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聊天室程序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linux嵌入式的聊天室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linux嵌入式的聊天室系统设计

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任务书(嵌入式方向)题目: 基于linux嵌入式的聊天室系统设计初始条件:1. 软帝嵌入式ARM9开发教学设备;2. PC机及相关应用软件;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 了解TCP方面socket编程。

2. 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聊天功能。

3.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4.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引言、设计要求、系统结构、原理设计、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软件设计、调试过程、体会及总结、参考文献、源程序。

说明书使用A4纸打印或手写。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摘要本系统建立在嵌入式系统网络平台上,系统的设计使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和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

系统采用C/S与B/S结合的结构,客户端与客户端以及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通过Socket传送消息。

使用嵌入式C++语言编写,开发工具采用linux下的Qt环境。

服务器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采用了多线程技术,可以在单个程序当中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的线程,执行不同的任务。

大大增强了程序对服务器资源的利用。

在Linux下编写并调试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实现了客户、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关键字:Linux ;Qt;TCP/IP;多人聊天目录目录............................................................................................................................................. 3第一章总体方案设计 ................................................................................................................. 41.1 系统实现原理 ............................................................................................................ 41.2. 总体方案设计............................................................................................................. 41.2.1 服务器流程图.................................................................................................. 51.2.2 客户端流程图.................................................................................................. 6第二章软件功能实现 ................................................................................................................. 7............................................................................................................................................. 7网络套接字(socket).............................................................................................. 7C/S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Linux系统电脑可以登录qq吗

Linux系统电脑可以登录qq吗

Linux系统电脑可以登录qq吗qq是这么多年一直以来很多人喜欢的一个聊天工具,通常我们都是使用Windows系统登录的,那么在Linux系统下要怎么使用qq等聊天工具聊天呢?下面小编就教你Linux系统下如何使用qq等聊天工具。

如何在Linux系统中使用QQ1、启动 linux 操作系统,进入桌面。

2、进入终端,键入命令pidgin,回车。

在这儿说明一下,一些常用的 linux 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都自动安装了这个软件。

如果提示没有安装,可以先进行安装。

3、第一次启动该软件,会出现一个添加帐号向导,点击“添加”。

4、在“添加帐号”窗口中,点击协议选择框。

5、在展开的选项中,我们选择其中的一个。

例如,以QQ为例。

6、接下来,输入QQ帐号和密码,然后点击“添加”按钮。

7、这时,QQ帐号便添加成功了。

8、我们关闭“添加”窗口,便可以登陆QQ了。

补充:系统常用维护技巧1,在“开始” 菜单中选择“控制面板” 选项,打开“控制面板” 窗口,单击“管理工具” 链接2,在打开的“管理工具” 窗口中双击“事件查看器” 图标3,接着会打开“事件查看器” 窗口4,在右侧窗格中的树状目录中选择需要查看的日志类型,如“事件查看器本地--Win日志--系统日志,在接着在中间的“系统” 列表中即查看到关于系统的事件日志5,双击日志名称,可以打开“事件属性” 对话框,切换到“常规” 选项卡,可以查看该日志的常规描述信息6,切换到“详细信息” 选项卡,可以查看该日志的详细信息7,打开“控制面板” 窗口,单击“操作中心” 链接,打开“操作中心” 窗口,展开“维护” 区域8,单击“查看可靠性历史记录” 链接,打开“可靠性监视程序” 主界面,如图所示,用户可以选择按天或者按周为时间单位来查看系统的稳定性曲线表,如果系统近日没出过什么状况,那么按周来查看会比较合适。

观察图中的曲线可以发现,在某段时间内,系统遇到些问题,可靠性指数曲线呈下降的趋势,并且在这段时间系统遇到了三次问题和一次警告,在下方的列表中可以查看详细的问题信息。

linux基于线程通信技术聊天室的设计与实现 -回复

linux基于线程通信技术聊天室的设计与实现 -回复

linux基于线程通信技术聊天室的设计与实现-回复Linux基于线程通信技术聊天室的设计与实现聊天室是一种常见的在线交流工具,它允许用户在不同地点之间进行实时对话。

为了实现一个基于线程通信技术的Linux聊天室,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已有的进程间通信(IPC)机制中的一种,例如共享内存或消息队列。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该主题的问题,为您介绍如何设计并实现一个Linux聊天室。

第一步:确定需求和设计目标在开始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聊天室的需求和设计目标。

在这里,我们希望实现一个具有以下特点的聊天室:1. 实时通信:聊天室应该能够在用户之间进行实时的消息传递。

2. 多用户支持:聊天室应该允许多个用户同时登录和交谈。

3. 可扩展性:聊天室应该可以轻松地添加更多的用户和功能,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4. 兼容性:聊天室应该支持Linux操作系统,并能够在不同的平台上运行。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线程通信技术在设计线程通信聊天室时,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多种IPC机制,如共享内存、消息队列、命名管道等。

根据聊天室的设计目标,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共享内存和消息队列来实现聊天室的通信功能。

共享内存允许多个进程访问同一块内存区域,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

通过在内存中创建一个共享缓冲区,我们可以在其中存储消息数据,并通过读写指针来实现消息的传递。

每个用户可以通过从共享内存中读取数据来接收其他用户发送的消息,并可以通过写入数据到共享内存来发送自己的消息。

消息队列是另一种常用的IPC机制,它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异步通信。

通过创建一个消息队列,每个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消息发送到队列中,并从队列中接收其他用户发送的消息。

这种方式比共享内存更灵活,可以轻松地实现多用户的消息传递。

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共享内存来存储聊天室的消息数据,并使用消息队列来处理消息的传递。

第三步:设计线程通信聊天室的架构在设计聊天室的架构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服务器:设计一个服务器线程,用于接收和处理用户的连接请求,并将消息分发给其他在线用户。

Linux下的图形界面编程的实现

Linux下的图形界面编程的实现

Linux下的图形界面编程的实现黄 哲,陈 多Ξ(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湖南湘潭411104) 摘 要:Linux下的图形界面编程一直是深受软件人员关注的一个问题,因其不具有Windows环境下图形界面开发的各种IDE工具.目前,Linux环境下,大部分图形界面程序都是用Gtk+实现的,文章介绍了Gtk+开发的基本思想,以及基于GKT工具包的图形开发工具G lade,详细叙述了基于Gtk+和G lade的布局方式、信号捕捉的实现,并列举了一个网络聊天室程序实例.关键词:Gtk;G lade;多线程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9X(2006)01-0058-031 Gtk+2.0介绍1.1 Gtk+2.0的基本原理GT K+是L INU X平台下的X Window图形窗口编程工具,GT K+最初是由California大学Berke2 ley分校的两名学生Spencer K imball和Peter Mattis 开发而成的[1].GT K+从不完善渐渐地发展,到目前为止,成千上万的程序都己经使用GT K+来编写,这预示着GT K+在未来某个时候将得到广泛的应用.GT K+是一个图形用户编程工具,可以免费注册,所以用来开发自由软件或商业软件都不需要什么花费.现在很多L INU X集成系统都己经将GT K+打包进去了.包括RedHat Linux6.0以上版本,还有中文版的Turbo Linux等等.它也越来越被普遍地应用于UN IX系统编程.它为开发GIMP (GNU Image Manipulation Program,GNU图形操作程序)而研制的一套图形界面库,在功能上类似于微软的MFC库,就是为应用软件提供一套平台无关的,简单易用的图形界面接口.它几乎包括所有基本的图形界面元素,如窗口,按钮,列表,滚动条等等.GT K+软件层次:GT K+G D Kglib XL INUX下的C语言软件层次的最底层是L INU X下的C语言基础[2],其它的层次都是基于C语言,可以说GT K+就是C语言在L INU X下的一种扩展,它易学易用,不用关心硬件层的实现,对于编写新手是一门不错的“C语言”.G lib是GT K+,G D K使用的C函数,宏和结构的库,包含内存分配,字符串格式,时间与日期,I/O,定时函数,也包括链接表,数组,HASH 表,队列和缓存的工具函数.X是用来控制显示的底层图形函数库,包括所有窗口函数,有显示窗口和回应鼠标的函数.G D K是为了方便程序员使用而简化X函数的函数库.2002年三月一十一日,GT K+2.0版正式发布,开发者们自豪地宣称“GT K+2.0标志着自由软件领域的图形界面开发工具走向成熟”. 1.2 Gtk+2.0的布局对GT K显示格式的控制是通常通过打包盒子来完成的.widget组件打包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水平盒子和垂直盒子.若将widget组件打包进平行盒子,组件就被依次水平的插入窗口;若是垂直盒子,则组件排列是垂直的.产生新的水平盒子的函数为GtkWidget3gtk hbox new(gint homoge2 neous,gint spacing);参数homogeneous是用来控制是否盒子中的每个组件都有同样的大小(例如水平盒子中的控件有同样的宽度,垂直盒子中的控件有同样的高度). Spacing参数是组件之间的间隔.垂直盒子的创建函数是gtk vbox new(),定第16卷第1期2006年3月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Vo1.16.No.1Mar.2006Ξ收稿日期:2005-09-06作者简介:黄 哲(1979-),男,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义与水平盒子一致.gtk box pack start()和gtk box pack end()函数是用来将打包对象放入这些盒子中的.void gtk box pack start(GtkBox3box,GtkWidget3child,gint expand,gint fill,gint padding);第一个参数是你将组件打进去的盒子指针,第二个参数是你将要打进去的组件指针.Expand参数是用来控制是否允许组件扩展至分配给盒子空间的大小(选TRU E),还是盒子的大小收缩到组件那么大(选FAL SE).函数中的fill参数是用来控制是否将多余的空间分配给组件,即将组件扩展到盒子的大小(选TRU E),或者多余的空间不变,保留作为盒子和打包组件间的间隔.该参数只有在expand参数取TRU E时才有效.Padding参数是指组件四周与盒子的间隔大小.注意fill取FAL SE值,expand取TRU E值时与expand取FAL SE值,fill值无效的区别.前者的盒子仍是原来创建盒子时指定的大小,而后者的盒子已经缩小到打包组件的大小了.1.2 Gtk+2.0信号捕捉GT K是一个事件驱动工具包,当它运行到gtk-main()函数时会自动睡眠,直到有事件发生,控制权转让给相应的函数调用,在该函数中可以用标准C 写出相应的事物逻辑[3].这与windows上的程序处理是一样的.对窗口对象上发生的事件(如按下鼠标,激活键盘等),GT K有相应的消息信号产生.这时就需要程序员创建一个信号处理器来捕获该信号,并告诉GT K程序事件发生后调用哪个回调函数.信号处理器的创建函数定义如下:gint gtk signal connect(GtkObject3object, gchar3name,GtkSignalFunc callback func, gpointer func data);返回值是一个区分同一对象中的事件与不同回调函数的关联标签.这样可以做到一个对象的一个信号就有任意多个回调函数,并且每一个都会按照声明的顺序执行.函数调用的第一个参数是产生信号的widget组件(即按钮等窗口构件),而name则是希望捕获的信号或事件的名称,callback func则是事件发生后所调用的回调函数名称,而第四个参数func data则是传递给回调函数的参数.回调函数要定义在主程序的前面,它们的一般格式都如下所示:void callback func(GtkWidget3widget, gpointer func data);调用下面这个方法将允许你将回调函数与事件的关联断开:void gtk signal disconnect(GtkObject3ob2 ject,gint id);该函数的第二个参数就是上述gtk signal connect()函数的返回值,即关联标签.第一个参数指向了去除关联的对象名称.这样可以做到断开事件与回调函数的关联,使得事件发生后,不会调用相关的回调函数.2 Gtk的辅助工具G ladeG lade是一种图形界面开发工具,有点类似VB 的感觉,但它只能用于图形界面开发,本身不是一门丰富的程序设计语言,它是依靠GT K+来实现的程序的图形界面,也是说它只是为了简化GT K+的开发而存在的[4].2.1 新建工程当用户在glade窗口新建文件时,glade会弹出一个对话框,上面有两个选项,一个是新建GT K+工程,一个是新建GNOM E2工程,选择新建GT K+工程后,将显示图形界面开发环境.2.2 联编工程当按下主窗口的联编时,G lade产生用来生成程序GU I的所有文件.首先是project#目录,在这个目录中有ac2 config.h、autogen.sh、configure.in、Makefile.am、stamp-h.in、autoconf、autogen、automake文件,其中后3个文件是系统所必须的,在Linux下这个系统能够自动编译并检查库依赖性.通常G lade用户只需输入./autogen.sh来配置他们的程序以及生成所需的Makefiles文件.如果工程需要一个特定的库,这个库将会加入配置文件或生成的Makefiles文件中.在macros subdirectory这个目录中保存了auto2 conf和autogen等系统所需的宏.在src这个目录中有main.c support.c callbacks.c interface.c Make2 file.am Makefile.in Makefile文件,在main.c这个文件中包含了main(),main()是所有C程序的初始化函数.只有当这个文件不存在时G lade才创建,因此你可以随意编辑.当G lade第一次生成main.c文件时,它允许显示所有创建的窗口.如果想在程序开始时只显示一个窗口需要编辑这个文件.在sup295第1期 黄 哲等:Linux下的图形界面编程的实现port.c中包含glade支持函数,不能编辑.里面最有用的函数是lookup-widget(),允许通过另一个控件的名字查找特定控件callbacks.c中主要是glade所写的所有回调函数和信号处理器.G lade不重写这个文件,不过当需要更多的回调函数会向其中追加.G lade只写出了空的回调函数,需要你自己加入内容.interface.c也不能编辑.G lade在里面写了生成GU I的函数.再就是Makefile.am、Makefile.in和Makefile文件,这些文件由automake/autoconf包创建,为gcc编译程序提供指导.在这里可以加入包含的库、新的资源文件等等.2.3 保存工程当你在glade主窗口按下保存时,glade将会在工程选项中指定的目录下保存两个文件.如果没有指定任何工程名字,glade将会保存在个人目录下面的/Projects子目录下.工程名为’Project#’,#是一个数字,与你所建工程数量相关.给工程/程序命名时最好避免歧义.如果命名了工程,用你程序的名字替换下面的project#.保存时创建的两个文件是: Project1.glade和Project1.gladep.Project1’是你选项中给出的名字.这两个文件含有xml代码,glade 或libglade用来调出你所创的程序.如果联编了工程,3.glade文件将会被libglade调用.如果你想在程序中调用libglade那就直接使用3.glade文件.3 Gtk+2.0和G lade的聊天室实例聊天室程序是在Linux环境下用Gtk+2.0和G lade工具实现的[5].它基本用到了Linux下Gtk+图形编程的所有实用技术,包括动态按钮、图形、字体颜色、滚动条等.并结合了网络编程和多线程编程的相关技术.4 结束语目前X窗口(Xwindow)和GNU编译系统已成为应用linux或uni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工作站和大型计算机上最主要的图形用户界面系统,在微机上也有广泛应用.而Gtk正是两者结合的编程开发包.Gtk+2.0以它熟悉的底层编程语言和方便实用的开发工具,在Linux下的图形界面编程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参 考 文 献[1] Arthur Griffith.GNOME/GT K+编程宝典[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09-186.[2] Logan,战晓苏.GT K+程序设计C语言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56-374.[3] J.Bhasker.Linux平台下的C语言编程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 Kurt Wall.GNU/Linux programming[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 宋国伟.GT K+2.0编程范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6-308.R ealization of Linux G raph Interface ProgramingHUAN G Zhe,CHEN Duo(Dept.of Computer Science,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411104,China)Abstract:The Linux graphical interface programming always attracts the accention of the software personnel because it does not have the variow kinds of IDE tool used for the qraphical interface development under the win2 dows environ ment.At present many Linux graph interface programs are realized by Gtk+.The article intro2 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Gtk+,and the graph development kit G lade based on GKT tool bag.The Layout way based Gtk and the G lade and the signal cpature realization are described in detail.At last,this article give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network chatroom.K ey w ords:Gtk;G lade;multithreading06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6年。

聊天程序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聊天程序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聊天程序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聊天程序的课程设计实验是一项相对复杂的课程设计。

本次实验的主要任务是开发一个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组成的,可以实现客户端间的文本聊天的程序。

实验的具体实现方法是运用socket通信编程,使用C语言和JavaScript编写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利用html和css 构建聊天室的网页界面,实现客户端之间的聊天。

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三部分:网络编程、网页构建和程序测试。

首先,实验者使用C语言编写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实现客户端之间的文本通信;接着,使用html和css构建聊天室网页界面,实现客户端的界面编程;最后,对实现的程序进行测试,确保程序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本次实验实现了以上要求,实现了客户端之间的文本聊天和网页界面的构建,且程序在测试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程序可以正常运行。

从这次实验中,实验者掌握了聊天程序的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比如socket通信编程、html和css构建网页界面以及测试程序功能的方法,这些都可以在今后的聊天程序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聊天程序;客户端;服务器;socket编程;HTML;CSS 1. 介绍聊天程序课程设计实验是一项通过计算机实现网络通信的一种实验项目,它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两部分,客户端主要是实现聊天室的界面,服务器则是负责网络通信的协调过程。

本次实验的主要任务是开发一个可以实现用户间文本聊天的程序,该程序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使多个客户端之间进行文本聊天。

2.验准备本次实验的主要要求是实现一个可以实现多个客户端之间的文本聊天程序,因此需要考虑网络编程、网页构建以及程序测试等内容。

为了实现这一要求,首先要掌握socket编程,以及C语言和JavaScript等开发编程语言;其次,需要掌握HTML和CSS等网页构建语言;最后,也要掌握测试程序功能的方法。

3.验过程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三部分:网络编程、网页构建和程序测试。

首先,实验者使用C语言开发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实现客户端之间的文本通信,同时也使用JavaScript语言实现客户端界面编程;接着,使用HTML和CSS构建聊天室网页界面,使聊天室更有趣;最后,对实现的程序进行测试,确保程序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linux上tmux用法

linux上tmux用法

linux上tmux用法
在Linux上,tmux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终端多路复用器,它允许用户在
不同的终端会话中创建多个窗口,并在这些窗口之间轻松切换。

以下
是tmux的一些常用用法:
1. 创建新的会话:使用命令tmux new -s <session-name>可以创建一个新的会话,其中<session-name>是自定义的会话名称。

2. 分离会话:在tmux窗口中按下Ctrl+b d组合键或者输入tmux detach命令,可以将当前会话与窗口分离。

3. 重新接入会话:使用tmux attach命令可以重新接入已存在的会话。

可以通过会话编号或会话名称来选择接入哪个会话。

例如,tmux
attach -t0命令可以接入编号为0的会话。

4. 杀死会话:使用tmux kill-session命令可以杀死某个会话。

可以
通过会话编号或会话名称来指定要杀死的会话。

例如,tmux kill-session -t0命令可以杀死编号为0的会话。

5. 切换会话:使用tmux switch命令可以切换到指定的会话。

可以通
过会话编号或会话名称来选择要切换的会话。

例如,tmux switch -t0
命令可以切换到编号为0的会话。

linux飞鸽传书项目实训

linux飞鸽传书项目实训

linux飞鸽传书项目实训
Linux飞鸽传书项目实训旨在让学生掌握Linux下的网络编程技术,了解进程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及学习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聊天室程序。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Linux下基本的套接字编程知识,如socket、bind、listen、accept等函数的使用方法,同时也需要了解Linux下的进程通信方式,如管道、共享内存、消息队列等。

接着,学生需要熟悉Linux的多线程编程方式,了解多线程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pthread库创建和管理线程。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开始实现飞鸽传书项目。

整个项目需要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学生需要实现基本的消息传递处理机制,用户登录、退出功能,以及群聊和私聊功能等。

在实现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多线程编程的线程安全问题,同时也需要考虑网络通信的延迟和网络通信异常的处理。

最终,学生需要完成一个可运行的飞鸽传书程序,并进行基础的测试和调试,确保程序能够正常运行。

通过实训,学生可以对Linux下的网络编程和进程通信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力。

linux基于线程通信技术聊天室的设计与实现 -回复

linux基于线程通信技术聊天室的设计与实现 -回复

linux基于线程通信技术聊天室的设计与实现-回复Linux基于线程通信技术聊天室的设计与实现1. 引言(100字)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聊天室成为人们分享信息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Linux中的线程通信技术实现一个基于线程通信的聊天室。

2. 设计与实现概述(200字)为了实现基于线程通信的聊天室,我们需要使用Linux中的线程库和进程间通信机制。

我们将设计一个多线程的服务器端和多线程的客户端,服务器端用于接收和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客户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消息和接收其他客户端的消息。

3. 服务器端设计与实现(500字)服务器端首先需要创建一个主线程,用于监听与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一旦有客户端连接请求到达,主线程将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线程,处理该客户端的请求。

在服务器端,我们可以使用线程锁和条件变量等线程同步机制,防止多个线程并发访问共享资源,实现线程间的安全通信。

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线程池,用于管理工作线程,当有新的连接请求到达时,从线程池中获取一个空闲的线程进行处理。

我们使用线程锁来保护线程池中线程的访问,确保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获取到线程资源。

为了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实时通信,我们可以使用Linux中的socket 编程接口。

服务器将创建一个socket,绑定到特定的IP地址和端口上,然后开始监听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一旦有连接请求到达,服务器将接受该连接并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来处理客户端请求。

服务器通过socket接口读取客户端发来的消息,再将消息广播给其他连接到服务器的客户端。

4. 客户端设计与实现(500字)客户端需要创建一个连接到服务器端的socket,并提供用户界面用于发送和接收消息。

客户端主线程需要同时处理用户输入和服务器发来的消息。

客户端需要使用线程同步机制,确保在用户输入消息时,不会和服务器发来的消息产生竞争。

我们可以使用互斥锁来保护消息队列,当用户输入消息时,需要先获取互斥锁以确保消息队列的一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 C-多线程的聊天室一.多线程与进程:线程是程序中一个单一的顺序控制流程。

进程内一个相对独立的、可调度的执行单元,是系统独立调度和分派CPU的基本单位指运行中的程序的调度单位。

在单个程序中同时运行多个线程完成不同的工作,称为多线程。

每个应用对应一个进程。

而一个进程包含至少一个线程,线程要和cpu进行交互。

多线程并发:“同一时间”执行多件事情,如程序一边执行,一边计时。

多线程并发的本质:并不是cpu“同时”执行多件事情,而是在不停的切换,执行一段时间事件A,切换,执行时间事件B;再切换,再执行,如此往复。

线程是程序中的一个执行流,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专有寄存器(栈指针,程序计数器等),但代码区是共享的,即不同的线程可以执行同样的函数。

多线程是指程序中包含多个程序执行流,即在一个程序中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的线程来执行不同的任务,也就是允许单个程序创建多个并行执行的线程来完成各自的任务。

二.聊天室功能:实现多用户群体聊天功能(此程序最多设定为10人),每个人所发送的消息其他用户均可以收到。

用户可以随意的加入或退出。

三.所用函数:创建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domain:协议域。

协议族决定了socket的地址类型,在通信中必须采用对应的地址。

type:指定Socket类型。

常用的socket类型有SOCK_STREAM、SOCK_DGRAM、SOCK_RAW、SOCK_PACKET、SOCK_SEQPACKET等。

protocol:指定协议。

绑定int bind(SOCKET socket,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ess, socklen_t address_len);参数说明:socket:是一个套接字描述符。

address:是一个sockaddr结构指针,该结构中包含了要结合的地址和端口号。

address_len:确定address缓冲区的长度。

接收int recv(SOCKET socket, char FAR* buf, int len, int flags);socket:一个标识已连接套接口的描述字。

buf:用于接收数据的缓冲区。

len:缓冲区长度。

flags:指定调用方式。

取值:MSG_PEEK 查看当前数据,数据将被复制到缓冲区中,但并不从输入队列中删除;MSG_OOB 处理带外数据。

网络监听int listen(SOCKET sockfd, int backlog);sockfd一个已绑定未被连接的套接字描述符backlog 连接请求队列的最大长度(一般由2到4)接收连接请求int accept( int fd, struct socketaddr* addr, socklen_t* len);fd:套接字描述符。

addr:返回连接着的地址len:接收返回地址的缓冲区长度四.服务器端1.程序结构:总共有三个函数:主函数(main),实现服务器端的初始化,接受连接;消息处理函数(RC_snd),接受某一用户的消息,将其进行简单处理之后发送给其他所有的用户;退出函数(quit),可实现服务器关停。

这三个函数分别从属于三个线程:main函数的作为主线程,又创建了一个退出函数所在的线程,以及每次接受到一个连接之后会新创建一个对此连接的消息进行处理的线程。

2.服务器端代码:#define LISTENQ 5#define MAXLINE 512#define MAXMEM 10#define NAMELEN 20//分别记录服务器端的套接字与连接的多个客户端的套接字int listenfd,connfd[MAXMEM];//服务器关闭函数void quit();//服务器接收并转发消息函数 6void rcv_snd(int n);int main(){pthread_t thread;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cliaddr;socklen_t len;time_t ticks;char buff[MAXLINE];//调用socket函数创建服务器端的套接字printf("Socket...\n");listenfd=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if(listenfd<0){printf("Socket created failed.\n");return -1;}//调用bind函数使得服务器端的套接字与地址实现绑定printf("Bind...\n");servaddr.sin_family=AF_INET;servaddr.sin_port=htons(6666);servaddr.sin_addr="127.0.0.1";if(bind(listenfd,(struct sockaddr*)&servaddr,sizeof(servaddr))<0){printf("Bind failed.\n");return -1;}//调用listen函数,将一个主动连接套接字变为被动的倾听套接字//在此过程中完成tcp的三次握手连接printf("listening...\n");listen(listenfd,LISTENQ);//创建一个线程,对服务器程序进行管理(关闭)pthread_create(&thread,NULL,(void*)(&quit),NULL);//记录空闲的客户端的套接字描述符(-1为空闲)int i=0;for(i=0;i<MAXMEM;i++){connfd[i]=-1;}while(1){len=sizeof(cliaddr);for(i=0;i<MAXMEM;i++){if(connfd[i]==-1){break;}}//调用accept从listen接受的连接队列中取得一个连接connfd[i]=accept(listenfd,(struct sockaddr*)&cliaddr,&len);ticks=time(NULL);sprintf(buff,"% .24s \r \n",ctime(&ticks));printf("%s Connectfrom:%s,port%d\n\n”, ,buff,inet_ntoa(cliaddr.sin_addr.s_addr),ntohs(cliaddr.sin_port));//针对当前套接字创建一个线程,对当前套接字的消息进行处理。

pthread_create(malloc(sizeof(pthread_t)),NULL,(void*)(&rcv_snd),(void*)i);}return 0;}void quit(){char msg[10];while(1){scanf("%s",msg);if(strcmp("quit",msg)==0){printf("Byebye...\n");close(listenfd);exit(0);}}}//消息处理函数void rcv_snd(int n){char* ask="Your name please锛?;char buff[MAXLINE];char buff1[MAXLINE];char buff2[MAXLINE];char name[NAMELEN];time_t ticks;int i=0;int retval;//获取此进程对应的套接字用户的名字write(connfd[n],ask,strlen(ask));int len;len=read(connfd[n],name,NAMELEN);if(len>0){name[len]=0;}//把当前用户的加入告知所有用户strcpy(buff,name);strcat(buff,"\tjoin in\0");for(i=0;i<MAXMEM;i++){if(connfd[i]!=-1){write(connfd[i],buff,strlen(buff));}}//接受当前用户的信息并将其转发给所有的用户while(1){if((len=read(connfd[n],buff1,MAXLINE))>0){buff1[len]=0;//当当前用户的输入信息为“bye”时,当前用户退出if(strcmp("bye",buff)==0){close(connfd[n]);connfd[n]=-1;pthread_exit(&retval);}ticks=time(NULL);sprintf(buff2,"%.24s\r\n",ctime(&ticks));strcpy(buff,name);strcat(buff,"\t");strcat(buff,buff2);strcat(buff,buff1);for(i=0;i<MAXMEM;i++){if(connfd[i]!=-1){write(connfd[i],buff,strlen(buff));}}}}}四.客户端1.程序结构:总共有两个函数:一个主函数(main),实现客户端套接字的初始化,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并且接收消息再本地显示;一个发送函数(snd),从控制台读入信息然后发送到服务器。

这两个函数分别在两个线程上运行,一个是主函数所在的线程,另一个是在主函数里创建的发送函数所在的线程。

2.客户端代码讲解:#define MAXLINE 512#define NAMELEN 20#define PORT 6666#define HOST_ADDR "127.0.0.1"int sockfd;void snd();int main(){pthread_t thread;struct sockaddr_in servaddr;//调用socket函数创建客户端的套接字sockfd=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if(sockfd<0){printf("Socket create failed\n");return -1;}//初始化服务器端的地址servaddr.sin_family=AF_INET;servaddr.sin_port=htons(PORT);if(inet_aton(HOST_ADDR,&servaddr.sin_addr)<0){printf("inet_aton error.\n");return -1;}//调用connect函数实现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printf("Connecting...\n");if(connect(sockfd,(struct sockaddr*)&servaddr,sizeof(servaddr))<0){printf("Connect server failed.\n");return -1;}//从此处开始程序分做两个线程//创建发送消息的线程,调用了发送消息的函数snd pthread_create(&thread,NULL,(void*)(&snd),NULL);//从此处开始向下为接收消息的线程char buff[MAXLINE];int len;while(1){if((len=read(sockfd,buff,MAXLINE))>0){buff[len]=0;printf("\n%s\n\n",buff);}}return 0;}//发送消息的函数sndvoid snd(){char name[NAMELEN];char buff[MAXLINE];gets(name);write(sockfd,name,strlen(name));while(1){gets(buff);write(sockfd,buff,strlen(buff));if(strcmp("bye",buff)==0){exit(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