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动与长动控制电路图

合集下载

16.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16.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本次课到此结束,谢谢!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 的设计
课程:《激光设备控制技术》 院系:电子工程系 主讲人:潘康俊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过程。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QS
FU2
L1
L2
L3
FU1
KM
SB
无自锁功能!
KM
M 3~
图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线路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FU1
×
KM

KM
FR
M 3~
“点动”主电
M
3~
“长动”主电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QS
L1 L2 L3
FU1
FU2 L1 L2
SB2
FU2
FR
L1 L2
主电路
SB
KM
SB1
KM
FR KM
KM
M
3~
“长动”控制电路 “点动”控制电路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QS
L1 L2 L3
FU1
FU2 FR
SB2
KM
SB1
KM
FR
M
3~
主电路
KM
控制电路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QS
L1 L2 L3
FU1
FU2 SB2
FR
1.增加点动按钮SB3
KM
SB1
KM
FR
SB3
M
3~
主电路
KM
控制电路
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的设计
QS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长动控制实验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长动控制实验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与长动控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按钮、中间继电器、接触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熟悉电气控制实验装置的结构及元器件分布。

3、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与长动控制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

4、掌握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二、实验仪器电气控制实验装置 1台电动机 Y801-4 0.55kw 1 台;万用表 1只电工工具及导线三、实验线路与原理图(a)为用按钮实现长动与点动的控制电路,点动按钮SB3的常闭触点作为连接触点串联在接触器KM的自锁触点电路中。

当长动时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得电自锁;当点动工作时按下按钮SB3,其常开触点闭合,接触器KM得电。

但SB3的常闭触点KM的自锁电路切断,手一离开按钮,接触器KM失电,从而实现了点动控制。

若接触器外的释放时间大于按钮恢复时间,则点动结束SB3常闭触点复位时,接触器KM的常开触尚未断开,使接触器自锁电路继续通电,线路就无法实现点动控制。

这种现象称为“触点竞争”。

在实际应用中应保证接触器KM释放时间大于按钮恢复时间,从而实现可靠的点动控制。

图(b)为用开关SA实现长动与点动转换的控制电路。

当转换开关SA闭合,按下按钮SB2,接触器KM得电并自锁,从而实现了长动;当转换开关SA断开时,由于接触器KM的自锁电路被切断,所以这时按下按钮SB2是点动控制。

这种方法避免了(b)图中“触点竞争”现象,但在操作上不太方便。

图(c)为用中间继电器实现长动与点动的控制电路。

长动控制时按下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A得电并自锁。

点动工作时按下按钮SB3,由于不能自锁从而可靠地实现点动工作。

这种方法克服了(a)图和(b)图的缺点,但因为多用了一个继电器KA,所以成本增加。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1、检查各电器元件的质量情况,了解其使用方法。

2、按图(d)连接长动与点动联锁控制的电气控制线路。

先接主电路,再接控制回路。

3、用万用表检查所连线路是否正确,自已检查无误后,经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合闸通电试验。

电气自动化技术《2.1.1 电动机单向全压启动-长动控制》

电气自动化技术《2.1.1  电动机单向全压启动-长动控制》

• 电路构成: • 主:刀开关、熔断器、接触器主触头、热继电器的热元件、电动
机 • 控制:起动按钮、停止按钮、接触器线圈及常开辅助触头、热继
电的常闭触头、熔断器 • 原理:
SB 2 KM (自锁 )电动机起动
SB+1KM -电动机停
2、电路的控制环节
全压启动控制电路中采用长动控制原那么。
3、电路的保护环节
任务1 分析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全压启动控制电路
212 单向全压启动---长动控制电路
电动机的长动控制电路 单向全压点动控制电路
212 异步电动机长动控制电路
自锁:依靠接触器本身辅助触
点而使其线圈保持通电的状态
自锁
称为自锁。
点动与长动的区别就在于控制 电动机的接触器线圈回路是否 有自锁。
1、电路分析
• 熔断器作为电路短路保护,但达不到过载保护的 目的。 • 热继电器具有过载保护作用。 • 欠电压保护与失电压保护是依靠接触器本身的电 磁机构来实现的。
思考题:完成电动机的点动控制如何实现?
【温馨提示】 控制电路具备了欠压和失压保护后的优点: ① 防止电压严重下降时电动机低压工作。 ② 在电源电压恢复时,防止电动机突然启动运行造成设备或人身事故。 ③ 避免电动机同时启动而造成供电电压的严重下降。

plc电动机“长动+点动”控制 ppt课件

plc电动机“长动+点动”控制 ppt课件

周2: Y2保[通] X3点动[通]通+通=?Y2态[续1] 点动钮P3[松开]
周3: Y2保[通] X3点动[断] 通+断=? Y2态[续1,不可能变成0]
2021/3/26
plc电动机“长动+点动”控制 ppt 近
上 5下
项目3.1
plc基本应用例
长动+点动
●预备知识 ●工序图 ●直接拼合法 ●中间元件法 ·问题讨论 ·关键点提醒 ●实操演示 ●实操任务单 ·实况点评
●实操演示 2021/3/26
plc电动机“长动+点动”控制 ppt 近
上 14 下
项目3.1
plc基本应用例
长动+点动
●预备知识 ●工序图 ●直接拼合法 ●中间元件法 ·问题讨论 ·关键点提醒 ●实操演示 ●实操任务单 ·实况点评
●接线图 ·接线回路 ●梯形图+表 ●程序下传 ●故障1图解 ·第3章链接
电动机[启转]
停钮P1[按下→松开] 点动P3[按下]
何为点动?
P3[松开]
电动机[停转] 电动机[启转]
电动机[停转]
控制要求
何为经验法? 典型程序
中间元件
逐步拼合 反复修改
所需的 梯形图程序
[通断电] 电动机M
根据项目的控制要求, 对典型程序进行拼合,并在典型程序之间引入联络元件, 反复试探,最后设计出所需的控制程序。
●接线图 ·接线回路 ●梯形图+表 ●程序下传 ●故障1图解 ·第3章链接
对比:继电器-电动机“长动+点动”控制电路
QF FU1
FU2
L1
U11 U12
L2
V11
V12
L3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长动控制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长动控制原理

(a) 未过载时
(b) 过载发热
图2-61 热继电器结构示意图
1-发热元件;2-双金属片;3-推杆;4-温度补偿片;5-拨叉;6-调节弹簧;7-复位弹簧;8-复位按钮;9-调节螺钉;10-支架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
(2)热继电器的动作原理 当电动机过载时,通过发热元件1的电流使双金属片2向左弯曲,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
若对图2-57作相应的改进,如图2-60所示。在主电路中 串接入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同时将热继电器的动断触点串联 到控制回路中,当电动机长时间过载后,热元件感测到后, 随着发热增多,位移增大,热继电器动作,其动断触点可使 KM线圈回路断开,KM主触点断开,电动机停转,从而达到 过载保护的目的。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
1)结构和工作原理
(1)热继电器的结构
如图2-61所示为热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它主要由发热元件、双金属片、触头和动作 机构组成。发热元件1用镍铬合金丝等材料制成,直接串接在被保护的电动机的主电路内, 它随电流I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而发出不同的热量,从而加热双金属片2。双金属片由两种 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片碾压而成,右层为高膨胀系数的材料(如铜或铜镍合金),左层 为低膨胀系数的材料(如瓦钢片)。双金属片2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过度发热 会向左弯曲。
图2-57 三相异步电动机长动基本控制线路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 电路控制原理如下: 首先合上电源开关QF。 启动流程如图2-58所示。
停止流程如图2-59所示。
图2-58 电动机启动流程
用符号法分析如下: 启动:SB2±——KM+自——M+ 停止:SB1±——KM-——M-
图2-59 电动机停止流程

电动机点动长动控制演示

电动机点动长动控制演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转控制线路
一、手动正转控制线路:
L1 L2 L3 QS
它是通过低压开关 来控制电动机的启 动和停止。
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是直接通过主电路操作,安 全性低,且不适宜频繁启动和停 止
FU
M3
1.2 简单电机控制电路
~~ 主 QS 电 FU 路
KM FR SB1 FR
1. 点动控制线路
控制 电路
KM
点动电路功能 控制电机在很 短时间内工作。 工作原理
先闭合开关QS,接通电源。 按SB1→KM线圈得电 →KM主触头闭合→M运转 松SB1→KM线圈失电 →KM主触头恢复→M停转
M 3~ 3~
~~
QS
2. 长动控制线路
FR
长动电路功能
控制电机长时 间连续工作
FU
控制电路
SB路
FR
工作原理
KM
1、先闭合开关QS 接
M 3~ 3~
通电源 2、按SB1→KM线圈 →KM主触头闭合→M运转 得电 →KM辅助触头闭合 — 自锁 3、按SB2→KM线圈失 →KM主触头恢复→M停转 电 →KM辅助触头恢复—失去自锁

点动、连续运行控制

点动、连续运行控制

图2-4 点动控制电路原理图
1 点动控制电路
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起动过程:先合上刀开关QS→按下起 动按钮SB→接触器KM线圈通电→KM主 触点闭合→电动机M通电直接起动。
停机过程:松开SB→KM线圈断电 →KM主触点断开→电动机M断电停转 。
1 点动控制电路
2 点动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
点动控制电路安装接线图,如图2-5所示。
图2-6 连续运行控制电路
1 连续运行控制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如下: 起动:合上刀开关QS→按下起动按钮 SB2→接触器KM线圈通电→KM主触点 闭合和常开辅助触点闭合→电动机M接 通电源运转;(松开SB2)利用接通的KM 常开辅助触点自锁,电动机M连续运转 。
停机:按下停止按钮SB1→KM线圈断 电→KM主触点和辅助常开触点断开→
图2-5 点动控制电路安装接线图
2 点动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
所需元件和工具 : 木质(或其它材质)控制板一块,交流接触器、熔断器、 电源隔离开关、按钮、接线端子排、三相电动机、 万用表及电工常用工具一套、导线、号码管等。
2 点动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
接线训练步骤: ①画出电路图,分析工作原理,并按规定标注线号。 ②列出元件明细表,并进行检测,将元件的型号、规格、质量检查结果 及有关测量值记入点动控制线路元件明细表中。 ③在配电板上,布置元件,并画出元件安装布置图及接线图。 ④按照接线图规定的位置定位打孔将电气元件固定牢靠。 ⑤按电路图的编号在各元件和连接线两端做好编号标志。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
目录
1 点动控制电路 2 点动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
2
点动控制
机 械设 备手 动控 制间 断工 作, 即按 下启 动按

电气控制线路

电气控制线路

3. 过载保护
常用的过载保护元件是热继电器FR 。 由于热惯性的原因,热继电器不会受电动机短时过载冲击
电流或短路电流的影响而瞬时动作,所以在使用热继电器的
保护电路中,还需设短路保护。
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电路
6.2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在生产上许多生产机械的运动部件都需要正反转工作,例如 铣床工作台的前进与后退、主轴的正转与反转、磨床砂轮架的升 降和起重机的提升与下降,等等,这就要求电动机能正反转。 工作原理: 改变三相电源的相序即可改变电动机旋转方向。 接触器吸合顺序: KM1 KM2 1、正转时,KM1吸合, KM2不能吸合; 2、反转时,KM2吸合, KM1不能吸合。
控制线路图:
适用范围:10KW以下的三相异 步电动机。
2、降压起动 ① 定义:借助起动设备将电源电压适当降低后加到定子绕组 上进行起动,待电动机转速升高到接近稳定时,再使电压恢复 到额定值,使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进行。 ②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的方法 定子绕组串电阻或电抗器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自耦变
◆ 原理图 ◆ 工作原理(合上开关QS)
按下按钮(SB1) 线圈(KM)通电
触头(KM)闭合
电机转动;
按钮松开
触头(KM)打开
线圈(KM)断电 电机停转。 主电路 控制电路
2.长动控制线路
长动是指电动机在起动后,如果没有发出停止信号,电
动机将连续工作下去。

依靠接触器自身辅助触 点而使其线圈保持通电 的现象 ----自锁 为什么加自锁?
三、复合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解决
复合联锁正、 反转控制
图6.2.2
复合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三、行程开关控制的具有自动往返功能的可逆旋转电路 1、自动往返工作示意图 前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