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部编版第一单元《4.昆虫备忘录》教案 - 副本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4 昆虫备忘录(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4 昆虫备忘录(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备忘录”等生字,理解并运用“瓢虫”、“蝴蝶”等昆虫名称。
-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描述昆虫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记录。
- 学生能够模仿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对昆虫的观察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记录等实践活动,培养观察力和信息整理能力。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升交流与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
-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 课文阅读:《昆虫备忘录》- 昆虫知识的介绍与观察- 口语表达与写作练习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课文学习,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词汇描述昆虫,并进行记录。
- 难点:- 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信息有效地转化为文字记录。
- 学生如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昆虫模型或标本- 实物投影仪- 学具:- 观察记录表- 彩色笔- 课本及学习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展示昆虫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学习:- 阅读课文,讲解生字词。
- 通过多媒体展示昆虫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昆虫的特征。
3. 小组活动:- 学生分小组,观察昆虫模型或标本,记录昆虫的特征。
- 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
4. 写作练习:- 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模仿课文,写一段关于昆虫的描述。
-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写作建议。
5. 展示与讨论:-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全班讨论。
- 教师点评,强调写作要点。
6. 总结与反思:- 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分享学习感受。
-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板书昆虫备忘录- 核心内容:- 昆虫的特征- 描述昆虫的方法- 观察记录的重要性作业设计- 必做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生字词。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案第1篇】4*昆虫备忘录教学目标:1 .能读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默读课文2. 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大家分享并简单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3.具有对昆虫进行探究的欲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昆虫,总结该种昆虫的特征与大家分享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昆虫资料教师准备表格、卡、教学片课件、视频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那种昆虫,有什么特点吗?(1)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昆虫。
(2)各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
(1)学生观看视频(2)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昆虫,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此处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由、视频转向文字,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也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3.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汪曾祺的文章中,看看他是如何用文字描述这几种昆虫的。
(1)学生了解作者简介(2)齐读课题《昆虫备忘录》二、初读课文读通读懂1.自由读通课文(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2)画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预设点:(1)膜翅益虫瓢虫马铃薯霸王蚂蚱鞘翅形态丝绸掌握咯咯作响黑斑褐色琢磨瞎款多种方式认识生字生词(2)磨[ mó ]1.摩擦磨合2.阻碍,困难3.消耗,消灭4.拖延,耗时间[ mò ]1.粉碎粮食的工具。
2.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
3.掉转师提问在本课中“琢磨”应读哪个音3.接读课文,在读中正音。
4.梳理课文内容(1)课文讲了哪几种昆虫(2)为什么不以名字命名小标题(3)每种昆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4)通过瓢虫的描写片段,你还知道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三、制作昆虫备忘录1.你最喜欢哪一种昆虫,说说原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4昆虫备忘录(教案)1

4* 昆虫备忘录【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各个昆虫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各个昆虫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昆虫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各个昆虫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究昆虫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难点:理解本文以小标题形式组织内容的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兴趣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小昆虫,它们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性?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理解一下这些有趣的小动物们吧。
2.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化钻研。
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3.昆虫简介。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学习生字。
录(lù) 凡(fán) 距(jù) 款(kuǎn)绸(chóu) 膜(mó) 瞎(xiā) 益(yì)约(yuē) 蚂(mà) 斑(bān)2.学习词语。
复眼: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
琢磨:思索,考虑。
灵敏:反响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响。
款款:渐渐地。
收拢:把散开的聚集起来,合拢。
严丝合缝:指缝隙密合;也用来形容言行周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昆虫?本文描写了有复眼的蜻蜓、苍蝇,花大姐、独角仙、蚂蚱。
统编版教材《昆虫备忘录》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统编版教材《昆虫备忘录》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昆虫备忘录》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
这篇课文由四篇短文组成,分别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和蚂蚱这几种昆虫。
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充满趣味,以备忘录的形式呈现了昆虫的外形、习性等方面的特点,是一篇能激发学生对昆虫研究兴趣的佳作。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单元的主题是“可爱的生灵”,《昆虫备忘录》作为本单元的一篇课文,有助于学生在观察昆虫特点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生灵的奇妙,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同时,这篇课文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介绍事物的范例,即通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简洁而生动的描述。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尤其是对昆虫这种小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们在概括事物特点、准确描述事物方面可能还存在不足。
在识字方面,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但对于一些较难的生字,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练习。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录、凡”等10个生字,会写“昆、蚂”等13个字。
能够说出文中所介绍昆虫的特点,如蜻蜓的复眼、瓢虫的硬翅等。
学习作者抓住昆虫特点进行描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圈画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昆虫图片或实物,增强对昆虫特点的直观认识,提高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准确把握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如外形、习性等。
学习作者介绍昆虫特点的方法,如细致观察后的简洁描述。
例如在描写蜻蜓时,作者抓住了蜻蜓的复眼“复眼由好多小眼睛构成,是昆虫中最大的”,这一描述简洁明了地突出了蜻蜓复眼的独特之处。
通过这样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重点进行描写。
语文教案设计《昆虫备忘录》

语文教案设计《昆虫备忘录》《昆虫备忘录》语文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昆虫备忘录》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可爱的生灵”,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中各种生灵的可爱之处,激发学生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之情。
《昆虫备忘录》这篇课文别具一格,作者汪曾祺以轻松诙谐的笔调,通过描写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这几种昆虫的外形、习性等特点,展现了昆虫世界的奇妙与有趣。
课文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童趣,文中还穿插了一些生动的描写和有趣的表达,如“复眼”的解释、“花大姐”的别称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录、凡”等10个生字,会写“昆、蚂”等14个字。
- 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观察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并积累文中的词语,如“备忘录、琢磨”等。
- 能概括出课文中所描写昆虫的主要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昆虫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点批注,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 引导学生了解文中昆虫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昆虫的方法,如从外形、颜色、习性等方面进行观察。
-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圈点批注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以文中描写蜻蜓为例,蜻蜓的外形特点在课文中有详细的描写,“蜻蜓飞起来的时候就像一个小飞机”,这一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蜻蜓飞行时的姿态,通过分析这样的句子,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昆虫特点。
2. 难点- 体会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并学习如何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描写独角仙时,作者用“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这样的句子,不仅写出了独角仙的体型大,字里行间还流露出一种好奇与喜爱,这种情感的表达较为含蓄,需要引导学生体会。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昆虫备忘录(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昆虫备忘录(部编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并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昆虫的基本特征: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
昆虫的分类:蝴蝶、蜜蜂、蚂蚁、蚊子等。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益虫、害虫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教学难点: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以及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标本、图片、PPT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昆虫标本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昆虫。
3.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昆虫,研究其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并分享给全班。
4. 应用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份昆虫备忘录,记录昆虫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板书设计板书昆虫备忘录板书内容:昆虫的基本特征、分类、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以及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作业设计制作一份昆虫备忘录,记录三种不同的昆虫。
写一篇关于昆虫与人类关系的短文。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互动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改进方向: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活动,如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昆虫的图片或视频,如蝴蝶飞舞、蜜蜂采蜜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问题引导:询问学生对昆虫的了解,如“你们知道哪些昆虫?”“昆虫有什么特点?”等,以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基本特征:详细介绍昆虫的身体结构(头、胸、腹三部分),触角、复眼、翅膀和足等特征,并通过PPT或实物展示昆虫的各个部分。
分类介绍:讲解昆虫的分类,如鳞翅目(蝴蝶)、膜翅目(蜜蜂)、直翅目(蝗虫)等,并展示各类昆虫的图片或标本。
4 昆虫备忘录(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

4 * 昆虫备忘录教学目标1. 认识“录、凡”等10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2. 默读课文,了解文中描述的昆虫的显著特征,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文中描述的昆虫的显著特征,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难点尝试制作表格式的备忘录。
教具准备课件资源,蜻蜓、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图片,关于昆虫的小视频教学过程Ⅰ谈话导入,引发兴趣1. 谈话导入:春天到了,昆虫活跃起来了,你对哪些昆虫比较熟悉呢?请大家说一说。
2.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
学生描述这几种昆虫的图片。
3. 教师过渡:这些可爱的昆虫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昆虫备忘录》,走近这些昆虫。
4. 板书课题。
(板书:《昆虫备忘录》)5. 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1 :课文揭示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秘密?预设2 :“备忘录”指的是什么?6. 解题“备忘录”。
(1)质疑:你在哪里用过“录”字?记录、录音、录取、收录、目录等。
(2) 教师点拨:“录”就是记载、抄写的意思。
为了不让自己忘记,就把重要的内容记录下来,这就是“备忘录”。
汪曾祺先生记录的是昆虫,所以本文叫《昆虫备忘录》。
【设计意图】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自己知晓的昆虫畅所欲言,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走进昆虫的世界。
Ⅱ学习生字,整体感知1. 借助导语,明确目标。
(1)指名读一读导语,画出重点句子。
(2)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2.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要求:标出自然段。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把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2)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出示生字。
①学习生字: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凡、款、斑”。
②识记生字:熟字加偏旁:“巨+ = 距”“周+ 纟= 绸”“莫+ 月= 膜”“害+ 目= 瞎”。
形近字比较,如:绿—录,风—凡,斑—班。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说课稿第【1】篇〗三年级《昆虫备忘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录、凡”等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各种昆虫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默读,感受昆虫的有趣。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昆虫有趣的地方,培养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1.了解文中各种昆虫的特点,找出感兴趣的地方。
2.体味文章语言的生动、有趣。
教学课时 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蜻蜓、瓢虫、蚂蚱、独角仙。
提问:图上的昆虫大家都认识吗?如果认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这几种昆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昆虫,它们身上还藏有哪些秘密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昆虫备忘录)。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课文揭示了这几种昆虫的什么秘密?(2)“备忘录”指的是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1)出示词语:备忘录凡是距离款款黑绸膜翅益虫(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习生字。
(1)约斑录凡距款绸膜瞎益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绸”,前鼻音“凡款斑”。
(2) 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熟字加偏旁:“巨+=距”“周+纟=绸”“莫+月=膜”“害+目=瞎”。
(2)形近字比较。
如:绿一录风一凡斑一班(3)组词扩展:“款待款款有益益虫大约”(4)以多种形式认读词语,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褐色……
四、回归整体,明确方法
1.小组合作读课文。
小组成员轮流读课文,喜欢哪部分就站起来读哪部分。
2.方法讨论。
归纳小结本单元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结构清晰,抓住昆虫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用词生动准确)
五、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拓展阅读,加深感受。
出示汪曾祺《昆虫备忘录》另三篇进行阅读,说说读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2.做备忘录,迁移运用。
(1)用课件展示不同形式的备忘录,如表格、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片等,拓宽学生阅读空间。
(2)根据课前的观察所得和收集到的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抓住昆虫的特点,试着用生动准确的语句,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3)展示评议,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出。
3.推荐阅读,拓宽视野。
课后阅读《小学生汪曾祺读本》。
3.整体感知。
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顺势理清课文的结构,感受课文结构的清晰。
三、自学课文,感悟积累
1.自主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默读课文,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种昆虫进行自学。①想想作者介绍了这种昆虫的 Nhomakorabea些特点。
②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语句,摘录生动准确的词语并想想好在哪里。
⑵填写表格。
学生根据以上学习目标展开自学,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3.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了解几种昆虫的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集体备课
二次修改
一、激趣导入,学习字词
1.激趣导入
⑴猜谜:出示昆虫图片,让学生猜名字。
(2)揭示课题:这些昆虫都有不同的小秘密呢,你想了解它们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昆虫备忘录》。(板书课题)
款(交款)(付款)膜(面膜) (保鲜膜)
斑(斑马)绸(丝绸)(绸缎)瞎(摸瞎子)
③交流字词义理解,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凡是”“款款”“益虫”可用换同义词的方法理解,“黑绸”“衬裙"“膜翅"可借助图片帮助理解。
二、初读感知,理清结构
1.读读想想。
默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2.读读说说。
同桌交流: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昆虫?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昆虫?为什么?
教学目标
1.会认“录、凡、距、款、绸、膜、瞎、益、约、蚂、斑”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感兴趣的语句。
2.默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感受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几种昆虫的特点。
4.昆虫备忘录
教材分析
《昆虫备忘录》是一篇略读课文,包含《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四个短篇,分别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这四种昆虫。
《复眼》先介绍作者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再介绍有复眼的动物都很灵敏,然后想象“人长了一对复眼会怎样”,读来趣意盎然。《花大姐》描写了瓢虫收拢翅膀时的动作,介绍了瓢虫的硬翅及翅上的圆点,用词准确生动,语言幽默。《独角仙》抓住独角仙身体大,力气大的特点展开细致地描写,一只只会使蛮力的独角仙跃然纸上。《蚂蚱》从蚂蚱的别名、画家喜欢画蚂蚱、蚂蚱飞行、土蚂蚱四个方面分段介绍,条理清楚。四篇短文都抓住了昆虫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语言富有特色,文章较有趣味。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生字多,可让学生在初读时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以小组轮读、同桌互读等方式检查正音,达到读正确读流利的目标。
课前布置学生通过观察、查找资料等方式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或几种昆虫,在学习课文表达方法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表格、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片等,做一份自己的昆日备忘录。通过这个活动,激发学生对昆虫的探究兴趣,学会抓住昆虫的特点进行有序表达,为本单元口语交际和习作打好基础。
昆虫名称
特点
生动准确的词语
2.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昆虫的特点,填写表格,感知重点词语的准确生动,有感情读文。
昆虫名称
特点
生动准确的词语
蜻蜓
复眼灵敏
灵敏噌——飞了……
瓢虫
翅上有圆点
款款黑绸衬裙顺顺溜溜
严丝合缝……
独角仙
昆虫里的霸王力气大
轻轻一捏从头到脚约有两寸拉着就走……
蚂蚱
飞时有声音
膜翅好看“土蚂蚱”讨厌
2.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内分段互读,检查是否能够做到字音正确。
(3)全班交流。
①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字词,注意易错字的读音。
提示:“益”读第四声,不读第二声。“蚂”是多音字,在“蚂蚱”这个词语中读第四声。
②记忆字形。
字形复杂的生字可以联系生活组词来识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