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诗词五首(语文版九年级上)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2秋语文版语文九上第29课《诗词五首》ppt课件1

(2)?滁州西涧?中表现诗人对那些无声无息者抱有一丝同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独__怜__幽__草_涧__边__生__,__上__有__黄__鹂__深_。树鸣
(3)?菩萨蛮?中诗人直接表露自己的心迹的词句是: _____青__山__遮__不__住__,_毕__竟__东__流__去__________。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五十六分。
2.主题解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家的喜悦。 ?滁州西涧?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约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 怅惘的心情。
?如梦令?表达出词人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求和这一 错误政策的不满,抒写了他关心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程门立雪 闻鸡起舞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五十六分。
(2)如果你有一同学成绩特差,还特怕吃苦,特怕困难,请你至少用 一个上面所填的成语写几句鼓励的话,让他能重新鼓起学习的信心。请 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例如一:同学,你一定听过“悬梁刺股〞的故事吧,只要不惧 艰难险阻,学习上的一切困难都可克服;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学习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__例如二:同学,自古英雄多磨难, 如果我们具有“悬梁刺股〞的精神,“程门立雪〞的执着,何愁 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呢?
PPT课件:
野渡——舟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今晨:不消残酒憧憬生活 问:花怎么样 关切事物 答:海棠依旧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登台远望 抚今追昔 无限感慨爱国之情 余愁更浓
第五页,编辑“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生:晚潮猛,春雨急,渡口无人,扁舟自横,表现了一种恬淡幽静 的意境。 5.难点突破
_________独__怜__幽__草_涧__边__生__,__上__有__黄__鹂__深_。树鸣
(3)?菩萨蛮?中诗人直接表露自己的心迹的词句是: _____青__山__遮__不__住__,_毕__竟__东__流__去__________。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五十六分。
2.主题解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家的喜悦。 ?滁州西涧?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约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 怅惘的心情。
?如梦令?表达出词人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求和这一 错误政策的不满,抒写了他关心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程门立雪 闻鸡起舞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五十六分。
(2)如果你有一同学成绩特差,还特怕吃苦,特怕困难,请你至少用 一个上面所填的成语写几句鼓励的话,让他能重新鼓起学习的信心。请 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例如一:同学,你一定听过“悬梁刺股〞的故事吧,只要不惧 艰难险阻,学习上的一切困难都可克服;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学习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__例如二:同学,自古英雄多磨难, 如果我们具有“悬梁刺股〞的精神,“程门立雪〞的执着,何愁 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呢?
PPT课件:
野渡——舟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今晨:不消残酒憧憬生活 问:花怎么样 关切事物 答:海棠依旧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登台远望 抚今追昔 无限感慨爱国之情 余愁更浓
第五页,编辑“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生:晚潮猛,春雨急,渡口无人,扁舟自横,表现了一种恬淡幽静 的意境。 5.难点突破
九年级语文语文版课件:第29课 诗词五首 (共26张PPT)

如 梦
李 清 照
令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夫赵明诚 是著名金石考据家。早年生活优越, 和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 整理。金兵入侵中原,流寓南方。明 诚病死,境遇孤苦。前期多写悠闲生 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感伤情调。李清 照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 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 是词。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被称为“李易安体”,把婉约词推向了高 峰。有《漱玉词》、《李清照集》。
如梦令
李清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对闺中生活的怀 念。
运用借代、拟人,写出 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辛弃疾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南宋 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齐名,并 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 二安”。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 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
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诗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意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首联 闻 官 军 收 河 南 河 北
捷报传来喜泪沾裳(盼望已久) 忽闻叛乱 已平的捷 报,急于奔 回老家的 喜悦之情.
颔联 ) 颈联 尾联
学习古诗方法
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四、诵诗句,背诗文。
杜 甫 (712-770),字子美,籍贯巩县 (今 属河南),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 。
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 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 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称 “诗史”。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 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 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其代表作有:三吏 :《石壕吏 》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语文版语文九上第29课《诗词五首》ppt课件1

诗歌内容
郁孤台下,赣江之水滚滚流去。辛弃疾似乎从这江水中,看到了抗金志士悲愤的泪水和逃难百姓痛苦的泪水。词人把“清江水”和“行人泪”联系在一起,以水写泪,表达了几十年来国破家亡的深深悲痛和无比愤恨。“望”这一动作,很好地表现了词人关注国事的爱国情感,表现了他对中原民众的深切同情,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批评。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一个“敲”字,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急、气、失落、无奈等)刻画得极为生动,使本句成为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
如梦令
李清照
应是绿肥红瘦”。“知否?知否?却道“海棠依旧”。试问卷帘人,浓睡不消残酒。昨夜雨疏风骤。
写作背景
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 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泪水就洒满了衣裳。
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愁?
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诗意
诗歌内容
下阕由“无数山”写到“青山”。这两句词,以江流烘托自己的思想活动,以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认识,形象生动。含义深厚。首先,抗金斗争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这是大势所趋;其次,词人的抗金意志和决心也是不可改变的,这是他的人生目标;最后,他看到赣江水冲决重山叠岭的阻碍,向东奔流,而自己正值有为之时,却只能留在后方,不能参加抗金战斗,万分无奈。而统治者不思进取,甘心偏安于一隅;投降派一味地屈辱求和。
郁孤台下,赣江之水滚滚流去。辛弃疾似乎从这江水中,看到了抗金志士悲愤的泪水和逃难百姓痛苦的泪水。词人把“清江水”和“行人泪”联系在一起,以水写泪,表达了几十年来国破家亡的深深悲痛和无比愤恨。“望”这一动作,很好地表现了词人关注国事的爱国情感,表现了他对中原民众的深切同情,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批评。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一个“敲”字,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心境(急、气、失落、无奈等)刻画得极为生动,使本句成为揭示内心世界的佳句。
如梦令
李清照
应是绿肥红瘦”。“知否?知否?却道“海棠依旧”。试问卷帘人,浓睡不消残酒。昨夜雨疏风骤。
写作背景
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 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泪水就洒满了衣裳。
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愁?
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
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诗意
诗歌内容
下阕由“无数山”写到“青山”。这两句词,以江流烘托自己的思想活动,以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认识,形象生动。含义深厚。首先,抗金斗争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这是大势所趋;其次,词人的抗金意志和决心也是不可改变的,这是他的人生目标;最后,他看到赣江水冲决重山叠岭的阻碍,向东奔流,而自己正值有为之时,却只能留在后方,不能参加抗金战斗,万分无奈。而统治者不思进取,甘心偏安于一隅;投降派一味地屈辱求和。
语文版九年级上29.诗词五首课件1ppt

鹧鸪这一意象寄寓着词人对主和 派阻挠恢复大业的不满和无法收 复中原的悲痛之情。
“绿肥红瘦”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颜色 情态
绿——叶 红——花 肥——雨后的叶子因水
分充分而茂盛肥大。 瘦——雨后的花朵因不
堪雨打而凋谢稀少
运用借代、拟人,写出暮 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首联 捷报传来喜泪沾裳(盼望已久)
பைடு நூலகம்
军
欢
收 河
颔联 妻子一扫往日愁云(欣喜若狂)
庆 胜
南
利
河 颈联 纵酒欢唱作伴还乡(多年愿望)
喜
北
还
尾联 想象中飞驰到洛阳(归心似箭)
乡
主题思想:诗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形象地书写了 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之情.
《约客》 ---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如
梦 令
作者简介: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 人。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 活,后期多悲叹身世,寓故国黍 [shǔ]离之悲,情调感伤。
李清照词,令慢均工,擅 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 “易安体”。现传《漱玉词》。
赵师秀(1170——1219),宋代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 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他同徐照、徐玑和翁卷并称“永嘉四 灵”,人称“鬼才”。有《赵师秀集》二卷、《天乐堂集》一卷, 已佚。仅有《清苑斋集》传世。
约客
“绿肥红瘦”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颜色 情态
绿——叶 红——花 肥——雨后的叶子因水
分充分而茂盛肥大。 瘦——雨后的花朵因不
堪雨打而凋谢稀少
运用借代、拟人,写出暮 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首联 捷报传来喜泪沾裳(盼望已久)
பைடு நூலகம்
军
欢
收 河
颔联 妻子一扫往日愁云(欣喜若狂)
庆 胜
南
利
河 颈联 纵酒欢唱作伴还乡(多年愿望)
喜
北
还
尾联 想象中飞驰到洛阳(归心似箭)
乡
主题思想:诗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形象地书写了 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之情.
《约客》 ---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如
梦 令
作者简介: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 人。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 活,后期多悲叹身世,寓故国黍 [shǔ]离之悲,情调感伤。
李清照词,令慢均工,擅 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 “易安体”。现传《漱玉词》。
赵师秀(1170——1219),宋代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 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他同徐照、徐玑和翁卷并称“永嘉四 灵”,人称“鬼才”。有《赵师秀集》二卷、《天乐堂集》一卷, 已佚。仅有《清苑斋集》传世。
约客
语文第29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九年级上)

名句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出了诗人进入 边塞后所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大漠向无边的远方伸展, 视角广,景深长,给人以开阔、广袤、深邃的感觉;但这 仅是平面的构图,必须接以“孤烟直”三个字,才有了立 体感。
“孤”——显出人烟的稀少,“直”表现出诗人对边 塞上景物的惊异。“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中,把画面 分割为两段,又增添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为 被分割的画面涂上了统一的色调,显示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 这样的夜晚行船秦淮河,靠岸酒肆旁。 卖唱为生的乐妓,却不懂得亡国之憾, 在秦淮河的对岸,还在常着《玉树后庭花》
“烟笼”句: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 “夜泊”句:点明“夜泊”,交代写诗的时间、地点;以“近 酒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末尾两句:全诗主旨所在。“后庭花”作为亡国之音历代是忌 讳唱的,但秦淮河美好的月色里,“不知亡国恨”的歌女偏偏唱这 个不详之音。诗人用此曲笔,试想一下,歌女所唱,还不是为取悦 寻欢作乐的达观贵人吗?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听歌的这帮 家伙。“不知”二字凸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深;“犹”字,凸现出诗 人的忧愤之切。在杜牧看来,晚唐政局危机四伏,达观贵人不以国 事为重,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今日听亡国之音为乐,明日有 可能自己就要上演亡国的悲剧了。
这里,圆与方、动与静、横与竖、大与小、高与低、 远与近、轻与重、明与暗、升与沉、景与情等多样、对立 的因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不杂乱,又不单调;既丰富, 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造成一种和谐的美。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太和三年进 士及第。由于性情刚强、直陈利弊,得罪当权,所以不为 重用,使他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于是浪迹于江湖,饮酒赋 诗以自谴。他做诗技巧甚高,文字鲜明华丽,却又充满了 对人生的感慨,在晚唐中自成一格,为了别于杜甫,世称 “小杜”。 南京是六朝故都,自南朝时渐渐养成奢靡之风,而 秦淮河一带又是南京成最有名的声色犬马之地。诗人夜泊 秦淮河,借写眼前而抒现实之忧,写出了这首千古绝唱的 七言绝句。
语文版九年级上《29.诗词五首 课件1》ppt

写作背景
这首词为公元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
点刑狱,驻节赣[gàn]州、途经造口时所作。 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 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 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 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 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注释及译文
郁孤台下清江水,
河 巴峡 巫峡 南
四 川 长
剑外
洛阳
东 江
襄阳
海
首联 闻 官 军 收 河 南 河 北
捷报传来喜泪沾裳(盼望已久) 欢 庆 胜 利 喜 还 乡
颔联 颈联 尾联
妻子一扫往日愁云(欣喜若狂) 纵酒欢唱作伴还乡(多年愿望) 想象中飞驰到洛阳(归心似箭)
主题思想:诗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形象地书写了 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之情.
③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 抗金的时代潮流不可阻 挡。 ④愁余:使我感到忧愁。 ⑤鹧鸪:鸟名,传说它的 叫声像“行不得也哥 哥”,啼声凄苦。
挡住,浩浩江水终 于向东流去。江边 日晚我正满怀愁绪, 听到深山传来声声 鹧鸪。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诗歌注释】
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 阴雨连连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④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⑤有约:即邀约友人。 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 亮的小花。
李清照词,令均工, 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 称为“易安体”。现传 《漱玉词》。
优质课2019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教学课件29 诗词五首 (共73张PPT)

§讨论
这首词的开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艺术风格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充 分体现了豪放词的艺术特点。
如梦令
李清照
应 是 绿 肥 红 瘦
知 却 试 否 道 问 海 卷 知 棠 帘 否 依 人 旧
浓昨 睡夜 不雨 消疏 残风 酒骤
如 梦 令
李 清 照
译文:
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 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 消。试问卷帘的侍女, 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 茂盛,红花却已凋零。
一比
你认为哪种主题更合适?
A表达了词人寂寞的心情和浓浓的感伤 B表现了词人活泼好逗,情趣雅致的性格
C……
《孟子》曰: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 以论其知世也.”
生平: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杰出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与济南历城人辛 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她写的词也独具一格, 称“易安体”,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 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父李格非,北宋齐州 人(驻所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齐鲁著名学 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 吏部侍郎赵挺之子,金石考据家。 据说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 八卷,但已经遗失。现有《漱玉词》辑本,现存 约五十首左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阳光灿烂 美好的春天
颔联 颈联: 写全家人欣喜若狂,准备还乡的情景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瞬间即过, 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尾联: 写诗人扇动想像的翅膀迅捷如飞, 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上《29诗词五首》PPT课件 (3)

二、比较阅读 【甲】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乙】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9.甲、乙两首诗词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仔细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5分)
甲的季节 乙的季节
梅雨季节,处处都在下雨。 (2)闲敲棋子落灯花。
放落的棋子震落了灯花。 (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向西北遥望卞京城,可惜有无数青山遮住了视线。 (4)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黄昏的江边我正愁绪满怀,却又从山的深处传来鹧鸪鸟的叫声。
7.作家作品。(5分)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_杜__甫___,他是唐朝伟大的__现__实___主
黄梅时节 (初夏)
春天(暮春)
甲的景物 乙的景物
雨,蛙 花,燕
10.仔细品味甲、乙两首诗词,并简要分析两位作者在面对自然界的 景物时不同的心境。(5分)
雨夜甲期:客_不__至__的__焦__灼__之__情__,__百__无__聊__赖__。_______________ 即景兴感,乙感:慨_年__华__流__逝__。_________________
春潮带雨子晚是来_急__,__野__渡__无__人__舟__自__横________________。 (3)《约客》中刻画主人公约额等不至的心境的句子是
有约不来过夜__半__,__闲__敲__棋__子__落__花__灯_________________。 (4)《如梦令》中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暮春风雨后花叶神采的句子是 知否?知否?应_是__绿__肥__红__瘦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她的另一首豪《放渔词家是傲__·_天__接__云__涛__连__雾__晓__》___________。 (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作者是_南__宋__时期辛__弃__疾,字幼__安__,号_稼__轩_ ,他的词豪风放______。我们曾学过他的《西_湖______》《清_平__乐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8
写作背景
江南的夏夜,梅雨纷飞,蛙声齐鸣,诗人约了友 人来下棋,然而,时过夜半,约客未至,诗人闲敲棋 子,静静等候……诗人怀一份闲逸、散淡和恬然自适 的心境,被眼前江南夏夜之情之景感染了:多情的梅 雨,欢快的哇鸣,闪烁的灯火,清脆的棋子敲击声 ……这是一幅既热闹又冷清、既凝重又飘逸的画面。 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是在等友人,而完全沉浸到内心 的激荡和静谧之中。
19
作者简介
赵师秀,字紫芝,号灵 秀,又号天乐,南宋后期诗 人,“永嘉四灵”之一。
20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 “雨” “池塘” “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 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 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 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生活的感慨。
8
名句赏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两句诗描写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们,听到政府军
队打仗胜利,收复失地时的欢欣喜悦,意象极为明 快、可爱。
9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0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 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 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
13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 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 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 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
14
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 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 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 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 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 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 伤的情怀。
4
作者简介
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 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 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 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 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 为“诗圣”。代表作有“三 吏”“三别”等,有《杜工 部集》传世。
5
诗歌内容
此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写闻收复之喜,后四句写 急欲还乡之情。
11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 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 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 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 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 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12
韦应物 ,唐代诗人,长安 人。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高 的是五言古体诗,其风格冲淡闲 远,语言流畅简洁,在当时及对 后世均有较大影响。韦应物的山 水田园诗很多,也很著名。白居 易曾评论他的诗“高雅闲淡,自 成一家之体”。
诗词五首
1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 3.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
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21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 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 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 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 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 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 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 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 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 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22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 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 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 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颈联诗人把内心狂喜之情,作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 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这一句准确地表 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7
诗歌中心思想
抒发了对官兵胜利的 喜悦 之情,表达了 ___向__往__安__定__生_活_____、 忧国忧民 的思想。
首联中的“涕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里既有对胜利的喜悦,也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
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
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
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15
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胸襟和不在其 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寄寓了一种向 往自然、寻求宁静的心情和恬淡、闲适的意趣。
16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从“春潮”、“野渡”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 作者好像在急剧变化的潮水中寻求一种自由和安 静。作者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心迹融于写景之申 ,给人一种妙不可言之感。
首联直接叙写喜讯。收复蓟北,标志看破碎的山河 重新统一。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裳,把诗 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6
颔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 来。这对于一位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 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 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
3
写作背景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叛军的残余在 河北投降,至此安史之乱彻底结束了。当时,杜甫听到 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后,马上写下了这首名作。过着漂 泊生活的诗人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高兴得要发狂,于是 饱含着激情抒写了自己急于回家的喜悦。诗人真切地描 写了自己的神情、动作和心理,全诗酣畅淋漓,奔涌直 泻,转折自然,充满真情。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8
写作背景
江南的夏夜,梅雨纷飞,蛙声齐鸣,诗人约了友 人来下棋,然而,时过夜半,约客未至,诗人闲敲棋 子,静静等候……诗人怀一份闲逸、散淡和恬然自适 的心境,被眼前江南夏夜之情之景感染了:多情的梅 雨,欢快的哇鸣,闪烁的灯火,清脆的棋子敲击声 ……这是一幅既热闹又冷清、既凝重又飘逸的画面。 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是在等友人,而完全沉浸到内心 的激荡和静谧之中。
19
作者简介
赵师秀,字紫芝,号灵 秀,又号天乐,南宋后期诗 人,“永嘉四灵”之一。
20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 “雨” “池塘” “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 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 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 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生活的感慨。
8
名句赏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两句诗描写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们,听到政府军
队打仗胜利,收复失地时的欢欣喜悦,意象极为明 快、可爱。
9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0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 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 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
13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 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 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 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
14
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 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 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 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 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 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 伤的情怀。
4
作者简介
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 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 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 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 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 为“诗圣”。代表作有“三 吏”“三别”等,有《杜工 部集》传世。
5
诗歌内容
此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写闻收复之喜,后四句写 急欲还乡之情。
11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 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 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 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 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 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12
韦应物 ,唐代诗人,长安 人。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高 的是五言古体诗,其风格冲淡闲 远,语言流畅简洁,在当时及对 后世均有较大影响。韦应物的山 水田园诗很多,也很著名。白居 易曾评论他的诗“高雅闲淡,自 成一家之体”。
诗词五首
1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 3.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
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21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 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 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 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 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 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 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 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 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 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22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 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 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 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颈联诗人把内心狂喜之情,作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 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这一句准确地表 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7
诗歌中心思想
抒发了对官兵胜利的 喜悦 之情,表达了 ___向__往__安__定__生_活_____、 忧国忧民 的思想。
首联中的“涕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里既有对胜利的喜悦,也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
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
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
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15
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胸襟和不在其 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寄寓了一种向 往自然、寻求宁静的心情和恬淡、闲适的意趣。
16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从“春潮”、“野渡”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 作者好像在急剧变化的潮水中寻求一种自由和安 静。作者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心迹融于写景之申 ,给人一种妙不可言之感。
首联直接叙写喜讯。收复蓟北,标志看破碎的山河 重新统一。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裳,把诗 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6
颔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 来。这对于一位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 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 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
3
写作背景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叛军的残余在 河北投降,至此安史之乱彻底结束了。当时,杜甫听到 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后,马上写下了这首名作。过着漂 泊生活的诗人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高兴得要发狂,于是 饱含着激情抒写了自己急于回家的喜悦。诗人真切地描 写了自己的神情、动作和心理,全诗酣畅淋漓,奔涌直 泻,转折自然,充满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