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冻土深度监测信息
1961—2010年辽宁省季节性冻土变化特征分析

份为 1 0月 , 为一 0 . 0 8 e m / l O年 。 由此 可以看 出 , 冻 土 的融化 期
明显提 前 。
2 . 3 气 候 变 化 与 冻 土 深 度
[ 2 ] 徐 学祖 , 王家澄 , 张 立新 . 冻 土物理 学【 M] .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 2 0 0 1 :
于玉 米 螟越 冬 , 越 冬 虫源 基 数较 大 , 冬 后存 活 率 高 , 蛹期 幼 虫 质量 较 好 , 幼虫 死 亡 率较 低 , 玉米 螟 为 害加 重 , 反 之越 冬
1 9 9 9, l O ( S 1 ) : 2 3 — 3 3 .
部地 区 冬 季 气候 变 暖 的事 实 , 进 一步 说 明 了冻 土 要 素对
气候 变化 响应 的敏 感性 。
3 结 语
【 5 ] 郭志梅 , 缪启龙 , 李雄 . 中 国北 方 地 区 近 5 O年 来 气 温 变 化 特 征 及 其 突 变性 『 J ] . 干 旱 区 地理 , 2 0 0 5, 2 8 ( 2 ) : 1 7 6 — 1 8 2 . [ 6 】 翟 盘茂 , 任 福 民. 中 国近 四十 年 最高 最低 温 度变 化 [ J ] . 气 象学 报 ,
致。 最 大 冻土深 度 随时 间和 空 间的 变化 分析 表 明 , 全省 最 大
度减 少趋 势显 著 。 其中, 南部 地 区及 沿海 地 区冻 土深度 减 少
趋势显著 , 东部 、 西部 、 北 部 山 区如 黑 山 、 西丰 、 清原 、 本溪 、
冻 土 深度 变化 呈 减 小趋 势 。
资源 与环 境科 学
一
现 代农 业科技
1 O
一
2 0 1 3年 第 2 1 期
辽宁省本溪市水文地质条件简述

辽宁省本溪市水文地质条件简述发表时间:2018-11-03T12:09:11.74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23期作者:张卓[导读] 简单说明本溪市水文地质条件张卓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沈阳 110032摘要:简单说明本溪市水文地质条件关键词:本溪地质条件本溪地处辽宁东部山区,长白山系龙岗支脉和千山支脉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全境,地势东部、中部较高,西部、南部较低。
境内山峦相接,连绵起伏,千米以上高峰有花脖子山、老秃顶山、草帽顶子、韭菜顶子等,素有辽宁屋脊之称。
最高峰在脖子山,为辽宁省最高山峰,海拔1336米。
境内平均海拔在400至600米之间,太子河与细河的汇合处,为全境的最低处,海拔在85米左右。
在低山丘陵地区,有些小面积平原。
境内有浑江、太子河、草河、细河4条水系。
太子河和浑江两大水系通过的地方,形成一些河谷盆地。
地下水分布不均,山区多为岩层裂隙水,充水溶洞较多,河滩冲积层赋存潜流地下水。
境内山多林密,森林覆盖率达75%。
本溪矿产资源丰富,以煤、铁和有色金属为主,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方解石、耐火粘土、石膏、大理石、花岗岩、硅石、滑石等储量非常可观。
本溪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因地形高差悬殊,气候差别较大。
年均气温6.2℃至7.8℃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在800至900毫米之间,降水量分布自南向北递减,多雨中心在草河口、草河掌地区。
1 气象与水文本溪市地处北中温带湿润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日照充足。
年平均气温6.9℃,一月气温最低,平均气温-13.2℃,最低为-37.9℃;七月温度最高,平均气温23.1℃,最高气温35.5℃,年降雨量850—900mm,且分配不均,大气降水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多为暴雨;区内夏秋季多雨,春冬季多风,全年主导风向春冬为西北风,夏秋季为东南风。
无霜期为110—150天,年平均湿度为0.64;冻土深度通常为0.5-1m之间。
辽宁西部地区冻土深度特征变化

辽宁西部地区冻土深度特征变化宗艳伟;宗英飞【摘要】为了给工农业生产及冻土研究提供依据,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辽西半干旱区冻土持续期、冻土最大深度变化特征以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环境下,冻土封冻始期变化平缓;冻土层化通日期存在提前趋势,近10年比20世纪60年代提前7 d;冻土持续期缩短不明显;冻土最大深度明显变浅,每10年变浅4.1 cm,近10年比20世纪60年代变浅12 cm.气温、地面温度及降水量对冻土最大深度影响显著,冻土最大深度与气温存在线性关系,气温每升高1℃冻土最大深度将变浅5.74 cm.冻土层变浅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同时也有利于病虫越冬和界限北移,对防虫防疫不利.【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年(卷),期】2013(054)003【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气候变暖;冻土;变化特征;辽宁西部【作者】宗艳伟;宗英飞【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辽宁朝阳 1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6.4冻土深度是气候环境变化的反映,气温变化是冻土的重要影响因素。
多年来诸多学者对我国西部青藏高原、新疆等地的冻土变化研究较多[1-6],所得出的结论也较为集中,认为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青藏高原冻土区域缩小,厚度变薄,结冻日期推后,融化日期提前,冻土持续期缩短。
气候变化影响冻土的区域分布和冰冻渗透深度,蒋复初等[7]研究表明,我国大陆多年冻土线高程明显受高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控制,冻土区域在缩小;陈博等[8]研究表明,我国地区冻土融化过程所持续的时间比冻结持续时间长,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与地形、地理位置及土壤特性具有密切的关系。
冻土是土壤状况的一个重要部分,土壤冻结深度与农事活动、建筑、道路桥梁、铁路设计等关系密切,冻土对气候变化具有敏感性,因而研究其变化意义重大[9]。
气候变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10-13],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冻土存在区域性。
最大冻土深度查询(表格)

月最大冻土深度及10,30cm冻结解冻日期(分台站) 转载-----JACKY QQ:52955455
第 1 页共 8 页
月最大冻土深度及10,30cm冻结解冻日期(分台站) 转载-----JACKY QQ:52955455
第 2 页共 8 页
月最大冻土深度及10,30cm冻结解冻日期(分台站) 转载-----JACKY QQ:52955455
第 3 页共8 页
月最大冻土深度及10,30cm冻结解冻日期(分台站) 转载-----JACKY QQ:52955455
第 4 页共8 页
月最大冻土深度及10,30cm冻结解冻日期(分台站) 转载-----JACKY QQ:52955455
第 5 页共8 页
月最大冻土深度及10,30cm冻结解冻日期(分台站) 转载-----JACKY QQ:52955455
第 6 页共8 页
月最大冻土深度及10,30cm冻结解冻日期(分台站) 转载-----JACKY QQ:52955455
第7 页共8 页
月最大冻土深度及10,30cm冻结解冻日期(分台站) 转载-----JACKY QQ:52955455
第8 页共8 页。
全国城市气象、冻土查询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序 号 最热月 地 名 平均温度 最冷月 月平均 最热月 月平均 最热月 室
外 气
速
象 参 数
二
最多风向及其频率
续附表
外 风
冬 冬季最多 冬 季 夏 季 平 均
季 频 率
夏
季 频 率
全
年 频 率
冬
季
最大冻 土深度
日照率 时平均 风向平均 平 均 风 向 风 向 风 向
北京市 延 庆 密 云 北 京 天津市 蓟 县 天 津 塘 沽 河北省 承 德 张家口 唐 山 保 定 石家庄 邢 台 山西省
室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序 号 最热月 地 名 平均温度 最冷月 月平均 最热月 月平均 最热月 室
外 气
速
象 参 数
二
最多风向及其频率
续附表
外 风
冬 冬季最多 冬 季 夏 季 平 均
季 频 率
夏
季 频 率
全
年 频 率
冬
季
最大冻 土深度
日照率 时平均 风向平均 平 均 风 向 风 向 风 向
合 肥 六 安 芜 湖 安 庆 屯 溪 福建省 建 阳 南 平 福 州 永 安 上 杭 漳 州 厦 门 江西省 九 江 景德镇
室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序 号 最热月 地 名 平均温度 最冷月 月平均 最热月 月平均 最热月 室
外 气
速
象 参 数
二
最多风向及其频率
续附表
外 风
冬 冬季最多 冬 季 夏 季 平 均
季 频 率
夏
季 频 率
全
年 频 率
冬
季
最大冻 土深度
日照率 时平均 风向平均 平 均 风 向 风 向 风 向
辽宁省地热勘查实施方案

辽宁省地热勘查实施方案一、前言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辽宁省地处华北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为了充分调查和评价辽宁省地热资源,制定地热勘查实施方案,对地热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勘查,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方案。
二、地热勘查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1)全面了解辽宁省地热资源的分布和储量情况;(2)评价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3)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 意义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地热勘查,可以充分了解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储量情况,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地热勘查也有助于提升辽宁省的能源结构,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地热勘查的内容和方法1. 内容(1)地质地貌调查:了解地热资源的地质特征和地貌分布情况;(2)地球物理勘查:采用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查等手段,探测地下地热资源分布情况;(3)地热水化学分析:对地下地热水进行化学分析,了解地热水的成分和性质;(4)地热资源评价: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确定其开发利用潜力。
2. 方法(1)地质地貌调查:野外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相结合,全面了解地热资源的地质地貌特征;(2)地球物理勘查:采用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查等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地下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3)地热水化学分析:采集地下地热水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了解地热水的成分和性质;(4)地热资源评价:根据地质地貌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和地热水化学分析结果,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
四、地热勘查的实施步骤1. 制定勘查计划:根据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勘查区域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勘查计划;2. 勘查数据采集:野外实地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和地热水化学分析,采集勘查数据;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的勘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形成初步的地热资源分布图和评价报告;4. 地热资源评价:根据勘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确定其开发利用潜力;5. 编制勘查报告:根据地热资源评价结果,编制详细的勘查报告,提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2021年中国各地最大冻土深度查询(表格)

(*)
采集年代
(*)
21
敦煌
622103
52418
NA
144
0
0
0
13
47
101
139
144
141
9
0
0
11.21
12.05
2.28
3.05
1954-80
22
酒泉
622102
52523
NA
132
0
0
0
9
40
82
125
130
132
96
4
0
11.22
12.06
3.08
3.13
1958-80
1954-80
32
兰州
620101
52889
NA
103
0
0
0
8
36
82
103
102
90
7
0
0
11.27
12.09
2.23
3.02
1954-80
33
榆中
620123
52983
NA
118
0
0
0
7
23
85
112
118
96
4
0
0
12.03
12.16
2.24
3.03
1957-80
34
庆阳西峰镇
622821
53923
23
张掖
622201
52652
NA
123
0
0
0
16
40
84
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浅析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摘要】冻土处理不当,易使地上建筑物产生变形。
为防止冻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应做好预防冻胀措施。
【关键词】冻土危害预防我国辽宁东北部,气候寒冷,冬季多半时间处在零下20多度,冻土深度均在1.2米左右。
由于季节性气温变化,冬季地基土冻结后产生冻胀变形,夏季融化后产生融化下沉变形,易造成建筑物冻害,严重的甚至不能使用。
因此寒冷地区土壤的冻胀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结构安全。
如何解决季节性冻土地基与浅基础的问题,是我们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土壤冻胀的原理土壤中的自由水结冰时,薄膜水冰点较低尚未冻结。
在温度继续下降时,接近自由水的薄膜水逐渐变成了冰,使原来的冰晶体增大,而薄膜水更薄,吸引力有了剩余,因而产生了压力差,吸引着下部水份来补充。
细粒土中土粒周围有薄膜水,使土粒和土粒间不直接接触,薄膜水互相贯通,成了水份转移的良好通路。
0℃的水向更低温度土层移动,破坏了毛细水胀力与悬浮水柱的重量平衡,为了达到平衡又吸引下层水,水份逐渐上升冻结成冰,使水体积增大。
因而水份转移使土壤产生冻胀。
二.土壤冻胀的因素土壤冻胀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因素是低温延续时间、土壤种类、土壤的秋季天然含水量及地下水位等情况。
1.冬季低温连续时间的长短对土壤的冻结深度有直接影响。
在土壤冻胀性相同的情况下,低温连续时间愈长则冻结深度就愈深,冻结深度愈深冻胀量亦愈大。
2.土壤种类是土壤冻胀的重要因素。
土壤愈细(如粘类土〉颗粒间接触面积愈大,给水份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故呈现出的冻胀量亦较大。
3.基土的冻胀还取决于冬季冻结前的土壤天然含水量超过塑限的程度。
因为天然含水量超过塑限愈多,转移水份也愈多,因此基土冻胀就较大。
4.地下水位距基土的距离是基土冻胀时水份转移的补给条件。
冻结时地下水位距冻结基土之间的距离称为毛细管高度。
毛细管补充高度是判断土壤冻胀性的一个主要指标。
三、土壤冻胀对建筑物的危害1、冻胀力的危害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冻胀力一般都大于土壤地耐力,有时竟达40-50吨/米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冻土深度监测信息
2010年第(2)期 2010年2月10日辽宁省专业气象台
冻土概念:冻土是指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降到0℃或以下而呈冻结的状
态。
冻土深度观测以厘米(cm)为单位。
2月10日冻土深度观测资料(表1)分析表明:辽宁北部、西部、西北部
以及本溪和丹东的部分地区冻土深度都在90厘米以上,其中最大冻土深度出现
在沈阳市的康平,为134厘米。
辽宁南部大部分地区冻土深度都在70厘米以下,
其中大连市的旅顺冻土深度仅有29厘米,为全省最小值。
其他地区冻土深度为
70~90厘米。
与1月31日所测冻土深度相比,除大连市的旅顺冻土深度减少1
厘米以外,省内其他地区冻土深度均有所增加,其中中部以南地区冻土深度增
加1~8厘米,其他地区增加8~17厘米(图1)。
表1 辽宁省2010年2月10日冻土深度观测结果
39°40°41°42°43°
图1 辽宁省2010年2月10日冻土深度观测图(单位: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