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手册
建筑施工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

建筑施工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一、高处坠落事故1 事故知识高处作业时指在坠落高度距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作业处进行的作业。
高处作业可分为临边作业、洞口作业、悬空作业三大类。
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中,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及交叉作业区的坠落事故即为高处坠落事故。
高处坠落事故的常见形式:(1)从脚手架及操作平台上坠落。
身体失衡,且未正确使用安全“三保”(即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而导致的高处坠落。
(2)从平台坠落沟槽、基坑、井孔。
(3)从机械设备上坠落。
(4)从楼面、屋顶、高台等临边坠落。
(5)滑跌、踩空、拖带、碰撞等引起的坠落。
(6)从“四口”(通道口、预留洞口、电梯井口、楼梯口)坠落。
(7)从垂直运输设施上坠落。
2 救援及处置措施(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的医院治疗。
(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建筑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建筑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预案概述:简要介绍预案的目的、范围、适用条件以及编制依据。
2. 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包括指挥部、救援队、联络组等。
3. 应急预警系统:建立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包括监测设备的布置、监测指标的设定和预警信号的发布。
4. 事故报告与调度:明确建筑施工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报告内容和报告对象,以及调度的方式和流程。
5. 紧急救护与应急处置:明确建筑施工事故发生后的急救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包括疏散撤离、伤员救治、火灾扑灭等。
6. 应急物资储备和配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包括急救药品、救援装备、通信设备等,并明确储备物资的种类、数量和配备标准。
7. 安全防范措施:明确建筑施工事故发生前的安全防范措施,包括专人负责、安全警示标识、安全培训等。
8. 应急演练与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测试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
9. 协调与合作机制: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包括公安、消防、医疗机构等,共同应对建筑施工事故。
10. 预案修订与更新:建立预案修订和更新机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在编写建筑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还需考虑具体的施工场所、施工方式和施工项目等因素,确保预案具体、可行、针对性强。
同时,还需依法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
建筑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建筑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在建筑公司发生安全事故时,为保障人员安全并尽快处理事故,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
以下是一个建筑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示例:一、应急救援组织1.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2. 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确定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和人员职责。
二、事故报告和通知1. 事故发生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出事故通知。
2. 详细记录事故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等,并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三、人员安全疏散和救援1. 发现事故后,立即启动人员疏散预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事发区域。
2.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事故现场救援和抢救伤者,并及时调动并协调医疗救援资源。
四、事故现场控制和隔离1. 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限制外人进入事故区域。
2. 切断事故场地的电力、气体等供应,防止事故扩大。
五、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1. 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包括疏散工具、急救箱、防护设备等。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确保其完好可用。
六、事故调查和处理1. 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2.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七、应急演练和培训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救援能力。
2. 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对安全事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以上是建筑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一个示例,具体的预案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建筑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时,建筑公司还应定期检查和更新应急救援预案,以确保其在实践中的有效性。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篇)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措施:- 立即向现场人员发出警报,通知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 直接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请求支援。
- 启动应急通信系统,与相关部门和救援队伍保持紧密联系。
- 马上将现场的电、气、水等相关设施切断。
- 尽可能将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进一步蔓延。
2. 伤员救援:- 迅速调集救援队伍,进行伤员的初步救治。
- 优先安排伤势重的伤员进行救援。
- 对无法救治的伤员,应及时予以合理安置,避免二次伤害。
- 遵循现场救援原则,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3. 火灾应急处理:- 启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快速通知相关人员。
- 将发生火灾的区域及周边区域进行封控,阻止火势蔓延。
- 尽量使用灭火器、灭火器设备和灭火水带进行初期扑救。
- 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的安全。
4. 事故现场的处置和清理:- 指定专人负责现场管理,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
-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现场调查和取证工作。
- 清理现场时,应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5. 事后处理和报告:- 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 制定事故的报告和处理方案,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 进行事故事后教育,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 修复事故造成的设备损坏,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以便快速、高效地处置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整个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调度,由相关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负责人组成,设立于现场或者附近。
2. 指挥部: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指挥和统筹,由指挥调度员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设立于现场。
3. 救援小组:由专业的救援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救援和伤员处理。
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手册

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手册XXX建筑工程第三有限公司前言企业一线从业人员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梯队。
进一步加强企业一线从业人员的应急培训,既是全面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也是有效防止因应急知识缺乏导致事故扩大的迫切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经营单位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培训的通知》和省、市、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筑牢安全生产的防线,我们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现场事故应急救援的实际,编写了这本《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手册》,本书内容实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针对性强,是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普及和应急培训的好助手。
当前,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做好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培训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所以,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牢牢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理念,以全面提高一线从业人员应急能力为目标,切实把应急培训落实到位。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写人员水平有限,可能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员工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鼓励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XXX建筑工程第三有限公司2020年8月目录第一章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1第一节事故应急预案┈┈┈┈┈┈┈┈┈┈┈┈┈┈┈┈┈1一、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2二、应急预案的分级和种类┈┈┈┈┈┈┈┈┈┈┈┈┈┈2三、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4四、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内容┈┈┈┈┈┈┈┈┈┈┈┈┈┈8第二节事故应急演练┈┈┈┈┈┈┈┈┈┈┈┈┈┈┈12一、应急演练的类型┈┈┈┈┈┈┈┈┈┈┈┈┈┈┈┈┈12二、应急演练的基本内容┈┈┈┈┈┈┈┈┈┈┈┈┈┈┈14三、应急演练计划┈┈┈┈┈┈┈┈┈┈┈┈┈┈┈┈┈┈16四、应急演练的实施┈┈┈┈┈┈┈┈┈┈┈┈┈┈┈┈┈16五、应急演练的评估和总结┈┈┈┈┈┈┈┈┈┈┈┈┈┈17第三节事故应急处置┈┈┈┈┈┈┈┈┈┈┈┈┈┈┈18一、事故现场的控制措施┈┈┈┈┈┈┈┈┈┈┈┈┈┈┈18二、负伤人员的紧急救护┈┈┈┈┈┈┈┈┈┈┈┈┈┈┈22复习思考题┈┈┈┈┈┈┈┈┈┈┈┈┈┈┈┈┈┈┈┈┈26第二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职业危害防护┈┈27第一节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27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27二、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29三、职业病的各类┈┈┈┈┈┈┈┈┈┈┈┈┈┈┈┈┈┈30第二节职业危害申报管理┈┈┈┈┈┈┈┈┈┈┈┈┈33一、申报范围┈┈┈┈┈┈┈┈┈┈┈┈┈┈┈┈┈┈┈┈33二、申报内容┈┈┈┈┈┈┈┈┈┈┈┈┈┈┈┈┈┈┈┈34三、申报管理┈┈┈┈┈┈┈┈┈┈┈┈┈┈┈┈┈┈┈┈34四、申报方式┈┈┈┈┈┈┈┈┈┈┈┈┈┈┈┈┈┈┈┈34五、申报要求┈┈┈┈┈┈┈┈┈┈┈┈┈┈┈┈┈┈┈┈35第三节职业危害防护┈┈┈┈┈┈┈┈┈┈┈┈┈┈┈35一、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防治┈┈┈┈┈┈┈┈┈┈┈┈┈35二、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和防治┈┈┈┈┈┈┈┈┈┈┈┈┈37三、生产性噪声的危害与防治┈┈┈┈┈┈┈┈┈┈┈┈┈40四、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治┈┈┈┈┈┈┈┈┈┈┈┈┈┈42第四节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用和维护┈┈┈┈┈┈┈┈┈45一、概述┈┈┈┈┈┈┈┈┈┈┈┈┈┈┈┈┈┈┈┈┈┈45二、分类┈┈┈┈┈┈┈┈┈┈┈┈┈┈┈┈┈┈┈┈┈┈46三、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48复习思考题┈┈┈┈┈┈┈┈┈┈┈┈┈┈┈┈┈┈┈┈┈52第三章生产安全事故及其预防┈┈┈┈┈┈┈┈┈53第一节机械伤害事故及其预防┈┈┈┈┈┈┈┈┈┈┈53一、机械伤害类型┈┈┈┈┈┈┈┈┈┈┈┈┈┈┈┈┈53二、机械伤害原因┈┈┈┈┈┈┈┈┈┈┈┈┈┈┈┈┈┈54三、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55四、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遵守的基本操作守则┈┈┈┈┈┈57五、典型机械设备的危险及防护措施┈┈┈┈┈┈┈┈┈┈58第二节电气安全事故及其预防┈┈┈┈┈┈┈┈┈┈┈65一、触电事故基本知识┈┈┈┈┈┈┈┈┈┈┈┈┈┈┈┈65二、防触电安全技术┈┈┈┈┈┈┈┈┈┈┈┈┈┈┈┈┈67三、设备设施静电防护技术┈┈┈┈┈┈┈┈┈┈┈┈┈┈71第三节火灾操作事故及其预防┈┈┈┈┈┈┈┈┈┈┈75一、常见的火灾爆炸事故┈┈┈┈┈┈┈┈┈┈┈┈┈┈┈75二、防火防爆的原理与基本技术措施┈┈┈┈┈┈┈┈┈┈76 第四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及其预防┈┈┈┈┈┈┈┈┈80一、建筑施工生产与事故特点┈┈┈┈┈┈┈┈┈┈┈┈┈80二、建筑施工事故发生规律┈┈┈┈┈┈┈┈┈┈┈┈┈┈81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86四、建筑安全事故预防知识┈┈┈┈┈┈┈┈┈┈┈┈┈┈90复习思考题┈┈┈┈┈┈┈┈┈┈┈┈┈┈┈┈┈┈┈┈94第四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95第一节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95一、重大危险源┈┈┈┈┈┈┈┈┈┈┈┈┈┈┈┈┈┈┈95二、重大危险源辨识┈┈┈┈┈┈┈┈┈┈┈┈┈┈┈┈┈96三、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99第二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103一、事故隐患的概念、成因与分类┈┈┈┈┈┈┈┈┈┈┈103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104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06四、隐患排查治理内容┈┈┈┈┈┈┈┈┈┈┈┈┈┈┈┈107“关节点”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108 五、第三节安全生产检查┈┈┈┈┈┈┈┈┈┈┈┈┈┈┈119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119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121三、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123复习思考题┈┈┈┈┈┈┈┈┈┈┈┈┈┈┈┈┈┈┈┈125第五章安全生产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126第一节事故报告┈┈┈┈┈┈┈┈┈┈┈┈┈┈┈┈┈┈126一、事故的等级划分┈┈┈┈┈┈┈┈┈┈┈┈┈┈┈┈126二、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原则┈┈┈┈┈┈┈┈┈┈┈┈127三、事故报告的时限和部门┈┈┈┈┈┈┈┈┈┈┈┈┈┈127四、事故报告的内容┈┈┈┈┈┈┈┈┈┈┈┈┈┈┈┈128五、事故的补报和续报┈┈┈┈┈┈┈┈┈┈┈┈┈┈┈┈129六、事故信息的查证核实┈┈┈┈┈┈┈┈┈┈┈┈┈┈┈130七、事故信息的处置┈┈┈┈┈┈┈┈┈┈┈┈┈┈┈┈131第二节事故调查┈┈┈┈┈┈┈┈┈┈┈┈┈┈┈┈┈┈132一、事故调查的部门┈┈┈┈┈┈┈┈┈┈┈┈┈┈┈┈132二、事故调查组的组成┈┈┈┈┈┈┈┈┈┈┈┈┈┈┈┈133三、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33四、事故调查报告的提交┈┈┈┈┈┈┈┈┈┈┈┈┈┈┈134五、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的取证┈┈┈┈┈┈┈┈┈┈┈┈┈135第三节事故处理┈┈┈┈┈┈┈┈┈┈┈┈┈┈┈┈┈┈137一、事故处理原则┈┈┈┈┈┈┈┈┈┈┈┈┈┈┈┈┈┈137二、事故批复及处理┈┈┈┈┈┈┈┈┈┈┈┈┈┈┈┈┈138三、事故资料归档┈┈┈┈┈┈┈┈┈┈┈┈┈┈┈┈┈┈139复习思考题┈┈┈┈┈┈┈┈┈┈┈┈┈┈┈┈┈┈┈┈┈140参考文献┈┈┈┈┈┈┈┈┈┈┈┈┈┈┈┈┈┈┈┈┈┈141第一章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一节事故应急预案我国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任何生产经营单位都应该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施工场地应急救援操作手册

施工场地应急救援操作手册1. 应急组织结构1.1 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是施工现场应急救援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对整个应急救援行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1.2 应急小组应急小组是在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下,具体负责处理突发事件的专业小组,包括:- 安全监护组- 医疗救护组- 疏散引导组- 物资设备组2. 应急救援流程2.1 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
2.2 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应急救援指挥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进行应急响应,并根据事故情况确定应急小组的组成和职责。
2.3 应急小组行动各应急小组在接到指挥部指令后,应立即行动,按照预案和职责进行应急救援。
2.4 事故处理应急救援结束后,应做好事故现场的清理和恢复,并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3. 应急救援措施3.1 人员伤亡处理发生人员伤亡时,应立即进行现场救护,并拨打急救电话。
3.2 火灾事故处理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进行灭火,并组织人员疏散。
3.3 自然灾害处理遇到自然灾害时,应立即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
4. 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4.1 培训应对施工现场所有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2 演练应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以提高施工现场的应急救援能力。
5. 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以上就是施工场地应急救援操作手册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施工现场急救知识

施工现场急救知识在施工现场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意外伤害难以避免。
因此,了解施工现场急救知识对保障工人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施工现场急救知识,匡助读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一、施工现场急救基本原则1.1 快速反应:在发生事故时,要迅速做出反应,尽快进行急救处理,争取救治时间。
1.2 保护现场和伤者:在进行急救时,要注意保护现场,防止二次事故发生,同时要保护受伤者,避免进一步受伤。
1.3 寻求专业匡助:在急救处理过程中,如条件允许,要尽快联系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救治。
二、常见施工现场伤害及急救处理方法2.1 擦伤和割伤:清洁伤口,用消毒纱布包扎,避免感染。
2.2 骨折和扭伤:固定受伤部位,用冰袋冷敷,尽快送医院就诊。
2.3 中暑和中暑:将中暑者移到阴凉处,赋予清凉水,保持呼吸通畅。
三、施工现场急救工具及设备的使用3.1 急救箱:施工现场应配备急救箱,内含常用的急救药品和器具。
3.2 AED除颤仪:在心脏骤停时使用,能够及时进行心脏除颤。
3.3 紧急呼救电话:施工现场应明确标识紧急呼救电话,方便及时联系急救人员。
四、施工现场急救培训和演练4.1 培训:施工现场工人应接受急救培训,学会基本急救技能。
4.2 演练:定期组织急救演练,提高工人应急处理能力。
4.3 紧急预案:制定施工现场紧急预案,明确各种危(wei)险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五、施工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宣传5.1 宣传教育:定期开展施工现场急救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工人的急救意识。
5.2 安全标语: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语,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5.3 经验分享:定期组织施工现场急救经验分享会,促进工人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读者对施工现场急救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工作中,遇到意外伤害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急救处理,将极大地提高工人的安全保障水平。
希翼大家都能够时刻注意安全,做好自我保护。
建筑工地急救措施

建造工地急救措施引言概述:建造工地是一个危(wei)险的工作环境,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建造工地应该配备急救措施,并且工人应该接受相关的急救培训。
本文将介绍建造工地急救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应对措施。
一、提前准备急救设备1.1 配备急救箱建造工地应该配备急救箱,里面应该包含基本的急救用品,如消毒棉、绷带、纱布等。
急救箱应该放置在易于找到和到达的地方,并且定期检查和补充急救用品。
1.2 贴心的急救标识在建造工地的显眼位置,应该设置急救标识,指示急救箱的位置。
这样在发生事故时,工人和急救人员可以快速找到急救箱,进行紧急处理。
1.3 准备通讯设备建造工地应该配备通讯设备,如手机或者对讲机,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与急救人员联系。
这样可以缩短救援的时间,提高生命救治的成功率。
二、培训工人急救知识2.1 急救培训课程建造工地应该定期组织急救培训课程,让工人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这些培训课程可以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方面的知识,让工人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急救措施。
2.2 急救演练定期组织急救演练,让工人在摹拟的事故场景中实践急救技能。
通过演练,工人可以更好地熟悉急救流程,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3 提供急救手册为了方便工人在急救过程中查阅,建造工地可以提供急救手册,包含常见事故的应对方法和步骤。
工人可以根据手册上的指引,进行正确的急救操作。
三、建立应急救援体系3.1 指定急救责任人建造工地应该指定专门的急救责任人,负责协调和组织急救工作。
这个责任人应该具备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3.2 建立应急通道在建造工地内,应该建立应急通道,确保急救人员能够快速到达事故现场。
这个通道应该保持畅通,不受任何障碍物的阻挡。
3.3 与医疗机构合作建造工地应该与附近的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获得医疗援助。
急救责任人应该与医疗机构保持联系,并及时通知他们发生的事故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手册建筑工程第三有限公司前言企业一线从业人员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梯队。
进一步加强企业一线从业人员的应急培训,既是全面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也是有效防止因应急知识缺乏导致事故扩大的迫切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经营单位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培训的通知》和省、市、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筑牢安全生产的防线,我们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现场事故应急救援的实际,编写了这本《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手册》,本书内容实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针对性强,是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普及和应急培训的好助手。
当前,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做好一线从业人员应急培训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所以,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牢牢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理念,以全面提高一线从业人员应急能力为目标,切实把应急培训落实到位。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写人员水平有限,可能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员工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鼓励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建筑工程第三有限公司年8月目录第一章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1第一节事故应急预案┈┈┈┈┈┈┈┈┈┈┈┈┈┈┈┈┈1一、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2二、应急预案的分级和种类┈┈┈┈┈┈┈┈┈┈┈┈┈┈2三、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4四、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内容┈┈┈┈┈┈┈┈┈┈┈┈┈┈8第二节事故应急演练┈┈┈┈┈┈┈┈┈┈┈┈┈┈┈12一、应急演练的类型┈┈┈┈┈┈┈┈┈┈┈┈┈┈┈┈┈12二、应急演练的基本内容┈┈┈┈┈┈┈┈┈┈┈┈┈┈┈14三、应急演练计划┈┈┈┈┈┈┈┈┈┈┈┈┈┈┈┈┈┈16四、应急演练的实施┈┈┈┈┈┈┈┈┈┈┈┈┈┈┈┈┈16五、应急演练的评估和总结┈┈┈┈┈┈┈┈┈┈┈┈┈┈17第三节事故应急处置┈┈┈┈┈┈┈┈┈┈┈┈┈┈┈18一、事故现场的控制措施┈┈┈┈┈┈┈┈┈┈┈┈┈┈┈18二、负伤人员的紧急救护┈┈┈┈┈┈┈┈┈┈┈┈┈┈┈22复习思考题┈┈┈┈┈┈┈┈┈┈┈┈┈┈┈┈┈┈┈┈┈26第二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职业危害防护┈┈27第一节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27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27二、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29三、职业病的各类┈┈┈┈┈┈┈┈┈┈┈┈┈┈┈┈┈┈30第二节职业危害申报管理┈┈┈┈┈┈┈┈┈┈┈┈┈33一、申报范围┈┈┈┈┈┈┈┈┈┈┈┈┈┈┈┈┈┈┈┈33二、申报内容┈┈┈┈┈┈┈┈┈┈┈┈┈┈┈┈┈┈┈┈34三、申报管理┈┈┈┈┈┈┈┈┈┈┈┈┈┈┈┈┈┈┈┈34四、申报方式┈┈┈┈┈┈┈┈┈┈┈┈┈┈┈┈┈┈┈┈34五、申报要求┈┈┈┈┈┈┈┈┈┈┈┈┈┈┈┈┈┈┈┈35第三节职业危害防护┈┈┈┈┈┈┈┈┈┈┈┈┈┈┈35一、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防治┈┈┈┈┈┈┈┈┈┈┈┈┈35二、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和防治┈┈┈┈┈┈┈┈┈┈┈┈┈37三、生产性噪声的危害与防治┈┈┈┈┈┈┈┈┈┈┈┈┈40四、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治┈┈┈┈┈┈┈┈┈┈┈┈┈┈42第四节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用和维护┈┈┈┈┈┈┈┈┈45一、概述┈┈┈┈┈┈┈┈┈┈┈┈┈┈┈┈┈┈┈┈┈┈45二、分类┈┈┈┈┈┈┈┈┈┈┈┈┈┈┈┈┈┈┈┈┈┈46三、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48复习思考题┈┈┈┈┈┈┈┈┈┈┈┈┈┈┈┈┈┈┈┈┈52第三章生产安全事故及其预防┈┈┈┈┈┈┈┈┈53第一节机械伤害事故及其预防┈┈┈┈┈┈┈┈┈┈┈53一、机械伤害类型┈┈┈┈┈┈┈┈┈┈┈┈┈┈┈┈┈53二、机械伤害原因┈┈┈┈┈┈┈┈┈┈┈┈┈┈┈┈┈┈54三、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55四、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遵守的基本操作守则┈┈┈┈┈┈57五、典型机械设备的危险及防护措施┈┈┈┈┈┈┈┈┈┈58第二节电气安全事故及其预防┈┈┈┈┈┈┈┈┈┈┈65一、触电事故基本知识┈┈┈┈┈┈┈┈┈┈┈┈┈┈┈┈65二、防触电安全技术┈┈┈┈┈┈┈┈┈┈┈┈┈┈┈┈┈67三、设备设施静电防护技术┈┈┈┈┈┈┈┈┈┈┈┈┈┈71第三节火灾操作事故及其预防┈┈┈┈┈┈┈┈┈┈┈75一、常见的火灾爆炸事故┈┈┈┈┈┈┈┈┈┈┈┈┈┈┈75二、防火防爆的原理与基本技术措施┈┈┈┈┈┈┈┈┈┈76 第四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及其预防┈┈┈┈┈┈┈┈┈80一、建筑施工生产与事故特点┈┈┈┈┈┈┈┈┈┈┈┈┈80二、建筑施工事故发生规律┈┈┈┈┈┈┈┈┈┈┈┈┈┈81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86四、建筑安全事故预防知识┈┈┈┈┈┈┈┈┈┈┈┈┈┈90复习思考题┈┈┈┈┈┈┈┈┈┈┈┈┈┈┈┈┈┈┈┈94第四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95第一节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95一、重大危险源┈┈┈┈┈┈┈┈┈┈┈┈┈┈┈┈┈┈┈95二、重大危险源辨识┈┈┈┈┈┈┈┈┈┈┈┈┈┈┈┈┈96三、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99第二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103一、事故隐患的概念、成因与分类┈┈┈┈┈┈┈┈┈┈┈103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104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06四、隐患排查治理内容┈┈┈┈┈┈┈┈┈┈┈┈┈┈┈┈107“关节点”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108 五、第三节安全生产检查┈┈┈┈┈┈┈┈┈┈┈┈┈┈┈119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119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121三、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123复习思考题┈┈┈┈┈┈┈┈┈┈┈┈┈┈┈┈┈┈┈┈125第五章安全生产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126第一节事故报告┈┈┈┈┈┈┈┈┈┈┈┈┈┈┈┈┈┈126一、事故的等级划分┈┈┈┈┈┈┈┈┈┈┈┈┈┈┈┈126二、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原则┈┈┈┈┈┈┈┈┈┈┈┈127三、事故报告的时限和部门┈┈┈┈┈┈┈┈┈┈┈┈┈┈127四、事故报告的内容┈┈┈┈┈┈┈┈┈┈┈┈┈┈┈┈128五、事故的补报和续报┈┈┈┈┈┈┈┈┈┈┈┈┈┈┈┈129六、事故信息的查证核实┈┈┈┈┈┈┈┈┈┈┈┈┈┈┈130七、事故信息的处置┈┈┈┈┈┈┈┈┈┈┈┈┈┈┈┈131第二节事故调查┈┈┈┈┈┈┈┈┈┈┈┈┈┈┈┈┈┈132一、事故调查的部门┈┈┈┈┈┈┈┈┈┈┈┈┈┈┈┈132二、事故调查组的组成┈┈┈┈┈┈┈┈┈┈┈┈┈┈┈┈133三、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33四、事故调查报告的提交┈┈┈┈┈┈┈┈┈┈┈┈┈┈┈134五、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的取证┈┈┈┈┈┈┈┈┈┈┈┈┈135第三节事故处理┈┈┈┈┈┈┈┈┈┈┈┈┈┈┈┈┈┈137一、事故处理原则┈┈┈┈┈┈┈┈┈┈┈┈┈┈┈┈┈┈137二、事故批复及处理┈┈┈┈┈┈┈┈┈┈┈┈┈┈┈┈┈138三、事故资料归档┈┈┈┈┈┈┈┈┈┈┈┈┈┈┈┈┈┈139复习思考题┈┈┈┈┈┈┈┈┈┈┈┈┈┈┈┈┈┈┈┈┈140参考文献┈┈┈┈┈┈┈┈┈┈┈┈┈┈┈┈┈┈┈┈┈┈141第一章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本章学习要点◆掌握事故应急预案的相关知识◆掌握应急演练实施过程◆掌握事故应急处置的相关知识第一节事故应急预案我国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任何生产经营单位都应该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后,应进行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
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响、后果的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2)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3)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二、应急预案的分级和种类(一)应急预案的分级应急救援预案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五级。
V级:国家级应急预案;Ⅳ级:省级应急预案;Ⅲ级:地区、市级应急预案;Ⅱ级:区(县)/社区级应急预案;I级:企业级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种类应急预案按时间特征可划分为常备预案和临时预案(如偶尔组织的大型集会等),按事故灾害或紧急情况的类型可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预案。
而最适合生产经营企业预案文件体系的分类方法是按预案的适用对象范围进行分类,即将生产经营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划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以保证预案文件体系的层次清晰和开放性。
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按预案的适用对象范围进行分类,多采用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的形式进行编制。
(1)综合预案综合预案是生产经营企业的整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生产经营企业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
通过综合预案可以很清晰地了解生产经营企业的应急体系及预案的文件体系,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生产经营企业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即使对那些没有预料的紧急情况也能起到一般的应急指导作用。
(2)专项预案专项预案是针对生产经营企业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例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的应急而制订的。
专项预案是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某特定危险的要点,对应急的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现场预案现场预案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而编制的。
它是针对生产经营企业特定的具体场所(即以现场为目标),通常是该类型事故风险较大的场所或重要防护区域等所制定的预案。
例如,为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而编制的某重大危险源的场外应急预案,现场应急预案的特点是针对某一具体现场所存在的该类特殊危险,结合可能受其影响的周边环境情况,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救援中的各个方面做出具体、周密而细致的安排,因而现场预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对现场具体救援活动的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