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2.2.3《动物的运动》教案 (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2.2.3动物的运动教案新版济南版

第三节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知道运动的意义;2.掌握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重点);3.掌握关节的结构(重点);4.理解运动的实现过程(难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动物运动的方式、运动的基础和运动的实现三部分内容。
对于这些内容,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许多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不会太多。
课堂上,我采用图片、模型、实物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尽量提供观察材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概括。
课前准备:《动物的运动》教学课件、人体关节的模型、挂图、新鲜的羊的关节、解剖刀、解剖盘等。
教学过程:观看骨骼模型小活动:转动手臂,感受关结合课本图2.2—28说出关节的结构。
观察挂图:骨骼肌,明确其结构及功能。
明确骨骼肌能牵拉相邻的骨产生运动。
合老师的板书,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比较丰富多彩,自然界中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所了解。
课的开始,采用《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导入,既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动物的运动”主要是以图片的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指导学生用生物学的术语说出动物的运动方式。
例如:奔跑、蠕动、跳跃等等。
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的就认识了动物多种方式的运动特点及完成运动的器官,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生活环境相适应。
“运动的基础”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并完成这一部分的知识框架。
通过学习,学生很容易掌握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关节的结构是本节课的重点,对此,采用演示实验(新鲜的羊关节)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投影进行观察,了解。
结合课本的插图,辩认关节各部分的结构,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极好。
“运动的实现”是本节课的难点,主要采用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动作,一起体会关节的支点作用和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3动物的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复习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骼、肌肉、关节等。
2.讲解运动产生的原理,包括肌肉收缩、骨骼运动和关节活动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及其适应性,如鸟类的飞行、鱼类的游泳等。
4.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对个体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以动物的运动为主要线索,引导学生掌握动物运动的意义、运动系统的组成及运动产生的原理。通过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动物运动与其生活环境、生理结构的相适应性,进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案例将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物运动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4.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生命素养。
5.作业小结:本案例布置了具有创新性的作业,让学生分析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运动形式及其适应性。作业小结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动物运动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案例的亮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本案例还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 教案

消化系统:提供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
呼吸系统:提供能量利用和转化时需要的氧
循环系统:运输氧和养料,排除废物
知道运动的意义
总结
认识关节的结构
更加了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知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拓展
归纳
课堂练习
1.下列与关节灵活性有关的叙述是(A)
①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
②关节腔内有滑液
当①舒张,②收缩时,引起伸肘动作;
4.想一想,哪种连接方式正确?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
课堂小结
动物运动的意义是动物能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但不论是哪种运动方式,都有利于个体生存和个体繁衍。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通过骨连结构成骨骼,关节是活动的骨连结,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是骨骼肌的收缩部分。
骨骼肌内分布着血管和神经,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
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三、运动的实现
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所附着的骨饶着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活动;需要多组(至少2组)肌肉配合才能完成一个动作。
3.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演示实验:观察关节的结构
目的要求
识别关节的结构。
材料器具
新鲜的羊(或其他哺乳动物)关节;解剖刀,解剖盘等。
方法步骤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三节动物的运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协作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骨、关节和肌肉协作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土拨鼠运动会师:同学们,我们看到土拨鼠进行了各种运动会的项目非常搞笑有意思,那么是什么使土拨鼠完成各种运动的呢?今天我们以人为例来学习动物的运动。
二、目标展示:(幻灯片展示)1、通过观察图片,能够说出不同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2、通过自主探究和观看实验视频,能够理解并总结出关节的构成以及关节为什么既牢固又灵活3、通过自主探究和观察图片及思考,能够阐明骨骼肌的组成和特性4、通过体验并分析伸肘和屈肘,能够总结出运动是如何实现的三、新课学习:(一)运动的方式和意义师:大家看PPT上呈现的不同动物的运动,你能说出它们分别用什么样的方式运动吗?生:1、水中的运动方式:游泳为主(漂浮);2、陆地的运动方式:爬行、奔跑、跳跃、蠕动3、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为主(滑翔)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总结动物运动的意义: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
师:那么这些复杂的运动是以什么结构为基础的呢?(二)运动的基础幻灯片出示:自主学习一(五分钟)阅读课本91页文字和图片,完成以下问题:1.运动系统是由什么构成的?2.什么是骨骼,骨骼和骨是一回事吗?3.什么是骨连接?有哪几种形式?关节属于哪种连接?请小组选代表展示自学的结果。
七年级生物上册223动物的运动教案新版济南版

第三节动物的运动一.激趣导入目标导航( 一 ). 兴趣导入同学们在动物园里会看到好多你们喜欢的动物吧。
你能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吗?你能告诉我它们的运动方式吗?它们怎么达成这些运动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进入新课来揭开其中的神奇。
( 二 ). 学习目标1.列行为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学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说明动物运动依靠于必然的构造,经过实验、着手制作模型等方式培养自己分析、察看、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
( 重点 )4.总结运动的达成情况。
( 难点 )二.教学设计导学自主学习1.察看课本各样动物运动方式的图片,说出它们的运动方式。
除此之外,你还能够再举出其他的运动方式吗?2.阅读课本 P93— P94 运动的基础部分,完成以下内容。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骨骼______________________骨连结包括________________关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课本 P95 运动的实验部分,搜寻下面几个题的最正确答案,相信你必然行!(1)骨骼肌有什么特点?(2)概括屈肘、伸肘运动是怎样达成的:屈肘时 : _______________ __ 缩短 _________________舒张 ________________伸肘时: _______ __________ 缩短 _________________ 舒张 _________________(3)任何一个动作的达成过程是怎样的?三合作研究沟通显现利用小组的力量,经过沟通与合作,解决下例问题。
1思虑关节各部分构造有什么作用?关节头关节面:_____________关节腔:_________________关节窝关节囊: _____________关节软骨: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便?3一块骨骼肌能附着在一块骨上吗?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1与关节灵便性和牢固性相关的构造灵便性:关节软骨、关节腔内的滑液。
七年级生物上册2.2.3动物的运动教案(新版)济南版

2.2.3 动物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说明动物的运动依靠于必需的构造。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课时支配1课时三、教学重点理解动物运动依靠于必需的构造四、教学难点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动物运动的录像片,并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健儿的图片,催促学生细致观看,思索以下问题:1.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2.动物的运动跟哪些构造有关?视察、思索。
创设情境、激发爱好;造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二〕讲授新课探究一:运动的方式阅读教材90文字资料,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运动方式也不同,思索:不同种类的动物运动方式有哪些?探究二:运动的根底阅读教材91——92页文字资料,了解关节的构造及骨骼肌的组成,思索:1、运动的根底是什么?2、运动系统的组成?3、骨是通过什么来组合成骨骼的?4、骨连接有哪三种方式?5、关节的组成?6、关节对运动的意义?7、关节的特点?8、骨骼肌的组成?探究三:运动的实现阅读教材93页文字资料,了解运动的产生,思索:运动时如何产生的?〔三〕学问运用1.运动系统完成运动,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限制,不须要其它系统的参与.__________〔判定对错〕.2.人体肱三头肌受到刺激以后能收缩,它所受的刺激来自〔〕A.肱三头肌血管里的血液B.肱三头肌四周环境的组织液C.支配肱三头肌的神经传来的兴奋D.以上三都均是〔四〕归纳小结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肌肉2、运动的产生神经刺激——骨骼肌〔收缩〕——骨〔绕关节〕〔五〕随堂检测1.当军人在行军礼时,相关肌肉的运动状况是〔〕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2.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承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3.以下不是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组成局部的是〔〕A.骨B.关节D.神经六、板书设计其次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三节动物的运动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肌肉2、运动的产生神经刺激——骨骼肌〔收缩〕——骨〔绕关节〕七、作业布置以下列图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脱臼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脱臼是指【A】__________从【D】中滑脱出来的现象.〔2__________产生的滑液也可以增加关节的__________性.〔3〕关节的坚实性与【__________】有关.预习94——98页动物的行为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八、教学反思。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三节动物的运动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学习目标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运动系统组成、关节与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运动的实现过程。
教学过程:学习活动1:运动的方式情境问题“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所有的动物都能进行自由的运动。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他们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运动方式呢?动物的运动有什么意义呢?学习活动1.学生先观看动物运动相关视频,再仔细阅读课本第90页的内容;根据导学问题,边读边思考边记忆。
2.观看视频后,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3.学生积极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概念建构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学习活动2:运动的基础情境问题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纷纷涌向操场,在老师的组织下,做着不同的运动动作。
大家想过没有,完成不同运动动作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呢?这些结构在运动中各自起什么作用呢?学习活动1.学生阅读课本91-92页内容后,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新鲜鸡翅的各部分结构。
根据导学问题,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回答提出的问题。
2.结合课本91-92页内容,观察鸡翅的各部分结构,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2)骨骼肌的主要结构有哪些?各部分结构有什么功能?(3)在运动中,骨骼肌起什么作用?3.学生根据自学内容,结合新鲜鸡翅的观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积极交流并展示学习成果。
概念建构(1)动物的各种运动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的,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统一的。
(2)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学习活动3:观察关节的结构情境问题我们在平时的运动中,如果准备运动不充分或者在运动的时候没有集中注意力等,经常会出现脚踝不慎扭伤的情况。
脚踝扭伤的是哪些结构?又会对运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学习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解剖并观察新鲜的猪腿骨关节;结合课本知识,认识关节的各部分结构;通过触摸,感受关节囊(韧带)、滑液、关节软骨的特点,解释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的原因。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七上2-2-3动物的运动教案设计

活动二:
学案导学
自主学习
活动目的:
学生通过查阅课本等资料,在学案的指导下,学习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关节的结构,运动是如何实现的等问题。
活动程序:
呈现学案,时间5分钟,自学并根据学案提示完成学案内容
活动策略:学案导学
活动评价: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对完成情况及时进行点评。
学考易考点:1.关节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2.伸肘和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
当堂检测:基础自测
1.肱二头肌属于()。---对应教学目标2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骨骼肌分布时,至少要跨越几个关节?()---对应教学目标1
A. 1个B. 2个C. 3 D.不一定
3.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对应教学目标1
(4)、体验屈肘和伸肘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
2.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适时发现制作不同关节模型的典型学生,请他们为大家做示范和说明。模型制作
4、展示交流,形成共识:
5、拓展提升:
每天课间,许多同学都要通过做广播操来锻炼身体。在做广播操时,你觉得身体的哪些关节参与了运动,请举例说明。
活动策略:
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探究实验,亲自解剖和观察动物的关节结构,既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理性认识的建立和提升,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实验操作(强调注意实验安全,避免器械伤手)。
学生用5分钟时间,自学并根据学案提示完成学案内容,在完成学案的过程中可以将有疑惑的地方进行标记和整理,以便更深入地进行交流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知道运动的意义;2.掌握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重点);3.掌握关节的结构(重点);4.理解运动的实现过程(难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动物运动的方式、运动的基础和运动的实现三部分内容。
对于这些内容,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许多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不会太多。
课堂上,我采用图片、模型、实物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尽量提供观察材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概括。
课前准备:《动物的运动》教学课件、人体关节的模型、挂图、新鲜的羊的关节、解剖刀、解剖盘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分钟)同学们,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其中前两句说的就是动物的运动。
(图片展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优美画面)设疑: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你还知道哪些运动方式呢?动物的运动又是通过哪些结构来欣赏诗词,观看图片通过欣赏诗词,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要得到答案。
(板书课题)思考:动物还有哪些运动方式?是通过哪些结构来完成的?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启迪思维导学新知(5分钟)知识点一:运动的方式过渡:不同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不一样。
请同学们说说以下几种动物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投影展示)讲: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运动,这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
设疑:动物的运动有何意义呢?(投影总结)观察图片,说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图片展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既能激发生趣,又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动物运动的意义:层层推进合作探究(11分钟)知识点二:运动的基础(重点)过渡: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那么,到底是通过哪些结构来完成的呢?我们以人为例,来探究动物运动的基础。
提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91----92内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5分钟后,展示答案。
比谁的自学能力强。
明确自学指导的要求积极认真的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以下问题:观看骨骼模型完成投影内容:人体主要的关节本部分内容比较简单,要求学生结合课本自主完成,以框表的形式出现,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在这里我利用人体骨骼模型结合课本图2.2-27,引导学生观察,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认识人体的主要关节。
通过刚才的自学我们知道了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请大家看一看人体的骨骼模型,然后完成投影:人体的主要关节,加深对人体运动系统的理解。
展示:人体的骨骼模型(投影展示:人体主要的关节)讲:关节是能活动的连结,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在运动中,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
请同学们伸出手臂,转动一下胳膊,感受一下肩关节和肘关节以及腕关节的存在。
设疑:那么关节的结构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演示实验,结合课本图:2.2小活动:转动手臂,感受关节的支点作用。
观察演示实验:羊的关节。
结合课本图2.2—28说出关节的结构。
小活动:模拟脱臼伸出右手攥成豢养,左手掌伸开,将右手拳头放关节的结构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采用实物演示的方法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图说出羊关节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并大胆推测其功能。
小活动:模拟脱臼的设计让学生感觉既新颖又切合实际,直观形象的了解了关节头和关节窝的结构。
效果较好。
通过观看视频:关节的结构与功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关节的结构,而且很容易就能总结出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的原因。
小知识:“关节炎”的设计,贴合实际,激发生趣,效果较好。
-28来了解一下关节的结构。
教师:演示实验1、用解剖刀剖开羊的关节2、将其放在实物投影上,指导学生结合课本图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板图:关节的结构精讲: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
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
指导学生完成小活动:模拟脱臼设疑:关节头有没有可能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呢?(能)这就是我们说的“脱臼”。
关节给我们的感觉是既牢固又灵活,那么它有哪些结构与这些功能相适应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议议:如何治疗脱臼?观看视频:关节的结构与功能思考:关节为什么既牢固又灵活?师生共同总结。
了解小知识:观察关节炎的图片,了解关节炎的成因及类型观察挂图:骨骼肌,明确其结构及功能。
让学生明确“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播放视频:关节的结构与功能师生共同总结: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的原因:1、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有光滑的关节软骨2、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3、关节腔内还有滑液,从而使关节既牢固又灵活。
设疑: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关节炎的病症,那么关节炎是怎么回事呢?(投影展示关节炎图片)出示骨骼肌挂图:让学生明确骨骼肌的组成与功能。
看图思考,小组讨论完成:明确骨骼肌能牵拉相邻的骨产生运动。
设疑:一组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这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投影展示,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给出正确的答案。
小结: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扯引来运动。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9分钟)知识点三:运动的实现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作为基础的。
那么,这些运动是怎样实现的呢?我们以人的屈肘和伸肘的动作为例,来一起探究一下。
1、首先,请大家结合课本图2.2-30,认识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结合课本图2.2-30,认识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运动的实现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图认清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然后要求学生做:屈肘和伸肘的动作,观察和体验人体运动的产生过程。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讨论交流,将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同时,又注意知识的延那么,在运动过程中,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是怎么协调进行的呢?动画展示:运动的实现精讲: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变短,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骨围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
知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构建网络融会贯通(3分钟)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运动的方式、运动的基础和运动的实现。
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一、运动的方式二、运动的基础1、运动系统的组成结合老师的板书,共同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2、关节的结构三、运动的实现板书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形成网络,让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一目了然。
做屈肘、伸肘运动,体会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比较丰富多彩,自然界中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所了解。
课的开始,采用《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导入,既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动物的运动”主要是以图片的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指导学生用生物学的术语说出动物的运动方式。
例如:奔跑、蠕动、跳跃等等。
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的就认识了动物多种方式的运动特点及完成运动的器官,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生活环境相适应。
“运动的基础”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并完成这一部分的知识框架。
通过学习,学生很容易掌握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关节的结构是本节课的重点,对此,采用演示实验(新鲜的羊关节)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投影进行观察,了解。
结合课本的插图,辩认关节各部分的结构,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极好。
“运动的实现”是本节课的难点,主要采用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动作,一起体会关节的支点作用和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结合课本图2.2-30感受屈肘和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
然后,适时设疑:“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有没有同时收缩或舒张的现象呢?试举例说明”,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这一部分的教学,切合学生的实际,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在解剖羊的关节时,小刀不是很快,差点没割动。
这说明实验准备还不是很充分。
以后在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细节问题。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