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研究报告
污水处理调研报告

污水处理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污水处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篇文章旨在对污水处理进行全面调研,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调研背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首先了解了全国范围内污水排放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我国每年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1000亿吨,工业污水排放量约为4000亿吨。
这些巨大的数字正彰显着污水处理的紧迫性。
二、污水处理技术现状我们对国内外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综合比较,发现传统的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方法存在着处理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耗能高等问题。
而新兴的生物处理技术则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势。
尤其是膜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三、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现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国内外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导致了设施建设的差异性。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已经相对完善;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仍然滞后。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一些城市的污水处理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一些污水处理设施老化严重,需要进行设施更新和维护,但资金投入不足。
其次,由于污水处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监管难度较大。
此外,对废水中存在的重金属、化学物质等有害成分的处理仍然存在困难。
五、可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更新老化设施,提高设施运行效率。
同时,加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监管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以提高治理效果。
其次,发展新兴的污水处理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特别是生物处理技术和膜技术的发展,将会大幅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
此外,开展研究工作,寻找更加节能环保的处理方法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最后,加强污水处理的法律法规建设与社会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建设一个清洁、健康的环境。
污水治理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污水治理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污水排放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大量的污水不仅对水质造成了污染,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
因此,开展污水治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污水治理的技术手段,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为我国的污水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收集各种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了国内外污水治理的最新技术和方法,同时还进行了实地调查,考察了我国一些污水处理厂的情况。
四、研究结果(一)污水治理的技术手段1.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等。
这些技术通过生物菌群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从而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2.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沉淀、过滤、氧化等。
这些技术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的手段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去除。
3.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紫外光氧化等。
这些技术通过强氧化剂的作用,将有机物进行高度降解,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
(二)污水治理对环境的影响1.减少水体污染:通过污水治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水体受到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安全。
2.改善生态环境:污水处理后的水质得到了改善,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
3.保护人类健康:经过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能够保护人类的健康。
五、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系统地研究了污水治理的技术手段和对环境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1.污水治理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污水治理技术,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其效率和稳定性。
3.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和高级氧化技术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
4.污水治理对水体污染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显著的效果。
5.污水治理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需求。
六、研究展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1.开发更加高效和经济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果,并降低治理成本。
污水处理行业处理效果数据分析报告

污水处理行业处理效果数据分析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成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
污水处理行业的处理效果数据分析对于评估和改进处理工艺、提高水质达标率以及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就污水处理行业的处理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一、处理效果概览污水处理行业的处理效果是评估行业整体水质改善情况的重要指标。
根据最新数据,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处理效果稳步提升。
以全国为例,2019年底,全国共有污水处理厂近5000个,年处理能力超过300亿吨。
其中,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合格率超过90%,达到或超过国家设定的排放标准。
二、处理效果数据分析2.1 水质参数分析针对污水处理行业的处理效果,我们首先对处理后水质的主要参数进行分析。
数据显示,绝大部分污水处理厂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BOD5(需氧化有机物)是评价有机物去除效果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平均BOD5去除率达到85%以上。
COD(化学需氧量)、SS(悬浮物)、NH3-N(氨氮)等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也表现出良好的趋势。
2.2 政策引导效果分析政府的政策引导对于提高污水处理行业的处理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多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污水处理行业的监管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
例如,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和技术设备,加强监管执法力度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提升处理效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技术改进推动效果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不断涌现,也为行业的处理效果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
比如,在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基础上,逐渐引入了膜分离技术、反渗透技术等,使得有机物和微量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为出色。
同时,一些企业也加大了研发投入,积极推动处理工艺的改进和创新,进一步提高了处理效果。
三、优化建议针对污水处理行业的处理效果,我们提出以下优化建议:3.1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污水处理行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各地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管和巡查频率,确保处理效果能够达到或超过国家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的降低城市污染物排放量,保护水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先进的污水处理厂,实现对城市污水进行全程处理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以提供清洁的水源,改善周边环境。
三、市场分析1.国家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污水处理项目有望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资金扶持。
2.市场需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需求越来越大。
目前,许多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还存在薄弱环节,导致污染物排放超标问题。
因此,市场上对于先进、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项目有很大的需求。
四、技术分析本项目采用先进的物理-化学-生物复合处理技术,能够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能够实现设备的持续运行和节能减排。
五、经济效益分析1.投资回报率根据市场调研和项目计划,初步估算投资回报率在5-8年之间。
2.市场份额由于市场需求较大,本项目有望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实现盈利。
六、环境效益分析1.水质改善项目实施后,能够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掉,保障城市供水的水质,改善水环境。
2.水资源保护通过污水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淡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七、风险分析1.技术风险由于污水处理技术的复杂性,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和设备故障等风险。
2.政策风险政策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八、结论基于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本污水处理项目具备很高的可行性。
投资回报率较快,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因此,可以进一步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
同时,需要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污水处理行业研究报告

污水处理行业研究报告污水处理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环境健康的重要行业,也是国家“水十条”、“清洁水源行动计划”等环保政策的重要实施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处理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行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围绕污水处理行业研究报告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以期更好地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看污水处理行业整体市场的现状。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7%,总体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且市场前景广阔。
其中,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巨大,其市场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同时,随着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将成为重点推广的发展方向。
此外,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建立机制化的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对实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污水处理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仍将不断拓展。
然而,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行业内企业的技术和设备水平参差不齐,且高端技术装备仍需依赖进口或引进。
其次,污水处理市场存在领域交叉、市场混乱等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体系。
最后,我国污水处理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是污水排放、废水管网建设等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投入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推进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和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自主研发,提高技术和设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规范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合理的行业发展格局。
三是加大对污水治理领域的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完善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模式,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四是加强政府监管,推动政策法规和环保标准的执行力度,严格惩治污水处理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

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摘要:污水处理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壮大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潜力。
本报告通过分析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关键驱动因素,为投资者和业内人士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一、行业概况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对污水治理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污水处理行业的迅猛发展。
污水处理行业不仅包括污水收集和处理设备、污水处理工程,还涵盖了相关的技术、材料和服务。
二、发展趋势1.法规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鼓励污水治理,包括建设和改造污水处理设施的资金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2.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被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如膜技术、微生物处理技术等,其效率和处理能力显著提高。
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3.城镇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将带来更多的废水排放。
因此,城镇化进程将为污水处理行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市场规模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根据行业研究数据,2024年我国污水处理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
在未来几年,随着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持续投入,污水处理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四、竞争格局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主要由一些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共同参与。
行业中的大型企业依靠其规模和资金优势,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与此同时,中小型企业通过灵活的运营和创新的技术,也在市场上获得一定的份额。
五、关键驱动因素1.环境保护压力: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政府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调对污水处理的要求。
这将促使污水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
2.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水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将成为污水处理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3.技术进步: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将有效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运营成本,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
2023年中国水环境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

2023 年中国水环境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名目二、供水状况 (4)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7)七、氨氮排放总量 (9)八、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 (11)九、废水排放状况 (15)表录表 1 2023-2023 年全国水资源状况 (3)表 2 2023-2023 年全国供水状况 (4)表 3 2023-2023 年全国用水状况 (5)表 4 2023-2023 年全国节水浇灌面积 (6)表 5 2023-2023 年全国水质状况按评价河长统计评价结果 (6)表 6 2023-2023 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7)表7 2023-2023 年全国氨氮排放总量 (9)表8 2023 年全国及分源总氮排放状况 (11)表9 2023 年全国及分源总磷排放状况 (13)表10 2023-2023 年全国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 (14)表11 2023-2023 年全国废水排放状况 (15)图录图 1 2023 年各地区化学需氧量排放状况 (8)图 2 2023 年各工业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状况 (9)图 3 2023 年各地区氨氮排放状况 (10)图 4 2023 年各工业行业氨氮排放状况 (11)图 5 2023 年各地区总氮排放状况 (12)图 6 2023 年各工业行业总氮排放状况 (12)图7 2023 年各地区总磷排放状况 (13)图8 2023 年各工业行业总磷排放状况 (14)一、水资源状况2023 年,全国水资源总量29638.2 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0.06%。
其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8310.5 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0.07%;全国地下水资源量8195.7 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0.04%;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6868 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0.07%。
2023 年,全国降水量66899 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0.08%。
2023 年,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98.4876 立方米/人,较上年同期增长-0.06%。
污水处理调查报告(通用6篇)

污水处理调查报告(通用6篇)希望知晓一个情况、一个事件时,我们通常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工作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那么调查报告要注意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污水处理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污水处理调查报告篇1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历史第一阶段二十世纪70年代一些城市利用郊区的坑塘洼地、废河道、沼泽地等稍加修整或围堤筑坝,建成稳定塘,对城市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稳定塘有38座,日处理量约173万m3。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有较快发展。
国家适时调整政策,大力推动了一大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兴建。
我国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天津世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就是此时建立起来的。
第三阶段“八五”期间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化以及各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经历了一个发展高潮时期。
(城市污水处理厂169座,年处理污水17.49亿m3。
)第四阶段“九五”期间我国正式启动对“三河”(淮河、海河和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流域和环渤海地区的水污染治理,国家给与相应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到20xx年底,全国已建设成污水处理厂427座,其中二级处理厂282座,二级处理率约为15%。
二、城市污水处理现状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着水污染严重,污水治理起步晚、基础差、要求高的形势。
近些年,城市污水处理的建设有很大的发展,20xx年生活污水处理潜力每一天大概是2544万立方米,处理率为22.3%左右;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为88.3%。
据国家环保总局带给的数字,目前全国共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452座,其中二、三级污水处理厂307座,城市排水管道约15.8万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到达36.5%。
到20xx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到达45%,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要到达60%以上。
20xx年全国污水处理量为6153万立方米,其中40.6%为华东区域内所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设备制造业落后
由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相对缓慢、地方保护主义严 重、以及国外贷款附带的设备进口条件导致大量设备进口等原因, 我国污水处理设备制造业发展缓慢,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 成套设备制造能力低下。污水处理设备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20 污水处理设备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20 污水处理设备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 年左右,而就处理工艺水平而言,与国际差距已经缩小。 年左右,而就处理工艺水平而言,与国际差距已经缩小。
十五期间,我国“城乡环境质量特别是大中城市和重点地区 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的环保目标,以及我国城市化率的进一步 提高,我国城市污水治理问题迫在眉睫,已成为国内环境保护的 重点课题。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设施不足、污水处理率低、城市污水成为我国最 主要的水污染源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和运行机制方面的原因。
资料来源:樊明远《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和回用建设项目投资问题及相关 政策》,“21 世纪国际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与展览会” 会议论文。
结论:城市污水处理成已成为“十五”环保重点课题。 结论:城市污水处理成已成为“十五”环保重点课题。
90 年代末期,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和排放的有机污染物均 已超过工业污水,城市污水已替代工业污水成为我国七大水系最 主要的污染源。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城市污水治 理投资、污水处理率、和人均拥有的污水处理厂的数量来看,均 远远落后。
年内可能出台的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化、产业化改革措施、 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的政策,以及7 月1 日出台的《排污 收费管理条例》等,将全面启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高速增 长。 供给方面,污水处理设备制造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基本处 于无序竞争状态,行业毛利率在20%~30%之间;在市场化的作用 下,未来几年行业集中度将提高。在污水处理厂运营业务领域, 市场化运作的企业还很少;估计未来这一领域的投资收益率应该 在8%~12%之间。 估计,未来具有资本优势、技术优势的企业,将主要通过BOT 等 方式,迅速扩展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到运营的一体化综合业务, 或通过投标等方式,扩展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营业务,这类公司将 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应建议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出台,把握行业总体走势。关注行业 内重点企业的动向。
单一的政府投资渠道导致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城市污水处理以政府为投资主体,没有建立社会的多元化投 资渠道,国内外民间、企业资金不能全面进入城市污水处理领域 发挥作用,导致其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能力严重 不足。 根据建设部开发的135-污水处理厂数据库,对于全部的污水 处理厂项目,大约有48%来自双边的贷款支持,22%和5%的来自世 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支持。只有14%的污水处理厂项目来 自国内资金的支持。主要的双边资助国为德国、奥地利和日本。 政府出资建设污水处理厂的体制,客观上增加了各级政府财 政上的负担,并且,由于污水处理厂没有经济效益,政府建一个 赔一个,建一个就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各地对建设城市污水处 理厂都没有积极性,据说有的地方给他国债都不愿建,怕建了之 后还不了钱,有的地方即使想建,银行也不愿贷款,怕借出去的 钱收不回来。这种结果成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缓慢、污水 处理率比较低、城市污水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我国目前城市污水处理行业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由政府出资建设(或由 政府出面借款或贷款)、建成后的大部分污水处理厂为事业单位 编制、运行经费由政府有关部门核定拨给的运行机制。 从管理职能方面来看,建设部及其当地机构负责污水处理厂 的总体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国家环保总局和当地的环保局 负责对处理后的污水质量和数量进行监测,并负责向市政污水收 集系统中进行工业排放的审批。 从城市污水处理经费来源来看,由于目前我国污水排放收费 标准很低或不收费,导致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绝大部 分来自政府拨款。这种由政府出资、政府全权管理的运行体制, 是导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存在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
我国城市污水治理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
污水处理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国际上,大规模的水污染治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50 年代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的60 年代日益严重性的环境污染而展开 的。至70 年代末,美国投入了数千亿美元兴建了18000 余座城市 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有2 万余座;英国、法国、德国各耗费了巨 额资金兴建了7000 至8000 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和污 水管网的普及率都在90%以上(二级处理80~90%)。而我国2000 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34.2%,二级处理率仅为23.4%,远低于发 达国家处理水平。(见图表2)
政策变迁孕育巨大投资机会
--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研究报告
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行业投资要点
我国人均水资源贫乏,但在七大水系干流中,只有57.7%的断面达 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且城市河段污染突出。 我国城市污水无论是排放总量还是排放的有机污染物均已超过工 业污水,城市污水已成为最主要的水污染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城市污水治理投资、污水处理率、 和人均拥有的污水处理厂的数量来看,均远远落后。 按照《国家环保“十五”计划》及其他相关政策要求,“十五” 期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需求总量约为312亿元,未来10 年在700 亿元左右;污水处理运营业潜在市场需求规模年平均为 110 亿元左右,整个污水处理行业将呈高速增长状态,年均增长 率在17%以上。
城市排水投资占 GDP(%) 0.030 0.019 0.010 0.006 0.012 0.020 0.034 0.133
图表4:发达国家排水投资占 GNP的比例
国家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日本
70年代排水投资占 GNP(%) 0.29 -0.32 0.53 0.55
80年代排水投资占 GNP(%) 0.80 0.50 0.88 0.53 0.75
•
城市污水处理率低
我国实行老污染源治理改造和新建项目“三同时”等环保政 策,促使了我国工业污染源的有效治理和控制,在工业污水方面 主要表现在污水处理率和处理达标率不断提高。自1992 年以来, 我国工业污水处理率和处理达标率不断上升;至2000 年,我国工 业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4.7%,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达到82.0%。而 据初步统计,到2000 年底,我国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427 座, 处理能力为2160 万吨/日,处理率在34.2%左右;其中二级生化污 水处理厂282 座,污水生化处理总规模已达到1475 万m3/d处理率 为24.4%;同期城市污水远低于工业污水处理率。
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主要由当地政府出资,当地市政部门负责污水处理厂建设, 当地事业单位(如排水公司)负责运营的模式,导致我国城市污 水处理行业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 许多地方政府出于照顾地方利益的考虑,污水处理厂建设工 程承包业务由当地的企业承揽,处理设备采购、药剂采购等方面, 也尽可能向当地企业采购,一味强调“本地化”。
图表2:城市污水处理率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丹 麦
城市污水处理率
资料来源:皮纳坎普、袁国文博士《欧洲污水处理技术、成本与 收费》,“21世纪国际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与 展览会”会议论文;宋序彤《中国城市供水排水发展特征及对 策》,《中国给水排水》2000 年第一期。
注:1989 年-1994 年排放总量中没有包括乡镇工业排放污水。数据来源:《中国环境状况 公告》1998-2000年各期
•
城市污水排放量已超过工业 我国工业排放污水自1989 年以来,基本上逐年下降,而城市 污水排放量则逐年上升,自1999 年以来,城市污水排放量已超过 工业污水排放量,这一点在表1中可以看出。
城市污水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水污染源
•
我国污水排放量不断增长
我国自1989 年以来污水排放总量虽然不是逐年增加,但总体上呈现的趋势 还是增长的(见图表1)
图表1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995 1997 1998 1999 2000 工业排放污水 城市排放污水
我国污水排放总量
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不足、 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不足、运行效率低下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的运营模式是由隶属于政府的事业 性单位负责运行,运行费用主要靠征收的污水处理费、以及财政 补贴来解决。我国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比较低,绝大多数 地方低于或等于0.2 元/吨,有些地方还没有开征污水处理费,高 的地方达到0.6 元/吨(如北京),远低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运行成 本(1.0 元/吨左右)。 运行费用短缺势必使污水处理厂不能发挥设备、设施效能, 无法按设计处理能力满负荷运行,大多只是完成计划处理水量, 即“以钱定量”,财政给多少运行费,就处理多少水。有的污水 处理厂为了应付参观或检查才按设计水量运行,过后即恢复原状, 有的甚至不进行处理超标排放。同时政府在核算污水处理厂的运 行成本时,一般都不包括设备折旧费,设备的更新、改善、大修 只能向财政另行申请拨款,此款难以如数到位,造成设备的失修 失养。 此外,由于污水处理厂运营按照事业单位模式进行,没有相 应的成本节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得污水处理成本难以得到有 效控制。
德 国
法 国
意 利 大荷 兰来自瑞 士美 国中 国
•
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
美国平均每万人即拥有一座污水厂,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甚至 5000 人就拥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我国目前平均150 万人才有一座污水处 理厂,因此我国的污水处理设施仍然严重不足。
•
城市排水投资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九五”期间,国务院采取了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的政策,污 水处理项目利用大量的国债资金,仅三河三湖,污水处理建设的 总投资达159.7 亿元,相当于“八五”整个国家在排水工程上的 投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见图表3和图表4)。 污水处理行业和其他环保行业一样,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富裕 国家才能得到快速发展的行业。我们估计,未来我国经济快速增 长的势头,以及我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十五”期间全国环 境保护投资共需7000 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其中 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共需要2700 亿元的政策就是一个积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