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大题命题规律分析
化学实验题的答题技巧

2 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步骤与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名师指导:高效低耗学习法
高三化学的特点是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紧迫的时效性,要求学习时在全面中讲重点,在规范中讲策略,在强化中讲效益。
重视基本实验
实验是理综试题的重头戏,高考化学试题的难度往往出现在实验题中。近几年高考实验试题具备以下特点:素材的选取呈回归课本的态势;重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的考查;试题考查方式体现由浅入深,从课本到创新;试题考查重点在考查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出现了开放性试题;试题设置渗透或含有学科间综合内容(如与压强相关的气压装置);实验仪器、装置、现象、操作、设计均在考查范围之中。
二、有机推断题
有机推断和合成题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反应条件的选择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应用水平,又能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可与所给信息紧密结合,要求迁移应用,因此成为高考的热点。有机推断是一类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的题型,其一般形式是推物质,写用语,判性质。当然,有的只要求推出有机物,有的则要求根据分子式推同分异构体,确定物质的结构;有的还要求写出有机化学方程式。由于有机化学中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而有机物的分子式不能表示具体的物质,因此用语中特别强调写出有机物质的结构简式。
三、因果作答
在实验题中,常常出现“××装置的作用是……”、“这样操作的理由是……”一类的问题,看上去似乎是回答单纯的“结果”或“原因”,而事实上述均包含着“原因”、“结果”等2个以上的得分点。如某尾气处理装置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Cl2,以免造成大气污染”(一因一果)。学生往往只答出自以为“完全正确”的其中一项,造成失分,故应先理顺好因果关系再作解答。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方法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方法(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①科学性的原则。
所设计的实验应该符合科学道理,不能凭空捏造②对照性的原则。
必须设计一个对照性的实验,必须想要这个实验更能表明问题,一定必须存有两极两个方面的实验。
③等量性的原则。
所设计的实验中的平衡反应,试剂的取用应该是等量的④单因子变量原则。
对某个实验的影响,可以存有很多的因素,实验正是必须人为掌控条件,并使众多变量中,就可以存有一个因素就是变量,其余几个就是一样的。
(二)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1)明晰目的原理:首先必须深入细致审题,明晰实验的目的建议,弄清楚题目存有哪些代莱信息,综合已研习过的科学知识,通过投影、搬迁、分析,从而明晰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橡皮、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采用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出来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当具有辨识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当完备而又通俗易懂。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测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排序、图表、推理小说,得出结论恰当的结论。
(三)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规律和方法(1)思考问题的顺序:①围绕主要问题思考。
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②思索有关物质的制取、净化、稀释和放置等有关问题。
比如:制备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mg3n2等)及极易变色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直奔一个潮湿装置,以避免空气中水蒸气步入。
③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实验比较、联系。
2023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评析及2024年备考策略

(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 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 平衡思想
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证据推理 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 创新意识
(4)化学学科必备知识
物质转化与应用
反应变化与规律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语言与概念
实验原理与方法
(5)化学学科关键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 辨析基本概念 获取有关信息
理解 与
辨析
分析 与 推测
识别有效证据 科学推理论证 处理转化数据 归纳总结规律
化学实验基础( 滴定计算)
化学实验基础( 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实质、原理;化学计算。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O
2023年等级考山东卷化学考情分析
题号 11 12
难度 易 中
考查内容
详细知识点
选择题
化学反应原理( 原电池原理理解;原电池正负极判断;原电池电极反 电化学) 应式书写;新型电池。
20
较难
化学反应原理综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
合
平衡的有关计算;电离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
2023年等级考山东卷化学考情分析 2、 考点内容统计及所占比例
内容
知识点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共存、检验 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及规律 (10分) 陌生方程式书写
物质的量、平衡常数、
化学计算 (16分)
3. 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CS₂
B.NF₃
C.SO₃ D.SiF₄
二、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聚焦考教衔接,筑牢学科基础
第4题考查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
4. 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 B. 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冲洗 C. 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 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毛(石棉布)灭火
基于命题多维细目表的高中化学试题命制

基于命题多维细目表的高中化学试题命制1. 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探讨基于命题多维细目表的高中化学试题命制方法。
我们将介绍命题多维细目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以及其在化学试题命制中的优势。
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命题多维细目表进行试题的分类、层次划分和难度设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如何运用命题多维细目表进行试题的命制和评估,以提高试题的质量和有效性。
我们将对基于命题多维细目表的高中化学试题命制方法进行总结和展望,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试题命制在考察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考察。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确保试题的公平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基于命题多维细目表的高中化学试题命制研究应运而生。
多维细目表不仅涵盖了化学知识的各个要点,还从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估。
在此背景下,研究基于命题多维细目表的高中化学试题命制,对于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深化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智能辅助系统进行试题命制已经成为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基于多维细目表的化学试题命制研究的进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化学试题命制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基于命题多维细目表的高中化学试题命制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多维细目表,实现试题的高效命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提升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1.3 研究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试题命制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高中化学试题命制方法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覆盖和难度的把握,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全]高考化学重难点-探究性化学实验解题思路
![[全]高考化学重难点-探究性化学实验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158ddc02bb4cf7ec4bfed080.png)
高考化学重难点-探究性化学实验解题思路一. 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可用下列流程图表示1. 提出问题要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在学习新知识、实践新方法中进行思考、对比、质疑,通过思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探究清楚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物质的性质。
此外,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契机。
2. 提出猜想在学习、思考和实验中,发现了问题不要轻易放过,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讨论、查阅资料,这时有许多问题就可能得到完美的解决,而有一些问题,结论有多种可能(这就是猜想),只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所谓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
3. 设计验证方案提出猜想后,就要结合实验室的条件,设计出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可能的情况进行探究。
实验设计中,关键的就是试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调控。
新的问题出现再设法改进,直到科学合理为止,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方案可能还会出现问题,还要及时进行调整。
4.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及时记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或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如不能得出结论则要加做实验,或进行对比实验,或将设计的实验进行改进。
若实验中遇到新的问题,则可以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探究。
二. 探究实验题的结构特点一般是试题创设的情景、设问比较新颖,但又贴近学习与日常生活,趣味性较浓。
选择的情景往往紧扣课本。
⑴探究的课题(目的)。
⑵提供的信息,必须的材料,或限制条件。
⑶探究的过程,包括:假设或猜想、探究方案、实验报告及一系列的探究问题等。
⑷结论及分析。
三. 探究实验题的解法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思路1. 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关注题目要求,抓住实验目的。
在题目中创设情境,说明探究的课题(目的)。
2. 学会合理假设依据题目的提示和限制,对原理、材料、变量、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假设。
第一种模式:假设1:只有A成立;假设2:只在B成立;假设3:A和B都成立。
【高三】高考化学试卷分析范文

【高三】高考化学试卷分析范文【导语】把握复习方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提高备考的有效性,以期取得理想的成绩。
下面是逍遥右脑为您带来的高考化学试卷分析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试卷分析范文篇一一、试卷的整体分析试卷基本体现了高考的特点,着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
试题试卷的设置,其目的是尽可能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形成知识、发展知识,能达到考查学、识、才三者统一的目的。
试题导向基本正确,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化学的基础知识,能注重基础和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
二、试卷特点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1)考试的内容所选的知识点始终围绕着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
它包括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氧化与还原、电化学基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设计与评价等。
(2)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2.强化了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复习建议:对题干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需在今后的训练中强化,对物质的特殊性质,物质的特殊颜色,重要的工业生产,实验室制备等,要多归纳多总结。
21、考查要点:(1)阿伏加德罗常数,(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3)电解质溶液(4)离子方程式,(5)元素周期表(6)电化学知识,(7)无机推断和有机推断,(8)化学实验三、复习建议1、研读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研读考试说明,关注考试说明的内容变化、重点、难点,要强化什么?淡化什么?回避什么?如我们要狠抓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常见物质的基本结构与性质,在前期弱化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教学,必须在复习阶段务必补牢、夯实化学学科大厦赖以生存的根基;再如《考试说明》中明确限制的内容要果断删去,不做无用功。
研究高考试题,明晰高考试题中对各知识块的考查特点和出题形式,以及各知识块在高考理综试题中的题型特点,并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全国乙卷)

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全国乙卷)一、试题分析(一)题型分析2021年全国乙卷化学试卷与2020年全国Ⅱ卷基本一致,共有7个客观题和5个主观题。
第7题化学与生活,第8题气体的实验室制备,第9题离子方程式,第10题有机物性质的判断,第11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2题电化学(电解原理),第13题难溶盐MA的相关计算,第26题化学工艺流程,第27题化学实验(无机物的制备),第28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题,第35题物质结构和性质。
第36题有机推断。
(二)试题特点2021年全国乙卷化学试题选取现代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化学研究最新成果,精心选题,符合大纲要求,试题稳中求新,难度适中,新情境创新性强,符合中学化学教学,弘扬了学科核心价值,考察了主干知识和关键能力,发挥了育人功能,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1、考查学科主干知识,注重学科能力,符合大纲要求。
2、试题立意新颖,情景创新。
3、注重基础性,综合性的合理配置,注重对能力的考查。
4、注重试题开放性,探究性,注重对探究能力的考查。
5、整卷阅读量较去年减少,试题梯度合理,充分体现高考选拔功用。
6、弱化了计算,强化了推理能力和思维过程。
(三)试题内容1、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基础,知识覆盖面较广这些试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考查了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核心知识。
2、重视核心价值,落实育人功能该套化学试题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发挥了化学学科育人功能。
3、考查关键能力能力,突出选拔功能该套化学试卷,选取新药物、新催化技术、新材料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4、突出化学的社会地位,服务于生产生活实际化学试题出现一些教材中没有出现的,学生没有见过的,但来自于生活生产的真实情境,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如第10题,12题,26题,28题的背景素材都来自生产生活和化学科技前沿。
二、与2019、2020年全国Ⅱ卷考查内容的对比三、复习建议(一)教师方面1、狠抓主干,落实基础高考复习要典型化合物的性质、基本反应、基本化学规律、化学实验操作等基础知识加强复习,加强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要回归教材,不留盲区。
高考化学计算大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计算大题知识点归纳及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知识点归纳规律方法1.化学计算中常考查的守恒思想有“转移电子数守恒、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等,它们是解决化学计算的“金钥匙”,首先要准确判断应该运用哪一种守恒解题。
(1)运用转移电子守恒解题①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谁变价)。
②确定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变几价)。
③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几个变)。
④对于多步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要中间各步反应过程没有损耗,可直接找出起始物和最终产物,删去中间产物,建立二者之间的电子守恒关系,快速求解。
(2)运用电荷守恒解题电荷守恒的解题依据是: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的,即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和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解题的关键是:找全离子;离子带几个电荷乘几。
(3)运用质量守恒解题运用质量守恒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哪一种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淡化中间过程,快速解题。
2.关系式法解题的答题思路和模式(1)分析题中反应——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计量数关系——确定已知物质与待求物质的物质的量关系——列比例求算(2)分析题中反应——根据某元素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列比例求解3.(1)熟记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2)掌握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和数目如:CO2;CH4;P4;P2O5等4.活用“三点”可快速准确解电解计算题(1)串联电路中每个电极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2)准确判断各电极的电极产物。
(3)掌握转移4 mol e-不同电极产物之间满足的关系。
4 mol e-~1 mol O2~2 mol H2~2 mol Cl2~2 mol Cu~4 mol Ag~4 mol H+~4 mol OH-反思归纳1.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计算时常注意的问题(1)要利用“三段式”突破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的计算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011全国新课标)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 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1)甲的化学式是_________;乙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
二、实验考察思路的转变
1、 由固定的基本知识考察转向灵活的实际应用考察; 2、由实验方程、实验装置、实验现象、转向逻辑推理和细节讨论。
3
三、实验题解题方法的转变 不变的:一直关注实验目的 变化的: 淡化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常规实验方程式的问题 反复强化考探究、优化、讨论等题目,严密的逻辑推理。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 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 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 c(Cu2+)=_____________mol·L-1(Ksp[Cu(OH)2]=2.2×10-20)。 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 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 _______________mol·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 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 ___(要求写出推断过 程);
(2)取 270℃所得样品,于 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
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
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
_____;
4
(1)反应②中除掉的杂质离子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在加高锰酸钾溶液前,若pH较
低,对除杂的影响是
。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 的锌外还有 。
,过滤得到的滤渣中,除了过量
(3)反应④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检查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
法是
。
(4)反应④中产物的成分可能是ZnCO3·xZn(OH)2。取干燥后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
原因: .
3、创新性实验题
(2013浙江)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 H2的化合物甲和乙。将6.00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 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 L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 水反应也能产生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 淀可溶于NaOH溶液。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 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25 g/L。 请回答下列问题: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14p0Hg0m3L 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a的目的是 .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
理由是
.
(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 强,漂粉精的有效成份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 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
的滤饼11.2g,锻烧后可得到产品8.1g,则x等于
。
2、实验探究大题 (2013北京)某学生对SO2 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4p0Hg0mL
1
(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 .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Ⅰ的白雾由 HCl小液滴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高考实验大题命题规律分析
学而思 郑瑞
一、高考真题分析
1、工业流程大题
(2013新课标II)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 的治疗。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Fe(II)、Mn(II)、Ni(II)等杂 质)的流程如下:
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Ni(II)不能被氧化;高锰酸钾的还原 产物是MnO2。 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