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热学知识结构图
初中物理板块《热学》知识梳理

3、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1℃时所吸收的 热量 (用字母C表示) 单位:J/(kg· ℃) 水的比热容很大,为4.2×103 J/(kg· ℃) 物理意义:它表示1K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水比热较大的应用:调节气温、作为发动机的冷却 液等空白演示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初中物理板块 《热学》知识梳理
说明
由于初中物理所学的热学知识是分散于八年级的第三章 《物态变化》和九年级的第十三章《内能》和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这三章,现将这三章的内容系统地总结 出来,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整理。
考点概要:
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常见的热机有:内燃机、蒸汽机、汽轮机等 内燃机工作原理:燃料(汽油或柴油)在汽缸里 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使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 气冲程。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的机械功的那部分能量 跟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 汽油机的效率为20%-30%,柴油机的效率为 30%-45%。
第二部分:分子动理论 内能 热量 热值 热机 能源
比热容
1、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 (1)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 扩散现象:两种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1)例子:闻到花香、汤放盐后变咸等 (2)表明:分子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运 动。
■根据内容上的特点,将知识点分为 两大部分复习:
初中物理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因此, C p ,m CV ,m
§1-3 单纯 pVT 变化的过程热
三、DU 与 DH 的计算 1、对任意纯物质pVT过程
dU dQV nCV ,m dT
∴
DU QV nCV ,m dT
T1
T2
(
dV = 0,W’ = 0 pVT变化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热力学能 动能 系统的能量 势能
机械能
内能:也称热力学能 用 U 表示,单位为 J 或 kJ 注: U 是状态函数,容量性质,U = f(T, V);
U 的绝对值不可测,只能求其变化值 DU = U2 – U1;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文字表述 (1)隔离系统无论经历何种变化,其能量守恒; (2)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2、数字表达式
dQ p
§1-3 单纯 pVT 变化的过程热
H m 1 H ( )p ( )p n n T T C U 1 U V ( )V ( m )V n n T T Cp Cp
摩尔恒压热容 Cp, m
摩尔恒容热容 CV, m 质量恒压热容 cp 质量恒容热容 cV
C p ,m
dU dQV (dV = 0,W’ = 0) DU QV
(2)适用条件:dV = 0,W’ = 0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dU dQV DU QV
注: QV 与途径无关;
(dV = 0,W’ = 0)
意义:QV 为 DU 的计算提供数据。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恒压热 Qp 和焓 (1)恒压热 Qp:恒压且非体积功为零
一、系统与环境
初中物理热学复习思维导图

液化
升华与凝华:
含义 举例(4个) 特点
生活中的现象与应用:
物质组成: 举例
分子 动理 论
分子运动
பைடு நூலகம்
扩散(含义 举例 与温度的关系 )
分子动能与温度
分子间引力 分子间斥力 分子间空隙
分子间作用 内容:
内 能
含义: 变化:(1 2 3 4 5 )
热传递:举例 能的转换
内能
做功
对外做功
改变
对内做功
举例 实质 能的转化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与联系
热机:(含义
举例 能的转化过程
工作过程特点
四冲程的区分)
概念:含义 单位
说明
比热容
含义: 实验: 性质: 单位: 水的比热容大小及意义: 物理比较意义(1 2): 现象与应用举例:
含义: 热值: 计算公式: 燃烧污染及举例: 完全燃烧方法:
热量及 计算
燃烧热
含义 性质 单位及意义
热效率
含义 有用 额外 量 效率 公式
总能 说明
热机效率:(含义 有用 额外 总能量 效率 公式 )
初中物理复习思维导图 热学部分
贺明浩
含义: 举例:各四个
熔化与 凝固
晶体: 非晶体:
举例: 规律: 坐标图: 实验:
物 态 变 化
汽化
熔点与凝固点:含义 举例 说明:(1) (2 ) 条件:熔化 凝固 现象与应用举 例 含义: 举例:4个 方式: 含义: 蒸发 沸腾 含义: 举例:5个 方式: 特点: 举例:4个 影响快慢的因素:(4个) 特点:1 2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

初中物理热学知识在初中阶段,热学知识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温度计的原理及其使用、物态变化、分子运动论、内能、热量、比热容、燃料的热值、热机、内能的转移和转化。
第一部分物态变化一、物态变化知识结构图:温度的定义: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温度计各种常用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比较:物摄氏温度:符号、单位、0℃和100℃的确定刻度的划分知识延伸:双金属片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熔化定义、凝固定义态晶体的熔化(凝固)规律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规律熔化与凝固熔点(凝固点)的定义几种常见晶体的熔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应用汽化和液化定义定义:物现象的描述:变沸腾沸点定义及应用:态沸腾特征及图象绘制:汽化的两种方式定义: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及其应用变汽化和液化蒸发吸热致冷的原理及应用化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化定义:液化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的方法论压缩体积降低温度的同时压缩体积升华定义:升华现象举例及解释:升华与凝华凝华定义:凝华现象举例及解释:二、态转化图: 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凝华(放热)升华(吸热)三、章节知识细化<一>、温度计 1、温度的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叫做温度计。
3、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4、摄氏温度:字母C 代表摄氏温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这样规定的: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 ,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有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三种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比较表:5、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①观察量程②观察分度值;温度计量程 分度值 实验用温度计-2℃——102℃ 1℃ 体温计35℃——42℃ 0.1℃ 寒暑表 -30℃——50℃ 1℃使用方法:浸、稳、留、平浸:.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稳:.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留: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平: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6、双金属片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铜片和铁片膨胀系数不同,在受热相同的情况下,铜片膨胀较快而向铁片方向弯曲。
上海二期课改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图V1.1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 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 斥力;分子在不停的做无
规则运动。
分子动理论
磁学
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 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 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 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
电螺线管的N极。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 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同一物体, 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相同 时,物体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大气压”不等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如: 高压锅中的气压。 大气压存在的原因: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三线同 面,法线居中,两角 不等,光路可逆。
打点计时器:连续两个点之间时间间 隔是0.02秒;注意区分“相邻点之间 的时间间隔”和“相邻计数点的时间 间隔”。
热机:四冲程内燃机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 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叫做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 种特性。水比热为4.2×103J/(kg·℃)
运动。 描述一个物体 运动必须选择 另一个物体作 标准,这个被 选做标准的物 体叫做参照
物。
速度时间图像: 已知时间求路程;已 知路程求时间;根据 坐标求速度;比较速 度快慢。
速度:v = S 1m s = 3.6 Km h t
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 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 可逆。
光的色散:红、橙、 黄、绿、靘蓝、紫。 光三原色:红、绿、蓝
质量成正比,G=mg。g=9.8牛/ 千克;质量分布均匀的 有规则 形状物体的重心在物体几何中 心,无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及 不均匀物体的重心通过悬挂法
来确定。
同一直线上的 二力的合成。
物理方法:等 效替代法。
条件:“异物、等大、方向、共线”。
广东 广州初高中 中学物理 考纲 知识点 重难点 结构图

中学物理知识点重难点结构图(一)高中物理基本知识考点重难点分析:
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物理考试范围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内容。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1用字母Ⅰ、Ⅱ标出。
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
(二)初中物理基本知识考点重难点分析
考查学生的对相关的物理概念认知,理解,科学探究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初中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内能与热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内能与热机》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义教版九年级年级所需8课时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内能与热机》这一主题单元,是九年级物理的第二单元。
本单元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知道温度计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知道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比热容的概念要在科学探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形成整体观点。
对于内燃机的学习,在了解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了解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及能量转化转移情况,要了解内燃机的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
在教学中中让学生接触温度计等常见仪器。
而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则可以通过有趣的、易操作的探究活动来进行。
让学生在探究物理现象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本单元专题一是温度与内能,专题二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专题三内燃机,主题四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本单元从介绍温度与内能入手,引出比热容的概念,从介绍内燃机,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处理,便于让学生先从整体上认识了解内能的转化与转移,再进一步了解热机的效率,最后在分析内燃机的作用及环境污染的问题中,让学生较全面的把握关于本单元内容。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了解热量的概念。
4、了解比热容的概念,5、知道热机的概念,了解汽、柴油机的构造。
6、建立燃料热值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2、能根据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物体的吸放热问题。
3、能经历科学探究比热容的过程。
4、能表述内燃机的工作状态与能量转化。
5、能据燃料的热值计算有关热量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热学复习-初三物理(光华)

2.生活中常见的凝华现象 c.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 窗的内表面会有冰花。
树 枝 上 的 “ 雾 凇 ”
d.冰棍外表 的“白霜”
钨丝
吸 热
固态
升华 气态
钨蒸气
放 热
凝华
钨的 颗粒
固态
一、温度
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
a.把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b.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热水
冷水
= 冷水分子数 热水分子动能 ﹥ 冷水分子动能 热水内能 ﹥ 冷水内能 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 结论1: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热水分子数
(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
问2:同温度时,一大杯热水与一小杯热水 谁的内能大?
热水 800c 分子数
热水 800c
﹥ 分子数 每个分子动能 = 每个分子动能 每个分子势能 = 每个分子势能
1. 下表是水表面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 2. 请说出高压锅在设计上利用了什么热学原理?
沸点/℃
100 101
105 12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0 143
112 154
114 163
116 175
118 187
120 199
122 211
气压
/kPa
3.如果把这种高压锅拿到哪些地区销售更容易?
液化
——放热过程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常用温度计 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
,它的原
测量体温的工具叫做 体温计 ,它的测量范 围是 35~42℃ ,最小刻度是 0.1℃ 。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 37 ℃,人感到比较舒适 的温度是 25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