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声音》测试卷第三单元2018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声音 单元全练全测 C卷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声音  单元全练全测   C卷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单元全练全测 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10题;共18分)1. (2分)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当物体的________停止时,声音马上消失。

2. (3分)鼓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3. (1分)人体能够感觉声音的器官是________。

4. (2分)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来描述。

声音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5. (2分)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________,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________的次数。

6. (2分)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________传播最快,通过________传播最慢。

7. (2分)声音是靠________传播,________不能传声。

8. (1分)瓶子能够“吞”下鸡蛋是________的作用。

9. (1分)平时,我们听到的说话声主要是由________传播的。

10. (2分)四个完全一样的杯子,依次编号1,2,3,4。

在1号杯里盛满水,在2号杯里盛大半杯(约3/4杯)水。

在3号杯里盛半杯(约1/2杯)水,在4号杯里盛小半杯(约1/4杯)水。

用相同的力按照从1号到4号的顺序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

重复几次实验,可得结论:水越多,声音越________;水越少,声音越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11. (2分)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运动称为振动。

12. (2分)长期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13. (2分)用两个纸杯、一根绳子做成土电话,土电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复习测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复习测试题

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________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____,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

3、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________的一个量。

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________,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_________。

4、声音以______的形式传播。

5、人的耳朵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二、判断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力拉橡皮筋不能使橡皮筋发出声。

()2、只要有声音,就肯定有物体在振动。

()3、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4、我们说话有声音,是因为嘴巴在振动。

()5、用力压弯直尺,直尺不会发声,这是因为直尺没有断裂。

()6、耳廓振动,所以我们能听到声音。

()7、我们说话时声音的高低与声带振动的快慢有关。

()8、有些声音人的耳朵是无法感受到的,例如超声波。

()9、我们在电影院看电影时说话声音应该响亮。

()10.噪音对人的正常生活有不利影响。

()三、选择题。

(每小时2分,共20分)1、小明说:“昨晚的雷声很大同。

”这是对雷声()的描述。

A.强弱B.音高C.高低2、音叉上的数字代表()。

A.音调B.音叉每秒振动的次数C.厂家编号3、敲鼓时,鼓锤敲击鼓,()振动发声。

A.空气B.鼓面C.鼓锤4、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

A.损伤听力B.保护耳朵C.听得更清5、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A.振动B.受到力的作用C.用力程度还不够6、医院、学校住宅区附近禁止鸣笛属于()。

A.在人耳阻断噪声B.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7、古代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远方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说明()能传播声音。

A.液体B.固体C.空气8、在浴缸旁边拍掌,鱼缸中的金鱼会立即受惊,这时鱼听到的声音的传播途径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测试卷一、单选题1. 声音是由于什么产生的?A. 光B. 电C. 振动D. 温度2. 振动能够传播的介质包括:A. 空气和水B. 金属和塑料C. 电和磁场D. 火和土地3. 哪一个材料是声音难以传播的?A. 空气B. 金属C. 水D. 静止的物体4. 下列现象中,需要声音才能传达信息的是:A. 电话通话B. 打红灯时行人等待C. 雷电D. 彩虹5. 在哪种环境中,声音传播得最快?A. 真空B. 科学实验室C. 深海D. 空气6. 因为发声部位不同,动物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同,这些来源于动物声音的发声部位有:A. 嘴巴B. 腹部C. 梳子D. 尾巴7. 以下声音属于非语言声音的是:A. 咳嗽声B. 防空警报声C. 门铃声D. 问候声8. 如何保护听力?以下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 远离嘈杂的环境B. 不戴耳机听音乐C. 带耳塞参观嘈杂的场所D. 少吃对听力有害的食物二、填空题1. 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_____ 产生的。

2. 声音通过物体的 ____________ 传播。

3. 在声音传播过程中,振动的传播速度 ____________。

4. 声音是在介质中的 ____________ 传播的。

5. ____________ 是声音传播的速度最快的介质。

6. ____________ 是声音传播的速度最慢的介质。

7. 发声的动物通常是通过 ____________ 来发出声音的。

三、简答题1. 什么是声音?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够产生听觉的波动现象。

2. 声音通过什么介质传播?答:声音通过物体的振动传播,需要介质的支持,常见的介质包括空气、水和固体等。

3. 为什么在太空中听不到声音?答:在太空中没有空气或其他介质来传播声音,所以无法听到声音。

4. 声音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传播最快?为什么?答: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因为固体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传播速度较快。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试题 科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试题 科教版

第三单元声音试题1一、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28分)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3.()是物体振动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

4.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的。

6.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6.人耳分为()、()、()三部分。

7.耳廓的作用是()二、我会判断(每题2分共20分)1.声音可以在任何环境下传播。

()2.声音可以分为自然的的声音和人造的声音。

()3.橡皮筋绷得越紧,用同样的力拨动振动越慢。

()4.尺子探出桌面的部分越长,声音越低。

()5.用力敲和轻轻敲小鼓,声音的强弱是一样的。

()6.利用土电话通话主要是利用空气传播声音。

()7.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8.鼓膜是和指甲一样坚硬的物质不容易损伤。

()9.勤洗澡、修指甲、掏耳朵是我们应该经常做的。

()10.在真空环境下,玻璃钟罩里闹钟响在外面也听不到声音。

()三、我会选择(每题3分共18分)1.敲水位不同的玻璃杯,()声音最高。

A 一满杯水B 半杯水C 空杯子2.用力拨钢板尺比轻轻拨钢板尺,尺子振动幅度()。

A 大B 小C 不变化3.下列哪一种物质传声效果最好?()A 铝箔B 尼龙绳C 棉线4.遇到过高过强的声音我们应做到()。

A 背过身去B 蹲下身子C 捂住耳朵张大嘴巴5.鼓膜对人很重要,但也很轻薄,所以要避免()。

A 打喷嚏B 频繁地掏耳朵C 高声说话6.分别把钢尺探出桌外10厘米、8厘米和5厘米,用同样的力拨三次,声音最高的是探出()的那一次。

A 5厘米B 8厘米C 10厘米四、我会描述声音(12分)有四个同样的广口瓶,1号杯盛四分之三水、2号杯盛二分之一水、3号杯盛四分之一水、4号杯没有水,用铅笔使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各杯口,1号杯发出的声音()2号杯发出的声音()3号杯发出的声音()4号杯发出的声音()五、解释(共12分,1题6分,2题6分)1.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2.减小发生罐发声的方法?(例举三种)3、怎样让锣发声?又怎样让发声的锣停止发声?说明理由。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声音试题(无答案) 科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声音试题(无答案) 科教版

第三单元声音试题1一、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28分)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3.()是物体振动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

4.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的。

6.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6.人耳分为()、()、()三部分。

7.耳廓的作用是()二、我会判断(每题2分共20分)1.声音可以在任何环境下传播。

()2.声音可以分为自然的的声音和人造的声音。

()3.橡皮筋绷得越紧,用同样的力拨动振动越慢。

()4.尺子探出桌面的部分越长,声音越低。

()5.用力敲和轻轻敲小鼓,声音的强弱是一样的。

()6.利用土电话通话主要是利用空气传播声音。

()7.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8.鼓膜是和指甲一样坚硬的物质不容易损伤。

()9.勤洗澡、修指甲、掏耳朵是我们应该经常做的。

()10.在真空环境下,玻璃钟罩里闹钟响在外面也听不到声音。

()三、我会选择(每题3分共18分)1.敲水位不同的玻璃杯,()声音最高。

A 一满杯水B 半杯水C 空杯子2.用力拨钢板尺比轻轻拨钢板尺,尺子振动幅度()。

A 大B 小C 不变化3.下列哪一种物质传声效果最好?()A 铝箔B 尼龙绳C 棉线4.遇到过高过强的声音我们应做到()。

A 背过身去B 蹲下身子C 捂住耳朵张大嘴巴5.鼓膜对人很重要,但也很轻薄,所以要避免()。

A 打喷嚏B 频繁地掏耳朵C 高声说话6.分别把钢尺探出桌外10厘米、8厘米和5厘米,用同样的力拨三次,声音最高的是探出()的那一次。

A 5厘米B 8厘米C 10厘米四、我会描述声音(12分)有四个同样的广口瓶,1号杯盛四分之三水、2号杯盛二分之一水、3号杯盛四分之一水、4号杯没有水,用铅笔使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各杯口,1号杯发出的声音()2号杯发出的声音()3号杯发出的声音()4号杯发出的声音()五、解释(共12分,1题6分,2题6分)1.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2.减小发生罐发声的方法?(例举三种)3、怎样让锣发声?又怎样让发声的锣停止发声?说明理由。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声音 单元全练全测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声音  单元全练全测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单元全练全测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10题;共34分)1. (7分)在六个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上不同高度的水,取一根木棒用同样的力敲击杯口。

敲击六只杯子发出的声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

2. (2分)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________,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________的次数。

3. (4分)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2个钉子,钉子之间系一根橡皮筋。

图1系得很紧,图2系得松一些。

分别用同样大小的力弹拨橡皮筋。

图1情况下,橡皮筋振动速度________,声音________;图2情况下,橡皮筋振动速度________,声音________。

4. (1分)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流水声、唱歌声、铃声……归纳起来,声音是由________而产生的。

5. (2分)人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6. (5分)看图填空7. (3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能听见声音。

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形成真空,只能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此现象说明声音在________、________等介质中能传播,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8. (4分)胶水、洗发液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我们就说它被水________了;油________在水面上,我们就说油________;油在洗涤剂中不见了,我们就说它被洗涤剂________了。

9. (3分)我们耳朵的结构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

10. (3分)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来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声音 单元全练全测 (I)卷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声音  单元全练全测   (I)卷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单元全练全测(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10题;共25分)1. (3分)我们耳朵的结构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

2. (2分)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________传播最快,通过________传播最慢。

3. (3分)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________;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________。

4. (1分)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流水声、唱歌声、铃声……归纳起来,声音是由________而产生的。

5. (2分)四个完全一样的杯子,依次编号1,2,3,4。

在1号杯里盛满水,在2号杯里盛大半杯(约3/4杯)水。

在3号杯里盛半杯(约1/2杯)水,在4号杯里盛小半杯(约1/4杯)水。

用相同的力按照从1号到4号的顺序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

重复几次实验,可得结论:水越多,声音越________;水越少,声音越________。

6. (5分)看图填空7. (3分)耳朵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组成。

8. (1分)热在空气中主要是靠________的方式传递。

9. (4分)音高是由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越快,声音就越高,________越慢,声音就________。

10. (1分)平时,我们听到的说话声主要是由________传播的。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11. (2分)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里的听小骨。

12. (2分)长期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13. (2分)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声音 单元全练全测 D卷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  声音  单元全练全测   D卷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声音单元全练全测 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10题;共25分)1. (2分)四个完全一样的杯子,依次编号1,2,3,4。

在1号杯里盛满水,在2号杯里盛大半杯(约3/4杯)水。

在3号杯里盛半杯(约1/2杯)水,在4号杯里盛小半杯(约1/4杯)水。

用相同的力按照从1号到4号的顺序敲击杯口,比较发出的声音。

重复几次实验,可得结论:水越多,声音越________;水越少,声音越________。

2. (5分)看图填空3. (1分)平时,我们听到的说话声主要是由________传播的。

4. (2分)我用来制作发声罐。

材料:塑料罐罐内装的物体:几粒豆子不减少发声罐内部的物体,使发声罐发出的响声变轻的办法是:方法一: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

5. (3分)________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用同样的力分别击打大音叉和小音叉,________发出的声音高,________发出的声音低。

6. (2分)敲锣鼓时,要使它们发出的声音轻,应该________;弹古筝时,要想琴弦发出低音,我们要拨动________的琴弦。

A.用力轻 B.用力重 C.粗 D.细7. (1分)声音是以________的形成传播的。

8. (4分)树皮里有运输________的细管,叫筛管,运输方向是________。

树干里有运输水分的细管叫________,运输方向是________。

9. (2分)如图所示,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可以听到清脆的铃声。

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________。

这个实验能说明真空________。

10. (3分)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来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声音》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小音叉发出的声音()。

2、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掉振动的()。

3、声音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

5.音高是由物体的振动的()决定的,音量是由物体的
()决定的。

6、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7、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和()三个部分。

8、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就(),拉得松,声音就();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
音就(),轻轻拨,声音就()。

9、声音能在()、()、()中传播。

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10、一个物体在()的作用下,不断()做(),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发生地震时,小明被困在废墟里,他通过敲击附近的铁制管道,被救援人员发现而获救,小明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传播声音。

()2、经常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会导致听力下降。

()3、遇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4、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5、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6、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7、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8、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9、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10、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用嘴对着大小相同的4支试管吹气,下列哪支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
A、不盛水的试管
B、盛1/2管水的试管
C、盛1/4管水试管
D、盛1/4管水的试管
()2.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量
B、音调
C、音色
D、音高
()3.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液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
B、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C、在气体中传播最快,在固体中传播最慢
()4.下列有关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蝙蝠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
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大
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
()5.下列关于音叉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B、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大的音叉声音要强
C、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现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D、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小的音叉声音要弱
()6.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
C、敲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可用手使劲按住锣面不让其振动
三、请将生活中有关声音的现象与解释用线连接起来(8分)
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
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觉到振动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声音可以在物体上传播
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遇到噪音,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写三种)
2、人们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写两种)
3、使发声罐发出声音变轻的方法(写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