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森教授失传的中医绝技
韩玉森教授发现自然敷贴法和中医肩周炎的特效治疗

韩玉森教授发现自然敷贴法和中医肩周炎的特效治疗韩玉森教授发现自然敷贴法和中医肩周炎的特效治疗1、奇穴---一针治愈肩周炎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位于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 . 祖传的非常有效2、条山穴治肩周炎:韩玉森教授一针海外扬名,2008年,韩玉森教授到新加坡的朋友家,正赶上朋友的来访。
她当时提到自己患肩周炎多年,西医治疗不见成效。
韩玉森教授问她愿不愿意试一试针灸疗法?她非常好奇,表示愿意试一试。
韩玉森教授让她抬高右臂看看。
她只抬到前胸上下就抬不上去了。
韩玉森教授当即取出一支六寸长的毫针,在她患侧腿上的条山穴刺进去。
由于针感强烈,病人大叫一声。
韩玉森教授让她再抬臂试试,她一下就抬到头顶部位。
在场的一片惊呼:神了!韩玉森教授在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
为什么条山穴能治肩周炎呢?条口和承山一属足阳明胃经,一属足太阳膀胱经。
足阳明胃经在肩部的走向路过缺盆而络督脉的大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肩部。
两穴经气上行同交于肩,所以治疗肩周炎有奇效。
从古人的著作中也可发现,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重要论述。
《素问.五常政大论》谓: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
《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
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功能运动的基本形式,所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这样在治疗上就构成了上病下治,下病上治。
凡是通过药物、针灸下取以治疗上部病证,上取以治疗下部病症的方法都属于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之列。
它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人体经络、脏腑及气机升降的调节机能而确立的法则,不同于通常按疾病部位而因势利导的方法。
3、肩周炎奇效穴:肩周炎病程较长虽可自愈但患者痛苦难当。
治疗此病单取一穴,韩玉森教授给命名为肩周炎穴(自创)。
此穴位于足三里下1.5寸,病人仰卧位取三寸针同侧取穴针尖在胫腓骨之间游离滞针术捻针10分,以针感传至足底过电感为最佳, 嘱患者活动患肩留针30分.在患肩做些放松手法基本一次就可痊愈;韩玉森教授临床使用很久了效果奇佳各位同人不妨试试另外此穴还对各种腰痛有很好得了效,只是手法稍有变动,治腰痛针尖向上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中医大师韩玉森:贴敷治疗“高血压”的秘方

中医大师韩玉森:贴敷治疗“高血压”的秘方
高血压秘方
中医大师韩玉森秘方:白胡椒7粒,南杏仁4粒,糯米7粒,桃仁2两,枝子1两。
说明:
(1)将上列五物研成粉末。
(2)用鸡蛋的蛋白混合后,捏成饼状。
(3)晚上睡前贴在脚底心上。男左女右,用纱布包好。
(4)第二天早晨起床后除去。(一副只能用一次)
(5)如脚上发现有青色,乃正常现象。
(6)轻者三服,重者五服,连续使用,不可隔天。
注意:此方忌口服。
效果:永远断根,屡试屡效,患者受益甚多。
韩玉森教授的3个不老秘方

中医公认韩玉森教授的3个不老秘方 2010.12.28抗衰老秘方1:传统中药蜂王浆蜂王浆是蜂制品中的珍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组织再生能力。
同时,因其含有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维生素C、维生素E,是不可多得的抗衰老良药。
每天早晨用凉开水送服1~2汤匙(约10~15毫升)新鲜蜂王浆。
《神农本草经》称枸杞子“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枸杞子有抗动脉硬化、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服之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之功效。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宜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入粥饭、羹汤或菜肴里均可。
抗衰老秘方2:鼓漱咽津鼓漱咽津的方法很简单: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闭口咬牙,用两腮和舌做漱口的动作,每次漱36次。
漱口时,口内唾液分泌较快较多,这时再分三次慢慢咽下,就如同吞硬物一样,用意念送入丹田(在脐下二指处)。
韩玉森教授点评:长期练习鼓漱咽津,具有滋补增津、强身健体、调整肠胃、延年益寿的功效。
若能在此基础上配合叩齿法(即将上下齿相叩撞,以达到刺激牙周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则保健效果更佳。
抗衰老秘方3:宫廷良方为了达到延年益寿、养颜美容的目的,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地寻求长生不老、保持青春的方法。
宫廷御医们自然在这方面下尽功夫,全力收集,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组方得当、配伍周详的抗衰老良方。
百龄丸:陈皮、当归、白芍、枳壳、党参各60克,丹皮、川贝、泽泻、鹿角、甘草各30克,白术、茯苓、香附各120克,马钱子15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蜂蜜调和为丸,每丸重约9克,每次2丸,用白开水送服。
韩玉森教授点评:此药不寒不热、消补两益。
老年人服之,耳聪目明、腰腿有力、身轻体健、益寿延年;中年人服之,开胃健脾、多进饮食、强筋壮骨、至老健壮;女性服之,活血通经、滋阴补虚、宽中理气、经脉通畅。
人参固本丸组成:人参60克,麦冬、天冬、生地、熟地各120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蜂蜜调和为丸,每丸重约3克,每次1~2丸,空腹用白开水送服。
中医大师韩玉森教授:中医治疗尿毒症的特效秘方

中医大师韩玉森教授:中医治疗尿毒症的特效秘方
尿毒症即肾功能衰竭,由各种慢性肾脏病逐渐发展晚期,使肾实质受到严重损害所致的临床综合症,病因主要由球肾炎、慢性肾孟肾炎、肾结石、肾结核,前列腺肥大,恶性高血压,遗传性肾炎等肾脏病持续进展而引成。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萎黄或灰黑色,眼睑浮肿,血压升高,心律紊乱,皮肤干燥,瘙痒,皮疹,口带尿臭,倦怠眩晕,嗜睡,腿多综合症;晚期出现腹泻,严重贫血,胃肠道穿孔,出血模样震颤,并发心包炎,胸膜炎,大呼吸,病理性骨折等症。
本病发病率高,复发率,死亡率也较高,中西医治疗,缓解病情,延长生命,现无特效根治良方。
透析疗法技能高,费用高,普通患者极难承受。
本师临床用中草药治疗本病取得疗效令人极为满意,今献出如下:
处方:大黄65克,生牡蛎35克(先煎),蒲公英30克。
水煎取液,每用200——250毫升灌肠,保留30分钟,灌肠2次,连续用药直至痊愈。
疗效:灌肠5——7天,有效率达100%。
注意:灌肠时病人侧卧,并垫高臀部30分钟排出。
处方:滑石5克,菌陈3克,黄芩3克,菖蒲2克,牛膝2克,大黄2克,木通2克,川贝2克,射干1.5克,连翘1.5克,薄荷2克,豆蔻1.5克,白药1克,共为一剂。
用法;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10克,日服3次,连服30天为一疗程,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疗效:服药30——100天,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6%以上。
韩玉森教授秘传道医方(下)

韩玉森教授秘传道医方(下)韩玉森教授秘传道医急性心功能不全基本方:桂枝9克干姜6克熟附片9克(先煎)白术12克红花9克葶苈子30 茯苓15克红参6克(另煎冲入)。
汗多:加龙骨30克牡蛎30克(均先煎)。
气促:加黑锡丹9克(分吞)。
阴虚:加附子、干姜,红参改用生晒参9克,加麦冬12克、五味子4.5克。
紫绀:加丹参15克、当归l 0克。
韩玉森教授秘传道医方义基本方用红参、附子,干姜益气温阳;红花、桂枝活血通络;白术、茯苓、葶苈子健脾利水。
韩玉森教授秘传道医慢性心功能不全典型症状: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肺郁血重者有咯血,紫绀,颈静脉充盈,肝肿大,下垂性水肿,甚者有胸水、腹水。
实验室检查:静脉压增高,重压肝脏1/2~1分钟后上升1~2厘米以上;X线示心影扩大、肺门郁血、肺纹阴影加深;心电图异常本病属中医“怔忡”、“惊悸”、“痰饮’’、“水肿’’、“心痹'、“虚劳”等范畴。
韩玉森教授秘传道医基本方:生黄芪l 5克葶苈予l 5克熟附片9克(先煎)党参12克丹参12克益母草15克炙甘草4.5克。
尿少:加车前子3 0克(包煎),或将军干粉3克(分吞)。
浮肿:加炒白术1 2克、茯苓1 2克。
心悸:加紫石英15克(先煎)、琥珀末l&8226;5克。
气喘:加蛤蚧粉6克(肾虚用,分吞)、桑白皮1 2克(肺实用)。
胸闷痛:加降香9克(后入)。
阻虚明显:加肉桂3克(后入)、补骨脂9克。
阴虚明显:去附片,加麦冬12克、五味子3克。
韩玉森教授秘传道医方义:基本方用党参、黄芪益气;熟附片、炙甘草温肾、健牌、益心气;丹参、益母草活血祛瘀;葶苈子泻水定喘。
本病多由心气亏虚,心阴、心阳不足,血脉运行不畅而成,终至肺、脾,肾三脏均受影响。
治法以养心益气,温肾通阳,活血祛瘀为主,兼用健脾、利水等药,并结合现代医学方法抢救。
温肾阳药如坎炁、仙茅、仙灵脾,养肾阴药如北沙参、玉竹、天冬,养心宁神药如熟枣仁、合欢皮、夜交藤、淮小麦、灵芝,活血祛瘀药如鸡血藤、泽兰叶、土牛膝,健脾利水药如山药、泽泻等均可选用。
韩玉森博士的神祕中医方剂

中医大师韩玉森博士的神祕中医方剂发表者:赵东奇3633人已访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1年首度评定当代“国家级中医师”共五百名,2009年度评中医大师1000名。
概略统计,大陆中医师、中医士,至少二、三十万人,故获选者,必须名镇杏林、医技超群,疗效显著。
观其处方之灵活奥妙,确已深得化裁之精髓,或澎湃汹涌,或优柔细腻,盖已臻上乘之境矣!足以令人拍案惊呼,荡气回肠。
韩玉森博士奥妙在于用中医神方,促使中脉开通后的十二种境象:1、眼睛清澈明亮,眼神坚定有力,目光象能够穿透人体、物体一样。
道家所谓“碧眼方瞳是神仙”,指的就是这种修炼者中脉打通后百脉皆通时出现的境象。
2、体内产生所谓的“三味真火”如同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温暖四肢百骸。
正是“苦尽甘来,其乐无穷”。
3、深层潜能被开发,元神显现,可真正“沟通宇宙信息,能量与体内真气交融,从而自然转化自成为自身所需的能量物质,感应元气、元光、元音”。
4、身安神安,对事物反应异常灵敏,心灵精神进入空明清醒境界,进入心如明镜,纤尘不染的境界。
5、心灵深处自然产生出一股强大的内在吸引力,使心不外驰,神气内敛,身心自然离相离欲,虚空静定,无为而为,妙用无穷。
6、静坐时,体内产生一种向上的引力(如同有一无形绳索将身体向上牵引),自发地将头顶、身体拉直、调正,自发无为地调整身心境界。
7、腹腔自动向脊背收缩,出现“前腔紧贴后背”现象,玄关自发产生一种聚散开合的虚灵神性。
8、内在气机绵绵,自运不息,消化吸收功能异常强健,排泄系统异常通畅。
放屁极大,小便无一点臊臭味。
群阴消尽,通体纯阳。
9、能够舍弃“我执”,“法执”,进入自然无为,灵感境界。
终日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体内散发着清幽淡雅的芳香。
10、气质超凡脱俗,光彩照人,出现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的“三不思”超然境界。
11、给人治病手到病除,人至病愈。
治愈率非常高,能够标本同治,治愈后不易复发,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便能深深感染他人,震撼病痛者的心灵,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病痛者不知不觉中,心思豁然开朗,疾病顿然消失。
韩玉森教授筋出槽、骨错位

++++“乐肤散”有八大功能:1、杀虫止痒;2、化腐生肌;3、消肿止痛;4、解毒散寒;5、祛风除湿;6、调理阴阳;7、激发潜能;8、健肾强身。
该药入水就化,透明无色,百年不烂,不自变质,卫生、用药少、见效快,使用方便配制非常简单。凡是用过该药的朋友,各自有奇效反馈。有几个朋友同时各自来信说:“乐肤散”治遗尿一次就好了,特效,请一定告诉大家。
韩玉森教授道宗神奇的“筋” 。
《黄帝内经》上说:肝主筋。筋是什么呢?筋就是人身体上的韧带、肌腱部分。很多病症,说不清原因,但都可以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从筋论治。人的身体里有一些总开关,治病养生都是在这些地方用力,所谓的不传之密也尽在于此。曾经说过的消气穴“太冲”;疏筋穴“阳陵泉”;“强胃穴“足三里”;健脾穴“公孙”;腰痛穴“飞扬”;补血穴“劳宫”;补肾穴“太溪”等,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身之大穴。这些穴位也算不得什么秘密。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一个书中找不到的,但却是对以上诸症皆有疗效的养生之法——揉“地筋”。
韩玉森教授失传的中医绝技

中医大师玉森教授失传的中医绝技 2010.12.19中医大师玉森教授失传的中医绝技 2010.12.19中医之所以是“国宝”,除了有人才和学术,还有一些“绝招”,这些“绝招”可以说是每一位医生的看家本领,但这一点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特别是许多散落在民间的“宝贝”,包括秘方、手法等,它们都是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有效的,甚至是无数人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如今已经失传或濒临着失传的危险。
-当年,笔者所在实习医院的外科治疗烧伤是一大特色,主要治疗方法就是用“虎杖液”外喷伤口。
“虎杖液”是医院根据一位老中医的验方配制的院制剂,是以虎杖、侧柏叶等为主要成分的一种酊剂,广泛用于Ⅰ度、Ⅱ度烧伤的患者。
当时,门诊和病房每天都要接收许多烧伤患者,笔者的任务之一是给患者喷药,一天喷两次,直到伤口结痂、脱落,既不需要包扎,也不会留下任何疤痕。
-实习期间,笔者有一次意外被开水烫伤,衣服一脱,整层皮掉下来,非常可怕。
当时没有采取其他的措施,只用医院的“虎杖液”外喷,结果一周痊愈了且没留下任何疤痕。
十几年后,笔者的一位同事被开水烫伤,经过清创、包扎处理后,又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总算把烫伤治好了,可因为疤痕收缩还做了疤痕切除和植皮手术,半年时间过去了,她的皮肤还没有完全康复,留下了永久性的疤痕。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很简单,因为类似于“虎杖液”之类的东西不够“先进”,而且收费太低。
笔者记得当时自己喷了一星期只花了几元钱,而这位同事虽然伤情较轻却为此花费了1万多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万一伤口感染了谁来负这个责任?于是,就没有一家医院愿意使用“虎杖液”,没有了需求当然也没有人愿意再生产“虎杖液”了。
失去的是“宝贝”,受苦的是百姓。
-笔者的一个亲戚,是外科学教授。
许多年前,他妈妈的一个脚趾头烂了,经诊断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叫“脱疽”),治疗的方案是要把坏死的脚趾头截掉。
他和他的主任亲自为他妈妈动手术,手术非常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大师韩玉森教授失传的中医绝技 2010.12.19中医大师韩玉森教授失传的中医绝技 2010.12.19中医之所以是“国宝”,除了有人才和学术,还有一些“绝招”,这些“绝招”可以说是每一位医生的看家本领,但这一点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特别是许多散落在民间的“宝贝”,包括秘方、手法等,它们都是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有效的,甚至是无数人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如今已经失传或濒临着失传的危险。
-当年,笔者所在实习医院的外科治疗烧伤是一大特色,主要治疗方法就是用“虎杖液”外喷伤口。
“虎杖液”是医院根据一位老中医的验方配制的院内制剂,是以虎杖、侧柏叶等为主要成分的一种酊剂,广泛用于Ⅰ度、Ⅱ度烧伤的患者。
当时,门诊和病房每天都要接收许多烧伤患者,笔者的任务之一是给患者喷药,一天喷两次,直到伤口结痂、脱落,既不需要包扎,也不会留下任何疤痕。
-实习期间,笔者有一次意外被开水烫伤,衣服一脱,整层皮掉下来,非常可怕。
当时没有采取其他的措施,只用医院的“虎杖液”外喷,结果一周内痊愈了且没留下任何疤痕。
十几年后,笔者的一位同事被开水烫伤,经过清创、包扎处理后,又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总算把烫伤治好了,可因为疤痕收缩还做了疤痕切除和植皮手术,半年时间过去了,她的皮肤还没有完全康复,留下了永久性的疤痕。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很简单,因为类似于“虎杖液”之类的东西不够“先进”,而且收费太低。
笔者记得当时自己喷了一星期只花了几元钱,而这位同事虽然伤情较轻却为此花费了1万多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万一伤口感染了谁来负这个责任?于是,就没有一家医院愿意使用“虎杖液”,没有了需求当然也没有人愿意再生产“虎杖液”了。
失去的是“宝贝”,受苦的是百姓。
-笔者的一个亲戚,是外科学教授。
许多年前,他妈妈的一个脚趾头烂了,经诊断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叫“脱疽”),治疗的方案是要把坏死的脚趾头截掉。
他和他的主任亲自为他妈妈动手术,手术非常顺利。
手术当天,他妈妈因为下地不方便,只好用痰盂在床上小便,一不小心碰倒了痰盂,尿液洒在了伤口上,于是伤口感染、溃烂,一直烂到了脚底、脚背。
他是个孝子,每天亲自给母亲换药,却没有任何好转,只能眼看着溃烂的面积越来越大。
他感叹地说:“若继续使用外科的方法,估计只能把整只脚截掉了。
”他的弟弟看他已经束手无策了,就自作主张跑到当地“土医生”那里,花5毛钱买了一瓶“白药水”。
“土医生”让他拿一根鸭毛洗干净晾干,然后蘸着“白药水”涂抹患处。
一天一天过去了,他母亲的脚也就这么好了。
后来笔者到当地打听“白药水”的下落,却一直没有找到。
而今,眼看着掌握这些“绝招”、“秘方”的老人不断逝世,许多民间的验方由于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也逐渐消失,笔者终于明白,许多类似“白药水”的东西肯定失传了。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对于这些中医绝招和秘方,我们都知道应当继承和保护,却不知道如何保护,更谈不上继承了。
回顾这几年走过的路,不难发现要继承和发扬中医,单靠政策是不够的,还应当知道中医的特点,遵循中医的规律,更重要的是给它一个适合生存的环境。
就好比种树,如果不考虑树的特性,不考虑树生长的环境,用种松树的方法种榕树,或者一看到榕树长出根须就觉得是怪物,非要把它剪除。
如果这样,不管你种得再多,投入再大,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尹蓬头祖师秘传混元丹-专治大人、小儿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小儿百病随后引用之。
诗曰∶百花未放此花先,修合成丹号混元;能除腹内诸般疾,安神定志最延年;婴儿胎毒惊风症,疳积泻痢呕痰涎;立奏奇功真可羡,老无风疾少无癫。
又曰∶乘鹤西风出华州,袖藏千载混元球;红铅黑汞东西产,白雪黄芽次第收;孔子泣麟周道否,卞和识玉楚王休;药中消息谁人会,脱却红尘自在游。
混元衣(干者二钱,按中央)梅花(三钱,按北方明白雪解痘元方一两)辰砂(甘草一两水煮,过半日,一两研细为衣,按西方,去甘草)甘松(四钱,去毛,按秋金)滑石(六两,牡丹皮二两煎水,去丹皮用汁煮干为度,按北方粉草一两,去皮,按东方)莪术(三钱,火煨过,按东方)宿砂(三钱,去皮,按西方)益智仁(六钱,去壳,按西方)人参(一钱,去芦,按东方)木香(一钱,按东方)黄(一钱,按西方)山药(二钱五分,按北方,姜汁炒)香附(一两,按东方)桔梗(去芦,一钱,按东方)白茯苓(二钱五分,去皮,按北方)白茯神(二钱五分,去皮木,按北方)远志(一钱五分,甘草水泡去心)麝香(三分,按中央)丑玄(三分,按中央)空个玄(一钱,按西方)金箔(二帖为末,按西方)上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量人大小加减丸数用之。
中风痰厥、不省人事,姜汤研下,宜出汗。
伤寒夹惊发热,葱姜汤研下,宜出汗。
停食呕吐、大便酸臭腹胀,姜汤下。
赤白痢,里急后重,陈仓米汤下。
大便去血,槐花、陈仓米汤下。
小便不通,车前子汤下。
夜出盗汗,浮小麦汤下。
发热,金钱薄荷汤下。
痘疹不出,升麻汤下。
积聚腹痛,姜汤下。
喘急咳嗽,麻黄杏仁汤下。
疝气偏坠,小茴、大茴汤下。
虫痛,苦楝根皮汤下。
急惊搐搦,薄荷汤下。
夜喘不止,灯芯灰汤下。
慢惊,人参白术汤下。
诸病后,无精神、少气力、不思饮食,姜枣汤下。
胎寒,手足冷、口气凉、腹痛肠鸣,姜葱下。
面目四肢浮肿面黄,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陈皮、姜皮汤下(即五皮散。
)疟疾,槐、柳枝各五寸、姜三片煎熟一宿,五更温热送下。
疳热身瘦、肚大、手足细、大便或淋或泄、小水如泔,陈仓米汤下。
敕封通微显化真人(即赤脚张三峰神仙所授。
) -神仙万亿丸-朱砂(透明镜面者佳)巴豆(去壳并心膜)寒食面(于清明前一日名寒食,用白面不拘多少,好酒和面一块包细干面在内,蒸熟听用。
)上各五钱,先将朱砂研细,以入巴豆,又研极细,却将寒食面去包皮取内细面,用好酒打成膏蒸熟入药内,仍又同研百余下为丸,如黍米大。
每服三五丸,看人大小,加减用之。
各随症用引于后∶感冒风寒发热,姜葱煎汤下,出汗;内伤饮食生冷,茶下;心痛,艾醋汤下;腹痛,淡姜汤下;霍乱吐泻,姜汤下;赤痢,茶清下;白痢,姜汤下;赤白痢疾,姜茶汤下;疟疾作寒,姜汤下;心膨胀,姜汤下;伏暑伤寒,冷水下;诸虫作痛,苦楝根皮汤下;小便不通,灯芯汤下;积聚发热,茶清下,大便闭结,茶清下;急慢惊风,薄荷汤下;咳嗽痰喘,姜汤下。
-十宝丹此丹乃仙传秘方。
丸治百病。
其效如神。
遇有疑似未明。
一时迫切之症。
可将此丹内服外用之良一中寒中暑。
痧胀吐泻。
手足厥冷。
并吐泻不出。
先以三丸研末。
吹入鼻内。
再以二十九丸一感冒风寒恶心头痛。
或肚腹饱胀。
及风痰等症。
以七丸放舌上。
微麻咽下。
一受寒受暑。
痧胀甚重。
绞肠肚痛。
心口闭闷。
或不省人事。
以五丸研细末。
次入鼻内取嚏一紧痰气厥。
昏迷不省。
牙关紧闭。
不能服药。
即以十数丸研细。
吹入鼻内。
无嚏再吹。
总一痈疽疔毒。
恶疮顽KT。
发背对口。
用数十丸研细末。
好绍酒陈米醋调敷。
再酌轻重服之。
一蛇蝎蜈蚣诸虫咬伤。
俱用数丸研细末。
用好酒陈米醋调敷。
内酌轻重服之。
一小儿急惊风。
牙关紧闭。
不能服药。
以四五丸研末。
吹入鼻内。
取嚏即醒。
再以七丸温水一臌胀水肿。
噎嗝反胃。
以三丸放舌尖上。
微麻咽下。
再服念三丸。
日服二次。
十日即愈。
一胃口疼痛。
气痛寒痛。
甚至饮食不下。
以五丸放舌尖上。
微麻咽下。
再用花椒七粒煎汤。
一山岚瘴气。
夏月途行。
空心触受秽气。
口含三丸。
使邪气不能侵入。
每遇盛寒盛暑。
早晨一吐血衄血便血。
其势甚重。
即用鲜藕自然汁送服念一丸。
如无鲜藕。
用干藕节七个。
煎汤一跌打至死。
惊死热死。
魇魅气闷至死等症。
凡有微气。
以数丸研细吹鼻内。
再用温水调灌一瘟疟暑疟。
日久不愈之疟。
或先热后冷。
或先冷后热。
无论阴疟阳疟。
于迎疟来时。
用松一泄泻红白痢噤口痢。
虽日夜几十次。
势甚委顿。
用开水送下念一丸。
立止如神。
一时疫头痛身痛肚疼头眩眼黑。
以九丸放舌尖上。
闭口微麻咽下。
再用温水送服念一丸即愈一妇女经水不调经闭等症。
经水不调。
用当归、生地、白芍、川芎各一钱。
煎汤送服念一丸即愈。
经闭用红花一钱。
煎汤送服念九丸。
连服三次即愈。
一疝气上冲于心。
不能行走者。
用小茴香七粒研末。
滚水冲送服三十九丸即愈。
一小儿闷痘闷疹。
用薄荷芫荽各一钱。
煎汤灌送三十丸即愈。
茅苍术(米泔水浸软切片焙干三两)大黄(切片焙干六两)麻黄(去节细锉)明天麻(切片两)丁香(六钱上药各研极细末。
和匀再研。
烧酒为丸。
如粟米粒大。
外以朱砂三两六钱研细末。
水飞晒干 -第一灵宝丹此丹能却百病。
通利关窍。
取效神速。
居家出门。
常宜预备。
诚救急之灵丹。
济世之良药也一受暑肚痛。
或感寒鼻塞。
头疼腹痛。
用丹少许。
搐鼻一二次。
取嚏十余声即愈。
如病稍重一感受暑气。
或受热太过。
关窍不通。
或受寒气。
手足厥冷。
气闭血滞。
默睡无语。
须抹两抑使一疫疠时行。
取丹抹两眼尖角三次。
盖被略睡。
出汗自愈。
一指上生疮。
用鸡蛋一枚。
开一孔。
搅匀黄白。
入丹五厘。
再搅匀。
套指上。
一二枚即愈。
一初起无名肿毒。
用真米醋调搽。
一火眼之症。
取丹抹眼角。
一六畜遇时症。
取丹抹两眼尖角。
二三次即愈。
一常带身上。
疫气不能沾染。
孕妇忌服。
搐鼻。
抹眼角不忌。
辰砂(二两)雄精(五钱)真蟾酥闹阳花(各一钱)真云麝上冰片老姜粉(各三分)上药将前四味。
各研极细末和匀。
后三味次第加入。
研至匀细为度。
装储瓷瓶。
勿令泄气。
-神应救苦丹-治诸风百毒如神。
大川乌(略炮)肥草乌(略炮)苍术青皮(去瓤)生地黄西芎枳壳(麸炒)白芍(各五钱)五灵脂(二两)上共为细末,酒打糊为丸,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细嚼,热酒送下,汗出即效。
若为小丸亦可。
不饮酒者,冬月热水下。
一治 -神仙拈痛散-别名拈疼散-组成生明矾(拣上白明透者佳,研极细如粉样)。
-主治一切暴发火眼,疼痛昼夜不止。
-用法用量以鹅翎毛蘸药搽肿眼胞疼痛之处。
如干再搽数次,其痛即止。
-制备方法上用鸡蛋清共矾粉调匀。
-附注拈疼散(《眼科阐微》卷四)。
-头风肿痛、心腹痛、脚跟痛、疝气痛、手背痛、遍身骨节痛、破伤风痛、棒疮痛、痈疽发背及一切恶疮痛。
-化毒消肿托里散专治痈疽、发背、发乳、骨痈、疔疮、肿毒,及一应诸般恶疮疖,咽喉肿痛。
人参(无亦可)赤茯苓白术(各六钱)滑石桔梗金银花(各二两)荆芥穗山栀子(连翘石膏芒硝(加宿砂,不用此)或加栝蒌、牡蛎、贝母、木香。
疔疮,加脚莲、荷车。
疳,加车前子、木通、竹叶。
疼痛夏,姜汁制,用生姜同煎。
上为咀,每服五钱重,水一碗,葱白一根,煎热服,汗出为度。
服后若利三五行为妙。
大病不过三五服,即内消,化毒尽矣。
-《种杏仙方》。
-药物组成白葛根4两(盐水浸1昼夜,取出晒干),白果芽(即银杏内青芽)1两(蜜水浸1日,砂锅内焙干),细芽茶4两,绿豆花4两(阴干),葛花1两(童便浸7日,焙),陈皮4两(盐水浸1日,焙),菊花蕊(未开口菊青朵头)4两,豌豆花5钱,真牛黄1钱,青盐4两(盛牛胆内煮1炷香,同胆皮共用)。
-加减 -功效解酒醉。
-主治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牛胆为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