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
数据通信原理

1.数据链路是由数据电路及其两端的_传输控制器组成。
2.数据传送速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在数据传输系统中的相应_设备之间传送的比特、字符或码组的平均数。
3.平稳随机过程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称为各态历经性_。
4.一般来说,我们把信号的高限频率和低限频率之比远_大于1的称为基带信号。
5.时域均衡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接收波形本身来进行补偿,消除取样点的_符号间干扰,提高判决的可靠性。
6.MQAM星座图上点数越多,频带利用率越_高,但抗干扰能力越差。
7.汉明码是能够纠正一位错码的分组码,因此它的最小码距d min=_3__。
8.奇偶监督码能检测出奇数个错误,适用于检测_随机?_错误。
9.在HDLC中规定了3种类型的数据站即主站、次站和组合站_。
10.HDLC是面向比特型的传输控制规程。
11.根据旋转开关在低速信道上停留时间的长短,可以把TDM分为字符交织的TDM系统和比特交织的TDM系统。
12.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实时性较好的是分组交换。
13.分组在分组交换网中的传输方式有两类,分别为数据报和虚电路。
14.X.25建议内容涉及三层:即物理层、_链路层和分组层。
【注意此处是分组层不是网络层】15.从设备来看,分组交换网由分组交换机、网管中心、远程集中器(含分组拆装设备)、用户终端设备_和线路传输设备组成。
1.数据链路是由_控制装置(传输控制器或通信控制器)和数据电路组成。
P72.国际5号码是一种_7_单位代码。
3.数据传输速率有3种定义,分别是调制速率、数据传信速率和_数据传送速率。
4.随机过程的任意n维分布服从正态分布(n=1,2,……)时,称它为高斯过程。
5.眼图中,对接收波形的最佳取样时刻应出现在眼的最张开处。
6.提取定时信号的方法分为两类:自(或内)同步法_和外同步法。
7.正交调幅系统中,收端相干载波是从收到的_信号中取得的。
8.在HDLC中规定了3种类型的数据站,即主站、次站和_组合站。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种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econd),记作bps。
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1/T(bps)其中,T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
例如,如果在通信信道上发送一比特0、1信号所需要的时间是0.001ms,那么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 000 000bps。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和Gbps。
其中:1kbps=103bps 1Mbps=106kbps1Gbps=109bps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在现代网络技术中,人们总是以“带宽”来表示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带宽”与“速率”几乎成了同义词。
信道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与香农(Shanon)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准则指出:如果间隔为π/ω(ω=2πf),通过理想通信信道传输窄脉冲信号,则前后码元之间不产生相互窜扰。
因此,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B=f,单位Hz)的关系可以写为:Rmax=2.f(bps)对于二进制数据若信道带宽B=f=3000Hz,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6000bps。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的关系为:Rmax=B.log2(1+S/N)式中,Rmax单位为bps,带宽B单位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贝)数表示。
若S/N=30(dB),那么信噪比根据公式:S/N(dB)=10.lg(S/N)可得,S/N=1000。
若带宽B=3000Hz,则Rmax≈30kbps。
香农定律给出了一个有限带宽、有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极限值。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种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econd),记作bps。
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1/T(bps)其中,T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
例如,如果在通信信道上发送一比特0、1信号所需要的时间是0.001ms,那么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 000 000bps。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和Gbps。
其中:1kbps=103bps 1Mbps=106kbps 1Gbps=109bps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在现代网络技术中,人们总是以“带宽”来表示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带宽”与“速率”几乎成了同义词。
信道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与香农(Shanon)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准则指出:如果间隔为π/ω(ω=2πf),通过理想通信信道传输窄脉冲信号,则前后码元之间不产生相互窜扰。
因此,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B=f,单位Hz)的关系可以写为:Rmax=2.f(bps)对于二进制数据若信道带宽B=f=3000Hz,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6000bps。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 的关系为:Rmax=B.log2(1+S/N)式中,Rmax单位为bps,带宽B单位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贝)数表示。
若S/N=30(dB),那么信噪比根据公式:S/N(dB)=10.lg(S/N)可得,S/N=1000。
若带宽B=3000Hz,则Rmax≈30kbps。
香农定律给出了一个有限带宽、有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极限值。
通信常识波特率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的相互关系

通信常识:波特率、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的相互关系【带宽W带宽,又叫频宽,是数据的传输水平,指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比特数.高带宽意味着高水平.数字设备中带宽用bps 〔b/s〕表示,即每秒最高可以传输的位数.模拟设备中带宽用Hz表示,即每秒传送的信号周期数.通常描述带宽时省略单位,如10M实质是10Mb/s o带宽计算公式为:带宽=时钟频率*总线位数/8.电子学上的带宽那么指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数据传输速率Rbl数据传输速率,又称比特率,指每秒钟实际传输的比特数,是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单位为“比特每秒〔bps〕〞.其计算公式为S=1/To T 为传输1比特数据所花的时间.【波特率RH波特率,又称调制速率、传符号率〔符号又称单位码元〕,指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的次数,可以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是信号传输速率的度量.单位为“波特每秒〔Bps〕〞,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所以它与比特率是不同的概念.【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式为:Rb=RB*10g2 N.其中,N为进制数.对于二进制的信号,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奈奎斯特定律】奈奎斯特定律描述了无噪声信道的极限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 〕推导出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公式: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RB = 2WBaud.其中,W为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是赫兹〔Hz〕,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个码元.对于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那么是: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RB=WBaud,即每赫兹带宽的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1个码元.符号率与信道带宽确实切关系为:RB=W〔1+〕.其中,1/1+ a为频道利用率,a为低通滤波器的滚降系数,a 取值为0时,频带利用率最高,但此时因波形“拖尾〞而易造成码间干扰.它的取值一般不小于0.15,以调解频带利用率和波形“拖尾〞之间的矛盾.奈奎斯特定律描述的是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香农定理】香农定理是在研究信号经过一段距离后如何衰减以及一个给定信号能加载多少数据后得到了一个著名的公式, 它描述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或码元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信号噪声功率比)之间的关系,以比特每秒(bps)的形式给出一个链路速度的上限.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b与信道带宽W信口^比S/N的关系为:Rb = W*log2(1+S/N).其中,Rb是可得到的链路速度,W是链路的带宽,S是平均信号功率,N 是平均噪声功率,信噪比(S/N)通常用分贝(dB)表示,而分贝数=10X lg (S/N).香农定理应用举例:通常,支持音频连接的频率范围为300Hz到3300Hz,那么B=3300Hz —300Hz=3000Hz而一般链路典型的信噪比是30dB,即S/N=1000,因此我们有R=3000< log2 (1001),近似等于30Kbps,是28.8Kbps调制解调器的极限,因, 此如果网络的信噪比没有改善或不使用压缩方法, 调制解调器将达不到更高的速率.正是由于通信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存在明确关系,所以人们通常用“带宽〞去取代“速率〞.带宽、速率和码元宽度问题首先要清楚带宽和速率的关系:信道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准那么与香农(Shanon)定律描述.奈奎斯特准那么指出:如果间隔为冗/⑴(⑴=2冗f),通过理想通信信道传输窄脉冲信号,那么前后码元之间不产生相互窜扰. 因此,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f通信信道带宽B (B=f,单位Hz)的关系可以写为:Rmax= 2.f(bps),对于二进制数据假设信道带宽B=f=3000Hz,那么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6000bps.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香农定理那么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maxf信道带宽B、信噪比S/N的关系为:Rmax= B.log2(1+S/N) 式中,Rmax^位为bps,带宽B单位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贝)数表示.假设S/N=30(dB),那么信噪比根据公式:S/N(dB)=10.lg(S/N)可得,S/N=1000.假设带宽B=3000Hz那么Rma斤30kbps.香农定律给出了一个有限带宽、有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极限值.它表示对于带宽只有3000Hz的通信信道,信噪比在30db时,无论数据采用二进制或更多的离散电平值表示,都不能用越过0kbps的速率传输数据.另外在弄清楚速率和码元宽度的关系:码元传输速率RB简称传码率,又称符号速率等.它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是波特(Baud),记为Bo例如,假设1秒内传2400个码元,那么传码率为2400B.数字信号有多进制和二进制之分,但码元速率与进制数无关,只与传输的码元长度T有关:信息传输速率Rb简称传信率,又称比特率等.它表示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是比特/秒,可记为bit/s ,或b/s ,或bps. 每个码元或符号通常都含有一定bit数的信息量,因此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有确定的关系,即Rb=RB log2 M〔b/s〕式中,M为符号的进制数.例如码元速率为1200B,采用八进制〔M=8时,信息速率为3600b/s;采用二进制〔M=2时, 信息速率为1200b/s,可见,二进制的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在数量上相等,有时简称它们为数码率.码元、波特率、比特率、电平、频道带宽等概念的理解码元:在数字通信中常常用时间间隔相同的符号来表示一位二进制数字. 这样的时间问隔内的信号称为二进制码元,而这个间隔被称为码元长度.符号:即用于表示某数字码型[据位数不同,对应不同的键控调制方式]的一定相位或幅度值的一段正弦载波[其长度即符号长度].符号速率即载波信号的参数〔如相位〕转换速率,实际上是载波状态的变化速率. 符号率越高,响应的传输速率也越高,但信号中包含的频谱成分越高,占用的带宽越宽.波特率:即调制速率或符号速率,指的是信号被调制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的波特数, 即单位时间内载波参数变化〔相位或者幅度〕的次数.它是对信号传输速率的一种度量,通常以“波特每秒〞〔Bps〕为单位.波特率有时候会同比特率混淆,实际上后者是对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的度量.波特率可以被理解为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符号的个数〔传符号率〕,通过不同的调制方法可以在一个码元上负载多个比特信息.因此信息传输速率即比特率在数值上和波特率有这样的关系:波特率=比特率/每符号含的比特数信号的带宽取决于波特率,也就是说跟编码算法有关.如果编码算法可以使得每个符号〔一段载波〕能够传送〔表示〕更多的比特,那么传同样的数据所需要的带宽更窄!另外,A/D编码算法,是压缩数据量的关键,模拟语音经过不同A/D编码的算法, 产生的数据量是有所不同的.例如:设信道带宽为3MHz信噪比S/N为2dB〔即100倍〕,假设传送BPSK言号那么可到达的最大数据速率是多少?解答:带噪信道应该用香农公式计算,最大数据速率为3M X 10g2〔1+100〕bps =3M X 6.65 = 20MHz, 对于BPSKW号,正弦载波用两种相位状态,表示1比特〔0或1〕.其波特率也是20MHz 如果传输的是QPSK勺信号,一个正弦载波可以有4个不同的相位,可以表示两位二进制数位的4种信息状态.那么波特率为0.5 X20MHz=10MHz,所以根据香农定理移项可知,只需要占用1.5MHz的带宽.可以这样理解,对于待传输的货物〔一定数目的二进制比特〕,用箱子〔符号或者调制方式〕去装货,如果每个箱子多装一点〔每符号多表示几个比特〕,那么运的次数少一些,效率高〔带宽少〕;反之那么效率低.比特率这个词有多种译,比方码率等,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少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质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那么情况刚好翻转.电平:“电平〞就是指电路中两点或几点在相同阻抗下电量的相比照值.这里的电量自然指“电功率〞、“电压〞、“电流〞并将倍数化为对数,用“分贝〞表示, 记作“dB' .分别记作:101g〔P2/P1〕、20lg〔U2/U1〕、20lg〔I2/I1〕上式中P、U、I分别是电功率、电压、电流.--"dB’有两个好处:其一读写、计算方便. 如多级放大器的总放大倍数为各级放大倍数相乘, 用分贝那么可改用相加.其二能如实地反映人对声音的感觉.实践证实,声音的分贝数增加或减少一倍,人耳听觉响度也提升或降低一倍.即人耳听觉与声音功率分贝数成正比.例如蚊子叫声与大炮响声相差100万倍,但人的感觉仅有60倍的差异,而100万倍恰是60dR以下是baidu中的解释数字信道传送数字信号的速率称为数据传输速率或比特率.比特率这个词有多种译,比方码率等,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少的单位,要么是0, 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那么情况刚好翻转.例如:以500Kbps来编码音视频.其中bps是比特1K= 1010=1024b就是比特〔bit 〕s就是秒〔second〕p就是每〔per〕所以,以500kbps来编码表示经过编码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500K的比特来表示在基带传输系统中用比特率表示传输的信息码率.比特率Rb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元比特数,单位是b/s.例如计算机串口的传输码率最高到115200b/s.符号率或波特率Rs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调制符号数,即指三元及三元以上的多元数字码流的信息传输速率,单位是baud/s.在M进制调制中,比特率Rb和波特率Rs之间的关系为:Rb=Rslog2M采样率是指采样样本与总样本数之比, 采样数率是单位时间采样数.如果是仪器中,采样速率为40MSa/s,说明每秒采样数量为40M个,但是不能使用40MH或示.把模拟音频转成数字音频的过程,就称作采样,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波形采样的方法记录1秒钟长度的声音,需要多少个数据.44KH冰样率的声音就是要花费44000个数据来描述1秒钟的声音波形.原那么上采样率越高,声音的质量越好.关于数据传输速率与符号率的更详尽解释在数字通信中的数据传输速率与调制速率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数据传输速率〔又称码率、比特率或数据带宽〕描述通信中每秒传送数据代码的比特数, 单位是bps.当要将数据进行远距离传送时,往往是将数据通过调制解调技术进行传送的,即将数据信号先调制在载波上传送,如QPSK各种QAMS制等,在接收端再通过解调得到数据信号.数据信号在对载波调制过程中会使载波的各种参数产生变化〔幅度变化、相位变化、频率变化、载波的有或无等,视调制方式而定〕,波特率是描述数据信号对模拟载波调制过程中,载波每秒中变化的数值, 又称为调制速率,波特率又称符号率.在数据调制中,数据是由符号组成的,随着采用的调制技术的不同,调制符号所映射的比特数也不同.符号又称单位码元, 它是一个单元传送周期内的数据信息. 如果一个单位码元对应二个比特数〔一个二进制数有两种状态0和1,所以为二个比特〕的数据信息,那么符号率等于比特率;如果一个单位码元对应多个比特数的数据信息〔m 个〕,那么称单位码元为多进制码元.此时比特率与符号率的关系是:比特率=符号率*log2 m,比方QPSK 调制是四相位码,它的一个单位码元对应四个比特数据信息,即m=4那么比特率=2*符号率,这里“ log2 m〞又称为频带利用率,单位是:bps/hz.另外已调信号传输时,符号率〔SR和传输带宽〔BW的关系是:BW=SR〔1+ a〕 , a是低通滤波器的滚降系数,当它的取值为0时,频带利用率最高, 占用的带宽最小,但由于波形拖尾振荡起伏大〔如图5-15b〕,容易造成码问干扰;当它的取值为1时,带外特性呈平坦特性,占用的带宽最大是为0时的两倍;由此可见,提升频带利用率与"拖尾〞收敛相互矛盾,为此它的取值一般不小于0.15. 例如,在数字电视系统,当 a =0.16时,一个模拟频道的带宽为8M,那么其符号率=8/ 〔1+0.16〕 =6.896Ms/s.如果采用64QAMM制方式,那么其比特率=6.896*log2 64=6.896*6=41.376Mbps .比拟清楚的①波特率指信号每秒的变化次数.比特率指每秒可传输的二进制位数.在无调制的情况下,波特率精确等于比特率.采用调相技术时,波特率不等于比特率.②数字信道传送数字信号的速率称为数据传输速率或比特率.③传输率就是指每秒传输多少位,传输率也常叫波特率.④波特率是指线路状态更改的次数.只有每个信号符合所传输数据的一位时,才等于每秒位数.⑤波特率是模拟线路信号的速率,也称调制速率,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如果数据不压缩,波特率等于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 如果数据进行了压缩,那么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通常大于调制速率, 使得交换使用波特和比特 /秒偶尔会产生错误.。
传输速率和带宽的区别,信道和通道的区别

传输速率和带宽的区别,信道和通道的区别传输速率和带宽的区别,信道和通道的区别2011-10-12 12:01带宽是指每秒传输的最大字节数,也就是一个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位/秒"(bit/s)。
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是有区别的,前者表示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而后者是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
带宽本来是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其单位是赫兹,过去的通信主干线路都是用来传送模拟信号(即连续变化的信号),带宽表示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
但是,当通信线路用来传送数字信号时,传送数字信号的速率即数据率就应当成为数字信道的最重要指标,不过习惯上仍延续使用"带宽"来作为"数据率"的同义词。
传输速率--一般指的是系统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但也可能不是,如果仅仅就这四个字而言,应该指的是当前的数据传输速率。
不过,默认的说法认为是指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如果你写论文,就应该写明是"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这个指标指的是数据在信道内每秒钟可以传输多少比特,单位是bit/s,或者bps。
二者只是写法不同,意思是一样的。
带宽--指的是信道的宽度,单位是Hz。
但是,在非正式场合,也经常有人把"最大数据传输速率"说成"带宽"。
这也可能是楼主产生迷惑的主要原因。
其实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完全不是一回事,二者单位不同。
但是非正式场合经常用带宽来表示数字系统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这也是事实,就是专家也经常这样讲。
所以,非正式场合时可以这样说的,也没人会说你说错了,但是正式场合,比如起草文件,写论文时,就不能这样说了。
还有,虽然有Nyquist定理和Shannon定理给出了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之间的关系,但是那只是理论值。
所谓理论值,也就是说,最多达到这个数值,一般都要打点折扣的,具体打多少折,要看系统的设计和制造的性能。
数据传输速率的概念

数据传输速率的概念
数据传输速率啊,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玩意儿!它就像是信息世界里的高速公路,决定着信息能够以多快的速度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
你想想看,我们每天都在和各种数据打交道,无论是看视频、下载文件,还是玩在线游戏,每一个操作都离不开数据传输。而数据传输速率呢,就好比是这场信息赛跑中的速度选手。如果它快,那一切都变得顺畅无比,视频不卡顿,文件瞬间下好,游戏体验超棒;但要是它慢,哎呀,那可就糟糕了,视频不停地缓冲,等文件下载得花儿都谢了,游戏里还老是掉线,多烦人啊!
而且啊,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可不仅仅是让我们上网更爽这么简单。它对于很多行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医疗行业,远程医疗需要快速的数据传输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还有科研领域,大量的数据需要快速传输来推动研究的进展。这数据传输速率可不就是推动现代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之一嘛!
那未来呢?未来的数据传输速率肯定会越来越快,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我们可以更流畅地享受各种高科技带来的乐趣,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难道你不期待吗?反正我是超级期待的啦!
这数据传输速率其实跟水流也有点像呢。水流有大有小,数据传输速率也有高有低。就像一条宽阔的大河,水流量大,能够快速地把大量的水送到目的地;而如果是一条细细的小溪,那水流就小多了,送水的速度自然也慢。在我们的数字世界里,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就像是那条大河,能够快速地把海量的数据送到我们需要的地方。
现在的科技发展得这么快,数据传输速率也在不断提升。从以前的拨号上网,那速度慢得让人着急,到现在的高速光纤,简直是质的飞跃啊!这就像是从骑自行车一下子变成了开跑车,速度的提升简直让人惊叹。
信噪比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研究

信噪比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研究一、信噪比概述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是衡量信号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描述了信号强度与背景噪声强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通信领域,信噪比对于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个高的信噪比意味着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较小,从而能够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信号质量。
1.1 信噪比的定义与计算信噪比通常用分贝(dB)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text{SNR (dB)} = 10 \times \log_{10} \left(\frac{P_{\text{signal}}}{P_{\text{noise}}}\ri ght) \]其中,\( P_{\text{signal}} \) 是信号功率,\( P_{\text{noise}} \) 是噪声功率。
信噪比的数值越大,表示信号质量越好。
1.2 信噪比的重要性在通信系统中,信噪比对数据传输速率和误码率有显著影响。
高信噪比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从而提升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
二、数据传输速率与信噪比的关系数据传输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的能力,通常以比特每秒(bps)来衡量。
信噪比与数据传输速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1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数据传输速率,也称为比特率,是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它决定了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
2.2 信噪比对数据传输速率的影响信噪比是影响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相同的带宽条件下,信噪比越高,系统能够实现的数据传输速率也越高。
这是因为高信噪比意味着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较小,从而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传输更多的数据。
2.3 信道容量与信噪比香农-哈特利定理(Shannon-Hartley theorem)提供了信道容量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根据该定理,信道容量 \( C \)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C = B \times \log_{2}(1 + \text{SNR}) \]其中,\( B \) 是信道的带宽,\( \text{SNR} \) 是信噪比。
传输速率的基本组成和技术指标

传输速率的基本组成和技术指标传输速率是指在数据通信中,数据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传输的速度。
它是评估通信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传输速率的基本组成和技术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
它可以用位速率或字节速率来衡量。
位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通常以bps(bits per second)为单位进行表示。
字节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字节数,通常以Bps(bytes per second)为单位进行表示。
2.信号传输速率:信号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号的次数。
通常情况下,每个传输的比特会对应一个信号,所以信号传输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相同。
但在一些情况下,传输信号的方式可以通过调制技术来改变,这样就可以提高信号传输速率。
例如,QAM调制技术可以通过改变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来传输多个比特,从而提高信号传输速率。
3.带宽:带宽是指信号传输的有效频率范围。
在数字通信中,带宽是指可以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
带宽越宽,信号传输速率越高。
带宽通常用Hz(赫兹)为单位进行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通信系统的带宽是有限的,因此需要采用调制技术来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
4.编码方式:编码方式是指将比特序列转换为信号的过程。
其中,数字编码是将比特表示为离散信号的过程,模拟编码是将比特表示为连续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数字编码方式有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4B/5B编码等。
常见的模拟编码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等。
5.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指的是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
常见的传输介质有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性能和传输速率。
如光纤传输速率高,噪声干扰小,适用于高速、远距离的数据传输;无线电波具有无限传输距离和穿透性,适用于移动通信等。
6.误码率:误码率是指在传输过程中,接收到的比特中错误的比特的比例。
误码率是评估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误码率越低,表示传输质量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种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econd),记作bps。
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1/T(bps)其中,T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
例如,如果在通信信道上发送一比特0、1信号所需要的时间是0.001ms,那么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 000 000bps。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和Gbps。
其中:1kbps=103bps 1Mbps=106kbps 1Gbps=109bps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在现代网络技术中,人们总是以“带宽”来表示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带宽”与“速率”几乎成了同义词。
信道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与香农(Shanon)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准则指出:如果间隔为π/ω(ω=2πf),通过理想通信信道传输窄脉冲信号,则前后码元之间不产生相互窜扰。
因此,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B=f,单位Hz)的关系可以写为:Rmax=2.f(bps)对于二进制数据若信道带宽B=f=3000Hz,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6000bps。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 的关系为:Rmax=B.log2(1+S/N)式中,Rmax单位为bps,带宽B单位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贝)数表示。
若S/N=30(dB),那么信噪比根据公式:S/N(dB)=10.lg(S/N)可得,S/N=1000。
若带宽B=3000Hz,则Rmax≈30kbps。
香农定律给出了一个有限带宽、有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极限值。
它表示对于带宽只有3000Hz的通信信道,信噪比在30db时,无论数据采用二进制或更多的离散电平值表示,都不能用越过0kbps的速率传输数据。
因此通信信道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所以人们可以用“带宽”去取代“速率”。
例如,人们常把网络的“高数据传输速率”用网络的“高带宽”去表述。
因此“带宽”与“速率”在网络技术的讨论中几乎成了同义词。
频带就是指频率范围带宽的两种概念如果从电子电路角度出发,带宽(Bandwidth)本意指的是电子电路中存在一个固有通信频带,这个概念或许比较抽象,我们有必要作进一步解释。
大家都知道,各类复杂的电子电路无一例外都存在电感、电容或相当功能的储能元件,即使没有采用现成的电感线圈或电容,导线自身就是一个电感,而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地之间便可以组成电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杂散电容或分布电容;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电容、电感,都会对信号起着阻滞作用从而消耗信号能量,严重的话会影响信号品质。
这种效应与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成正比关系,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令信号难以保持稳定时,整个电子电路自然就无法正常工作。
为此,电子学上就提出了“带宽”的概念,它指的是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
而属于该体系的有显示器带宽、通讯/网络中的带宽等等。
而第二种带宽的概念大家也许会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实是数据传输率,譬如内存带宽、总线带宽、网络带宽等等,都是以“字节/秒”为单位。
我们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这些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被称为“带宽”,但因业界与公众都接受了这种说法,代表数据传输率的带宽概念非常流行,尽管它与电子电路中“带宽”的本意相差很远。
对于电子电路中的带宽,决定因素在于电路设计。
它主要是由高频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决定,而高频电路的设计是比较困难的部分,成本也比普通电路要高很多。
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电路设计的知识,对此我们就不做深入的分析。
而对于总线、内存中的带宽,决定其数值的主要因素在于工作频率和位宽,在这两个领域,带宽等于工作频率与位宽的乘积,因此带宽和工作频率、位宽两个指标成正比。
不过工作频率或位宽并不能无限制提高,它们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带宽就是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数据流量,也可以说是单位时间内最大可能提供多少个二进制位传输。
而1M带宽指的是1Mbps=1 megabits per second 比如普通电话线理论上是8M带宽,而所说的2M线,155M线都是说带宽,带宽也就和指物理传输媒体相关。
现在因为带宽和速率不好区别,也常拿来形容速率,1M带宽能打到的最大速度是112KBytes/s左右。
比如现在我对客户说提供1M的带宽就指的是速率限制在1M带宽的速率内,而带宽使用率是传送数据时的带宽平均占有率,比如普通上网,任何与外部连接的访问都要占用带宽,而现在各运营商提供的ADSL 等上网方式都在原有提供的速率上允许有一定的突发量,也就是说1M的带宽平均速度能有110KB/S左右却能突发到130KB/S带宽就是你的网络速度的实际流量;带宽使用量就是你实际使用网络时使用的网络流量。
例如,你的网路是ADSL1024kbps,那么,你的带宽就是102.4kbps到120kbps。
因为网络的实际流量和理论流量会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不必指望网路奇快,除非你拉光纤。
在你使用QQ时,占用了3kbps的网络,那么带宽使用量就是30kbps什么是带宽。
带宽是指每秒钟所扫描的图像频点的总和,也就是每秒钟电子枪扫描过的总像素数.它是显示器最基本的频率特性,是电路的工作频率范围。
高频处理能力越好,带宽能处理的频率越高,图像也越好。
每种分辨率都对应着一个最小可接受的带宽,但如果带宽小于该分辨率的可接受数值,显示出来的图像会因损失和失真而模糊不清。
其公式为: 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场刷新率总共的分辨率(H*V) * 场刷新率(显示的水平分辨率+ 未显示的水平分辨率)*(显示的垂直分辨率+未显示的垂直分辨率)* 场刷新率E70f+, 其带宽为: 1688*1066*67.244=121.000MHz,即:(1280+408)*(1024+42)*67.244G72f+, 其带宽为: 1688*1066*69.467=125.000MHz,即:(1280+408)*(1024+42)*69.467G90f+, 其带宽为: 2836*1537*63.110=275.092MHz,即(2048+788)*(1536+1)*63.110带宽又叫频宽是指在固定的的时间可传输的资料数量,亦即在传输管道中可以传递数据的能力。
在数字设备中,频宽通常以bps表示,即每秒可传输之位数。
在模拟设备中,频宽通常以每秒传送周期或赫兹Hertz (Hz)来表示。
频宽对基本输出入系统 (BIOS ) 设备尤其重要,如快速磁盘驱动器会受低频宽的总线所阻碍。
单位时间内能够在线路上传送的数据量,常用的单位是bps(bit per second)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时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 10 M,实际上是 10 Mb/s。
这里的 M 是 10^6。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在理解带宽这个概念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公式:带宽=时钟频率x总线位数/8,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带宽和时钟频率、总线位数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
其实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不仅显示器、内存有带宽的概念,在一块板卡上,带宽的概念就更多了,完全可以说是带宽无处不在。
那到底什么是带宽呢?带宽的意义又是什么?简单的说,带宽就是传输速率,是指每秒钟传输的最大字节数(MB/S),即每秒处理多少兆字节,高带宽则意味着系统的高处理能力。
为了更形象地理解带宽、位宽、时钟频率的关系,我们举个比较形象的例子,工人加工零件,如果一个人干,在大家单个加工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肯定不如两个人干的多,带宽就象是加工零件的总数量,位宽仿佛工人数量,时钟工作频率相当于加工单个零件的速度,位宽越宽,时钟频率越高则总线带宽越大,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主板上通常会有两块比较大的芯片,一般将靠近CPU的那块称为北桥,远离CPU的称为南桥。
北桥的作用是在CPU与内存、显卡之间建立通信接口,它们与北桥连接的带宽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内存与显卡效能的大小。
南桥是负责计算机的I/O设备、PCL设备和硬盘,对带宽的要求,相比较北桥而言,是要小一些的。
而南北桥之间的连接带宽一般就称为南北桥带宽。
随着计算机越来越向多媒体方向发展,南桥的功能也日益强大,对于南北桥间的连接总线带宽也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INTEL的9X5系列主板上,南北桥的带宽将从以前一直为人所诟病的266MB/S发展到空前的2GB/S,一举解决了南北桥间的带宽瓶颈。
再来说说显卡,玩游戏的朋友都晓得,当玩一些大制作游戏的时候,画面有时候会卡的比较厉害。
其实这就是显卡带宽不足的问题,再具体点说,这是显存带宽不足。
众所周知,目前当道的AGP接口是AGP 8X,而AGP总线的频率是PCL总线的两倍,也就是66MHz,很容易就可以换算出它的带宽是2.1GB/S,在目前的环境下,这样的带宽就显得很微不足道了,因为连最普通的ATI R9000的显存带宽都要达到400MHZ X 128Bit/8=6.4GB/s,其余的高端显卡更是不用说了。
正因为如此,INTEL在最新的9X5芯片组中,采用了PCL-Express总线来替代老态龙钟的AGP总线,与传统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相比,PCI Express最大的特点是在设备间采用点对点串行连接,如此一来即允许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同时利用串行的连接特点将能轻松将数据传输速度提到一个很高的频率。
在传输速度上,由于PCI Express支持双向传输模式,因此连接的每个装置都可以使用最大带宽。
AGP所遇到的带宽瓶颈也迎刃而解。
为了在实际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总线带宽,根据带宽的计算公式,一般会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增加总线速度,比如INTEL的P4 CPU和塞扬CPU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个是400总线,一个是533/800总线,在实际应用的效能就有了很大的区别(当然,二级缓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另外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增加总线的宽度,如果当它的时钟速度一样时,总线的宽度增加一倍,那么尽管时钟下降沿同未改变之前是相同而此时每次下降沿所传输的数据量却是以前的两倍,这一点在相同核心,但是显存位宽却不一样的显卡上表现特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