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某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考试试卷(1192)

某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5分,每题5分)1. 根据caspase蛋白在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作用,将它们分为三大类:调节物、衔接物和效应物。
caspase9属于调节物。
()答案:错误解析:所有的caspase都是效应物。
2. 激素受体都具有酪氨酸受体结构域。
()答案:错误解析:激素受体都具有各自激素的特异结构域。
3. 高尔基复合体顺面膜的结构近似质膜。
()答案:错误解析:高尔基复合体的顺面膜是中间硬质多孔而呈连续分支状的管网结构,膜厚约6nm。
比高尔基体其他部位略薄,但与内质网膜厚度接近。
2、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1. 鬼笔环肽(phalloidin)答案:鬼笔环肽是由鬼笔鹅膏真菌产生的环肽,它同细胞松弛素B的作用相反,只与聚合的微丝结合,而不与肌动蛋白阴离子单体分子结合。
它同聚合的微丝结合后才,抑制了微丝的解体,因而破坏了微丝的聚合和解聚的动态平衡。
解析:空2. 应力纤维(stress fiber)答案:应力纤维是指由真核细胞胞质内由微丝平行排列构成的微丝束。
它参与黏合蚊的形成可以参与和细胞的移动。
在细胞的形态会发生、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中,应力纤维具有重要的巨大作用。
解析:空3. 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技术(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答案: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技术是指用激光作为荧光的光,首先通过显微装置对样品的不同层面扫描获得二维荧光影像,再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每一个图层的影像进行三维重建,而获得细胞的三维图像的一种显微技术。
每一个图层的二维影像都相对即使比较清晰,是因为它采用了物镜和聚光镜共焦点的技术,使被选择的焦面发出的荧光聚焦成像,而焦面以外的漫射光被小孔阻挡,不能达到检测器成像。
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10+细胞生物学A一、名词解释(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Cell2.古核细胞3.细胞培养4.Cell membrane5.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6.半自主性细胞器7.Endomembrane system8.细胞信号转导9.Cytoskeleton10.核仁组织区11.多聚核糖体12.Cell cycle13.程序性细胞死亡14.单能干细胞15.胞间连丝二、填空题(40个空,每空1分,共40分)1.2009年有两项与细胞生物学有关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
2.细胞组分的分离方法有、和。
3.构成动物细胞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和。
4.膜脂主要包括、和,其中以为主。
5.在细胞世代中确保染色体复制和稳定遗传,染色体起码具备三种功能元件:、和。
6.分子马达(molecular motor)主要是指依赖于微管的、和依赖于微丝的这三类蛋白质超家族的成员。
7.核仁超微结构普遍存在三种基本组分:、和。
8.负责物质跨膜转运的蛋白可分为两类:和,前者既可介导运输,又可介导运输;后者只能介导运输。
9.细胞通讯可概括为3种方式:(28)。
(29)。
(30)。
10.体外培养的细胞,不论是原代细胞还是传代细胞,一般不保持体内原有的细胞形态,而呈现出两种基本形态:和。
11.单细胞向多细胞有机体进化的过程中,主要的特点是出现了。
12.迄今发现能独立生活的最小的原核细胞是,它的结构简单,是其细胞内唯一的细胞器。
13.高尔基体是一种有极性的细胞器,由相互联系的几个部分组成,即:、、、、。
三、问答题(8小题,每题10分,共80分)1.什么是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对哪方面了解的较为深入,请阐述。
3.细胞生物学研究有哪些方法?4.举例说明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5.简述细胞间连接的类型、结构特点、存在部位和功能。
6.简述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7.简述核被膜在细胞周期中的崩解与重建。
细胞生物学常考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常考名词解释1、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大分子的内吞除了一般进行的非选择性内吞作用外,往往首先与质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然后形成有被小窝,继之形成有被小泡,这种内吞方式称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2、核孔复合体核孔周围多个蛋白质颗粒以特定方式排列而成的复合结构。
包括胞质环,核质环,中央栓,轮辐。
3、基粒2线粒体内膜的内表面附着许多带柄的小颗粒,与膜面垂直而有规律的排列。
其本质为ATP酶复合体。
4、液态镶嵌模型21972年由singer和nicolson提出的:(1)流动的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连续主体(2)球状蛋白不同程度的镶嵌在脂双分子层中或附着在表面(3)强调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5、核仁组织区3存在于特定染色体的次縊痕处,含有rDNA的染色质丝(ban环)在间期核中伸入到特定区域参与核仁的形成,共同构成核仁组织区。
6、连接小体是间隙连接的结构单位。
每个连接小体由6个穿膜蛋白质分子围成,中央有直径2nm的通道,相邻细胞膜的连接小体对接,孔道相通,允许一定量物质通过。
7、成熟促进因子3(MPF)G2晚期形成cyclinB-cdk1复合物,在促进G2期向M期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能够促进M期启动的调控因子。
8、M期染色质螺旋化变为染色体,并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的过程。
同时伴有核的一系列分化和胞质分裂。
9、分子伴侣绝大多数前体蛋白都要和一种称之为热休克蛋白(HSP)70的分子伴侣结合,从而防止前体蛋白发生不可解开的构象。
10、Hayflick界限(1)细胞并不是不死的,而是有一定寿命的(2)它们的增值能力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的界限。
11、磷脂双分子层脂质聚集形成的形式,疏水性的脂肪酸在里面而极性头朝外。
12、线粒体的半自主性线粒体有自己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合成系统,即有独立的遗传系统,故有一定得自主性;线粒体DNA分子量小,基因数目少,只编码线粒体蛋白的10%,而绝大多数线粒体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线粒体中;线粒体遗传系统受控于细胞核遗传系统。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环境中的脂蛋白是怎样影响人工培 养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酶活性呢?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Brown和 Goldstein开始了对细胞和脂蛋白之
间相互影响的研究。
他们向培养皿中加入了放射性标记 (radioactively labeled)的LDL,培养皿 中包含有从FH患者或正常人中获得的成 纤维细胞。正常的成纤维细胞以高亲和 力特性结合被标记的LDL分子,但是突变 的细胞显示出实际上没有能力与这些脂 蛋白分子结合。(图4)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
生科院02级1班 郭政、闫佳洁
前言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一种特殊类 型的胞吞作用,主要是用于摄取特 殊的生物大分子。如不同的蛋白质, 包括激素、生长因子、淋巴因子和 一些营养物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 细胞。
问题的提出
❖胚胎发育起始于一个微小的的精子 和一个更大的卵细胞的结合。卵细 胞是由卵母细胞发展而来的,并且 积累卵黄。而这些卵黄是在雌性个 体中其他部位合成的。那么,这些 高分子量的卵黄蛋白是怎么能够进 入卵母细胞的呢?
微镜对细胞的结构有所研究。
❖ 这个研究小组从正常的和带有LDL的FH 中慢慢提取成纤维细胞,这个LDL被共 价的连接于铁蛋白中。因为铁原子,铁 蛋白分子可以分散成电子带,就可以在 电子显微镜下被显像。
❖ 当在4℃时,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和LDL— 铁蛋白慢慢形成。在这个温度下配体可 以与细胞表面结合,但不能被内化吸收, LDL—铁蛋白微粒被发现结合于细胞表 面。
LDL受体
❖ LDL受体是一种多 机能蛋白,由839 个氨基酸组成的 36面体结构蛋白, 分子量约115kD。 由五种不同的区 域构成,各区域 有其独特的功能 。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医学细胞生物学:是指用细胞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体细胞的结构、功能、生命活动规律和其疾病关系的科学。
2.细胞学说:是指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来源于已存在的细胞的理论。
3.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
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类、多糖。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由两条平行的方向相反的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核苷酸链构成,以右手螺旋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5.蛋白质二级结构: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借氢键在氨基酸残基之间的对应点连接,使分子结构发生曲折的结构。
6.单位膜:各种细胞的细胞膜以及各种细胞内膜在电镜下都呈“暗-明-暗”的三层式结构。
7.液态镶嵌模型:认为球形膜蛋白分子以各种镶嵌的方式与磷脂双分子层相结合,有的散在分布于内外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到膜中,有的贯穿膜的全层,这些大多为功能蛋白。
这一模型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较好地体现了细胞的功能特点,被广泛接受。
8.被动运输:指物质依靠电化学驱动力或渗透压梯度进行不需要消耗生物能的跨膜转运过程。
9.主动运输:指物质从低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需要载体的参与和能量的消耗。
10.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或亲水性的物质,不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它们穿过细胞膜凭借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将物质顺浓度梯度进行转运。
11.膜泡运输:细胞在转运物质的过程中,涉及一些有界面的小囊泡有顺序地形成和融合。
12.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指细胞在摄取大分子物质时,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细胞表面受体与配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细胞膜局部凹陷形成有被小窝,小窝与细胞膜脱离形成有被小泡而将胞外物质摄入胞内的过程。
13.通道扩散:通过膜上形成的极小的亲水孔来进行物质扩散的形式。
+-K+泵:通过利用水解ATP获得的能量进行Na+、K+离子的穿膜运输形式。
《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

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1.关于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通道蛋白分子无需与转运物质结合绝大多数通道蛋白形成有选择性开关的多次跨膜通道通道蛋白具备离子的选择性和构象可调控性(正确答案)配体门通道蛋白包括胞外配体门通道和胞内配体门通道2.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中,其大部分受体的命运是[单选题]*受体不再循环进入溶酶体消化返回原来的质膜结构域(正确答案)参与跨细胞的转运与胞内体融合3.不是前导肽特性的是[单选题]*带有较多的碱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含量多(正确答案)羟基氨基酸比较多具有双亲性4.高尔基复合体中最具代表性的酶是[单选题]*磷酸葡萄糖苷酶单胺转移酶(正确答案)细胞色素氧化酶糖基转移酶5.下列细胞器中,有极性的是[单选题]*溶酶体微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正确答案)6.内质网上进行N-连接的糖基化,第一个糖残基是[单选题]*半乳糖核苷糖N-乙酰葡萄糖胺(正确答案)N-乙酰半乳糖胺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内质网是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来源高尔基体膜脂的成分介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高尔基体中由形成面到成熟面膜的厚度是逐渐减小的(正确答案)在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质膜中,质膜上蛋白质的糖基化程度最高8.在N-连接的糖基化中,与糖链相连接的是[单选题]*天冬酰胺(正确答案)天冬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9.以下运输途径中,COPI包被参与的是[单选题]*咼尔基体f线粒体高尔基体f溶酶体咼尔基体f内质网(正确答案)内质网f高尔基体10.指导蛋白质到内质网上合成的氨基酸序列称为[单选题]*导肽信号肽(正确答案)转运肽新生肽11.反面高尔基体膜囊能将溶酶体酶识别并包装在一起,是因为这些蛋白质具有[单选题]*Ser-Lys-LeuKKXX序列M6P标志(正确答案)KDEL序列12.以下运输途径中,COPII包被参与的是[单选题]*质膜f内体高尔基体f溶酶体咼尔基体f内质网内质网f高尔基体(正确答案)13.线粒体外膜的标志酶是[单选题]*单胺氧化酶(正确答案)腺苷酸激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苹果酸脱氢酶14.内质网的标志酶是[单选题]*葡萄糖-6-磷酸酶(正确答案)酸性磷酸酶糖基转移酶过氧化氢酶15.蛋白质从细胞质基质输入到线粒体内膜过程中涉及的膜受体是[单选题]*Tom70/22(正确答案)Tom40Tim22/54Tim9/1016.过氧化物酶体蛋白分选进入过氧化物酶体过程中涉及到的通道是[单选题]* Pex5Pex14Pex12/Pex10/Pex2(正确答案)Pex217.指导蛋白质到内质网上合成的氨基酸序列称为()?[单选题]A、导肽B、信号肽(正确答案)C、转运肽D、新生肽答案解析:无18.反面高尔基体膜囊能将溶酶体酶识别并包装在一起,是因为这些蛋白质具有()?[单选题]A、Ser-Lys-LeuB、KKXX序列C、M6P标志(正确答案)D、KDEL序列答案解析:无19.ras基因突变引起细胞过度分裂的原因是()?[单选题]A、发生突变后不能水解GTP(正确答案)B、发生突变后不能与GTP结合C、发生突变后不能同GRB和Sos结合D、发生突变后不能同Ras结合答案解析:无20.在下列通讯系统中,受体可进行自我磷酸化的是()?[单选题]A.鸟苷酸环化酶系统B.酪氨酸蛋白激酶系统(正确答案)C.腺苷酸环化酶系统D.肌醇磷脂系统答案解析:无21.下列激酶中,除哪项外,都是靶细胞蛋白的丝氨酸或苏氨酸磷酸化。
金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三):胞吞作用

金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三):胞吞作用2016-08-16 12:54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纳米颗粒的大小及其表面配体在细胞胞吞过程中的作用实际上在研究AuNPs和细胞的作用时,胞吞作用(endocytosis),即颗粒进入细胞的作用过程,是第一位要研究的现象。
大体分来,胞吞作用可分为吞噬作用(phagocytosis)、胞饮作用(pinocytosis)以及受体介导胞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RME)。
吞噬作用是以大的囊泡形式(常称为液泡)内吞直径达几微米的固体复合物、微生物以及细胞碎片等的被噬取过程。
胞饮作用是指以小的囊泡形式将细胞周围的微滴状液体(直径一般小于1微米,常含有离子或小分子)吞入细胞内的过程。
胞饮作用不具有明显的专一性。
这种胞吞常常造成细胞的坏死而形成坏死细胞(necrotic cells)。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指被内吞物(称为配基) 与细胞表面的专一性受体相结合,并随机引发细胞膜的内陷,形成的囊泡将配基裹入并输入到细胞内的过程,它是一种专一性很强的胞吞作用。
AuNPs的内吞属于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具有很强的专一选择性。
在研究纳米颗粒和细胞的相互作用过程中,RME是第一位要考虑的机理,一个外来的配基结合细胞表面上的受体而进入细胞。
细胞表面上受体的浓度以及受体和配基的作用力决定了胞吞的强度。
温度对RME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在低温时金纳米颗粒将不进入细胞,而是贴在细胞膜上。
在研究AuNPs的胞吞作用时,上面提到的两个因素,即颗粒大小和吸附在颗粒表面的配基性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后者能和细胞表面上的蛋白受体相结合从而进入细胞。
当研究AuNPs的尺寸因子和表面改性的影响时,首先要观察的是AuNPs是否进入了细胞,AuNPs在细胞内的分布以及能否形成聚集体等问题。
Huang等,Oh等和De等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AuNPs在进入细胞后在各个部位的分布,并作了十分细致的工作。
细胞名词解释

1.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在细胞膜的有被小窝上,特定受体与相应大分子物质结合,引发形成有被小泡而实现选择性快速吞入某物质的过程。
2.多聚核糖体:附着或游离的核糖体常由mRNA串连在一起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被串连的核糖体排列成环状或玫瑰花状。
3.核糖体循环:在细胞质中,不合成蛋白质的核糖体的大小亚基是分开的,当开始合成蛋白质时,大小亚基结合在mRNA上。
在合成多肽链的过程中,核糖体不断向前移动,多肽链合成完毕后,大小亚基从mRNA上分离、脱落,再进入下一个多肽链的合成。
4.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由mRNA上位于起始密码后的信号密码编码翻译出的肽链。
它可与胞质中SRP结合,形成SRP—核糖体复合物,然后把核糖体带到内质网上,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5.蛋白质分选:在某些细胞器如高尔基体复合物中,蛋白质经修饰加工后带有分选信号,然后通过分选信号与相应受体结合,被送到细胞的不同部位,这个过程~。
6.残余小体:吞噬性溶酶体到达末期阶段时,由于水解酶活性下降,还残留有未消化分解物质,形成在电镜下电子密度较高、色调较深的残余物。
这种溶酶体~。
7.基本微粒:是存在于线粒体嵴膜上的有柄小颗粒,由可溶性ATP酶(头部)、对寡霉素敏感蛋白(柄)和疏水蛋白(基片)构成,是偶联磷酸化的关键装置。
8.电子传递链:即呼吸链,主要由四种酶复合体组成,分布于内膜上,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进行电子和氢的传递,并释放出能量。
9.核孔复合体:是指核膜孔及其相关的环状结构体系。
除了膜结构外,核孔复合体的基本组分包括环孔颗粒、周边颗粒、中央颗粒和细纤维。
10.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死亡。
是一种有秩序、受控制并按某种预定程序发展的生理性自然死亡过程。
11.原癌基因:也称细胞癌基因,指正常细胞中与病毒癌基因高度同源并未激活的基因。
12.成斑现象:专一性抗体或外源凝集素可与细胞表面的膜蛋白抗原或膜表面糖蛋白和糖脂上的特异糖残基结合,从而诱导膜蛋白分子或膜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分子互相交联,使之在细胞表面的分布由均匀逐渐向某一区域集中,变以成簇分布,然后便聚集成斑,这种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百分数
蛋白质浓度
这样, 这样,在正常成纤维 细胞生长的培养基质 中加入LDL(low LDL(low中加入LDL(lowdensity lipoprptein 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的添 加物,会导致HMG 加物,会导致HMG 辅酶A 辅酶A还原酶活性水 平的降低, 平的降低,并且伴随 成纤维细胞的胆固醇 合成的减少。 合成的减少。
第一次观察到有被小 泡的结构是直到1969 泡的结构是直到1969 年,由大阪大学的 Toku Kanaseki和Ken 发现的。 Kadota发现的。电子 显微镜检测到天然的 小泡部分与豚鼠大脑 相隔离, 相隔离,显示出有被 小泡被一个多边形的 柳条编制物覆盖。 柳条编制物覆盖。 (图1 )这些调查表 明胞被能够起到控制 在小泡的形成中原生 质膜的包裹作用。 质膜的包裹作用。
在发生FH的成纤维细胞中测量 在发生FH的成纤维细胞中测量 FH HMG辅酶 还原酶水平, 辅酶A HMG辅酶A还原酶水平,发现它 们是正常成纤维细胞的40~60 40~60倍 们是正常成纤维细胞的40~60倍。 另外,全部FH FH成纤维细胞中的酶 另外,全部FH成纤维细胞中的酶 活性不受在环境媒介中LDL LDL出现 活性不受在环境媒介中LDL出现 的影响。( 。(图 的影响。(图3)
有被小泡表面的网格模型
高倍电子显微镜下的照片
在生化自然杂志中的第一份有关有 被小泡的研究是由Barbara Pearse于 197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的一次医学研 197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的一次医学研 究会议上发表的。 究会议上发表的。Pearse揭露了一个过 程。此过程是通过将猪大脑的小泡膜 通过一个连续的蔗糖浓度梯度做离心, 通过一个连续的蔗糖浓度梯度做离心, 直到有被小泡达到纯化分离。 直到有被小泡达到纯化分离。有被小 泡中的蛋白质通过SDS SDS— 泡中的蛋白质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 胶电泳被溶解和分离。 胶电泳被溶解和分离。
圆形表示放射性[125I ]标记的LDL在37℃与正常的细胞结合。 标记的LDL 与正常的细胞结合。 圆形表示放射性[125I ]标记的LDL在37℃与正常的细胞结合 三角形表示与FH的细胞结合。 FH的细胞结合 三角形表示与FH的细胞结合。 空心圆和三角为细胞在含有5mg/ml[125I]LDL 5mg/ml[125I]LDL缓冲液的 空心圆和三角为细胞在含有5mg/ml[125I]LDL缓冲液的 250mg/ml非放射性LDL中生长 非放射性LDL中生长。 250mg/ml非放射性LDL中生长。实心圆和三角则不含有非 放射性LDL LDL。 放射性LDL。 在没有添加非放射性LDL的细胞中很明显看出, LDL的细胞中很明显看出 在没有添加非放射性LDL的细胞中很明显看出,正常细胞结 合了一定数量的LDL LDL, FH患者细胞则不能结合 患者细胞则不能结合。 合了一定数量的LDL,而FH患者细胞则不能结合。 而在添加了非放射性LDL的细胞中标记LDL大量减少。 LDL的细胞中标记LDL大量减少 而在添加了非放射性LDL的细胞中标记LDL大量减少。因为 非标记脂蛋白与标记的LDL竞争结合。 LDL竞争结合 非标记脂蛋白与标记的LDL竞争结合。
这个结果表示被膜含有一个分子 量大约在180000 180000道尔顿的占优势 量大约在180000道尔顿的占优势 的蛋白质种类。 的蛋白质种类。Pearse命名这个蛋 白为网格蛋白 clathrin)。 网格蛋白( 白为网格蛋白(clathrin)。他通过 对几种不同类型动物细胞的分离, 对几种不同类型动物细胞的分离, 都发现了有被小泡在形成中的与 此相同的蛋白质( 此相同的蛋白质(从分子量和多 肽图考虑的)。 肽图考虑的)。
1964年 1964年,哈佛大学的Thomas Roth和Keith Porter报道了有关蚊子的卵黄进入卵母细 胞的可能的机理。 胞的可能的机理。他们注意到在卵母细胞 快速增长时期,在卵母细胞表面有许多压 快速增长时期, 低的纹孔,数量呈戏剧性的增长。 低的纹孔,数量呈戏剧性的增长。这些纹 是由原生质膜的凹陷构成的。 孔,是由原生质膜的凹陷构成的。在它们 的内表面被一层粗糙的表层所覆盖。 的内表面被一层粗糙的表层所覆盖。
这个研究小组从正常的和带有LDL的 这个研究小组从正常的和带有LDL的FH LDL 中慢慢提取成纤维细胞,这个LDL LDL被共 中慢慢提取成纤维细胞,这个LDL被共 价的连接于铁蛋白中。因为铁原子, 价的连接于铁蛋白中。因为铁原子,铁 蛋白分子可以分散成电子带, 蛋白分子可以分散成电子带,就可以在 电子显微镜下被显像。 电子显微镜下被显像。 当在4℃ 4℃时 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和LDL LDL— 当在4℃时,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和LDL 铁蛋白慢慢形成。 铁蛋白慢慢形成。在这个温度下配体可 以与细胞表面结合,但不能被内化吸收, 以与细胞表面结合,但不能被内化吸收, LDL—铁蛋白微粒被发现结合于细胞表 LDL 铁蛋白微粒被发现结合于细胞表 面。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
生科院02级1班 郭政、闫佳洁
前言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一种特殊类 型的胞吞作用, 型的胞吞作用,主要是用于摄取特 殊的生物大分子。如不同的蛋白质, 殊的生物大分子。如不同的蛋白质, 包括激素、生长因子、 包括激素、生长因子、淋巴因子和 一些营养物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 细胞。 细胞。
开始了对FH的研究, FH的研究 Brown和Goldstein开始了对FH的研究, 他们分别取正常人和FH患者的皮肤所 他们分别取正常人和FH患者的皮肤所 FH 派生的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进行培养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进行培养, 派生的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进行培养, 检测胆固醇(cholesterol)的代谢过程。 检测胆固醇(cholesterol)的代谢过程。 胆固醇(cholesterol 他们发现在胆固醇合成中酶的控制率, 他们发现在胆固醇合成中酶的控制率, HMG辅酶 辅酶A HMG辅酶A还原酶可以在正常的成纤 维细胞中被环境中的脂蛋白 维细胞中被环境中的脂蛋白 lipoprotein)(例如LDL 抑制。( LDL) 。(图 (lipoprotein)(例如LDL)抑制。(图 2)
环境中的脂蛋白是怎样影响人工培 养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酶活性呢? 养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酶活性呢?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Brown和 Goldstein开始了对细胞和脂蛋白之 间相互影响的研究。 间相互影响的研究。
他们向培养皿中加入了放射性标记 他们向培养皿中加入了放射性标记 labeled)的LDL, (radioactively labeled)的LDL,培养皿 中包含有从FH FH患者或正常人中获得的成 中包含有从FH患者或正常人中获得的成 纤维细胞。 纤维细胞。正常的成纤维细胞以高亲和 力特性结合被标记的LDL分子,但是突变 力特性结合被标记的LDL分子, LDL分子 的细胞显示出实际上没有能力与这些脂 蛋白分子结合。( 。(图 蛋白分子结合。(图4)
最近的检测解释 LDL微粒不是随便 LDL微粒不是随便 的分散在细胞表面, 的分散在细胞表面, 而是在原生质膜上 形成一个固定的小 的片段 0.5μm)。 )。这 (0.5μm)。这 个膜被一个“ 个膜被一个“绒毛 的”物质切割和覆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人成纤维细胞中结合了 LDL的有被小泡。LDL在结合了高密度电子 的有被小泡。 的有被小泡 在结合了高密度电子 铁蛋白微粒中很明显。 铁蛋白微粒中很明显。 。(图 盖。(图5)
新的研究
在上述的研究之后,1973年 在上述的研究之后,1973年,在达拉斯 学校的实验室中, 的Texxas Medical学校的实验室中,由 Goldstein又 Michael Brown和Joseph Goldstein又共 同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同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Brown和 开始对家族性血胆脂醇过多 Goldstein开始对家族性血胆脂醇过多 FH)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rmia FH) 这种遗传病产生了兴趣。 这种遗传病产生了兴趣。
这些结论表示出正常细胞有一 LDL的高特异性受体 的高特异性受体, 个LDL的高特异性受体,这个 受体在有缺陷的或者在FH FH病 受体在有缺陷的或者在FH病 人的细胞中丢失。
为了显像受体结合和内化作用 为了显像受体结合和内化作用 internalization)的过程 的过程, (internalization)的过程,Brown 和Goldstein与Richard Anderson合 作,Richard Anderson利用电子显 微镜对细胞的结构有所研究。 微镜对细胞的结构有所研究。
在这些膜上的片段是有被小窝, 在这些膜上的片段是有被小窝,最初被 Roth和Porter描述,并且在各种细胞类型 描述, 中被发现。尽管来自FH FH病人的的细胞的 中被发现。尽管来自FH病人的的细胞的 表面被发现有相似数量的有被小窝, 表面被发现有相似数量的有被小窝,但没 LDL—铁蛋白结合在这些突变细胞上。 有LDL—铁蛋白结合在这些突变细胞上。 这结果支持了突变的FH FH等位基因翻译成 这结果支持了突变的FH等位基因翻译成 受体,而这个受体并没有能力结合LDL LDL。 受体,而这个受体并没有能力结合LDL。 后来用电子显微镜对LDL LDL— 后来用电子显微镜对LDL—铁蛋白的内化 作用进行研究, 作用进行研究,显示出胞吞作用的路径是 这些脂蛋白的内化。 这些脂蛋白的内化。
测量正常成纤维细胞中的HMG CoA还原酶活性 还原酶活性。 测量正常成纤维细胞中的HMG CoA还原酶活性。 正方形表示在胚胎血 清中有部分脂蛋白。 清中有部分脂蛋白。 实心圆表示全部脂蛋 白。 三角形表示非脂蛋白。 三角形表示非脂蛋白。 从图中明显看出脂蛋 白可以降低酶的活性, 白可以降低酶的活性, 而非脂蛋白对酶活性 几乎没有影响。 几乎没有影响。
问题的提出 胚胎发育起始于一个微小的的精子 和一个更大的卵细胞的结合。 和一个更大的卵细胞的结合。卵细 胞是由卵母细胞发展而来的, 胞是由卵母细胞发展而来的,并且 积累卵黄。 积累卵黄。而这些卵黄是在雌性个 体中其他部位合成的。那么, 体中其他部位合成的。那么,这些 高分子量的卵黄蛋白是怎么能够进 入卵母细胞的呢? 入卵母细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