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材料领域分类
新材料的产业链、分类及应用

新材料学习资料一、新材料分类:按材料的属性划分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砷化镓半导体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2、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砷化镓半导体等3、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是碳、氢、氧、氮等4、先进复合材料:指可用于加工主承力结构和次承力结构、其刚度和强度性能相当于或超过铝合金的复合材料。
按材料的使用性能分,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1、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和理化性能,以满足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蚀、抗辐照等性能要求。
2、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磁、声、光热等效应,以实现某种功能,如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材料等。
二、新材料类型:1、复合新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
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
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丝和硬质细粒等。
复合新材料在新能源和交通市场上的应用:(1)清洁、可再生能源用复合材料,包括风力发电用复合材料、烟气脱硫装置用复合材料、输变电设备用复合材料和天然气、氢气高压容器。
(2)汽车、城市轨道交通用复合材料,包括汽车车身、构架和车体外覆盖件,轨道交通车体、车门、座椅、电缆槽、电缆架、格栅、电器箱等。
(3)民航客机用复合材料,主要为碳纤维复合材料。
热塑性复合材料约占10%,主要产品为机翼部件、垂直尾翼、机头罩等。
中国未来20年间需新增支线飞机661架,将形成民航客机的大产业,复合材料可建成新产业与之相配套。
(4)船艇用复合材料,主要为游艇和渔船,游艇作为高级娱乐耐用消费品在欧美有很大市场,由于中国鱼类资源的减少、渔船虽发展缓慢,但复合材料特有的优点仍有发展的空间。
中国磁性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对高性能磁性料进行鼓励与扶持

中国磁性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对高性能磁性料进行鼓励与扶持
磁性材料行业主要从事烧结钕铁硼、烧结钐钴等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处于“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中的“磁性材料”行业。
根据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磁性材料行业处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显示,磁性材料行业由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管理,行业的主管部门有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协会组织有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下设的磁性材料分会,具体职能如下:
其中,主管部门侧重于行政管理,行业协会侧重于自律管理,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磁性材料行业的管理体系,为中国行业及相关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监管体系和市场环境。
行业主要法规及产业政策。
2021年中国纳米薄膜材料制造行业相关政策

2021年中国纳米薄膜材料制造行业相关
政策
显示,纳米薄膜是指由尺寸为纳米数量级(1~100nm)的组元镶嵌于基体所形成的薄膜材料,它兼具传统复合材料和现代纳米材料二者的优越性。
纳米薄膜可以改善一些机械零部件的表面性能,以减少振动,降低噪声,减小摩擦,延长寿命。
这些薄膜在刀具、微机械、微电子领域作为耐磨、耐腐蚀涂层及其它功能涂层获得重要应用。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规划,明确要支持纳米薄膜材料制造的发展,促进了纳米薄膜材料制造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例如:2021年,全国人大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
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工程化产业化突破。
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完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
纳米薄膜材料制造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

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有的优异性能的材料。
它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光电、超导材料;生物功能材料;能源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及新型工程塑料;粉体、纳米、材料及新型工程塑料;粉体、纳米、微孔材料和高纯金属及高纯材料;微孔材料和高纯金属及高纯材料;微孔材料和高纯金属及高纯材料;表面技术与涂层和薄表面技术与涂层和薄膜材料;复合材料;智能材料;新结构功能助剂材料、优异性能的新型结构材料等。
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
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
与传统材料相比,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技术高度密集、新材料产业技术高度密集、更更新换代快、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保密性强、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具有强烈的国际性、产品的质量与特定性能在市场中具有决定作用。
新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标志。
综观全世界,新材料产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新材料产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国防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国防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支撑支撑着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各个国家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
主要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投入和发展。
美国政府在1991至1995年的《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就将材料科学与技术列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自1996年以后,该计划的制定方式有所变化,由DARPA(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年度修改方案交国会审议,近年有关材料的立项列入到《国防领域的研究、开发、实验及评估计划》中的61101E 子项(国防研究科学,该子项包括信息科学、电子科学和材料科学三大领域)和62712E (材料与电子技术,该子项包括材料加工技术、微电子器件技术、低温电子器件技术和军用医疗与损伤技术四个领域)中,主要预算合计为15亿美元左右。
化工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南 gov

化工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南 gov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emical new materials industry is crucial for driving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As outlined in the 14th Five-Year Development Guidelines, the government has set ambitious targets to expand this industry and enhance its competitiveness. 正如《十四五规划纲要》所述,政府已经设定了扩大该产业规模并增强其竞争力的宏伟目标。
To achieve this,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involv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gulatory support, and market promotion needs to be implemented.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实施一项涵盖研发、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广的综合战略。
One of the key areas of focus should be on fostering innovation in the chemical new materials industry. 一个关键的焦点领域应当是在化工新材料产业中培育创新。
By encourag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investing in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supporting startups and SMEs in this sector, we can drive the creation of new materials with advanced properties and functionalities. 通过鼓励研发活动、投资新兴技术以及支持该行业的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我们可以推动创造具有先进性能和功能的新材料。
中国及部分省市电磁屏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大力培育和发展基于互联网融合应用硬件产品

中国及部分省市电磁屏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大力培育和发展基于互联网融合应
用硬件产品
电磁屏蔽材料是一种抗静电材料,主要用在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填充物,其中银是最早开发的导电填料。
电磁屏蔽材料作为功能性新材料,是工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在高端装备产品、新兴产业装备、关键基础产品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
国家层面电磁屏蔽材料行业政策
显示,近些年,为促进电磁屏蔽材料行业发展,中国各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2022年1月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强化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测试评价、试验检测等平台作用,推进催化材料、过程强化、高分子材料结构表征及加工应用技术与装备等共性技术创新。
中国电磁屏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地方层面电磁屏蔽材料行业政策
与此同时,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推动电磁屏蔽材料行业发展,如浙江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提到,加强高性能低功耗的功率铁氧体、新型高性能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下一代高频稀土软磁材料、电磁屏蔽和吸波材料、复合软磁材料等软磁金属材料生产技术研发,满足电子信息领域需求。
各省市电磁屏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化工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南

化工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一、总体思路历史发展前景可以由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和“十四五”发展战略协同推动。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创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努力提高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格局,不断深化工业链延伸,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实施行业标准制定,进一步推动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
二、指导原则(一)坚持以技术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
坚持“依靠市场,服务经济发展”,大力开发和实施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支撑;加强新材料产品市场开发,创新管理模式,结合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开展新材料产业市场研究与开发;增强新材料产品的价值感知,挖掘消费者的理念,优化产品的功能性;坚持技术创新,更新技术核心竞争力,保障产业发展安全性、持续性。
(二)坚持科技支撑,科技引领。
尊重科学和技术的作用,推进新材料研发进程,实施技术立法、行业标准化,加快新材料的实施、推广,提升新材料发展水平;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新材料科技项目的管理,以“军民融合”的形式,实现新材料的迅速闭环;加快建设平台,增加科技项目的投入,加快行业应用变革。
(三)坚持深化产业融合,完善产业链条。
强化产业集群聚集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实施资源共享战略,助推新材料产业生产能力的规模扩张;深度发展多领域融合,推进跨产业融合,以智慧制造业为核心,打造跨界融合的“新材料+”战略;整合建立高新技术成果转移平台,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步伐。
三、举措推进(一)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
实施财政、税收激励政策,支持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推广;建立行业政策和技术标准,构建完善的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投资部门出资资金新材料产业的研发;完善市场机制,提高新材料定价能力;继续支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加快市场准入和利用,解决制约实施的人力资源、设备设施等问题。
(二)加强行业协同,促进新材料产业合作。
改进新材料产业生产模式,构建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引进专业化管理服务,重点建设新材料产业管理咨询等服务体系;加强新材料用户使用交流,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推动新材料供给规模和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培养技术专家队伍,强化科技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
安徽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引安徽科技厅

附件1:安徽省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南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旳具有老式材料所不具有旳优秀性能和特殊功能旳材料,一般分为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构造材料、智能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
为提高本省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增进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特编制《安徽省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指南》(2023—2023年)。
新型显示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和优质铜材深加工等产业技术发展指南另行公布。
一、发展现实状况及趋势伴随社会进步和新兴产业旳迅速发展,市场对新材料旳种类和数量需求不停扩大,新材料已占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旳15-20%。
目前,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重要特点是:向智能化、多功能化、复合化、长寿命及顾客订制化等方向发展,上游基础产业与下游新兴产业之间技术一体化,技术原则全球化,创新研发周期缩短,多学科交叉趋势增强,愈加重视与生态环境及资源运用旳协调性。
安徽省在新材料领域具有一定旳产业基础、技术基础和资源优势,具有迅速发展旳条件。
合肥杰事杰企业、皖维高新材料股份企业、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企业、安利合成革有限企业、黄山永新股份企业等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一定旳著名度;合肥、蚌埠、马鞍山、宣城、巢湖、无为等地建立了新材料产业基地。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蚌埠玻璃设计院、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新材料研发实力较强;建有国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试验室等技术开发平台。
非金属材料深加工、水性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研究与粉体开发等技术处在国内领先地位,氧化铟锡(ITO)导电膜玻璃、透明导电膜(TCO)玻璃基板、球形石英粉、高纯超细硅酸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超级炭负极材料、纳米碳酸钙、陶瓷纳米粉体等产品性能处在全国先进水平。
安徽尚有较丰富旳非金属矿产资源,现已查明非金属矿产79种,其中方解石型碳酸钙,凹凸棒石粘土在储量与质量上居全国前列,煤系高岭土、绢云母、膨润土、沸石等储量也十分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状记忆合金
自修复材料
液态金属
金属及高分子增材制造材料
智能仿生与超材料
超导材料
其他前沿材料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材料领域分类
先进基础材料
先进钢铁材料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
先进化工材料
先进建筑材料
先进轻纺材料
其他基础材料
关键战略材料
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含高温合金等)
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 Nhomakorabea合材料电子陶瓷和人工晶体
先进半导体及新型显示材料
稀土功能材料
新型能源材料
生物基材料
其他战略材料
前沿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