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螳螂捕蝉》PPT课件2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螳螂捕蝉》优质课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螳螂捕蝉》优质课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 道理,用简单的事实表现较深刻的道理的带 有劝喻、讽刺意义的小故事。
北师大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单元
我能行
tánɡ lánɡ chán
螳螂 蝉
螳螂 蟑螂 蝉联
默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给课文分层。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J/(kg·℃)]
4.2×
0.88×


103
103
酒精
2.4× 103
0.84× 干泥土
103
煤油
2.1× 103
0.46× 铁、钢
103
2.1×
0.39×


103
103
蓖麻油
1.8× 103
水银
0.14× 103
0.92×
0.13×
沙石

103
103
师:从表中同学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甲):从表中可以看出,水的比热容最大,而岩石和泥土的比 热 容比水小得多。 生(乙):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值不同,例如,水和冰。
板书:a:轮轴位置固定不 利用滑轮、细线、铁 移
类 动的滑轮是定滑轮。
架台等设计两种方案,
B:轮轴可以随重物一起移 把钩码提起来,并画
动 的滑轮是动滑轮。
出 实验装置示意图。
2 、探 1、 提问:使用这两类滑轮 2、小组实验、讨论、


究 起同一个钩码,拉力是否 相 流:
两 同?(要求用手直接拉 去感
你们觉得这位少年是一个怎样 的人?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
机智、聪明。他用“螳螂捕蝉,黄 雀在后”这个故事劝吴王,让固执的吴 王听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 头。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螳螂捕蝉》PPT课件3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螳螂捕蝉》PPT课件3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班主任 孙烨:杨蕙心是一个目标高远 的学生,而且具有很好的学习品质。学 习效率高是杨蕙心的一大特点,一般同 学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她一个 小时就能完成。杨蕙心分析问题的能力 很强,这一点在平常的考试中可以体现。 每当杨蕙心在某科考试中出现了问题, 她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原因,并马上拿出 解决办法。
少年为何要给吴王讲这个故事? 为什么要劝阻吴王攻打楚国?
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 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呢?边 读课文2——11边思考这个问题。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 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 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这里的“它们”指谁?除了指 这些外,还可能指谁?为什么?
);
从螳螂捕蝉的这则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是(
)。
拓展
• 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打消了 攻打楚国的念头。而之前他已下了死命 令了,那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他 会对大臣们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来, 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为吴王设计一 个讲话稿,待会儿每组推荐一位吴王上 早朝,看哪位吴王得到的掌声最热烈。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螳螂捕蝉》PPT课件3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螳螂捕蝉》PPT课件3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 而忽视身后隐患 。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 事劝说吴王的经过。 告诫我们什么? 告诫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自 己身后隐伏着的祸患。我们应当有长远打算,否 则后患无穷。 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少年聪明机智,吴王知错就改的高贵品质。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少年为何要给吴王讲这个故事? 为什么要劝阻吴王攻打楚国?
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 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呢?边 读课文2——11边思考这个问题。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 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 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这里的“它们”指谁?除了指 这些外,还可能指谁?为什么?
语文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谢谢您下载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许多 人的眼中,他们就如浩瀚宇宙里璀璨夺目 的星星那样遥不可及。但实际上他们和我 们每一个同学都一样平凡而普通,但他们 有是不平凡不普通的,他们的不平凡之处 就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独到的个性,又有 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对在校的同学尤其是 将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螳螂捕蝉》第一课时PPT课件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螳螂捕蝉》第一课时PPT课件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螳螂捕蝉
执教 :吴艳丽

螳螂捕蝉
乘虚而入 转来转去

诸侯 禀报 (候) 处死 弹弓 打着鸟 举起前爪
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 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 死 他!” (表示失去生命)

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 怎么办呢?

(表示不可更改)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 恍然大悟,连声说:“对! 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 头。
曹杨二中高三(14)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北京 大学中文系 高考成绩:语文121分数学146分 英语146分历史134分 综合28分总分 575分 (另有附加分10 分)
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常方舟
“我对竞赛题一样发怵”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常方舟认为学习的高 效率是最重要因素,“高中三年,我每天晚 上都是10:30休息,这个生活习惯雷打不动。 早晨总是6:15起床,以保证八小时左右的睡 眠。平时功课再多再忙,我也不会‘开夜 车’。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才能保证有效学 习。”高三阶段,有的同学每天学习到凌晨 两三点,这种习惯在常方舟看来反而会影响 次日的学习状态。每天课后,常方舟也不会 花太多时间做功课,常常是做完老师布置的 作业就算完。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螳螂捕蝉》优质课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螳螂捕蝉》优质课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么样?
二.看图说话学字词
1. 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 3讲词卡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 那是因为北 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 认读。 2. 天这样冷,有些动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词语?你认 识吗?
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
自由读第一段,同桌之间交 流以下几个问题。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不听大臣的劝 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谁再来劝他,他 就处死谁。这时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 花园里给吴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 同学们继续读课文并思考。
少年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投影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识字 7。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听写词语。 课外:朗读韵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 7
(板书)。口述目标:这节课我们的
任务 是看图学习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二.看图领会字义识字
从这则小故事中,你体会 到了什么?
虽然黄雀在螳螂和蝉的背后,但它也没 有想到自己背后还有一个少年。所以,蝉、 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 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少年给吴王讲这么一个故 事,他的用意是什么呢?
少年不仅仅只是想讲这个故事给 吴王听,而是为了劝告吴王,不要攻 打楚国。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蟒蛇、蚂蚁、刺猬。 3“蟒蛇”你了解吗? 3. 哪些植物不怕冷?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 教师介绍:腊梅、翠竹、苍松不怕冷,被称作“岁寒三友”。 4. 小朋友也不怕冷,他们在干什么? 1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5. 借助图画,看拼音读词语。自由读、相互读。齐读。 四.

螳螂捕蝉PPT课件

螳螂捕蝉PPT课件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9
为最精彩的是哪一句,把它画出来,并 说明理由。
• 2、想一想:吴王从少年的话中悟出了什 么?
• 3、评一评: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位人物, 请对他作出简要评价。(并从文中找出 理由)
• 提示:可在书上作批注, 6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 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 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7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 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 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11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 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 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 将不堪设想。
12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 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 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 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 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 个早晨。
16
17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8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
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
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
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
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
伏着祸患呢!
5
自学要求
• 自由地、认真地朗读课文2—12自然段 • 1、找一找:在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中你认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螳螂捕蝉》PPT课件2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螳螂捕蝉》PPT课件2PPT、优质教学课件
教师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生(甲):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它们温度 升 高的多少。温度升高越小,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生(乙):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相同时,比较它们加 热 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教师将实验设计中相同或相似方案的学生重新分组。以小组为 单位,通力合作,取长补短。) 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应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先提出来 讨 论,有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 问题 1.怎样获得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问题 2.怎样测出它们的温度 ?
5、揭题:滑轮
组合作,从中选出支 架、滑轮等工具,做
7、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板 一 个模拟升旗的装置,
书)
并 上下拉动。
6、观察桌上的滑轮结

二、 1、出示图片或利用课本图 2、观察比较。(并对
新和

滑轮 授 1、
3、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课件)两组使用滑轮吊 重物在方法上有什么
认 4、帮助学生归纳:
不同?
螳螂捕蝉
(西汉)刘向
积累
傍:同“旁” 务:必须,一定 欲:想 顾:回头看
“螳螂捕蝉图”
<——

悲鸣饮露的蝉

委身曲附欲取(蝉)的螳螂

↑ 延颈欲啄(螳螂)的黄雀

拿着弹丸欲射(黄雀)的人
这个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不管 身后潜伏的危机、杀机的人,最 终免不了招致灾祸。
滑轮。
2.过程、 通过对滑轮工作的探究和理论分析,


法和能力 会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学会比
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描述等 能
力。
3.情感、 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态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螳螂捕蝉》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螳螂捕蝉》课件
——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思考: 1、少孺子是如何启发吴王罢兵的? 2、评价一下少孺子和吴王的品质。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则 怀丸操弹,


游 于后园,
走动 在
露 沾 其 衣,
打湿
如是者 三旦。
像 这样
早晨
吴王 曰:
“子 来!

何 苦 沾衣 如此?”
为什么
像 这样
对 曰:
回答
“园中 有树,
其上 有蝉,
它的
蝉 高 居 悲 鸣,
高处 居住 悲苦地 鸣叫
饮露,
喝着
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螳螂委 身 曲 附,
弯曲着
曲折地 靠近
叶公好龙
刘向:(约前77—前6)名刘更生, 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 家。著《九叹》等辞赋33篇,大多亡佚。 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 等书。
螳螂捕蝉
吴王 欲 伐 荆,
想要 攻打 楚国
告 其 左右 曰:
他的
“敢 有 谏者 死!”
劝阻
舍人 有 少孺子者
侍从官
年轻人
欲 谏 不敢,
黄雀
延 颈 欲啄 螳螂,
伸长 脖子
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


皆 务欲 得其 前利,
都 一定 想要 得到 它们 眼前的利益
而不顾
顾及
其后之有患也。
身后 的
祸患
吴王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螳螂捕蝉
(西汉)刘向
积累
傍:同“旁”
务:必须,一定
欲:想
顾:回头看
“螳螂捕蝉图” 前
悲鸣饮露的蝉

<——
委身曲附欲取(蝉)的螳螂


延颈欲啄(螳螂)的黄雀

拿着弹丸欲射(黄雀)的人

这个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不管
身后潜伏的危机、杀机的人,最 终免不了招致灾祸。 我们应当居安思危,近忧远虑。
寓言的特点:
基本特征:借此喻比、借浅喻深、
借近喻远、借小喻大、借古喻今、 借动物植物喻人。 寓言的主旨一般在篇末点明。 也有寓言不直接点明寓意,寓意蕴 含在故事里,让读者自己思索,自 己领悟。
拓展练习:
偷鸡的人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或告之 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 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 已。”
攘(ráng):偷。 或:有人。 是非君子之道:这不是有道德的行为。 损:减少。 已:停止。
作业:
掌握积累中加点字的含义。
根据拓展练习,写一篇关于《螳螂捕蝉》
的读后感,250~3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