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心简介

合集下载

《小桔灯》作者冰心简介

《小桔灯》作者冰心简介

《小桔灯》作者冰心简介《小桔灯》作者冰心简介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小说集《超人民往事》和通讯集《寄小读者》等。

“五四”时期开始写小说、诗歌,影响很大。

她的主要作品收在《冰心文集》里。

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赢得很高的国际声誉。

冰心早期作品的3大主题是“爱妈妈、爱儿童、爱自然”。

是冰心所坚持和提倡的“爱的哲学”。

写于解放后(1957年)的《小橘灯》一文,既承继了早期作品的特点,又表现了冰心对旧中国的控诉,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这使她的作品注入了新的、充满活力的精神力量。

《小桔灯》教学反思(一) 1、抓线索,明思路线索是把事件中诸多材料统率起来贯穿起来的因素,把握了线索,就能理解文中所写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就能明确作者思路,就能把握住作者的意图和怎样组织材料结构文章的。

第一以实物为题,常以文题中实物为线索。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记一辆纺车》;第二以“我”的见闻为线索,如《小桔灯》:初遇——再遇——补叙——逢节思;第三以人物为题目的或以交往为线索,如《藤野先生》,或以感情为线索,如《我的老师》,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或以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为线索,如《傻二哥》;第四以事件为题的或以时空转换为线索,如《老山界》,或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挺进报》。

有的文章还采用双线结构,《泰山》。

因此抓住了线索,作者是怎样理解材料,就可以明确了。

2、理清段落层次段落层次就是在一篇文章里,作者根据材料性质和顺序,安排为几个自然段和结构段。

理解文章的层次段落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记叙文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结合式结构。

纵式结构是以时间为序或以事件发展过程为序的结构。

这种结构,情节完整,脉络分明,便于突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变化和发展。

如《藤野先生》这篇回忆录便是按时间推移结构文章的。

横式结构是以空间场景的转换或按事件性质的分类为序组织文章,如《风景谈》由六幅画面组成,根据空间场景转换,将文章分为六个部分。

冰心及作品简介

冰心及作品简介
家介绍到是冰心早期的两部诗集——《繁星·春水》,其中《繁星》收短诗164节,《春水》收短诗182节。这都是作者“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是“零碎的思想”的汇集。这些诗从特殊的侧面传播了“五四”思想开放的自由空气。“爱的哲学”是诗集的核心,对于母爱,童心,和自然的赞美是诗集的主题曲。用短小轻便的文字形式,书写突发的感触和瞬间的喟叹,是冰心小诗的艺术特色。按其内容可分为四类: (一) 对甜蜜母爱的歌颂 冰心用最炽烈的语言讴歌母亲,把母爱宣扬为至诚至大,至高至上的威力,把母亲宣扬为孕育着一切的“万有之源”,而当不安宁的心灵需要安慰和归宿的时候,母亲又成为最安全的寄予之所。
读这些小诗,似乎很亲切,因为冰心将大自然中最纯最本色又十分普通的东西用轻淡优雅的诗句表现出来,不加以任何人为的修饰,不添以任何华美的词句,带着一丝温柔的忧悠,或一些深深的内在美:明目下,绿叶如云,白衣如雪。怎样的感人呵!又况是别离之夜。在那娓娓道来的诗句中,满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是她冰清玉洁之心的再现。不知道大家对冰心的诗又有怎样一种感悟呢?
繁星·春水出版
因从小就跟父亲到了烟台,所以冰心再说烟台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 冰心写作《繁星·春水》的时候,正值“五四”新文学活动的高潮期至高潮刚刚过去之后。几年前,李大钊、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人,刚刚发表过“思想启蒙”和“文学革命”等主张。冰心比他们都年轻 。
最主要以母爱,自然,童真和人生的感悟为题。 冰心坦诚她的《繁星·春水》是接受了泰戈尔诗作的影响,这是她最早的两本诗集,也是“五四”时期出现较早的诗歌作品。《繁星》最初在《晨报副镌》与读者见面时,被认为是开一代诗风的郭沫若的《女神》刚刚出版5个月。然而,《繁星·春水》的艺术风格,却与《女神》的狂飚突进有着极大的差异。冰心的诗作温柔,细腻,微带着忧愁,微含着哲理,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韵味。

女作家冰心生平事迹简介

女作家冰心生平事迹简介

女作家冰心生平事迹简介冰心是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原名为谢婉莹,那冰心的生平是怎样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冰心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冰心生平简介谢冰心就是冰心,原名为谢婉莹,籍贯是福建福州长乐人,是现代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家。

冰心虽然曾经在美国留过学,在日本也居住了将近五年左右,但是冰心的国籍从未改变,一直是中国。

冰心认为:爱故乡是爱国家和爱人民的起点。

所以,她永远都深爱着自己的故乡和祖国。

冰心出生于一个海军世家,她的父亲是海军训练营的营长,曾经在甲午海战的时候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之后,冰心的父亲因为要创办海军的学校,因此全家都搬到了烟台,那时的冰心才四岁。

冰心在之后的八年中度过了自己色彩斑斓的童年生活。

在烟台的时候,冰心就开始接触学习,那时候就已经接触了很多中国的古典文学,七岁就已经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图书,她对这些书籍也是相当感兴趣。

同时,她还阅读了国外一些作者的作品,对她以后的创作有很深刻的影响。

因为家庭环境和周围环境的熏陶,再加上被父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所感染,所以年少的冰心那时就有一颗爱国的情怀,从小就立志想为国效力。

冰心在大学毕业后去了美国的大学攻读英国的文学,在那段时期专心研究文学。

在她出国的那段时间里还不忘将自己在异国他乡所见所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由此可见她对祖国存在着深深的依恋。

虽然之后,她与丈夫去到欧美很多地方留学,在那里也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她并没有想过要更换自己的国籍,所以冰心的国籍永远都是中国。

冰心的诗集《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这部诗集中收入了冰心从1919年到1921年所写的小诗,一共有164首,最开始是发布在了北京的《晨报》上。

《繁星》是冰心在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所创作的,用她的话讲,就是将自己零碎的思想装在一个盒子中。

总体来说,这部冰心诗集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冰心诗集《繁星》第一方面的内容讲的是对母爱的歌颂和赞美。

《荷叶母亲》知识点归纳

《荷叶母亲》知识点归纳

《荷叶母亲》知识点归纳荷叶·母亲一、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二、故事背景《荷叶·母亲》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

《往事》是冰心1922年7月相继写成的。

作者用了一个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画图”,准确地概括了这组散文诗的内容。

冰心曾说:“《往事》是放大的《繁星》和《春水》。

”《往事》内容丰富多彩,在艺术表现上,从细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片段,在美的意境中,引发出诗的情思,在精美流畅的言辞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获取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园地三、理解词义慈怜:慈爱怜惜。

繁杂:(事情)多而杂乱。

烦闷:(心情)不畅快。

荫蔽:遮蔽。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①一③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④一⑦段):描绘雨中荷叶保护红莲 的动人情景。

五、问题解疑1.第②③段写莲,先平淡地叙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

作者先平平淡淡地铺叙,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去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作铺垫。

2.红莲是本文描写的重点,此处为什么要写白莲?这是对比,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而红莲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迎接风雨,这样对比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3.“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攲斜”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三步分析法作答。

“攲斜”是“倾侧,歪斜”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风雨中红莲的样子,为下文写荷叶在风雨中对红莲的庇护埋下伏笔。

(作者简介)冰心

(作者简介)冰心

【作者简介】冰心(1900年-1999年),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

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

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

其中《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

她的作品还有《繁星▪春水》,以“爱”与“母爱”为主题,表达了她爱母亲的情感。

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

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

“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深受人民的敬仰。

冰心诗三首《母亲》、《纸船》

冰心诗三首《母亲》、《纸船》

提高人们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审美情趣
冰心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提高人们的审 美情趣。阅读这些诗歌,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文学艺术 的魅力,培养高尚的审美品味。
文学素养
冰心的诗歌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于提高 人们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 诗歌,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学修养。
情感抒发
冰心在诗歌中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和感恩之情,同时也展现了 对母爱的赞美和歌颂。
艺术手法与技巧运用
象征手法
诗歌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如“母亲” 象征着温暖、安全和庇护,表达了作 者对母爱的渴望和追求。
抒情方式
冰心在诗歌中运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 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既直接表达了对 母亲的情感,又通过描绘母亲的形象 和场景来间接抒发情感,使诗歌更具 感染力和表现力。
意境的深远之韵
冰心的诗歌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 象空间。她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 绘,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艺术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读者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美
好、爱情的伟大和人性的光辉。
06 当代价值与社会意义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要点一
孝道精神
冰心的诗歌中体现了深厚的孝道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传统 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诗歌的传颂,可以激发人们的 孝道意识,促进家庭和谐。
冰心诗三首《母亲》、《纸船》
目 录
• 诗人冰心简介 • 《母亲》诗歌赏析 • 《纸船》诗歌赏析 • 两首诗歌比较分析 • 冰心诗歌创作特点总结 • 当代价值与社会意义
01 诗人冰心简介
生平事迹
01
早年经历
冰心终年99岁,在世时间是1900年-19育,后进入北京协和女
要点二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冰心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冰心

五年级语文作者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其中《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她的作品还有《繁星▪春水》,以“爱”与“母爱”为主题,表达了她爱母亲的情感.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冰心《闲情》原文

冰心《闲情》原文

冰心《闲情》原文冰心《闲情》原文【作者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

推开窗户一看,呀!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地觉得凉意侵人。

转过身来,忽然眼花乱,屋子里别的东西,都隐在光晕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地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地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

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

田沟里的水,潺潺地流着。

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

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

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

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地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地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落到衣上来。

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地乱转。

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

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

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地合了扰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

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分不清了。

七百字的一篇短文,不施藻饰,不加雕琢,只是随意点染,勾画了三个画面:一位画中的小天使,一位路旁的村姑,一位茅屋里的老妇人,各自捧着一束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心(1900.10.05-1999.02.28),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曹禺(1910年-1996年),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