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怎样繁殖的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植物是怎样繁殖的

三年级科学植物是怎样繁殖的
甘薯用根繁殖的方法是: 春季,把冬天贮存的
甘薯插在潮湿的土地里,过几天,在贮藏根上就会 长出许多幼苗。把甘薯的幼苗扦插在潮湿的土地里, 它们会长成新的甘薯。
马铃薯用地下茎繁殖的方法是:春天,把马铃
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每块要带一两个芽眼,然后种 在土壤里。不久,芽眼就能发芽,长成新的植株。
草莓用匍匐茎繁殖后代的方法是:在采收完成 熟的草莓后,在草莓的匍匐茎上的第二、四、六的 偶数节上压土,可以生发不定根,形成匍匐茎苗。 到7月份,在长有3~4片复叶时,将苗从母株上剪离, 以此作为定植苗。草莓还可以利用根状茎繁殖后代。
植物妈妈有办法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 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月季用茎繁殖的方法是: 把月季的枝条剪下来,
插进土里;过几天这些埋在土里的部分就会生出根 来,逐渐长成一株新的月季。月季的这种方法叫做 扦插。
大蒜用肉质茎繁殖的方法是: 将蒜瓣插入土中,
露出一点点,每天浇水,大约一周后蒜瓣就会发芽, 长出蒜苗。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植物是怎样繁殖的
秋海棠
甘薯
马铃薯
草莓
月季

大蒜
秋海棠用叶来繁殖后代的方法是: 把叶柄剪掉。
先将叶片背面的各段主脉用刀片割伤,然后把它平 铺在沙面上,再用小石块压在叶面上,使主脉和沙 面贴合,同时保持湿度。经过一个月左右,根自切 口处萌出,新叶就长出来了。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植物是怎样繁殖 人教版 (共26页)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植物是怎样繁殖 人教版 (共26页)PPT
像这样利用根、茎、叶、芽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在植物和动物中都有存在, 植物中称这种无性繁殖为营养繁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用根繁殖 用茎繁殖 用叶繁殖
叶 茎 根
无性生殖
植物的两种繁殖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都能产生新个体
不同点:绿色开花植物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 无性生殖是只需要植物的某一部分营养器官直接发育成

12.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 程度上 ,决定 了新诗 是一种 缺乏经 典意识 ,甚至 抵制经 典化的 特殊文 体。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3.学会识记常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掌握一 些基本 的交通 规则。
2、茎扦插繁殖时,先用筷子在盆内插一个小孔, 再把枝条插进去,注意要留1----2个节在土上面, 枝条上端保留几片叶子,枝条下端斜剪出45度。
3、扦插完毕,立即浇水,保持土壤湿度,这样 枝条容易生根、发芽,栽种成活率比较高。
注意: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用种子繁殖和用营养繁殖有什么不同?
1、营养繁殖能更快更高效的进行繁殖 2、同时也能更好的保存母体的优良特性 3、增强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4、用种子繁殖是有性繁殖,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产生基因重组;营养繁殖是无性繁殖,没有基因重组, 基因就和亲代一样
新个体,也称为营养生殖。 有性生殖是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等过程,形成果

四年级科学下册13--用根、茎、叶繁殖(苏教版)基础知识梳理

四年级科学下册13--用根、茎、叶繁殖(苏教版)基础知识梳理

四年级科学下册13.用根、茎、叶繁殖(苏教版)基础知识梳理1.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来繁殖。

2.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营养繁殖。

营养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植物的无性繁殖。

3.用根繁殖(1)红薯的块根可以长出新的红薯苗。

(2)蓟的根钻出地面,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4 . 用茎繁殖(1)用茎繁殖常用的方式有扦插、压条等。

①扦插是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剪口部分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不久,地下部分长出不定根,地上部分发芽,最后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②压条是把枝条从植株上弯下来,再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掉下部半圈,然后把它埋进土壤中,让枝条的顶端露出地面,等枝条生出不定根并长出新叶以后,再将其与母体切断。

(2)草莓用茎来繁殖,常用的方法是压条。

(3)月季用茎来繁殖,常用的方法是扦插。

(4)生姜、马铃薯块茎上的小芽能继续萌发。

(5)把水仙的球茎浸入水中,水仙能生根、发芽、开花。

5. 用叶繁殖(1)落地生根的老叶边缘会长出一些幼芽,幼芽落到土里就能长出新苗。

(2)长寿花等多肉植物的叶子插在土里就能生根、发芽。

(3)秋海棠可用叶繁殖。

6. 营养繁殖和种子繁殖不同,营养繁殖更快、更高效,且能较好地保存母本的优良特性。

常见的营养繁殖的植物☆实验:用根、茎、叶来繁殖植物(1)用红薯的根繁殖把红薯浸在水中,当长出小芽后,用小刀切下带芽的小块,埋入土中。

(2)用菊花或其他植物的茎繁殖从一株健康的菊花主茎上剪下一根枝条,将它插入一盆松软的土中。

把扦插的植物放在阴凉处,待长出新叶后枝条就成活了。

(3)用宝石花等多肉植物的叶繁殖从宝石花上摘下一片叶,摆放在土上。

7.怎样照顾幼苗(1)合理浇水:幼苗纤嫩根系浅少,抗旱能力弱,必须经常保持苗床土湿润。

苗期浇水要坚持少量多次,用细孔喷壶浇灌。

(2)阳光、空气:一段时间后,把植物拿到室外,增加光照强度,以确保幼苗有充足的生长空间,获得良好的光照与通风条件。

四上科学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知识梳理

四上科学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知识梳理

第四课《用种子繁殖》
1.动物和植物生长发育成熟后,就开始繁殖后代。

许多植物是靠种子繁殖后代。

2.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等……
3.比较不同的种子,它们有哪些相似的结构?
答:种子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胚芽、胚根、子叶共同组成了种子的胚。

4.种子各部分有什么功能?
答: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的胚
胚——能够发育出一株新的植物
(其中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子叶能为种子萌发提供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


5.植物的种子为什么能长成新的植物?
答:因为种子胚芽、胚根、以及营养的子叶,只要条件适合,就可以萌发成新的植物。

6.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植物是怎样繁殖的

植物是怎样繁殖的

植物是怎样繁殖的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瓜和豆都是用种子种下的。

但是有许多植物是没有种子的,哪它们用什么方法繁殖后代呢?植物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孢子繁殖、不用种子繁殖……。

一、种子繁殖以种子繁殖的植物最多,这类植物主要有: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1、藏在果实里的种子果实包在种子外面,是为了保护种子的生长。

有的果实里面只有一常把这粒种子叫硬核。

还有一些果实中有好多种子,这些种子混在多汁的的果实,如:芒果、桃子、鳄梨等。

没有硬核的果实,如:石榴、猕猴桃2、种子传播依靠谁种子要想成为一株新的植物,必须要落到适合生长的地方。

薄公英的助,把它们吹到远方的土里;松鼠爱吃橡子,常常把采来的橡子藏在地下地下的橡子就会长成小橡树;有远方的土里;松鼠爱吃橡子,常常把采来的橡子藏在地下,后来忘记了会长成小橡树;有些植物的果实又甜又好看,小鸟吃了后,外面的果肉被种子仍保持原样,最后随鸟粪排泄些植物的果实又甜又好看,小鸟吃了后,外面的果肉被消化了,里面的种最后随鸟粪排泄来,这样,小鸟飞到哪儿,种子就被传播到哪儿;还有些长满钩刺,很容易沾在动物的身上,这样,当这些种子从动物身上掉落时远的地方了。

植物传播果实种子的各种方式在自然界,每种植物都有各自传播后代的方式。

有靠风来传播果实、种子动物,或靠自己的力量来传播果实、种子的。

有些植物的种子很轻,气流就可以把它带走。

例如列当科的列当,是产于草本植物,它一株能生几十万粒种子。

而且它的种子很小,每个种子的重量不超过千分之一毫克,小得像灰尘一样。

兰科植物的种子也很小,稍微有点风,就可以把它们吹到很远的地方,如果落到湿润之处,就可以萌发。

难怪在海南的热带森林内,可看到高大乔木的树干或粗枝上有兰科植物生长。

这些植株是靠风力传播的种子长成的。

有些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具有适应风力传播的结构。

例如百合、郁金香的种子成薄片状,它们在风里就好像滑翔机一样飘扬。

樗树、樗树的果实有翅状的突起,好像有双翼的推进机蒲公英的果实在头上长了一圈白色冠毛,被风一吹,就像降落伞一样到处乱飞,可以被风吹得很远。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课《植物是怎样繁殖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课《植物是怎样繁殖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课《植物是怎样繁殖的》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植物是怎样繁殖的》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以及这两种繁殖方式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

但学生对植物的繁殖方式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以及这两种繁殖方式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和图片,分析植物的繁殖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难点:理解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图片展示法、实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科学》六年级上册。

2.图片和实例,用于展示植物的繁殖方式。

3.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繁殖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以及这两种繁殖方式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实例,理解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总结植物的繁殖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繁殖方式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繁殖方式,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植物生殖方式

植物生殖方式

植物生殖方式植物生殖是指植物通过特定的方式产生新的个体,以延续物种的繁衍。

植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一、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指的是植物通过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配子)的结合,产生新的个体。

这种生殖方式可以增加遗传的多样性,有利于物种的适应性和进化。

1. 花草植物的有性生殖花草植物是常见的有性生殖植物。

它们通过花序的形成,产生花朵。

花朵内部含有雄蕊和雌蕊,分别产生花粉和卵子。

当花粉和卵子结合时,就形成了受精,产生新的种子。

种子可以携带父母两个个体的基因,具有遗传多样性。

2. 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蕨类植物也进行有性生殖,但与花草植物有所不同。

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是通过孢子的产生和传播实现的。

蕨类植物的叶子背面会形成孢子囊,孢子囊内产生孢子。

孢子在适当的环境下发芽,形成雄性配子体和雌性配子体。

两个配子体结合后,形成新的蕨类植物个体。

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植物通过自身的一部分或整个个体,产生新的个体,而不需要与其他个体结合。

这种生殖方式不需要花粉和卵子的结合,因此不具有遗传多样性,但具有快速繁殖和适应环境变化的优势。

1. 蔓延生长一些植物可以通过地下茎或匍匐茎的蔓延生长来进行无性繁殖。

例如,蔓延生长的草本植物可以通过地下茎的延伸,产生新的个体。

这些新的个体与母体相连,共享养分和水分资源。

2.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分裂根茎或茎部,形成新的个体。

例如,竹子就是通过分株繁殖的方式生长。

竹子的根茎可以分裂成多个新的竹子,每个新的竹子都具有独立的生长能力。

3. 萌芽繁殖萌芽繁殖是指植物通过茎、叶或根的部分产生新的个体。

例如,马铃薯可以通过地下茎的膨大部分产生新的马铃薯个体。

这种方式可以快速繁殖大量的马铃薯。

4. 子实体繁殖子实体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子实体的形成和传播进行无性繁殖。

例如,蘑菇是通过孢子的形成和传播来繁殖的。

蘑菇的子实体会产生大量的孢子,通过气流或动物传播到其他地方,孢子发芽后可以形成新的蘑菇个体。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第5课不用种子怎样繁殖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第5课不用种子怎样繁殖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无性繁殖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无性繁殖的认识和理解。
重点:
1.动植物无性繁殖方式的理解。
2.无性繁殖的优势与局限性的分析。
难点:
1.无性繁殖具体过程的掌握。
2.学生对无性繁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生态意义的理解。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展示无性繁殖的具体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2.设计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探讨中深入理解无性繁殖的优势与局限性。
本节课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用种子进行繁殖的动植物繁殖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学习不用种子进行繁殖的动植物实例,使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理解无性繁殖的特点和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无性繁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关爱生态环境,主动参与生态保护行动。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提出了不少有创意的想法。但在课堂展示环节,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对讨论成果的整理不够充分。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表达和总结能力训练。
此外,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课堂时间安排上,讲解和案例分析部分占用时间较多,导致学生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的时间相对紧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好地把握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本植物,它一株能生几十万粒种子。

而且它的种子很小,每个种子的重量不超过千分之一毫克,小得像灰尘一样。

兰科植物的种子也很小,稍微有点风,就可以把它们吹到很远的地方,如果落到湿润之处,就可以萌发。

难怪在海南的热带森林内,可看到高大乔木的树干或粗枝上有兰科植物生长。

这些植株是靠风力传播的种子长成的。

有些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具有适应风力传播的结构。

例如百合、郁金香的种子成薄片状,它们在风里就好像滑翔机一样飘扬。

樗树、樗树的果实有翅状的突起,好像有双翼的推进机蒲公英的果实在头上长了一圈白色冠毛,被风一吹,就像降落伞一样到处乱飞,可以被风吹得很远。

草原上的针茅也是靠风力传播果实的植物。

针茅的果芒长,顶上有长的羽毛,可靠风力吹得又高又远。

当停风时,它也能像降落伞一样,让果实垂直着地,而且可以靠果芒旋转的力,让果实钻进土内,以利萌发。

更如,榆树、槭树等是靠风力传播果实。

马尾松、木棉、柳树是靠风力传播种子。

这些现象随处都可见到。

有些水生植物是靠水传播果实种子的,它们的果实或种子的比重小,可以在水面漂浮,靠水流送至远方。

睡莲是美丽的观赏植物。

它的果实较大,里面是黑色的种子。

种子的外种皮形成一圈气囊气囊包在种子外面就好像救生圈一样。

睡莲的果实成熟时先沉入水中,直到果皮烂掉,种子才靠气囊形成的“救生圈”漂上水面,并在水面到处漂浮,直到气囊内的空气逐渐消失或者烂掉,它才沉到水底污泥中,然后萌发生根。

莲的果实叫莲蓬,内面充满空气,组织疏松,也在水面漂浮,把种子到处传播。

还有不少植物是靠动物传播果实、种子的。

例如鬼针草、苍耳、竹节草等的果实上面长着利钩或针刺,很容易附着在动物的身上或人的衣服上帮它传播。

还有很多植物是靠果肉味美,动物赖以生活,动物在食果子时,无意中替它传播种子的,如桃、李、榕树、番石榴等。

还有些植物是靠本身的力量把种子弹出去的,如凤仙花、绿豆等的果实成熟时能自动裂开把种子弹出好远。

但最有趣的是生长在欧洲南部的喷瓜,它的果实的形状很像黄瓜。

当它的种子成熟时,包藏种子的组织变成黏性的液体,对果皮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当果柄脱落时或由于外力的作用,喷瓜的果实就像拔开了瓶塞的汽水瓶一样,果内的种子连同黏液就一齐喷射出来,射程可达6米。

它就这样靠自己的力量把种子散播。

二、孢子繁殖孢子繁殖不要种子,而是依靠很微小的孢子繁殖后代。

这类植物主要有: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

菌类植物繁殖后代不用种子,而是靠很微小的孢子。

比如,圆圆大大的马勃,会放出像灰尘一样的孢子。

蕨类植物的叶子刚长出来时,总是紧紧地卷起来。

到它长大后,叶子背面会出现许多咖啡色的小圆点,好像无数虫卵,实际上这里面藏着延续其生命的孢子。

用叶繁殖的植物植物用种子繁殖,或用插枝繁殖,人皆知之。

如种稻、麦须播稻种或麦种,种番薯要插藤。

但是,在植物界中也有一些种类,它们是用叶繁殖的!用叶繁殖的植物大多数是肉质植物。

肉质植物的枝叶肥厚,贮藏了很多水分,它是植物在热带地区对干旱的一种适应。

落地生根是最典型的例子。

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叶对生,单叶或复叶,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5~10厘米,叶的边缘有数十个钝锯齿状的凹缺。

如果我们把一片叶摘下来,放在地面或夹在书内,几天后,就可见到在叶缘的每一个凹缺上长出数条根和一个芽,每个芽后来都可以长成一株植物。

再如盆栽的观赏植物玉莲、粉莲、秋海棠等同样可用叶繁殖。

玉莲的叶椭圆状倒卵形,长约2.5厘米,没有叶柄,把叶摘下放在地面,几天后在叶的基部就生出1~3个芽,跟着长出根,逐渐长大成新的植株。

还有一种叫尖叶落地生根的植物,外形和落地生根差不多,但叶比较尖,叶上有紫色线斑它的叶在枝上生长着的时候,就可在叶的边缘长出一个个芽,芽掉在地上就很快生根,长成一株小植物。

上述这些肉质植物用叶繁殖时,只要土壤适当湿润,不大干旱,都可以把叶放在地面来繁殖,如果插入土壤里太深或浇水太多,反而导致叶片和芽腐烂。

这是由于这些植物过去多生长在岩石上,祖先喜干旱、不耐水湿的遗传特性,至今尚保留下来的缘故。

虎尾兰是外形很像剑麻的较矮小的植物,为广州常见的花卉,也可用叶繁殖。

常见的虎尾兰有两种,一为虎尾兰,一为金边虎尾兰。

虎尾兰的叶坚硬而富于纤维,剑状,有淡绿色和深绿色相间的斑纹,长约40厘米,宽约5厘米,叶的顶端有尖刺。

它通常用地下根状茎上的芽繁殖,所以常常成丛生长。

但如用叶进行人工繁殖,可将叶横切成长约10厘米的小段,插入土中约一半,保持适当的水分,经半个月左右就能生根出芽,长成新的植株。

金边虎尾兰的外形酷似虎尾兰,但叶的边缘围以宽约3毫米的金黄色边,故称金边虎尾兰。

我们曾将金边虎尾兰按照上述方法插叶繁殖,由此长出的幼苗就不带金边,即由金边虎尾兰变为虎尾兰。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主编的《广州植物志》一书内曾记载此实验结果。

尚有一些蕨类植物也有用叶繁殖的特性,它的繁殖方法也很特别。

例如喜生在石灰岩脚或墙缝上的团羽铁线蕨,它的叶为羽状复叶,叶轴顶端常延长成鞭状,当叶的顶端接触到岩石或墙壁时,能自然生出细根,牢牢地附着在岩石上或烂墙上,然后长出芽来形成新的植株。

如果母株的叶没有死去,新的植株的叶尖上又生出幼苗,我们只要拔其一株,就可以连带把几株植物都拔下来。

这是植物用叶繁殖的另一种方式。

在广东乡间荒废的破屋残墙上,常常可以见到这种植物。

随着科学发展,植物繁殖的方法更多了。

比如嫁接、组培苗、转基因、克隆……。

虽然今天我们人类已经懂得许多种植物繁殖的方法,但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一定会发明更加先进的繁殖方法,造福人类,创造明天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花卉的分杆繁殖如南天竺、棕竹、散尾葵、短鱼尾葵、珠兰、兰花等,植株基部经常萌生小芽形成小植株根、茎、叶齐全,只要把它与母株分离之后,便成新的植株。

花卉的小球繁殖如剑兰、香雪兰、朱顶兰、百合等,经过一年的栽培,球茎基部便会分生小球,把它分出来集中培育,种植形成新的植株,3年左右便可花卉的扦插繁殖花卉的扦插繁殖可分为插枝条和插叶片繁殖两种方法。

A.插枝繁殖插枝繁殖,可分两步进行:一是枝条选择工作,二是扦插。

选取草本花卉枝条,如菊花,首先要选择生长充实、健壮、无病虫害的顶端嫩枝梢。

截取长约5厘米,具有个叶节左右的一段,截口取在靠近叶节基部,切口要平齐。

这个部位容易发芽生根,伤口易愈合。

然后剪去下面两片叶子,其余叶子剪去一半,以节省水分和防止养分消耗,提高成活串。

最后用新鲜泥土搓成不粘手、如花生米大小的泥团包住截口,以保持湿润,有利发根。

其他如大丽花、一串红、天竺葵等都以此法截取。

选取木本花枝条,如大红花,除要选取无病虫害、充实枝条外,最好选取l一2年生的枝条才易成活。

因老枝不易生根,有的嫩枝梢也易成活。

一般挑选中间的一段,然后分别把它们剪成10厘米左右一段,太长大短都有碍成活。

对柏类植株,则取尾端生长部分,带叶扦插,生根之后生长正常时,便有主干,树冠形成好。

二是进行扦插。

花卉扦插,习惯使用冲洗干净的半粗细河沙。

容器有多种,如30厘米口径的糖缸盖、水盆、7斤盆等。

用一条如钢笔粗细的竹枝作沙盆打洞用,距离2—3厘米打一个洞,然后将插穗放下,小心用沙压实,待全部扦插完毕后,便用花洒浇清水一遍,使挑松了的沙粒与接秘密实接触,不致脱水枯萎。

扦好后置放于没有阳光直接照射的半阴处,或者临时搭棚遮阴,待发根后可以逐步增加光照,并注意浇水,使沙盆保持湿润。

B.插叶繁殖一些花卉叶子肥厚,具发芽、分生植株能力的,可以利用插叶繁殖。

如土间莲、落地生根秋海棠、虎尾兰等。

把叶片置于沙盆表面和沙泥贴紧,使之能吸收水分保持活力,经过一段时间便会生根发芽。

如土间莲,放在花盆泥面上,约经40天左右便在叶的截口处开始发芽生根,由此至形成新的植株大概需要2个月的时间。

其中以落地生根最快,约经10天便开始在叶缘萌发幼芽。

压条繁殖花卉植株的枝条压在土中,发根后剪断,脱离母株成一新植株的方法叫压条繁殖。

由于枝条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弯枝压条繁殖空压条繁殖两种。

和弯枝压条繁殖,主要对枝条较低的地栽或盆栽花卉进行,如紫藤、桂花、炮仗花、夜来香等。

首先将枝条适当部分刻伤或环状剥皮,以加快生根,然后将其用竹枝、砖块或铁钩、枝丫压入土中或盛土的花盆中固定下来,并随即盖上一点碎土,这样,经3个月左有便可充分发根。

从母株分出檀于花盆中或集中种在地上。

空中压条繁殖,对枝条所处的位置较高,不易压入地上泥土或花盆中的花卉进行,如米仔兰、杜鹃、山茶花、瑞香等多用此法繁殖。

通常使用的有泥球、竹筒、花盆三种办法。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第一步必须选取枝条。

一般宜取大小适中的直径3—4毫米为合适,然后环状剥皮约5毫米宽,并将木质表面的形成层用小刀刮干净,大约经过3天之后即可进行包扎,这时如有未刮净的形成层多被干死,有利发根。

一是使用泥球。

采用土球包扎比较简便。

先将稻草浸水约2个星期,使发酵后取出晒干.用脚充分搓扭成幼小纤维,然后放于事前准备好的泥浆花盆中,把含有纤维的泥团拉直成中间大、两头小,如手指大的泥条约30厘米长。

包扎时,泥条一端用左手压在环状剥皮枝上,右手抓住另一端拉紧,以泥条不会旋转为度,然后继续将泥条缠上几圈,使之成为鸡蛋型的结实泥球便妥。

由于风吹日晒容易干燥缺水,影响生根成活.必须经常注意浇水。

可在外包一层薄膜,厂端扎紧,上端稍松便于雨水或浇水渗入,二是用竹筒。

用lo厘米左右长的竹筒破开两块,厂端具节,用它堤住包有泥团的枝条便是此法操作简便,还可灵活采用其他材料。

三是用花盆。

植株较大的花卉作高空压条繁殖,多用花盆固定。

常将5斤或7斤岔破开夹住枝条.以铁丝固定后加泥,这种办法须将好盆打破,费用较大。

上海地区有这种特制的套盆供应,约15厘米口径,这种套盐可以反复使用。

嫁接繁殖对一些名贵花卉或开花而不结果的品种,挑选、截取发育充实的枝条,嫁接于同科或同属不同种的植株,发芽生长后便成新的植株,并保持父本的优良种性,这种繁殖方法叫嫁接法。

在花卉生产上普遍采用,细分之有芽接、切接、割接、腹接和靠接繁殖等5种。

在嫁接之前,除了有目的地选择优良接穗之外,对砧木的选择也很重要。

选择砧木要根据植物的亲缘关系,在同科的植物中进行选择,因其亲和力强,容易接活;不同科的植物,亲缘关系疏远,接穗和砧木的亲和力差,不易接活。

砧木来源容易。

较大的植株基部萌发很多小芽,可压条繁殖砧木。

除用扦插、压条繁殖外,也常用同属植物姐妹作砧木,进行嫁接繁殖。

这些植株都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嫁接的注意事项嫁接繁殖要不误季节,掌握嫁接繁殖的最佳时间是提高成活率的保证。

选择砧木和接穗时其亲缘关系接近,亲和力就强,也容易成活。

选择砧木,实生苗比扦插苗生活能力强,一般以二年生、生长健壮的为好。

接穗的选取,芽接以当年生枝上的芽作接穗,春季枝接以前一年健壮枝为接穗。

嫁接时,材料应随采随用,速度宜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