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创新之道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索尼

索尼

案例7-7 从硬件跨入内容—索尼收购战略一、案例简介1946年5月,索尼公司(以下简称索尼)的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共同创建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后于1958年更名为索尼株式会社,总部设在日本东京。

随后,这家坚持不懈地追求技术创新和独到的设计风格的公司带来了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第一台便携式立体声音响、第一台激光唱片机和第一个有三维画面效果的家用电视游戏控制台等众多产品,并成为第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日本公司。

多年的发展,索尼由一个小小的收音机修理店壮大成为一个运营收入超过500亿美元,雇员数目超过168 000人的全球巨人。

成为世界上民用电子、工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及娱乐业等领域的先导之一。

本案例将介绍索尼发展历程中几起极为重要的并购,这些并购促使索尼由一个硬件制造商转型成为一个内容提供商,从而奠定了世界数字娱乐界的霸主地位。

1968年3月,索尼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合资成立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索尼唱片公司,索尼占50%股份,这项合作展开了索尼向内容提供商跨进的步伐。

1988年1月,索尼出资获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索尼唱片公司的100%股份,成功将其收购,并于1991年1月更名为索尼音乐娱乐公司(SME,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从此,索尼正式向外界宣布做内容的决心,马不停蹄地于一年后——也就是1989年11月——出资34亿美元购买美国哥伦比亚影视娱乐公司,更名为索尼影视娱乐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数字娱乐内容提供商之一。

2005年4月,在对哥伦比亚影业公司整合完成后,索尼联合几大财团发起了对美国另一影业巨头——米高梅的收购,这次成功的收购,正式宣布了拥有强大的硬件生产能力和内容提供能力的索尼已成为世界数字娱乐绝对霸主。

从硬件到内容,综观索尼的发展思路,并购成为实现这样一个转变的主要法宝,也正是按照不断并购业内巨头的这条思路,索尼将自己打造成了数字娱乐产品的国际巨头。

积极创新-14个成功案例(1)

积极创新-14个成功案例(1)

5、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 6、彈性、不受制於框框或已定計劃 7、預備後著 8、創意適時適度,既鮮活也有章法
第二法則: 掌握有效的要求資訊
樹立目標並為其實現而奮鬥,固然是領導人成功的法門。但新點子決不會 從天而降,更不是繆思(Muse)附身之結果。再說,即有新點子,也不能確定它 們是可行的和有效的。1970年代,日本新力公司(Sony)發明了「U制式」(UMatic)的錄影帶匣子,並由此出發而生產了Betamax 制式的錄影機,把錄影活 動和欣賞錄影帶的娛樂帶進普通的家庭裡。然而,新力並沒有因此而取得錄影 機這個市場的霸主的地位。掌控這個市場和制式標準的是此新力公司小得多的 JVC,它以VHS制式取得錄影機霸主的地位。
JVC的企業規模雖然不大,也曾雄據音響產品市場一時。然而在五十年代至 七十年代的20多年的期間,它無論在生產或行銷上,均出現嚴重滯後的情況。 這情況要到其創出造VHS制式錄影機後,才得扭轉過來。它的成功,應歸功於其 公司的產品研發部門的主管工程師高野鎮雄及其部屬白石勇磨。
高野鎮雄和白石勇磨兩人的致勝之道很簡單,就是以顧客為尊,訂定產品 標準時,以顧客所欲為其所欲,使其產品因符合顧客的需要而贏得市場。「顧 客為尊」的服務態度,不僅僅在討顧客的歡心,而在從他們那裡取得資訊,認 定問題所在,對個人解決難題的能力當有幫助。
包爾曼(Bill Bowerman),本是美國奧瑞岡大學田徑隊的教練,深曉不良的運動 鞋對田徑運動員的壞影響有多大,決心製造合可以保護田徑運動員足部的運動鞋,使 他們能發揮其其潛能,取得好成績。果然在不久後,製造出其心中的運動鞋,並找到 一些田徑運動員穿上來參賽,效果不錯。 漸漸有不少慕名的運動員拜訪包爾曼,請 求他為他們造鞋子,使他成為除了是名田徑教練外,還是有名的製造運動鞋的專家。 後來他和其學生耐特 (Philip Knight) 他合作創業,成立了藍帶運動用品公司(Blue Ribbon Sports Inc.,後易名耐吉公司) 。經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終成功地建立了 耐吉品牌,雄霸運動鞋產品數十年。

索尼案例分析

索尼案例分析

索尼市场战略诊断分析一、案例背景分析近日,索尼产品质量再度出现问题。

其 5 款平板电视因为软件问题导致产品故障。

数月前,索尼就因数码相机质量不合格被质监部门处罚,还由于一度对消费者拒绝退换不合格品受到谴责。

此外,在全国首次经济普查中,索尼还被指出瞒报虚报销售额的问题。

短短数月,索尼在中国经历了“质量门”、“信任门”危机。

一系列事件发生在索尼这样一个跨国企业身上,使得我们不禁要问,索尼这是怎么了?难道这只是简单的质量问题、技术问题或服务态度问题吗?在我们看来,这主要是索尼全球发展战略出了问题,从而引发的产品技术落后、质量不稳定、企业不可信任等问题。

索尼一直以“核心技术、差异化产品与高端定位”的竞争优势,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其发展模式一度被奉为全球制造业的典范。

但在随后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以三星为代表的新势力量迅速出位,通过技术创新,迅速在全球消费者类电子占据了有利地位。

索尼原有的技术领袖地位开始被逐步分解和攻破,而差异化产品的属性越来越不明显,与此同时产品高端的定位却一成不变,最终造成了后来者凭借领先的技术和贴切的价位获得的市场。

此外,索尼的品牌也在长期竞争中面临着不断老化和褪色的危机。

随后,2001 年开始索尼首次出现巨额亏损,近两年来索尼的电子业务仍然持续亏损。

对于索尼的亏损,一方面由于其过于专注于游戏、娱乐市场,而忽视电子硬件市场的投入,但收益不大。

另一方面,传统电视机、DVD 等设备的原材料上涨、价格持续下跌。

于是,霍华德·施均格接替出井伸之担任索尼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

霍上台之后,迅速确立了电子业务的核心业务,并将进行资源集中支持。

索尼是最早拓展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之一。

与欧美跨国企业相比,以索尼、松下为代表的日企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通过领先的技术与产品、贴近市场的推广策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中国正在成为支撑索尼战略转型的重要市场,但索尼对待中国消费者态度上差异却令人费解。

索尼的创新企业文化

索尼的创新企业文化

索尼的创新企业文化索尼,这个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的科技公司,自1946年成立以来,一直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持续的创新精神引领着全球的科技产业。

这一切的成功,都源于索尼独特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

一、索尼的企业文化:激情创新,追求卓越索尼的企业文化以“激情创新,追求卓越”为核心。

公司鼓励每一位员工积极提出新的想法和观点,不畏挑战,勇于尝试。

这种创新精神深深根植于索尼的企业文化中,使得公司始终保持在行业的前沿,不断推出引领行业潮流的新产品。

二、鼓励尝试,宽容失败在索尼,失败是被看作是成功的阶梯。

公司鼓励员工大胆尝试,即使在面对失败时也不会被指责,反而会被鼓励并给予新的机会去尝试。

这种对待失败的态度,使得员工敢于去尝试新的想法和创新,推动了公司的持续进步。

三、尊重个体,激发潜力索尼的企业文化中深深地体现了对个体的尊重和重视。

公司相信每一个员工都有其独特的才华和能力,只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激励,就能激发出他们的潜力。

这种尊重个体的文化,使得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更愿意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公司的成功贡献力量。

四、全球化视野,社会责任索尼的企业文化也强调全球化视野和社会责任。

公司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也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这种视野和责任感,使得索尼在公众中赢得了广泛的好感和尊重。

总结:索尼的创新企业文化是其持续成功的关键因素。

这种文化鼓励创新、尊重个体、激发潜力、追求卓越,并具有全球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正是这样的企业文化,使得索尼能够在科技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不断推出令人瞩目的新产品,并且在社会中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对于那些希望在创新中取得成功的公司来说,学习索尼的企业文化是值得借鉴的。

日本索尼公司转型期创新发展研究引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电子消费品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期,日本索尼公司(Sony Corporation)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sony 设计管理案例

sony 设计管理案例

索尼设计管理案例分析日本索尼公司是由盛田昭夫、井伸大于1946年创办的,当时公司的资金只有19万日元,经过30年的发展,它的年销售额超过了6000亿日元,并将其业务成功拓展到世界,成为日本的代表性企业。

从1979年索尼推出Walkman卡式随身听以来,索尼便长期占据着消费电子产品时尚界的头号交椅,精巧、时尚、优质、似乎是索尼产品的代名词。

索尼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同那些无所不在的创新和充满灵性的设计是密不可分的,这些创新设计来源于其公司文化和对设计的重视及对设计的高效管理。

以下从五个方面结合索尼的文化、索尼设计来谈索尼的设计管理及对我们的启示。

一、重视产品的研发和设计索尼从建立伊始就重视技术的革新和产品的研发。

众所周知,索尼的工业设计核心———创造中心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其发展的轨迹和索尼的业务拓展密不可分。

索尼的第一个创造中心于1961年在东京成立;1968年,为了迎合索尼在美国飞速增长的业务,索尼在美国成立了第二家创造中心;在随后的10年时间,索尼将触角伸向欧洲,在1980年顺理成章地成立了欧洲的创造中心。

20世纪90年代,索尼嗅到了亚太地区的商机,于1993年将创造中心开到了新加坡,主要是开发以亚洲为市场的设计。

90年代末至2000年以来,中国市场的消费电子产品持续“高烧”,索尼高层认为在设计领域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强化在中国的设计开发力量,完善设计集团功能,终于将第五家创造中心设在中国。

继2005年4月索尼在上海成立中国设计工程集团后,8月,隶属于设计工程集团的创造中心也正式成立,主要为索尼在中国设计的产品进行外观、界面及创意等工业设计,其设计团队将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喜好、生活方式等量身设计各类消费电子产品新品,范围涵盖家庭娱乐、信息产品、大屏幕彩电到便携产品等索尼的全线产品。

索尼全球工程设计集团创造中心是索尼战略核心重地,这一点我们从索尼的整个集团的组织架构及管理安排上可以看出:在索尼,全球工程设计集团创造中心直接对集团主管品牌策略和创造中心的高级副总裁盛田昌夫(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之子)负责。

索尼消费者教育案例分析(3篇)

索尼消费者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索尼公司(Sony Corporation)是一家总部位于日本的跨国公司,成立于1946年,主要业务涵盖了电子产品、游戏、娱乐和金融服务等领域。

索尼以创新和技术领先著称,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

在我国,索尼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索尼公司开始重视消费者教育,以提高消费者对索尼产品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本文将以索尼消费者教育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其在消费者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

二、索尼消费者教育案例分析1. 索尼消费者教育目标索尼消费者教育的主要目标包括:(1)提高消费者对索尼品牌和产品的认知度;(2)提升消费者对索尼产品的购买意愿;(3)培养消费者对索尼产品的忠诚度;(4)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降低售后服务成本。

2. 索尼消费者教育策略(1)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渠道索尼公司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开展消费者教育。

在线上,索尼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渠道发布产品信息、使用教程、用户评价等内容,让消费者全面了解索尼产品。

线下,索尼设立体验店、举办产品发布会、开展线下培训等活动,让消费者亲身体验索尼产品的魅力。

(2)多样化的教育内容索尼消费者教育内容丰富多样,包括:① 产品知识普及:介绍索尼产品的技术特点、功能优势、适用场景等,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② 使用技巧分享:提供产品使用技巧、故障排除方法等,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③ 售后服务介绍:告知消费者售后服务政策、联系方式等,增强消费者对索尼品牌的信任;④ 消费者互动:通过线上论坛、线下活动等形式,鼓励消费者分享使用心得、交流使用经验,增强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3)精准定位的教育方式索尼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采取精准定位的教育方式。

例如,针对年轻消费者,索尼推出“青春派”系列,强调时尚、个性化的特点;针对家庭消费者,索尼推出“家庭影院”系列,满足家庭观影需求。

3. 索尼消费者教育成果(1)品牌知名度提升:索尼消费者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得索尼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得到显著提升;(2)产品销售增长:通过消费者教育,索尼产品销售业绩逐年增长;(3)售后服务满意度提高:消费者对索尼产品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售后服务投诉率明显下降;(4)消费者忠诚度增强:索尼消费者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得消费者对索尼品牌的忠诚度得到提升。

索尼公司案例分析

索尼公司案例分析

索尼公司近年经济连年亏损案例分析一、问题背景索尼(SONY),是日本的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索尼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

索尼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后,以技术研发为中心,研发出了晶体管技术、特玲珑映像管技术,在之后凭借着walkman随声听、PS游戏机等注重用户体验的产品占领了大部分电子产品市场,也通过收购哥伦比亚三星电影公司、米高梅电影公司等美国企业打进了欧美市场,发展了娱乐影音领域。

凭借这些索尼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民用及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信产品核心部件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

它在音乐、影视、电脑娱乐以及在线业务方面的成就也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和娱乐公司。

然而进入了21世纪,随着互联网络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加速发展,SONY所触及的电子领域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世纪的竞争过程中,SONY正在逐渐丧失上世纪积攒下来的优势。

公司财年亏损,甚至有人造谣索尼公司濒临破产。

二、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1、产品设计与市场需求脱节在索尼看来,先驱精神始终放在第一位,利润才是第二位。

然而,正是因为索尼太注重创新,为了创新而创新,却没有注重市场的需求。

索尼成功与否是有设计师的理想主义与市场的现实主义所决定的,如果两者交织,那便会获得巨大的成功,如walkman随身听,PS 游戏机。

但当两者相悖时便会失败。

现在SONY的技术人员开始有了一种无视市场趋势而开发产品的倾向,比如说MP3格式的音乐播放器因其文件体积小、音质不错受到推崇,所以一向标新立异的苹果公司很好地注重了这个市场需求,推出了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获得了全球范围内的成功,然而SONY公司由于执着于独自设计的Atrac音乐文件格式,希望能够再一次用独创的技术占领市场,但这样索尼是绝对不会得到消费者的支持的,结果只能是被市场排挤,受到市场的冷落。

索尼的创新企业文化

索尼的创新企业文化

索尼企业文化1、索尼的愿景通过创造的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方式是索尼的目标。

索尼不只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索尼同时也是娱乐公司,能为大众制造快乐和感动。

索尼永远为引领人们进入最新最好的生活方式而努力,用附加了情感价值的产品带给人们无限的娱乐享受。

2、索尼的核心价值观·梦——追求完美:追随美好梦想的探求之心永无止境索尼是“造梦”的公司,始终矢志不渝为创造一种全新的娱乐生活方式而努力,想别人想不到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并尽力使索尼的每一件产品都臻于完美。

·愉——打动每个人的心灵:激荡彼此的心灵,分享快乐和感动在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索尼一直坚持不懈地追求全新的技术和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

“打动每个人的心灵”是他们的梦想,索尼希望通过他们创造的每一款前所未有的产品与全世界每个人分享生活的惊奇、喜悦和感动。

·创——求新创异:孕育丰富的创造力,不断孵化新的惊奇索尼一直对“变化”非常敏感。

回顾历史,在时代和人们价值观发生变化的时期,索尼总是能把握变化的先机,创造出“世界第一”、“世界最小、最轻”的划时代产品。

索尼对最新技术永远止境的追求和在产品设计方面长期以来沉积磨练的独特灵感使他们对把握时代脉搏充满自信。

21世纪人类即将进入宽带网络时代,时代的变革将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索尼面向宽网时代提出了“无所不在的价值网络”的概念,以“无所不在”(随时随地连接网络)为核心,索尼产品将完美地链接在一起。

在宽网时代为人们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是他们今后最大的挑战。

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索尼来说,企业文化的灵魂——“求新创异”将是他们惟一永远不变的信念。

3、索尼的人才进念:索尼城堡是人修建的虽然索尼公司大了,时代变了,但以“建立自由豁达的理想工厂”这一理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事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索尼从创建之初就一直倾注力量遵循量才用人的原则来启用人才。

只有那些能够发现自己的能力,并找到适当工作的人,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并得到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接“make”和“believe”的那一个“点”是梦想不现实相遇的地斱, 是超越现实的起点,也是索尼在将想法变为现实过程中担仸的角色。 make.believe 将想象不现实、设计师不工程师、硬件不软件、电子不娱乐、 以及索尼不索尼用户连接起来。
1946年5月,盛田昭夫先生以19万日元共同创 立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1994
1993 1992
世界第一台高亮度、绿色发光二极管等离子平面显示器(Plasmatron)
广播用数字设备--Digital Betacam MiniDisc系列产品
1991
1990 1989 1988
采用超级特丽珑彩管的Kirara Basso 系列彩电
36英寸家用彩色高清电视--HD特丽珑 高分辨率8毫米摄录放一体机CCD-TR55 Mavica数销售网点,打开海外市场
2.使用统一品牌策略,强化品牌效应
3.打造高品质的品牌,实现高附加值
创新源于好奇 梦想成就未来 Believe that anything you can imagine, you can make real.
谢谢观赏
make.believe 象征着索尼的品牌精神。它代表了索尼的创造力,将想法变为现实的 能力,以及“创新源于好奇,梦想成就未来”的坚定信念。
一个统一的目标
1946年,在一起努力将想法变为现实的共同信念下,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创 立了索尼。那最初的火花带来了许许多多改变世界各地人们生活斱式的创 新。 今天,索尼通过影视、音乐、游戏、秱劢产品和电子产品继续改变着全球 各地消费者体验世界的斱式。 无论是一位音乐家头脑里的一首歌,一位导演的一个想法,戒者你想捕捉 的一幅画面,索尼都能提供令人们梦想成真的斱法和手段。
创新源于好奇 梦想成就未来
Believe that anything you can imagine, you can make real.
索尼公司(TYO: 6758, NYSE: SNE)(ソニー株式会社,Sony
Corporation),戒者索尼株式会社,简称索尼,日本东京为企业总 部,是横跨数码、生活用品、娱乐领域的世界巨擘,其前身是“东京 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创立于1946年5月,擅长公关手腕的盛田昭夫 不拥有技术研发背景的井深大共同创办,目前的经营团队由媒体娱乐 出身的霍华德·斯金格不拥有技术研发资历的中钵良治共同领导。 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及与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 关键零部件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乊一。它在音乐、影视、计算机 娱乐以及在线业务斱面的成就也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和娱乐公司。
• 2.研究开发阶段的专利战略
(1)利用专利情报为向导进行技术研究开发 SONY曾一度致力于电子照相机的研究,并 投入了数亿日元的资金,但当它发现在这项研制 工作中宝丽来公司已走在前头,而自己难以与之 匹敌时便毅然下马。而柯达公司因侵犯宝丽来公 司一次性成像照相机生产造成了巨额赔偿损失。 依据专利情报对开发计划及时进行修改。企业利 用专利情报除了保证研究开发课题的正确性外, 还可以开拓研究视野,启迪研究思路,提高研究 开发效率。
什么使索尼不众丌同?
”索尼是一家对内容创意有着深刻理解的技术公司。 索尼是一家对技术有准确感知和能力的内容公司。没有其他公司能同时拥 有这两斱面的能力。” -索尼公司董事长、CEO兼总裁 霍华德﹒斯金格爵士 通过独有的技术和娱乐的融合,索尼致力于以创新和愉悦精神为世界各地 的人们点燃激情。
中间的“点”的含义
• (2)实施外围专利网战略

SONY以电子核心技术为中心扩展,经营自己的 领域,在做核心技术的外围专利的基础上,不断地张 开专利大网,由电子行业内的多元经营走向多元化。 SONY凭借结实的专利网取得了竞争优势,由于专利 网的不断扩张,SONY由产业内的多元化走向了产业 外的多元化。SONY非常注重培养自己的核心技术, 每当出现新技术,只要与自己的研究、生产活动相关, 就会马上抓住机会,迅速应用到自己公司产品中来, 申请专利,撒开外围专利大网,利用专利伞保护,提 起诉讼防御诉讼。
创新源于好奇 梦想成就未来
Believe that anything you can imagine, you can make real.
定义
make.believe是全新的索尼集团品牌信息。 make.believe 将索尼在电子、游戏、影视、音乐、手机和网络服务领域的推广活劢 联合在一起。它的推出象征着索尼的创新精神,也是索尼集团第一次推出涵盖娱乐 和电子两大领域的统一品牌信息。它将重新点燃索尼品牌的魅力和激情。
在40多年后的今天,S-O-N-Y这四个字母如Sony创 始人最初期待的那样,已经成为全球最知名的品牌乊 一,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看到Sony产品和 众多喜爱Sony产品的人们。Sony创造的全新生活娱 乐斱式的影响也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
心怀梦想、充满创意的Sony将丌断加强S-O-N-Y这 一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让Sony品牌成为宽带网络时 代的第一!
(二)SONY专利策略
• 1.技术研究开发决策阶段的专利战略 SONY为适应专利战的需要,非常重视专 利情报。SONY在研究、开发、生产的协调过 程中密切注视国内外技术和市场动向,重视专 利情报部门的意见,确保SONY研发战略的正 确无误。SONY在联营、并购以及合资合作或 开展重大技术贸易时,也以专利情报为基础来 为其经营提供决策服务。
• (2)实施专利引进战略
• 专利引进战略就是购买他人的专利技术, 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消化吸收, 培养自己的核心技术,形成以技术为主体 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输出”的循环 机制,形成技术创新能力和基础。
3.研究开发成果完成阶段的专利战略
• (1)实施基本专利战略 •
SONY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坚持自主创新, 拥有更多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应通过专利投资组 合分析和专利群聚分析,及时选择合适的竞争对 手的专利组成专利联盟,使企业的发展跟上时代 的节拍。加入专利联盟,并通过专利维权对侵权 企业诉诸于法律途径,获得法律救济,通过这些 可以看出SONY对基本专利战略运用得比较成熟。
的产品
产品开发大记事
1999 1998 1997 具有版权保护功能MagicGate的MS记忆棒及相关MS随身听 Memory Stick 记忆棒产品;超级音频CD(SACD)及相关产品;娱乐 型机器人AIBO DVD 视频播放机
1996
1995
VAIO个人电脑; 全平面特丽珑彩色电视
家用数 字摄录放一体机Digital Handycam; DVD基本格式规格确立; Glasstron个人头带式液晶显 示器; Cybershot数码照相机
1987
1985 1985 1985
DAT播放机
8毫米摄录放一体机 1/2英寸广播用摄录放一体机Betacam Walkman随身听
1975
1968 1963 1963
家用Betamax录像机
特丽珑"Trinitron "彩色电视机 世界第一台晶体管微型录像机 世界第一台晶体管电视机
1955
1950
但是在那时,"日本制造"几乎是低质廉价货的 代名词。虽然在日本国内有许多出类拔萃、 充满热情的天才技术人员,可是他们却缺乏 足够的知识和资本积累。此外,国内疲软的 贩买力也使大家把销售的目光放在了拓展海 外市场上。
我们把原来日本式的公司名字改得非常西化, 这在当时无论如何都属于勇敢乊举,足以令世 人瞠目。我们只是希望取个世界上仸何一个国 家的人都能容易地读出和记住的公司名字,让 这个名字成为对产品负责、让消费者信仸的同 义词。
日本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
日本第一台磁带录音机---G型机
SONY产品特点
的技术创新与专利引进策略
(一)SONY的技术“土拨鼠精神”
• 在SONY发展的早期,曾被日本媒体评价为“土拨鼠”。 所谓土拨鼠,指的就是实验的牺牲品。土拨鼠精神的 精髓就是“开创自己的道路,做别人不曾做过的事情”, 简单的说就是创新。SONY技术人员的创新精神坚持 了创新的“三不”法则:“绝不模仿,绝不妥协,绝不 放弃”。正是由于SONY坚决贯彻这一精神,才使其 一度独领新技术之巅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