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阅读答案
2021年新高考2高考语文(解析版)

B.讲的是网络基准意识中的两点,不全面;
C.从底线意识讲如何规范网民的文明观念,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不全面。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文章开头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
5.(1)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网络行为规范,更触犯了法律强制性的禁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2)这样的青年不懂得“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缺乏必要的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导致网络行为失范;(3)他们违反了“五不”原则中的“不伤害”,属于无意作恶,侵犯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4)他们应当学习网络基准意识中“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合格、文明的青年网民。
祖逖原文及翻译赏析

祖逖原文及翻译赏析祖逖原文及翻译赏析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①,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②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③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④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主簿:州、府长官的佐僚,主管文书簿籍。
②睿:司马睿,即以后东晋的元帝,当时任左丞相。
③郡国:指全国各地。
郡,地方行政区域名称;国,皇帝分封的藩国。
④当时世家大族的私人军队叫“部曲”,由本族贫民、佃户组成。
【文言知识】词的本义及引申义“济”的本义是“过河”或“渡”,成语有“同舟共济”。
上文中的“复济”指再一次渡江。
由“渡”引申为“救助”、“救济”,此类行动是帮助别人渡过难关,如“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中山狼传》)中的“济”就是此意。
再引申为抽象的“完成”、“成就”,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赤壁之战》)中的“济”即是“完成”之意。
【译文】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和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一起睡觉,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不吉祥的叫声。
”于是起床舞剑。
等到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
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于是就让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
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人人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果真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让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向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让祖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闻鸡起舞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闻鸡起舞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逖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
……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
侨居阳平。
年二十四。
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
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
中夜问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11. 给下列各词中的“辟”字注音、解释。
议论精辟辟举秀才辟邪辟邪说12.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不修仪检赞世才具每语世事蹴琨觉曰13. 据文意,解释词语。
荒鸡恶声14. 翻译句子。
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15. 填空题。
闻鸡起未雨绸四海沸一而就11. pì ,透彻;bì,征召;bì,驱除用于迷信语;pì,驳斥12. 整理;帮助;往往;醒过来13. 不到鸡鸣时啼叫的鸡;不吉利的鸣叫声14. 那时我们要是在战场相遇,可以互相避让啊。
15. 舞、缪、鼎、蹴祖逖,字士稚,是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人。
祖辈做的都是二千石级别的官太守级,是北州的世家大族。
父亲祖武,是晋王的属官、上古郡太守。
祖逖年少就死了父亲,家里有六个兄弟。
祖逖的哥哥祖该、祖纳等人既开朗豁达又有才干。
祖逖生性旷达,不在乎礼仪的约束,十四五岁了还没读书,他的哥哥们经常为此担忧。
但他轻视财物看重义气,为人慷慨有气节,每到农家,就托称哥哥的心意散发谷物布帛来接济贫困人家,乡间宗族的人们因此都很敬重他。
后来他博览群书,包涵古今。
从国都来往的人见到祖逖说他有辅佐治理天下的才干。
寄居阳平郡时祖逖二十四岁,阳平郡有人推举他做孝廉,司隶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还推举他做秀才,他都没有答应。
他与司空刘琨同任司州主薄,他们感情很好关系亲密,在同一张床上盖同一张被子。
夜半时听到鸡叫,他踢醒刘琨,说:“这鸡叫不是不好的声音啊。
”于是两人起床舞剑锻炼身体。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阅读附答案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阅读附答案读(9分)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因起舞因:②不给铠仗给:③蹴琨觉蹴:④遂屯淮阴遂:【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
翻译:②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翻译:【小题3】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祖逖的“大志”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答案【小题1】所以供给用脚踢于是【小题2】①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②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小题3】闻鸡起舞请缨北伐中流击楫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
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注意“蹴”用脚踢。
“给”供给。
重点识记两个字的含义,常常考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注意1句中的“遗民”“思”和2句中的“复济者”“有如”的意思。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分析:从中找出相关成语即可。
考点:筛选材料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案在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言文阅读答案1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由天下之害也。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於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
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
若勾君说之,则众能为之。
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文言文阅读“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并回答问题

文言文阅读“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并回答问题
一、文言文原文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
逖少孤,性豁荡,不修仪检。
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
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
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①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
后乃博览书记②,该③涉古今,见者谓逖有赞④世才具。
(节选自《晋书祖逖列传》)
【注释】①赒:周济,救济。
②书记:泛指书籍。
③该:广博,完备。
④赞:辅佐,帮助。
二、回答课后习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然轻财好侠(▲)(2)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贫乏(▲)
2.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停顿处用“/”隔开。
(2分)
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
3.祖逖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习题参考答案
1.(2分)(1)轻视,看轻(2)用来(每小题1分)
2.(2分)年十四五/ 犹未知书 /诸兄每忧之(句读两处,每处1分;读错倒扣1分,扣完2分为止)
3.(2分)略(示例:想读书,何时都不晚;要报效国家,需广泛阅读,提升才干;等等)。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辽宁卷)(附答案详解)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辽宁卷)(附答案详解)展开全文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救之,虎解去。
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祖逖节度。
”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
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
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
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
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
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
边境之间,稍得休息。
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
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九月,卒于雍丘。
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
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
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
后赵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B.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C.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D.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古代长江下游军事重镇,为兵家所重。
祖逖复习资料(含答案)

《祖逖》专项复习资料【导读】祖逖少有大志,中夜闻鸡鸣,起床舞剑,后来“闻鸡起舞”就成了有志者及时奋发的典故。
东晋王朝偏安于建康(今南京市),祖逖力主北伐,收复失地。
他征募士兵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情辞慷慨。
宋以后的诗文多用“中流击楫”这个典故比喻收复失地的决心。
范阳祖逖(tì),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②,同寝,中夜闻鸡鸣,蹴(cù)琨觉(jué),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ruì)③以为军谘祭酒④。
逖居京口⑤,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⑥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⑦既遭残贼⑧,人思自奋。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⑨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jǐ)千人廪(lǐn)⑩,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⑪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⑫!”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①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十》。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
主编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著名的史学家。
祖逖(266—321),东晋时人。
曾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失地。
55岁时病逝于雍丘(今河南杞县)。
②【司州主簿】官职名,主管文书簿籍。
司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
③【睿】司马睿,袭封琅琊王,后西晋灭亡,睿在建康即位,为东晋元帝。
④【军谘祭酒】官职名,军事顾问。
⑤【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⑥【戎狄】旧指我国北方的民族。
⑦【遗民】沦陷区的人民。
⑧【残贼】残害。
⑨【郡国】这里指全国各地。
郡,县级以上的行政区。
国,晋王朝分封的藩国。
⑩【廪】米仓,这里指军饷。
⑪【部曲】汉朝军队建制,这里指军队。
⑫【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古人设誓之辞。
意思是: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再渡江回来,就像这大江的水,一去不回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9分)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因起舞因:
②不给铠仗给:
③蹴琨觉蹴:
④遂屯淮阴遂: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
翻译:
②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翻译:
小题3: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祖逖的“大志”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所以供给用脚踢于是
小题2:①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②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
小题3:闻鸡起舞请缨北伐中流击楫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
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注意“蹴”用脚踢。
“给”供给。
重点识记两个字的含义,常常考到。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注意1句中的“遗民”“思”和2句中的“复济者”“有如”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从中找出相关成语即可。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