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完整版)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完整版)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理解分数的概念及基本运算。

3. 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数学建模和计算。

4. 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数学与生活1. 数的认识和数位的认识。

2.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3. 复杂问题的解决策略和思维方法。

第二单元:四位数与数的认识1. 四位数的读法与写法。

2. 四位数的比较和排序。

3.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应用。

第三单元:乘法与除法初步1. 乘法的概念与运算。

2. 乘法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3. 除法的概念与运算。

4.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与应用。

第四单元:分数的认识与应用1. 分数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2.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4.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提供问题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伙伴互助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潜力。

3. 游戏教学:以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情景教学: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开展课堂小测验、作业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和研究兴趣的反馈。

2. 教师评价: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的研究表现和思维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的研究方向。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辅助教材:数字卡片、计算器、数学游戏等。

3. 多媒体教学资源:电子课件、教学视频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数学与生活第二单元:四位数与数的认识第三单元:乘法与除法初步第四单元:分数的认识与应用七、课堂活动示例1. 探究问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团队合作: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合作。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案标题: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案目标:1. 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沟通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掌握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如小数、分数、几何图形等。

2. 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1. 学习和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和运算。

2. 学习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具:小黑板、白板、教学PPT等。

3. 学具:尺子、量角器、计算器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小数的认识与运算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数例子,引发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和兴趣。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3. 计算练习:设计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答。

4. 拓展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应用小数进行购物计算等实际问题解决。

第二课:分数的认识与运算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分数的图形表示和实际应用,引发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兴趣。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3. 计算练习:设计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答。

4. 拓展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应用分数进行物品分割等实际问题解决。

第三课: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几何图形的图片和实际应用,引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兴趣。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3. 计算练习:设计一些几何图形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答。

4. 拓展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应用几何图形进行建模和测量等实际问题解决。

第四课:综合练习与评价1. 综合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数学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解答。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一〕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究教法、稳步推进、和谐开展为宗旨,深化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整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加大对新老师的培养指导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步教育质量。

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让学生经历探究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去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络,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进步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才能。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考虑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外表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外表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络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详细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考虑方面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开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究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根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可以主动联络已有的知识经历进展观察和操作,比拟和分析^p ,猜测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开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才能。

〔三〕解决问题方面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应用才能。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根底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别人交流的重要性,进步合作交流的才能。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表达,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理论才能。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1、2,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1.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一、欣赏主题图,激趣引入教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看看愉快的数学之旅又将带我们到哪些新的站点呢?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

教师:认真观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回答) 你们能根据主题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你们能试着列出算式吗?它们都是些什么算式? (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的连加算式或分数乘法算式) 这些算式中的数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有的是加法算式,有的是乘法算式,但这些数都与分数有关。

揭示课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乘法。

二、探究新知1.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小黑板展示,并配上声音:每人吃5个饼,4人共吃多少个饼? 学生列式:5+5+5+5=5×4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4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5的4倍是多少? (2)分数乘法的意义。

小黑板展示例1的情境图:每人吃51个饼,4人吃多少个饼? 学生尝试列式:51+51+51+51=51×4或4×51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与整数乘法的意思相同吗?(4个51是多少;51的4倍是多少?)2.利用意义探索计算法则。

(1)教师:51×4该怎样算呢?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全班汇报,说说你得多少,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回答,得出:51×4表示4个51相加,4个51就是54。

(2)试一试。

54×2= 3×41= 5×92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好后,集体订正。

并请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完整版)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完整版)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完整版)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六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表示与运算- 了解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及其规律- 研究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及其规律2. 分数- 研究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及其应用- 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约简3. 数据的处理- 研究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掌握统计数据的图表表示方法- 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统计方法4.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几何计算方法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

2. 情境解决法:通过情境设置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探究性研究法:通过问题导入和实例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4.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旨在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和考试成绩等。

五、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题册、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六、教学安排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活动。

每节课的时间安排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注意力。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的完整版内容,希望能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单元教学反思)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单元教学反思)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单元教学反思)第一章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第1课时分数乘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2,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欣赏主题图,激趣引入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

教师:认真观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回答) (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的连加算式或分数乘法算式)引入并揭示课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乘法。

二、探究新知1.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2)分数乘法的意义。

出示例1的情境图:每人吃51饼,4人吃多少个饼?学生尝试列式:51+51+51+51=51×4或4×51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与整数乘法的意思相同吗?(4个51是多少;51的4倍是多少?)2.利用意义探索计算法则。

(1)教师:51×4该怎样算呢?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2)试一试。

(3)口算(教师即时板书):52×2、5×71、92×4、2×54。

(4)议一议:这些分数乘法有什么特点?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分数乘整数),根据刚才的计算,你觉得分数乘整数怎样算?根据交流小结:分数乘整数,用整数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强调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3.教学例2。

(1)出示:83×2 。

学生尝试,并适时提问:你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你怎么解决的?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约分方法,并抽学生板书。

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计算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想要做一个好的教案,就要找准并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深入阐述,在内容层面把握教学主线。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一)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整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去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5篇)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5篇)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双基情况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生学习习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

只有少数差生学习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主要缺漏补缺措施应用题、概念的应用加强应用题的分析、理解,梳理解题思路。

加强概念间的理解、比较、分析。

全册教材基本要求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____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册重点难点关键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③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知识。

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二)一、教材简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西师版六年级第11册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课题:分数乘法 总课时: 4课时 分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一、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二、能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先约分后计算的道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借助分数加法计算知识和整数乘法知识,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一、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运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解题。

过程设计:一、读书自学,自主探究:1.把9+9+9+9改写成乘法算式。

2.说一说8×5表示什么?并总结整数乘法的意义。

3.计算下列各题。

92+92+92+92 71+71+71+71+714.小结:(1)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同分母分数相加,只要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5.导入新课。

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1.课件出示例1.每人吃51个饼,4人共吃多少个饼?(分组合作,探讨)①“51个”是什么意思?②“求4人共吃多少个饼?”可以怎样解答?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④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例2.①说一说83×2的结果。

②想一想:什么时候约分?怎样约分比较好? 3.①说一说,分数乘整数怎样算?②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1.参照加法算式,发现的计算方法: 51+51+51+51=51111+++=541⨯=54 由此得到: 51×4=541⨯=54并由此归结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 分数乘整数计算时应注意: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分;也可以先约分,然后再计算。

四、清理过关,效果检测: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①61+61+61+61+61=( ) ×( ) ②152+152+152+152=( ) ×( ) 2.计算下列各题。

72×4 5×111 3×103 152×492×3 10×52207×12 154×103.解决问题。

①一堆煤,每天用去154吨,5天用去多少吨?②一种大豆每千克含油254千克,50千克这种大豆含油多少千克?课后反思:课题:分数乘法 总课时:4课时 分课时:第2课时 学习目标:一、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二、进一步熟练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体会分数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一、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二、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计算。

过程设计:一、读书自学,自主探究:1.计算下列各题。

73×2 65×4 9×125 5×152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分数乘整数的?。

3.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每时可以行驶100千米,4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1)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独立列式计算,并汇报结果。

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1.课件出示例3.①说一说,例3与什么活动第3题有什么异同?自己尝试列出解答算式。

②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③你想怎样列式解答。

2.为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讨论、交流)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1.根据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可以列出算式:(1)100×54(2)100×592. (1)54小时行驶的路程是100千米的54,就是求100千米的5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为什么用乘法?是因为求100千米的54是多少,就是把100千米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4份是多少。

(2)是和(1)一样的方法。

3.列式计算,并按照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可以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四、清理过关,效果检测:1.计算下列各题。

152×2 8×203 50×154 30×94 127×9 12×45 120×97 60×47 2.列式计算。

①40厘米的51是多少? ②80吨的61是多少?③25米的56是多少? ④600元的32是多少?3.解决问题。

①小明每小时打印15页文稿,32小时可以打印多少页文稿?58小时可以打印多少页文稿?②小丽家七月份用去电费80元,八月份电费站七月份的54,八月份用电费是多少元?③运输队要搬运水泥45吨,一个上午就运走了这批水泥的95上午搬运水泥多少吨?课后反思:课题:分数乘法 总课时: 4课时 分课时:第3课时 学习目标:一、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二、理解、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充分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三、经历课本提供的例题素材,深刻认识到分数乘法与生产劳动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一、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推导。

过程设计:一、读书自学,自主探究:1.计算下列各题。

20×45 18×32 53×25 16×4393×12 15×103 80×54 32×872.列式计算。

①50米的54是多少? ②30公顷的21是多少?(过程要求: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并说一说体会。

)通过练习,理解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3.引入新课。

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1.出示例4.①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自己尝试列出解答算式。

(53×21 53×43)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③怎样计算53×21 53×43呢?小组交流讨论。

④讨论总结分数乘分数怎样算? 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1.可以这样理解:每时耕地53公顷,21时耕地的公顷数就是53公顷的21,求53公顷的21是多少,应该用乘法计算。

2. 53公顷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53公顷的21就是把53公顷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结合课本的图示可知道53公顷的21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结果是103公顷。

3.53×21=2513⨯⨯=103(公顷)53×43=4533⨯⨯=209(公顷) 4.总结: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

四、清理过关,效果检测:1.根据算式涂一涂。

32×21 54×322.列式计算。

(1)28千克的74是多少千克?(2)一根钢管长25米,54根长多少米?3.计算下列各题。

32×52 74×3295×74 85×2332×41×23 74×25×157 95×158×43课后反思:课题:分数乘法(练习课) 总课时:4课时 分课时:第4课时 学习目标:一、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较熟练地、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能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学会与人合作,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重点难点:一、运用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二、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数学问题。

过程设计:一、读书自学,自主探究:1.口算下列各题。

6×31 10×52 85×16 0×3212×35 73×87 31×71 94×432.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整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是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3.观察上面两个计算法则,看一看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

想一想,能不能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归纳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分数乘分数(或整数),把分子(整数当做分子)乘积作分子,分母乘积作分母。

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1.课本练习一第13题。

(1)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第14题。

先判断大小,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3第15题。

(1)“所占空间”是什么意思?(2)想一想,房子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该计算什么? 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1.第13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应该注意计算时,先约分,然后再乘。

2.通过第14题发现: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比1大的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比1小的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3. 第15题:上一学期我们学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所以这里的“所占空间”就是体积。

房子的形状是长方体,体积公式是长乘宽乘高,算式是53×52×31。

四、清理过关,效果检测:1.计算。

94×21 107×651912×2411 145×25212.列式计算。

(1)41吨的32是多少? (2)83米的43是多少?(3)65公顷的103是多少?(4)85千克的54是多少?3.在○里填上“>”、“<”或“=”。

16×32○16 101×4○101 54×43○434.解决问题。

(1)一列火车每小时行180千米,从甲站到乙站行了32小时,甲乙两站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2)盖一座大楼,计划投资1200万元,实际投资占计划的1211,实际投资多少万元?(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8米,宽是长的4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师徒共同加工400个零件,其中师傅完成全部的85。

那么徒弟完成全部的几分之几?师傅和徒弟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课后反思:课题:解决问题 总课时:3课时 分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一、能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能运用连乘计算,解决两步计算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三、学会与人合作,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重点难点:一、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

二、运用求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题。

过程设计:一、读书自学,自主探究:1.计算下列各题。

53×61×5 78×25×87 32×87×76 94×43×21 85×109×94 145×107×432.列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