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七年级地理上册43城市与乡村聚落的差异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三、【往来在区域之间】
❖ (1)、列举几种你知道的各地的特产。 ❖ (2)、我们能买到各地生产的特产商品,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
❖ (3)、那么区域之间为什么要联系呢? (必要性)
1. 区域间有差异,正因为有 差异才有交流的必要。一个区域 的优势,可能正好能弥补另一个 地方的劣势,因此,我们应该进 行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不同 区域的共同繁荣。
(为满足人们生活多种多样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
三、往来在区域之间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图1-29至图 1-31的内容,想一想,除物产联 系之外,区域之间还有哪些方面 的联系?
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 才等。
城市农村之间的联系
城市
农村
2 交流的区域可以包括:
a城市----乡村
b乡村----乡村
() A.纺织业 B.饮食服务业 C.畜牧业 D. 耕作业
2.下列属于城市聚落居民从事的工作是 () A.耕作业和畜牧业 B.工业和服务业 C. 渔业和林业 D.副业和建筑业
3.下列有关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的描述, 正确的是 ( )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 院多
c城市----城市 d国家----国家
……
说一说下面分别是什么联系?
❖ 农民:一到丰收的夏季,我们河南的收 割机就要开到河北去,帮助他们收割小 麦。 技术
❖ 老师:我们嘉兴市的老师到甘肃省的一
个贫困县支援教育。 人才
❖ 王阿姨说: 各种通信手段,很容易查询
某个区域的信息,从而促进不同区域间
的了解与合作。
A.经济联系 B.文化联系 C.信息联系 D. 技术联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4.3 人类的聚居地

一、聚落与环境
为什么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劳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
一、聚落与环境
比较居住在乡村和城市不同类型聚落的居民所从事的生产 活动有何不同?
农
工
业
业
生
、
产
商活业来自动、服
务
业
活
动
一、聚落与环境
乡村聚落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农村
渔村
牧村
一、聚落与环境
小结
城市聚落 乡村聚落
工业和服务业
谷地延伸
聚落的形态 团块状 条带
________状
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意义:聚落与当地__自__然__环__境____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记
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处理好聚落 ___发__展___与___保__护___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2.《世界遗产名录》:___法__国___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 ___威__尼__斯__城___,我国山西省的____平__遥__古__城____和澳门历史城 区等。
宙斯神殿
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课堂活动
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代 表,要完整地保护下来。保护四合 院意义不仅仅是保护旧房子、老房 子,而是保护一种优秀文化传统。
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住房紧 张,四合院变得拥挤、混乱,干脆 拆掉,盖楼房算了。
对老四合院进行既符合现代居 住需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 造,加入新的功能,如:厨房、卫 生间等,方便居民的生活。
一、聚落与环境
4 认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堂活动
西亚地区降水稀少,气温 较高,当地房屋的厚墙可以 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来 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 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3、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区别。
师:活动一、探究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因素
1、展示 材料一 展示图片 最早出现城市的地方
材料一,最早出现城市的地方示意图,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和课本最后一页世界地形图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班级
科目
地理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区分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
2.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通过分析聚落产生的条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收集不同聚落的图片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
1) 最早出现城市的地方有什么共同特点?
2) 为什么会出现在大河的冲击平原上?
生:1、阅读地图《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方》。
2、分析为什么会在这些地方出现城市?说明了什么跟聚落的发展也有关系?
生:学生通过所展示材料分析结果,总结出影响聚落形成于发展的有利条件。
师总结: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一般来讲,一个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环境需要是: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当然,有些时候交通,宗教,政治等人文因素也影响到了聚落的发展。
生:分析丽江古城保护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为丽江古城的发展出谋划策。
〖板书设计〗
一、聚落的形态
1、城市和乡村
2、聚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1、运用图片描述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差别.
2、聚落形成的因素、特色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课标解读

课标解读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1.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
城市和乡村是聚落的两大类型。
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别,在提供城市和乡村的景观照片的条件下,由学生看图片描述。
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学生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必强求描述的一致性;第二,只要求描述“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聚落的区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其二是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其三是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其四是聚落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课程标准没有要求学生系统地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但应能针对具体的聚落实例,初步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所举实例应能体现上述几个方面,以使学生从多个方面分析。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是多方面的。
本条“标准”设计在聚落主题下,因此教学内容应强调的是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举例也宜中外兼顾。
通过本条“标准”的学习,学生应能将视野扩大到“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初中地理城乡差异

初中地理城乡差异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城乡差异城乡差异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尤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初中地理城乡差异的特点和影响,以期对学生有所启发。
一、城乡差异的定义及表现城乡差异,指的是城市和乡村在地理、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差异。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城乡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环境差异:城市地理位置一般位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而乡村则多分布在山区、偏远地区。
这使得城市和乡村在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水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2.经济发展差异:城市经济发达,产业多样,就业机会多;乡村经济相对落后,以农业为主,产业发展受限。
这种差异导致城乡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距。
3.文化教育差异: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学校等;乡村文化教育设施相对匮乏,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这使得城乡学生在知识获取、视野拓展等方面存在差距。
4.社会福利差异:城市社会福利体系完善,如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乡村社会福利相对滞后,服务水平较低。
这导致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不平等。
二、城乡差异的影响1.人口流动:城乡差异使得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机会。
这导致城市人口密度增大,乡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2.教育资源配置:城乡差异使得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相对薄弱。
这加剧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影响了乡村学生的学业发展。
3.经济发展受限:城乡差异导致乡村产业发展受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这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剧了贫富差距。
4.社会稳定:城乡差异使得城市和乡村居民在社会地位、收入待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三、应对城乡差异的策略1.政策扶持: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乡村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应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加强乡村学校建设,提高乡村师资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七年级上册地理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组王娟【课程标准】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道聚落的两种类型,通过读图比较,说出城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2、能够举例分析出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3、通过分析四种特色民居,能够说出聚落的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4、通过辨证讨论,树立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教学重点】1、探究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树立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教学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教学方法、在学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课前我们来猜两个字“聚”“落”聚落两字篆体写法如图,“聚”上半部分原意是古代狩猎,下半部分为三个“人”字,合起来表示众人一起狩猎。
“落”,古代做落脚、村落解释,草字头、三点水、口部可认为是古人在选择落脚地时的考虑因素,必须在有水、植物繁茂地区才能生产生活,繁衍人口;两个字就是人们一起生产生活的地方就是聚落。
【环节一】知·城乡差异——学习目标一展示六张图片(三张城市,三张乡村)请将下面六张图片分类,并描述你的分类依据总结聚落定义,聚落分为两类——乡村与城市自主学习:借助课本P81,完成下列问题。
1、聚落:我们把人类的聚居地—和,统称为聚落2、规模,有、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
城市规模,主要从事______、______等非农业生产活动。
3、由于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4、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有哪些差异?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又有哪些差异?房屋交通道路车辆人口密度教育条件生产方式自然景观改变大小密集度高度乡村稀疏矮少小差农业小城市稠密高多大好工业、服务业大讲解:(出示乡村、牧村、鱼村、林场等图片)乡村聚落包括乡村、牧村、鱼村、林场。
城市两种生产方式,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也有较大的差异。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
2.举例说出聚落概念自然环境的关系。
3.我们要保护聚落。
4.通过对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会运用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形成地理概念,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1.学会分析聚落和自然环境的关系,2.认识聚落的分布特点。
3.懂得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对比、总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建立适当的居住地来防寒暑避风雨,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居住在乡村,有些人居住在城市。
我们把人们的这些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什么差异?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怎样来保护传统聚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去寻找答案。
二、新课学习(一)聚落与环境1.聚落定义:人们集中居住的地区形式:乡村和城市(先有乡村,后有城市)乡村与城市的区别劳动生产方式: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
城市规模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观察填表景观差异:想一想:如果让你选择居住地,你认为具备怎样自然条件的地方才够理想?你会选择哪种地形?(平原)你会选择哪种水源条件?(河流)你会选择哪种气候?(全年温和而湿润)你会选择哪种土壤?(黑土地)归纳:易形成聚落的地区(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方比较容易形聚落。
)聚落的分布特点: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2017年秋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城市与乡村聚落的差异课后作业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710184

城市与乡村聚落的差异一、基础知识训练1.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A.城市与乡村B.城市与集镇C.集镇与乡村D.集镇与村庄2.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3.以下城市景观中,通常情况下不常见的是()A.公共建筑B.住宅楼群C.商业中心D.地下管道4.关于聚落的描述,错误的是()A.城市聚落与农村聚落同时出现B.城市聚落人口密度大,服务业发达C.全世界约一半人居住在城市D.欧洲、北美农业人口少,村落房屋较分5.有关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是聚落B.造成聚落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人口的多少C.一般来说,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D.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6.根据如图该同学的介绍,请你判断她的家乡属于()A.林场B.集镇C.城市D.乡村7.图中,不是乡村聚落的是()A.B.C.D.8.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主要差异是()A.人口数量的差异B.人的收入有差异C.人们的教育水平有差异D.从事的生产方式有差异9.读城市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建筑高大、密集B.乡村房屋高大、分散C.城市人口密度小D.乡村交通发达二、综合探究10.(资料)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市人口已达2000万,该城市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城内有13万家工厂和150万辆汽车,每天排放大量有害气体,使墨西哥城上空常常被黄色烟雾笼罩.据环境保护专家推算,每天呼吸这种空气就等于吸两包雪茄烟。
(1)墨西哥城属于______聚落。
(2)不同类型的聚落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______A、社会制度的差异B、建筑风格的差异C、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D、风俗习惯的差异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训练1.A【解析】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与乡村聚落的差异
一、预习目标
1. 乡村聚落的概念及特点。
2. 区域自然环境对乡村聚落的形状和民居形式的影响。
3. 城市聚落的概念及特点。
4.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差异。
二、预习要点
1.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概念和特点。
2.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差异。
三、预习问题
(1)乡村聚落
1.乡村聚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分布,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山区的乡村聚落在形状上多呈现 ___________状;平原的聚落多是__________状。
南方多雨区的民居一般屋底___________。
4.乡村聚落在生产活动上以_________________产业活动为主。
(2)城市聚落
1.城市聚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聚落在产业活动上以_________________产业为主,城市一般是一个地区的
_____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_____中心。
3.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3)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四、当堂检测
有关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对乡村聚落的形状和民居形式影响小
B.所有的城市聚落都是由乡村聚落演化而来的
C.城市聚落完全以非农产业活动为主
D.城市聚落一般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心
参考答案
预习问题
(1)乡村聚落
1. 乡村地区人们居住和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 文化习俗环境特点
3. 条带状团块状抬高
4.农业
(2)城市聚落
1. 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居住和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 非农业经济政治
3. 生产方式
(3)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当堂检测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