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合集下载

从《红字》中看现代女性意识

从《红字》中看现代女性意识
第 l 3卷 第 9期 2 0 1 3年 9月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OURNA L OF J I XI U NI VE RS I T Y
V n I . 1 3 No . 9 S e p t . 2 01 3
文章编号 : 1 6 7 2—6 7 5 8 ( 2 0 1 3 ) 0 9— 0 1 0 9— 2
家和作家把西方的女权主义理论及女性主义文学观念引进 素分不开的。 来。这些引入, 促进了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 并使 中国的女 2 . 海斯特形象的反抗与妥协的纠结。 性主义文学观念得以形成, 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和批
评实践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这种影响不是完全意义上

这个阶段的海斯特一边继续坚持对清教社会的抗争 ,
边却呈现出对她的反抗与妥协的逐渐纠结。尽管作者以 的女性主义文学观的影响。但是, 它为中国当代社会对女 大篇幅为海斯特塑造了正面积极的形象, 然而因为受父权 性主义文学观念在中国文学创作中的消化和理解提供了许 制社会思想的羁绊束缚, 霍桑表现出更多对女性主义的反
多经验。 2 .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观的发展。
2 . 霍桑笔下海斯特身上体现的女性主义意识。 在《 红字》 中, 霍桑女性主义意识在塑造的海斯特身上
同时又对这种追崇感到困惑。尽管其在作品中流露出同情 袒露无遗, 值得关注的是 , 霍桑因为长期受父权社会熏陶,
女性不幸的观点 , 但同时也透露 出自身所固有的反女性主 更多的时候对女性主义则是予以谴责和批判, 一方面他同 义痕迹 , 这也就是说海斯特注定不可能脱离所谓男权制的 情女性的不幸, 另一方面在他的在小说中又流露出反女性
丝丝缕缕的联系。霍桑出生于美国名门望族之家。 ( 2 ) 政治背景: 霍桑的长辈中有人 曾参加了清教徒迫

分析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分析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分析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分析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在我们的学习时代,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析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冰心塑造了一系列富有母性精神和生命意识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她独特的女性意识观。

冰心是一名创作生涯贯穿了整个世纪的才女,她用温和细腻的笔调打动了几代读者的心。

她的作品塑造了许多富于母性光辉的女性形象,表达了独属于她的女性意识。

不同于其他女作家书写女性对婚姻、对家庭的疏离和反叛,冰心一直保持着一种传统温和的态度阐述女性与家庭之间不可分割的关联,创造了许多有现代特质的贤妻良母形象。

同时,她也没有回避现代女性家庭和社会双重角色之间的矛盾,体现出自身传统和现代意识的统一。

冰心的大部分作品都体现出希望在母爱的情愫中寻找女性失落的世界,而系列小说《关于女人》更是鲜明地彰显了冰心的女性意识,小说中的R小姐、M 太太、L 太太等,都力图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示女性的价值和能力,并争取让这种自我价值得到社会和男性的承认。

刘钊认为女性意识有多种具体形态,生命意识就是其中之一。

“女性的生命意识表现为在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关系中,谋求女性理想化的生存方式,攫取与男性平等的生存竞争机遇,满足自我对现代生活状态的创造性追求,最终使自我的存在价值与自由意志在良好的生存环境中得以实现”。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关系中,女性尽力谋求更好的生活方式,追求个体价值和自由意志的实现,这难道不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显著标志吗?冰心通过女性身上所拥有的母性特质和生命意识,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女性意识观,让我们看到女性身上特有的力量与魅力。

谈到女性,自然会联想到与女性有关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家庭,从远古社会开始,当社会生产进入农耕时代,对劳动力强度的要求就增加了,男性逐渐取代女性在生产领域的主导地位,女性转而进入家庭。

而冰心注意到了家庭对女性的重要性,将关注的视角投向了家庭。

女性意识觉醒

女性意识觉醒

从《小妇人》和《关于女人》看女性意识的觉醒人们习惯于说女人心思细密、敏感、易受到伤害,正是由于这种与生俱来的心理上的脆弱本质使得女人在这个男人主宰的世界里慢慢处于从属的地位。

女人的自主意识已在长期的生活变更、历史替换、制度嬗变过程中进入冬眠状态。

女性在封建伦理道德的沉重枷锁下呻吟并渐渐沉默。

女性在生活面前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依赖性和自卑感。

恩格斯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子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了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虽说本人觉得这段话有些过于偏激,但也不能否认其道出了女性在父性社会里的低等地位。

母系氏族结束以后,女性开始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女性的主体意识被尘土所掩埋。

但是女人是让人捉摸不透的一组群体。

女人不仅是纤细脆弱的,原始母性遗留下来的坚强性格一直流动在女人的血液里。

在无数的束缚、压力、甚至是摧残中女性以惊人的毅力承受下来。

女性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她们绝不会永远甘于受压迫,她们的内心深处是反压迫的,只是这种意识在一定时期内没有觉醒。

女人绝对会有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她们将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长期的沉默中女性也在寻找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窗口,她们的意识之火在慢慢燃起。

于是女性文学岷起,女性意识复萌。

女性文学的存在意义是为彻底打碎架在女性灵魂上的精神枷锁,争取女性的平等地位和自我意识。

妇女的觉醒始于18世纪启蒙运动时代。

18世纪末,女权运动在美国兴起。

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就是写于第一次女权运动在美国蓬勃发展时期。

而最早集中反映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的是“五四”时期的女作家群,冰心就是其中一个较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其在抗战期间所作《关于女人》体现了作家较强的女性意识。

以下将选取这两部小说里的一些人物和事件进行比较与探讨以达到进一步了解女性意识的觉醒。

《小妇人》强调个人尊严和自立自律的重要,体现了奋发有为的美国精神。

冰心作品的女性意识一步一步走向真我

冰心作品的女性意识一步一步走向真我

论冰心作品的“女性意识”:一步一步走向真我□丁晓卿【内容摘要】冰心是“五四”以来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她经历了几十年漫长而曲折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参照,借助作品中的姊姊形象、妻子形象、母亲形象等诸多女性形象的描写,把自己关于女性意识的思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关键词】女性文学;冰心;女性意识;文学创作【作者简介】丁晓卿,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小说美学“女性文学所阐述的女性意识主要是指以人的解放为内核,以争取女性独立地位为标志,并在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和写作姿态”。

它包含的内容主要在于女性的解放,而女性的解放又取决于能否以充分的自信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来实现自我价值。

冰心的小说创造重视女性自身特质和母职价值的存在,所表达的女性意识夹杂着“时代风云”,所呈现的是新旧文化嬗变时期中国知识女性向往现代文明的“真我”形象。

一、姊姊形象———东方式的性别认同冰心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首先表现为一种东方式的性别自认———向善而柔美。

冰心视母性为授予,牺牲。

冰心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总是那么“仁爱”和温柔,她认为“女儿情性”应是娴静温和的,女人是真善美的象征,女人的力量在于用爱“温柔了世界”。

在早期的写作中,冰心塑造了一批温柔可亲的“姊姊”形象。

“姊姊”们在社会运动中大多持温和派观点,在人格道德上呈现出正直,善良,无私心的美德。

作者要她们做“光明的使者”,用她们的歌声去填满人生的虚无,用她们的温柔沉静地应酬众生。

《斯人独憔悴》,通过豪门巨室父亲化卿与儿子颖铭、颖石两兄弟的父子冲突(这种冲突其实则是新生一代同封建家长制度的矛盾),直接反映“五四”学生运动,折射出爱国青年和军阀政府之间的矛盾。

在这场斗争中两个曾有爱国行动的青年最终选择屈服,做封建买办家庭的顺民。

在作品中作者没有鄙视兄弟俩在思想上的软骨症,却对他们的“憔悴”寄予了深厚的同情。

这篇作品中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不易引人注目的次要人物,那就是两位青年主人公的姊姊颖贞。

论冰心诗歌中爱的哲学

论冰心诗歌中爱的哲学

论冰心诗歌中爱的哲学摘要: 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最为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她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凸显了人类永恒的主题——爱,不论是她的散文、小说还是最后的现代诗歌,都留有对“爱”这一主题的讴歌和颂扬。

冰心诗歌自成一派,极有特色。

她的诗歌创作中,对于“爱”的阐释有着无穷的魅力,本文主要通过对冰心的诗歌加以研究,侧重分析其中关于爱的思考和感悟,唤起人们心中的真情和博爱。

关键词:爱、哲学、现代诗歌目录引言 (3)一、冰心诗歌中“爱”的呈现方式和思考 (3)(一)女性意识 (3)(二)歌颂母爱 (4)(三)追忆童年 (5)(四)理想追求 (6)二、冰心诗歌中爱的哲学形成原因 (6)(一)童年经历 (7)(二)后期教育 (8)三、冰心诗歌中爱的哲学的影响 (8)(一)争论 (8)(二)意义和影响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引言作为“小诗”流派的代表人物,冰心的诗歌清新脱俗,语言隽永,有着很高对阅读价值和探究价值。

她为新文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这篇论文主要从冰心诗歌爱的呈现方式和思考方向入手,深度剖析冰心诗歌中关于爱的哲学带来的影响,来进一步达到对冰心诗歌研究思考的目的。

一、冰心诗歌中“爱”的呈现方式和思考(一)女性意识冰心在爱的呈现形式第一表现在她独特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女性思想,她认为女性是给予、贡献、慈爱、宁静的,代表真正意义的真善美。

冰心的文章不仅仅代表真善美,更多的是蕴含“爱的哲学”。

从1919年开始,她的文章大都是对地球、母性的孩子的歌颂和赞美,大约1/3的文章是歌颂母爱的。

沈从文曾经这样描述冰心:“她描绘的爱,是抽离情欲,是母爱的包容,是孩子的童真,有着基本的道德理念,对和平的追求和热爱。

”虽然冰心表达的“爱的哲学”历来一直存在不同见解,但是它实质是积极向上的,一直处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

如果母性是人类的品格的开端,那“爱的哲学”对人类的发展激进步具有极大意义。

论冰心诗歌中爱的哲学

论冰心诗歌中爱的哲学

论冰心诗歌中爱的哲学摘要: 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最为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她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凸显了人类永恒的主题——爱,不论是她的散文、小说还是最后的现代诗歌,都留有对“爱”这一主题的讴歌和颂扬。

冰心诗歌自成一派,极有特色。

她的诗歌创作中,对于“爱”的阐释有着无穷的魅力,本文主要通过对冰心的诗歌加以研究,侧重分析其中关于爱的思考和感悟,唤起人们心中的真情和博爱。

关键词:爱、哲学、现代诗歌目录引言 (3)一、冰心诗歌中“爱”的呈现方式和思考 (3)(一)女性意识 (3)(二)歌颂母爱 (5)(三)追忆童年 (6)(四)理想追求 (7)二、冰心诗歌中爱的哲学形成原因 (7)(一)童年经历 (7)(二)后期教育 (9)三、冰心诗歌中爱的哲学的影响 (9)(一)争论 (9)(二)意义和影响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2)引言作为“小诗”流派的代表人物,冰心的诗歌清新脱俗,语言隽永,有着很高对阅读价值和探究价值。

她为新文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这篇论文主要从冰心诗歌爱的呈现方式和思考方向入手,深度剖析冰心诗歌中关于爱的哲学带来的影响,来进一步达到对冰心诗歌研究思考的目的。

一、冰心诗歌中“爱”的呈现方式和思考(一)女性意识冰心在爱的呈现形式第一表现在她独特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女性思想,她认为女性是给予、贡献、慈爱、宁静的,代表真正意义的真善美。

冰心的文章不仅仅代表真善美,更多的是蕴含“爱的哲学”。

从1919年开始,她的文章大都是对地球、母性的孩子的歌颂和赞美,大约1/3的文章是歌颂母爱的。

沈从文曾经这样描述冰心:“她描绘的爱,是抽离情欲,是母爱的包容,是孩子的童真,有着基本的道德理念,对和平的追求和热爱。

”虽然冰心表达的“爱的哲学”历来一直存在不同见解,但是它实质是积极向上的,一直处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

如果母性是人类的品格的开端,那“爱的哲学”对人类的发展激进步具有极大意义。

冰心性别意识辨析_盛英

冰心性别意识辨析_盛英

2004年第3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74期 N o.3,2004Jour nal o f Tianjin No rma l U niv er sity (Social Science)Sum N o.174冰心性别意识辨析盛 英(天津作家协会,天津300040) 摘 要:当西方女性主义思潮潜入“冰心研究”的时候,冰心女性意识受到了质疑;尤其她的母爱文学被认为或乏于现代性,或乏于女性自我,或制造了属于男权话语的那种“母亲神话”,总之,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其实,只要真正从冰心及其作品出发,同样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冰心既具现代性的女性自我,又具女权思想。

当然,冰心的女性意识也确实有一种将传统和现代整合在一起的特征。

关键词:冰心;女性意识;母爱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06(2004)03-0063-07 收稿日期:2003-12-08 作者简介:盛英(1939—),女,上海市人,天津作家协会研究员,冰心研究会客座研究员。

在“五四”落潮的20世纪20年代中期和“革命文学”掀起的20年代末期,蒋光赤对冰心的称谓是“小姐的代表”、“贵族性的女性”[1](上册,P 3),毅真则将她归于“闺秀派的作家”之列[2](P 5);他们过于左倾的提法,后来似乎不再流行和被称道了。

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当西方女性主义,尤其精神分析的、存在主义的、激进的、后现代的女性主义思潮深潜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时候,却有论者认为,冰心整个创作乏于“女性的自我”[3](P71),她的自我“不具有现代性内涵”[4](P206~208);他(她)们还觉得冰心作品或“没有性别意识”,或缺少“重大的性别视点”[3](P71~76),冰心的母爱文学则制造了男权话语的“母亲神话”,由“母爱”与“妇德”达成同构的作品,则是“女性意识的一种退步”[4](P206~208)。

浅谈冰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开题报告

浅谈冰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开题报告

浅谈冰心小说中的女性形像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冰心是中国现代女作家的第一人,她在作品中塑造的各类女性形象都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不但温柔贤德,而且对生活有不同的追求,不同于以往作家笔下传统的女性形象。

冰心以女性的角度写女性,塑造了特具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特点的多中女性形象。

选此论题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冰心五四时期问题小说的思想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通过对冰心小说中女性形象方面的分析,向读者浅显的阐述在五四时人们对女性的时代要求以及女性对于自己生活的追求。

五四时期,冰心创作了以探索女性情感生活为题材的一系列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多重意蕴。

通过对小说的研究和当今社会的结合当今女性的生活价值观的影响有很大的意义。

二综述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等选题的研究现状:许多人著文分析和评价小说中诸多女性鲜明、独特、极具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

并分析造成这些女性性格和个性的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

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制度的不平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例如刘延红的《女性解放与贤妻良母角色——冰心笔下女性形象的启示》;乐齐《冰心早期创作的反封建性》。

还有一些对冰心女性形象的批评,例如林丹娅的《冰心早期女性观之辨析》。

同时,也有一些对冰心小说中的爱的主题下的女性的形象研究。

例如,张琰的神性之爱———论冰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选题的发展趋势:研究者立足于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将冰心创作与作家主体世界观变化,与时代环境变化结合起来考察,注重探索冰心创作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选题的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2)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总结出相关的结论选题的应用领域:影视文学、中国现代问题小说以及女性文学研究等领域三对本课题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说明,论文要写出相应的写作提纲本课题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冰心小说中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们的性格形成的原因;她们的性格对生活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摘要] 冰心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讴歌母爱、童真及自然之爱是其作品的显著特色,但她还在作品中借助女性人物形象,鲜明地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表现出她们反抗封建思想、反对集权专制,争取婚姻自由、积极参加革命的自觉诉求,清晰地传递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进而表达了她对男权社会的批判。

[关键词] 冰心;女性;意识;批判
冰心作为“五四”时期崛起的著名女作家,在诗集《春水》、《繁星》和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作品中,清晰地传递出她“爱的哲学”的思想,冰心以纯洁的童心、爱心,极力讴歌“母爱”、“童真”及“自然之爱”的同时,还通过《张嫂》、《别后》、《两个家庭》、《第一次宴会》等作品,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心理描写了她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女性自我意识的表现女性的自我意识是女性对自我被压抑人格的恢复与弘扬,是对女性价值进一步的思考与肯定。

在一切以男权价值为主要衡量标准的社会中,女性被置于多重清规戒律的束缚下,很少有人能对其自我价值有明确的认识与判断,她们在价值取向上往往表现出随波逐流。

在《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一系列作品中,冰心的作品多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自觉赞美女性,彰显女性的自我意识。

在《冬儿姑娘》中,冬儿姑娘乐善好施、坚忍大胆,不信鬼神,完全没有了冰心前期作品中女性的软弱;在《两个家庭》中,亚茜与其他“娜拉式”的新
女性不同,她把家庭看作是施展自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她大学毕业后以自己的能力助推丈夫的事业蒸蒸日上。

到了后期,冰心经常强调自己女性作家的身份,她从不讳言自己的女性意识立场,不隐瞒她对女性认可的真实情感。

尤其是她在《关于女人·后记》中认为女性和男性相比较,“女性感觉更加的敏锐,更加的活泼,也更加的深沉;更加的细腻”。

[1] 这些话体现出在西方蓬勃发展的女性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冰心对女性意识内涵的新解。

马克思说:“如果没有女性的觉悟醒来,就不可能有社会这么伟大的变革。

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妇女的社会地位的高低来准确的衡量。

” [2] 所以,冰心在作品中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彰显,有力地表现了她的女性意识观。

二、对平等意识的追求从古至今,在以男权话语为主导的社会里,女性只能是从属男性、从属于男权社会,女性在夫权、族权、神权等重重枷锁的束缚下,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森严的等级制度让她们失去了所有的话语权,冰心无论是在《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梦》,还是《南归》、《我的母亲》等作品中,不但极力提倡“爱的哲学”,还积极维护与争取女性在男权社会里的合法地位与权力。

冰心在留学美国期间,对哈佛大学不招收女学生,不让女同学进图书馆提出过强烈的抗议。

她在日留学期间,建议日本的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争取受教育的机会。

而在呈贡简易师范任教期间,极力反对女性不能入学的旧习,大力倡议招收女同学,这些行为都有力地践行了她男女平等的思想。

冰心还在《对于
妇女参政的意见》中,向当时政府部门提出让那些有能力的女性参政议政。

新中国成立后,冰心建议有关部门要重奖社会上成功的女性,让更多的女性享受成功的喜悦,享有和男性一样的社会地位和尊严。

冰心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在战争来临之时,在历经家破人亡的战争伤痛之后,能够迅速振作起来,像男性一样走向战场,投身革命,谋求民族和自身的解放,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去塑造自我的形象。

她们从反抗传统的封建思想道德、封建专制,到争取婚姻的自由,进而参加革命,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彰显了女性意识从觉醒到反抗的过程。

三、对男权主义的批判冰心笔下各类女性形象身上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不仅从一个侧面衬托出中国男权主义无所不在的事实,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女性大胆挑战男权中心文化的信心和勇气。

在小说《我的邻居》中,M 太太作为“五四”后的知识女性,被丈夫囚于
家中相夫教子,每天生活在痛苦煎熬之中,战争爆发后,作为家庭主妇的 M 太太尚且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她的丈夫则“总是警报前出去,解除后才回来,还抱怨家里没有早预备饭。

”[4] 在一家老小面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懦弱无能,令人汗颜。

在《我的朋友的母亲》当中,那位师范毕业生不顾自己和妻子的多年情分,在抗日战争期间想着离婚,娶漂亮聪明的助教小姐。

《张嫂》中那位懦弱的丈夫自己也承认“她(他的妻子)做得好,我不中用。

”[5],在《我的同班》中,L 女士自尊、自立、自强,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都是巾帼不让须眉,让周围的男士自叹不如。

结语冰心通过
作品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对女性只能囿于家庭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有力的质疑,对男性主导和支配女性的行为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同时也打破了“五四”以来,人们对中国男女平等乐观的期待,让读者看到了处于男权文化专制下的中国女性,觉醒与解放的道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冰心. 冰心散文. [M]. 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0.342
[2] 马克思. 马克思全集. [M].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8.571
[3] 冰心. 冰心文集?序 [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 P1.
[4] 冰心全集. 第二卷. 通讯七.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4.76.77
[5] 冰心选集. 第三卷.《张嫂》 . 四川.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