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
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

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课文《故事二则》中的两则故事分别是《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
以下是两篇故事的原文内容:1. 《扁鹊治病》: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2. 《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故事二则》的全部内容,如果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教辅材料或咨询教师。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27故事二则《纪昌学射》

把模糊的东西看清
课后作业
从纪昌身上收获的 真不少啊!你最想对纪 昌说什么?拿起笔来写 一写吧!
练习:每天盯着虱子
奋、有恒 心、有毅 力+名师=
射
糊难辨的东西看
成功
得很清楚
结果:看虱子像车轮
射箭能手(结果)
百发百中
主旨提炼
本文讲的是纪昌向名师飞卫学习射 箭,最终成为射箭能手的故事,告诉我 们一个道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 它的基本功入手,在名师的指导下,刻 苦学习,坚持不懈,终能成功。
课外拓展
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
神地盯着它。
持之以恒
注意力非常集中,认真刻苦。
结果: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 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 轮一样。 夸张
练习之艰难
进步之大Βιβλιοθήκη 练好眼力,获得飞卫认可。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
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 地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 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本文讲的是纪昌向名师飞卫学习 射箭,最终成为射箭能手的故事
品读鉴赏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 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读2-4自然段,思考: 飞卫是怎么教纪昌学射箭的?
有什么标准?纪昌是如何做的?结 果怎样?
练眼力
弓、射箭,有扎实的基本功。 2. 有飞卫这样的射箭能手的指点与培养。 3. 纪昌在学习时,勤奋、刻苦、认真,有
四年级上册语文27课故事二则

四年级上册语文27课故事二则
四年级上册语文27课的故事二则分别是《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
《扁鹊治病》讲述的是名医扁鹊连续四次拜见蔡恒公,劝诫他早点请医治疗,但蔡恒公不听,认为扁鹊在骗他。
直到蔡恒公病重,才想起扁鹊的话,但此时已经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纪昌学射》讲述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
纪昌一一照做。
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学好真本领,就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
这两则故事都是以古代名医和射箭能手为主人公,通过他们的故事来传达深刻的道理。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7 故事二则

第八单元第二十七课故事二则内容分析《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故事讲述了扁鹊拜见蔡桓侯,几次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
而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病人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侯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拜、侯”等6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扎、纪”,读准“拜见、骨髓”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范读、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能边读边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学习技艺要持之以恒,努力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自读自悟了解蔡桓侯“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体会人物的心理;反复朗读扁鹊的解释,了解扁鹊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
2.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难点明白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明白学习技艺要持之以恒,努力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1)搜集扁鹊的相关资料。
(2)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认识本课的生字,读通课文。
(3)再读课文,了解两个故事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
2.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词语导入,整体感知1.历史上有很多名医,大家都知道哪些?人们一般用什么词语来赞颂这些名医高超的医术呢?课件出示:救死扶伤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神医,他的名字叫扁鹊。
(板书:扁鹊)出示扁鹊的相关资料:课件出示:扁鹊(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医术高明。
他善于运用四诊法:望、闻、问、切。
被尊为“医祖”。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故事二则》中第一则关于扁鹊的故事——《扁鹊治病》。
第27课《故事二则》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7课《故事二则》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本节课包含两个故事:《精卫填海》和《夸父追日》。内容涉及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感悟神话故事的魅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精卫填海》讲述了一位勇敢的小鸟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努力填平大海的故事;《夸父追日》则讲述了一位巨人夸父,追逐太阳,最后化身为山的故事。通过对这两个故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人物形象,感受其中蕴含的坚持、勇敢等品质。同时,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文章结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神话故事的基本概念、人物形象和寓意。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故事中勇气、坚持和追求等品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品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定。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我也意识到,对于难点知识,仍需要通过更多练习和讲解来巩固。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些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运用到实际中。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文化自信、提升思维品质、增强审美情趣和锻炼语言能力。《故事二则》通过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在分析故事人物形象和情节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同时,引导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审美价值,培养审美情趣。此外,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7《故事二则 纪昌学射》 课件(共21张PPT).ppt

自学要求: 用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与第二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思考:纪昌为什么会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原因: 1.扎实的基本功,这是纪昌成为射箭能手的关键。 2.有飞卫这样的好老师的指点与培养。 3.纪昌在学习上有恒心和毅力。
外的又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归同于老庄,被道家尊为前辈。 • 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
、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寓言故事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 不多,但言简意赅。 寓(寄托)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 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常常带 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含义深刻,寓于哲理。好的寓言, 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第一个要求是什么?纪昌是怎样练习的? 取得了怎样的练习成果?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 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练习成果 点明了练习时间之久,体现出了纪昌的恒心和毅力。 强有力地说明了纪昌的眼力已经练得相当好了。
自学要求: 用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与第二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纪昌学射
《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 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 的梦想。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纪昌学射》优质课件

27.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纪昌学射
27.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2
01.课前导入 02.字词学习 03.诗词浅析 04.诗词赏析 05.课堂拓展
目 录
3
01 课前导入
4
趣味引入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 名越人,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在诊视疾病中, 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 总结的四诊法:望、闻、问、切,当时扁鹊称 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他精于望色, 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
蔡桓侯的话说明并不信任扁鹊,自以为是地认 为扁鹊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
品读言行——体会内心——感悟性格
21
诗词详解
时间 第一次 过了十天 十天后 又过了十天
病在 皮肤 皮肉之间 肠胃里 深入骨髓
治法 热水敷烫可治
针灸可治 服几剂汤药可治
只能等死
22
诗词详解
学习《扁鹊治病》第6自然段,说一说,蔡桓侯不听劝说,结果怎样?
33
同学们,下节课见!
34
27 故事二则
纪昌学射
35
01.课前导入 02.字词学习 03.诗词浅析 04.诗词赏析 05.课堂拓展
目 录
36
01 课前导入
37
趣味引入
射箭,即箭术,是指借助弓的弹力将箭射出, 在一定的距离内比赛精准度的体育运动,别称射 箭运动。
射箭最初用于打猎和战争,现代射箭运动最 早开始于英国,英格兰约克郡自1673年起举行方 斯科顿银箭赛。1844年,第1届全英射箭锦标赛 在英国举办。1861年英国射箭协会成立,统一竞赛规程。1900年,第2届奥运会射箭就 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6年中国开始将射箭列为比赛项目。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故事二则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故事二则笔记第一则故事:杨伯伯的竹竿故事梗概:杨伯伯是一个勤劳的农民,他家的竹林里长满了高高的竹子。
有一天,杨伯伯决定用这些竹子做一根竹竿,用来钓鱼。
他选了一根最长最直的竹子,锯去了两头的竹节,然后细心地将竹竿上面的小竹节都刮掉,最后又把竹竿用沙子打磨得很光滑。
杨伯伯非常满意自己的竹竿,带着它去了江边钓鱼。
在渔船上,他不断地抛竿,收线,用竹竿钓到了很多鱼。
杨伯伯为自己的聪明和勤劳感到非常骄傲。
故事细节:杨伯伯是一个非常勤劳和细心的人,在制作竹竿的过程中,他一丝不苟地进行每一个步骤,从选择竹子到锯掉竹节,再到刮去小竹节,最后打磨光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付出努力和细心,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第二则故事:小雪人的心愿故事梗概: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冬天,一个小男孩用雪堆了一个小雪人。
小雪人非常开心,但他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能够看到春天的来临。
小男孩答应了他的愿望,他说:“等春天来了,我会带你去花海里。
”小雪人非常期待春天的到来。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雪人越来越担心春天会不会真的来临。
直到有一天,阳光照耀在他的身上,把他完全融化了。
小雪人终于实现了他的心愿,他也将永远留在了春天的花海里。
故事细节:小雪人的心愿虽然简单,但他内心的渴望却是非常真实的。
他和小男孩之间的承诺,也告诉我们要相互帮助和珍惜。
同时,这个故事也表达了希望和寄托,即使最简单的愿望,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得到实现。
这两则故事充满了童趣和温暖,通过小人物的努力和愿望,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成长的力量和希望的力量。
在这些故事中,勤劳和细心变成了一种美好的品质,希望和帮助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故事,孩子们可以从中汲取正能量,提升他们的思维、观察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让他们明白,生活中最简单的幸福往往隐藏在我们身边的细微之处,我们只需用心去感受和珍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肉之间
扎针 很不高兴、不理睬
三
肠胃里
汤药
非常不高兴
四
深入骨髓 无能为力
派人去请
一见蔡桓侯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 “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 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病在皮肤
结果: 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
有。”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 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 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拓
展
延
伸
拓展一
拓展二
课 后 作
业 1.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 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个故事?说一说 你为什么喜欢。
பைடு நூலகம்
解词释义
1.(见解、技能)高超。
高明
2.拜访;会见。
拜见
3.对别人的言行给以注意并表示态度。 理睬
4.指对某事没有力量来完成。
无能为力
课
文 解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读
扁鹊与蔡桓侯会见了几次?每次
会见扁鹊是怎样说的?结果如何?
四次
阶段
病情
医治方法 蔡桓侯的态度
一 皮肤上有点小病 热敷
不相信、讽刺
二
傲慢、固执
二见蔡桓侯
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 会加深。” 结果:
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三见蔡桓侯
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侯 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 更加严重。” 结果:
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
四见蔡桓侯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 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纪昌针对每个要求是怎样练习的。
最终结果如何?
你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 不能眨眼! 针对第一个要求: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 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 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动作描写:说明纪昌非常认真。
你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 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 清楚,那时候再来见我!
导入一
导入二
27*故 事 二 则
扁 鹊 治 病
初
读 课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思
文 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写了蔡桓侯因讳疾忌医而最终病 死的故事。
字
词
学 习
拜见
蔡桓侯
皮肤
热敷 一剂汤药 骨髓
拜侯肤剂髓
多音字
骨
ɡǔ( 骨头 ) ɡū(一骨碌)
小狗一看见骨(ɡǔ)头就一骨 (ɡū)碌地爬起来了。
解词释义
1.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或标准。
到家
2.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聚精会神
3.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 准。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百发百中
初
读 课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说
文 一说:飞卫是怎么教纪昌学习射箭的?
练好眼力,打好扎实的基本功。
课
文 解
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
读 飞卫教纪昌练眼力提出了哪些要求。
板
书
请教名师
设 纪昌学射
持百
计
练 习 眼 力
盯踏板 两年 锥尖刺眼角都不眨 有毅力 盯虱子 一天天 有恒心 大得像车轮
之发 以百 恒中 练终 基大
础成
射箭能手
课
堂 小
《纪昌学射》写纪昌在名师飞
结 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终于成为射箭高手的故事,说明了
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
手的道理。
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
果不堪设想。
纪 昌 学 射
字
词
学
习
纪昌 目标
标 纪
多音字
jiāo( 教书 ) 教
jiào( 请教 )
我想向你请教(jiào)一个问 题:你这一身的本领是谁教(jiāo) 给你的?
jǐ( 姓纪 ) 纪
jì(尊师守纪)
纪(jǐ)昌是一个尊师守纪(jì) 的人。
针对第二个要求: 纪昌非常勤奋、刻苦。 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
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 地盯着它。
思考: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
眼力是射箭的基础和关键, 只有练好了眼力,打好扎实的基 本功,才能学好射箭。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 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 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 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成功达到要求
飞卫高兴地说:“你就要成功了!”于 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思考:纪昌为什么会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原因: 1.扎实的基本功,这是纪昌成为射箭
能手的关键。 2.有飞卫这样的好老师的指点与培养。 3.纪昌在学习上有恒心和毅力。
结果: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不久,
蔡桓侯病死了。
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你觉得扁鹊和蔡桓侯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
扁 鹊: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对病人负责 蔡桓侯:傲慢固执、自以为是、讳疾忌医
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课
堂
小
结
《扁鹊治病》写蔡桓侯因讳疾忌医
而最终病死的故事,警示人们要防微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