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皇帝
皇帝故事-《芈月传》中的楚怀王是谁 楚怀王身上有异味是否为真 楚怀王最后结局怎样的

皇帝故事-《芈月传》中的楚怀王是谁楚怀王身上有异味是否为真楚怀王最后结局怎样的《芈月传》中的楚怀王是楚威王的嫡子叫芈槐,是芈月的异母兄长,因为是嫡子身份尊贵,所以从小就娇生惯养,母亲十分骄纵他,养成了芈槐骄奢淫逸的生活习惯,做事没主见,对他人的依赖,早年被自己的母亲左右,当上国君后被自己的妃子左右。
在电视剧中楚怀王在国事上极其无能,多次被张仪欺骗失去了盟友,以致于不断用土地和赔款和秦国求和,最后被芈月骗到秦国,而被扣于秦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被秦国侵蚀,最后自感羞愧难当,跳下高台自杀。
历史上的楚怀王叫熊槐,芈姓,熊氏,名槐,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楚怀王是礼乐文明培养出的最后一代国君。
继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昭滑、陈轸、苏代、田忌、公孙衍、靳尚等人等人进行改革,大败魏国,楚国一度人才济济,国势大盛;中后期他误信秦说客张仪,毁坏齐、楚联盟先后败于秦、齐,失去汉中等地。
又误用佞臣令尹子椒、子兰,宠爱郑袖,排斥屈原,导致国家一步步走向衰落。
后楚怀王入秦被扣,死于秦国。
他曾经是楚国的最高统治者后,曾经显赫一时。
他北伐魏国,攻城夺地;东灭越国,拓境江东,甚至还组织起七国联军,西伐强秦。
楚国的疆域也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后来,却数欺于秦,导致损兵折将,楚国兵败丹阳、蓝田,国土沦丧,与秦国的交战是个转折点,从此楚国一蹶不振。
关于楚怀王身上的异味,有的人认为是狐臭,有的认为是口臭,这些言论的依据是郑袖陷害魏美人的典故,可知楚怀王很在意身上的味道,从侧面说明了楚怀王身上确实有异味。
不过,话说回来古人的生活条件不如现代人这般,古人不经常洗澡,所以身上得佩戴香囊祛除异味,即使是君王也不能保证就没有任何异味,因此不管是君王还是普通百姓,有一点异味是很正常的。
楚怀王执政之初心愿图强,初衷值得肯定;但楚国的由盛转衰,有他个人方面的原因;他忠于社稷,表现出高度的晚节,一定程度上也赢得了后人的尊敬。
楚国皇帝简介

楚国皇帝简介
楚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楚武王(约前740年至前690年) :楚文王(前689年至前675年六月庚申) :楚王堵敖(约前674年至前672年) : 楚成王(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 : 楚穆王(前625年至前614年) : 楚庄王(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 楚共王(前590年至前560年) :楚康王(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 :楚王郏敖(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 楚灵王(前540年至前529年五月) : 楚平王(前528年至前516年九月) : 楚昭王(前515年至前489年秋季七月或以后) :楚惠王(前488年至前432年) : 楚简王(前431年至前408年) : 楚声王(前407年至前402年) :楚悼王(前401年至前381年) :楚肃王(前380年至前370年) :楚宣王(前369年至前340年)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 :楚怀王(前328年至前299年) :楚顷襄王(前298年至前263年秋季) :楚考烈王(前262年至前238年) :楚幽王(前237年至前229年) :楚哀王(前228年) :楚王负刍(前227年至前223年) :昌平君(前223年) :楚义帝(前208年至前206年) : 西楚霸王项羽(前206年至前202年) :楚王韩信(前202年正月至前202年四月)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楚成王、楚庄王、楚康王、楚悼王、西楚霸王和楚王韩信。
盘点中国历朝历代开国君主(五)——五代十国皇帝

盘点中国历朝历代开国君主(五)——五代十国皇帝寒冰读史发布时间: 2017-11-0111:15历史领域创作者十国(907年-979年)十国(891年--979年)是在唐朝之后,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的统称。
其中南方有九个,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北方北汉。
吴国(902-937):杨行密杨行密(852年―905年),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长丰)人,唐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奠基人。
天佑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谥号武忠。
南吴建立后,改谥孝武。
杨溥即位后,追尊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全唐文》录其文一篇。
唐乾宁二年(895年),封弘农郡王。
天复二年(902年),进封吴王。
杨行密于江淮举起割据大旗,遏止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
其奠基之吴国,实现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的局面得以实现,为南唐奠定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有"十国第一人"之誉。
南唐(937-975):李昪李昪(889年1月7日 -943年3月30日 ),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建立者。
李昪原名徐知诰,是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将徐温养子,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
937年(天祚三年),李昪称帝,国号齐。
939年(升元三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
943年(升元七年),李昪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在升元殿去世,是为南唐先主,庙号烈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葬于永陵。
前蜀(907-925):王建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五代时期前蜀开国皇帝。
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
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
项羽与刘邦的故事

项羽与刘邦的故事项羽与刘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位战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
项羽,字羽,楚国人,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军事将领,他力挽狂澜,一度成为楚国的霸主。
而刘邦,字季,出身寒微,却凭借着智勇双全的才华,最终建立了汉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
项羽与刘邦的故事,源自于战国末期的楚汉之争。
当时,楚国和汉国势力争霸,形势十分紧张。
项羽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勇气,一路南下,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都,成为了楚国的霸主。
而刘邦则是汉国的一位小小的县令,他看到了楚国的强大,决心挺身而出,与项羽抗衡。
在楚汉之争的过程中,项羽和刘邦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性格和才能。
项羽作为楚国的霸主,自信、果断,但有时也显得鲁莽和骄狂。
他在攻占郢都后,大肆屠城,引起了民怨,最终导致了楚国的覆灭。
而刘邦则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他善于团结人心,善于用人,最终在巨鹿之战中击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项羽与刘邦的故事,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段佳话。
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争夺天下的惊心动魄,最终的结局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项羽作为楚国的霸主,最终在垓下之战中败给了刘邦,自刎而亡。
而刘邦则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建立了汉朝,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纪元。
项羽与刘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取决于他的选择和决断。
项羽因为骄狂和鲁莽,最终导致了楚国的覆灭;刘邦因为谋略和智慧,最终建立了汉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雄。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进取,勇往直前,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总而言之,项羽与刘邦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感慨万分的佳话。
他们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不同的人生境遇和命运抉择,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愿我们能够在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不断奋进,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了众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杰出的领导力以及对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而闻名于世。
以下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历史人物。
1. 伍子胥(约公元前542年-公元前484年)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聪明机智,具有高度的忠诚和信义,为春秋时期楚国的崛起起到了关键作用。
伍子胥曾在战争中失去了父亲、妻子以及自己的封地,但他没有放弃,一直努力为楚国复兴而奋斗。
最终,他成功地帮助楚国战胜敌国,并为楚国夺取了重要领地。
2. 孔子(约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被尊称为“圣人”。
他的学说被称为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和道德伦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提倡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即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公共利益的道德原则。
他的思想理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并通过教育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
3.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姓赵名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也是秦朝的创立者。
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将中国分散的诸侯国统一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还实施了许多重要政策,如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使整个国家更加统一和稳定。
他在位期间,建立了兵马俑和长城等伟大工程,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4. 曹操(155年-220年)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是魏国的奠基人。
曹操非常聪明机智,善于运筹帷幄,精通军事战略。
他在乱世中展现出强大的政治手腕和领导能力,曾一度掌控大部分中原地区。
曹操还是一位重视文化教育的人,他聚集了许多才俊和文学家,使魏国的文化和艺术得以繁荣发展。
5.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时,创造了唐朝的鼎盛时期。
李世民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同时还开创了科举制度,使得文化艺术蓬勃发展。
解读芈月哥哥楚怀王宁愿在秦国当囚徒,都不愿意回国当国王的原因

解读芈⽉哥哥楚怀王宁愿在秦国当囚徒,都不愿意回国当国王的原因楚怀王名为芈槐,⽽秦昭襄王的⽣母名为芈⽉,这两⼈关系可不⼀般。
其实楚怀王从来都没有想过再秦国为囚⽽终,他被秦国⽤奸计诱捕以后,⼀直在想办法逃回楚国,但是最终都失败了。
楚怀王跟秦昭襄王虽然没有啥直接关系,但靠着芈⽉,两⼈之间还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的。
当年秦国⾯对六国合纵之术,⼀直在寻找办法破解,他们想出来的办法就是联合六国中的⼀两个国家,然后六国便会因为同盟出现问题,联盟不攻⾃破。
秦国想的不错,他们也的确这么做的。
楚怀王被捕为了联合楚国,秦国在打完楚国以后派⼈上去游说,说打算跟出国结盟,然后各地百⾥给楚国,从此两国就是好兄弟了。
楚怀王⼀听,这主意不错,毕竟秦昭襄王跟⾃⼰也有些关系,于是也没想过对⽅可能⽤奸计对他不利,兴冲冲的就去了。
等到到了和谈地点,楚怀王刚刚落座,城门就关闭了,原来秦军早就布了重兵,只待他楚怀王⼊套。
楚怀王被捕以后,秦昭襄王还盛情款待他,让他交出楚国的⼟地,然后两国就可以结盟了。
秦国都是什么⼈,都是背信弃义的⼩⼈,被抓⾛的时候楚怀王就知道秦国不能再相信,于是就没答应,从此他就被软禁在咸阳城中。
楚怀王出逃在被捕之后,楚怀王其实也想过出逃的事情,他趁着看守⼤意的时候,悄悄的跑了出去,但这⼀跑就被发现了,后来他只能⼜⼀次被抓了回去。
其实这⼀路上他求助过其他的国家,但因为哪个国家都不愿意趟浑⽔,所以没⼈敢保他,楚怀王最后只能当个没⽤的囚徒。
楚国另⽴新王楚怀王被捕以后,朝中⼤⾂争论⼀番,最后另⽴了太⼦为新的皇帝,这时候,就算是楚怀王再想回来,朝中的⼈也不会轻易接受他,毕竟⼀⼭不容⼆虎,楚怀王再回来了,⽼⼦和⼉⼦抢皇帝的位置,国家就更乱了。
所以归根结底,并不是楚怀王在秦国享受着荣华富贵,不打算回去了,⽽是他被秦国骗⾛以后,根本就回不去。
楚怀王不是没有试过逃跑,但是都失败了,最后⾃⼰的国家都放弃⾃⼰了,彻底没⼈去营救⾃⼰,最终客死异乡也是⽆可奈何。
历史趣谈:楚国国君楚成王 一个倒在自己儿子的刀下的帝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楚国国君楚成王一个倒在自己儿子的刀下的帝王导语:在中国古代,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善良的人们只知对皇帝顶礼膜拜,把宫廷看得无比神圣。
殊不知,宫廷决不是圣洁的殿堂,皇帝也不是天之骄子在中国古代,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善良的人们只知对皇帝顶礼膜拜,把宫廷看得无比神圣。
殊不知,宫廷决不是圣洁的殿堂,皇帝也不是天之骄子。
宫廷里充满了污垢、阴谋和血腥。
所谓君臣大义、人伦大防等等,只不过是防范百姓的樊篱、禁锢异端的锁链罢了。
楚成王,春秋时期楚国国君。
他在位四十六年,颇有作为,使楚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
但他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主意不坚,欲废长立幼,终于导致宫廷政变,身死子手。
按周公所定的“宗子维城”的世袭制,楚国的王位继承人当属长子商臣。
但楚国地处江南,风俗习惯自于华夏不同,王权嗣位常由少子。
中原诸夏把楚国视为异族,称其为荆蛮。
为利于北上图霸,楚成王打算改变以往的做法,在华夏诸国视为维系社稷宗脉嗣位的大事上,依照周礼,立长子商臣为王位继承人。
这样,就可以表示自己尊周的诚意。
但他又怕这种做法有违楚国的风俗习惯,引起人们的不满。
所以一时犹豫不决。
年长的商臣和其他王弟相比,颇多心计。
他经常把珠玉环佩等小玩意送给成王身边的近臣,是以知道宫内的消息。
商臣见父王犹豫不决,惟恐别人得到嗣位,便加紧活动,多给近臣送东西,请他们美言,自己则借进宫请安的机会,在楚成王面前表现得十分勤勉恭谨。
楚成王满耳听到的是称赞商臣的美好话语,满眼看到的是商臣的谦谦有礼,终于下定了立商臣为太子的决心。
他对令尹斗勃说:“商臣有祖宗遗风,必能承担大任,其年纪又长于诸子,寡人欲立商臣为太子,爱卿以为如何?”商臣的举动,斗勃早已看得清清楚楚,见楚王垂问,便直言不生活常识分享。
楚国历史帝王表及简介

楚国历史帝王表:
1、武王:夏禹,史称武王。
建立楚国,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之一。
2、太子康:武王的弟弟,继位后改国号为楚,定都于荆州,号称“太子”,改革了社会制度,继承了武王的统一中国的政策,但由于他的政治手段激烈,使楚国面临严重危机,最终导致楚国衰落。
3、景公:太子康的儿子,改国号为楚,号称“景公”,推行“先施政,后施军”的政策,为楚国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4、昭公:景公的弟弟,改国号为楚,号称“昭公”,继续推行“先施政,后施军”的政策,又派遣使臣洪仪赴秦国拜访以表示和平,但由于楚国军力薄弱,最终被秦国击败,楚国灭亡。
5、项羽:楚国后期的首领,被誉为“大项王”,曾与秦军大战五回合,但最终还是败给了秦军,楚国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楚熊咢
熊咢
前799年—前791年
9
17
楚若敖
熊仪
前790年—前764年
27
18
楚霄敖
熊坎
前763年—前758年
6
19
楚厉王
熊眴
前757年—前741年
17
又作楚蚡冒
20
楚武王
熊通
前740年—前690年
51
前704年,自立为武王,楚开始称王
21
楚文王
熊赀
前689年—前677年
13
22
楚杜敖
熊艰
前676年—前672年
5
又作堵敖
23
楚成王
熊恽
前671年—前626年
46
24
楚穆王
熊商臣
前625年—前614年
12
25
楚庄王
熊侣
前613年—前591年
23
一名旅,春秋五霸之一
26
楚共王
熊审
前590年—前560年
31
出土楚国文献写作龚王
27
楚康王
熊昭
前559年—前545年
15
28
楚郏敖
熊员
前544年—前541年
4
即芈熊员
29
楚灵王
熊虔
前541年—前529年
12
原名围,即位后改名虔
30
楚王比
熊比
前529年
1
31
楚平王
熊居
前528年—前516年
13
原名弃疾,即位后改名熊居
32
楚昭王
熊轸
前516年—前489年
27
出土楚国文献写作卲王
33
楚惠王
熊章
前488年—前479年
9
又作献惠王,惠王九年,大夫白公作乱自立
34
楚白公胜
熊胜
前479年
熊杨
前945年—前887年
59
又作熊锡、熊炀
9
楚熊渠
熊渠
前886年—前877年
10
10
楚熊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熊挚
前876年
1
又作熊挚红
11
楚熊延
熊延
前875年—前847年
29
12
楚熊勇
熊勇
前846年—前838年
9
13
楚熊严
熊严
前837年—前828年
10
14
楚熊霜
熊霜
前827年—前822年
6
15
楚熊徇
熊徇
前821年—前800年
42
楚怀王
熊槐
前328年—前299年
30
前299年被秦扣押,3年后死在秦国
43
楚顷襄王
熊横
前298年—前263年
36
44
楚考烈王
熊完
前262年—前238年
25
45
楚幽王
熊悍
前237年—前228年
10
46
楚哀王
熊犹
前228年
1
47
楚王负刍
熊负刍
前227年—前223年
5
前223年,秦灭楚;昌平君被拥为楚王
48
楚昌平君
熊启
前223年
1
兵败身死,秦灭楚
(秦治12年)
-----
前223---前208
16
49
楚后怀王
熊心
前208——前205
4
又称作熊心,楚义帝,前205年为项羽所弑
50
西楚霸王
项籍
前206——前202
5
字羽,前205年弑君,前202年自刎于乌江
2.
习惯称法
中文名
在位时间
年数
文肃王
马筠
-
-
庄穆王
马祯
-
-
景庄王
马元
-
高祖
武穆王
马殷
896年4月~930年11月
-
衡阳王
马希声
930年11月~932年7月
太宗
文昭王
马希范
932年8月~947年5月
-
-
马希广
947年5月~950年12月
-
恭孝王
马希萼
950年12月~951年9月
-
-
马希崇
951年9月~10月
楚国皇帝
1.春秋战国楚国
次序
习惯称法
中文名
在位时间
年数
备注
1
楚熊蚤
熊蚤
原名鬻熊,始以熊为氏
2
楚熊丽
熊丽
3
楚熊狂
熊狂
4
楚熊绎
熊绎
前1042年—前1006年
37
被周武王册封为诸侯,子爵
5
楚熊艾
熊艾
前1005年—前981年
25
6
楚熊黵
熊黵
前980年—前970年
11
7
楚熊胜
熊胜
前969年—前946年
24
8
楚熊杨
1
35
楚惠王
熊章
前479年—前432年
48
36
楚简王
熊中
前431年—前408年
24
又作柬大王
37
楚声王
熊当
前407年—前402年
6
又作声桓王
38
楚悼王
熊疑
前401年—前381年
21
39
楚肃王
熊臧
前380年—前370年
11
40
楚宣王
熊良夫
前369年—前340年
30
41
楚威王
熊商
前339年—前329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