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探伤报告
无损检测实验报告范文

无损检测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六种无损检测(超声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声发射检测)的基本原理。
2.掌握六种无损检测的方法,仪器及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3.了解六种无损检测的使用范围,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一)超声检测(UT)1.基本原理超声波与被检工件相互作用,根据超声波的反射、透射和散射的行为,对被检工件经行缺陷测量和力学性能变化进行检测和表征,进而进行安全评价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
金属中有气孔、裂纹、分层等缺陷(缺陷中有气体)或夹杂,超声波传播到金属与缺陷的界面处时,就会全部或部分反射。
超声波探伤仪的种类繁多,但在实际的探伤过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应用的最为广泛。
一般在均匀的材料中,缺陷的存在将造成材料的不连续,这种不连续往往又造成声阻抗的不一致,由反射定理我们知道,超声波在两种不同声阻抗的介质的交界面上将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能量的大小与交界面两边介质声阻抗的差异和交界面的取向、大小有关。
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
目前便携式的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大部分是A扫描方式的,所谓A扫描显示方式即显示器的横坐标是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的传播时间或者传播距离,纵坐标是超声波反射波的幅值。
譬如,在一个钢工件中存在一个缺陷,由于这个缺陷的存在,造成了缺陷和钢材料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同介质之间的交界面,交界面之间的声阻抗不同,当发射的超声波遇到这个界面之后,就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能量又被探头接受到,在显示屏幕中横坐标的一定的位置就会显示出来一个反射波的波形,横坐标的这个位置就是缺陷在被检测材料中的深度。
这个反射波的高度和形状因不同的缺陷而不同,反映了缺陷的性质。
2.仪器结构a)仪器主要组成探头、压电片和耦合剂。
其中,探头分为直探头、斜探头。
压电片受到电信号激励便可产生振动发射超声波,当超声波作用在压电片上时,晶片受迫振动引起的形变可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从而接受超声波。
渗透检测

2、渗透时间的确定
渗透所需时间依渗透种类﹑被检工件的材质﹑缺陷 本身的性质以及被检工件和渗透液的温度而定。
1、渗透性能较差,需要的渗透时间就长一些。 2、焊接工件的表面缺陷多为微小裂纹及微露的近 表层气孔,对于这些缺陷,需要较长的渗透时间。 3、高的渗透液温度所需渗透时间短。(适宜的渗 透温度为15~50℃。) 4、工件温度高,需要的渗透时间短。
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目录
渗透探伤的原理及方法 渗透探伤操作的基本过程 渗透探伤的缺陷判别、分级与记录 渗透探伤剂的配制要求 镍基合金锻件的渗透检测
一、渗透探伤的基本原理
在介绍液体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之前,首 先要介绍两种物理现象:
润湿作用
⑶操作条件,包括渗透湿度和渗透时间﹑乳化时间﹑水压及水温﹑干燥温度及时间﹑ 显象时间。
⑷操作方法。
⑸探伤结论。
⑹示意图。
⑺探伤日期﹑探伤人员姓名﹑资格等级。
第四节 渗透探伤剂的配制要求
定义:渗透探伤剂是指渗透剂﹑ 乳化剂﹑清洗剂和显象剂的总称。
各种探伤剂要配套使用, 不能相互交叉替代
着色探伤 荧光探伤
2、渗透时间的确定
渗透时间可以根据上述定 性分析的情况, 5~
10min范围内调整选用。
这一操作步骤是仅对采用后乳化型渗透剂时才必要。
乳化剂的施用方法 基本上和渗透处理 相同,可采用浸渍 ﹑浇注﹑喷洒等方 法。
施加乳化剂后不再 作其他处理,只是 根据渗透剂﹑乳化 剂的性质和被检物 表面粗糙情况保持 2~5min即可。
3.锻压理论知识. 4.镍基合金锻件的渗透检测
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报告

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利用渗透液在钢结构表面的渗透性,来发现和评估钢结构内部的缺陷和损伤。
这种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航空航天等领域,可以有效地检测到隐藏在钢结构内部的裂缝、气孔、孔洞、粘接不良等缺陷,为钢结构的安全使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本文将对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的原理、方法、优势以及应用前景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渗透探伤检测的工作原理,包括渗透液的作用机制、渗透液的选择以及渗透过程中的表面张力作用等。
随后,我们将介绍常见的渗透探伤检测方法,包括可见光渗透法、紫外光渗透法和荧光渗透法等,对它们的原理、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渗透探伤检测的优势,包括无损伤、高灵敏度、操作简便等特点,并展望渗透探伤检测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将在工程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钢结构的设计、制造和维护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前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本文对广大读者在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如下形式: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讨论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的相关内容:1. 引言:首先对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进行概述,介绍其背景和意义。
2. 正文:主要包括渗透探伤检测原理和方法的详细介绍。
在渗透探伤检测原理部分,将讲解其基本原理、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理论知识。
在渗透探伤检测方法部分,将介绍不同的渗透探伤方法、步骤以及具体操作技术。
3. 结论:总结渗透探伤检测的优势,探讨其在钢结构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内容,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进一步认识其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报告

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报告标题: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报告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份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报告,旨在准确无误地描述检测结果,以确保钢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渗透探伤技术,我们能够发现和评估钢结构中的表面缺陷,为后续维护和修复提供重要依据。
1. 引言钢结构在各种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如建筑、桥梁、船舶等。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钢结构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如裂纹、腐蚀等。
因此,渗透探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钢结构的检测和评估。
2. 检测方法渗透探伤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通过涂覆特定的荧光液体,利用渗透作用和荧光效应来发现钢结构表面的缺陷。
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
3. 检测结果根据本次渗透探伤检测的结果,我们发现以下几处钢结构表面缺陷:3.1 裂纹在钢结构的某一焊缝附近,发现了一道明显的裂纹。
根据裂纹的形状和长度,我们初步判断此裂纹并不影响钢结构的整体强度,但仍需密切关注,以防进一步扩展。
3.2 腐蚀在钢结构的某些部位,检测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现象。
根据腐蚀的深度和范围,我们建议对受腐蚀严重的部位进行修复和防护措施,以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寿命。
4. 问题与建议根据本次渗透探伤检测结果,我们提出以下问题和建议:4.1 裂纹的原因需要进一步调查和分析裂纹的原因,以确保钢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可能是焊接质量不良、应力过大等因素导致的。
4.2 腐蚀的防护建议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以减少钢结构的腐蚀风险。
定期检查和维护也是防止腐蚀的关键。
5. 结论本次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报告对钢结构的缺陷进行了准确描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和建议。
通过及时的维护和修复,可保证钢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未来的工程中,渗透探伤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确保钢结构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钢结构渗透探伤检测报告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报告能够为钢结构维护和修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如有任何问题或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探伤报告授权书

授权单位(以下简称“授权方”):鉴于我国铁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确保相关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授权方现委托(以下简称“受托方”)对其所负责的铁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进行探伤检测,并出具相应的探伤报告。
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此出具本授权书。
一、授权范围1. 受托方有权对授权方所负责的铁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进行探伤检测,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探伤、X射线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等。
2. 受托方有权根据探伤检测结果,出具探伤报告,并对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3. 受托方有权对探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二、授权期限本授权书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授权期满后,如授权方需继续委托受托方进行探伤检测,应提前____天向受托方提出书面申请,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续签本授权书。
三、双方权利和义务1. 授权方权利:(1)有权要求受托方按照本授权书的规定,对授权方所负责的基础设施进行探伤检测。
(2)有权要求受托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具探伤报告。
(3)有权对受托方的探伤检测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 授权方义务:(1)向受托方提供探伤检测所需的必要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检测场地、检测设备、检测材料等。
(2)配合受托方进行探伤检测工作,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对受托方在探伤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按照要求落实整改措施。
3. 受托方权利:(1)按照本授权书的规定,对授权方所负责的基础设施进行探伤检测。
(2)在授权范围内,有权对探伤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3)有权要求授权方提供必要的检测条件和支持。
4. 受托方义务:(1)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探伤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对授权方所负责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探伤检测,确保不遗漏任何安全隐患。
(3)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具探伤报告,并对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四、保密条款1. 双方对本授权书内容以及探伤检测过程中涉及的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等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
JBT_9218-1999_渗透探伤方法

探伤方法 代号
前处理
渗透
FA—D FA—W VA—W FA—S VA—S
○·○ ○·○ ○·○
FA—N
○·○
FB—D
○·○
FB—W
○
○
FB—S
○
○
FC—D
○
○
FC—W
VC—W
○
○
FC—S
VC—S
○
○
FC—N
○
○
VB—D
○
○
VB—W
○
○
VB—S
○
○
乳化 · · ·
○ ○ ○
○ ○ ○
清洗 ○
探伤步骤 去除 干燥
渗透探伤方法
Methods for liquid penetrant inspection
JB/T 9218-1999
代替 ZB J04 005—8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检验表面开口缺陷的渗透探伤方法及缺陷显示痕迹的等级分类。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
2
JB/T 9218-1999
3
表 3 探伤步骤
所使用的渗透剂和显像剂种类
水洗型荧光渗透剂—干式显像剂
水洗型荧光渗透剂或水洗型着色渗透剂—湿式显像剂
水洗型荧光渗透剂或水洗型着色渗透剂—快干式显像剂
水洗型荧光渗透剂—不用显像剂 后乳化型荧光渗透剂—干式显像剂 后乳化型荧光渗透剂—湿式显像剂 后乳化型荧光渗透剂—快干式显像剂 溶剂去除型荧光渗透剂—干式显像剂 溶剂去除型荧光渗透剂 或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剂 — 湿式显像剂 溶剂去除型荧光渗透剂 或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剂 — 快干式显像剂 溶剂去除型荧光渗透剂—不用显像剂 后乳化型着色渗透剂—干式显像剂 后乳化型着色渗透剂—湿式显像剂 后乳化型着色渗透剂—快干式显像剂
渗透探伤报告

部件编号
Part No.
数量
Quantity
焊缝号
Seam No.
缺陷位置
Position of defect
X
Y
阀板
/
未发现任何线性和圆形缺陷
X:离左端的距离(The distance from left end)
Y:离焊缝中心的距离(The distance from center line of seam)
A105
检验比例
Ratio of Test
100%
验收标准
Accep. STD
ASME VIII-I-Annex8
工艺规程号
Procedure
检验部位温度
Temp. Of Part
Ⅰ.检验条件Test Condition:
设备型号
Equipment
试块型号
Test block
/
表面状况
Surface
Ⅲ.检验结论Test ResultAcceptable(合格)
操作者
Operator
级别
Level
日期
Date
审核者
Reviewer
级别
Level
日期
Date
渗 透 探 伤 报 告
编号NO:
检测部门
Testing department
产品编号
Job. No.
1
产品名称
Item
自力式压力调节阀
图号/修改号
DWG NO/REV
探伤时机
FAB Sn
堆焊面
工件规格
Dimension
4’H44H-150Lb
材料牌号
着色渗透探伤

着色渗透探伤一.着色探伤原理介绍着色探伤是无损检测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表面检测方法,主要用来探测诸如肉眼无法识别的裂纹之类的表面损伤,如检测不锈钢材料近表面缺陷(裂纹)、气孔、疏松、分层、未焊透及未熔合等缺陷(也称为PT检测)。
适用于检查致密性金属材料(焊缝)、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氟塑料)及制品表面开口性的缺陷(裂纹、气孔等)。
着色探伤的基本原理:用着色剂涂在材料的表面,着色剂渗入受损部位。
放置一段时间后将表面的着色剂冲洗掉。
在已经清洗干净的表面涂上显影剂,损伤部位由于着色剂渗入其中从而看得一清二楚。
主要利用毛细现象使渗透液渗入缺陷,经清洗剂清洗使表面渗透液清除,而缺陷中的渗透液残留,再利用显像剂的毛细管作用吸附出缺陷中残留的渗透液而达到检验缺陷的目的。
二.着色探伤的工作标准(一)工件表面预清理在被检表面施加渗透剂前,应使用清洗剂将工件表面清洗干净,使得被检表面无油污、锈蚀、切屑、漆层及其他污物(如检验焊缝时,在焊缝表面及焊缝边缘不应有氧化皮、焊渣、飞溅等污物),然后,使得被检工件表面要充分干燥。
(二)着色渗透用渗透剂对已处理干净的工件表面均匀喷涂后,渗透5-15分钟。
(三)清洗、干燥在渗透5-15分钟之后,施加显象剂之前:(1)要使用清洗剂将喷在工件表面的渗透剂清洗干净,使得被检表面要清洁(2)用干净的纱布擦干或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注:清除多余的渗透剂时,应防止过清洗或清洗不足(保证工件表面没有渗透剂即可)(四)显像将显像剂充分摇匀后,对被检工件表面(已经清洗干净、干燥后的工件)保持距离150mm-300mm均匀喷涂,喷洒角度为30°- 40°,显像时间不小于7分钟。
(五)观察1、观察显示迹痕,应从施加显像剂后开始,直至迹痕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为止,约7-15分钟,观察显像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60分钟内进行。
2、观察显示迹痕,必须在充足的自然光或白光下进行。
3、观察显示迹痕,可用肉眼或5--10倍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