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故事
兰州解放小故事

兰州解放小故事一九四九年秋,我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奉党中央之命,受人民之托,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挥师向祖国大西北挺进,先经扶眉战役全歼胡宗南匪军四个军,次经固关战斗、再歼马步芳匪军一个师,为解放兰州初奏凯歌。
自此,敌军闻风丧胆,节节败退,我军乘胜追击,直趋兰州。
于八月二十日,对盘踞兰州之马步芳匪军形成强大包围。
二十四日,我军分东西南三路向敌攻击,经浴血苦战,反复争夺于二十五日攻克敌军主要阵地沈家岭、营盘岭、马家山,并连夜乘胜向市区发起总攻,神速控制黄河铁桥,截断敌军退路。
二十六日晨十时,战斗结束,全歼马匪主力,兰州宣告解放,整个西北之解放亦由此奠定基础。
在兰州战役中,我军前赴后继,奋勇争先,许多同志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其丰功伟绩永垂不朽,丹心碧血,辉映共产主义世界万年无疆。
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立寥寥几百字的碑文回顾了1949年秋我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与敌血战、解放兰州的壮举,阐述了立碑纪念的历史背景,艰难历程和伟大意义。
奠定整个西北解放的基础,兰州是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为东西南北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为保住西南四省,国民党政府在广州召开西北联防会议,拟制了兰州决战计划,企图以甘肃马步芳部、宁夏马鸿逵部和陕南陇南胡宗南部挫败第一野战军于兰州外围。
8月5日,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发出解放大西北的政治动员令:“我军决乘胜追击,直捣匪军巢穴——兰州,西宁,宁夏”。
从战役发生到8月26日结束,兰州城区守军被全部肃清。
兰州解放后,我军乘胜相继解放民和、化隆,直捣西宁。
9月5日第1兵团解放西宁,9月中旬青海省全境解放。
兰州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在西北战斗力最强、反共最坚决的马步芳主力2.7万余人,打通了进军青海、宁夏和河西走廊的门户,使国民党在甘、宁、青、新的各级政权彻底消失,为彻底解放西北五省奠定了基础。
在西北战场进行的战略决战,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场上,兰州战役持续时间长、战斗范围广,从沈家岭战斗、狗娃山战斗、窦家山战斗到营盘岭战斗,发生的恶战前所未有。
老兰州的故事:兰州旧街名琐记

老兰州的故事:兰州旧街名琐记。
小七兰州旧街名,有木有好多都不知道的赶脚~~1958年,兰州采用地县名称为道路命名,庆阳路、张掖路、陇西路等一大批地名便由此而来。
改名前的“张掖路”西段通渭路口到陇西路口被称为“侯府宅”,“酒泉路”北段则被称做“绸布街”,而大众巷北段则被叫做“官沟沿”,当时溥惠渠引阿干河水经龙尾山麓,流经上沟、下沟进入城内木塔巷上水巷、下水巷流到“官沟沿”,最后流入“若已有园”,也就是今天的省群众艺术馆一带,而如今“官沟沿”这一地名也已不复存在。
事实上,这些原有的地名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
但是由于不断地更名,导致一部分老地名流失。
此外,还有一些老地名随着道路扩建逐渐消失,比如安定门、南城根等省政府·辕门中央广场,旧称辕门,位于兰州市区中心,如今甘肃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就在这里。
上溯明初,大分封,肃王开府时,这里便是当年殿阁巍峨、壮丽宏廓的肃王府,中山堂乃朝王宝殿,中央广场即朝房午门。
王府门前竖立着四根大旗杆,东西两边蹲踞着高大的石狮子,使王府显得雄伟森严。
中山路·炭市街中山路,旧称炭市街。
北起中山铁桥南端,向南至胜利饭店,折向东至南关十字,全长1975米。
明朝筑城后就形成为一条主要干道。
自清末以来,该路西关十字北口至中山铁桥南口一段称“桥门街”;西关十字南口至胜利饭店一段称“炭市街”(因其原为煤炭集散销售市场);胜利饭店至南关十字一段称“南关”(又称南关正街)。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该路更名为中山路。
同时,镇远铁桥被命名为中山桥。
陇西路·鼓楼市街南起武都路,北至张掖路,与今隍庙相对,全长259米,系一条旧街巷,旧名鼓楼市街,今为陇西路。
陇西路是兰州市被改造较晚的一条老街,这里曾被称为鼓楼市街、鼓楼南街、统一路。
陇西路南起武都路,北至张掖路,历史上张掖路中段曾建有一座鼓楼,明清以来,陇西路一直是繁华街市,故清初称鼓楼市街;又因该路位处鼓楼之南,故清末改称鼓楼南或鼓楼南街。
兰州市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兰州市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兰州市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兰州市是一座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的城市,这里有着许多感人的好人好事事迹,让人感慨不已。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1. 李明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多次在寒冷的冬天看到流浪人员无处可去时,将他们带到自己家中并为他们提供食宿。
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但我也想尽我的力量去帮助
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
2. 张琳是一名义工,她每周都会去孤儿院探望孤儿们,并给他们带去食物和玩具。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3. 王强是一名社区志愿者,他经常组织一些社区活动,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例如组织义务清洁、义务修理等等。
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以上的例子只是兰州市众多好人好事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爱心和责任,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也鼓舞着更多的人去关爱他人,去帮助他人,让这座城市充满更多的爱和温暖。
兰州的故事

兰州的故事
兰州是中国甘肃省的省会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一些关于兰州的故事:
1. 兰州拉面:兰州拉面是中国传统美食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面条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如今已经成为了兰州的代表性美食。
2. 马踏飞燕:马踏飞燕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兵器之一,它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
马踏飞燕的身高可达2米,体重超过500公斤,它以极高的速度飞行,可以打下非常坚固的建筑物。
3. 黄河大峡谷:黄河大峡谷是甘肃省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位于兰州北部,拥有壮观的峡谷景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4. 白塔寺:白塔寺是甘肃省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它建于唐朝,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
5. 兰州动物园:兰州动物园是甘肃省最大的动物园之一,它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如大熊猫、大象、长颈鹿等。
这些故事中的不仅仅是关于兰州的美食、景点和文化,更是讲述了兰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城市的点滴故事。
兰州 的历史文化故事

兰州的历史文化故事
兰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西汉时期。
当时,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连接着东西方的贸易。
兰州也是汉朝西部边疆的重要守卫城市。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兰州成为了多个朝代的军事要地和政治中心。
许多古代名人也曾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为兰州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兰州还有众多的历史遗址和博物馆,展示着这座城市的丰富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是兰州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收藏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包括来自丝绸之路的文物和甘肃的古代艺术品。
在博物馆内,你可以了解到兰州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站点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和传统。
兰州还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兰州拉面。
兰州拉面以其浓郁的汤底、细腻的面条和丰富的配料而受到广泛赞美。
无论是在兰州的街头小吃摊还是高档餐厅,你都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兰州拉面,满足你的味蕾。
兰州的英雄人物事迹简述

兰州的英雄人物事迹简述摘要:一、兰州英雄人物事迹概述二、兰州英雄人物事迹的具体内容1.张骞出使西域2.班超经营西域3.岳飞抗金4.左宗棠收复新疆5.兰州市的建设与发展三、兰州英雄人物事迹的时代价值四、结语正文:兰州,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
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兰州乃至全国人民的骄傲。
本文将对兰州英雄人物的事迹进行简要梳理,以期激发人们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传承英雄精神。
一、兰州英雄人物事迹概述兰州英雄人物事迹丰富多彩,涵盖了政治、军事、外交、建设等多个领域。
这些英雄人物既有脍炙人口的历史人物,如张骞、班超、岳飞、左宗棠等,也有为兰州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当代英模。
二、兰州英雄人物事迹的具体内容1.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为兰州地区早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2.班超经营西域: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外交家,他继承张骞的事业,经营西域三十年,使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加强了兰州地区与内地的联系。
3.岳飞抗金: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率领岳家军英勇抗击金国侵略者,保卫国家安全。
岳飞的精神风貌和忠诚气节,深受兰州人民的敬仰。
4.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是清朝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率领清军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
左宗棠在兰州设立甘肃新疆巡抚,对兰州的开发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5.兰州市的建设与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兰州涌现出了一批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突出贡献的英模人物,如王进喜、焦裕禄等。
他们投身兰州市的建设和发展,将兰州打造成为一座具有现代化风貌的城市。
三、兰州英雄人物事迹的时代价值兰州英雄人物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展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信念和担当精神。
在新时代,我们更要弘扬英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结语兰州英雄人物事迹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兰州人民应当继续发扬英雄精神,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兰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兰州老地名故事:狗娃山狗饿死,石狮子腹中有金子,那马滩呢?

兰州老地名故事:狗娃山狗饿死,石狮子腹中有金子,那马滩呢?兰州老地名,你所不知道的故事走进兰州市区,就地名而言往往比较简洁,多以全省的地州县市名字命名,诸如张掖路、武都路、酒泉路、庆阳路等等,也有以所在单位命名的佛慈大道、读者大道,还有些以前的旧地名。
而在以前,兰州的地名则五花八门,别有风味。
有以姓氏命名的周家庄、颜家沟,有以交易物产命名的炭市街,有以居住的工匠为名的金石巷等等。
地名,是一方水土给人们最直接的展示。
它承载着历史,传承着文化。
兰州曾经是大海站在海拔2120多米的兰山上,眺望市区,远山近树,高楼矮屋,大道小径,皆走入我们的视野。
繁华热闹中,在兰州这个名称之下,包含了多少地名谁也说不清了。
水车园狗娃山曾有只狗,为看守主人的东西饿死了生活在兰州,不少人听过狗娃山。
可以这样说,很多人都是从解放战争时期的兰州战役中知道狗娃山的。
狗娃山、沈家岭、营盘岭、豆家山、十里山这都是解放兰州时,国民党军依托固守的重要阵地。
关于狗娃山的来历,却是有一个很令人感动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相传很久以前,兰州城外有个勤劳善良的小伙子,他天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可是打下的粮食,大部分给地主交租外,剩下的粮食依旧不够吃。
每年初春时节,青黄不接,是最难捱的时刻,地里的野菜没有长出来,树上的榆钱没有长出,无法充饥,怎么办?这挨冻受饿的日子可真不好过。
穷则思变,小伙子想用自己的一双手,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
于是,他四处观察,寻找适合开荒的地方。
后来他发现,兰州城南面的一个山头还不错,开辟出来,种的庄稼足以让一家人吃饱。
于是,他就带着家人,来到了这个山坡上,盖了几间土坯房,在向阳的山坡上开了几亩荒地,这样一年下来,日子倒比租人家地种轻松多了。
可惜,好景不长,好日子总是过得飞快。
几年后,这位勤劳的农民再次遭遇困难。
这次是天灾。
老天爷不下雨,人们无法生活了。
种的庄稼旱死了,存下的粮食吃完了,水窖也见底了,走投无路了,这位农民只能带着家人另想办法。
兰州故事介绍兰州的历史或者兰州的故事

兰州故事介绍兰州的历史或者兰州的故事1、兰州的来历西汉时,匈奴以及羌族时常骚扰,到汉武帝时国力昌隆,为了堵截匈奴以及羌族之间的接头,汉武帝于元狩二年春夏令骠骑将霍往病两次过黄河,击匈奴,在河西走廊击败匈奴,一连建河西四郡,汉朝把握了河西,'断匈奴右臂'。
这年,霍往病派大行李息在黄河南岸今西固城附近构筑城堡,设置设置设备摆设展排了金城县。
后来汉朝运营湟水流域,屹立汉县,随着汉县的增多,于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设金城郡,郡治允吾(今青海民以及古缮),这就是兰州的'雏形'了。
2、白马浪的传说唐僧取经前去时,在兰州碰着当年的通河汉金鱼妖与东海龙王联手,贪图打劫佛经以及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
由于金鱼妖雕虫小技,利用花果山猴王出身时的仙石碎块狐疑了孙悟空,使他中计被困而丢掉了金箍棒。
后来太上老君、不雅世音菩萨赶来相救,都不能降伏妖怪。
这时候白龙马现出原身盘起来紧紧护住佛经,身受轻伤而矢志不渝。
后来多亏咱们甘肃的上古圣人伏羲赶到,他运用后天八卦运转的威力,把变革成头尾相衔两条金鱼的妖怪付出八卦盘中,构成为了齐全的太极八卦图形。
伏羲又依白龙马身上的血迹,点化成《河图》图形,副手白龙马脱出逆境,并且与不雅音菩萨、太上老君联手冲破金鱼妖的魔阵,救出唐僧师徒。
此后儒、释、道三教合一,以龙形为其象征,成为中华文明的泉源。
为了纪念白龙马在此地的超卓默示,兰州人遂把这里命名为“白马浪”。
3、兰州黄河的传说很久曩昔,黄河庸俗有个国王有两个女儿,大的鸣黄英,小的鸣黄花。
一天,姐妹俩到密林中游玩,成绩碰着了一只大老虎,眼瞅着姐妹俩要葬身虎口了。
就在这时候来了一位大哥的猎人,他一箭射作古老虎,姐妹二品德外极度感谢,正要讯问猎人的姓名,猎人风闻竖王的女儿,就要屁滚尿流。
谁知就在这时候,黄英拉住了猎人的手讯问起他的姓名。
由于那一箭的缘故原由,黄英对大哥猎民心生倾慕之情。
后来国王听说了,就有意派猎人追杀黄英,猎人自然不肯动手,就让公主逃赚公主也不甘心宁可独自逃赚两人只好私奔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故事
高一四班陶雨柔
兰州也叫金城,是唯一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省会城市。
之前,我一直好奇,为什么在兰州这座城市有好多不会说兰州话的兰州人。
通过这四周的校本课程《金城兰州》的观看,才解答了一直困惑我多年的问题。
兰州是在50年代响彻云霄的名字,是新中国石化工业的奠基地。
在第四章《明珠》中便详细的讲述了当时支援兰州的故事。
许多一线城市如上海、广州等的有志青年,不辞路途的遥远与艰辛,在面对当时兰州那破旧、贫穷的城市,毅然决然地选择扎根到了这里。
胡淑兰便是这其中的一员。
她的心中一直怀揣着一颗报效祖国的热心,在她苏联实习后便立即赶到了兰州,加入了冶炼石油厂的建立。
“不到两个月炼5000吨”这句话对于当时中国的经济方面算是天方夜谭。
这句话将胡淑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关联起来,但厂长的一句话感动了我“这个学费我们肯定要付得”,那个年代人物的境界多高啊!终于,看着天空中战机飞过的青烟,这句话成为了现实。
作为兰州人的我心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也许,在身边的某一个人的父辈便是当时支援兰州的有志青年,也许,身边的某花草小店便是见证了兰州风雨的碑石。
在我看了《金城兰州》后,我想我不会再去抱怨兰州的落后与贫穷,我甚至发现自己并不了解兰州,影片所表达的事实便是:这座西北重镇之于国家,从来都不是无足轻重,而是举足轻重。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
虽是一句励志语录,外面的世界也的确绚丽缤纷。
但我却觉得世界再大,也不是你的,故乡再烂,也是自己永远的家。
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好吗?“即使自己无数次辱骂自己的家乡,也不允许外人说它的一句不好。
”
如今,兰州已经有了许多一线城市所具有的设施,一座城市正在崛起,在历史的长河上添上一笔浓重的色彩。
对于兰州人来说,一本书一碗面一架桥一条路便是我们永恒的记忆。
即使在异国他乡,吃着山珍海味,也会想念那一碗香喷喷的牛肉面。
兰州,如果你爱她,你该看看她,如果你恨她,你该关注她,兰州在诉说着她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