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马文蔚版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活页作业答案(全套)马文蔚(二)2024

大学物理活页作业答案(全套)马文蔚(二)2024

大学物理活页作业答案(全套)马文蔚(二)引言概述: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马文蔚的《大学物理活页作业答案(全套)》第二部分的答案。

该答案集包含了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各种难题和练习题的解答,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下面将分为五个大点,详细阐述每个大点下的小点内容。

1. 力学:- 物体的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等运动形式的求解方法;- 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力的作用、摩擦力、弹力等的计算方法;- 循环运动:旋转、圆周运动等相关知识;- 力的合成与分解:应用向量运算解决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动量与能量: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的应用。

2. 热学:- 温度与热量:温标、热量的单位、热量传递等的概念和计算;-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和热功的关系,热机效率的计算;- 热传导:导热系数、传热方程等内容;- 热膨胀:线膨胀、面膨胀和体膨胀等相关知识;- 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分析。

3. 光学:- 光的传播:光速、光线传播的规律等;- 光的折射与反射:折射定律、反射定律的应用;- 光的干涉与衍射: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等基本原理;- 光的色散与光谱:光的色散现象、光谱的特性和应用;- 光学仪器:透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4. 电磁学:- 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的计算等;- 电场的能量:电场能的计算、电场的静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 电流和电阻:电流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 磁场:磁感应强度、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等基本概念;-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应用于电感和互感等。

5. 物理实验:- 实验仪器与测量:常用物理实验仪器的常规使用方法;- 实验技巧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实验设计和报告: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报告撰写的要点;- 实验安全与管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实验室规章制度;- 物理实验的应用与发展:物理实验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和发展。

大学物理(马文蔚_版)高等教育出版社_光学部分

大学物理(马文蔚_版)高等教育出版社_光学部分

第十一章光学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为mm 30.0,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离缝m 20.1的屏上测得中央明纹一侧第5条暗纹与另一侧第5条暗纹间的距离为mm 78.22,问所用光的波长为多少?解:双缝干涉暗纹条件2)12(λ+=k d D x ),2,1,0(⋅⋅⋅±±=k中央明纹一侧第5条暗纹对应于4=k ,由于条纹对称,该暗纹到中央明纹中心的距离为mm 39.11278.22==x那么由暗纹公式即可求得nm8.632m 10328.6)142(20.11030.01039.112)12(2733=⨯=+⨯⨯⨯⨯⨯⨯=+=---k D xd λ 2、用白光垂直入射到间距为mm 25.0=d 的双缝上,距离缝m 0.1处放置屏幕,求零级明纹同侧第二级干涉条纹中紫光和红光中心的间距(白光的波长范围是nm 760~400)。

解:第k 级明纹位置应满足λdDkx = ),2,1,0(⋅⋅⋅±±=k对紫光和红光分别取nm 4001=λ,nm 7602=λ;则同侧第二级条纹的间距m m 88.210)400760(25.0100.12)(6312=⨯-⨯⨯⨯=-=∆-λλdD k x 3、用58.1=n 的透明云母片覆盖杨氏双缝干涉装置的一条缝,若此时屏中心为第五级亮条纹中心,设光源波长为μm 55.0,(1)求云母片厚度。

(2)若双缝相距mm 60.0,屏与狭缝的距离为m 5.2,求0级亮纹中心所在的位置。

解:(1)由于云母片覆盖一缝,使得屏中心处的光程差变为λ5=∆,一条光路中插入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片光程变化e n )1(-。

所以λ5)1(=-=∆e n 解得云母片厚度μm 74.4158.155.0515=-⨯=-=n e λ(2)因为mm 29.260.055.05.2=⨯==∆d D x λ又由于中心位置为5级明纹中心,故0级条纹距中心为5倍条纹宽度,所以m m 45.1129.2555=⨯=∆=x x4、如图所示,在折射率为50.1的平板玻璃表面有一层厚度为nm 300,折射率为22.1的厚度均匀透明油膜,用白光垂直射向油膜,问:(1)哪些波长的可见光在反射光中干涉加强?(2)若要使反射光中nm 550=λ的光干涉加强,油膜的最小厚度为多少?解:(1)因反射光的反射条件相同(321n n n <<),故不计半波损失,由垂直入射0=i ,得反射光干涉加强的条件为Λ3,2,1 ,22===∆k k d n λ由上式可得:kd n 22=λ1=k 时: nm 732130022.121=⨯⨯=λ 红光2=k 时: nm 366230022.122=⨯⨯=λ 紫外 故反射中波长为nm 732的红光产生干涉加强。

哈工大大学物理课件(马文蔚教材)-第3章力学

哈工大大学物理课件(马文蔚教材)-第3章力学
哈工大大学物理课件(马文蔚教 材)-第3章力学
本课件将带你探索力学的基本概念。我们将介绍牛顿三大定律及其在实践中 的应用。通过这份课件,你将收获对力学的深刻理解。
课件概述
探索基础概念
介绍第3章力学的内容和目标。为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深化理解
强调学习本章内容的重要性。提醒学生特别关注牛顿三大定律的探究。
探索应用场景
引导学生思考力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场景。为后续学习提供背景和参考。
牛顿第一定律
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
详细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应 用,以牛顿摆为例进行说明。
惯性是什么?
探讨物体的惯性特征以及与牛顿第 一定律的关系。为牛顿第一定律打 下基础。
实践中的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宇航员太空行走的示例,展现 牛顿第一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体验
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定律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一些有趣的机械设计题目,拓宽学生视野
应用示例Βιβλιοθήκη 过山车物理学探究过山车运行的物理学原理和公 式,帮助学生理解牛顿三大定律在 实践中的应用。
滑轮机械
介绍滑轮机械的工作原理,决策滑 轮机械的倍功率性能。
桥梁工程
运用本章知识分析现代桥梁工程的 设计与施工,展现物理学在工程领 域的重要性。
总结
1 关键词回顾
概括牛顿三大定律及应用场景的重要关键词。
2 思考回顾
引导学生思考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学习收获。同时提供课程作业,帮助学生机械化习得本 章重点。
3 反思提高
探讨如何将课程所学应用于更广泛的实践领域,帮助学生打破纸上谈兵,真正拥有所学 物理学知识.
牛顿第二定律
1
公式探究
详细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以及力量和质量的关系

大学物理马文蔚第六版教案

大学物理马文蔚第六版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每周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马文蔚第六版《大学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物理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力学基础2. 热学基础3. 波动光学4. 电磁学基础5. 近代物理基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力学基础一、导入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力学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强调力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内容1. 力的基本概念:力、质量、加速度等。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3.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例题分析: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练习题: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习题:检查学生解题能力。

第二课时:热学基础一、导入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热学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强调热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内容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例题分析: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练习题: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习题:检查学生解题能力。

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物理素养。

教学反思:1.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力学基础2. 第二周:热学基础3. 第三周:波动光学4. 第四周:电磁学基础5. 第五周:近代物理基础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物理学第六版上册 马文蔚

物理学第六版上册  马文蔚

物理学第六版上册简介《物理学第六版上册》是由马文蔚教授所编写的物理学教材。

本教材是为物理学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所设计,内容涵盖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该教材内容全面,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阅读。

本文将对教材的主要章节进行介绍和总结,并展示一些教材中的精彩内容。

第一章:引论第一章是教材的引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方法。

马文蔚教授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引导读者进入物理学的世界。

他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力、运动、能量等,并讨论了物理学在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

本章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和理解提供了基础。

第二章:物理学基础第二章重点介绍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测量、单位和数量。

马文蔚教授详细解释了物理量的定义和特点,并介绍了国际单位制。

他还探讨了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并介绍了常见的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

本章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帮助读者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技巧。

第三章:运动学第三章介绍了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和运动描述方法。

马文蔚教授通过丰富的示例和图表,清晰地解释了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相关的物理量。

他还讨论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并详细介绍了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计算方法。

本章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运动学的深入理解。

第四章:牛顿定律第四章是物理学中最经典的章节之一,介绍了牛顿定律和力的概念。

马文蔚教授从牛顿定律的实验事实入手,逐步引入了惯性、质量和力的定义。

他详细解释了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并通过实例演示了这些定律的应用。

本章内容生动有趣,是读者学习力学的重要基础。

第五章:工作与能量第五章介绍了工作、能量和动能定理的概念。

马文蔚教授首先解释了物体的位移和力的方向对工作的影响,然后引入了功和功率的定义。

他详细讨论了功与能量的关系,并介绍了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本章内容既深入浅出,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读者理解能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结语《物理学第六版上册》是一本优秀的物理学教材,由马文蔚教授精心编写。

大学物理马文蔚版

大学物理马文蔚版


任意时刻 x v0 cost
的位置:
y
v0 sint
1 gt2 2
消去t得轨道方程:可知也是一条抛物线。
yxt g2v02cgo2sx2
1)射程 R 0 :(y=0时对应的x的值)
R 02 v 0 2s g c i c n o2 o s s2 v 0 2sg i c n o s v 0 2sgi2 n
其中 x(t)t2,y(t)1t22 4
(1)计算在t=1s到t=4s这段时 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解:(1)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在t=1s t=4s内的平均速度为:
v xi y j 63i 62.25 j t t 41 41
i 1.25 j ms1
(2)求t=3s时的速度和速率;
解(2):由题意知,速度的分量式为:
是矢量,在圆周运动中,可看成是代数量。
(3)角加速度:
角速度 随时间的变化率:
单位: rad/ s2
d d2 dt dt2
与 同号,为加速圆周运动;
与 异号,为减速圆周运动;
=0时,为匀速圆周运动。
2、 切向、法向加速度(线量加速度)
自然n --坐- -标切法系线线:方方向 向上 上的 的单 单位 位矢 矢量 量; ; n
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矢量改变
tt1 的 化2 时 时 相物对理刻 应量刻 。。与, , 质A B 点处 处 运质 质 动状, , 态点 点 r r A 变B位 位 在 o在 yAr矢 A矢 r BrxB
位移定义为:
r r Br A
z
图1-2
在直角坐标系中:
rA rB
xAi xBi
yA j yBj
? t 3 ? , 3a t 求, ? ta =n 2s , 时? a ? ,

马文蔚《大学物理学》第一章2

马文蔚《大学物理学》第一章2

vA
B
vB
B 过程视为匀变速率圆周运动,不计重力加速 度的影响,求:(1) 飞机在点 B 的加速度; (2)飞机由点 A 到点 B 所经历的路程.
解(1)
v A 1940km h
vB 2192km h
3
1
1
A
vA
B
t 3 s,r 3.5 10 m
r a n
三、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
5、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速率
Δs Δθ v lim r lim Δt 0 Δt Δt 0 Δt
ds d r dt dt
y
B
r
o

etA
v( t ) r ( t )
v r

x
圆周运动中的极坐标:横向和径向
圆周运动中自然坐标:切向和法向 切向单位矢量 法向单位矢量
2
x
五、匀速率圆周运动和匀变速率圆周运动
1、匀速率圆周运动:
at 0 0 t
a anen rω2en
2、匀变速率圆周运动
dω α 常量 dt
dω dt

ω
ω0
dω αdt
0
t
如 t 0 时, 0 , 0
0 t 1 2 θ θ 0 0 t t
3、横向单位矢量
二、 自然坐标——切向、法向坐标
——曲线运动的描述
沿质点轨迹建立一随轨道弯曲的一维曲线坐标轴。 自然坐标s, s可正可负。质点运动学方程为
s s( t )
(1)平面自然坐标中的描述——切向、法向单位矢量 由曲线上各点的切线和法线所组成的一系列坐标系 称自然坐标系。 en e t 切向单位矢量 A S et 指向s增加的方向 e n 法向单位矢量 O/ r 指向轨道的凸侧 0

物理学(第七版)

物理学(第七版)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马文蔚,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事物理教育工作已超越半个世纪,长期致力于教 材建设及高等教育研究。
周雨青,南京市人,理学博士,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大学物理(工科)精品课程实 际负责人。
解希顺,男,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东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带头人,全国高等物理教育研究会副秘书 长,《大学物理》杂志编委。
谢谢观看
出版工作
2020年10月15日,《物理学(第七版)下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6日,《物理学(第七版)上 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为上、下两册,共十六章,上册包括质点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刚 体转动和流体运动、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恒定磁场、电磁感应电磁场八章内容,以及矢量,中国 法定计量单位和国际单位制,空气、水、地球、月球、太阳系的一些常用数据,希腊字母,常用物理学常量五个 附录;下册包括振动、波动、光学、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相对论、量子物理、原子核与粒子物理简介八章 内容。
物理学(第七版)
202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学资源
05 教材特色
07 作者简介
目录
06 获得荣誉
基本信息
《物理学(第七版)》是由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周雨青、解希顺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于 2020年10月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该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非物理学类专业大 学物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文科相关专业选用和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t)t2,y(t)1t22 4
由运动方程可分别作x-t,y-t和y-x图。
y
y
6
6
4
4
2
2
o 2 46 t y
1、运动方程:质点P运动时,位矢 的大小和 方向均随时间而变化,故位矢
r x 是( 时t) i 间 t的y ( 函t) 数 j z ( t) k
x x(t)
或分量式:
y
y(t)
z z ( t )
2、轨道方程
运动质点在空间所经过的路径,叫做轨道
。描述轨道的方程叫 轨道方程。
三、位移(displacement)
x 图1-3
t
上式表明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
相r同。
v x ti y t jvxi vy j
2、瞬时速度
当 趋t于0时, 也趋r于0,则:
r趋于t
一极限值,此极限值称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简称为速度。
vlimrdr t0t dt
讨论:
y
rA
Adr r
rB rB B
a)直角坐标中:
o
x
v d d r td di x t d d jy t vx i vy j
有向r 线 段x 称i 为 位y 矢 j。 z k 图1-1
注意:
位置矢量是矢量,它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大小: rr x 2y2 z2
方向:co sx,co sy,co sz
r
r
r
平面运动: r x i y j,rx 2 y 2
直线运动:
arctgy
r xix
二、运动方程
dx
dy1
vxdt1,vydt2t
故t=3s时速度分量为
vx 1 m s 1 ,vy 1 .5 m s 1
故t=3s时速度为 v i 1 .5 jm s 1
而在t=3s时的速率为:
v v 1 2 1 . 5 2 1 /2 1 . 8 m .s 0 1
(3)作出质点运动的轨迹图。
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矢量改变
tt1 的 化2 时 时 相物对理刻 应量刻 。。与, , 质A B 点处 处 运质 质 动状, , 态点 点 r r A 变B位 位 在 o在 yAr矢 A矢 r BrxB
位移定义为:
r r Br A
z
图1-2
在直角坐标系中:
rA rB
xAi xBi
yA j yBj
其中 x(t)t2,y(t)1t22 4
(1)计算在t=1s到t=4s这段时 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解:(1)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在t=1s t=4s内的平均速度为:
v xi y j 63i 62.25 j t t 41 41
i 1.25 j ms1
(2)求t=3s时的速度和速率;
解(2):由题意知,速度的分量式为:
反映的是 时t 间内速度变
化的平均快慢程度。 o
A(t)

图1-4
2、令瞬 时t加 速0,度v的t极限值就是质点在
Aa 点处 l的t i瞬m 0 时v t 加 速度d dv 。t 公式d d为22 r t:
上式说明加速度为位矢的二阶时间导数。
vA
注意:
1)瞬时加速度是矢量,方 向与速度改变方向相同。
(3)科学精神:正确的科学观,高尚的 科学精神;对人类社会高度的责任 感; 学术上的交流合作精神等。
四 学习大学物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大学学习特点是进度快、内容多,要培 养自学能力;
2、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 达出来”;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认真完成作业,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能力。
1 自然科会进步的动力。
3 物理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
(1)知识方面:对物理学的内容和方法 、工作语言、概念和物理图象、其 历史、现状和前沿等方面从整体上 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能力方面:应用知识能力;获取信息 的能力;洞察能力;创新能力;表达 能力等。
z
y A
rA
rB
rB
o
x
r (xB xA )i (yByA) j
xi yj
注意:a)r和
注意 与
r是的r 两区个别r不同的概念;
b)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3 速度和加速度
一、速度
1、平均速度
y
A(t)
平均速度: r 与 的t 比
值为质点在 内的t平均
速度。公式为:
v r
o
rA rB(t+t) rB
速度分量为:
vx
dx dt
vy
dy dt
b)方向是该时刻轨道切 线方向,并指向质点 前进的方向;
y
A
rA rB
v
c)速率:速度大小的值。 o
x
vv dr (d)x 2(d)y2 dt dt dt
二、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物理量。
1定t质、t 时义点平 间:时做均t内刻曲加增到线a速量达运度为B动点vt, 速v t度 时v 为刻2在yv v1Av2点1 速B度(t为+vv2)t1 ,
绪论
一、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1、物质的基本结构 2、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引力作用、电磁作用、强 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3、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及转化规律
机械运动 热运动 电磁运动 原子和原子核内部的运动
二、学习的主要内容
经典物理: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学 近代物理:狭义相对论、量子物理
三、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1 参考系 质点
一、 参考系(Reference frame) 定义:为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的标准物 或物体组(如地球参考系)。
二 、质点(material point) 质点是具有一定的质量而没有大小和 形状的物体。
质点是理想模型。抽象条件为:
1、形状大小不起作用,如平动; 2、“物体线度”远小于“研究的距离”
rA
2)速度的大小、方向二者之一
vB
rB
O
v
vB
发生变化,瞬时加速度不等于零
在直角坐标系中:
vdxidy jdzk dt dt dt
adxvidyv jdzvk dt dt dt
dd2t2x i
d2 y dt
j
d2z
dt
k
axi ay j azk
例1: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r t x t i y t j
如地球在太阳系的公转
太阳
地球
1-2 位置矢量、运动方程、位移
一、 位置矢量 (position vector)
位置矢量:用来确定质点P位置的矢量。
表示质点P的位置: (1)选取参考系;
y
(2)建立坐标系;
r
p
(3)确定单位矢量 i , j,k o
x
定义:设t时刻物体在位置P,
从原点O指向质点P点的 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