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论语十则》(第1课时)课件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论语》十则教案语文版[1]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论语》十则教案语文版[1]](https://img.taocdn.com/s3/m/1d8031d34a7302768f993950.png)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论语》十则教案语文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论语》十则教案语文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论语》十则教案语文版的全部内容。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背诵全文。
2。
了解语录体的语言特点,品味本文言简意深的语言。
3。
学习做人的道理,加强自身的艺术和道德修养.过程与方法1.背诵并理解文中名言警句。
2。
理解一些名句中蕴含的深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含义,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中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品味文章言简意赅的语言。
【教学工具】教学PPT,朗读音频【教学方法】1。
诵读法。
2.讨论法。
3。
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味导入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长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出现了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
但在这些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总是如皓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
大家知道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孔子和《论语》)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一直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典籍,他既是我国历史上当作课本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历史上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大家有兴趣来了解这本书吗?(学生齐答:有)二、知识卡片1.作者档案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论语十则》教案 语文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22 《论语》十则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3、理解十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为人处世。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为人处世。
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
但在这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总是如浩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
大家知道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名字吗?生齐答:孔子和《论语》。
师: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也一直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典籍,他既是我国历史上做课本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历史上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
大家有兴趣来了解这本书吗?生齐答:有兴趣。
(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介绍孔子及其《论语》: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开创者。
其父叔梁纥,其母颜征在是叔梁纥的第三个夫人。
孔子幼年丧父,其母被迫离家。
少年孔子是在贫困的家境中度过的。
但由于他的勤奋好学,虚心求教,终于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编订整理了我国古代第一部的诗歌总集《诗经》,重要的文献《尚书》,并把鲁国史官记录的《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论语》则是记录他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中有许多的话今天仍然有广泛的影响。
所以有宋代的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
到了汉代,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做为中国思想的正统,从此,儒家思想整整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论语十则课件语文版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自己。
诚实不欺,守信用。
谋划,商量办法。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一》)
结交, 交往。
传授。这里指老 师传授的知识。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9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
己——为别人谋划不尽心竭力吗?跟
朋友交往不以诚相待吗?(老师)传
4.孔子为什么如此推崇颜回? 颜回“贫而好学,笃于存亡,虽箪食瓢
饮,不改其乐”。他出身贫寒,生活清苦, 却能够安贫乐道,不贪慕富贵,品性高洁。
因此孔子推崇他,认为他“贤”。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17
(四)
这里指冷水。 动词,头枕着。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吃粗劣的饭食。饭, 吃饭。疏食,粗食。 弯曲着胳膊。肱,胳膊上从肩 到肘的部分。这里泛指胳膊。
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简陋的巷子。
贤哉,回也!” (《雍也第六》)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15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
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
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16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23
(六)
河流。
此,这。这里 代指河流。
止息。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这里指流逝的时间。
夜。” (《子罕第九》)
译文:
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 句中停顿的地方,表 示感叹、议论。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 样啊! 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初中语文《论语十则》(共33张)ppt121

可以
以
凭 (这一点) 做
了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常复旧课,领悟新知。
下一则 返回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不解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下一则 返回
5、 子曰:“由, 诲
女
知之乎?
教导 通“汝” 认识事物 教诲 你 (的道理)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是 知 也.” 代词,这 通“智”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聪明智慧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 聪明 以……为耻 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以是,因此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勤奋好学,谦虚好问 下一则
返回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 人记 满足 不倦,何有于我哉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默记成诵,积累知识, 好学不止,热情教导。 下一则
文言知识积累
3、一词多义 学而时习之 表示顺接,可译为“然 后” 人不知而不愠 表示转接,可译为“可 是、然而、但是”
成语归纳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择善而从 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拓展阅读
仔细阅读理解内容
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 谓之 =以何,为什么 叫做
总之,学习是为了做人
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古汉语中,有些字可 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 这种语言现象叫“通假”,这些 字叫“通假字”。“通”即“通 用”,“假”即“假借”。 说——通“悦”,愉快 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智慧
文言知识积累
2、古今异义 子 传 信 是 三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论语十则课件 语文语文级上册语文课件

《论语》六则
12/11/2021
《论语》是怎样一部书呢?谁能 给大家介绍一下?
12/11/2021
记 录 孔 子 及 其 弟 子 的 言 行 的 书 , 共 20 篇 ,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有语录体(也 叫格言体)、对话体、叙事体三种体式。它 的语句大量化为成语(全文11750字,出成 语147条)。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 《论语》治天下”。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 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合作探 讨,疏通文意。
12/11/2021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
诚心诚意 反省检查 自己
为解决别人的难题出谋划策
交往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
信诚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 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却不诚心诚意吗?与 朋友交往却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 不去复习吗?
例如:同学交往中不能意气用事,对朋 友的过错不能视而不见,要勇于批评改正等。
12/11/2021
问 题 : 于 丹 的 《< 论语>心得》 在社会上 着实火了一把。有人说: “于丹大白话的解读是 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 灭。”你同意这中看么? 为什么?
12/11/2021
12/11/2021
于丹的成功在于她 把人们认为高深的国学 用很生动通俗的方式表 达出来,这种表达让百 姓觉得“有理”,有理 便可走遍天下。
曾子说:“读 书人不可以没有远 大的抱负和坚强的 意志,承担的责任 重大,艰险的道路 还很长。”
( 2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12/11/2021
(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 恶。小人反是。”
九年级上册语文版22课《论语》十则pptx课件(39页)

研读课文
亲切地向人请教。
(十)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 近思,仁在其中矣。”
专一,心意不改变。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地学习, 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 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 就在这里面了。”
译文:孔老夫子在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汹涌 向前的河水说: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 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2019年1月25日星
内容分析
第六则是孔子看到河流日夜奔流而发出的 时光易逝感慨。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 时光的珍视和努力把握有限人生的热切渴 望。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B. C. D.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2019年1月25日星
文题解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论语>十则》是有关儒家思想 的修身之道的十则论语,是孔子在不同的时间与弟 子们的谈话记录,“论”就是编纂的意思。这十则 论语对儒家的做人标准,从理想追求到道德行为, 到人际关系,到艺术鉴赏,都有所涉及。语录体指 个人讲话或者两个以上人士对话的辑录。中国古代, 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论,常用口语,因此沿称“语 录”。语录体具有亲切、警策、精辟的特点,可作 为修身养性、励志为学的凭借。“语录体”现在也 指从文学家或思想家的著述中,选录有优美警策之 文辞或具裨益身心之名言,编辑而成的作品。
2019年1月25日星
内容分析
第五则又是曾子的话,这是一个因果
关系的句子。讲有追求的人应该抱负 远大,意志坚强。因为担负着的是推 行“仁爱”的重大责任,奋斗直到死 才可停止, 这条路不可谓不任重道远。
2019年1月25日星
研读课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论语》十则教案语文版(1)(2021年整理)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2《论语》十则教案语文版(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论语》十则教案语文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2《论语》十则教案语文版(1)的全部内容。
22 《论语》十则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格言警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学习做人的道理,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目标2和3。
指导法、诵读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
多媒体、相关课件.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播放多媒体课件(“孔庙”的视频录像与讲解),要求学生思考:孔子曾被封建统治者神化为“圣人",也曾在文革期间背负一身“罪状”,请说说你理解的孔子。
(生说)然后导入本课的学习.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义和“为政以德",反对残暴统治和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生难字词(1)字音论.语(lún)三省.吾身(xǐng)弘.毅(hóng)传.不习乎(chuán) 不成人之恶.(è) 其恕.乎(shù)一箪.食(dān) 一瓢.饮(piáo)曲肱.而枕之(gōng)(2)词义①古今异义吾日三.省吾身古义:多次;今义:数词,一加二所得的和。
九年级《论语十则》课件语文版

4、不成人之恶 5、风乎舞雩
名词作状语,每天。 6、吾日三省吾身
1、不去也
古:背离、抛弃。
今:到某一地方。
2、虽执鞭之士
古:即使。 今:虽然。 3、吾与点也 古:赞赏。 今:和。
1、倒装句
1、欲乎沂。
2、风乎舞雩。
即“乎沂欲”,状语后置
即“乎舞雩风”,状语后置
3、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五六”“六七”定语后 置
[译] 孔子说:“富裕和做官是人们追求的,可如果
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取得的,就不应该占有。贫穷 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讲仁义之道反而受穷而卑微, 也不应抛弃仁义之道。”
这一则讨论的是: 品德修养问题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堂作业: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见贤思齐焉 指德、行优秀的人 诚心诚意 (2)为人谋而不忠 (3)士不可以不弘毅 宽宏坚毅 (4)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据有,取
2、判断句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也”表判断语气。
3、省略句
小人反是 “是”前面省略介词“于”。
(二)概括文章大意与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 挥,着重阐释了儒家思想的修身 之道。对儒家的做人标准、理想 追求、道德行为以及人际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都有所涉及,这 些真知灼见,千百年来影响着我 们,是东方思想文化的精髓。
每天,名词作状语 xǐng,反省
(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泛指多次 诚心诚意 交往
谋划,商量办法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Chuá n,老师传授的知识
不信乎?传不习乎?
真诚,诚实 温习,复习
(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诚心诚意呢?跟朋友 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 不是复习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