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多媒体课后习题作业

合集下载

《多媒体技术应用》课后习题和答案

《多媒体技术应用》课后习题和答案

《多媒体技术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2009-12第一章习题一、填空题1.多媒体有、、等几个关键性。

2.多媒体外部设备一般分为系统和系统。

3.静态图素材包括和两大类。

4.多媒体制作分为、、、和五个步骤。

5.人机交互界面设计首先要确立,还应该遵循三个原则,它们是、、。

6.屏幕设计的布局应该遵循、、、和五个原则。

7.数据压缩方法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8.目前已经公布的数据压缩标准有:用于静止图像压缩的标准;用于视频和音频编码的系列标准;用于的H.261、H。

263标准;用于的JBIG标准等。

9.光存储技术是一种通过方法读/写数据的存储技术,一般情况下使用作为光源,所以也可称为存储。

10.目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一是多媒体在朝着、方向发展;二是多媒体在、领域和发展异常迅速且卓有成效。

二、简答题1.多媒体产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多媒体能做什么?3.简述多媒体的制作流程。

4.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有什么异同?5.什么是光存储技术?第一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多样化交互性集成性●2.输入输出●3.图形图像●4.创作脚本流程图素材选取与加工媒体集成产品发布●5.用户类型信息最小量原则帮助和提示原则媒体最佳组合原则●6.平衡原则预期原则经济原则顺序原则规则化原则●7.有损压缩无损压缩●8.JPEG MPEG 视频和音频通信二值图像编码●9.光学激光激光●10.智能化三维化二、简答题●1.多媒体产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答:多媒体技术具有以下的关键特性:多样化、交互性、集成性。

最大特点是交互性。

●交互性是影视作品和多媒体作品的主要区别,是多媒体产品的最大特点。

它允许用户参与其中,可以通过各种操作去控制整个过程,可以打乱顺序任意选择,可通过有意或无意的操作来改变某些音频或视频元素的特征。

交互实际上就是用户在某种程度上的参与。

●2.多媒体能做什么?●答: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涵盖到各行各业,如:广告、展示系统、计算机游戏、教学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会议系统、交互式数字电视等●3.简述多媒体的制作流程。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Page19)老师勾的题是1、2、3。

所有课后题答案所在页数1、(1)Page1 (2)Page22、(1)Page2 (2)Page4~73、(2)Page15~184、Page11~135、Page13~15 六层第十一章讲的有Page356流媒体的概念Page357流式传输技术、流媒体数据流3特点Page358流媒体的应用Page359流媒体传输协议Page363的流式传输的基本原理(过程老师重点讲解了)第二章(课后习题Page75~76)老师勾的题是1、2、3、4、5、6、8、9、10。

所有课后题答案所在页数1、Page21~222、Page473、(2)Pag22~234、(1)Page25 (2)Page25 (3)HSI(4)CMY5、(1) Page25 Page266、Page297、Page50~518、Page499、(1)Page28 (2)Page29 (3)246(4)224 (5)92160010、Page3911、Page37 表2-1-212、Page5413、(1)Page62 (2)Page67 (3)Page7414、Page71第三章(课后习题Page121)老师勾的题是3、5、7、12。

所有课后题答案所在页数1、Page82~852、Page80~823、Pag974、(1)Page91(2)Page92 (3)Page95(4)Page955、(1) Page94 (2)Page103~1046、(1)Page99(2)Page1007、Page1068、Page1049、(2)Page11310、Page10911、(1)Page115(2)Page11812、(1)Page114第四章(课后习题Page154)老师勾的题是3、4、9、11。

所有课后题答案所在页数1、(1)Page124(2)Page125 (3)Page125(4)Page1262、Page127解题步骤3、Pag127例题4、P130例题5、P1296、P1347、Page1368、Page1379、(1)Page173 (2)P145~14710、Page139~14111、P142~14312、(1)Page153 (2)P152第六、七、八、九老师都没讲。

多媒体技术课后题

多媒体技术课后题

第二章:7、什么是MIDI?什么是MIDI消息?MIDI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电子乐器数字接口)是用于乐器合成器、乐器和计算机之间交换音乐信息的一种标准协议。

MIDI是将电子乐器键盘的演奏信息(包括键名、力度、时间长短等)记录下来,这些信息成为MIDI消息。

对应一段音乐的MIDI文件不记录任何声音信息,而只是包含一系列产生音乐的MIDI消息。

播放时只需从中读出MIDI消息,通过音乐合成器芯片解释这些指令并产生音乐。

MIDI是由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组成的系统规范,这个规范定义了MIDI设备间数字传送时电缆硬件接口和协议。

规范定制的目的是使各生产乐器厂家之间通过统一的MIDI交换信息及控制信号,从而完成音乐的合成。

这样,任何电子乐器,只要有处理MIDI信息的处理器和适当的硬件接口都能变成MIDI装置.MIDI消息MIDI消息是一系列告诉音乐合成器如何播放以小段音乐的MIDI音符指令。

因为MIDI 数据是一套音乐符号的定义,而不是实际的音乐声音,因此MIDI文件的内容被称为MIDI 消息。

8、一般来说,构成一个完整的MIDI系统,需要哪几个部分设备?各起什么作用?输入设备:接收并存储为音序内容。

如MIDI键盘、MIDI吹管、MIDI吉他、MIDI小提琴等.音序设备:是用来记录、编辑和播放MIDI文件的设备。

音序器分硬件和软件两种。

最早的是硬件音序器,也称为编曲机。

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设备,也可以内置于合成器中。

这类音序器的编辑和修改必须在它的面板上进行,使用是很不方便的。

常见的型号有Yamaha QY700等.发声设备;音源只是一个资源库.音源分硬件和软件两种。

硬件音源是现在专业MIDI制作不可缺少的设备,因为它们可以提供比任何一块声卡上的波表都要好很多的音色,这些独立音源基本上是专业人士使用的,常见的型号有Roland JV1080和Yamaha MU100R等。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课后习题答案2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课后习题答案2
CMOS传感器是用标准硅处理方法加工而成的。与CCD相比有以下优 点:地电源消耗、芯片上符合有额外的电路、地系统成本。 第三章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1、简述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答:必要性: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实时压缩和解压缩是十分必要的。如果 没有数据压缩技术的进步,多媒体计算机就难以得到实际的应 用; 可能性:能够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的前提是因为数据存在大 量的冗余,尤其是声音和图像。数据压缩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消除这些 冗余。 2、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有哪些?
(2).使用加权函数对DCT系数进行量化,这个加权函数对于人的视觉系 统是最佳的。 (3).使用哈夫曼可变字长编码器对量化系数进行编码。
7、与JPEG相比,JPEG2000有哪些优点?在压缩算法上主要的不同是什 么? 答:与JPEG相比,JPEG2000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高压 缩率;(2)无损压缩;(3)渐进传输;(4)感兴趣区域压缩。在压缩 算法上放弃了JPEG所采用的以离散余弦变换算法为主的区块编码方式, 二改用以离散小波变换算法为主的多解析编码方式。 7、MPEG-1标准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技术来减少视频图像的时间和空间上 的冗余? 答:MPEG-1标准中采用16×16块的运动补偿缩减时间冗余;混合使用变 换编码、基于视觉加权的标准量化和行程编码技术减少空间冗余。 8、简述AVS标准的主要特点。 答:1、AVS的性能高,与H.264的编码效率相当;2、AVS的复杂度低,编 码复杂度比H.264明显低,软、硬件实现成本都低于H.264;3、AVS编码 技术为中国主导的知识产权,专利授权模式简单,费用较H.264低。 9、日前常用的视频压缩标准是什么?试通过几个具体的应用加以说 明。 答: 视频压缩标准是:H.264标准。H.264标准是CCITT的VCEG和 ISO/IEC的MPEG的联合视频组开发的标准,也称MPEG-4 Part10------高级 视频编码。 H.264标准的关键技术包括如下几部分:(1)分层设计; (2)高精度、多模式运动估计;(3)4*4块整数变换;(4)统一的 VLC;(5)帧内预测;(6)切换帧;(7)面向IP和无线环境。 10、简述H.263标准中QCIF(174×144)图像的帧结构。 答:H.263标准中QCIF(174×144)图像的帧结构如下:每帧图像被分为 若干个宏块,每个宏块由4个8×8的亮度块、一个8×8Cb块和一个8×8Cr 块组成。由若干个宏块行组成的块组称为一个GOD,行的数量取决于图像 帧的分辨率,如QCIF格式的图像中,一个GOB由一行(11个)宏块组成, 所以每帧图像由9个GOB组成。

多媒体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多媒体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多媒体技术概要1.1 多媒体是什么?多媒体是融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像(video)。

1.4 无损压缩是什么?无损压缩是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也称还原或解压缩),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完全相同的数据压缩技术。

无损压缩用于要求重构的数据与原始数据完全一致的应用,如磁盘文件压缩就是一个应用实例。

根据当前的技术水平,无损压缩算法可把普通文件的数据压缩到原来的1/2~1/4。

常用的无损压缩算法包括哈夫曼编码和LZW 等算法。

1.5 有损压缩是什么?有损压缩是用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有所不同,但不影响人对原始资料表达的信息造成误解的数据压缩技术。

有损压缩适用于重构数据不一定非要和原始数据完全相同的应用。

例如,图像、视像和声音数据就可采用有损压缩,因为它们包含的数据往往多于我们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所能感受的信息,丢掉一些数据而不至于对图像、视像或声音所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

1.9 H.261~H.264和G.711~G.731是哪个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

1.10 MPEG-1,MPEG-2和MPEG-4是哪个组织制定的标准?ISO/IEC ,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

第2章 无损数据压缩2.1假设{,,}a b c 是由3个事件组成的集合,计算该集合的决策量。

(分别用Sh ,Nat 和Hart作单位)。

H 0 = (log 23) Sh = 1.580 Sh= (log e 3) Nat = 1.098 Nat= (log 103) Hart = 0.477 Hart2.2 现有一幅用256级灰度表示的图像,如果每级灰度出现的概率均为()1/256i p x =,0,,255i =,计算这幅图像数据的熵。

22111()()log ()256(log )256256ni i i H X p x p x ==-=-⨯⨯∑=8 (位),也就是每级灰度的代码就要用8比特,不能再少了。

多媒体课后习题答案

多媒体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多媒体2.多媒体的关键特性包含哪些方面3.触摸屏分为几类简述常见的触摸屏的工作原因4 什么是视频捕捉卡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⒌简述USB设备的软件、硬件结构⒍简述CCD和CMOS影像感应器的主要特征7.简述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8.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有哪些9 .矢量图和位图有哪些不同10、常用的几种图像文件格式BMP、GIF和PNG各有什么特点11、简单描述JPEG压缩算法的基本流程。

12、与JPEG相比,JPEG2000有哪些优点在压缩算法上主要的不同是什么13、MPEG-1标准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技术来减少视频图像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冗余14、简述标准中QCIF(174*144)图像的帧结构。

15、什么叫做均匀量化什么叫做非均匀量化16、在增量调制中为什么会产生粒状噪音17、自适应脉冲编码调制(APCM)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8、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PCM)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9、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两个基本思想是什么20、简单说明声卡的工作原理。

21、简述光盘的发展史。

22、简要介绍CD光盘的结构,并比较它与硬盘的异同。

23、简述DVD播放机的结构。

24、与CD光盘相比、DVD是如何提高其存储容量的25、对几种新型的光盘存储标准进行比较,说明各自的特点。

26、为了解决高速度光盘驱动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可靠性,通常采用了哪些技术27、多媒体软件分为几类28.什么是驱动程序,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9.简述不同版本WINDOWS操作系统对多媒体的支持。

30.简述Windows环境下声音和视频数据的采用过程.31.评测一个多媒体创作工作的标准应包括哪些不部分32.什么是超文本超文本系统有哪些要素组成33.什么是超文本系统一个典型的超文本系统具有哪些主要的特征语言与JAVA语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简述Javascript在网页设计中的作用。

语言是HTML预言的替代语言吗其主要优点有哪些36.什么是SMIL语言其主要目的是什么37.传统的数据库在进行多媒体数据存取时,采用了哪些数据类型38.在SQL server 数据库中如何存取一个Microsoft Word 文档39.多媒体数据具有哪些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多媒体数据库提出了哪些要求40.什么是数据模型他有哪些要素组成多媒体数据的复杂性、分散性、时序性对数据模型提出了哪些要求41.分布式多媒体数据系统有哪些特点42.多媒体数据库有哪些查询方法试分别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多媒体技术习题答案

多媒体技术习题答案

多媒体技术习题答案多媒体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1.1 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媒体(Medium):things in the middle,有关信息传送和存储的根本技术和手段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多媒体(Multimedia):融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体,人-机交互式的信息沟通和传播应用。

涉及的媒体包括文字(Text)、图形(Graphic)、图像(Image)、声音(Audio)、动画(Flash)和视频图像(Video)多媒体= 多种媒体数据+ 一系列交互1.2 媒体的类型有哪些?各自具有什么特点?1. 感觉媒体,用于人类感知客观环境。

2. 表示媒体,用于定义信息的表达特征。

3. 显示媒体,用于表达信息。

4. 存储媒体,用于存储信息。

5. 传输媒体,用于连续数据信息的传输。

5. 传输(信息交换)媒体传输的物理载体,如光纤、电缆1.3 多媒体技术有哪些根本特性?1. 集成性媒体种类一体化2. 交互性人、机对话,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3. 数字化媒体以数字形式存在4. 实时性声音、动态图像(视频)随时间改变1.4 素材制作软件和平台软件的区分是什么?素材制作软件特地制作数字化图像、动画、声音等媒体的软件系统。

多媒体平台软件把各种素材进展逻辑组合,并实现相应限制功能的软件系统1.5 动画的种类有哪些?哪些常用软件可以用来制作和处理动画?单画面矢量动画多画面帧动画动画处理3ds max / Magic Morph / Cool 3D / MAYA1.6 多媒体产品有几种根本模式?示教型模式用于教学、会议、商业传播、影视广告和旅游指南等。

● 特点:1) 具有外向性,以展示、演播、阐述、宣讲等形式绽开。

2)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行业特点。

3) 具有简洁而有效的操控性,适合大屏幕投影。

交互型模式用于自学,运用者以对话形式进展交互式操作。

● 特点:1) 具有双向性,即产品与运用者之间相互作用。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

多媒体技术试题及解答第一章多媒体计算机概述单项选择题1-6:1、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哪些属于多媒体的范畴?〔1〕交互式视频游戏〔2〕有声图书〔3〕彩色画报〔4〕彩色电视〔A〕仅〔1〕〔B〕〔1〕〔2〕〔C〕〔1〕〔2〕〔3〕〔D〕全部答:〔B〕2、以下哪些不是多媒体核心软件?〔1〕A VSS 〔2〕A VK 〔3〕DOS 〔4〕Amiga Vision〔A〕〔3〕〔B〕〔4〕〔C〕〔3〕〔4〕〔D〕〔1〕〔2〕答:〔A〕3、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1〕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2〕多媒体数据压编码和解码技术〔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A〕〔1〕〔2〕〔3〕〔B〕〔1〕〔2〕〔4〕〔C〕〔1〕〔3〕〔4〕〔D〕全部答:〔D〕4、modore公司在1985年率先在世界上推出了第一个多媒体计算机系统Amiga,其主要功能是:(1)用硬件显示移动数据,允许高速的动画制作;(2)显示同步协处理器;(3)控制25个通道的DMA,使CPU以最小的开销处理盘、声音和视频信息;(4)从28Hz震荡器产生系统时钟;(5)为视频RAM〔VRAM〕和扩展RAM卡提供所有的控制信号;(6)为VRAM和扩展RAM卡提供地址。

〔A〕〔1〕〔2〕〔3〕〔B〕〔2〕〔3〕〔5〕〔C〕〔4〕〔5〕〔6〕〔D〕全部答:〔D〕5、国际标准MPEG-II采用了分层的编码体系,提供了四种技术,它们是:(1)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大性;框架技术;等级技术。

(2)时间可扩大性;空间可扩展性;硬件扩展技术;软件扩展技术。

(3)数据分块技术;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大性;框架技术。

(4)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大性;信噪比可扩大性;数据分块技术。

〔A〕〔1〕〔B〕〔2〕〔C〕〔3〕〔D〕〔4〕答:〔D〕6、多媒体技术未来开展的方向是:〔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3〕简单化,便于操作;〔4〕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2.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的关键特性包括那些方面?答:(1)多媒体,从表面上讲,就是“多种媒体的综合”,相关的技术也就是“怎么样进行多种媒体综合技术”。

多媒体技术概括的讲,就是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的处理技术。

所以多媒体技术可以定义为: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编码、存储、传输、处理和表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并使之建立起来有机的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良好交互性的技术。

(2)多媒体的关键特性主要包括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这3个方面。

5.多媒体计算机组成的硬件环境包含那些设备?答:多媒体计算机基本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功能强大的CPU,大容量的存储空间,高分辨率的显示接口和设备,音频接口和相应的设备,视频接口和相应的设备等。

一种典型的多媒体计算机配置的多媒体设备有:①光盘驱动器;②音频卡;③视频卡;④扫描卡;⑤交互式控制接口;⑥网络接口;⑦打印机接口;⑧图形加速卡。

第二章1.简述多媒体通信基本概念。

答:多媒体通信是指在一次呼叫过程中能同时提供多种媒体信息(如声音、图形、图象、数据、文本等)新型通信方式3.简述媒体同步技术。

答:在多媒体系统中,通常利用多媒体从不同角度从不同侧面表现一个主题,此时不同媒体之间就存在同步问题,例如,视频播放时,伴音应和口型相吻合等。

同步是多媒体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它与系统中许多因素有关,如通信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文件及其应用形式等。

因此,多媒体系统中同步应在不同的层面上考虑。

1.链路层同步,链路层同步处理的是媒体流内部以及多个媒体流之间的同步问题。

2.表示层同步,在将不同表示媒体的对象复合一个复合对象的过程中将引入同步机制,构成多媒体复合对象;或用超级链接将不同表示媒体的对象链接过程中引入同步机构,构成超媒体。

3.应用层同步,应用层同步采用的技术为脚本(Script)同步技术。

6.简述多媒体通信的终端技术。

答:多媒体终端作为人机交互的界面,具有两种功能:一是面向用户,提供一种自然、友好的交互环境,屏蔽掉各种复杂的网络功能;二是面向网络,下达其所需实施的各种功能,屏蔽掉应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从多媒体系统具有交互性这一重要性来看,多媒体终端技术是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

而从PC派生出来的功能简化的终端则统称为“信息家电”。

多媒体通信的终端技术中,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成为主流技术;网络计算和分布式技术成为软件的核心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成为智能化设备的基础;软件构件和复合技术成为提高软件开发生产率,形成规模生产的重要手段。

第三章4.常用的变换编码由哪些?变换编码是如何压缩数据得?答:常用的变换编码有KLT变换和离散余弦DCT变换两种:变化编码是有失真编码的一种重要的编码类型。

在变化编码中,原始数据从初始空间或者时间域进行数学变换,使得信号中最重要的部分(例如包含最大能量的最重要的系数)在变换域中易于识别,并且集中出现,可以重点处理;相反使能量较少的部分较分散,可以进行粗处理。

例如将时域信号变换到频域,因为声音、图象大部分信息都是低频信号,在频域中比较集中,再进行采样编码可以压缩数据。

该变换过程是逆过程,使用反变换可以恢复原始数据。

变换编码系统中的压缩数据有三个步骤:变换、变换域采样和量化。

变化是可逆的,本身并不进行数据压缩,它只把信号映射到另一个域,使信号在变换域里容易压缩,变换后的样值更独立有序。

在变换编码系统中,用于量化一组变换样值的比特数是固定的,它是小于对所有变换样值用固定长度均匀量化进行编码所需要的总数,所以量化是使数据得到压缩,是变化编码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为了取得满意的结果,某些重要系数的编码位数比其他要多,某些位数要少,某些就干脆被忽略了。

在对量化后的变换样值进行比特分配,要考虑使整个量化失真最小。

这样过程就称为有损压缩。

数据压缩对变化矩阵的选择有两方面的要求,一要能准确地再现信源向量,即要求再现误差尽量地小;二要尽可能地去除信息的相关性。

5.哈夫曼编码的编码方法怎样?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哈夫曼编码过程.答:Huffman于1952年提出了对统计独立信源能达到最小平均码长的编码方法,即最佳码,它完全依据字符出现概率来构造,各码字长度严格按照所对应符号出现概率的大小逆序排列。

最佳性可从理论上证明。

这种码具有即时性和唯一可译性。

编码时,首先将信源符号按概率递减顺序排列,把两个最小的概率加起来,作为新符号的概率,重复此过程,直到概率和达到1。

Huffman编码过程如下:1.将信源符号按概率递减顺序排序;2.把二个最小的概率加起来,作为新符号的概率;3.重复步骤1、2,直到概率达到1为止;4.在每次合并消息时,将合被合并的消息赋于1和0或0和1;5.寻找从每一个信源符号到概率为1处的路径上的1和0;6.对每一符号写出‘1’、‘0’序列(从码书的根到终节点);第四章1.简述JPEG压缩算法。

答:JPEG压缩标准是一个用于灰度或彩色图象的压缩标准,包括无损模式和有损模式,非常适用于那些不太复杂或一般取自真实图象的压缩标准。

它使用离散的余玄变换(DCT)、量化、行程和哈夫慢编码等技术,是一种混合编码标准。

JPEG定义了如下两种基本的压缩算法:基于空间线性预测技术,即PCM的无失真压缩算法;基于DCT的有失真压缩算法,并进一步应用行程编码和熵编码。

PCM的无失真压缩算法具有硬件实现容易、重见图象质量好的优点,在此采用的是完全恢复的技术。

无损压缩不使用DCT方法,而是采用一个简单的预测器。

预测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预测方法将决定有那些相邻的相素将被用于预测下一个像素。

JPEG的基于DCT的压缩编码算法包括基本系统和增强系统两种不同的层次的系统。

并定义了顺序工作方式和累进工作方式。

基本系统只采用顺序工作方式,熵编码时只能采用哈夫曼编码,且只能存储两套码表。

增强系统是基本系统的扩充,可采用累进工作方式、分层工作方式等,熵编码时可选用哈夫曼或算术编码。

3.在MPEG视频压缩中为了提高压缩比,采用哪两种技术。

答:在空间方向上:图像压缩采用JPEG压缩算法去掉冗余信息,即基于DCT的压缩技术,减少空间域冗余度;在时间方向上:采用基于16×16子块的运动补偿技术,减少帧序列时间域的冗余度。

5.简述MPEG-1视频压缩过程。

答:MPEG视频压缩编码后包括三种元素:I帧(I-frames)、P帧(P-frames)和B帧(B-frames)。

在MPEG编码的过程中,部分视频帧序列压缩成为I帧;部分压缩成P帧;还有部分压缩成B帧。

I帧法是帧内压缩法,也称为“关键帧”压缩法。

I帧法是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Discrete CosineTransform)的压缩技术,这种算法与JPEG压缩算法类似。

采用I帧压缩可达到1/6的压缩比而无明显的压缩痕迹。

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高压缩的压缩算法,仅靠帧内压缩是不能实现的,MPEG采用了帧间和帧内相结合的压缩算法。

P帧法是一种前向预测算法,它考虑相邻帧之间的相同信息或数据,也即考虑运动的特性进行帧间压缩。

P帧法是根据本帧与相邻的前一帧(I帧或P帧)的不同点来压缩本帧数据。

采取P帧和I帧联合压缩的方法可达到更高的压缩且无明显的压缩痕迹。

然而,只有采用B帧压缩才能达到200:1的高压缩。

B帧法是双向预测的帧间压缩算法。

当把一帧压缩成B帧时,它根据相邻的前一帧、本帧以及后一帧数据的不同点来压缩本帧,也即仅记录本帧与前后帧的差值。

B帧数据只有I 帧数据的百分之十五、P帧数据的百分之五十以下。

MPEG标准采用类似4:2:2的采用格式,压缩后亮度信号的分辨率为352×240,两个色度信号分辨率均为176×120,这两种不同分辨率信息的帧率都是每秒30帧。

其编码的基本方法是在单位时间内,首先采集并压缩第一帧的图像为I帧。

然后对于其后的各帧,在对单帧图像进行有效压缩的基础上,只存储其相对于前后帧发生变化的部分。

帧间压缩的过程中也常间隔采用帧内压缩法,由于帧内(关键帧)的压缩不基于前一帧,一般每隔15帧设一关键帧,这样可以减少相关前一帧压缩的误差积累。

MPEG编码器首先要决定压缩当前帧为I帧或P帧或B帧,然后采用相应的算法对其进行压缩。

一个视频序列经MPEG全编码压缩后可能的格式为:IBBPBBPBBPBBPBBIBBPBBPBBPBBPBBI......压缩成B帧或P帧要比压缩成I帧需要多得多的计算处理时间。

有的编码器不具备B帧甚至P帧的压缩功能,显然其压缩效果不会很好。

第五章1.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PCM是直接将语音信号进行采样量化,表示成二进制的数字信号,并通过并——串转换,变成串行脉冲,并用脉冲对采样幅度进行编码。

一般情况,PCM有均匀PCM,非均匀PCM和自适应PCM几种形式。

2.增量调制(DM)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增量调制DM(Delta Modulation)是一种预测编码技术。

DM是PCM的一种变形。

PCM是对每个采用信号的整个幅度进行量化,因此它具有对任意波形进行编码的能力。

DM是对语音信号用最低限度一位来表示的方法。

在这种调制方式中,首先判别下一个语音信号值比当前的信号是高还是低,如果是高则给定编码“1”,否则给定为“0”,这样来进行语音信号的编码。

在DM的编码系统中,如果差值为正,即下一个语音信号值比当前的信号高,则量化器输出为“1”;如果差值为负,说明下一个语音信号值比当前的信号低,则量化器输出为“0”。

在接收端,用接收的脉冲串控制,信号就可以用上升下降的阶梯波形来逼近。

第六章2.简述流媒体的工作原理。

答:流传输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1.用户选折某一流媒体服务后,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使用HTTP/TCP交换控制信息,以便把需要传输的实时数据从原始信息中检索出来;2.然后客户机上的Web浏览器启动A/V Helper程序初始化。

这些参数可能包括目录信息,A/V数据的编码类型与A/V检索相关的服务器地址等;3.A/V Helper程序及A/V服务器运行实时流协议(RTSP),以及交换A/V传输所需的控制信息。

与CD播放机或VCR所提供的功能相似,RTSP提供了操纵播放、快进、快倒、暂停及录制等命令的方法。

4.A/V服务器使用RTP/UDP协议将A/V数据传输给A/V客户程序(一般可认为客户程序等同于Helper程序),一旦A/V数据抵达客户端,A/V客户程序即可播放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传输中,使用RTP/UDP和RTSP/TCP两种不同的通信协议与A/V服务器建立联系,是为了能够把服务器的输出重定向到一个不同于运行A/V Helper程序所在客户机的目的地址。

实现http/TCP传输一般都需要专用服务器和播放器,其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4.RTCP有哪几种控制分组?答:RTCP协议的功能是通过不同的RTCP控制分组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