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暴行》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

利津县历史学科八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型新授时间月日〔星期〕成果目标1、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自身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才能;通过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史实,培养自身分析历史现象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才能。

3、认识到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本民族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要素问题与活动规那么与评价情景导引导入新课学案自评:独立完成+1分充分准备+1分填写准确+1分字迹工整+1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列强罪行一幕图片反映的事件是什么?哪俩个国家犯下的罪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还犯下了哪些罪行?列强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让让我们一起开场?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课的学习。

思维对话活动一:自主学习与反应〔可以帮扶对子互助,可以学生个体完成〕活动一:组长检查组员,全对+2分发现错误及时订正+1分帮扶对子结对完成,全对+1分个体独立完成,全对+2分根据以下问题自主预习课文,勾画重点知识,然后将预习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待小组合作讨论时解决。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发动国家、帮凶、借口?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致经过?3.?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国家及内容?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时间、军队、原因、启示?5.?北京条约?的签订国家和内容?拓展提升1、出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组内推举代表答复以下问题:问题一:根据?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表达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情况。

问题二: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2、小组探究:从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目的、战争性质、战争影响等方面探究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知识建构〔1〕线索引导:组内梳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侵华罪行、结果、影响这一主线,完成课堂回忆;并考虑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中汲取哪些启示?〔2〕启示分析:条理明晰,能说出两点者+2分理解没有脱离所学,且言之有理说出一点即+1分拓展迁移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教案新人教版

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教案新人教版主备人课型新授验收结果:合格/须完善时间年月日分管领导课时 1 第周第 2 课时总第 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斗争等史实2、过程方法综合理解探索分析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看、议,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将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的原因3、爱国情感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2000年4月,两家国际著名拍卖行索思比公司和克里斯蒂公司在香港举行拍卖会,拍卖的物品中有四件文物是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圆明园掠走的。

来自北京的两家公司不惜重金将四件圆明园国宝购得,共花费4900万港币,使其重返祖国。

为什么如此珍贵的文物流失海外?这一切来自于一场让中华民族蒙受屈辱的暴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二、学习新课:1、自主探究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展示交流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次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大家结合课本探究下列问题:1>这次战争为何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2> 2>简介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3>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犯下了哪些罪行?4>4>谁应该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负责?5> 5>为什么中国会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到如此的劫难?对此人民有何反应?6> 6>简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7> 7>太平军抗击的目标是什么?8>8>太平军为什么要把抗击清朝统治作为首要目标?9>9>为什么清朝统治腐败就应作为抗击的首要目标,当时西方学生活动认真听师讲述带设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学案1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学案1 新人教版
【巩固积累】1.D 2.B 3.B 4.A 5.B 6.D 7.D 8.C
【拓展延伸】1.B 2.C
3.(1)第二次鸦片战争(2)“伙伴”指英法侵略者,“果园的主人”指中国清政府;“果子”指列强从清政府手中非法夺取的各项侵略权益。(3)美国不会维护清政府的利益,它只会以调停为名,要求清政府妥协让步,满足英法的侵略要求。因为美国是英法的帮凶,它也想在中国夺取侵略权益。(4)俄国
1864年,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除了上述原因外,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下面的“天王府西花园”说明了什么?
附:参考答案
【扣标整合】知识结构图(略)
认识: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和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这段屈辱的历史事实告诫和激励我们: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学习过程
个人增减
【自主学习】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___________。英法联军在1860年攻占北京后犯下的滔天的罪行是。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领土_________平方千米。
8.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洋枪队是在________战斗中。
9.思考:“动脑筋”(第9页)、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一、火烧圆明园
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II)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II)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II)一、学习目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三、学法指导1.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看看有哪位同学从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中,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如果能由学生来述说最好,否则就由教师介绍,学生通过听,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么发生的。

2.第二部分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看和议。

学生的议,可以有两个主题:“痛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谴责沙俄野蛮割土占地”。

让学生通过“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且加深对这段史实的印象。

3.第三部分,教师可以将问题打在屏幕上,让学生思考,而后四个小组的学生分别上台书写答案,每人写一题,一个接一个上来写,看谁写的既快又准确,教师最后评分。

四、知识链接英法联军劫焚圆明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

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

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是搬不动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写道:“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

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

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倾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缕缕的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五、问题探究1. 这次侵略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2.列强为什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3. 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人民做出什么反应?纠错矫正4. 农民政权抗击的目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六、目标检测2、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3、太平军占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的时间是()A、1851年B、1852年C、1853年D、1855年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A、法国、英国B、日本、美国C、俄国、美国D、美国、英国5、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是在()A、青浦大捷中B、上海战役中C、浙江的一次战斗中D、安庆保卫战中6、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条约是中俄()A、《北京条约》B、《瑷珲条约》C、《天津条约》D、《改订条约》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统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宫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英国《泰晤士报》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八年级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编制:李海艳审核:何金侠【学习目标】1、知道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的经过以及《南京条约》的内容。

2、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鸦片战争的经过及《南京条约》的签订学习难点:鸦片战争的影响【预习导学】(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在书本上做上标记。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 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____________________,扩大侵略权益。

2. 经过:英、法分别以“______________”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于________年10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挑起战争之后,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3. 结果:清政府被迫分别与俄、美、英、法签订《__________》。

主要内容包括: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________、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________各口岸自由航行。

在随后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 过程:1860 年,英法联军再燃战火,__________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10 月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了圆明园。

2. 结果:分别与英、法签订了《__________》。

主要内容包括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 经过: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__平方千米领土。

2. 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______________地区,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加深。

【合作探究】(小组团结协作完成探究问题,小组汇总并展示质疑。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
A.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 八国联军侵华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企图( )
A.增加通商口岸的数量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C.占领北京城,控制清王朝 D.割占更多的土地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伙殖民强盗攻陷北京,抢劫并烧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这伙殖民强盗是 ( )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4.下列哪些条约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 )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5.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黄浦条约》D.《北京条约》
材料二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
(2)材料三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材料三 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3)恩格斯所说的是哪一国家?它从中国夺走了多少土地?
(4)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二、签订条约
1.《天津条约》:①西方列强获得了进驻_____;②增开_______、______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可以在_______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通商章程后条约》 :中国被迫承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____________》继续有效,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___________也大幅增加。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学案新人教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自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
课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课型设置【自研·互动45分钟+展示45分钟】
旧知链接: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1分钟)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法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相关历史史实 2、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之间的联系及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阅读文本】导生带领全班同学大声齐读课本正文部分(5分钟)
强盗走

字,认真的阅读课
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炬。

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
、外国侵略者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序号:2
主备人:审核人:、、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自主学习探究
(一)预习导入:
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在北京西郊有一个兼具江南和江北风光的“万园之园”──圆明园。

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古玩字画、图书典籍。

然而,当我们前往北京参观游览时,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吗?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历史,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阅读课本7页圆明园遗址简介)
(二)自主学习内容:
1.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年10月至年10月
侵略国:
主凶──、
帮凶──、
2.年月,英法联军攻占,火烧。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万平方公里。

其中,
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4.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在广西桂平村发动起义,建号。

5、中外反动势力互相勾结,成立“”,由美国人统领。

6、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的战斗中击毙华尔。

7、仔细观察教材第9页地图,完成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三)比一比谁是赢家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闭关政策”未能完全冲破
B.“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的发生
C.英国侵略者急切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
D.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 1860年,洗劫北京城,火烧圆明园的是()
A.英法联军B. 英美联军 C.法俄联军 D.美法联军
3.下列各战役中属于太平天国反侵略斗争是
A.金田起义 B.青浦大捷C.天京保卫战D.北伐和西征
4. 中国近代史上,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A.中俄《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尼布楚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5.太平天国防御战阶段,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并丧失了许多主权,这一外来侵略事
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A.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C.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D.军事策略屡犯错误
7.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外国侵略者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B.直接威胁清朝统治中心地区
C.有利于外国侵略者占据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D.勒索中国大量赔款
8.“在两个胜利者瓜分赃物的条件下,圆明园大规模地遭到了蹂躏”。

法国作家雨果所说的“两个胜利者”是指()
A.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法国 C.日本和俄国 D.英国和美国
9.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D.满汉地主阶级勾结镇压
10、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
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
②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③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清朝形成了怎样的社会局面?
④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
认识?
(五)拓展延伸:
1、英法联军进北京后,闯入圆明园先进行一番抢劫,为掩人耳目,又放火把它化为灰
烬。

英国《泰晤士报》一段关于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情况的报道,足以证明他们的罪行。

看到今天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你有什么感想?
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3、讨论: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