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冲刺核心知识点
2022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第十一章知识结构与复习重点

2022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第十一章知识结构与复习重点
众所周知,对于大多数医学类考生来说,顺利通过每年国家组织的西医综合统考实在太难。
考研医学为帮助医学考研的考生备考复习,为大家整理了“2022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第十一章知识结构与复习重点”相关内容,为2022医学考研备考的考生们提供指导。
西医综合考研医学考研生理学
生理学包括12章的内容,共161个知识点。
首先生理学强调准确理解概念,尤其是生理学的相关名词,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记忆。
第二要把各个系统的功能调节抓住:比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以及正负反馈的问题。
生理学的复习,需要大家以大纲和教材为基础,做好适合自己的复习规划,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做历年以及相关的模拟试题。
第十一章内分泌知识结构与复习重点
考纲没有变化,重点内容各种激素的调节及生理作用.激素的调节是常考点,但一般情况同学们总喜欢单个激素去记忆,结果不容易记住很快忘记,其实整个激素的调节都是有规律的,只要大家善于总结就能很快记忆.还要记住哪些激素过多或缺少时所引起的症状,如: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易引起呆小症,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引起肢端肥大症,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易引起向心性肥大等.甲状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是两个较常考的激素,要注意二者的生理作用.内科学和生理学很多章节讲到对代谢产生影响的内容,经常考,希望同学们可以总结规律。
以上是考研医学为大家带来的“2022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第十一章知识结构与复习重点”,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想了解更多2022考研医学专业备考信息请关注专业备考栏目。
1。
西医综合考研复习之生理病理药理重点总结

1生理学细胞基本功能1.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放屁):高浓度→低浓度(只要是扩散就是高到低);不耗能;主要转运气体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通道:离子载体:葡萄糖、氨基酸(营养物质)主动转运→耗能(男主动追女、花钱)低浓度→高浓度(男人结婚之前是孙子、结婚之后是大爷)代表:钠—钾泵“单纯扩散是个P、易化扩散离子养(营养)、主动转运钠钾泵”“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普通细胞→易化扩散;葡萄糖进入肠、肾等器官→继发性主动转运”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属于出胞(大分子)2.细胞生物电、兴奋性兴奋性的核心:“电”(男人见到美女兴奋、放电)正常细胞:内钾外钠(和谐家庭→男人下班要回家,在外面女人流泪→咸的)电位:静息电位:静息状态(K+通透性增加、外流,把正电荷带到外面)→“静钾动钠”极化:“外+内-”→和谐家庭:男人(外)赚钱(+)、妇人(内)花钱、花到透支(-)K+外流→外+增加→外+内-(极化)超极化:负值增大(-70~-100mV)去极化:负值减小(-70~-50mV)复极化:从去极化恢复到“外+内-”(-50~-70mV)动作电位:受刺激、兴奋状态(Na+通透性增加、内流)上升支:Na+内流;下降支:K+外流阈值:是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值越高、兴奋性越低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0兴奋传导特点:“两根电线”(平行线):完整性(缺一不可);绝缘性(电线外面裹了一层绝缘皮);安全性(绝缘了就安全了);双向性(2根线、2个方向);不疲劳性、不衰减性(持续供电)3.骨骼肌收缩功能:“ACCA”→“神经肌肉接头前膜进去Ca2+出来ACh(乙酰胆碱)”Ca2+进入大脑、发出指令、释放ACh兴奋-收缩藕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管、藕联因子是Ca2+血液1.血液组成、特性内环境与稳态→内环胞外(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301(3个液,1个0:组织液、血浆、脑脊液、淋巴)动态平衡是稳态(内环境稳态是理化动态平衡)血液→组成:血浆+血细胞血浆蛋白:组成: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功能:形成胶体渗透压;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抵御微生物入侵(与上面对应)“鲜蛋(纤维蛋白)用白(白蛋白)胶(胶渗)水凝固(鲜蛋作用)后、有免疫(球蛋白)抵抗作用”理化特征:亮晶晶大盐粒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NaCl形成,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粘乎乎的鸡蛋清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组成,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考试的时候99.99%的物质合成部位都在肝,只有EPO的合成在肾。
生理学考点狂背

2017-4-1生理学考研西医综合考点狂背噜啦啦噜啦啦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3)第三章血液 (7)第四章血液循环 (10)第五章呼吸 (16)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19)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23)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25)第九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28)第十章内分泌 (34)第十一章生殖 (38)1.P4 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各部分体液的含量并不相等。
★2010N1A2.P4 人体各部分体液彼此隔开,因而各部分体液的成分有较大的差别,但各部分体液又相互沟通。
各部分体液中最活跃的部分是血浆,约占体重的5%。
★2010N1A3.P5 被称为内环境的体液成分是细胞外液。
★2005N1A4.P5 稳态为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稳态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
★2016N1A5.P5 神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需在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都完整的基础上才能正常进行;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被阻断,反射将不能完成。
★2002N1A6.P6 神经调节举例:肢体在受伤害性刺激时的回撤动作及肢体发起的随意运动、腱反射、心血管反射、呼吸反射、沙尘飞入眼球引起的闭眼动作、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等。
体液调节举例: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的正常进行、餐后血糖很快恢复正常水平的过程、正常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过程、大量出汗引起尿量减少。
神经-体液调节举例: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引起血压升高。
★★★★2014N1A 2015N1A 2006N1A 2012N122B7.P6 自身调节举例:肾动脉灌注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基本保持稳定;脑血流量在60~140mmHg范围内变动时保持相对恒定。
★★★1992N65A 1999N1A 2012N121B8.P6 体液调节通过体内某些特殊化学物质而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既可通过远距分泌作用于全身,亦可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等方式作用于局部。
考研备考西医综合重难点全解:生理学记忆攻略

考研备考西医综合重难点全解:生理学记忆攻略考研备考西医综合重难点全解:生理学记忆攻略以下是凯程考研为大家整理分享的2015考研西医综合考点预测,供大家参考!祝你们考研成功!加油!1.记忆:四排一凝一酶原0 期去级排卵前。
解释:四排指排尿,排便,排小孩(分娩),排卵。
一凝指血液凝固。
一酶原指胰蛋白酶原排卵前指E2 引发LH 峰。
1.血液的理化性质:正常血浆渗透压290-310mmol/L记忆:儿子救您(290)把你背到山上一洞(310)里,因为血已经渗透了衣服也许你认为很诡异,但是记住这种东西你要想象出那种场景,就会印象深刻。
记忆:曾家的(都是增加的)单纯(胆固醇)少女求(球蛋白)仙缘(纤维蛋白原)问红尘(红细胞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血沉)。
3.凝血因子:记忆:FⅢ:不存在于血浆中(在外面)。
FⅣ为钙离子。
FⅤ最不稳定,是易变因子。
口诀:三(Ⅲ)界之外(不在血浆中)武艺(FⅤ为易变因子)盖世(Ca2+是FⅣ)。
记忆:①辅因子:FⅢ、Ⅳ、Ⅴ、Ⅷ口诀:我(Ⅴ)师(Ⅳ)傅(辅因子)三(Ⅲ)八(Ⅷ)②被消耗因子:FⅡ、Ⅴ、Ⅶ、Ⅷ口诀:肖浩(消耗)霸(Ⅷ)占我(Ⅴ)妻儿(Ⅶ、Ⅱ)③依赖VitK:Ⅱ,Ⅶ,Ⅸ,Ⅹ.口诀:陪客(VitK)人喝酒(Ⅸ)丢失(Ⅹ)了妻(Ⅶ)儿(Ⅱ)。
④最不稳定的:Ⅴ,Ⅷ。
口诀:舞(Ⅴ)吧(Ⅷ)那地方不稳定。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常考的神经中枢外侧食水内侧饱:摄水中枢在下丘脑外侧区,饱中枢在下丘脑内侧日周体温交上后:日周期在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体温中枢在视交叉后防御反射近中线:防御反射中枢在近中线腹内侧区怕黑解释:帕金森病是黒质,纹状体病变诊断学肺的下界锁中六,腋中八;肩胛十肋查。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胸膜下界相应向下错两个肋间。
(今年北大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诊断学》填空题3 分)通气/血流比值记忆血液(河水),进入肺泡的氧气(人),血液中的红细胞(载人的船)。
306西医综合考研复习生理学口诀汇总

306西医综合考研复习生理学口诀汇总生理-脑电波的记忆口诀:α波(8-13Hz)是人在安静,清醒,闭目是出现β波每秒14-30次,当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或亢奋时出现此波。
θ波每秒4-7次,成年人在意愿受到挫折和抑郁,还有疲倦是出现。
但此波为少年(10-17岁)的脑电图中的主要成分。
δ波每秒1-3次,当人在婴儿期或智力发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极度疲劳和昏睡状态下,可出现这种波段。
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在早上起来时安静,清醒,闭目所以是α波。
(脑袋躺在枕头上,所以产生部位是枕部)起来以后要紧张的工作,于是产生了β波(要工作了需要用额部和顶部来思考问题了产生)紧张工作了一上午,到了中午有些疲倦了,于是是θ波(人一困喜欢揉自己的太阳穴,所以是颞部,和顶部产生)晚上下班了,要睡觉所以出现了δ波(睡觉的时候有侧睡和仰面睡觉,所以是颞部和枕部产生)生理-第一章数据内容:细胞内液是百分之四十,因为内是四画血浆占外液百分之五,因为blood就是5个字体液为百分之60,因为一提人体重最爱说60kg,是不是?也可以用1,3,52,4,6来记,不过这个不是偶的创意,哈哈1代表一个5%(血浆),3个5代表组织液(15%)2是细胞外液(20%),4就是细胞内液(40%),6就是体液(60%)生理-两个基底神经节疾病口诀:文武:新纹状体病变--舞蹈病(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舞蹈样动作,伴肌张力降低,)系多巴胺能系统相对亢进,故利血平(可耗竭多巴胺)可治疗;怕黑:双侧黑质病变--帕金森病(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常伴静止性震颤)系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受损,可用左旋多巴治疗。
生理-有关促胰岛素分泌的因子关于促进胰岛素分泌有"二促一缩一抑"即"二促"----促胰液素促胃泌素"一缩"----缩胆囊素"一抑"----抑胃肽除抑胃肽是胰岛素的依赖因子,其他三个是通过间接升高血糖引起胰岛素分泌的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口诀: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小结(想像记忆)视锥细胞:圆锥形,由于针尖很小,如果均匀分布就要在视网膜中心,因为中心一般处于统治地位,所以含3种色素,而且能力很强感受强光,有色视觉,又由于中心只有一个,所以视锥细胞数量少.相反的就是视杆细胞:杆状,视网膜周边,1种色素,能力差,感受弱光,无色视觉,但数量多.------九局下半生理-生殖细胞分泌-阿呆口诀:刺客搞乱皇台王(分泌雌激素的细胞组织)颗粒细胞睾丸卵巢黄体胎盘网状带乱忘稿件--你熊!(分泌雄激素的细胞组织)卵巢网状带睾丸间质细胞质疑洁白---支持细胞分泌(抑制素雄激素结合蛋白)生理-制胃酸分泌的因素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上前方一高山上:上皮生长因子前:前列腺素方:脂肪一:生长抑素,肠抑胃素(胰泌素、抑胃肽等)。
306西医综合考研真题笔记生理学重点笔记(三)

306西医综合考研真题笔记生理学重点笔记(三)第五章呼吸1、剪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剪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家兔呼吸变深变慢,这是因为肺扩张反射对吸气的抑制所致。
肺扩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气管到支气管的平滑肌肉,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
吸气时肺扩张牵拉呼吸道,兴奋肺牵张感受器,冲动沿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到达延髓,在延髓内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使吸气切断机制兴奋,切断吸气,转入呼气,是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和频率,当剪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使家兔吸气不能及时转入呼气,出现吸气延长和加深,变为深而慢的呼吸。
2、简述吸气中CO2的增加引起呼吸运动增强的重要机制。
CO2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一定水平的PCO2对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是必要的。
吸入气中的CO2增加时,肺泡气的PCO2升高,动脉血的PCO2也随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CO2刺激呼吸时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的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中枢化学感受器再CO2引起的通气反应中起主导作用。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1、简述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3)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4)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他们的吸收。
(5)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2、胃液的成分及作用。
1)盐酸A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B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C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D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他们的吸收。
E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2)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本身也可以激活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是水解苯丙氨酸或酪氨酸所形成的肽链,使蛋白质水解成和胨。
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知识框架复习重点

30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知识框架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考纲没有变化,重点考察的就是正负反馈调节.自身调节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例子.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而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必须记清楚这些代表性的例子,尤其是正反馈和自身调节的例子.还要注意联系后面章节区分哪些是正反馈哪些是负反馈,举例说明如血液凝固过程.分娩过程.排尿排便反射等这些都是正反馈,再如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
甲亢时TSH分泌减少等都是负反馈,同学们应总结出一些例子,在解题时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生理过程中,既无闭合回路又无调定点的不属于反馈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这一章比较重点,每年都会有本章的考题,大的重点就是物质的交换和动作电位。
这将会涉及到今后各个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必须深入的理解加以牢固记忆。
几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如果比较起来记忆在解题时更容易区分。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要理解去记忆。
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局部电位的例子,如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PSP、IPSP等都是局部电位,同时大家还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局部电位和局部电流的区别,局部电位是指没有达到动作电位水平,而局部电流则是指动作电位的传播方式,要注意区分二者。
第三章血液主要是对血液成份及功能做了介绍,对今后血液学和呼吸系统做的基础。
血量为全身血液的总量,成年人血量占总体重的7%-8%。
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注意二者的区别,另外渗透压的高低与溶质的颗粒数成正比,而与颗粒种类及颗粒大小无关,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晶体渗透压决定。
要重点注意生理性止血为常考点,其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为纤维蛋白溶解。
生理止血过程中,凝血块形成的血栓会堵塞血管,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会被逐渐降解液化,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畅通。
第四章血液循环重点内容还是心肌细胞的生物电以及血压调节等部分,本章是生理学的一个大的重点章节,内容繁多,需要全面理解掌握。
★历年生理考研西医综合试题重要知识点

★历年考研西医综合试题重要知识点(按照7版教材顺序):(一)绪论★内环境:指细胞外液(以区别于整个机体所处的外环境)。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被阻断,反射将不能完成,神经调节将不能进行。
★神经调节特点: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最主要形式;自动化、快速、准确、持续时间短暂;体液调节特点:通过特殊化学物质实现;反应速度慢、不够准确、作用时间持久、作用范围广.人体内多数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接受神经的支配,这种调节称为神经-体液调节(如: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自身调节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如:肾动脉灌注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基本保持稳定.★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稳态最重要的机制为:负反馈★反馈信息:受控变量的改变情况★负反馈常用实例:减压反射、肺牵张反射、动脉压感受性反射、代谢增强时O2及CO2浓度的调节、甲亢时TSH分泌减少、绝经后卵巢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促性腺激素浓度升高正反馈常用实例:排尿排便反射、分娩过程、达到阈电位时Na+通道开放、血液凝固过程、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排卵前雌激素浓度升高引起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分泌(二)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膜外表面糖链可作为:抗原决定簇、膜受体的可识别部分★经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O2、CO2、NH3、N2、水、乙醇、尿素、甘油等★无饱和现象的转运方式: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Na+、Ca2+的跨膜转运:主动转运(钠泵、钙泵)、经通道易化扩散(钠通道、钙通道)、经载体易化扩散(钠—葡萄糖同向转运体、钠氢交换体、钠钙交换体等)水分子的跨膜转运: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单胺类、肽类激素、碘的摄取: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继发性主动转运(在小肠黏膜上皮的主动吸收,依赖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和钠泵的耦联活动得以实现);经载体易化扩散(葡萄糖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产生生物电的跨膜离子移动属于: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与生物电产生有关的转运方式:经通道(包括电压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钠泵: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上,是一种镶嵌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分解ATP而获能的功能,以维持细胞膜内外的Na+、K+浓度梯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西医综合生理学冲刺核心知识点细胞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主要有:●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为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钠泵活动形成的Na+和K+跨膜浓度梯度是细胞发生电活动如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基础;●钠泵活动的生电效应可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直接参与了静息电位的形成;●钠泵活动建立的Na+跨膜浓度梯度可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势能储备。
钠泵抑制剂哇巴因阻断钠泵活动。
离子通道受体包括烟碱N 型乙酰胆碱受体及多种氨基酸的受体(谷氨酸促离子型受体、甘氨酸受体、γ氨基丁酸A 受体)。
G 蛋白偶联受体包括儿茶酚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氨基酸类递质、几乎所有多肽和蛋白质类递质受体(钠尿肽家族除外)。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的配体可为胰岛素及多种生长因子,鸟苷酸环化酶受体的配体为钠尿肽与NO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的配体可为转化生长因子。
招募型受体的配体为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等。
酪氨酸激酶结合型受体的配体是各种生长因子和肽类激素,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生长激素、催乳素和瘦素等。
核内受体的配体包括维生素D、维A酸、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
静息电位1. 概念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内负外正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RP)。
2. 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①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的浓度差钠泵→内高钾、外高钠②静息时细胞膜对离子具有相对通透性在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以K+为最高,因为细胞膜中存在持续开放的非门控性钾通道→钾外流当电位差驱动力增加到与浓度差驱动力相等时,电-化学驱动力即为零,此时该离子的净扩散率为零。
这种离子净扩散为零时的跨膜电位差称为该离子的平衡电位。
测得的静息电位值与计算所得的EK 接近,而与ENa 相差较远。
但是,静息电位的实测值也并不等于EK,而是略小于EK,其原因是胞膜对Na+也有一定的通透性。
③钠泵的生电作用3.静息电位影响因素①细胞外液K+浓度:在当细胞外K+浓度升高时,K+平衡电位绝对值减小,静息电位绝对值也相应减小。
②膜对K+和Na+的相对通透性:如果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静息电位更趋向于EK;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则静息电位更趋向于ENa。
③钠泵活动水平:钠泵活动增强时,膜电位超极化;反之,则可使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动作电位(AP)1. 概念及特点2. 组成时相锋电位=升支(去极相)+降支(复极相)动作电位的主要部分,被视为动作电位的标志。
后电位=去极化(负后电位)+超极化(正后电位)3. 特征①“全或无”现象:动作电位幅度不会随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强而增大②不衰减传播:动作电位幅度和波形在传播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
③脉冲式发放:有不应期,不能总和。
4. 产生机制(1)上升支:钠内流(2)下降支:钾外流某离子通道开放= 膜对该离子通透性↑=某离子膜电导(G)↑上升支:膜电位去极化→GNa↑→ 钠内流→膜去极化,直至接近Na+平衡电位钠离子再生性循环,正反馈下降支:GNa↓、GK↑→钾外流→膜复极化去极化→GNa↑ (在前),GK↑(在后)超射值与钠平衡电位接近电-化学驱动力=(Em-EX)Em:某一膜电位EX:某离子平衡电位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代表大小。
正号为外向,负号为内向。
5. 动作电位的触发①阈刺激:固定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能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
②阈电位:只有当某些刺激引起膜电位去极化到一个临界值时才能形成动作电位,这个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6. 离子通道的状态①电压门控性钠通道:别名特点所处膜电位水平激活门失活门静息备用不内流,但能静息电位水平关闭开放激活开放钠内流动作电位上升支开放未关闭失活-- 现在不内流,且任何条件均不能使钠内流动作电位下降支开放关闭#电压门控钾通道两种功能状态,即静息态与激活态。
只有一个激活门(n 门)。
7.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的传导局部电流:动作电位产生后,在兴奋区与邻近未兴奋区之间的电流称为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流动的方向在膜内侧是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
跳跃式传导:在有髓神经纤维,快,减少能量消耗。
兴奋性及其变化●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或动作电位本身可称为兴奋。
动作电位为兴奋的标志。
●可兴奋细胞包括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
●兴奋性为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奋性高低可以用刺激的阈值大小来衡量。
阈值愈小,兴奋性就愈高。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兴奋性无低于正常高于正常低于正常动作电位阶段锋电位负后电位正后电位钠通道性状先激活后失活部分失活、部分备用(复活)完全复活局部电位细胞受到刺激后,少量离子通道开放形成的、不能向远距离传播的膜电位改变称为局部电位。
体内的局部电位包括终板电位、突触后电位、感受器电位与发生器电位。
动作电位局部电位刺激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幅度较大小离子流动大量钠通道开放,产生再生性循环(正反馈)钠通道少量开放,或其他通道开放膜电位变化去极化去极化或超极化特点全或无等级现象=非全或无不衰减性传导电紧张扩布=衰减性传导有不应期=不能总和=脉冲现象无不应期,可以总和肌细胞的收缩1.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乙酰胆碱酯酶位于终板膜外侧,可分解而消除Ach#量子释放指ACh的释放是以囊泡为基本单位进行的,一个囊泡即为一个量子。
#在静息状态下,单个囊泡自发释放而引起终板膜微弱的去极化,此电位变化被称为微终板电位(MEPP)。
2. 横纹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T管动作电位→L型钙通道激活→钙释放通道开放,释放Ca2+→胞质内Ca2+浓度↑→Ca2+与肌钙蛋白TnC 结合→肌丝滑行,→SR中的钙泵回摄Ca2+→肌肉舒张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Ca2+是重要的耦联因子,发生部位在骨肌的三联管结构或心肌的二联管结构。
3. 横纹肌细胞的收缩机制4. 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1)前负荷初长度常用来表示前负荷。
初长度↑→肌肉收缩张力(主动张力)先升后降最适初长度, 即产生最大收缩张力的初长度最适初长度时全部横桥都能发挥作用,而且肌丝间的相互关系也最适合于横桥的活动。
(2)后负荷收缩张力与后负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可用收缩张力的大小来表示后负荷。
后负荷↑→收缩张力↑肌肉收缩速度↓后负荷较大时,横桥头部摆动速度减慢,横桥周期延长,因而每瞬间有较多数量的横桥处于产生和维持张力的状态3. 肌肉收缩能力胞质内 Ca2+浓度升高横桥 ATP 酶活性升高肌肉收缩能力提高可导致长度-张力关系曲线上移、张力-速度关系曲线右上移。
4.收缩的总和(1)单收缩:当动作电位频率很低时,每次动作电位之后出现一次完整的收缩和舒张过。
(2)不完全强直收缩:若后一次收缩过程叠加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舒张期,所产生的收缩总和;(3)完全强直收缩:若后一次收缩过程叠加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收缩期,所产生的收缩总和。
在等长收缩条件下,完全强直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可达单收缩的 3 至4 倍。
这是因为肌细胞动作电位的高频发放能使胞质中Ca2+浓度持续升高。
在整体生理情况下,骨骼肌的收缩几乎都以完全强直收缩的形式进行。
循环心动周期的长度与心率成反变关系。
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程度更大。
具体过程收缩期压力房室瓣半月瓣血流特点等容收缩期Pa<PV<PA 关闭关闭无室内压上升最快动脉压最低 94 快速射血期Pa<PV>PA 关闭开放出室内压最高 03动脉压最高减慢射血期Pa<PV<PA 关闭开放出-具体过程舒张期压力房室瓣半月瓣血流特点等容舒张期 Pa<PV<PA 关闭关闭无容积最小 03 快速充盈期Pa>PV<PA 开放关闭入-减慢充盈期Pa>PV<PA 开放关闭入-心房收缩期Pa>PV<PA 开放关闭入容积最大 94;11心房收缩期间,进入心室的血量约占心室总回流量的 25%。
心房的收缩起着初级泵的作用。
心室血液充盈主要依靠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心音心音机制标志第一心音S1 房室瓣关闭心室收缩开始第二心音S2 半月瓣关闭心室舒张开始心脏泵血功能评价 1.每搏输出量(搏出量)指一侧心室一次心脏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左右相等2.射血分数指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对早期发现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具有重要意义3.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心排血量)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心率×搏出量左右基本相等 4.心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m2)对不同身材个体的心功能在动脉血压水平不同的个体之间,或在同一个体动脉血压发生改变前后,用心脏做功量来比较心脏泵血功能更显其优越性在正常情况下,左、右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但肺动脉平均压仅为主动脉平均压的 1/6 左右,故右心室的做功量也只有左心室的 1/6 左右。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心室肌的前负荷(1)相关指标:初长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舒张末期压力(2)影响:前负荷↑→心肌收缩力↑→搏出量↑→每搏功↑●这种通过改变心肌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缩力改变的调节,称为异长自身调节●这种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可增强心室收缩力的现象称为心定律或富兰克-斯塔林(Frank-Starling)定律。
反映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与搏出量或每搏功关系的曲线,称为心室功能曲线(Frank-Starling曲线)●与骨骼肌不同的是,曲线不出现明显的降支。
只有在发生严重病理变化的心室,才出现降支。
●正常心室肌具有较强的抗过度延伸的特性。
心脏的可伸展性较小,主要是由于肌节内连接蛋白限制肌节的被动拉长。
此外,心肌细胞外的间质内含大量胶原纤维这也使心肌不易被伸展。
(3)意义●对微小变化(如体位改变、动脉血压突然升高、在左右心搏出量不平衡等情况)进行精细的调节●使心室射血量与静脉回心血量之间保持平衡●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压力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2. 后负荷(1)相关指标:大动脉血压(2)影响:大动脉血压↑→等容收缩期↑,射血期↓→射血速度↓,搏出量↓搏出量↓→剩余血量↑→心室末期容积↑→搏出量↑在整体条件下,正常人主动脉压在80-170mmHg范围内变动时,心输出量一般并不发生明显的改变。
3. 心肌收缩能力●活化的横桥数目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是影响收缩能力的主要环节。
●活化的横桥比例取决于胞质内Ca2+浓度和肌钙蛋白对Ca2+的亲和力●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可使心室功能曲线向左上方移位●这种通过改变心肌收缩能力的心脏泵血功能调节,称为等长调节4.心率心率过快(>160-180 次/分)→心室舒张期时程↓→心室舒期充盈量↓→搏出量↓→心输出量↓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1. 波形特点(1)动作电位 0 期:幅度大,速率快(2)动作电位 2 期(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显著长于神经、骨骼肌动作电位的主要原因,为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所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