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比法则

合集下载

格兰维交易法则

格兰维交易法则

格兰维移动平均线法11点就是所谓的格兰维移动平均法法则1,这个点就是60单位均价线;什么叫60单位均价线呢?图中的虚线在月线图中代表60月均线,在周线图里面代表60周均线,在日线图里代表60日均线,在小时图里面,代表60单位均价线.当我们这个日K线或者是周K线.月k线各级别的k线从60单位均价线下上穿60单位均价线,这就叫格兰维移动法则1,我们(金融交易学)叫共振理论格兰维移动平均线法2k线上穿60单位均价线之后它会有个回踩,回踩之后在60单位均价线获得支撑,这个时候60单位均价线是上倾的,这个回踩的动作在60单位均价线获得支撑,这个就叫格兰维移动平均线法2格兰维移动平均线法3有时候,它不是刚好在60单位均价线获得支撑,而是在技术打穿之后再收复60单位均价线,60单位均价线依然是保持上倾的状态,这个就叫格兰维移动法则3格兰维移动法则2和3在(金融交易学)里面叫做N型底;格兰维移动法则5当它相对于60单位均价线超涨时,它往往会有暴跌,也就是修正这个过大的正乖离,这个就叫格兰维移动法则5格兰维移动法则6当价格从低价区运行到高价区,上升的趋势衰竭,开始跌破60单位均价线这个就叫格兰维移动法则6在(金融交易学)叫做反振理论,当然反振理论和法则6肯定还是有那么一点区别,反振那是更厉害一些格兰维移动法则7当各种级别的k线远离60单位均价线,向60单位均价线反抽的时候,它会和在60单位均价线这个地方获得阻挡,两次掉头向下,它在60单位均价线这个位置会收出看跌的k线定式,这个就叫格兰维移动法则7格兰维移动法则8如果它向上稍微突破了下倾的60单位均价线,,再向下跌穿,这个就叫做格兰维移动法则8在(金融交易学)里面我们把法则7和法则8又叫做N型顶总结:格兰维移动平均线八法则非常之重要,我曾红说过,你要是能把它吃透的话,基本上可以在这一行混碗饭吃;但是格兰维移动平均线八法则它有什么缺点呢?它有这么一点缺点,它的这些,比如 1.2.3,它表示突破60单位均价线或者是在60单位均价线获得支撑,这个它依赖看涨型k线定式;6和7.8这三个组合依赖看跌型的k线定式;5呢?依赖看跌型的k线定式;超跌的时候反弹呢?依赖看涨型号K线定式,这个就是法则4;法则5对应超涨,法则4对应超跌;格兰维移动法平均线八法则非常重要,但是它依赖K线定式,我们给它增加一个要素--短线均线:当代表中长期趋势方向的移动平均线和代表短期趋势的移动平均线,它们的方向由反向再次扭转为同向的时候,是高胜算的进场进场交易信号.。

格兰威尔八大法则

格兰威尔八大法则

谈到股票价格的移动平均线的分析方法,我们就不得不重点提到著名的格兰威尔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格兰威尔法则在中外证券市场中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格氏八大法则是美国著名的证券市场技术分析大师格兰威尔先生在20 世纪动年代所著的名为(每日股票市场获最大利益之战略)书中所运用的测市法则,依据此八大法则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股票的最佳买卖时机,寻找最佳的买卖点。

格兰威尔的移动平均线的八大法则是以股票价格与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关系,作为判断买卖点的依据,共有八个买卖信号点,故称之为格兰威尔的移动平均线的八大法则。

具休说是由四个买进点和四个卖出点组成,现分别叙述如下:A 点(买进点)定义:当移动平均线从下降状态逐渐走平,而股票价格从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是投资者买进股票的信号。

解释:移动平均线从下降状态逐渐走平时,表示在较长的时间内,股价趋势已经从下跌趋势中逐渐止跌回稳,即移动平均线出现止跌转平的趋势,进而有可能出现转势回升的趋势。

由于股票价格的移动平均线的走势比当日股票价格的走势缓慢得多,并且具有时滞性,因此若移动平均线出现止跌转平的现象,或移动平均线进而可能出现转势回升的趋势,而移动平均线一旦确立上涨趋势则往往要沿此趋势运行一段时间和空间,相应的股票价格的涨幅将远超过移动平均线的涨幅,所以此时股票就有买入的意义与相当的获利空间。

当股票价格从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则显示当前的股票价格已脱离原先的移动平均线助跌反压的作用,意味着空方与多方的力量发生了转变。

若随后移动平均线也反转回升,则这段期间中的买方居于主动地位,则相对居于劣势。

这时,是股票价格从低档盘整完毕,开始进入上升阶段的时期。

所以可以按此信号买入股票,等待获利。

较长期的移动平均线从下降状态逐渐走平后,此时股票价格从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往往意味着两种市场现象:第一意味着股票卖压穷尽,由于普通投资者套牢的股票亏损严重,己经没有割肉的动力了。

葛兰碧九大法则

葛兰碧九大法则

葛兰碧九大法则
葛兰碧九大法则
基本内容
1.价格随着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为市场行情的正常特征。

2.在一个波段的涨势中,股价随着递增的成交量而上涨,突破前一波的高峰,创下新高价,继续上扬。

3.股价随着成交量的递增而回升,股价上涨,成交量却逐渐萎缩。

4.有时股价随着缓慢递增的成交量而逐渐上升,渐渐地,走势突然成为垂直上升的喷发行情,成交量急剧增加,股价跃升暴涨;紧随着此波走势,继之而来的是成交量大幅萎缩,同时股价急速下跌。

5.股价走势因成交量的递增而上升,是正常现象。

6.当第二谷底的成交量低于第一谷底时,是股价将要上升的信号。

7.随着恐慌大量卖出之后,往往是空头市场的结束。

8.股价下跌,向下突破股价形态、趋势或移动平均线,同时出现了大量成交量,是股价下跌的信号。

9.当市场行情持续上涨数月后,出现急剧增加的成交量,而股价却上涨无力,此为股价下跌的先兆。

葛兰碧量价理论的八大关系

葛兰碧量价理论的八大关系

葛兰碧量价理论的八大关系笔者序:发现不少网友转载了这篇文章,原题目为“葛兰碧量价关系九大法则、格兰威尔八大法则”不确切,九大法则应该是后人撰写的。

至于葛兰碧(或格兰威尔)八大法则(亦称八大定律)是专指葛兰碧均线交易系统中的八个买卖点,另文专著。

为证视听,本文题目改为“葛兰碧量价理论的八大关系”,个人感觉这个称呼比较确切。

为了便于学习,对本篇文章做了调整,以八大关系作为原著基础(有人称为古典的量价理论八大关系),其他的为辅助说明。

内容没有丝毫减少,辅助性的有少量增加。

JosephE.Granville是美国投资专家葛兰碧(又译为格兰威尔)。

他是移动平均线、格兰威尔八大法则的创立者。

第一个提出量价理论的人。

葛兰碧于1960年所著的《每日股票市场获最大利益之战略》一书中,他发表了八种法则(即格兰威尔八大法则)以判定股价买卖的时机。

这些法则根据艾略特波浪理论的“股价循环法则”,通过观察美国股价的结构,以200日为周期,预测股价未来的走势,作为买卖的参考。

什么是量价理论?量价理论,最早见于美国股市分析家葛兰碧(JoeGranville)所著的《股票市场指标》。

葛兰碧认为成交量是股市的元气与动力,成交量的变动,直接表现股市交易是否活跃,人气是否旺盛,而且体现了市场运作过程中供给与需求间的动态实况,没有成交量的发生,市场价格就不可能变动,也就无股价趋势可言,成交量的增加或萎缩都表现出一定的股价趋势。

量价理论的八种关系研究表明:成交量几乎总是先于股价,成交量为股价的先行指标。

在量价理论里,成交量与股价趋势的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八种:1、量(成交量)涨价(股价)涨,即所谓的有价有市。

2、量涨价涨,股价创新高,但成交量确没有创新高,则此时股价涨势较可疑,股价趋势中存在潜在的反转信号。

3、股价随成交量递减而回升,显示出股价上涨原动力不足,股价趋势存在反转信号。

4、股价随着成交量递增而逐渐上升,然后成交量剧增,股价暴涨(井喷行情),随后成交量大幅萎缩,股价急速下跌,这表明涨势已到未期,上升乏力,趋势即将反转。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主要理论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主要理论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主要理论一、K线理论(一)K线的画法和主要形状K线又称为日本线,英文名称是蜡烛线(candle·stick)。

起源于日本的米市。

最初的K线理论被总结成sakata5法。

K线是一条柱状的线条;由影线和实体组成。

中间的矩形部分是实体。

实体的上下端为开盘价和收盘价,分阴线和阳线,开盘价大于收盘价为阳线,反之为阴线。

实体上方的直线为上影线,上端点是最高价。

实体下方的直线为下影线,下端点是最低价。

一根K线记录的是证券在一个交易单位时间内价格变动情况。

将每个交易时间的K线按时间/顷序排列在一起,就组成该证券价格的历史变动情况,叫做K线图。

证券价格涉及4个: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

根据4个价格的特殊取值,K线一共有12种形状—叫种没有实体、2种没有上影线、2种没有下影线、2种上影线和下影线都没有、2种上影线和下影线都有。

单根K线的含义。

从单独一根K线对多空双方优势进行衡量,主要依靠实体的长度、阴阳和上下影线的长度。

单独一根K线的含义与它所处的位置有关。

一般说来,上影线越长,下影线越短,阳线实体越短,越有利于空方占优,不利于多方占优;上影线越短,下影线越长,实体越长,越有利于多方占优,而不利于空方占优。

上影线和下影线相比的结果,也影响多方和空方取得优势。

上影线长于下影线,利于空方;反之,下影线长于上影线,利于多方。

(二)组合形态K线组合形态中所包含的K线可以是单根的也可以是多根的。

K线组合形态分为反转组合形态和持续组合形态2种。

(三)应用K线理论应注意的问题K线分析的错误率是比较高的。

K线分析方法只能作为战术手段,不能作为战略手段,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

K线分析的结论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影响力是不大的。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和调整”组合形态。

二、切线理论(一)趋势分析。

1、趋势的定义。

趋势是价格的波动方向,或者说是证券市场运动的方向。

市场变动不是朝一个方向直来耳去,中间肯定要出现曲折,从图形上看就是一条曲折蜿蜒的折线,每个折点处就形成一个峰或谷。

葛兰碧八大法则

葛兰碧八大法则

证券投资学习资料交流之——葛兰碧八大法则葛兰碧于1960年所著《每日股票市场获最大利益之战略》一书中,发表八种法则以判定股价买卖的时机。

这些法则是根据艾略特波浪理论的“股价循环法则”,通过观察美国股价的结构,以200日为周期,预测股价未来的走势,作为买卖的参考。

法则1:移动平均线在下降后逐渐走平或上扬,而股价由下往上突破移动平均线的时候是买进信号。

此为空头转换成多头的现象,为买点。

通常发生平均线从下降 (空头走势)逐渐走平或开始缓慢上升,股价从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时,K线形态一般处于底部形态。

依据实战操作经验,股价刚刚从空头转换成多头的买点,最好经过“打底”后突破均线,代表中期股价尝试“空转多”,此时为第一买进点,但是必须持续观察移动平均线走平之后是否能随着股价上涨而于短期内扬升,避免股价再度跌破均线,万一跌破后将进行“扩底”,如果扩底走势失败,将会呈现转多失败。

而打底的目的是为了让移动平均线走平,股价与均线间的距离减少,这样才容易有空转多的行为,后续股价上涨过程中,也会因为“扣抵”到底部区的低价,使移动平均线变成向上走势,进而产生对股价的助涨作用。

经过打底阶段之后正式突破均线产生的上涨走势,可以视为波浪理论中的“初升段”走势。

法则2:移动平均线持续上扬,股价虽一度跌到移动平均线下面,但很快又回复到移动平均线上面的时候,是买进时机。

此为股价穿越平均线后,拉回测试平均线支撑的惯性作用,K线形态又称为“回档”、“探底”、“假跌破”,是多头买进信号。

亦为多头起涨波之回档测试。

这种行为有时候也会出现买进盲点,因为后续行为也有可能会在跌破均线后无法立刻回升,造成已经向上的移动平均线再度转折向下,使支撑作用消失。

实战经验中,股价由空转多趋势的初期往往突破均线后再回档测试底部,平均线正好由下降走平转为上升,股价回到均线附近或微幅跌破后再回升,则为多头买点,这种回测的现象视为波浪理论中的调整波动或是第二波。

葛兰碧法则的实战运用

葛兰碧法则的实战运用

葛兰碧法则的实战运用投资是一门学问,在这个市场大部分投资者都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其中不乏好多人潜心研究技术分析,朝着“高手”的方向努力。

而其中很多人,不管是“老手”还是“新手”,都知道并熟悉均线指标,因为均线是K线图分析中最最基本的指标之一。

那什么是均线呢?本文将简单讲解下均线系统及依据均线作为买卖信号的经典理论——葛兰碧八大买卖法则。

移动平均线简称均线,英文简称MA(MovingAverage),顾名思义就是将某一段时间股价的平均值所连成的曲线,用它可以研判股价未来的运动趋势。

一般常用周期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200天等,很多投资者对均线的基本用法,比如多头排列、空头排列、黄金交叉、死亡交叉等等都比较了解,在这里不再一一分析。

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葛兰碧八大买卖法则的实战运用。

葛兰碧法则来源:1960年葛兰碧于所著《每日股票市场获最大利益之战略》提出的,这些法则是根据艾略特波浪理论,通过观察美国股价的结构,以200日为周期,预测股价未来的走势,做为买卖的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下葛兰碧法则的要点:其中为四大买点和与其一一对应的四大卖点,简单概括为:买入信号:黄金交叉、回测不破、小幅跌破、负乖离过大;卖出信号:死亡交叉、回测不过、小幅突破、正乖离过大。

简单如下图标记:好多人会说,这些都是已经走过的行情,虽然指标运用起来看似简单,但是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把握不准或者不敢操作,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在投资当中,不管你投资的是什么品种,只要是K线图,没有任何一个指标是万能的,每个指标都是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选择自己擅长的指标分析,结合其它理论和指标弥补其中的不足,以达到更高的成功率,下面笔者结合实战经验详细讲解下四大买入信号及卖出信号的实战运用。

下面为四大买点标记图:买点1:移动平均线由下降趋势逐渐转为盘整或者上升,此时K线价格从均线下方突破均线,即黄金交叉。

理论上是一个买入信号,但是实战中我们是否立刻做多呢?其实不然,作为稳健的投资者,因为我们不知道刚刚站上均线还会不会再次向下?所以我们还应该结合道氏理论的K线形态分析来确定行情是否反转,简单概括就是需要二次确认的过程,在买点1标注的地方,其实是二次站上均线,在此之前有过一次站上均线,但是很快再次回到了均线下方,稳健者买入信号是再次站上均线,并且反弹高点超过首次站上均线的高点之后。

格兰碧八大法则第一法则的详解

格兰碧八大法则第一法则的详解

格兰碧八大法则第一法则的详解三七二十八发表于 - 2007-11-4 13:13:00第一法则:移动平均线在下降后逐渐走平或上扬,而股价由下往上突破移动平均线的时候是买进信号此法则为空头转多头的现象,为买点.通常发生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或逐渐上升,股价从均线的下方像上突破平均线,K线状态一般处于底部形态,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必须持续观察移动平均线走平之后能否碎着股票上涨而予短期内上扬,避免股价在次跌破均线.如果股价在次跌破均线,扩低走势失败,将会出现转多失败.(一般情况下,观察移动平均线都是用20日线,因为5日线波动比较大,庄稼容易修改,而20日线庄稼很难修改,但是大家必须记住,移动均线虽然可以反映股票走势但是有相对的致后性)葛兰碧八大法则里的第二法则[ 2007-11-5 17:54:00 | By: 三七二十八 ]法则二:移动平均线连续上扬,股价虽一度跌到移动平均线下面,但是又很快回复到移动平均线上面的时候,是买进时机.此法则应用于股价穿越平均线后拉会测试平均线支撑的惯性作用,K线的形态又称为"回挡""探底""假跌破".是多头买进的信号,但是这种行为有时候也会出现买进盲点,因为后续行为也有可能会在跌破均线后无法立刻回升,造成已经上升的移动平均线再度向下,使移动均线的支撑作用消失.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图为中国联通在8月31号到10月17号的K线走势图,在我画白圈之前,中国联通已经好几天连续上涨,在我画圈的地方突然下跌,跌破5日线,并且第二天接着跌破10日线,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的话就发现该股为假跌破利用葛兰必第二法则正好是买如时机,而该股票以后的几天里就连续攀升.但是此法则并不是万能的,我刚才说也可能造成盲点买进,该股跌破均线后无法回升,造成已经上升的移动均线在度下降.所以建议大家在使用第二法则的时候配合使用KDJ指标,W%R指标以及MACD指标的扎空信号进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均线从下降转为盘局或上升,价格从均线下方突破均线,回调不破,为买进信号
2、价格趋势走在均线上,价格下跌并未跌破均线并且立刻反转上升,为买进信号。

3、价格虽跌破均线,但立刻回升到均线上,均线仍然保持上升势态,为买进信号。

4、价格突然暴跌,跌破平均线,且远离均线,则有可能反弹上升,为买进信号。

5、均线从上升逐渐转为盘局或下跌,价格向下跌破均线反弹不破,为卖出信号。

6、价格趋势走在均线下,价格上升却并未突破均线且立刻反转下跌,为卖出信号。

7、价格虽然向上突破平均线,但立刻回跌至均线下,均线仍保持下跌势态,为卖出信号。

8、价格突然暴涨,突破均线,且远离均线,则有可能反弹回跌,为卖出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