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痢最佳治疗方案

合集下载

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

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

猪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猪的大肠杆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主要是感染仔猪。

由于大肠杆菌的类型和仔猪年龄的不同,所以发生不同的疾病。

(1)仔猪黄痢病的治疗:①痢特灵0.2克,每天服2次,连服3天。

②土霉素0.2—0.3克,每天服3次,连服3天。

③氯霉素注射液l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④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5甲氧嘧啶,或磺胺6甲氧嘧啶与增效剂以5:1配合,或用配合好的新诺明,对治疗黄痢都有良好效果。

(2)仔猪白痢病的治疗:①土霉素或氯霉素,按每公斤体重50—100毫克,每天内服2次,连服3天。

②呋哺西林或痢特灵,每天0.1-0.3克,每天内服2次,连服3天。

③磺胺脒15克,次硝酸铋15克,胃蛋白酶10克、龙胆末15克,加淀粉和水适量,调成糊状,供15头小猪,上下午各1次,抹在小猪口中.④敌菌净加磺胺二甲嘧啶,按1:5配合,混合后每公斤休重60毫克,首次加倍量,每天内服2次,连服3天为一疗程。

⑤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5毫升含l0万单位),按每公斤体重0.5毫升肌肉注射,配合同剂量口服,每天2次,连用2~3天。

⑥链霉素1克,蛋白酶3克,混匀,供5头小猪1次分服,每天2次,连用3天。

此外,尚有许多中草药,如黄连,黄柏、金银花及大蒜等对治疗白痢病都有一定疗效。

近年来,考虑到抗菌药在治疗中容易产生抗药性,人们注意到应用生态制剂防止肠道疾病。

如用乳酶生,每次5一l0片;促菌生或止痢灵,每公斤体重0.5克,混合内服,每天2次,连用5天。

本药无抗药性,无副作用,用药期间注意停用抗菌药。

(3)仔猪水肿病的治疗:仔猪水肿病由于发病急,往往来不及治疗病猪就死亡。

未死亡而出现明显症状的病猪,由于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被机体吸收,侵害器官和神经系统,纵然抗菌药杀灭了大肠杆菌,因所用药物无解毒能力,往往治疗效果不佳。

对慢性病例,用磺胺加糖注射液静脉注射,配合内服硫酸镁15~30克、双氢克脲塞20—40毫克、维生素B.100毫克,加水1次内服。

仔猪黄白痢特效疗法

仔猪黄白痢特效疗法

仔猪黄、白痢的特效疗法
仔猪黄、白痢是农村养猪常见的多发病,治疗本病的中西药物繁多,而疗效不一。

现介绍几种特效药疗法。

l、口服链霉素:用100万IU链霉素溶于适量水中,按每头病猪每次灌服15-20万IU,连用2-3天,每日2次。

对2-3日龄发病猪治愈率达100%。

2、注射病菌净注射液:按仔猪每公斤体重用病菌净注射液3-5mg,每日2次肌肉注射,连用2-3天,治愈率达94%以上。

3、黄连素液注射法:每头仔猪肌肉注射黄连素60-100mg,每日2次,连用2天,治愈率达95%。

4、抗菌王注射液疗法:此药对大肠杆菌有特效。

按每公斤体重0.2时,一日2次肌肉注射,重症隔日再用1次,治愈率达98.2%。

5、内服止痢灵胶囊法:该药为治疗仔猪白痢特效药物,按猪每5-8kg体重服1粒,每日2-3次,治愈率达98.6%。

6、病速清注射液方法:每头仔猪每次肌肉注射痢速消注射液2ml每日2次,连用2天,治愈率达100%。

7、后海穴水针疗法:用0.5%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1ml,庆大霉素0.2ml,混合一次后海穴封闭,每日1次,疗效显著。

8、百会针刺疗法:在百会穴进针0.3-0.5cm进针时取速进速出法,一般1-2次可治愈。

怎样治疗吃奶仔猪的黄痢病

怎样治疗吃奶仔猪的黄痢病
口服补液盐
通过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维持仔猪体内环境的平衡。
补液治疗
口服补液盐
适用于病情较轻的仔猪,可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静脉注射
对于病情严重的仔猪,需要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补充体液, 以防止脱水。
饲养管理
01
02
03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保证母猪饲料营养全面, 提高母猪免疫力和乳汁质 量。
保持环境卫生
怎样治疗吃奶仔猪的黄痢病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8
目录
• 疾病介绍 • 预防措施 • 治疗方式 • 案例分析 • 结论
01
疾病介绍
什么是黄痢病
01
黄痢病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杆菌 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侵害1周 龄以内的哺乳仔猪,以排黄色或 黄白色稀粪为主要症状。
02
黄痢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 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消毒时应选择对皮肤和粘膜无 刺激、无腐蚀性的消毒剂。
疫苗接种
对怀孕母猪进行疫苗接种,使母 猪产生抗体,并通过母乳传给仔
猪。
在仔猪出生后及时接种疫苗,增 强仔猪的免疫力。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种类,制定 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03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等,可以有效控制细 菌感染。
对未来的展望
加强预防措施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等 措施降低黄痢病的发生率。
深入研究病因
针对黄痢病的病因进行深入研究, 为防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提高诊疗 水平,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黄痢病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仔猪黄痢的诊断与治疗

仔猪黄痢的诊断与治疗

仔猪黄痢的诊断与治疗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本病是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是哺乳仔猪的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阻碍着养猪业的发展,仔猪发病后如不及时控制,就会造成全窝死亡,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临床症状仔猪出生后24h左右出现症状,一窝仔猪中突然有1~3头仔猪发病,仔猪精神沉郁,全身衰弱,迅速死亡,继之其它仔猪相继发病。

主要症状排黄色稀粪或水样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混有凝乳状小片和小气泡,带腥臭味,肛门失禁,病猪精神沉郁,停止吃奶,脱水,迅速消瘦,由于脱水和电解质的丧失,病猪双眼下陷,腹下皮肤呈现紫红色,昏迷死亡。

2病理变化病猪尸体被毛粗乱,颈部皮下水肿,胃内充满多量黄色的凝乳块,幽门腺区有出血点,小肠粘膜脱落并有出血点和出血斑,尤以十二指肠病变最为严重。

小肠内容物中混有凝乳块多呈黄绿色粥样,并有浓烈的腥臭味;空肠、回肠、结肠内充满大量水样渗出液,并混有黄色大小不等颗粒状物,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大呈淡红色。

心脏扩张,肺水肿,肾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3防治3.1加强饲养管理,彻底清除粪便和用绿威霸消毒液消毒圈舍,每天2次,保持圈舍干燥、温暖、卫生、空气新鲜,并要重视仔猪的保温。

最好母猪在产前一个月及半个月分别肌肉注射黄白痢菌苗。

3.2治疗。

仔猪全部注射特效绝妙(主要成分为环丙杀星等),按每公斤体重0.2ml;口服特效肠炎久安(主要成分为诺氟杀星),每头仔猪口服1~2ml,每天2次,连用3d。

重病猪配合一些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燥湿止痢的中药治疗效果更好。

方剂:白头翁2g、黄连1g、黄柏2g、秦皮1g、丹皮1g,水煎分2次口服,连用3天。

同时给母猪口服中药,方剂:白头翁20g、黄连10g、黄柏20g、黄芩20g、金银花20g、诃子20g、乌梅20g、神曲10g、山楂10g、甘草5g,研磨分2次喂母猪,早晚各1次,连用3d。

4小结4.1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试验实检验结合综合诊断,诊断为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不可怕,只要用对治疗方法两到三天就可以治愈

仔猪黄痢不可怕,只要用对治疗方法两到三天就可以治愈

仔猪黄痢不可怕,只要用对治疗方法两到三天就可以治愈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以排黄色稀粪为主要症状,发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本病是仔猪常见病,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病多发于1-7日龄的初生仔猪,1-3日龄龄仔猪发病多见,死亡率也最高,全窝猪可陆续相继发病,无一幸免,7日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生此病。

仔猪拉黄色稀粪,呈水样,腥臭,病猪排粪失禁,精神不振,被毛蓬乱无光,很快脱水死亡。

若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就会有可能使全窝仔猪死亡。

防治:预防,用仔猪大肠杆菌四价基因工程蜂胶灭活疫苗免疫。

妊娠母猪在产仔前30-40天和产仔前15-20天,各注射一次,每次两毫升,可使仔猪出生后30日龄内免受大肠杆菌危害。

或者母猪产前5天,每天喂一包黄痢宁或母猪康散一百克(这个前面文章有介绍),一次喂完,不但可以有效预防仔猪黄痢,白痢,增强仔猪抗病力,提高成活率,还可以预防母猪产后子宫流脓,乳房炎,产后风等症状。

治疗:每千克体重用10%氟苯尼考注射液0.15-0.2毫升,与穿心莲注射液2毫升(1-7日龄仔猪的用量),654-2注射液(人用药)5-7毫克混合肌肉注射,8-12小时重复用药一次。

一般连续用2-3次。

穿心莲注射液如用黄连素注射液(人用药)代替,每头2-2.5毫升,疗效更佳!中药:母猪产前3-4天,和产后2天各喂中药一剂,可有效预防仔猪黄痢及初生至10日龄仔猪白痢的发生,发生黄痢时母猪连服2-3剂,每天一剂。

组方:黄连(碎)15-20克(生姜炒),酒炒黄芩25-30克,穿心莲30-40克,葛根粉30-40克,茯苓30-40克,泽泻30-40克,山楂30-40克,神曲30-40克,白芍30-40克,木香15-20克,苦参15-20克,甘草15-20克,以上是100-250千克体重的母猪用量。

一剂3煎,3次药液混合均匀分早中晚三次服完,如果在仔猪初拉黄痢时给母猪服用本方,可治疗仔猪黄痢,每天1剂,一般连服2-3剂即可,效果明显。

仔猪黄痢的中药防治措施

仔猪黄痢的中药防治措施

仔猪黄痢的中药防治措施
一、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又称为初生仔鸡大肠杆菌病,特征:具体剧烈腹泻,排
出或黄白色稀粪和迅速脱水死亡。

二、发病机理
本病多唾液由于母猪体内藏伏的温热疫毒,母病及子由于天气寒冷,圈舍狭小,阴暗潮湿污秽,导致初生仔猪抵抗力低,遇到燥热毒
邪就会发病。

湿热结于大肠,损伤肠道至其功能疾患,清浊不分而出
现低血糖下痢。

本病见识湿热毒邪故拉便腥臭,粘腻而色黄。

热为阳
邪易伤胞浆,故很快出现口渴、皮干燥,严重的出现死亡。

三、剖检变化
病死猪皮肤干燥,口腔黏膜苍白、干燥、严重脱水,胃黏膜白斑
潮红肿胀或经常出现斑块,胃内有充满酸臭的凝乳块。

肠道内呈黄白色,有时混有血液,呈稀粥状或者混有气体,有腥臭。

最大幅度的病变胃肠道黏膜急性、卡他性炎症,气中以十二指肠
最为严重,空肠和回肠辞职,结肠较轻。

有的部分黏膜脱落、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节时充血,肿大。

肝脏稍肿。

四、治疗方案
1、白头翁散(白头翁20g、黄柏15g、黄连10g、秦皮15g)60g,加氟哌酸10mg/kg体重拌料喂母猪,一日两次,连用3天。

2、白头翁散5g加水冲调灌服,每日2次连用3天,同时肌肉注
射氯霉素30mg/kg体重,每日两次,连用3天。

3、对脱水严重的仔猪可腹腔穿刺,补给液体,同时可加强心药物。

管理要点
初产母猪产前四周左右最好用疫苗进行免疫,以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仔猪出生后要尽早吃上初乳,吃乳前用高锰酸钾液体擦拭母猪乳房;仔猪有病要隔空治疗母猪,一头肺癌全窝治疗;平常注意猪舍消毒,保持卫生。

仔猪黄痢防控及治疗操作方案

仔猪黄痢防控及治疗操作方案

仔猪黄痢防控及治疗操作方案仔猪黄痢在我国多发,是危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多发生于1-7日龄仔猪。

多数病原菌株都有菌毛吸着因子并产生肠毒素,已知吸着因子有K88、K99、987P、F41四种,且各具独特抗原性,肠毒素以热敏肠毒素LT为主,这是大肠杆菌引起仔猪黄痢的主要原因。

流行特点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同窝仔猪发病率最高可达100%,死亡率高。

但随着日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

新建猪场和头胎母猪产仔发病最为严重,随着胎次增加,仔猪发病率和致死率逐渐降低,因为母猪逐渐对大肠杆菌产生了免疫力。

此外,该病在炎夏、寒冬、潮湿多雨季节较严重,分散饲养时发病较少。

临床症状该病潜伏期短,一般在24h左右,病猪主要症状是拉黄痢,粪大多呈黄色水样,内含凝乳小片,混有小气泡并带腥臭,顺肛门流下,周围多不留粪迹,易被忽视。

下痢重时,小母猪阴户尖端可出现红色,后肢被粪液玷污。

病仔猪精神沉郁,不吃奶,口渴、脱水,但无呕吐现象,最后昏迷而死。

急性者不见下痢,身体软弱,倒地昏迷死亡。

病理变化尸体脱水表现皮肤干燥、皱缩,口腔黏膜苍白。

剖检主要病变是胃肠卡他性炎症,其中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

表现为肠壁变薄、松弛、充气,肠黏膜肿胀、充血或出血。

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多汁。

胃黏膜红肿,心、肝、肾有变性,重者有出血点。

但有些病猪无明显病理变化。

仔猪黄痢防控及治疗操作方案防控及治疗操作方法1、注重生物安全全进全出。

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和育肥舍,均应实行“全进全出”,有利于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以及防止疫病的交叉感染。

严密消毒。

要抓好以下4点:①分娩舍和保育舍进猪前10天,要全面彻底清扫干净,可选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干燥后,用1% 菌毒敌或百毒杀(3 升水中加1毫升药液)消毒2 次;之后选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次;空舍6天后再进猪。

②对于分娩舍和保育舍,每周坚持用0.05%过氧乙酸或0.5%聚维酮碘等,带猪消毒2次。

仔猪黄痢病的治疗

仔猪黄痢病的治疗

仔猪黄痢病的治疗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仔猪黄痢病概述•常规治疗方法•其他治疗措施•预防和控制策略•结论和展望01仔猪黄痢病概述仔猪黄痢病是由某种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发生在幼猪身上。

定义该病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通常是通过受污染的母猪乳汁或环境传染给仔猪。

病因定义和病因大肠杆菌进入仔猪肠道后,产生毒素,破坏肠道黏膜,导致肠道炎症。

肠道炎症导致仔猪消化不良、吸收障碍,严重时引发脱水、电解质失衡等全身症状。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诊断仔猪出现黄色水样腹泻,伴有恶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脱水等症状。

诊断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如粪便检查发现大量大肠杆菌,可确诊该病。

02常规治疗方法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可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的使用应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疗法某些中草药具有抗菌消炎、调理肠胃的作用,如黄连、黄柏等。

可将中草药制成煎剂或散剂,通过口服或灌服的方式给予病猪,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中草药治疗药物治疗口服补液针对脱水症状,可给予口服补液盐,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静脉输液对于严重脱水的病猪,应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快速补充体液,提高治疗效果。

液体疗法减少饲料摄入量,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减轻肠胃负担,促进病猪康复。

饲料调整加强猪舍通风换气,保持干燥清洁,降低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风险。

对猪舍进行定期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菌数量。

环境卫生将病猪及时隔离,避免与健康猪接触,防止病情扩散。

同时,对接触过病猪的健康猪进行预防性治疗,降低感染风险。

隔离治疗饲养管理03其他治疗措施补充有益菌群,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使用含有益生菌的微生态制剂给病猪口服或添加到饲料中,帮助补充肠道有益菌群,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缓解黄痢症状。

描述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可以产生有益代谢产物,调节肠道pH值,增强肠道免疫力,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病猪的生长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猪黄痢最佳治疗方案
黄痢是仔猪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养殖业中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黄痢主要由于仔猪消化系统受到细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腹泻、食欲减退和生长缓慢等症状。

为了控制和治疗黄痢,饲养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本文将介绍仔猪黄痢的最佳治疗方案。

1. 喂养管理
喂养管理对于预防和治疗仔猪黄痢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喂养管理的建议:•提供高质量的饲料:选择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饲料,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

可以添加适量的酶制剂来增强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

•饲喂频率和限制量:根据仔猪的年龄和体重,合理控制饲喂频率和限制饲料的数量,避免过度喂养或过度饥饿。

•干净饮水:确保仔猪随时有干净的饮用水,水碗或水槽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2. 细菌感染防控
细菌感染是黄痢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一些细菌感染防控的建议:•清洁环境: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废料,防止污染。

•防止交叉感染:栽培健康的仔猪与患病仔猪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预防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给仔猪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切断病毒和细菌传播途径。

3. 抗生素治疗
在仔猪黄痢的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是非常常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抗生素和使用建议:
•沙星类抗生素:沙星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能有效抵抗黄痢引起的感染。

建议根据仔猪的体重和严重程度,确定使用剂量和疗程。

•羧酸类抗生素:羧酸类抗生素对黄痢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需注意使用过程中的副作用。

使用前请咨询兽医的意见。

•吲哚酮类抗生素:吲哚酮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仔猪黄痢的治疗,对大肠杆菌等病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请注意,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遵循兽医的建议,并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疗程,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4. 监测与记录
对于治疗仔猪黄痢,及时监测和记录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建议的监测和记录事项:
•观察症状:注意观察仔猪的食欲、粪便情况和生长发育状况等。

如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记录治疗过程:详细记录使用的药物、剂量和疗程。

对于每个仔猪,记录其治疗过程和病情变化,以便查看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5. 兽医咨询
在治疗仔猪黄痢过程中,及时与兽医咨询是非常重要的。

兽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仔猪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结论
仔猪黄痢是仔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但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治疗。

喂养管理、细菌感染防控、抗生素治疗、监测与记录以及兽医咨询是治疗仔猪黄痢的最佳方案。

有意识地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提高仔猪黄痢的治愈率,并减少经济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