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藏英传》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2019年甘肃省中考语文总复习十四【文言文阅读类】专题精练及解析

2019年甘肃省中考语文总复习十四【文言文阅读类】专题精练及解析

2019年甘肃省中考语文总复习十四【文言文阅读类】专题精练及解析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一)阅读文言文《曹刿论战》选段,完成第1~4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肉食者鄙. (2)神弗福.也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2)赐福,保佑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忠”“属”“可以”等字词的翻译,“忠之属也”判断句的翻译,“可以一战”省略句的翻译。

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D项,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都是“跟随”之意。

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对此,你有何评价?,匹夫有责。

”虽然他为一介布衣,非“肉食者”,但他高度的,促使他积极参政参战,最后协助庄公战胜强敌。

这种以天下为己任、参政议政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写评论,首先要亮明观点,观点必须明确,说理要有深度,论据要有典型〚导学号94264079〛(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3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张琇传》阅读练习

《张琇传》阅读练习

《张琇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琇者,蒲州解人也。

父审素,为巂州都督,在边累栽。

俄有纠其军中赃罪,敕监察御史杨汪驰传就军按之。

汪在路,为审素党与所劫,对汪杀告事者,胁汪令奏雪审素之罪。

俄而州人翻杀审素之党,汪始得还。

至益州,奏称审素谋逆,因深按审素,构成其罪。

斩之,籍其家。

琇与兄瑝,以年幼坐徙岭外。

寻各逃归,累年隐匿。

汪后累转殿中侍御史,改名万顷。

开元二十三年,瑝、琇候万顷于都城,挺刃杀之。

瑝虽年长,其发谋及手刃,皆琇为之。

既杀万顷系表于斧刃自言报仇之状便逃奔将就江外杀与万顷同谋构父罪者行至汜水为捕者所获时都城士女,皆矜琇等幼稚孝烈,能复父仇,多言其合矜恕者。

中书令张九龄亦欲活之。

裴耀卿、李林甫固言:“国法不可纵报仇。

”上以为然,因谓九龄等曰:“复仇虽礼法所许,杀人亦格律具存。

孝子之情,义不顾命,国家设法,焉得容此!杀之成复仇之志,赦之亏律格之条。

然道路谊议,故须告示。

”乃下敕曰:“张瑝等兄弟同杀,推问款承。

律有正条,俱各至死。

近闻士庶,颇有谊词,矜其为父复仇,或言本罪冤滥。

但国家设法,事在经久,盖以济人,期于止杀。

各申为子之志,谁非徇孝之夫,展转相继,相杀何限!咎由作士,法在必行;曾参杀人,亦不可恕。

不能加以刑戮,肆诸市朝,宜付河南府告示决杀。

”瑝、琇既见诛,士庶咸矜愍之,为作哀诔,榜于衢路。

市人敛钱,于死所造义井,并葬瑝、琇于北邙。

又恐万顷家人发之,并作疑冢数所。

其为时人所伤如此。

(《旧唐书·张琇传》,有删改)10. 下列对义巾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既杀/万顷系表于斧刃/自言报仇之状/便逃奔将就江外/杀与万顷同谋/构父罪者/行至汜水/为捕者所获/B. 既杀/万顷系表于斧刃/自言报仇之状/便逃奔/将就江外杀与万顷同谋/构父罪者/行至汜承/为捕者所获/C. 既杀万顷/系表于斧刃/自言报仇之状/便逃奔/将就江外/杀与万顷同谋构父罪者/行至汜水/为捕者所获/D. 既杀万顷/系表于斧刃/自言报仇之状/便逃奔将就江外/杀与万顷同谋/构父罪者/行至汜水/为捕者所获/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益州是中国古地名,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

《宋史·张商英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张商英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商英,字天觉,蜀州新津人。

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

负气倜傥,豪视一世。

调通川主簿。

渝州蛮叛,说降其酋。

辟.知南川县。

章惇经制夔夷,狎侮郡县吏,无敢与共语。

部使者念独商英足抗之,檄至夔。

惇询人才,使者以商英告,即呼入同食。

商英著道士服,长揖就坐。

惇肆意大言,商英随机折之,落落出其上。

惇大喜,延为上客。

归,荐诸王安石,因召对,以检正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

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河东刑狱,连使河北、江西、淮南。

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左司谏。

商英积憾元祜大臣不用己,极力攻之,论内侍陈衍以摇宣仁①,至比之吕、武;乞追夺光、公著②赠谥,仆碑毁冢;言文彦博背负国恩,及苏轼、范祖禹、孙升、韩川诸人,皆相继受谴。

蔡京拜相,商英雅与之善,适当制,过为褒美。

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

复与京议政不合,数诋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

京罢相削籍,知鄂州。

京复相,以散官..安置归、峡两州。

大观四年,京再逐,起知杭州。

留为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

顷之,除中书侍郎,遂拜尚书右仆射。

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

时久旱,彗星中天,是夕,彗不见,明日,雨。

徽宗喜,大书“商霖”二字赐之。

商英为政持平,谓京虽明绍述③,但借以劫制人主,禁锢士大夫尔。

于是大革弊事,改当十钱以平泉货④,复转般仓...以罢直达,行钞法以通商旅,蠲横敛以宽民力。

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帝颇严惮之尝葺升平楼戒主者遇张丞相导骑至必匿匠楼下过则如初。

杨戬除节度使,商英曰:“祖宗之法,内侍无至团练使。

有勋劳当陟,则别立昭宣、宣政诸使以宠之,未闻建旄钺..也。

”讫持不下,论者益称之。

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

(节选自《宋史·张商英传》)[注]①宣仁:宣仁太后高滔滔。

②光、公著:司马光、吕公著。

③绍述:特指宋哲宗时对宋神宗所实行的新法的继承,泛指承继前人所为。

④泉货:钱币,货币。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帝颇严/惮之/尝葺升平楼/戒主者遇张丞相/导骑至必匿匠楼下/过则如初B.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帝颇严惮之/尝葺升平楼/戒主者遇张丞相/导骑至必匿匠楼下/过则如初C.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帝颇严/惮之/尝葺升平楼/戒主者遇张丞相导骑至/必匿匠楼下/过则如初D.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帝颇严惮之/尝葺升平楼/戒主者遇张丞相导骑至/必匿匠楼下/过则如初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指皇帝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课外文言文《张俭传》阅读理解题训练附答案

课外文言文《张俭传》阅读理解题训练附答案

课外文言文《张俭传》阅读理解题训练附答案张俭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俭,宛平人,性端悫,不事外饰。

统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调云州幕官。

故事,车驾经行,长吏当有所献。

圣宗猎云中,节度使进曰:“臣境无他产,惟幕僚张俭,一代之宝,愿以为献。

”先是上梦四人侍侧赐食人二口至闻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余事。

由此顾遇特异,践历清毕,号称明干。

开泰中,累迁同知枢密院事。

太平五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移镇大同。

六年,入为南院枢密使。

帝方眷倚,参知政事吴叔达与俭不相能,帝怒,出叔达为康州刺史,拜俭左丞相,封韩王。

帝不豫,受遗诏辅立太子,是为兴宗,赐贞亮弘靖保义守节耆德功臣,拜太师、中书令,加尚父,徙王陈。

重熙五年,帝幸礼部贡院及亲试进士,皆俭发之。

进见不名,赐诗褒美。

俭衣唯绸帛,食不重味,月俸有余,周给亲旧。

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

帝问其故,俭对曰:“臣服此袍已三十年。

”时尚奢靡,故以此微讽喻之。

上怜其清贫,令恣取内府物,俭奉诏持布三端而出,益见奖重。

俭弟五人,上欲俱赐进士第,固辞。

有司获盗八人,既戮之,乃获正贼。

家人诉冤,俭三乞申理。

上勃然曰:“卿欲朕偿命耶!”俭曰:“八家老稚无告,少加存恤,使得收葬,足慰存没矣。

”乃从之。

俭在相位二十余年,裨益为多。

致政归第,会宋书辞不如礼,上将亲征。

幸俭第,尚食【注】先往具馔,却之;进葵羹干饭,帝食之美。

徐问以策,俭极陈利害,且曰:“第遣一使问之,何必远劳车驾?”上悦而止。

复即其第赐宴,器玩悉与之。

二十二年薨,年九十一,敕葬宛平县。

(选自《辽史·张俭传》)【注】尚食:官职名,照顾君王饮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是/上梦四人侍侧/赐食人二口/至闻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余事B.先是/上梦四人侍/侧赐食/人二口/至闻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余事C.先是/上梦四人侍/侧赐食/人二口/至闻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余事D.先是/上梦四人侍侧/赐食人二口/至闻俭名/始悟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余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豫,“豫”是快乐、安闲的意思,“不豫”就是身体不适,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初中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留侯论(节选)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①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②,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选自《古文观止》)【注】①挟持:内心怀有。

②弊:疲弊。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必有过人之节及鲁肃过寻阳B. 匹夫见辱见往事耳C. 而轻用其锋尔安敢轻吾射D.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择其善者而从之(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②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4)结合文意,说说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观点。

【答案】(1)D(2)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①世界上有堪称“大勇”的人,当突然面临意外时不惊慌失措,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愤怒。

②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

(4)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匹夫和大勇者、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忍耐。

【解析】【分析】(1)A项的“过”解释为:超过/经过;B项的“见”解释为:被/了解;C项的“轻”解释为:随随便便/轻视;D项的“其”解释为:其中的,指示代词。

选D。

(2)翻译为: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故可断句为: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3)本题重点字词:“卒然”突然;“加”,侮辱;“欲”,想要;“词色”,言语和神色,(4)结合“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水浒传》情节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

B.杨志在汴梁卖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到官府自首。

C.鲁达因三拳打死镇关西,无奈到五台山出家,后屡屡喝酒滋事,后投奔了东京相国寺。

D.《水浒传》中头脑简单、粗野率真的鲁提辖听说柴进被藏在枯井中不知生死,便手拿两把板斧下井解救。

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淮安历史yōu久,人杰地灵。

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左右的历史,是著名的“青莲岗文化”(发生发源)地,是漕运枢钮、盐运要冲,曾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这里曾孕育了开国总理周恩来、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枚皋、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民族英雄关天培等。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yōu久孕育(2)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加以改正后工整、规范的写在田字格内。

改为(3)请依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4)语段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句的意思。

)修改: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6年某市马拉松参赛者参与方式图(材料二)跑步圈里流行这样一句话——跑步是丰俭由人的运动,只需要一双跑鞋就可以上路。

社交媒体的兴起,也让跑步变成了一种可以分享的社交方式,乐趣感陡增。

如现在流行的一系列健身+社交软件,让人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跑步成果,为你点赞和欢呼。

当然,朋友们也可成为你跑步的监督者。

你持续分享的跑步记录,传播了一个时髦的、有趣的、自律的、阳光的形象。

2021年宁夏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

2021年宁夏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缇萦①救父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②,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

意有五女,随.而泣。

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

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

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

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注释】①缇萦(tíyíng):人名。

②意:淳于意,西汉初临淄人。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A.齐中/称其廉平B.虽/欲改过自新C.妾愿/入身为官婢D.今坐/法当刑(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随.跟随②复.再③欲.想要(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②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

(4)结合短文故事内容,说说你认为缇萦是个怎样的人?【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

ABC.正确;D.有误,句意:现在犯法被判刑。

停顿为:今/坐法当刑。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跟在后面哭泣。

随:跟随。

②句意:我非常痛心处死的人不能再生,而受刑致残的人也不能再复原。

复:再。

③句意:即使想改过自新。

欲:想要。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子,孩子。

无,没有。

使,用。

句意:生孩子不生男孩,到紧要关头就没有可用的人。

②重点词:为,是。

称,称赞。

句意:我父亲是朝廷的官吏,齐国人民都称赞他的廉洁公正。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第02期)(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第02期)(解析版)

专题11:文言文阅读(课内)一、【2019年中考甘肃兰州卷】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砍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①卢植,事扶风马融。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

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

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

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②,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

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

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

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节选自《后汉书》)[注]①涿郡:郡名,为今河北省涿县治。

②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

1.下面是关于“文言实词”学习方法的梳理。

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积累迁移法我们由(甲)文“录毕.,走送之”中“毕”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问毕.辞归”的“毕”是①______之意;由(甲]文“援疑质.理”中“质”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玄因从质.诸疑义”的“质”是②____之意。

(2)查阅词典法参考《古汉语词典》中“素”的义项,“融素.骄贵”中“素”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素:①未经染色的生绢;②本然的,未加修饰的;③真情,后作“愫”;④蔬菜、瓜果类食品;⑤一向,平素;⑥预先。

(3)语境推断法根据语境,(乙)文“家贫,客.耕东莱”中“客”是____________之意。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公将鼓之.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屠惧,投以.骨C.乃召见于.楼上/所欲有甚于.生者D.乃.西入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藏英传》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藏英,涿州范阳人,自言唐相嘉贞之后。

唐末,举族为贼孙居道所害。

藏英年十七,仅以身免。

后逢居道于豳州市,引佩刀刺之,不死,为吏所执。

节帅赵德钧壮之,释而不问,以补牙职。

藏英后闻居道避地关南,乃求为关南都巡检使。

至则微服携铁楇,匿居道舍侧,伺其出击之,仆于地,啮其耳啖之,遂禽归。

设父母位,陈酒肴,缚居道于前,号泣鞭之,脔其肉,经三日,刳其心以祭。

即诣官首服,官为上请而释之。

燕、蓟间目为“报仇张孝子”。

契丹用为卢台军使兼榷盐制置使,领坊州刺史。

周广顺三年,率内外亲属并所部兵千余人,及煮盐户长幼七千余口,牛马万计,舟数百艘,航海归周。

至沧州,刺史李晖以闻。

周祖颇疑之,令馆于封禅寺,俄赐袭衣、银带、钱十万、绢百匹、银器、鞍勒马。

数月,世宗即位,授德州刺史。

未几召归,对便殿,询以备边之策。

藏英请于深州李晏口置寨,及诱境上亡命者以隶军,愿为主将,得便宜讨击。

世宗悉从之。

以为缘边招收都指挥使,赐名马、金带。

藏英遂筑城李晏口,累月,募得劲兵数千人。

会遣凤翔节度王彦超巡边,为契丹所围,藏英率新募兵驰往击之,转战十余里,契丹解去。

改濮州刺史,仍领边任。

契丹将高牟翰以精骑数千扰边,藏英逆击于胡卢河北,自旦至晡,杀伤甚众。

值暮收兵,契丹遁去。

后因领兵巡乐寿契丹幽州骁将姚内斌侦知藏英兵少以精骑二千阵于县之北藏英率麾下击之自辰及
申士皆殊死战内斌遂解去。

世宗降玺书褒美。

宋初,迁瀛州团练使,
并护关南军。

建隆三年,卒于治所,年六十九。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后因领兵巡乐寿/契丹幽州骁将姚内斌侦知藏英兵少/以精骑二
千阵于县之北/藏英率麾下击之/自辰及申/士皆殊/死战内斌/遂解去。

B. 后因领兵巡乐寿/契丹幽州骁将姚内斌侦知/藏英兵少以精/骑二千阵于县之北/藏英率麾下击之/自辰及申/士皆殊死战/内斌遂解去。

C. 后因领兵巡乐寿/契丹幽州骁将姚内斌侦/知藏英兵少以精/骑二千阵于县之北/藏英率麾下击之/自辰及申/士皆殊死战/内斌遂解去。

D. 后因领兵巡乐寿/契丹幽州骁将姚内斌侦知藏英兵少/以精骑二
千阵于县之北/藏英率麾下击之/自辰及申/士皆殊死战/内斌遂解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契丹,原为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唐末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后称帝,国号“契丹”。

B.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宋仍置。

C. 旦、晡,古代纪时法,分别指平旦、晡时,对应寅时(3-5点)和申时(15——17点)。

D. 玺书,古代用印章封记的文书,即书于竹简木椟用绳系并用泥封固,秦朝后指书信。

12. 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藏英被燕、蓟一带的人看作是行必果的人。

唐朝末年,他的族人被盗贼孙居道杀害,张藏英几次报仇,终于把仇人捉住,在父母灵位前杀掉他来祭奠。

B. 张藏英一心归附后周。

他率领自己的内外亲属连同所属部下渡海归附后周,后周太祖十分怀疑他,令他住在封禅寺,他毫无惧色,后得到很多想要的赏赐。

C. 张藏英考虑问题有远见卓识,能化解危机。

世宗采纳他的建议,任命他为缘边招收都指挥使,他招募精兵几千人,救下了被契丹军队包围的巡视边境官员。

D. 张藏英兼任边防职务,带领军队作战勇敢。

契丹精锐骑兵侵扰边境,张藏英率兵在胡卢河的北面迎击他们,从早晨杀到下午,后契丹军队撤走。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匿居道舍侧,伺其出击之,仆于地,啮其耳啖之,遂禽归。

(2)藏英请于深州李晏口置寨,及诱境上亡命者以隶军,愿为主将,得便宜讨击。

答案:
10. D 11. D 12. B
13. (1)(张藏英)藏匿在孙居道的住房旁,等他出来袭击他,把他扑倒在地,咬掉他的耳朵并吃了,就把他抓了回去。

(2)张藏英请求在深州李晏口设置关寨,以及诱招边境上的逃亡的人来参军,自己愿意出任主将,能够自行决定,讨伐打击敌人。

参考译文:
张藏英,涿州范阳(今涿州)人,自称是唐朝宰相张嘉贞的后代。

唐末时,他全族人为盗贼孙居道所害,张藏英十七岁,只身幸免于难。

后来在豳州的街市上遇到孙居道,拔出佩刀刺杀他,没有杀死,被吏卒捉住,节度使赵德均认为他勇敢,释放了他没有追究,用来补牙职的空缺。

张藏英后来听说孙居道到关南避难,于是请求担任关南都巡检使。

到任就穿上布衣携带铁鞭,藏匿在孙居道的住房旁,等他出来袭击他,把他扑倒在地,咬掉他的耳朵并吃了,就把他抓了回去。

设立父母的灵位,摆上酒菜,绑着孙居道到灵前,大声哭泣着鞭打他,把他的肉割成小块,过了三天,挖出孙居道的心来祭奠,随后到官府自首,官府为此请求上级释放了他,燕、蓟一带把他看作“报仇张孝子”。

契丹任用张藏英为卢台军使兼榷盐制置使,兼任坊州刺史。

后周广顺三年,张藏英率领自己的内外亲属连同所属部下士兵一千多人,以及煮盐人家老少七千多人,上万牛马,几百艘船,渡海归附后周。

到沧州后,刺史李晖报告朝廷。

后周太祖十分怀疑他,令人把他安排住在封禅寺,不久赐给袭衣、银带、钱十万、一百匹绢、银器、鞍勒
马。

几个月后,周世宗即位,任命他为德州刺史。

不久张藏英被召回朝廷,在偏殿对答,皇帝询问他守边的策。

张藏英请求在深州李晏口设置关寨,以及诱招边境上的逃亡的人来参军,自己愿意出任主将,能够自行决定,讨伐打击敌人。

世宗全部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他为边境招收都指挥使,赏赐他名马、金带。

张藏英就在李晏口筑城,几个月时间,招募到精壮士兵几千人。

适逢朝廷派遣凤翔节度王彦超巡视边境,被契丹士兵包围,张藏英率领新招募的士兵奔驰前往攻击契丹人,与契丹军转战十多里,契丹军队撤走。

改任濮州(治今山东鄄城)刺史,仍然兼任边防职务。

契丹将领高牟翰带领精锐骑兵几千人侵扰边境,张藏英在胡卢河的北面迎击他们,从早晨战到下午,杀死杀伤很多。

到傍晚收兵时,契丹士兵逃去。

后来领兵巡视乐寿,契丹幽州的骁勇将领姚内斌侦察得知张藏英兵少,用精锐骑兵两千人在县北布阵,张藏英率领部下攻击,从上午一直战到下午,张藏英部下士兵都殊死拼杀,于是姚内斌的军队撤离。

世宗发玺书褒奖赞美。

宋朝初年,张藏英升任瀛洲团练使,并护关南军。

建隆三年,死在任上,享年六十九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