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铁及其化合物综合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铁及其化合物综合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铁及其化合物综合含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铁及其化合物综合含答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物质X是某新型净水剂的中间体,它可以看成由AlCl3(在180℃升华)和一种盐A按物质的量之比1:2组成。在密闭容器中加热X使之完全分解,发生如下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

(2)将E混合晶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时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3)高温下,若在密闭容器中长时间煅烧X,产物中还有另外一种气体,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_。

【答案】AlCl3·2FeSO4 Al3++2H++6OH-=AlO2-+4H2O 将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收集余气,把一条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若复燃,则说明是O2

【解析】

【分析】

固体氧化物B溶于稀盐酸后得到的溶液C中滴加KSCN溶液,混合液变血红色,说明B中含有Fe3+,则B为Fe2O3,C为FeCl3溶液,无色D气体能使品红褪色,则D为SO2,由元素守恒可知A中含有Fe、S、O元素,A加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则盐A为

FeSO4,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

3.2g

160g/mol

=0.02mol,生成二氧化硫为

0.448L

22.4L/mol

=0.02mol,

由Fe、S原子为1:1可知生成SO3为0.02mol,4.27g混合晶体E为AlCl3和SO3,AlCl3的物

质的量为4.27g-0.02mol80g/mol

133.5g/mol

=0.02mol,X的组成为AlCl3?2FeSO4,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X的化学式为AlCl?2FeSO4;

(2)将E混合晶体溶于水配成溶液,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则硫酸与氯化铝的物质的量相等,逐滴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该过程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H++6OH-=AlO2-+4H2O;

(3)若在高温下长时间煅烧X,生成的三氧化硫再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另一种气体分子式是O2,检验氧气的方法为:将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收集余气,把一条带火星的本条伸入其中,若复燃,则说明是O2。

2.某工厂的工业硫酸盐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2+、Fe3+、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工厂计划

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设计如下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_。

(2)在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A时,发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

(3)得到FeSO4?7H2O晶体的操作Ⅲ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____、干燥。【答案】Fe H2SO4 Fe + 2Fe3+=3Fe2+ Fe + Cu2+=Fe2++ Cu 过滤洗涤

【解析】

【分析】

工业废水中含大量Fe2+、Fe3+、Cu2+和少量的Na+,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结合流程可知,要加入铁粉,可置换出铜,同时生成硫酸亚铁,经过滤,得到的滤液C中主要含硫酸亚铁,滤渣B中含Cu、Fe,向该固体混合物中加入D为H2SO4,得到的溶液F为硫酸亚铁,得到滤渣E为Cu,将溶液C、F合并就是FeSO4溶液,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就可得到FeSO4·7H2O晶体,以此来解答。

【详解】

(1)加入铁粉,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可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铁、铜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所以A的化学式为Fe,D的化学式为H2SO4;

(2)由于离子的氧化性Fe3+>Cu2+>Fe2+>Na+,所以向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A时,首先发生反应Fe + 2Fe3+=3Fe2+,然后发生反应Fe + Cu2+=Fe2++ Cu;

(3)FeSO4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所以从FeSO4的溶液中获得晶体经过加热,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然后过滤、洗涤,最后干燥,就得到了FeSO4?7H2O晶体。

【点睛】

本题以废水处理流程为线索,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的操作过程、试剂的选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等,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3.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B、C、D、E有如下转化(已知A、B、C、D、E均含有同一元素):

请写出:

(1)B→C+D的离子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 →F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B 过程的反应不是化合反应,该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4)D 通过化合反应转化为C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3342Fe O 8H Fe 2Fe 4H O ++++=++ ()()22234Fe OH O 2H O 4Fe OH ++=

()23423Fe+4H O g Fe O 4H =+高温 3+2+2Fe +Fe=3Fe

【解析】

【分析】

由F 是红褐色物质,可知F 是Fe(OH)3;E 能氧化为Fe(OH)3,E 是Fe(OH)2;逆推可知C 含有Fe 2+、D 含有Fe 3+,则A 是Fe ;B 中的铁元素有+2、+3两种,B 是Fe 3O 4。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1)Fe 3O 4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23342Fe O 8H Fe 2Fe 4H O ++++=++;

(2)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2234Fe OH O 2H O 4Fe OH ++=;

(3)若Fe→Fe 3O 4过程的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则为铁和水蒸气高温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23423Fe+4H O g Fe O 4H =+高温;

(4)Fe 3+和Fe 通过化合反应生成Fe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2Fe +Fe=3Fe 。

4.已知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根据如下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Fe FeCl 2 FeCl 3 Fe(OH)2 Fe(OH)3 2Fe 2++Cl 2=2Fe 3++2Cl - 2Fe 3++Fe=3Fe 2+ 4Fe(OH)2+O 2+2H 2O=4Fe(OH)3

【解析】

【分析】

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其某种化合物是红褐色固体,该红褐色固体E 为Fe(OH)3,由转化关系图可知,A 是Fe 单质,Fe 与HCl 反应产生的

B 是FeCl 2,Fe 与Cl 2反应产生的

C 是FeCl 3,FeCl 2与Cl 2反应产生FeCl 3,FeCl 3与Fe 反应产生FeCl 2,FeCl 2与碱NaOH 反应产生的

D为Fe(OH)2,Fe(OH)2在溶液中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Fe(OH)3,FeCl3与NaOH反应也产生Fe(OH)3,然后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化学用语来解答。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Fe,B是FeCl2,C是FeCl3,D是Fe(OH)2,E是Fe(OH)3。

(2)反应③是FeCl2与Cl2反应转化为FeCl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反应④是FeCl3与还原剂Fe反应产生FeCl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反应⑦是Fe(OH)2在溶液中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Fe(O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涉及铁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注意物质的颜色为解答本题的突破口。Fe3+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还原剂反应转化为低价态的Fe2+,也可以转化为Fe单质;Fe2+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主要表现还原性;Fe单质与弱氧化剂作用转化为Fe2+,与强氧化剂作用转化为Fe3+。熟悉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即可解答,注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时要遵循电子守恒。

5.已知A为金属单质,下列物质相互转化如图所示:

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检验G溶液中阳离子的试剂为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5)某同学取B的溶液酸化后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FeCl2 KCl 4Fe(OH)2+O2+2H2O=4Fe(OH)3 KSCN Fe3++3SCN-=Fe(SCN)3

2Fe3++Fe=3Fe2+ 4Fe2++O2+4H+=4Fe3++2H2O 2Fe3++2I-=2Fe2++I2

【解析】

【分析】

白色沉淀E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沉淀F,所以E为Fe(OH)2,F为Fe(OH)3,Fe(OH)3和盐酸反应生成的G为FeCl3;D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H (AgCl)和含K+的溶液,所以D为KCl,则B和C分别为KOH和FeCl2中的一种;

G(FeCl3)可以和A生成B,所以B为FeCl2,A为铁,铁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氢气。【详解】

(1)B为FeCl2,D为KCl;

(2)由Fe(OH)2转变成Fe(OH)3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3)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的Fe3+,两者反应生成红色物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

(4)向FeCl3溶液加入Fe,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Fe=3Fe2+;(5)FeCl2中的Fe2+有还原性,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的Fe3+可以氧化I-生成I2,所以把FeCl2溶液酸化后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变为蓝色,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有4Fe2++O2+4H+=4Fe3++2H2O和2Fe3++2I-=2Fe2++I2。

6.下列物质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已知由E转化成C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D___,甲___,丙___。

(2)写出红棕色粉末的一种用途___。

(3)写出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4)将饱和的B溶液滴入沸水中所得分散系中分散质颗粒直径范围为___。

(5)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该反应中,如果有5.6g铁粉完全反应则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答案】Fe2O3FeCl2Cl2KSCN做红色颜料(或炼铁等,合理即可)

4Fe(OH)2+O2+2H2O=4Fe(OH)31~100nm Fe+2Fe3+=3Fe2+0.3

【解析】

【分析】

分析关系图:E转化成C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则E为Fe(OH)2,C为Fe(OH)3,A为红棕色粉末,则A为Fe2O3,A与盐酸反应生成的B为FeCl3,D为FeCl2,乙为碱如NaOH,由D→B的转化可知,甲为氯气或氯水等,由血红色溶液可知,丙为KSCN。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红棕色粉末A为Fe2O3,由B(FeCl3)与Fe生成的D为FeCl2,甲含Cl2,能与FeCl3产生血红色溶液的丙为KSCN。答案为:Fe2O3;FeCl2;Cl2;KSCN

(2)红棕色粉末是Fe2O3,可做红色颜料,可用于炼铁等。答案为:做红色颜料(或炼铁等,合理即可)

(3)E→C反应是Fe(OH)2被氧化为Fe(OH)3,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

(4)B溶液为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后制得Fe(OH)3胶体,胶体分散质颗粒直径范围为

1~100nm 。答案为:1~100nm

(5)反应②是由B(FeCl 3)与Fe 生成D(FeCl 2),离子方程式为:Fe+ 2Fe 3+=3Fe 2+;该反应中,如果有5.6g 铁粉完全反应,则生成D(FeCl 2)的物质的量为:30.3mol 56g/mol 5.6g ?=。答案为:Fe+2Fe 3+=3Fe 2+;0.3

【点睛】

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特别是一些特殊性质,有利于快速找到推导题的突破口。

7.为探究某固体化合物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

(1)蓝色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

(2)黑色化合物→砖红色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Cu 2+ 4CuO

高温2Cu 2O +O 2↑ Cu 3(OH)2(CO 3)2或Cu(OH)2·2CuCO 3 【解析】

【分析】

根据流程中信息可知黑色化合物为CuO ,砖红色化合物为Cu 2O ,红色金属单质为Cu ,蓝色溶液为CuSO 4溶液;n(H 2O)=18g 0.18g /mol =0.01 mol ,黑色化合物n(CuO)= 2.40g 80g/mol

=0.03 mol ,无色无味气体n(CO 2)= n(CaCO 3)=

2.00g 100g/mol =0.02 mol ,故可根据各元素推知分子式Cu 3C 2H 2O 8,则推断出X 为Cu 3(OH)2(CO 3)2或Cu(OH)2·2CuCO 3,据此分析。

【详解】

根据流程中信息可知黑色化合物为CuO ,砖红色化合物为Cu 2O ,红色金属单质为Cu ,蓝

色溶液为CuSO 4溶液;n(H 2O)=18g 0.18g /mol

=0.01 mol ,n(H)=0.02mol ,黑色化合物n(CuO)= 2.40g 80g/mol

=0.03 mol ,无色无味气体n(CO 2)= n(CaCO 3)= 2.00g 100g/mol =0.02 mol ,故n(O)=0.04+0.03+0.01=0.08mol ,可根据各元素推知分子式Cu 3C 2H 2O 8,则推断出X 为Cu 3(OH)2(CO 3)2或Cu(OH)2·2CuCO 3。

(1)蓝色溶液为CuSO 4溶液,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Cu 2+;

(2)黑色化合物→砖红色化合物,只能是CuO→Cu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CuO 高温

2Cu2O+O2↑;

(3)X的化学式是Cu(OH)2·2CuCO3或Cu3(OH)2(CO3)2。

8.A~G各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其中B、D为气态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和E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可选用不同的A进行反应①,若能在常温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只能在加热情况下进行,则反应物A应为________;

(3)写出D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配制的F溶液应加入________以防止其转化为G。检验G溶液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浓盐酸四氧化三铁 2H2O22H2O+O2↑ KClO3 2Fe + 3Cl22FeCl3铁粉 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解析】

【分析】

本题的突破点是MnO2,在中学化学中MnO2参与的反应主要是氧气和氯气的制备,所以依据框图的转化特点可知B是氧气,D是氯气,C是浓盐酸,E是四氧化三铁,F是氯化亚铁,G是氯化铁;Fe2+具有还原性,因此配制时需要加入铁粉防止被氧化;利用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从质量守恒的角度书写化学方程式。

【详解】

(1) 在中学化学中MnO2参与的反应主要是氧气和氯气的制备,所以依据框图的转化特点可知B是氧气,D是氯气,C是浓盐酸,E是四氧化三铁,F是氯化亚铁,G是氯化铁;(2) MnO2参与制备氧气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MnO2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常温下H2O2分解制得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另一种是由MnO2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KClO3分解制得氧气,所以A为KClO3;

(3)D为Cl2,G为FeCl3,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的化学方程式为2Fe + 3Cl22FeCl3;

(4) Fe2+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因此新配制的氯化亚铁溶液需要加入铁粉防止被氧化成Fe3+;检验FeCl3溶液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KSCN溶液,实验现象为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血红色。

9.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其中A为金属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D转变成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转变为F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Cl2 KCl KCl+AgNO3=AgCl↓+KNO3 2Fe3++Fe =3Fe2+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

【分析】

依据转化关系中的反应现象可以判断,白色沉淀E为Fe(OH)2,红褐色沉淀F为Fe(OH)3,D 溶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H为AgCl,生成的溶液中含有钾离子,证明D溶液为KCl,依据转化关系得到,C为KOH,B为FeCl2,F溶解于盐酸,说明加盐酸溶解生成的G为FeCl3,判断A为Fe;

【详解】

D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H,H不溶于稀硝酸,所以H是氯化银,则D中含有氯离子,D和硝酸银混合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呈紫色,则D中含有钾元素,所以D是氯化钾,白色沉淀E和氧气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则F是氢氧化铁,E是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所以G是氯化铁,氯化铁和A反应生成B,B和C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氢氧化亚铁,所以A是铁,B是氯化亚铁,C是氢氧化钾。

(1) 通过以上分析知,B是氯化亚铁,D是氯化钾,B和D的化学式分别是:FeCl2、KCl,故答案为:FeCl2;KCl;

(2) D是KCl,H为AgCl,D转变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KCl+AgNO3=AgCl↓+KNO3,

故答案为:KCl+AgNO3=AgCl↓+KNO3;

(3) G为FeCl3,A为Fe,它们之间的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Fe =3Fe2+,

故答案为:2Fe3++Fe =3Fe2+;

(4) E是氢氧化亚铁,F是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实验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方程式为:4

Fe(OH)2+O2+2H2O═4Fe(OH)3,

故答案为: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点睛】

通过特征反应,判断出物质,如物质的颜色,焰色反应,沉淀的颜色推断出物质。

10.已知A、B、C、D、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单质,B、C、D、G均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以下的相互转化关系:

试回答:

(1)写出A的化学式___。

(2)如何用实验证明B溶液中是否含有G?(请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___。

(3)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

(4)向G溶液中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___。

【答案】Fe 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含有G,否则不含G 4Fe(OH)2+2H2O+O2=4Fe(OH)3 2Fe3++Fe=3Fe2+

【解析】

【分析】

白色沉淀E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沉淀F,则E是Fe(OH)2、F是Fe(OH)3,Fe(OH)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G是FeCl3溶液;则可知A是Fe,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氢气,B是FeCl2;C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FeCl2反应生成Fe(OH)2和氯化钠,D是NaCl,NaCl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硝酸钠,则H是AgCl。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

(1)A是单质铁,化学式为Fe。

(2)B是FeCl2,G是FeCl3,Fe3+遇KSCN变红色,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含有FeCl3,否则不含FeCl3。

(3)E是Fe(OH)2、F是Fe(OH)3,白色沉淀E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沉淀F,化学方程式是4Fe(OH)2+2H2O+O2=4Fe(OH)3。

(4)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生成FeCl2,反应方程式是2Fe3++Fe=3Fe2+。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推断与性质,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白色沉淀E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沉淀F”是本题推断的突破口。

11.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的产物已略去)。A只含两种元素,摩尔质量为72g·mol?1。B是无色气体,其水溶液是常见的酸,C是常见金属,E的组成元素与水相同,其水溶液常用于实验室制氧气,H的俗名是熟石灰,J为红褐色固体。

(1)A的化学式为___。

(2)D的电子式为___。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CaO2 H2O2+2H++2Fe2+=2Fe3++2H2O 3Ca(OH)2+2FeCl3=2Fe(OH)3↓+3CaCl2

【解析】

【分析】

H的俗名是熟石灰,H是Ca(OH)2;E的组成元素与水相同,其水溶液常用于实验室制氧气,E是H2O2;A只含两种元素,与B反应生成E(H2O2),A为CaO2,CaO2与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B是无色气体,其水溶液是常见的酸,则B为HCl;J为红褐色固体,J应该是Fe(OH)3;则金属C应该是Fe,以此解答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解答该题。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为CaO2,化学式为:CaO2;

(2)A为CaO2,B为HCl,CaO2+2HCl=CaCl2+H2O2,则D为CaCl2,电子式为

(3)E是H2O2,B为HCl,C是Fe,则Fe我FeCl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H++2Fe2+=2Fe3++2H2O;

(4)由三可知I为FeCl3,J为红褐色固体,J应该是Fe(OH)3, H为Ca(OH)2,④的化学方程式为:3Ca(OH)2+2FeCl3=2Fe(OH)3↓+3CaCl2。

12.如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C为O2、D为C12、E为Fe单质,其余为化合物。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F______,H_____。

(2)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是___;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则A是___。

(3)写出B与MnO2共热获得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D与E共热获得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如图表示的是在800℃时,含有A、B、C三种气体的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回答:2min内,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答案】四氧化三铁氯化铁氯酸钾过氧化氢 MnO2+4HCl(浓)MnCl2+C12↑+2H2O 2Fe+ 3C12= 2FeC13 0.4mol/(L·min)

【解析】

【分析】

C为O2,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是氯酸钾,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则A是过氧化氢。D为C12,则B为浓盐酸,氯气与铁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铁,则H为氯化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则F为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则G为氯化亚铁。

【详解】

(1)有分析可知,F为四氧化三铁,H为氯化铁;

(2)反应①是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 是氯酸钾。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则A是过氧化氢;

(3)B为浓盐酸,浓盐酸与MnO2共热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nO2+

4HCl(浓)MnCl2+C12↑+2H2O;

(4)D为C12,E为Fe单质,氯气与铁共热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2Fe+ 3C12=

2FeC13;

(5)2min内,A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2.0-1.2)mol/L=0.8mol/L,则A物质的平均反

应速率=0.8mol/L

2min

=0.4mol/(L·min)。

13.已知A为金属单质,下列物质相互转化如图所示:

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取B的溶液酸化后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Cl2KCl4Fe(OH)2+O2+2H2O=4Fe(OH)32Fe3++Fe=3Fe2+

4Fe2++O2+4H+=4Fe3++2H2O2Fe3++2I﹣=2Fe2++I2

【解析】

【分析】

由题给实验现象可知,白色沉淀E在空气中变化为红褐色沉淀F,说明E为Fe(OH)2,F为Fe(OH)3,F与盐酸反应生成G为FeCl3,金属A与氯化铁反应生成B,B与C反应得到E与D,故A为Fe,B为FeCl2,则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与FeCl2;D溶液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H为AgCl,溶液透过钴玻璃进行焰色反应为紫色,证明溶液中含有钾元素,故D为KCl,则C为KOH。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Fe,B为FeCl2,D为KCl,故答案为:FeCl2;KCl;

(2)由E转变成F的反应是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4 Fe(OH)2+O2+2H2O=4Fe(OH)3;

(3)G为FeCl3溶液,铁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Fe=3Fe2+;

(4)B为FeCl2溶液,取B的溶液酸化后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变为蓝色,这是因为亚铁离子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2++4H++O2=4Fe3++2H2O,反应生成的三价铁离子与碘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单质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2++I2,反应生成的碘单质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故答案为:4Fe2++O2+4H+=4Fe3++2H2O;2Fe3++2I﹣=2Fe2++I2。

【点睛】

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溶液焰色反应为紫色是解题突破口。

14.已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A、B、C、D、E、F的化学式:

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

D为________,E为________,F为________。

(2)写出⑧的化学方程式及④、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Fe Fe3O4 FeCl2 FeCl3 Fe(OH)2 Fe(OH)3

(2) 4 Fe(OH)2+O2+ 2H2O = 4 Fe(OH)3

2Fe2++ Cl2= 2Fe3++ 2Cl-

2Fe3++ Fe = 3Fe2+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B是黑色晶体,应为Fe3O4,它与HCl反应生成FeCl2和FeCl3,红褐色固体F为Fe(OH)3,则E为Fe(OH)2,C为FeCl2,D为FeCl3,所以A为Fe.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Fe,B为Fe3O4,C为FeCl2,D为FeCl3,E为Fe(OH)2,F为

Fe(OH)3;答案为:Fe;Fe3O4;FeCl2;FeCl3;Fe(OH)2;Fe(OH)3

(2)E→F为Fe(OH)2与氧气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 (OH)3;

C→D转化可由氯气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Cl2= 2Fe3++ 2 Cl-;

D→C转化可由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考点: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5.下图为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未标出)。A、C、E、G为单质,其中A、C、G为金属,E为气体。B为常见无色液体,L为红褐色固体,I的焰色反应呈紫色。常温下A、G投入J的浓溶液无明显现象,K是反应①所得溶液中的唯一溶质。

⑴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H的电子式为________。

⑵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⑶反应③中每生成1 mol E,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答案】第四周期Ⅷ族 3Fe3O4+28H++NO3-=9Fe3++NO↑+14H2O 2Al

+2OH-+2H2O=2AlO2-+3H2↑ 1 mol

【解析】

【分析】

A、C、E、G为单质,其中A、C、G为金属,L为红褐色固体,L为Fe(OH)3,B为常见无色液体,B为H2O,由元素守恒及转化可知,D为Fe3O4,G为Al,A为Fe,E为H2,I的焰色反应呈紫色,I中含K元素,由元素守恒及转化可知,C为K,F为KOH,I为KAlO2,K与

氢气化合生成KH,所以H为KH,常温下A、G投入J的浓溶液无明显现象,K是反应①所得溶液中的唯一溶质,J为硝酸,K为硝酸铁,然后结合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

A、C、E、G为单质,其中A、C、G为金属,L为红褐色固体,L为Fe(OH)3,B为常见无色液体,B为H2O,由元素守恒及转化可知,D为Fe3O4,G为Al,A为Fe,E为H2,I的焰色反应呈紫色,I中含K元素,由元素守恒及转化可知,C为K,F为KOH,I为KAlO2,K与氢气化合生成KH,所以H为KH,常温下A、G投入J的浓溶液无明显现象,K是反应①所得溶液中的唯一溶质,J为硝酸,K为硝酸铁,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F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Ⅷ族,H为KH,其电子式为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3Fe3O4+28H++NO3-=9Fe3++NO↑+14H2O,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3)反应③为KH+H2O=KOH+H2↑,H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为0,则每生成1molE(KOH),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1-0)=1mo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