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2004软件用户手册
DXP2004 使用说明

设计文件怎样保存
Protel DXP 将所有的设计文件和输出文件都作为个体文件保存在你的硬盘。你可以使用 Windows Explorer 来查找。项目文件可以的建立可以包含设计文件的连接,这样使得设计验证和同步成 为可能。
创建一个新项目
在 Protel DXP 中,一个项目包括所有文件夹的连接和与设计有关的设置。一个项目文件,例如 xxx.PrjPCB,是一个 ASCII 文本文件,用于列出在项目里有哪些文件以及有关输出的配置,例如 打印和 CAM。那些与项目没有关联的文件称作“自由文件(free documents)”。与原理图纸和 目标输出的连接,例如 PCB、FPGA、VHDL 或库封装,将添加到项目中。一旦项目被编辑,设计验 证、同步和对比就会产生。例如,当项目被编辑后,项目中的原始原理图或 PCB 的任何改变都会 被更新。
3. 通过选择 File ?Save Project As 来将新项目重命名(扩展名为*.PrjPCB)。指定你要 把这个项目保存在你的硬盘上的位置,在文件名栏里键入文件名 Multivibrator.PrjPCB 并点击 Save。
下面,我们将创建一个原理图并添加到空项目文件。这个原理图是一个多谐振荡器电路。 创建一个新的原理图图纸 创建一个新的原理图图纸按照以下步骤来完成:
在 PCB 上放置元件
运行瞬态特性分析
• 欢迎使用 Protel DXP • Protel DXP 设计探索者 • 设计文件夹是怎样保存的 • 创建一个新项目 • 创建一个新的原理图图纸 • 将原理图图纸添加到项目 • 设置原理图选项 • 绘制原理图 • 定位元件和加载元件库
欢迎使用 Protel DXP
欢迎来到 Protel DXP 世界--Protel DXP 是一款 Windows NT/XP 的全 32 位电子设计系统。Protel DXP 提供一套完全集成的设计,这些工具让你很容易地将你的设计从概念形成最终的板设计。
AUTOCAD2004简明教程

课题文字样式管理教法课型教学目标认知了解AUTOCAD2004软件控制文字格式方法技能掌握样式创建、使用方法情感AUTOCAD2004有不同其它办公软件字体样式创建管理方法教材分析重点掌握样式的创建方法难点具体创建样式的步骤关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字体样式教具环节教师讲授指导内容学生活动时间一、导言:二、正课:1、新建样式点击在输入2、选择字体点击字体选择3、字体样式点击选择4、字体高度点击输入5、文字效果文字头向下文字好象反写控制文字横竖排列控制文字高度和宽度比例控制文字倾斜方向以及倾斜角度三、课堂作业1、创建样式名称:工程图中的汉字字体:仿宋_GB2313样式:常规高度:0.0000宽高比例:0.8效果:默认2、创建样式名称:工程图中数字和字母字体:ISOCP.SHX样式:常规高度:0.0000宽高比例:1倾斜角度:15其余效果:默认四、课堂总结1、文字样式可以随意编辑,但是,要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来创建2、文字样式的字体不能随意选择,因为有横列和竖列字体之分板书设计教学总结课题文字书写基础教法课型教学目标认知技能情感教材分析重点难点关键教具环节教师讲授指导内容学生活动时间一、导言:二、正课:1、Dtext命令写单行文字1)输入Dtext命令2)提示指定文件起点3)提示指定文字高度4)提示指定文字角度5)提示输入文字内容6)对齐方式有拟合(F):标注文本在指定的文本基线的起点和终点之间保持字符高度不变,通过调整字符的宽度因子来匹配对齐。
对齐(A):标注文本在用户的文本基线的起点和终点之间保持字符宽度因子不变,通过调整字符的高度来匹配对齐。
中心(C):标注文本中点与指定点对齐。
中间(M):标注文本的文本中心和高度中心与指定点对齐。
右边(R):在图形中指定的点与文本基线的右端对齐。
左上(TL):在图形中指定的点与标注文本顶部左端点对齐。
中上(TC):在图形中指定的点与标注文本顶部中点对齐。
右上(TR):在图形中指定的点与标注文本顶部右端点对齐。
YX-2004C编程器详细说明书

YX-2004C多功能编程器YX-2004C多功能编程器是我们根据国外资料仿制的一种廉价、功能繁多的普及型编程器。
YX-2004C多功能编程器通过并口与PC连接,支持Win9x、Me、XP、NT以及2000操作系统;英文软件(性能稳定),适合电脑公司、电子爱好者、电子产品维修等工作人员使用。
使用前只需要将“YX-2004C程序”复制到电脑硬盘中即可。
打开文件夹“YX-2004C程序”,双击“EpromM51.exe”一、软件运行窗口如下:二、菜单栏:1、File(文件):下拉菜单中Load打开需要编程的文件。
下拉菜单中Save as‥另存为编程器读入文件作为备用。
下拉菜单中Exit为退出程序。
2、Edit(编辑):编辑数据。
3、Device(选择元件):选择芯片类型。
4、Action(操作):对芯片进行操作,如:读写、编程/RAM测试、比较/校验、空白检查、擦除芯片、获取ID、清空缓存、颠倒数据、交换字节等。
5、Help(帮助):联机测试等。
6、主窗口介绍:三、工具栏:1、打开文件。
把编译好的数据调入编程器中。
可以打开的文件类型为:二进制(*.BIN)、十六进制(*.HEX)等。
2、另存为一个文件。
把正在编辑中的数据另外保存为一个*.bin文件。
3、清除缓存。
4、读取芯片数据。
5、校验数据。
6、空白测试。
检测芯片存储器是否为空。
7、获取芯片ID。
8、芯片编程。
9、擦除(清空)芯片。
四、支持芯片列表EPROM :27C16、27C32、27C64、27C128、27C256、27C512、27C010、27C020、27C040、27C1001 M27C1001、M27C2001、M27C400127C080,M27C801,M87C2572716(Vpp25V)、2732、2764、27128、27256、27512、27010FLASH Memory :28F64、 28F128、 28F256、 28F512、28F010、 28F020MX26C1000、 MX26C2000、 MX28F1000、 MX28F2000Am28F256A、 Am28F512A、 Am28F010A、 Am28F020AIntel:i28F001BX、 28F004、 28F008、 28F016SST28SF040A 、LE28F400129F64、 29F128、 29F256、 29F512、29F010、 29F020、 29F040、 29F08029F001、29F002、 29F004、 29F008、 29F016、 29F032AT29C256、 AT29C512、AT29C010A、 AT29C020、 AT29C040、AT29C040AW29EE512、W29EE011、 W29EE012、 W29C020(128)、W29C040PH29EE010(W29EE011)ASD AE29F1008 (AT29C010)、 AE29F2008 (AT29C020)AT49F512、 AT49F010、 AT49F020、 AT49F040SST39SF010、 SST3S9F020 、SST39SF040AT49F001、AT49F002 、 AT49F008AAm29F512、 Am29F010、 Am29F020、 Am29F040、HY29F08029F002、 29F002T、 Pm29F002TEEPROM :28C65、28C64、 28C128、 28C256、28C512、 28C010、 28C020、 28C040M28C16A/17A (DIP28)28C16、XLS2816 (DIP24)AT28C64B、AT28C256、AT28C512、AT28C010、AT28C020、AT28C040电擦 EPROM :W27E512、 W27E010、 W27C010、 W27C020、 W27C040SST27SF256、 SST27SF512、 SST27SF010、 SST27SF020MX26C4000Vcc = 3.3-3.6V SST37VF512、 SST37VF010、 SST37VF020、 SST37VF040串行(I2C) EEPROM :24C02、24C04、24C08、24C16、 85C72、 85C82、 85C9224C32、24C64、24C128、24C256、24C512 (全部C、LC系列)PCF8572 或8572,PCF8582或8582,PCF8592或8592Microwire EEPROM :8位模式:93C06、 93C46、 93LC46、 93C56、 93C57、93C66、 93C76、 93C86、93C13、93C1416位模式:AT59C11、 AT59C22、 AT59C13CAT35C102、 CAT35C104、 CAT35C10893C06A 、93C46X、93C56、93C66、93C76、93C86 (NS)SPI EEPROM :Atmel:AT25010、020、 040 (A8-A0)AT25080、 160、 320、 640、 128、 256 (A15-A0)ST:W95010....256、 Microchip 25x010 - 25x64025010、25020、2504025C080、25C160、25C320、25C640、25C128、25C256、25C512AT25HP256、AT25HP512AT25HP1024CAT64LCxxx (16位数据I/O)CAT64LC010、 CAT64LC020、 CAT64LC040PIC单片机:17XXX、18XXX系列16C84, 16F84, 16F84A ,16F627/16F62812C508/A, 12C509/A, 12CE518, 12CE519, 16C50516C620 16C621, 16C622, 16CE623, 16CE624, 16CE625, 16C710/71151系列单片机(需要51AVR适配器) :AT89C51、52、55、 AT89LV51、52、55AT89S51、AT89S52、AT89S53、AT89LS51、AT89LS52、AT89SL53AT89S8252 (8K+2K)、AT89LS8252、AT89LS53AT89C1051、AT89C2051、AT89C4051 (20pin)AT89C51RC (32KB)、 AT89C55WD (6.2V)AT89LV52,AT89C55,AT89LV55 AT89S8252,AT89LS8252,AT89S53,AT89LS53 AT87F51,AT87F52 i87C51、 i87C51FA、 i87C51FBi8xC51、i8xC52、i8xC54、i8xC58i87C51,i87C51FA,i87C51FB,i87C51FC,i87C52,i87C54,i87C58 AT89C51RC (32KB), AT89C55WD等AT90S1200、AT90S231390S2333、 90S4433、 90S4414、 90S8515、 90S4434、 90S8535,AT90S2313四、举例操作说明使用编程器对W27C020进行读、擦除和写1、打开文件夹“YX-2004C程序”,双击“EpromM51.exe”操作软件运行窗口如下:2、用鼠标点击“Device”,在下拉菜单中点击“EPROM Electrical Erase”,再在下拉菜单中点击“Winboad 27E/27C”,最后在下拉菜单中点击“W27x020 (Vpe=14V)”。
AutoCAD2004绿色版说明

还有一个就是“文件——>打印机管理器”和“打印样式管理器”菜单无效,想添加打印机的朋友可以自己运行目录下的addplwiz.exe文件;
为了自己的一句话,我花了五一期间三天来打造了这个准绿色版,其实加上前面花的时间,绝对不少于一星期~~头痛哦。不过想来这也是网上可以见到的第一个绿色的2004吧?呵呵,反正俺是从来没见过其他绿色版的2004~
不过真的很麻烦,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去修理这么复杂的软件了!这次之所以做这个东西,一方面是因为有好多2004的文件用2002竟然无法打开;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我已经在论坛上早早的放出话来了,所以只好硬着头皮把它完成——不过我可绝对没有偷工减料哦~~
OK,Enjoy!
-------------------------->
使用方法:
解压缩后直接运行setup.bat就可以了,如果文件夹移动了位置或重命名了,则只需要重新运行一下setup.bat就行。支持Windows 98/2000/XP !
欢迎大家帮忙转发,但请保留我的个人声明,多谢啦!
注意:由于使用的是注册表导入的方法,所以虽然安装方便了,但缺点就是无法卸载,而且恐怕会有点什么副作用,JUJU上一个兄弟说安装了这种软件后Office可能会无法卸载。我试了一下,我的OfficeXP可以卸载,但可能会对其他软件产生什么影响,这个我也没办法了啊,自己承担点风险 吧~~
项目一 Protel 2004的安装及资源定制

项目一Protel 2004的安装及资源定制第一部分教学要求一、目的要求1、熟悉Protel 2004的系统配置和安装。
2、掌握Protel 2004资源用户定制。
3、掌握Protel 2004环境参数设置。
4、理解Protel 2004原理图设计、电路板设计的基本步骤。
二、教学节奏与方式三、成绩评定(注:成绩评定的等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后同)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一、Protel 2004软件的系统配置和安装1、Protel 2004软件系统配置Protel2004是第一代板卡级设计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存取操作,2、Protel 2004软件是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其安装过程比较简单,设计者只需运行安装光盘中的setup.exe应用程序,按照提示一步步地进行操作。
安装步骤简述如下:(1)将protel 2004安装光盘放入CD-ROM驱动器,等光盘运行后,打开光盘目录,然后双击setup.exe安装应用程序图标。
这时会出现如图1-1所示的欢迎进入protel2004安装向导窗口。
图1-1 protel 2004安装向导窗口(2)单击Next按钮,就可以进入如图1-2所示的注册协议许可对话框。
在该对话框中,设计者如果对Altium公司提出的使用协议没有异议,选中I accept the license agreement单选项,然后单击Next按钮继续下一步。
图1-2 注册协议许可对话框(3)接着弹出如图1-3所示设计者信息对话框,设计者可以在对话框中输入设计者姓名和单位名称,该设定软件的使用权限。
然后单击Next按钮继续下一步。
图1-3 设计者信息对话框(4)接着弹出如图1-4所示选择安装路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设计者可以选择软件的安装路径。
默认的路径为C:\Program Files\Altium 2004\。
当然也可将软件安装在其他路径,可以单击Browse按钮,在硬盘中进行浏览选择。
x1v[高等教育]HYSYS2004中文操作手册-目录
![x1v[高等教育]HYSYS2004中文操作手册-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07092dfc195f312b3169a545.png)
《Hysys2004 中文操作手册》共分四册全书共十四章:第一章操作综述;第二章子流程操作;第三章物流;第四章传热设备;第五章管线设备;第六章旋转设备;第七章分离设备;第八章塔;第九章反应器;第十章固体处理;第十一章电解质操作;第十二章逻辑操作;第十三章优化器;第十四章软件工具。
第一册共包含五章:第一章操作综述;第二章子流程操作;第三章物流;第四章传热设备;第五章管线设备。
第二册共包含四章:第六章旋转设备;第七章分离设备;第八章塔;第九章反应器。
第三册共包含三章:第十章固体处理;第十一章电解质操作;第十二章逻辑操作。
第四册共包含二章:第十三章优化器;第十四章软件工具。
目录第一章――操作综述1 操作综述 (1)1.1 工艺 (1)1.2 操作 (2)1.2.1 添加操作 (2)1.2.2 操作单元属性窗口 (5)1.3 公用窗口(Common) (8)1.3.1 工作单栏(Worksheet) (8)1.3.2 注释页面(Note) (8)1.3.3 用户变量页面(User V ariables) (10)1.3.4 制表页面(Stripchart) (12)1.3.5 换热器页面(Heat Exchanger) (13)第二章—子流程操作2子流程操作 (1)2.1 介绍 (1)2.2 子流程属性窗口 (1)2.2.1 连接栏(Connections) (2)2.2.2 参数栏(Parameters) (3)2.2.3 传递原理栏(Transfer basis) (4)2.2.4 映射栏(Mapping) (5)2.2.5 变量栏(Variable) (6)2.2.6 注释栏(Note) (6)2.2.7 锁定栏(Lock) (6)2.3添加子流程 (7)2.3.1 读取已建模板 (8)2.3.2 建空白子流程 (8)2.3.3 粘贴导出对象 (8)2.4 MASSBAL子流程 (8)2.5 添加MASSBAL子流程 (9)2.5.1 连接栏(Connections) (10)2.5.2 参数栏(Parameter) (12)2.5.3 传递原理栏(Transfering Basis) (14)2.5.4 映射栏(Mapping) (15)2.5.5 注释栏(Note) (16)2.5.6 结果栏(Result) (16)第三章—物流3物流 (1)3.1 物流属性窗口 (1)3.1.1 工作表页面(Worksheet) (2)3.1.2 附加装置表(Attachments) (17)3.1.3 动态栏(Dynamic) (22)3.2 能量流属性窗口 (22)3.2.1 物流表(Streams) (22)3.2.2 单元操作表(Unit Ops) (23)3.2.3动态栏(Dynamic) (23)3.2.4 制图栏(Stripchart) (24)3.2.5 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 (24)第四章—传热设备4 传热设备 (1)4.1空冷器 (1)4.1.1 原理 (1)4.1.2 空冷器属性窗口 (2)4.1.3 设计栏(Design) (3)4.1.4 衡算栏(Rating) (5)4.1.5 工作表栏(Worksheet) (6)4.1.6 执行栏(Performance) (6)4.1.7 动态栏(Dynamic) (8)4.1.8 HTFS—ACOL栏 (10)4.2冷却器/加热器(Cooler/Heater) (25)4.2.1 原理 (25)4.2.2 加热器或冷却器属性窗口 (26)4.2.3 设计栏(Design) (27)4.2.4 衡算栏(Rating) (28)4.2.5 工作表栏(Worksheet) (29)4.2.6 执行栏(Performance) (29)4.2.7 动态栏(Dynamic) (31)4.3换热器(Heat Exchanger) (35)4.3.1 原理 (36)4.3.2 换热器属性窗口 (38)4.3.3 设计栏(Design) (38)4.3.4 衡算栏(Rating) (45)4.3.5 工作表栏(Worksheet) (56)4.3.6 执行栏(Performance) (56)4.3.7 动态栏(Dynamic) (59)4.3.8 HTFS-TASC栏 (65)4.4加热炉(Fired Heater/Furnace) (83)4.4.1 原理 (84)4.4.2 加热炉属性窗口 (89)4.4.3 设计栏(Design) (90)4.4.4 衡算栏(Rating ) (92)4.4.5 工作表栏(worksheet ) (96)4.4.6 执行栏(performance ) (96)4.4.7 动态栏(Dynamics ) (101)4.5液化天然气(LNG) (103)4.5.1 原理 (104)4.5.2 LNG属性窗口 (105)4.5.3 设计栏(Design ) (106)4.5.4 衡算栏(Rating ) (111)4.5.5 工作表栏(Worksheet ) (115)4.5.6 执行栏(Performance ) (115)4.5.7 动态栏(Dynamics ) (119)4.5.8 HTFS-MUSE 栏 (124)4.6 参考文献 (135)第五章—-管线设备5 管线设备 (1)5.1 混和器(Mixer) (1)5.1.1 混和器属性窗口 (1)5.1.2 设计栏(Design ) (3)5.1.3 衡算栏(Rating ) (4)5.1.4 工作表栏(Worksheet ) (4)5.1.5 动态栏(Dynamics ) (4)5.2 管段(Pipe Segment) (6)5.2.1 管段属性窗口 (9)5.2.2 设计栏(Design ) (10)5.2.3 衡算栏(Rating ) (20)5.2.4 工作表栏(Worksheet ) (31)5.2.5 执行栏(Performance ) (31)5.2.6 动态栏(Dynamics ) (36)5.2.7 沉积栏(Deposition ) (38)5.2.8 Profes Wax方法 (40)5.2.9 修改管件数据库 (46)5.3 Aspen水力学 (49)5.3.1 Aspen水力学属性窗口 (49)5.3.2 Aspen水力学选项(Aspen Hydraulics) (50)5.3.3 连接栏(Connection ) (53)5.3.4 稳态栏(Steady Status ) (54)5.3.5 动态栏(Dynamics ) (56)5.3.6 概览栏(Profiles ) (56)5.3.7 参数栏(Parameters ) (58)5.3.8 变量栏(Variables ) (59)5.3.9 映射栏(Mapping ) (60)5.3.10 传递基准栏(Transfer Basis ) (61)5.3.11 注释栏(Notes ) (62)5.4 压缩气体管线 (62)5.4.1 压缩气体管线属性窗口 (64)5.4.2 设计栏(Design ) (65)5.4.3 衡算栏(Rating ) (66)5.4.4 工作表栏(Worksheet ) (67)5.4.5 执行栏(Performance ) (67)5.4.6 属性栏(Perperties ) (68)5.4.7 动态栏(Dynamics ) (69)5.5 三通 (70)5.5.1 三通属性窗口 (71)5.5.2 设计栏(Design ) (74)5.5.3 衡算栏(Rating ) (74)5.5.4 工作表栏(Worksheet ) (74)5.5.5 动态栏(Dynamics ) (75)5.6 阀门 (75)5.6.1 阀门的属性窗口 (76)5.6.2 设计栏(Design ) (76)5.6.3 衡算栏(Rating ) (78)5.6.4 工作表栏(Worksheet ) (84)5.6.5 动态栏(Dynamics ) (85)5.7 安全阀 (91)5.7.1 安全阀属性窗口 (92)5.7.2 设计栏(Design ) (92)5.7.3 衡算栏(Rating ) (94)5.7.4 工作表栏(Worksheet ) (96)5.7.5 动态栏(Dynamics ) (96)第六章――旋转设备6 旋转装置 (1)6.1 离心压缩机(或膨胀机) (1)6.1.1 原理 (1)6.1.2 压缩机(或膨胀机)属性窗口 (5)6.1.3 设计栏(Design tab) (6)6.1.4 衡算栏(Rating tab) (9)6.1.5 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21)6.1.6 执行栏(Performance tab) (21)6.1.7 动态栏(Dynamics tab) (22)6.2 往复式空气压缩机 (28)6.2.1 原理 (29)6.2.2 往复式压缩机属性窗口 (32)6.2.3 设计栏(Design tab) (33)6.2.4 衡算栏(Rating tab) (36)6.2.5 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37)6.2.6 执行栏(Performance tab) (37)6.2.7 动态栏(Dynamics tab) (37)6.3 泵 (37)6.3.1 原理 (38)6.3.2 泵属性窗口 (39)6.3.3 设计栏(Design tab) (40)6.3.4 衡算栏(Rating tab) (43)6.3.5 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53)6.3.6 执行栏(Performance tab) (54)6.3.7 动态栏(Dynamics tab) (54)6.4 参考 (56)第七章――分离设备7 分离设备 (1)7.1 分离器、三相分离器和罐 (1)7.1.1 原理 (2)7.1.2 分离器属性窗口(separator general property ) (3)7.1.3 设计栏(design ) (4)7.1.4 反应栏(reaction) (7)7.1.5 衡算栏(rating) (7)7.1.6 工作表栏(Worksheet) (22)7.1.7 动态栏(Dynamics) (22)7.2 全回流塔(Shortcut Column) (25)7.2.1 全回流塔属性窗口(Shortcut Column Property) (26)7.2.2 设计栏(Design) (26)7.2.3 衡算栏(Rating) (28)7.2.4 工作表栏(Worksheet) (28)7.2.5 性能栏(Performance) (28)7.2.6 动态栏(Dynamics Tab) (29)7.3 组分分离器(Component Splitter) (29)7.3.1 理论(Theory) (29)7.3.2 组分分离器属性窗口(Component Splitter Property View) (30)7.3.3 设计表格(Design Tab) (31)7.3.4 比率栏(Rating Tab) (34)7.3.5 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34)7.3.6 动态栏(Dynamics Tab) (34)第八章――塔8 塔 (1)8.1 塔的子流程图 (1)8.2 塔理论 (4)8.2.1 三相理论 (6)8.2.2 三相检测 (6)8.2.3 初始估计值 (7)8.2.4 压力流量 (8)8.3 塔的安装 (11)8.3.1 专业输入 (13)8.3.2 模板 (13)8.4 塔的属性窗口 (19)8.4.1 设计栏(Design) (20)8.4.2 参数栏(Parameters) (29)8.4.3 侧线操作栏(Side Ops) (44)8.4.4 衡算栏(Rating) (46)8.4.5 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49)8.4.6 执行伴(Performance tab) (49)8.4.7 流程图栏(Flowsheet) (58)8.4.8 反应栏(Reactions tab) (61)8.4.9 动态栏(Dynamic) (66)8.4.10扰动栏(Perturb) (66)8.5 塔参数类型 (68)8.5.1 低温特性参数(Cold Property Specification ) (68)8.5.2 组分流率(Component Flow Rate) (68)8.5.3 组分分数(Component Fractions) (68)8.5.4 组分比率(Component Ratio) (69)8.5.5 组分回收率(Component Recovery) (69)8.5.6 组分切点(Cut Point) (70)8.5.7 采出率(draw Rate) (70)8.5.8 加热器/冷凝器的温差(Heater/Cooler Delta T) (70)8.5.9 物流温差(Streams Delta T) (70)8.5.10 负荷(Duty) (70)8.5.11 负荷比(Duty Ratio) (71)8.5.12 进料比率(Feed Ratio) (71)8.5.13 分切点间隙(Gap Cut Point) (71)8.5.14 液体流量(Liquid Flow) (72)8.5.15 物理属性参数(Physical Property Specifications) (72)8.5.16 回流泵参数(Pump Around Specifications) (73)8.5.17 再沸比(Reboil Ratio) (73)8.5.18 回收率(Recovery) (73)8.5.19 进料回流比(Reflux Feed Ratio) (74)8.5.20 回流百分比(Reflux Fraction Ratio) (74)8.5.21 回流比(Reflux Ratio) (75)8.5.22 三通分离分数(Tee Split Fraction) (75)8.5.23 塔板温度(Tray Temperature) (75)8.5.24 传递属性参数(Transport Property Specifications) (75)8.5.25 用户属性(User Property) (76)8.5.26 气体流量(V apor Flow) (76)8.5.27 气体分数(V apor Fraction) (76)8.5.28 气体压力参数(V apor Pressure Specifications) (77)8.5.29 塔物流参数(Column Stream Specifications) (77)8.6 塔操作 (78)8.6.1 冷凝器(Condenser) (78)8.6.2 再沸器(Rebioler) (91)8.6.3 塔板部分 (101)8.7 塔的运行 (113)8.7.1 运行 (114)8.7.2 重置 (114)8.8 塔故障排除 (114)8.8.1 热量和误差收敛失败 (114)8.8.2 平衡误差收敛失败 (116)8.8.3 平衡误差振荡 (116)8.9 参考文献 (116)第九章――反应器9 反应器 (1)9.1 CSTR/普通反应器 (1)9.1.1 添加一个CSTR/普通反应器 (2)9.2 CSTR/普通反应器属性窗口 (3)9.2.1 设计栏(Design Tab) (3)9.2.2 转化反应器反应栏 (6)9.2.3 CSTR反应栏 (11)9.2.4 平衡反应器 (15)9.2.5 Gibbs反应器反应栏 (19)9.2.6 衡算栏 (21)9.2.7 工作表栏 (24)9.2.8 动态栏 (24)9.3 变产率反应器 (28)9.3.1 变产率反应器属性窗口 (30)9.3.2 设计栏 (30)9.3.3 模型构建栏 (32)9.3.4 组分变换栏 (35)9.3.5 属性变换栏 (45)9.3.6 工作表栏 (51)9.3.7 动态栏 (51)9.4 平推流反应器(PFR) (52)9.4.1 添加平推流反应器(PFR) (52)9.5 平推流反应器(PFR)属性窗口 (53)9.5.1 PFR设计栏 (53)9.5.3 衡算栏 (65)9.5.4 工作表栏 (67)9.5.5 执行栏 (67)9.5.6 动态栏 (68)第十章――固体处理10 固体处理 (1)10.1 简单固体分离器 (1)10.1.1 简单固体分离器的属性窗口 (1)10.1.2 设计栏Design (2)10.1.3 衡算栏Rating (3)10.1.4 工作表栏Worksheet (3)10.1.5 动态栏Dynamic (3)10.2 旋风分离器yclone (3)10.2.1 旋风分离器属性窗口 (4)10.2.2 设计栏Design (5)10.2.3 衡算栏Rating (7)10.2.4 工作表栏Worksheet (8)10.2.5 执行栏Performance (8)10.2.6 动态栏Dynamic (9)10.3 旋液分离器 (9)10.3.1 旋液分离器属性窗口 (9)10.3.2 设计栏Design (10)10.3.3 衡算栏Rating (12)10.3.4 工作表栏worksheet (14)10.3.5 执行栏Performance (14)10.3.6 动态栏Dynamic (14)10.4 转筒真空过滤器 (14)10.4.1 转筒真空过滤器的属性窗口 (15)10.4.2 设计栏Design (16)10.4.3 衡算栏Rating (17)10.4.4 工作表栏worksheet (18)10.4.5 动态栏Dynamic (18)10.5 袋式过滤器Baghouse (19)10.5.1 袋式过滤器属性窗口 (19)10.5.2 设计栏Design (20)10.5.3 衡算栏Rating (21)10.5.4 工作表栏Worksheet (22)10.5.5 执行栏Performance (22)10.5.6 动态栏Dynamic (22)第十一章—电解质操作目录11. 1 介绍(Adjust) (1)11.1.1添加电解质操作(Adding Electrolyte Operations) (1)11. 2中和器操作单元( Neutralizer Operation) (2)11.2.1设计栏(Design Tab) (3)11.2.2衡算栏(Rating Tab) (5)11.2.3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5)11.2.4动态栏(Dynamic Tab) (6)11.3催化器操作(Precipitator) (6)11.3.1设计栏(Design Tab) (8)11.3.2衡算栏(Rating Tab) (10)11.3.3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11)11.3.4动态栏(Dynamic Tab) (11)11.4结晶器操作单元(Crystallizer) (11)11.3.1设计栏(Design Tab) (12)11.3.2衡算栏(Rating Tab) (14)11.3.3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15)11.3.4动态栏(Dynamic Tab) (15)第十二章--逻辑操作目录12.1调节(Adjust) (1)12.1.1调节属性窗口(Adjust Property View) (1)12.1.2连接栏(Connections Tab) (2)12.1.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5)12.1.4监视栏(Monitor Tab) (9)12.1.5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s Tab) (10)12.1.6启动调节(Starting the Adjust) (10)12.1.7独立调节(Individual Adjust) (11)12.1.8多重调节(Multiple Adjust) (11)12.2平衡(Balance) (12)12.2.1平衡属性窗口(Balance Property View) (12)12.2.2连接栏(Connections Tab) (13)12.2.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14)12.2.4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16)12.2.5图表栏(Stripchart Tab) (17)12.2.6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s Tab) (17)12.3布尔运算(Boolean Operations) (17)12.3.1 布尔逻辑模块窗口(Boolean Logic Blocks Property View) (17)12.3.2与门(And Gate) (23)12.3.3或门(Or Gate) (23)12.3.4非门(Not Gate) (24)12.3.5异或门(Xor Gate) (25)12.3.6常开延迟门(On Delay Gate) (26)12.3.7常闭延迟门(Off Delay Gate) (27)12.3.8锁住门(Latch Gate) (28)12.3.9向上计数门(Counter Up Gate) (29)12.3.10向下计数门(Counter Up Gate) (29)12.3.11因果矩阵(Cause and Effect Matrix) (30)12.4控制操作(Control Ops) (37)12.4.1添加控制操作(Adding Control Operations) (38)12.4.2分段定位控制器(Split Range Controller) (39)12.4.3比例控制器(Ratio Controller) (56)12.4.4PID控制器(PID Controller) (71)12.4.5 MPC控制器 (95)12.4.6DMCplus控制器DMCplus Controller (110)12.4.7控制阀(Control Valve) (121)12.4.8控制操作端口(Control OP Port) (124)12.5数字点(Digital Point) (125)12.5.1数字点窗口(Digital Point Property View) (125)12.5.2连接栏(Connections Tab) (125)12.5.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126)12.5.4图表栏(Stripchart Tab) (131)12.5.5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s Tab) (131)12.5.6警报级别栏(Alarm Levels Tab) (131)12.6参数单位操作(Parametric Unit Operation) (132)12.6.1参数操作单元属性窗口 (132)12.6.2设计栏(Design Tab) (133)12.6.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138)12.6.4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139)12.7循环(Recycle) (139)12.7.1再循环(Property View) (139)12.7.2连接栏(Connections Tab) (141)12.7.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141)12.7.4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146)12.7.5监控器栏(Monitor Tab) (146)12.7.6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s Tab) (147)12.7.7计算(Calculations) (147)12.7.8减少收敛时间(Reducing Convergence Time) (147)12.7.9循环助手窗口 (148)12.8选择器模块 (151)12.8.1选择器模块属性窗口 (151)12.8.2连接栏(Connections Tab) (152)12.8.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152)12.8.4监控栏(Monitor) (155)12.8.5图表栏(Stripchart Tab) (156)12.8.6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s Tab) (156)12.9设置(Set) (156)12.9.1设置属性窗口 (156)12.9.2连接栏(Connections Tab) (157)12.9.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158)12.9.4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s Tab) (158)12.10电子数据表(Spreadsheet) (159)12.10.1电子数字表属性窗口 (160)12.10.2电子数据表函数(preadsheet Functions) (160)12.10.3电子数据表界面(Spreadsheet Interface) (164)12.10.4电子数据表栏(Spreadsheet Tabs) (167)12.11物流分离(Stream Cutter) (172)12.11.1物流分离(Stream Cutter) (172)12.11.2设计栏(Design Tab) (178)12.11.3转换栏(Transitions Tab) (179)12.11.4工作表栏(Worksheet Tab) (186)12.12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 (187)12.12.1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 (187)12.12.2连接栏(Connections Tab) (188)12.12.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189)12.12.4图表栏(Stripchart Tab) (198)12.12.5用户变量栏(User Variables Tab) (198)12.13控制器面板(Controller Face Plate) (198)12.14ATV调整技术(ATV Tuning Technique ) (202)第十三章—优化器目录13.1 优化器(Optimizer) (1)13.1.1普通优化器窗口(General Optimizer View) (1)13.1.1配置(Configuration)选项 (2)13.2 原始优化器(Original Optimizer) (3)13.2.1变量栏(V ariables tab) (3)13.2.2函数栏(Function tab) (4)13.2.3参数栏(Parameters tab) (5)13.2.4监测栏(Monitor tab) (6)13.2.5优化方案(Optimization Schemes) (7)13.2.6优化技巧(Optimizer Tips) (8)13.3 Hyprotech SQP Optimizer (9)13.3.1Hyprotech SQP T选项 (9)13.4 选择最佳优化(Selection Optimization) (13)13.4.1选择优化器(Selection Optimization) (14)13.4.2选择优化技巧(Selection Optimization Tips) (19)13.5 例题: Original Optimizer (20)13.5.1 Optimizing Overall UA (24)13.6 例题: MNLP 优化 (20)13.6.1 NLP设定 (30)13.6.2 MINLP设定 (34)13.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36)第十四章—软件工具目录14.1简介( Introduction) (1)14.2沸点曲线(Boiling Point Curves) (3)14.2.1设计栏(Design Tab ) (3)14.2.2执行栏(Performance Tab).........................。
OA2004操作手册

京华ExOA2004用户操作手册第1章.概述 (9)1.1.E X OA2004政务版简介 (9)1.2.预备知识和技能 (9)第2章.系统简介 (10)2.1.登录系统 (10)2.2.界面布局 (11)2.2.1.待办 (11)2.2.2.待阅 (12)2.2.3.新建 (13)2.2.4.查询 (14)第3章.公文管理 (16)3.1.未进入公文处理界面的操作 (16)3.1.1.新建公文 (16)3.1.2.翻开公文 (17)3.1.3.刷新公文列表 (17)3.1.4.列表显示方式 (18)3.1.5.预览 (18)3.1.6.流程日志 (18)3.1.7.办理公文 (19)3.1.8.退回公文 (20)3.1.9.删除公文 (20)3.1.10.查询公文 (21)3.1.11.回收公文 (21)3.1.12.催办设置 (21)3.1.13.催办打印 (22)3.1.14.强制回收公文 (23)3.1.15.参加常用查询条件 (23)3.1.16.删除常用查询条件 (23)3.2.进入公文处理界面后的操作 (24)3.2.1.流程日志 (24)3.2.2.表单日志 (24)3.2.3.转任务 (25)3.2.4.归知识库 (26)3.2.5.保存公文 (26)3.2.6.打印表单 (26)3.2.7.添加正文 (26)3.2.8.转发 (27)3.2.9.关闭 (27)3.2.10.跳转 (27)3.2.11.发送 (28)3.2.12.附件 (28)3.2.14.相关知识 (28)3.2.15.相关任务 (28)3.2.16.另存正文 (28)3.2.17.打印正文 (29)3.2.18.显示痕迹 (29)3.2.19.标准全文 (29)3.2.20.页面设置 (30)3.2.21.插入时间 (30)3.2.22.插入文件 (30)3.2.23.工具栏 (31)第4章.任务管理 (31)4.1.新建任务 (31)4.2.执行任务 (33)4.3.分配任务管理 (37)4.4.任务代理 (41)4.5.任务查询 (42)第5章.个人事务管理 (43)5.1.消息系统 (43)5.1.1.新建 (43)5.1.2.转发 (45)5.1.3.查询 (47)5.1.4.删除 (47)5.2.修改密码 (48)5.3.界面风格设置 (48)5.4.私有组管理 (50)5.4.1.增加私有组 (50)5.4.2.删除私有组 (51)5.4.3.增加私有组成员 (51)5.4.4.删除私有组成员 (53)5.5.个人日程 (54)5.5.1.新建日程 (54)5.5.2.修改日程 (55)5.5.3.查询日程 (57)5.5.4.导入导出到outlook (58)5.6.个人图章 (58)5.6.1.增加个人图章 (58)5.6.2.修改个人图章 (59)5.6.3.删除个人图章 (60)5.7.常用词条 (60)5.7.1.增加常用词条 (60)5.7.2.修改常用词条 (61)5.7.4.公有词条 (63)5.8.代理授权 (63)5.8.1.设置授权 (64)5.8.2.收回授权 (65)第6章.综合管理 (66)6.1.领导日程 (66)6.1.1.日程查看方式 (67)6.1.2.新建 (68)6.1.3.修改 (69)6.1.4.删除 (70)6.1.5.查询 (72)6.1.6.发布 (73)6.1.7.打印 (73)6.2.主题词 (74)6.2.1.库新建 (74)6.2.2.库修改 (75)6.2.3.库删除 (75)6.2.4.新建一级分类 (75)6.2.5.新建二级分类 (76)6.2.6.新建三级分类 (77)6.2.7.分类修改 (77)6.2.8.分类删除 (77)6.3.文号 (77)6.3.1.文号列表显示 (78)6.3.2.新建文号 (78)6.3.3.修改文号 (78)6.3.4.删除文号 (79)6.3.5.文号清零 (79)6.3.6.取文号 (80)6.3.7.查看补号 (80)6.3.8.查看预留号 (81)6.4.外部单位 (82)6.4.1.新建外部单位 (82)6.4.2.修改外部单位 (82)6.4.3.删除外部单位 (83)6.5.资产管理 (83)6.5.1.办公用品管理 (83)6.5.1.1. 办公用品类型管理 (83)6.5.1.2. 新建办公用品 (84)6.5.1.3. 修改办公用品 (85)6.5.1.4. 删除办公用品 (86)6.5.2.固定资产管理 (86)6.5.2.2. 修改设备资料 (87)6.5.2.3. 删除设备资料 (87)6.5.2.4. 设备维修记录 (88)6.5.3.进货管理 (90)6.5.3.1. 新建进货 (90)6.5.3.2. 修改良货 (90)6.5.3.3. 删除进货 (91)6.5.3.4. 查询进货 (91)6.5.4.出货管理 (91)6.5.4.1. 新建出货〔消耗品〕 (92)6.5.4.2. 修改出货信息〔消耗品〕 (95)6.5.4.3. 删除出货信息〔消耗品〕 (96)6.5.4.4. 固定资产出货 (97)6.5.4.5. 固定资产取消出货 (98)6.5.4.6. 出货查询 (98)6.5.5.库存管理 (99)6.5.5.1. 设备报废 (99)6.5.5.2. 设备退仓 (100)6.5.5.3. 设备报废记录 (100)6.5.5.4. 设备退仓记录 (101)6.5.6.供给商管理 (101)6.5.6.1. 新建供给商 (101)6.5.6.2. 修改供给商 (102)6.5.6.3. 删除供给商 (103)6.5.6.4. 供给商查询 (103)6.5.7.仓库管理 (103).1. 新建仓库 (104)6.5.7.2. 修改仓库 (104)6.5.7.3. 删除仓库 (105)6.5.7.4. 货架管理 (106)6.5.7.5. 货位管理 (108)6.6.车辆管理 (108)6.6.1.车辆资料管理 (108)6.6.1.1. 新建车辆资料 (108)6.6.1.2. 修改车辆资料 (109)6.6.1.3. 删除车辆资料 (110)6.6.1.4. 查询车辆资料 (111)6.6.2.驾驶员档案管理 (111)6.6.2.1. 新建驾驶员档案 (111)6.6.2.2. 修改驾驶员档案 (112)6.6.2.3. 删除驾驶员档案 (113)6.6.3.车辆费用管理 (114)6.6.3.1. 新建油费 (114)6.6.3.3. 删除车辆油费 (115)6.6.3.4. 新建车辆一般费用 (115)6.6.3.5. 修改车辆一般费用 (116)6.6.3.6. 删除车辆一般费用 (117)6.6.3.7. 车辆费用统计 (117)6.6.3.8. 车辆费用查询 (117)6.6.4.车辆维护维修记录 (118)6.6.4.1. 新建车辆维修记录 (118)6.6.4.2. 修改车辆维修记录 (118)6.6.4.3. 删除车辆维修记录 (119)6.6.4.4. 维修记录查询 (120)6.6.4.5. 高级查询 (120)6.6.5.车辆使用管理 (120)6.6.5.1. 新增车辆使用记录 (121)6.6.5.2. 修改车辆使用记录 (122)6.6.5.3. 删除车辆使用记录 (122)6.7.人事档案 (123)6.7.1.人事档案管理 (123)6.7.1.1. 新建人事档案 (123)6.7.1.2. 修改人事档案 (124)6.7.1.3. 删除人事档案 (124)6.7.1.4. 人事档案的查询 (125)6.7.2.人事考核管理 (125)6.7.2.1. 新建人事考核 (125)6.7.2.2. 修改人事考核 (126)6.7.2.3. 删除人事考核 (126)6.7.2.4. 预设全体人员考核合格 (126)6.7.2.5. 全部发布 (126)6.7.2.6. 人事考核查询 (127)6.7.3.个人获奖管理 (127)6.7.3.1. 新建个人获奖 (127)6.7.3.2. 修改个人获奖 (128)6.7.3.3. 删除个人获奖 (128)6.7.3.4. 批准个人获奖 (128)6.7.3.5. 删除批准个人获奖 (129)6.7.3.6. 个人获奖查询 (129)6.7.4.个人小档案 (130)6.7.4.1. 修改个人小档案 (130)6.8.工资管理 (130)6.8.1.工资工程维护 (131)6.8.1.1. 新增工资工程 (131)6.8.1.2. 修改工资工程 (131)6.8.1.3. 删除工资工程 (132)6.8.2.1. 录入工资发放情况 (133)6.8.2.2. 修改工资发放情况 (133)6.8.2.3. 删除工资发放情况 (134)6.8.2.4. 工资发放情况查询 (134)6.8.3.工资统计 (135)6.8.3.1. 查看工资存档表 (135)6.8.3.2. 统计部门工资总额 (135)6.8.4.复制上月工资 (136)6.9.考勤管理 (136)6.9.1.考勤类型管理 (137)6.9.1.1. 新建考勤类型 (137)6.9.1.2. 修改考勤类型 (138)6.9.1.3. 删除考勤类型 (138)6.9.2.考勤登记 (139)6.9.2.1. 新建考勤登记 (139)6.9.2.2. 修改考勤登记 (140)6.9.2.3. 删除考勤登记 (140)6.9.3.考勤查询 (141)6.9.4.考勤统计 (141)6.10.水电管理 (142)6.10.1.用水管理 (142)6.10.1.1. 新增用水 (142)6.10.1.2. 修改用水 (143)6.10.1.3. 删除用水 (143)6.10.1.4. 用水情况查询 (144)6.10.2.用电管理 (144)6.10.2.1. 新增用电 (144)6.10.2.2. 修改用电 (145)6.10.2.3. 删除用电 (145)6.10.2.4. 用电查询 (146)6.10.3.水电统计 (146)6.11.公文归档管理 (146)6.11.1.归档分类管理 (147)6.11.1.1. 新建公文归档分类 (148)6.11.1.2. 修改公文归档分类 (148)6.11.1.3. 删除公文归档分类 (148)6.11.1.4. 新建公文归档子分类 (149)6.11.1.5. 修改公文归档子分类 (150)6.11.1.6. 删除公文归档子分类 (150)6.11.2.公文归档关系管理 (150)第7章.会议管理 (151)7.1.会议登记 (152)7.1.2.修改会议登记 (153)7.1.3.删除会议登记 (154)7.1.4.会议登记送审 (155)7.1.5.打印会议登记 (155)7.2.外出会议登记 (156)7.2.1.新增外出会议登记 (156)7.2.2.修改外出会议登记 (157)7.2.3.删除外出会议登记 (157)第8章.知识库 (158)8.1.知识库结构介绍 (158)8.2.知识库分类介绍 (158)8.3.知识库操作说明 (158)第9章.档案库 (158)第10章.信息资源 (158)10.1.版面介绍 (158)10.1.1.功能导航 (159)10.1.2.登录框 (159)10.1.3.各栏目显示 (159)10.1.4.信息公告 (160)10.1.5.信息搜索 (160)10.1.6.留言板 (160)10.1.7.版权信息 (160)10.2.个人工作区 (160)10.2.1.个人信息 (161)10.2.2.业务管理 (161)10.2.3.信息平台 (161)10.2.3.1. 信息录入 (162)10.2.3.2. 信息审批 (165)10.2.3.3. 信息搜索 (165)10.2.3.4. 信息订阅 (166)第1章.概述1.1. ExOA2004政务版简介京华网络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最早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的专业厂商之一。
Fy2004DC微机五防软件使用说明

系统概述FY2004DC微机综合防误操作票专家系统是一套广泛应用于变电站、发电厂的仿真模拟操作、倒闸操作票智能生成及综合防误自动化操作的软件系统。
它给运行人员提供图形模拟操作平台,根据电力系统对倒闸操作的“五防”要求和现场设备的实际状态,按照“五防”闭锁规则进行判断,开出完整的倒闸操作票,指导运行人员进行倒闸操作。
系统特点本套软件的特点满足电力系统对操作票的五大要求:通用性:要求同一软件能适应于不同的网局。
2、用户可维护性:软件应能适应应用软件的不断变化,要求程序与数据分离。
3、实用性:集多功能于一体,灵活多变,自动开票,自由开票,按步模拟,手工模拟,打印空票,五防闭锁,设备对位,逻辑报警,跳闸记录,声音提示等等。
4、简单性:全部操作利用鼠标点击可以完成,免除用户输入汉字的麻烦。
5、可靠性:系统从整体结构设计阶段到用户界面设计、程序编制、代码生成等阶段都充分考虑了系统总体的可靠性指标,在不同的操作平台上均经过严格测试,系统的可靠性极高。
本系统具有以下独特功能:1、实现变电站内各种动态实时情况下的防误操作,在逐项发送操作序列的每步任务时,主控机根据当前操作步骤结合现场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和变电站运行的逻辑条件进行运算,只有在当前全部条件满足时才能对该项任务进行解锁操作。
2、自动同步记录倒闸操作开始时间、已操作设备及状态、解锁操作方式(防误解锁、智能解锁、设备检修解锁)以及倒闸操作结束时间等倒闸操作每步过程,自动记录运行设备检测的历史数据,同时形成齐全的日报、月报、年报,便于分析设备运行情况并为运行设备及电缆的检修提供详实的数据,这些信息可通过网络实现远程同步显示。
倒闸操作任务及运行设备检测的全部历史记录可永久保存。
3、可自动对系统本身可靠性进行自检,运行人员在控制中心可随时了解现场锁具的状态和远程检测设备运行情况,能准确无误地了解系统数码锁、测控元件、传感器、线路、单元控制器等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并能列表显示、保存系统自检结果,实现管理的实时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0.64FY2004图形五防系统产品使用说明书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1月04日1. 系统简介FY2004图形五防系统(以下简称FY2004)是根据我国电力安全领域发展的实际需要,总结和归纳了国内不同地区电力系统运行的不同方式及其特点,用于倒闸操作防误管理的智能化系统。
1.1 文件清单(1)、语音dll: WaveDll.dll、Err00.wav(2)、打印dll: userprt.dll 和 Ravesolo.dll.(3)、图形文件dll: gdiplus.dll.(4)、图形文件:main.prj.(5)、数据库文件: FY2004.mdb.(6)、打印报表文件:czp.rav.(7)、启动Logo文件: car.avi.(8)、制图程序: Draw2004.exe.1.2 功能说明该程序兼容了FY2004系统先前版本的所有功能,具有单任务操作、多任务操作,实现了检修逻辑、流程操作、操作票格式的个性设置、规约特殊功能扩充、Ⅴ型联机等项功能,同时支持23、24、25、26、27、31版电脑钥匙和现有的通讯适配器。
2. 登录2.1 登录运行FY2004主程序,在FY2004的“登录”菜单内点击登录选项,系统弹出对话框。
如图:选择用户名并输入密码后并确认,进入一次主接线图界面。
2.2 浮动式菜单用鼠标左键或右键点击空白处可以隐藏主菜单,登录后鼠标左键同时按下或者敲“ALT”键可以调出主菜单,同时支持右键功能弹出主菜单,还可以按住“Ctrl”键不放,用鼠标拖动主菜单条移动。
2.3 菜单功能2.3.1 菜单说明点击进入操作票目录,可以进行典型票开票、修改操作票等;点击进入对位环境,可以对设备进行手工强制对位,整订设备状态;点击进入模拟开票;点击进入手工开票;点击打印操作票;点击可以放大一次接线图;点击缩小一次接线图;点击将一次图返回实际大小;点击切换至上一副图;点击切换至下一副图;点击切换到首图;点击进入导航窗口;点击注销当前用户,再操作时需重新登录。
2.3.2 高级管理(I)选择“系统维护”的“图形维护”选项时进入图形制作程序中;选择“修改设备属性”可以双击任何设备进入属性定义中,可以任意修改其属性;2.3.3 操作票(C)进入“操作票参数设置(O)”选项,如下图;该操作票支持总编号与常用编号、上接、下接以及首行与尾行,可以根据本站需要自行定义,其中常用编号是按月清零格式;选择“预存操作票(A)”将已修改的操作票保存至未审核票中;选择“打印报表设计(D)”可以修改操作票格式;选择“票库全局替换”可以替换操作票票库中的关键字;2.3.4 模拟预演(A)进入“参数设置”选项,如下图;“仅模拟一次设备”典型票开票时模拟中使用;“忽略检查项”典型票开票时模拟中使用,必须与“仅模拟一次设备”搭配使用才可用;“同一设备可多次出现”指同锁码设备,如小车;“开票过程记录”将开票记录保存至数据库中;“MMPS按锁码传送(Ttranl)”联机时图形按锁码传送操作票到工控机;“传票就改变无锁码设备状态”传送操作票后改变无锁码设备的状态;“支持多任务操作”选中后程序支持多任务操作,选中该选项则不能选择“启用流程操作”选项;二个选项互锁;“检查、验电术语无内容显示默认值”选中后检查、验电设备模拟时显示默认术语;选择“模拟预演”进入模拟开票状态;选择“传送票”将操作票传送至电脑钥匙;选择“回传”程序从电脑钥匙中读取操作信息;2.3.5 系统功能选择“登录情况查询”可以查询用户登录记录;选择“开票及操作记录”可以查询用户操作记录;选择“黑匣子记录”可以查询钥匙操作记录;选择“设备状态统计”可以查询一次设备数量以及分合情况;选择“隐藏临时地线”隐藏图形中的临时地线设备;选择“隐藏网门”隐藏图形中的网门设备;选择“数据备份”程序备份数据文件和图形文件等;选择“数据恢复”恢复上次备份的数据;选择“监控主机通讯监测”可以监测程序收到或发出的遥信;选择“智能语音提示”操作时程序带有语音提示功能;选择“模拟时显示提示窗口”程序模拟时提示操作内容;选择“显示设备边框”图形中的设备显示时带边框;选择“设备检修”进入检修操作;(如果根目录下有jldata.fil文件时支持带逻辑检修操作,无jldata.fil文件时为一般检修操作)2.3.6 系统参数(M)2.3.6.1 基本配置“无线通讯”为蓝牙站使用,支持无线传送操作票;“监控主机”有监控时需选择;“远传”有遥视设备时选用;“传票前需要密码确认”选中时传送操作票前需要输入用户密码确认;点击电脑钥匙右边的倒三角符号选择本站使用的电脑钥匙型号;“启用流程操作”为需要使用流程操作功能时选用,选中该选项这不支持多任务操作;需要在图形上显示安全天数时,选中“显示安全天数”,并选择开始日期确认即可;2.3.6.2 五防主机参数设置“模拟屏/工控机”选项为联机操作时选用,只有带模拟屏与图形时选用;“适配器”图形站选用;2.3.6.3 监控主机参数设置接RTU时选择好通讯规约及其他参数;2.3.6.4 遥信对照表遥信对照表中的内容可以直接导出成MONSB.FIL和MONSB1.FIL文件。
也可以将该文件直接导入遥信对照表;2.3.7 用户管理2.3.7.1 通讯录远程通讯一般用来记录售后服务人员的电话,方便用户查询;2.3.7.2 设置用户权限设置用户权限时首先选择添加组类别,给每个类别设置相关的权限,再设置具体的用户,用户可以划分至类别中,具有该类别所有的权限,也可以进权限设置中单独设置权限,将用户划分类别时,先选中用户,选择属性,再选中类别后点击中间的左箭头符号即可,如下图:选中用户后,进入权限设置,如下图:基本权限说明如下:对位-菜单中模拟预演选项中的“设备对位”和“对位”按钮是否可以操作。
模拟-菜单中模拟预演选项中的“模拟预演”和“模拟”按钮是否可以操作。
发送操作票-菜单中模拟预演选项中“传送票”是否可以操作以及进行传送票操作时的权限确认。
手工回传钥匙状态-菜单中模拟预演选项中的“回传”是否可以操作。
五防参数设置-菜单中系统参数选项中的“五防主机参数设置”是否可以操作。
打包钥匙-菜单中高级管理选项中的“初始化钥匙”是否可以操作。
设置钥匙模式-菜单中高级管理选项中的“设置钥匙工作模拟”是否可以操作。
审核典型票-在票库中进行预存票转典型票操作时的权限确认。
删除典型票-在票库中进行删除票操作时的权限确认。
打印操作票-菜单中操作票选项中“打印操作票”是否可以操作及进行打印票操作时的权限确认。
操作票设置-菜单中操作票选项中的“操作票参数设置”是否可以操作。
远传操作-菜单中远端控制选项是否可以操作。
监控设置-菜单中系统参数选项中的“监控主机参数设置”是否可以操作。
遥信对照表设置-菜单中系统参数选项中的“遥信对照表”是否可以操作。
联机操作设置-菜单中联机操作选项是否可以操作。
用户管理-菜单中用户管理选项中的“设置用户权限”是否可以操作。
系统基本设置-菜单中系统参数中的“基本配置”是否可以操作。
强制对位-进行对位操作时如果操作的设备是监控设备时的对位权限。
退出程序-配置了退出程序需要密码的选项后退出程序的权限。
手工修改操作票编号-在手工开票窗体中修改当前操作票编号时的权限。
修改设备属性-菜单中高级管理选项中的“修改设备属性”是否可以操作。
系统维护-菜单中高级管理选项中的“系统维护”是否可以操作。
母线设置-菜单中高级管理选项中的“母线设置”是否可以操作。
运行方式定义-菜单中高级管理选项中的“运行方式定义”是否可以操作。
设备关联术语-菜单中高级管理选项中的“设备关联术语”是否可以操作。
设备类型定义-菜单中高级管理选项中的“设备类型定义”是否可以操作。
模拟参数设置-菜单中模拟预演选项中的“参数设置”是否可以操作。
危险点设置-菜单中系统参数选项中的“危险点设置”是否可以操作。
票库中修改操作票-票库中选中某张票进行修改时的权限。
全局替换票库内容-菜单中操作票选项中的“票库全局替换”是否可以操作。
操作未完成时退出回传-传送完票后未回传直接退出操作的权限。
2.3.7.3 个人信息管理该功能主要用于用户修改自己的密码;3. 对位3.1 监控对位五防系统与后台监控系统有RTU接口时,五防系统接收后台遥信并实现实时对位,手工对位无法改变设备位置状态,但是对于后台无法采集信号的设备位置需手工对位(如接地线、网门)。
3.2 手工对位五防系统未接RTU时,需进行手工对位,在系统主菜单条上点击按钮进入手工设备对位状态(此时其它图标变为灰色),操作人员可以整定设备分、合状态,将一次图位置与现场设备一致,完成后点击按钮退出对位状态,系统保存对位。
4. 图形模拟开票4.1 模拟开票在系统主菜单条上点击按钮,进入图形模拟界面,如下图:将设备指向待操作设备,(此时鼠标由指针自动改变为手指形状),并在设备旁边动态显示设备名称、锁码属性等内容,同时在屏幕最底部的状态栏中也显示选中设备的属性。
如下图:按下鼠标左键,选中的设备自动改变状态,由合闸(红色)转为分闸(绿色),或是由分闸(绿色)转为合闸(红色)。
按下鼠标右键,弹出对话框,可以选择对设备进行检查或验电等操作术语。
对一次设备的模拟操作,必须满足五防逻辑条件才能进行,否则系统将弹出错误信息提示窗口,指出错误的性质类型及原因,同时语音报警(需声卡、音箱支持),如下图:每正确模拟操作一步,系统在当前任务框中显示相应的操作内容,如下图:当一张操作票模拟结束,点击菜单条上的按钮,程序弹出选项框,如下图: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操作:打印操作票进入打印操作票窗口,如果首先选择该选项则无法选择“修改票”和“继续开票”功能;传送操作票将操作票传送至电脑钥匙;修改操作票进入修改票窗口;预存操作票将操作票预存到未审核票中;继续开票继续模拟开票操作;作废操作票取消此次操作;1)打印操作票检查电脑与打印机已经接好,打印机电源已打开,点击按钮进入操作票打印预览,如下图:点击按钮即打印操作票。
2)传送操作票检查电脑钥匙电源已打开并插入传送充电座,点击按钮传送操作票。
传送完成后弹出传票提示框和任务执行窗口。
如下图:当传送框上提示请用监控操作时,直接到后台遥控操作该设备,也可以点击“发送到钥匙”转为就地操作,点击确定按钮传送操作票到电脑钥匙,此时可以拿电脑钥匙到现场进行解锁操作。
当电脑钥匙遇到操作监控操作设备时可以直接到就地解锁操作,也可以将电脑钥匙拿回,打开电脑钥匙电源并插入传送充电座,点击按钮,回传操作票,回传后提示况框提示用监控系统操作XX设备,此时直接到后台机遥控操作该设备。
如下图:操作完后根据提示框提示操作,插好电脑钥匙传票继续操作或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