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朝代更替原因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朝代更替解析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朝代更替解析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朝代更替解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朝代更替这个话题。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各个朝代的特点和影响。

本文将从初中历史教学中解析朝代更替,探讨不同朝代的背景、特点和影响,并总结其历史意义和启示。

一、朝代更替的原因朝代更替是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原因非常复杂。

首先,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导致朝代更替的关键。

在古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朝代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政治格局和社会稳定。

此外,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因素也对朝代更替产生重要影响。

二、不同朝代的背景和特点1.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阶段,这一时期的朝代更替主要是由于政治动荡和王室衰微。

夏商周三代的统治制度基本相同,都是以王权为核心,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这一时期的文字、青铜器、礼乐制度等文化符号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

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一系列改革,奠定了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形成了汉文化的基本特征。

这一时期的丝绸之路也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3.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繁荣与开放。

隋朝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唐朝则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鼎盛。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等重要制度,推动了政治清明和文化繁荣。

同时,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传入和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系。

4.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变革与多元。

宋朝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明清时期则出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和闭关锁国的局面。

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三、历史意义和启示朝代更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它不仅反映了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封建王朝更迭的原因

封建王朝更迭的原因

封建王朝更迭的原因封建王朝更迭的原因封建王朝的更迭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现象,它代表着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这篇文章将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来探讨封建王朝更迭的原因。

一、政治原因1.统治者内部斗争封建王朝更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内部斗争。

在一个王朝中,皇帝和其他贵族之间常常存在着权力斗争,这种斗争可能导致国家分裂或内战爆发。

例如,在唐朝后期,安禄山领导了一场大规模的叛乱,导致唐朝灭亡。

2.外族侵略外族侵略也是导致封建王朝更替的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上有很多例子,如元朝入侵南宋、满清入侵明朝等。

这些入侵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而且也改变了中国政治和文化格局。

3.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也是导致封建王朝更迭的一个原因。

例如,在明朝时期,长江流域遭受了多次洪水,导致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

这些灾害使得人民对当时的政府失去信心,也为其他势力提供了机会。

二、经济原因1.财政危机财政危机是封建王朝更迭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王朝都面临着财政上的困难,如唐朝后期、明朝中后期等。

财政危机导致了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也为其他势力提供了机会。

2.经济衰退经济衰退也是导致封建王朝更替的一个原因。

例如,在明朝时期,由于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等原因,导致经济停滞不前。

这种情况加剧了社会矛盾和政治不稳定。

3.外部贸易不平衡外部贸易不平衡也是导致封建王朝更迭的一个原因。

很多王朝都存在着对外贸易逆差的情况,如清朝时期对英国的鸦片战争就是由于贸易不平衡导致的。

这种情况不仅导致了经济上的困难,而且也加剧了政治和社会矛盾。

三、社会原因1.阶级矛盾阶级矛盾是导致封建王朝更迭的一个原因。

在一个王朝中,不同阶层之间常常存在着利益冲突和矛盾。

例如,在明朝时期,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很多起农民起义。

2.民族矛盾民族矛盾也是导致封建王朝更迭的一个原因。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个民族,他们之间也存在着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和冲突。

朝代更换规律

朝代更换规律

朝代更换规律
朝代更换是指历史上不同朝代之间的交替出现。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换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1.力量交替:朝代更替往往伴随着权力的重新分配和不同势
力之间的斗争。

一般来说,朝代更替往往是由于统治集团的衰
败和新的力量崛起所导致的。

例如,秦朝灭亡后,刘邦代表汉
王朝崛起;西晋灭亡后,东晋代替而光荣上台。

2.社会变革:朝代更替往往伴随着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个朝代的崛起和衰落,往往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
化等因素相关。

例如,唐朝的繁荣与盛世,与当时的开放的国
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紧密相连。

3.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的更替都涉及到不同民
族之间的融合和交融。

民族融合往往是在一个朝代内,中央政
权逐渐将不同民族帝国纳入统治范围的过程。

例如,元朝由外
族蒙古人建立,而明朝则由中原汉族人重新夺回政权。

4.政治制度变迁:朝代更替也常常伴随着政治制度的变迁。

不同朝代之间的政权形式和政治制度往往不同。

例如,南北朝
时期,由于统一的政权消失,南方和北方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政治权力高度分裂。

总体来说,朝代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同力量、
制度和文化碰撞的结果。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总结,可以更好
地理解朝代更替背后的规律和特点。

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

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

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经历了数百个王朝的更替。

这些王朝的兴衰更迭,不仅仅是政治权力的交接,更是社会制度、文化传承和民族命运的变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原因和影响。

一、政治动荡与王朝更替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动荡。

在古代,政治权力的争夺经常导致战乱和内乱。

例如,西周末年的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以及五胡乱华等历史事件,都是政治动荡导致王朝更替的典型案例。

政治动荡导致的王朝更替,不仅仅是统治者的更替,更是社会制度的变革。

例如,秦朝的统一战争结束后,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废除了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度。

这种制度变革不仅影响了政治结构,也影响了社会经济和文化传承。

二、经济发展与王朝更替经济发展是王朝更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国古代,经济繁荣往往伴随着王朝的兴盛,而经济衰退则往往导致王朝的衰亡。

例如,唐朝的盛世就是因为经济繁荣,而五代十国的动荡则是因为经济衰退。

经济发展与王朝更替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一方面,王朝统治者的政策和措施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宋朝的商业繁荣和明朝的海外贸易,都是统治者政策的结果。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会影响王朝的稳定和统治者的能力。

例如,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衰退,导致北方王朝的灭亡。

三、文化传承与王朝更替中国古代王朝更替还与文化传承有关。

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这些文化传承对于王朝的稳定和统治者的合法性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汉朝的儒学思想、唐朝的诗词文化,都是各自王朝文化传承的典型。

然而,文化传承也可能成为王朝更替的障碍。

当一个王朝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无法适应社会变革和民众需求时,就会出现社会矛盾和动荡。

例如,明朝末年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清朝的改革思潮,都是由于文化传承的问题而引发的。

四、王朝更替的影响王朝更替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王朝更替改变了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每个王朝的建立都伴随着政治制度的变革,例如封建制度、郡县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兴起。

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与政权转移

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与政权转移

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与政权转移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与政权转移是一个频繁出现的现象,这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变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夏商周三代开始,到秦汉唐宋明清,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意味着中国政治体制的重新构建和国家命运的改变。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以及政权转移进行探讨。

一、王朝更替的原因1. 政治动乱:政治动荡是导致王朝更替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时间推移,国家内部的政治环境往往因各种因素而失衡,导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王朝更迭。

2. 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也是引发王朝更替的重要因素。

经济的不稳定会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民众不满情绪的积聚,从而引发政权的动荡与更迭。

3. 民族压力:在中国历史上,民族压力也是王朝更迭的原因之一。

外族的入侵和压迫往往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抵抗精神,推动了王朝的更迭,使中国历史发展出了独特的脉络。

二、王朝更替的演变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

例如,从夏朝到商朝,再到周朝,王朝更替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格局。

在封建制度下,王朝的更迭往往通过礼制进行。

新王朝上位后,会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仪式,以显示自己的合法性,巩固统治地位。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政权的转移逐渐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与独立。

像南北朝时期,汉族的北魏和南方的南朝并存,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政治局面。

而隋唐时期,辽宁地区的契丹人建立了辽国,给中国政治带来了新的变化。

此外,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王朝之一,明朝的建立也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国家政权的重新整合,恢复了中原汉族的统治。

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影响与启示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与政权转移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王朝更替促使了政治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在王朝更替的过程中,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在政治制度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如封建制度、官僚制度、科举制度等。

古代王朝的兴衰与朝代更替的原因分析

古代王朝的兴衰与朝代更替的原因分析

古代王朝的兴衰与朝代更替的原因分析古代王朝的兴衰与朝代更替是历史的中心议题之一。

无论是中国的夏、商、周,还是埃及的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以及希腊、罗马等古老的文明,都曾经历了兴盛和衰落的过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古代王朝的兴衰以及朝代的更替呢?本文将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导致古代王朝兴衰与朝代更替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代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和社会阶级的矛盾是王朝衰亡的常见诱因。

在中国周代,封建制度下的亲族扩张以及领地分封造成的土地不平均问题严重,加之贵族内部的争斗和抱团现象,使得国家内部动荡不安。

同样,在希腊和罗马时代,奴隶制度的存在导致了阶级对立,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冲突最终导致了政权的更替。

二、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也是古代王朝衰亡的重要原因。

在许多古代王朝中,经济的衰退往往伴随着王朝的衰落。

盛世的王朝往往拥有繁荣的经济,而衰落的王朝则往往经济衰退。

经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力低下、财政赤字、不平等分配等方面。

例如,罗马帝国面临着土地兼并以及奴隶制度带来的农业大规模生产,造成了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和生计,进而引发了社会动荡和帝国的衰落。

三、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古代王朝兴衰与朝代更替的决定性因素。

不善治国的君主或政府往往导致国家衰败,政府腐败和内讧更是伴随王朝衰亡的常见现象。

例如,中国的晚清时期,朝廷的腐败和外国列强的侵略导致了清朝的衰亡。

同样,罗马帝国的腐败和无能的统治者也成为了整个帝国解体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古代王朝的兴衰与朝代更替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

社会、经济和政治都交互影响着王朝的命运。

社会不公平、经济衰败以及政治腐败都有可能引发国家的动荡并最终导致王朝的兴衰和朝代的更替。

了解这些因素,对于我们理解历史的变迁和今天的社会问题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注:1200字约为2页。

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

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

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在古代中国历史长河中,王朝更替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在不同的时期,中国曾经经历过多次王朝更迭,每个新的王朝都对国家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的原因和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一、古代中国王朝更迭的原因王朝更替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社会和军事等多个层面来解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政治内外因素:政治内部斗争、争权夺利、统治者的死亡等都是导致王朝更替的重要因素。

同时,外部战争、入侵等也会严重动摇一个王朝的统治地位。

2. 社会经济变迁: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民众不满、造成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有时也会成为王朝更迭的导火索。

3. 自然灾害与瘟疫:自然灾害和瘟疫的爆发不仅会造成人口减少和城市衰败,也会引发政治动荡,从而导致王朝更迭。

4. 外族入侵:古代中国经历过多次外族入侵,当外族统治者建立起新的王朝时,就会发生王朝更迭。

二、战国时期的王朝更替在战国时期,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各个诸侯国相互争斗,多次发生王朝更迭。

这一时期的更替过程主要是以战争和政治斗争为主。

1. 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从周朝末年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独立,政治势力高度分裂。

诸侯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各方势力更迭。

2. 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如孟子和荀子等。

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也为王朝更迭提供了理论基础。

3. 秦朝的崛起:秦朝崛起后,逐渐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

三、秦汉之后的王朝更迭从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迭日益频繁,交替出现的王朝包括了西汉、东汉、三国、晋朝、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等。

1. 政治格局演变:自秦朝统一中国后,帝制政权逐渐成为中国政治的主流形式。

然而,一些王朝的建立往往是通过战争、政治动荡和政权更迭来实现的。

2. 文化传承与交融:每个王朝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的传承和交融是王朝更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王朝更替的认识

王朝更替的认识

王朝更替的认识王朝更替:历史演变与社会变革的深入思考王朝更替,作为历史长河中屡见不鲜的现象,不仅代表着政治权力的更迭,更象征着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王朝的更迭如同波澜壮阔的史诗,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王朝更替的认识,以期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历史逻辑和社会动力。

一、王朝更替的历史背景与过程王朝更替往往伴随着战争、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

在中国历史上,从夏商周到秦汉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新王朝的崛起都伴随着旧王朝的衰落。

这些更替过程往往涉及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民族矛盾激化等多重因素。

新王朝的建立,往往伴随着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需求。

二、王朝更替的原因分析1. 政治因素:政治腐败、官僚主义、皇帝昏庸等是导致王朝更替的重要原因。

当政治体制失去民心,社会矛盾激化,就会为新的政治力量提供崛起的契机。

2.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不平衡、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等问题,都会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停滞和民生困苦。

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新的政治力量来推动改革。

3. 文化因素:文化观念的变革往往伴随着王朝更替。

新王朝的崛起往往伴随着新的文化思潮的兴起,这些思潮反映了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的需求。

4. 民族因素: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分裂,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也是影响王朝更替的重要因素。

民族矛盾激化往往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为新的政治力量提供机会。

三、王朝更替的影响与启示1. 社会变革:王朝更替往往带来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

这些变革包括土地制度、赋税制度、行政区划、官僚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以适应新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这些变革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文化融合:王朝更替也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时期。

新王朝的统治者往往吸收和借鉴前朝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朝代更替原因
一、阅读书目说明
读《中国文化教程》(马敏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章--中国文化的源流后,不禁想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各个朝代,于是到图书馆借阅了《中国古代史》(赵毅、赵轶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用大半学期的时间浏览了夏到元的朝代更替。

二、读书后自己历史观的变化及感想
I.历史朝代简说
上这个课之前自己太过于注重理科知识的学习,对于历史没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听老师讲各个朝代时总感觉每个朝代都很漫长,尧舜似乎出现于盘古开天辟地之际。

但现在我了解到了,尧舜离我们其实也不那么遥远,4000多年前大禹奉舜之命治黄河之水有功而得到禅让,成为夏朝的创造者。

后其子启废除禅让制,建立传子制,至此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随后历商、周(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进入中国近代史。

各代时间长者如周800年,而较短的则只有短短的15年,如秦;看到历史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辉煌的同时,我也看到朝代更替之间战争的血腥和生灵涂炭的凄凉,以及各朝代内的波涛汹涌。

II.“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原因
1.皇帝的昏庸无能
历代王朝的创立者栉风沐雨、艰苦倍尝乃有天下,他们懂得民间疾苦,能体恤民情,劝课农桑、大力发展经济,建立一系列有利于百姓的制度,王朝一般都会在几十年内出现“盛世“局面。

像唐太宗、朱元璋都是一生勤政、宵衣旰食,至少在他们统治前期是这样的。

但后面的皇帝则慢慢的腐败堕落,变得荒淫无度,追求金钱、残暴人民,大兴土木搞形象工程、穷兵黩武以求流芳百世,搞得尸横遍野,怨声四起。

最终王朝走向灭亡,进入乱世,一位新皇帝又统一全国,又进入下一轮的循环。

4000多年的历史无一王朝例外。

2.外戚和宦官专权
由于亲缘关系,不少并无真才实能的贵族子弟掌握国家政权,或者宦官弄权专朝。

他们并不能真正的为国家效力,为百姓造福。

反而相互勾结,排斥、打击那些真正有才能的士人;在地方上胡作非为,大量搜刮民资,兼并百姓的土地;闭塞视听,导致饥荒遍野而皇帝并不自知。

更甚者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取而代之。

最终吏治严重腐败,选举不实,贪污成风。

而百姓则苦不堪言,有冤难伸。

3.诸侯和军阀割据
王朝建立的过程中必须依靠外界的力量,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依靠各地富豪的支持,后期慢慢演变为对各地诸侯的依赖,同时为战争的需要各地大量屯兵而形成军阀。

他们割据一方,发展自己的势力,军阀之间相互明争暗斗,相互兼并。

同时朝廷不断派兵镇压,带来大量的徭役;同时军费的开支过大,导致百姓苛捐杂税繁重,名不聊生。

最终只待时机成熟,有志之士举兵夺取政权,或则形成鼎立之势。

如太原留守李渊,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灭亡隋朝,奠定了彪炳千秋的二百九十余年的盛唐霸业。

是故,在各个皇帝掌权的时候都尽力加强中央集权。

4.穷兵黩武,繁重苛税
战争期间人口大减,百废待新,统治者大力安顿流民,修养生息,但随后则
难免由于穷兵黩武而大量征用百姓,同时国家开支日益庞大,于是巧立名目,任意征税,民不聊生,冻无衣,饥无食。

III.新王朝取代旧王朝的两种途径
1.民心所向,靠战争,即所谓“以马上得天下”
(1)旧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直接推翻了旧王朝,新王朝在战乱中乘时而起,其中有的是起义领袖蜕化为新的封建帝王,像秦末的刘邦、元末的朱元璋;有的是在农民大起义失败后,贵族军阀在群雄混战中建立起新王朝,像新莽末年的刘秀。

(2)农民大起义没有直接推翻旧王朝,但给了它致命的一击,使它瓦解,新王朝在起义后的混战中降生。

像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唐之代隋等。

2.外族入侵
崛起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借中原旧王朝战乱的机会起兵南下,征服半个乃至全部中国,像南宋后期蒙古族所建的蒙古汉国和元(这是北方民族第一次征服了整个中国)、明末满族所建的清(这是北方民族第二次征服了整个中国)。

北方民族所建立的王朝,由于其社会发展程度落后,带有浓厚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色彩,给中原民众带来的苦难是很深重的。

3.非暴力的手段(大势所趋)
新兴统治集团操控了国家的军事和政治,威逼旧王朝统治者交出政权,美其名曰效法尧舜的“禅让”,其实就是篡位。

像王莽代西汉、曹丕代东汉、司马炎代曹魏、杨坚代北周、赵匡胤借“陈桥兵变”取代后周,都是借用了“禅让”的名义。

IV.结语
四种原因并非各自为政,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朝代的覆灭,几种原因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建国伊始,皇帝廉政,政治清明,选贤任能,外戚宦官岂敢弄权专政,于是出现历史上那许许多多的盛世。

但三五十载过后,天下太平,皇帝生活安逸,忘乎所以,于是内忧外患便慢慢的酝酿成熟。

建国功臣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开国皇帝忌惮他们的势力而受到迫害,或开国皇帝死后受到新皇帝和朝臣的排斥。

),朝廷内外处于缓慢的变革、堕落之中,吏治日趋腐败;皇帝荒淫无度,宦官专权,外戚掌势,官场尔虞我诈,有志之士救国无门、有心无力。

于是横征暴敛、苛捐杂税,战乱频繁,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得不到保障,生命得不到保障,国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有志之士登高一呼,而天下云集,农民起义四处爆发,不断冲击着旧王朝的统治。

最终势必为新的王朝所代替。

四种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严重的影响了百姓的生活,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才是江山社稷的根本,只要为政者能为百姓着想,实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百姓必然会拥护你,你的王朝方能得到长久地发展。

当然也应该知道要在神州大地上做一个传诵千古的明君绝非易事,有的人贪图享乐,有的人有心无力。

在传子制(当然禅让制也并非完美)建立之后,不管皇帝长子是否有能力,一般都会继承皇位;须知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关系,同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足够刚毅做自己的决定。

人的本性都是贪婪的,前代创造了安逸的环境,他们怎能不骄奢淫逸、腐败堕落,长居深宫又怎能知道民间疾苦。

中后朝的时候,皇帝也许能励精图治,或许能创造暂时的中兴,但更多的是有心无力,一切的一切毕竟是杯水车薪,难以挽回大局。

同时一个王朝往往会经历数代,你可以要求你自己励精图治,但你不能或者无力要求你的子孙也这样,所以王朝的覆灭有其必然性。

建立了“贞观之治”的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留下来一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叫做:“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不少人都在战战兢兢身体力行着“以铜为鉴、以人为鉴、以史为鉴”的形式,但能真正达到“正衣冠、明得失、知兴替”境界的人却实在是少之又少,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就连唐太宗的子孙们也没有做到,反而被黄巢的一把大火烧着了屁股,灰溜溜地退出了曾经创造过辉煌的舞台。

如今我们也只不过是处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阶段,朝代的更替是必然的,只希望我们的掌权者以史为鉴,戒之慎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