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题
奇异的琥珀 同步练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4
【反馈练习】
一、正确搭配词语。 飒飒地 快乐地 嗡嗡地 慢慢地 热辣辣地 飞舞 照射 响 穿过 爬 高大的 长长的 透明的 厚厚的 澎湃的 腿 松树 松脂 波涛 琥珀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翻( 灭( )怒( )之灾 ) ) 前( 大( 来( )后( )世界 )不易 )
(当 . 心) [ ]
划——(划 . 动) 二、近义词 柔嫩——( 火热——( 想象——( 三、反义词 仔细——( 猛烈——( 四、组词。 掸( 禅( 蝉( 弹( 渗( 惨( 稠( 绸( ) ) ) ) ) ) ) ) ) ) ) ) )
(散 . 乱)
照耀——( 淹没——( 透明——(
) ) )
推测——( 澎湃——( 奇异——(
而又
的想象,进行了 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可分成
3.
。
【第二教时家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抄写最后一节(子要写的端正) 。
2、按要求摘录词语: 描写太阳强烈的词语; 描写海浪汹涌的词语: 3、尝试用倒叙的记叙顺序复述课文(提示:可适当添加词句) 。 4、看着小苍蝇和蜘蛛动作的词语,完成缺少的词语。 小苍蝇:展开——飞舞——( 伸起——( 蜘 蛛:爬——( )——飞进——( )——拂试——沾满 )——爬——( )过去 )——停在——
→ (
) ,因此说这真是块奇异的琥珀。 【第一教时家庭作业】
1.把下面这句话抄写一遍:
根据文中描绘的琥珀模样,作者推测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课文叙述的就是这个故事。
2.抄写词汇表中词语。
3、自读课文两遍,完成填空:
2
琥珀形成的过程, 作者通过 科学的推测,描绘了一个 下列三个阶段: 1.形成松脂球 2.埋入 而
小学语文语文六年级上册21奇异的琥珀练习卷(含答案解析)

【详解】
文章通过描写海浪的凶猛,“波浪不断地向树干冲刷,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为琥珀的形成坐铺垫。
____
____
____细
美____
2.形近字组词。
蜘:________脂:________
知:________指:________
3.填空。
琥珀形成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在这两个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说这真是块奇异的琥珀。
4.照射;松树;飞舞;腿;穿过;
波涛;爬;松脂;响;波涛
【解析】
【详解】
略
5.①这是琥珀。②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解析】
【详解】
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7.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①形容十分慌张,被吓得脸色都变了。________
②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________
③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________
④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________
8.本文采用的是________的写作顺序()
A.顺叙B.插叙C.补叙D.倒叙
3.松脂形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变成琥珀;天气热;松树老;松脂正好包住蜘蛛和苍蝇这两个小虫;形成松脂球;地壳变动;松脂球长时间埋在海沙下面;变成化石
5.琥珀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5.琥珀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组是()A.欣喜若.狂(好像)B.九天揽.(拥抱)月C.如怨如诉.(诉说)D.一丝不苟.(马虎)2.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小组讨论开始了,李老师用亲切的话语鼓励我们说:“大家要,踊跃发言。
”A.自言自语B.滔滔不绝C.口若悬河D.各抒己见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臀.部(tún)蜿.蜒(wān)B.繁衍.(yán)栖.息(xī)C.渗.透(shèn)劫.难(jié)D.遗憾.(hàn)恭.敬(ɡōnɡ)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漫灭慢走膝盖海洋B.漆黑徜徉光辉期末C.锈花透气晖手涂抹D.服侍昂贵附近提供二、填空题5.看拼音,写词语。
nù hǒu sōng zhīzhēng zháměi cān xínɡ tài ( )( )( )( )( )shèn chūzhēng zhánǎo lúsuì dào pénɡ dà( )( )( )( )( ) 6.辨字组词。
蔬( )健( )防( )隐( )臭( )疏( )建( )仿( )稳( )嗅(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琥珀(节选)晌.(shǎng sǎng)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许多老松树渗.(cèn shèn)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7.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8.用“照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执着的大马哈鱼大马哈鱼是一种海洋鱼类,又叫鲑鱼,成年大马哈鱼生活在海洋中,它的鱼卵必须在淡水区域中才能孵化、存活,因此,它们不得不每年秋季洄游数千公里回到故乡产卵繁殖。
语文S版六年级(上)《第21课 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卷(1)

第2页(共2页)
语文 S 版六年级上册《第 21 课 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卷(1)
二、标题
1.照样子写词:
前(俯)后(仰)→前
后
(承)前(启)后→
前
2.写出近义词:
约摸﹣
推测﹣
﹣
﹣
;前 后;
仍旧﹣ ﹣
后 前
; 后。
仔细﹣ ﹣
晌午﹣ ﹣
照射﹣ ﹣
3.写出反义词:
柔嫩﹣﹣
火热﹣﹣
古老﹣﹣
继续﹣﹣
。
4.填上合适的词:
的琥珀
的琥珀
的松脂
的松脂
的光彩
的事情
的圆环
的松树
的泪珠
的森林
的绿翅膀
的波涛
5.填空。
琥珀形成经过
是
、
块奇异的琥珀。
和
两个阶段,在这两个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因此说这真是
第1页(共2页)
语文 S 版六年级上册《第 21 课 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 卷(1)
参考答案
二、标题 1.因;果;赴;继;空;绝;鞍;马; 2.大约;推断;仍然;细致;中午;照耀; 3.粗 壮;冰冷;年青;中断; 4.美丽;珍贵;厚厚;金黄的;动人;有趣;金色;挺拔;晶莹; 茂密;漂亮;汹涌; 5.松脂形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变成琥珀;天气热;松树老;松脂正 好包住蜘蛛和苍蝇这两个小虫;形成松脂球;地壳变动;松脂球长时间埋在海沙下面;变成 化石;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奇异的琥珀》2017年同步练习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奇异的琥珀》2017年同步练习卷二、标题1.(3分)看拼音写汉字。
hǔ pòzhī 松包guǒshèn出pénɡ pài nián chóu xiáng细美cān。
2.(3分)正确搭配词语。
3.(3分)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翻怒前后灭之灾大世界成千上来不易。
4.(3分)缩写下列句子。
(1)晌午的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2)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5.(3分)填空。
琥珀形成经过和两个阶段,在这两个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因此说这真是块奇异的琥珀。
6.(3分)阅读,完成练习:杜鹃花杜鹃花通常为常绿或落叶灌木,株高1米至2米,叶呈椭圆状卵形,两面均多有毛。
花冠形状有如铜钟的,亦有似漏斗的。
花色有红、紫,深浅不等。
在丘陵山野中,杜鹃花成片分布,形成灌丛,春天盛开怒放,映红了坡坡坎坎,在阳光照耀下十分壮丽,故又称“映山红”。
藏、滇、川西南山区的杜鹃花名气盛,既有灌丛,也有乔木,其踪迹也能在海拔4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甸上出现,不仅有灿如云霞的各种红杜鹃花,还有蓝紫、淡紫、乳黄、亮黄、洁白的五色杜鹃花,美如锦绣,蔚为壮观。
蓝天、白云、雪山、佳卉、相映生辉。
杜鹃花家族中不乏“巨无霸”。
1919年,英国植物学家傅礼士在云南原始森林中发现了“杜鹃之王”,这棵巨树高达20米,胸径近1米。
傅礼士将其盗伐,截取一段树干圆盘带回英国。
这块圆盘展示年轮有280圈,表明这株杜鹃花树已有,后定名为“大树杜鹃”。
60年后,我国植物学家在云南黎山中考察,发现了更多的大树杜鹃,其中一株高达25米,主干直径达3米,估测树龄超过500年,称得上王中之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椭.圆②草甸.(2)在文中找出符合给出意思的词语:①聚集在一起,形成雄奇伟观的事物或风景。
②互相映衬得光辉美丽。
(3)鹃花又名“映山红”,得名的原因是。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五单元第21课《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 语文S版含答案

语文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1课《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共5题;共36分)1.看拼音写汉字。
hǔ pòzhīguǒshèn pénɡ pài nián chóu xiáng cān________ 松________ 包________________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细美________2.形近字组词。
蜘:________ 脂:________知:________ 指:________3.正确搭配词语。
飒飒地________ 飞舞高大的________ 腿快乐地________ 照射长长的________ 松树嗡嗡地________ 响透明的________ 松脂慢慢地________ 穿过厚厚的________ 波涛热辣辣地________ 爬澎湃的________ 琥珀4.填空。
琥珀形成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在这两个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说这真是块奇异的琥珀。
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这不是琥珀吗?②那些松脂球不是成了化石吗?二、阅读理解(共2题;共25分)6.阅读短文《奇异的琥珀》片段,回答问题。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
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
波浪不断地向树干冲刷,甚至把树连根拔起。
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
那孩子赤着脚,他踏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摘录文中描写海浪汹涌的词语。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_奇异的琥珀》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5)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卷(5)一、填空题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 看拼音写词语。
3. 照样子写词语。
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那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
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
”从中体会到________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做一顿美餐。
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从中体会到________五、按要求写句子.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松脂里。
(改为比喻句)________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缩句)________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改病句)________六、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________ (2)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________ (3)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________(4)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________(5)这首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卷(5)一、填空题1.【答案】mo,zhī,zhān,bī,dǎn,cè【考点】拼音奇异的琥珀【解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
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粘zhān 黏的东西互相连结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几块糖~在一起了。
糖~牙。
nián姓。
故选“沾”。
掸shàn我国史书上对傣族的一种称呼。
dǎn用掸子或别的东西轻轻地抽或拂,去掉灰尘等:~掉衣服上的雪。
故选“dǎn”。
语文s版六年级(上)《第21课 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卷 (2)

探索欲望驱使着我们,一定要上去看个究竟。在七十多米高的一块悬岩绝壁上,我
们看到了最壮观的岩石生蛋奇观。悬岩仅有十几米长,高两米左右,但大大小小的几十
个等待降生的石蛋却布满了整个悬岩,就像有一排母鸡正在生蛋一样,有的只露出一点
蛋头,有的已露出一半,有的已挤出岩石就要降生大地。生下的石蛋掉在岩下,大小不
石。又有的地质学家分析认为,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蛋”岩石与周围岩石的成分不同,
第2页(共4页)
经过上亿年的沧桑,相继脱离原岩石,掉落下来。还有的地质学家与生物学家通过石蛋
外表的木纹状纹理分析认为,可能是岩石中含的特异矿物质,在地壳运动中受地热形成
一种结晶体,又在地壳运动的驱动下逐渐脱离原岩石,形成石蛋。
。
第1页(共4页)
6.(3 分)课内句段读练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
的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1)“两只小虫”指
和
。“泪珠”指
。
(2)上面这段文字写的是
的情景。课文中多处详细描写了当时的情形,找出几
个你印象最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点?请你试着仿写句子。
有的……有的……有的……
(2)请你按照下面的小标题给短文分段,用“‖”标在段后。
(1)听说岩石生蛋
(2)目睹生蛋过程
(3)讲解生蛋原因
(4)体会世界奇妙
(3)请用一段话来讲述岩石生蛋的过程,并且使用到以下三个词语。
奇观
奇妙
奇特
(4)你觉得“岩石生蛋”有趣吗?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中的奇闻趣事?写一写。
不管是什么原因,岩石生蛋的现象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这一奇观让我们再一次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
班级姓名
【课前练习】
1.照样子写词:
前(俯)后(仰)→前()后();前()后();
(承)前(启)后→()前()后;.()前()后。
2.写出近义词:
约摸——()推测——()仍旧——()
仔细——()晌午——(). 照射——()3.写出反义词:
柔嫩——();火热——();古老——()
继续——()。
4.填上合适的词:
()的琥珀()的琥珀()的松脂
()的松脂()的光彩()的事情
()的圆环()的松树()的泪珠
()的森林()的绿翅膀()的波涛
5.填空:
琥珀形成经过()和()两个阶段,在这两个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因此说这真是块奇异的琥珀。
【第一教时家庭作业】
1.把下面这句话抄写一遍:
根据文中描绘的琥珀模样,作者推测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课文叙述的就是这个故事。
2.抄写词汇表中词语。
3、自读课文两遍,完成填空:
琥珀形成的过程,作者通过而又的想象,进行了科学的推测,描绘了一个而的故事。
按照时间顺序,可分成下列三个阶段:
1.形成松脂球
2.埋入
3.。
【第二教时家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抄写最后一节(子要写的端正)。
2、按要求摘录词语:
描写太阳强烈的词语;
描写海浪汹涌的词语:
3、尝试用倒叙的记叙顺序复述课文(提示:可适当添加词句)。
4、看着小苍蝇和蜘蛛动作的词语,完成缺少的词语。
小苍蝇:展开——飞舞——()——飞进——()——停在——伸起——()——拂试——沾满
蜘蛛:爬——()——爬——()过去
你能根据上面的词语串用自己的话把整个过程说一说吗?写下来。
【课后练习】
一、根据组词给下面的多音字注上拼音。
[ ] [ ] [ ] [ ]
挣——(挣.扎)(挣.钱)重——(重.复)(重.量)
[ ] [ ] [ ] [ ]
没——(埋 没.) (没. 有) 当 ——(当. 作) (当.
心) [ ] [ ] [ ] [ ]
划——(划. 动) (计 划.) 散—— (散. 发) (散.
乱) 二、近义词
柔嫩——( ) 照耀——( ) 推测——( ) 估计——
( )
火热——( ) 淹没——( ) 澎湃——( ) 依旧——
( )
想象——( ) 透明——( ) 奇异——( ) 晌午——
( )
三、反义词
仔细——( ) 快活——( ) 柔嫩——( ) 清澈——
( )
猛烈——( ) 仔细——( ) 高大——( ) 详细——
( )
四、组词。
掸( )
禅( )
蝉( )弹( )
试( )拭( ) 式( ) 轼( ) 飒( )枫( ) 讽( ) 疯( ) 渗( )
惨( )
稠( ) 绸( ) 拂( )佛( ) 测( ) 侧( ) 详( )样( ) 洋( ) 漾( )
五、词语积累。
每个词语抄两遍。
前俯后仰 前赴后继 前呼后拥
前思后想 前因后果 前怕虎后怕狼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反馈练习】
一、正确搭配词语。
飒飒地飞舞高大的腿
快乐地照射长长的松树
嗡嗡地响透明的松脂
慢慢地穿过厚厚的波涛
热辣辣地爬澎湃的琥珀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翻()怒()前()后()
灭()之灾大()世界
成千上()来()不易
三、缩写下列句子。
1.晌午的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课文里写时间的句子抄下来,体会一下作者怎样生动形象地描写琥珀由远古时代到今天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看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