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奇异的琥珀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1奇异的琥珀教案设计语文S版

奇异的琥珀【教材分析】《奇异的琥珀》是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科学小品文。
文章通过想象,具体记叙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使我们进一步增加了关于化石的科学知识。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先叙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接着叙述了琥珀的发现,最后描写了琥珀的形态,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
其中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和重点。
本文的思想教育涵盖较广,不仅让学生感受了琥珀的美的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了解琥珀在科学上的重要价值,从而培养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周围的事物,用科学的头脑认识周围的自然界的思想情操。
【学情分析】六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自己阅读、理解的能力,对于文章的结构、其中的一些描写,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
通过查找资料,学生们对琥珀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
但是由于学生对琥珀的形成以及演变过程了解甚少,再加琥珀这一事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认识琥珀,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演变过程。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有效地激活教材的知识,形成具有教师个性教学的语文教学课堂。
基于以上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胳,整体感知全文的内容。
进而引导学生从琥珀的样子和发现地海滩,思考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以及演变成琥珀的过程。
在学生充分想象并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归纳总结出松脂球和化石的形成条件,补充完善研究记录表。
课后让学生以新编《奇异的琥珀》为题,发挥丰富的想象能力,对课文中描写的这块琥珀的形成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进行大胆的猜测,并写下来,更好地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
【教学目标】1、认识“琥、珀、脂、黏、稠”,会写“琥、珀、嗡、脂、晌、渗、澎、湃、黏、稠、详”,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
2、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写作思路。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1 奇异的琥珀|语文S版 (1)

《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执教课时:第二课时4、课前准备:学生:(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有关琥珀的资料。
教师:设计教学课件。
二、教学课题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奇异的琥珀》。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化石,什么是琥珀,并大致了解两者的关系,为下节课学习“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提供学习依据。
2.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通过多种方法,理解并积累“琥珀、松脂、渗出、包裹、澎湃、黏稠、详细”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并掌握生字词,知道琥珀的有关知识。
难点:学生尝试推测人类拥有这块琥珀的必备条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并了解琥珀的有关知识。
1.柏吉尔(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
《乌拉波拉故事集》是集科学知识与想象情节于一体的一本可读性非常强的科普读物,一共有十五个有趣的故事组成,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是一本内容通俗易懂、文字生动活泼的科普著作集。
(学生通过对作者的简单了解,在后面的学习中,对作者能够严密推测也就没有困惑了)。
2.认读“琥珀”。
3.从图片中认识琥珀。
4.简介琥珀的有关知识。
二、了解琥珀的样子及奇异之处。
1.在第21课,文中提到的琥珀是什么样子的?课文的那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从中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块奇异的琥珀,结合我们刚才看的图片和我们对“奇异”的理解,请你说说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在哪里?2.根据我们刚才了解到的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请同学们尝试推测人类拥有这块琥珀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在同桌交流)3、投影学生思考结果。
三、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文章结构。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生词,努力把句子读通、读顺、读懂。
2.小组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1 奇异的琥珀

(4)小结,过渡:作者运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还恰当使用了拟人等修辞方法,把故事写得多么生动有趣,吸引人啊!
2、探究、理解推测、想象的合理性,训练思维。
(1)“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约摸算来也总有一万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总有一万年了”是什么意思?
(3)请同学们把讲这块琥珀形成经过的部分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把形成经过说一说。
(4)课文的其他部分是讲什么的?(第一自然段讲故事发生的时间;从“海风猛烈地吹”到“这是很少见的”,讲这块琥珀怎么被发现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这块琥珀的样子和它的价值。)
(5)请四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小组学习。
3、全班讨论交流。
(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这块琥珀是透明的,一个苍蝇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根毫毛。)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从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从这块琥珀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2)课文中哪一部分讲了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从“一个夏天”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教学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上下)午第节
课题
六年级第五单元第21课《奇异的琥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澎湃、黏稠”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H因为我们知道: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作者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后来地壳变化,陆沉海漫,琥珀被埋于海沙之下。这就为下文琥珀出现在海滩上伏下了一笔。
奇异的琥珀

课题: 21、奇异的琥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给课文分段。
导学流程【自主学习】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求:(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我能把字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hǔpòsōnɡzhībāoguǒshânchū??()()()()????pãnɡpài niánchóu xiánɡxìwēnɡwēnɡ??()()()()(3)思考:琥珀是什么?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琥珀有何特点?【汇报交流】1、对照图片,练读课文。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给课文分段。
课堂检测辨字组词。
????珀()湃()脂()晌()????泊()拜()指()响()????渗()黏()稠()详()????掺()粘()调()祥()?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约摸——澎湃——仍旧——推测——自我评价:课题:21、奇异的琥珀(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琥珀形成过程。
2、了解课文叙述的特点。
导学流程【回顾课文】课文写了关于琥珀的哪些内容?哪方面内容是作者想象的?哪方面内容是对琥珀的真实描绘?【品读感悟】默读形成过程部分思考:文中描写的琥珀是什么样子?要形成这样的琥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它的发现过程是否也存在着一种巧合呢?科学家研究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默读思考最后一自然段。
【拓展提升】看看描写琥珀样子的语句,和前文中的哪些描写相吻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课堂检测试用小标题简要概括琥珀的形成过程。
????????2.形成这块奇异的琥珀需要哪些条件?????推荐阅读:《两个孩子的科学研究》。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1 奇异的琥珀教案(教学设计)

本环节设计意图是从整体 入手,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每人一个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 2.师生交流读书情况,正音。 (三)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 课文介绍的琥珀化石“奇异”在哪里? 2. 它是怎么形成的?解读课文第 1~12 自 然段。(展示课件第五屏)
(四)交流读书情况。 1.首先请同学们说一说第一个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相机指导,抓住课文的主要 内容。(师生参与讨论。)
5
语文(S)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1 奇异的琥珀
(四)背诵这一自然段。 1. 个人背。 2. 小组检查。
二、诵读课文,体味科学家丰富合理的想象和 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
(一)同学们觉得哪个地方写得最生动形 象 呢,找出来读一读,说说理由。
(二)同桌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三)全班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随 机展示课件第八、九、十屏)
读写结合,为习作打基础。
6
四、师生小结
语文(S)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1 奇异的琥珀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搜集喜欢的动植物化石资料,办一
期手抄报或者剪报。(展示课件第十二屏)
课内外结合,大力提高学 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21 奇异的琥珀 形成松脂球
形成 埋入泥沙 成为化石
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归纳 记忆。
壳变化——形成化石(时间长)——被波涛卷到 沙滩上——渔民和儿子经过
二、研读课文,探究推测琥珀来历的依据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依据并在
旁边做好批注。
“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个苍蝇,一 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 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 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 圈黑色的圆环。
21 奇异的琥珀

21、
奇异的琥珀
制作:书心香醇
什么是琥珀?
琥珀是古代松柏脂的化石,淡
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很脆,燃 烧时有香气,可以入药,或做装饰品。
前( 大(
)后( ) )世界
成千上( )
来( )不易
三、缩写下列句子。
1.晌午的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阳光照射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我们看见毫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下作业:
2、课文中的这块琥珀是怎么被发现的?
3、孩子的父亲说了些什么? 4、课文是如何描写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
一、正确搭配词语。 飒飒地 快乐地 嗡嗡地 飞舞 照射 响 高大的 长长的 透明的 腿 松树 松脂
慢慢地
热辣辣地
穿过
爬
厚厚的
澎湃的
波涛
琥珀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Βιβλιοθήκη 翻( )怒( ) 灭( )之灾
宝石级的琥珀 年龄在500年 到5000年之 间
结构梳理:
全文共有(18 )个自然段。 第一部分(1-12 ): 写这块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第二部分(13-17 ): 写琥珀的发现过程。 第三部分( 18 ): 写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奇异的琥珀
地壳变化 漫长岁月
1、为什么说这块琥珀是奇异的?
把课文里写时间的句子抄下来,体会作者怎
样生动形象地描写琥珀由远古时代到今天的 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奇异的琥珀 第2课时 语文S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
深入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3。
体会科学家是如何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一回顾初读内容1、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一种化石,它叫什么?(琥珀。
)谁能简单地向大伙儿介绍一下什么是琥珀?2、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形成、发现、模样与价值。
)3、作者把文中写的这块琥珀称为“奇异的琥珀”,“奇异"是什么意思?您们课下是如何交流的?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与众不同,令人惊奇而诧异。
(板书:与众不同、令人惊异)二深入学习课文1、透过“模样”,感受奇异。
我们大伙儿一起来看看这块琥珀,它奇异在哪儿呢?(1)相继出示图片与文字,指读。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能够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还能够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如何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2)交流“奇异”之处:“两个小东西”:苍蝇与蜘蛛,是一对天敌,同处一室,实属不易。
“仍旧好好地躺着"“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完好无损,清楚可见,就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一样,不得不为之惊叹、(3)带着惊异之意,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指读、齐读。
2、揣摩“形成",感受奇异、今天,我们不妨跟随科学家们,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探究神秘的科学精神,以文字为依托,去想象一下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1)在上节课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完善您的想象,然后讲给大伙儿听。
(2)这块琥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如何的过程?谁先来讲一讲松脂球是如何形成的?(3)指名讲:在听讲的时候能够在书上做一些标记,谁明白做什么标记?(精彩之处、遗漏之处、不明之处、)为什么要做标记?(为评议作准备,免得遗忘、)(4)听后评议:针对精彩之处、遗漏之处、不明之处谈出自己的看法。
奇异的琥珀优秀课件

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
这块琥珀的 特点:
1.透明。 2.里面有两个小东西(苍蝇、蜘蛛)。 3.在它们的腿周围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两个小东西仍旧好 好地趴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 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 那块琥珀里,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 事,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 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答:需要很长时间(约摸一万年),两个小虫 (苍蝇的蜘蛛),老松树,炎热的夏天,松汁不 断地往下滴,刚好滴在两个小虫的身上,让它们 同住一室,地壳变化等。
在那透明的琥珀里面,两个小东西仍 旧好好地趴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 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 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 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里, 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并 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 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1、为什么说这是块奇异的琥珀?
答:因为里面有一只蜘蛛和一只苍蝇,十分罕见,而且,松脂 刚好滴在它们身上,正巧地面陷下去,十分难得,又机遇 巧合,正好被踩到,挖了出来.所以说这是一块奇异的琥珀。
2、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是什么? 答: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以 前故事的详细情况,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 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3、你认为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奇异的琥珀课件
❖琥珀、松脂、包裹、渗出、 ❖澎湃、黏稠、详细、美餐、 ❖热辣辣、淹没冲刷、翻腾、 ❖前俯后仰、腐烂、远古、飒飒
琥珀欣赏
琥珀?
琥珀是古代松脂的化石。
琥珀是古代松柏脂的化石,淡黄色,褐色,或红褐 色的固体,很脆,燃烧时有香味,摩擦生电,可做琥珀酸 和漆,也可入药,或做装饰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奇异的琥珀呈现新课:
教师:(1)、为什么说这块琥珀是奇异的?(出示琥珀挂图)(2)、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出发生在一万年前故事的详细情形的?
课文中那一段是直接描写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学生:最后一自然段)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后举手回答老师。
答案:(1)、这块琥珀“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更“奇异”的是不但能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而且可以看到它们当时的挣扎,在粘稠的松脂中留下黑色的圆环。
这“奇”就奇在事情太巧合了。
(2)、人们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故事的详细情形的。
(3)、教师:请同学们一齐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
学生: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4)、教师:在所读得句子中,哪一个分句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想象的?
学生: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是怎样挣扎的。
(5)、教师: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6)、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这块琥珀是透明的?
学生: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7)、根据什么知道那时就有了蜘蛛和苍蝇?
学生:奇异的琥珀
(8)、请同学们再次齐声的朗读18自然段。
(讲读末段后,教师对重点词“推测”作如下练习)
选词填空:“推测”“猜测”
1、气象台的工作人员根据卫星发回的气象云图,可以准确
地(推测)出天气的变化。
2、教室里的破桌椅修好了,我(猜测)是班里的活雷锋李
明干的。
3、公安干警冲进匪巢,发现杯子里的水还是热得,于是(推
测)匪徒刚离开不久。
教师:咱们的科学家、作家根据这块奇异的琥珀做了哪些科学的推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1----12节。
在这一段里写了琥珀形成经过的两个阶段:一是老松树滴下的松脂包住了苍蝇和蜘蛛,松脂继续滴落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二是几千年里,陆地下沉,森林被海水淹没了,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松脂球变成了化石。
(9)、一段中描写太阳的句子找出来,想想作者写了几次太阳,为什么要这么多次的写太阳?
学生:分别找出三处直接描写太阳的句子,每找出一处便朗读一次。
(10)、这三处描写太阳的语句,给你的感觉怎样?
学生:太阳一次比一次热。
(2段:太阳暖暖地照着;3段:太阳照得火热;6段:太阳光热辣辣的照射着整个树林。
)(11)、教师: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地写这太阳光呢?
学生经过讨论,懂得了琥珀的形成要有松脂球,松脂球的形成必须要有松脂不断地往下滴,而松脂不断往下滴就必须要有热辣辣的阳光,而这热辣辣的阳光不会是冬天的阳光,只能是“一个夏天”的阳光。
通过讨论,大家还认识到作者的思维方式是非常严密的,“推测”是非常科学的。
(12)、大家默读课文,想想这个特殊的松脂球的形成要有哪些必要的条件?
(教师板书形成过程”与“必要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琥珀形成的四个阶段:
1、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落下来;
2、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3、脂继续滴下来,积.成了化石;
4、淹没在泥沙下,变.成了化石。
教师板书:形成过程
滴包积变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
1、松脂滴落的条件必须是天气的(炎热),才能渗出(厚厚的松脂);
2、正巧刚好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3、松脂球(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
4、由于地壳的变化,陆地下沉,海水上升,使松脂球()在泥沙下面。
教师板书:必要条件
夏天炎热苍蝇继续滴埋
渗出松脂蜘蛛地壳变化
漫长岁月
(13)、同学们能不能把这四个条件连在一起说一说?用“如果没有···没有···没有···没有···就不会”说一句话。
学生:如果没有夏天的烈日,没有松树,没有松脂不断地往下滴,没有蜘蛛扑向苍蝇的一瞬间,就不会形成奇异的松脂球。
(14)、同学们还可以用“只有···只有···只有···才”说一句话。
学生:只有夏天的阳光火辣辣的照射,只有松树的松脂不断地往下滴,只有出现蜘蛛扑向苍蝇的一瞬间,才会形成这奇
异的松脂球。
教师总结:一句话的意思,在表达时既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
可见,语言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时候沉睡了几千年的琥珀被谁发现了?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一起朗读第13-----17自然段
(15)、教师:课文中得这块琥珀是怎么被发现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
学生: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渔民带着赤脚的儿子在海滩上行走时,发现的这块琥珀。
(16)、孩子的父亲说了些什么?
学生: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个苍蝇,一个蜘蛛。
这是很少见的。
”
(教师追问:你怎样理解他说的“很少见的”?----------这确实是一块奇异的琥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