消佳净(5 0Omg/L )毛巾擦拭台面,每周彻底擦拭整个持位。

(2)口腔消毒室消毒制度1、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作风严谨。

2、消毒室划分为清洁区与污染区。

3、消毒期间,严守岗位,密切观察消毒锅的温度、压力的改变,发现问题或故障,及时解决或报告,严防事故发生。

4、消毒期间,严禁会客,不能擅自职守。

5、消一毒室应保持清洁。

6、负责医疗器械清洗、包装、消毒、回收工作。

7、更换消毒液每周一次。

81做好消毒灭菌效果及卫生学监测。

(3)口腔修复技工室消毒制度1,印模、蜡块应使用中效以上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