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课程设计实例(3)
数据库课程设计-参考实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学号姓名(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17 周)2008年12月目录1.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系统说明 (1)2.需求分析 (2)2.1.需求分析 (2)2.2.数据需求 (2)2.3.事物需求 (2)2.4.数据字典 (2)3.方案图表设计 (2)3.1.关系模式 (3)3.2.E-R图 (4)3.2.1.类别实体E-R图: (4)3.2.2.读者信息实体E-R图: (4)3.2.3.信息实体E-R图: (5)3.2.4.记录信息实体E-R图: (5)3.2.5.记录信息实体E-R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6.罚款信息实体E-R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7.信息实体E-R总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数据流程图 (6)3.4.关系图: (7)4.数据库源代码 (7)4.1.数据库建立 (7)4.1.1.创建数据库 (7)4.1.2.书本类别表建立 (7)4.1.3.创建书库表 (8)4.1.4.借书证表建立 (8)4.1.5.借书记录表建立 (8)4.1.6.还书记录表建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7.罚款单表建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课程设计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文档学号:姓名:一、DBMS的实现方式(一)文件存储的设计思想如下:本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要有一下文件:database.ini:用于存储本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关系数据库、数据库表信息;[tablename].ini:以关系数据库表名(tablename)命名的.ini文件主要用于存储数据库表的配置信息,如完整性约束,关系表属性名、属性类型、主键等信息;[Tablename]_info.ini:以关系数据库表名(tablename)命名的_info.ini文件主要用于存储数据库表的数据信息(Data information),所有的数据库表数据信息全部存储在此类文件中;[Tablename]_index.ini:以关系数据库表名(tablename)命名的_index.ini文件主要用于存储数据库表的索引文件。
此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除数据文件_info.ini、索引文件_ index.ini 外其余的均采用节点名、键名、键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本DBMS系统的关系数据库、数据库表信息和数据库表的配置信息;数据文件的存储,数据文件采用流式文件,字段之间采用Tab间隔开,从左到右根据数据库表的配置信息依次存储关系表数据;在最前端设置一删除标志,为0表示次元组已经被删除,为1表示次元组未被删除;索引文件的建立采用稠密索引方式,每条记录对应于一条索引记录,在索引文件中存放了每条数据元组在数据文件中具体的位置。
这样,由于索引文件较数据文件小很多,故大大加快了数据元组查询速度;图1:文件存储的设计思想(二)DBMS系统流程控制设计思想如下:鉴于此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采用SQL执行,故设计如下程序控制流程:(1)超级管理员、一般管理员、普通用户通过各自的用户名、密码口令登陆系统;(2)对SQL进行编译,本DBMS中采用CCompiler类进行编译,编译过程当中可以对要执行的SQL操作进行信息收集并保存在相应的数据结构(或类)当中。
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实例)

1.前言 (2)1.1选题的理由和实际意义 (2)1.2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3)2需求分析 (5)2.1 用户对系统要求 (5)2.2功能介绍 (6)3 系统设计 (7)3.1定义 (7)3.2系统模块图 (8)3.4 数据表的设计 (8)3.5 用例列举 (12)3.5.1建立数据表 (12)3.5.2建立视图 (16)3.5.3建立索引 (17)3.5.4约束条件的增加、删除、修改 (17)3.5.5查询语句 (18)3.5.6建立存储过程,触发器 (20)4 总结 (21)1.前言(本部分要有因果关系,前后通顺)1.1选题的理由和实际意义随着IT事业的发展,如今,我们已经全面跨入信息时代。
计算机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人工战略已经转化为信息战略,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并整合信息,成为立足于时代的关键。
为了适应考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当今社会各大高校都在进行扩招政策,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信息量的成倍增长,由于信息管理的不善与疏忽,各大高校大小事故时有发生。
进行正确的信息管理,对于信息及时处理和反应,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学校以及在校学生的损失,减小潜在危机。
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同学休息与学习的地方,为了保障同学入住学生宿舍的安全性,信息的处理和管理极为重要。
据了解,本校的宿舍信息管理仍然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用人工手抄对男女生信宿信息进行处理登记。
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且不易修改;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逐条查找记录的方式不易操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效率极低。
学校的宿舍管理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建立学生宿舍管理系统,使宿舍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便捷化,程序化,避免宿舍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宿舍情况。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随之层次化、多样化、复杂化,相应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完整版)数据库毕业课程设计(实例+论文)

[运网物流管理系统]开发文档[版本:2.0]班级: 200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指导老师:何迎生二〇二二年二月二十三日星期三摘要《运网物流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开发的Web物流管理管理系统。
作为BS结构的web数据库管理系统,本系统具有所有BS结果系统的优点,同时又具有的高效的优势。
从技术上说,本系统采用了C#编写,充分利用强大的组件DATAGRID,结合对任务书中的物流管理的SQL Server2000数据库进行管理。
通过本系统可以对数据库执行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全面的操作。
系统支持分页功能,能支持大量数据的存储。
我利用具有高安全性的Cookie作为安全校验的依据,对用户的权限进行审核,提供系统的安全保障。
从功能上说,本系统主要分为2大模块:用户登陆模块和数据操作模块。
通过用户登陆模块能对用户身份进行核实和验证,通过数据操作模块能对物流系统的相关信息进行操作,添加删除修改在一个页面内完成,直观简洁。
作为课程设计,本系统达到了设计任务的基本要求,并在其上才用了更先进的语言,提供了更强大的扩展能力和更好的执行效率,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的雏形,本系统只要进入软件开发的螺旋法则,不久之后就可以进化为一个成熟的,能让最终用户所接受的系统。
此次课程设计内容则是以c# 作为开发语言,编写 程序,c#是一门全新的语言,具有更强大的编辑和操作能力,在此过程中,我又开始了认真的从无到有的学习,通过锲而不舍的实践操作和对各种相关书籍的钻研,终于理解了c#的语言,并迅速开发出了本系统。
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c#和.Net技术的强大,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几个来自Microsoft 社区的MVP,在通过和他们交流和认真学习他们编写的经验文章后,我已经能更好的理解 .Net 平台的运行机制,从内核这个层次认识到了Microsoft 给作为程序员的我们带来了什么。
本文关于运网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是在何迎生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my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案例

my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案例数据库课程设计案例:学生选课系统数据库表设计如下:1. 学生表(student)- 学生ID(student_id):主键,唯一标识学生- 学生姓名(student_name)- 学生性别(student_gender)- 学生年龄(student_age)2. 课程表(course)- 课程ID(course_id):主键,唯一标识课程- 课程名称(course_name)- 课程教师(course_teacher)- 课程学分(course_credit)3. 选课表(course_selection)- 选课ID(selection_id):主键,唯一标识选课记录- 学生ID(student_id):外键,关联学生表的学生ID- 课程ID(course_id):外键,关联课程表的课程ID设计思路:在学生选课系统中,学生和课程是两个主要的实体,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而每门课程也可以被多个学生选择,因此需要建立一个选课表来存储学生和课程的关系。
在学生表中,学生ID是唯一的,可以作为主键来标识每个学生。
学生姓名、性别和年龄是学生的基本信息,可以作为表中的普通字段进行存储。
在课程表中,课程ID是唯一的,可以作为主键来标识每门课程。
课程名称、教师和学分是课程的基本信息,可以作为表中的普通字段进行存储。
在选课表中,选课ID是唯一的,可以作为主键来标识每条选课记录。
学生ID和课程ID是外键,分别关联学生表和课程表的主键,用来表示学生选择了哪门课程。
通过这样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方便地查询学生的选课情况,也可以方便地查询每门课程被哪些学生选择。
同时,可以通过学生ID和课程ID的关联来实现选课和退课的功能。
数据库课程设计--仓库管理系统3

摘要企业仓库有多个库房,用来分别存放生产需要的各种零件,仓库管理系统对此进行科学管理。
仓库管理系统管理的对象如下:·管理员信息:工号、姓名、性别、年龄、电话、工资等。
·库房信息:编号、地址、面积等。
·零件信息:零件号、零件名、规格、价格、库存数量等。
一个企业有多个库房,每个库房有多名管理员,每名管理员只在一个库房工作;每个库房可以存放多种零件,每种零件只在一个库房保存。
目录1、概述 (2)2、课程设计任务的需求分析 (2)2.1、设计任务 (2)2.2、设计要求 (2)3、概念结构设计 (2)3.1、概念结构设计工具(E-R模型) (2)3.2、仓库管理员子系统 (2)4、逻辑结构设计 (5)4.1、关系数据模式 (5)4.2、视图的设计 (5)5、数据库物理设计与实施 (6)5.1、数据库应用的硬件、软件环境介绍 (6)5.2、物理结构设计 (6)5.3、索引的设计 (6)5.4、建立数据库 (6)5.5、加载测试数据 (8)6、数据操作要求及实现 (10)6.1、数据查询操作 (10)6.2、数据更新操作 (10)7、收获、体会和建议 (10)8、主要参考文献。
(11)1、概述仓库在现实生活中用途十分广泛,各种商城、超市要利用仓库存放物资,药房、医院等要利用仓库存放药品,企业、工厂等要利用仓库存放原材料、生产成品,因此仓库的管理成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人工管理仓库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容易造成混乱,严重时会影响商城、企业的正常动作,造成恶劣的后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如何快速,高效,便捷的管理仓库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供这个系统以满足仓库管理需求,本系统是基于工厂仓库的管理系统。
本系统主要针对商品管理信息,入库操作、入库查询统计、出库操作、出库查询统计、库存查询统计等处理情况。
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模块,对仓库里的物品的基本情况和库存数量进行查询,管理员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轻松的管理仓库,查询各项相关信息,并能进行入库和出库操作等。
数据库课程设计案例数据库课程设计实例通用5篇

数据库课程设计案例数据库课程设计实例通用5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情感启迪。
”这就告诉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读书的是学生,提问题的是学生,思考的是学生,讨论的也是学生。
在读书、思考、提问和讨论中“自得”的应该是学生。
如在教学小语第11册《一夜的工作》第二段时,我便有意识的探索学生的“自得”之路。
师:课文除了写总理的工作情况还写了什么?生:还写了总理的生活。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想:总理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自读这部分课文)师:哪一位同学谈一谈通过读书,你读懂了什么,有没有不懂的地方?生:周总理的碟子里有几颗花生米呀?师:那大家就猜一猜周总理的碟子里有几颗花生米吧,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猜的。
生:我认为花生米数量很多,数不过来。
因为他是一个国家的总理,地位很高,应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有多少。
值班室的同志应该考虑到总理工作辛苦,端来一盘子花生米,让总理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剩下的就留在盘子里。
师:你说按全世界总理的地位推断,应当是想吃什么有什么。
老师又有一个问题:周总理和其他国家的总理有哪些不一样?生:周总理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工作更辛苦。
师: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有关周总理的课文,你还知道周总理和其他国家的总理有哪些不一样?生:读过《温暖》、《关怀》这两篇课文,我了解到周总理更关怀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疾苦。
生:周总理更平易近人,与劳动人民心贴心。
生:读过《飞机遇险的时候》,我知道周总理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生:从《周总理的睡衣》一文中我还了解到总理是一个艰苦朴素的人。
师:对呀,既然总理是个平易近人、与人民群众心贴心、艰苦朴素的人,那么你们再来猜一猜盘子里会有多少花生米?生:几颗,十来颗。
根据总理一夜的工作,我们可以认识到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数据库课程设计案例

数据库课程设计案例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数据库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库课程设计作为数据库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也是对数据库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接下来,我们将以一个实际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案例来展示数据库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数据库课程设计的题目和目标。
假设我们选择的题目是“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我们的目标是设计一个能够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和查询的数据库系统。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包括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
功能需求包括学生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性能需求包括系统的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等。
在完成需求分析后,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库设计。
首先是概念设计,我们需要根据需求分析得出的实体、属性和关系来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通常可以使用E-R图来表示。
然后是逻辑设计,我们需要将概念模型转化为关系模式,确定表的结构和约束条件。
最后是物理设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索引策略和查询优化策略。
完成数据库设计后,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库的实现和测试。
在实现阶段,我们需要根据逻辑设计来创建数据库表,并编写相应的存储过程、触发器和视图等数据库对象。
在测试阶段,我们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确保数据库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库课程设计的文档撰写。
文档应包括对数据库设计的详细描述,包括概念模型、关系模式、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等内容的详细说明,同时还应包括对数据库实现和测试的详细记录,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脚本、测试用例和测试结果等内容。
通过以上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数据库课程设计的整体流程和步骤。
在实际的数据库课程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实际应用的需求,例如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的要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数据库课程设计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也能够对数据库课程设计的实际操作提供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