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报告汇总

合集下载

文献检索过程总结汇报

文献检索过程总结汇报

文献检索过程总结汇报文献检索过程总结报告一、引言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可以获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持。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归纳我在进行文献检索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工具和经验,以供后续科研工作参考和借鉴。

二、方法与工具在进行文献检索时,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和工具:1. 关键词检索:首先,我根据研究课题确定了一些与该课题相关的关键词,然后在数据库中进行关键词检索。

这一方法可以快速定位到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并且可以通过不断调整关键词的组合和替换来获取更全面的检索结果。

2. 学科分类检索:在进行文献检索时,我根据研究课题所属的学科领域,选择了对应的学科数据库进行检索。

这样做有助于减少无用资料的获取,提高检索效率。

3. 发表年限限制:为了获取更全面和最新的研究资料,我在进行文献检索时,通常将发表年限限制在近几年内,这样可以避免过时的研究成果对我的研究造成困扰。

4. 多数据库检索:除了常用的学术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和PubMed外,我还尝试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数据库,以获取更专业和深入的研究成果。

这一方法可以保证我获取到的文献来源更广泛,从而提高我对于课题的理解和把握。

5. 文献引用追踪:在获取到相关文献后,我会查看该文献被哪些其他文章所引用,以获取更多相关的研究成果。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对于课题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三、经验与教训在进行文献检索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 时间规划:文献检索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在进行文献检索之前,我会合理安排时间,先制定一个明确的检索计划和目标,避免在检索过程中琐碎的事务或无关因素的干扰。

2. 结果筛选:获得大量的文献检索结果后,我会根据文章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等信息对结果进行筛选,筛选出与我的研究课题紧密相关的文献。

这样可以避免在检索结果中迷失,节省时间和精力。

文献检索报告工作总结范文

文献检索报告工作总结范文

文献检索报告工作总结范文近期我负责进行了一项文献检索报告工作,通过这次工作,我深刻认识到了文献检索的重要性,并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首先,在进行文献检索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各种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PubMed等。

通过合理选择关键词,我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关文献,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我也注重筛选文献的质量和可靠性,尽量选择近几年的高水平期刊文章,以确保报告的可信度。

其次,我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对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和研究热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发现在这个领域内,尚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和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因此,我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和讨论。

此外,我在撰写报告时注意了结构的合理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我将文献综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组织,清晰地呈现了研究的发展历程。

同时,我对每篇文献进行了简要总结和评价,突出了各个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最后,我对整个报告进行了仔细的修改和校对,确保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避免了拼写和语法错误。

在这次工作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我只能检索了部分相关文献,可能会存在一些遗漏。

其次,我的文献检索技巧仍然有待提高,有时可能会出现关键词选择不够准确的情况。

此外,我也意识到在撰写报告时要更加客观中立,避免个人主观色彩的干扰。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文献检索报告工作,我不仅提高了文献检索的能力和技巧,而且对研究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明确了今后需要努力提升的方向。

我将以这次工作为契机,不断学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为科研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报告1. 简介文献检索是研究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获取文献信息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旨在对文献检索进行全面的介绍,包括检索方法、检索工具和技巧等。

2. 文献检索方法2.1 关键词检索法关键词检索法是最常用的文献检索方法之一。

研究者根据研究主题选择关键词,通过搜索引擎或在线数据库进行检索。

关键词的选择应准确反映研究内容,并避免使用模糊或广泛的词语。

2.2 主题词检索法主题词检索法是一种更加精确的检索方法,适用于特定学科领域。

研究者通过查询相应的主题词表或分类法来获得主题词,然后在相关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3 高级检索法高级检索法是一种更加灵活和精细的检索方法。

研究者可以使用布尔运算符(如AND、OR、NOT)进行组合检索,或者利用通配符和括号等符号进行模糊检索。

这种方法适合于复杂的研究主题或需要排除特定内容的情况。

3. 文献检索工具3.1 学术搜索引擎学术搜索引擎是最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之一,如Google学术、百度学术和谷歌学术等。

这些工具通过抓取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资源,为研究者提供便捷的文献访问和下载服务。

3.2 在线数据库在线数据库是专门收录各类学术文献的平台,如Web of Science、PubMed和中国知网等。

这些数据库提供高质量的文献资源,并支持多种检索方式和高级检索功能,帮助研究者获取更准确的文献信息。

3.3 图书馆资源图书馆是研究者获取文献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图书馆提供各类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包括图书、期刊、专利和标准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并借阅所需的文献资料。

4. 文献检索技巧4.1 细化检索词在进行文献检索时,研究者应该逐步细化检索词,提高检索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添加限定词(如时间范围、文献类型)或者缩小检索范围来实现细化检索。

4.2 利用引文检索引文检索是通过查找文献中的引用文献来获取相关研究成果的方法。

文献检索综述报告

文献检索综述报告

文献检索综述报告
一、引言
文献检索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研究者快速找到所需资料,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本报告将对文献检索的方法、技巧和工具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检索方法
直接检索法:直接通过关键词、作者、标题等关键信息在图书馆、数据库等资源库中查找文献。

引文追踪法:通过已知的文献,追踪其引用的文献,从而找到相关领域的核心文献。

综合检索法:结合以上两种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查找文献,以获得更全面的资料。

三、文献检索技巧
使用关键词:关键词的选择对于检索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应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检索。

筛选文献:在获取大量文献后,应仔细筛选,选择与主题相关、质量较高的文献进行阅读和引用。

使用高级检索功能:大多数数据库都提供高级检索功能,如限定时间范围、限定学科领域等,应充分利用这些功能提高检索效率。

四、文献检索工具
图书馆资源:图书馆是文献检索的重要场所,包括纸质书籍和电子资源。

网络资源:网络上也有许多免费的学术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作为补充。

学术搜索引擎:这些搜索引擎能够帮助研究者快速找到相关文献。

五、结论
文献检索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合理使用文献检索工具和资源,研究者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资料,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在未来的研究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献检索的方法和工具也将不断更新和改进,为研究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文献检索报告范例

文献检索报告范例

文献检索报告范例文献检索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医疗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医疗资源的有限性也使得医疗成本不断上升。

因此,如何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成为了医疗管理工作的重大任务。

在此情况下,医疗信息化作为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医疗服务的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和重视。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疗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管理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二、检索策略1. 数据库选择本次检索重点关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文献,因此选择了涉及医学和信息学领域的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维普医学数据库。

2. 检索词汇本次检索使用的检索词汇如下: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OR 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R Hospital information networkCombined withBuilding OR Construction OR Development OR Implementation OR Strategy OR Management3. 检索限定限定检索时间为2010年至2020年,文献类型为期刊论文。

三、检索结果经过检索,共检索出英文文献105篇,中文文献496篇。

其中,关键词“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的检索结果如下:数据库名称\t检索结果数量PubMed\t2047Web of Science\t2235中国知网\t18050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t9950维普医学数据库\t15343四、文献综述通过阅读检索到的文献,我们发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

文献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包括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影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因素、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等方面。

文献检索情况汇报材料

文献检索情况汇报材料

文献检索情况汇报材料近期,我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了文献检索工作,现将检索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利用百度学术、知网、万方等多个学术搜索引擎进行了文献检索。

在检索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关键词检索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主题相关的专业术语、关键概念等。

通过逐一筛选和过滤,我最终确定了一批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源。

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文献资源:首先是与研究主题直接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包括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其次是相关学术会议论文,这些论文往往包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此外,我还关注了一些相关的学术专著、学位论文等资源,这些资源往往能够提供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研究视角。

在检索到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源后,我对这些资源进行了整理和分类。

我首先对文献的来源、作者、发表时间等进行了归档整理,以便后续的查阅和引用;其次,我对文献的内容进行了精读和摘要,提炼出了其中的核心观点、研究方法、数据结果等重要信息。

在整理和分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献资源。

其中既包括了一些经典的研究成果,也涵盖了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

这些文献资源对于我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总的来说,这次文献检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通过多方渠道获取了大量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类。

这些文献资源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参考,为我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文献检索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检索关键词的选择和筛选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需要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综上所述,这次文献检索工作对我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将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和丰富我的研究成果。

文献检索实验报告总结

文献检索实验报告总结

文献检索实验报告总结一、引言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步,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我们可以获取到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本实验旨在探索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并总结实验结果。

二、实验方法1. 确定研究主题:选择一个明确的研究主题,以便更好地指导文献检索的方向。

2. 确定检索数据库:根据研究主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如PubMed、Web of Science等。

3. 关键词策略:根据研究主题,确定合适的关键词,包括主题词和相关词,以增加文献的检索范围和准确性。

4. 检索语句构建:根据关键词策略,构建符合数据库检索语法的检索语句,包括逻辑运算符和限定词。

5. 检索结果筛选:根据预定的筛选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选择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进行详细阅读和分析。

三、实验结果1. 数据库选择:根据研究主题的特点,我们选择了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

2. 关键词策略:根据研究主题,我们确定了以下关键词:文献检索、方法、技巧、研究主题。

3. 检索语句构建:根据关键词策略,我们构建了如下的检索语句:“文献检索” AND “方法” OR “技巧” AND “研究主题”。

4. 检索结果筛选:根据预定的筛选标准,我们筛选出了30篇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进行详细阅读和分析。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并成功检索到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实验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数据库、精确确定关键词、构建合适的检索语句以及严格筛选检索结果,都是进行文献检索的关键步骤。

此外,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检索技术和工具,以提高文献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展望虽然本次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仍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关键词策略,尝试不同的检索语句构建方式,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文献检索结果。

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以获取更多的研究资源和信息。

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报告一、课题名称: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二、检索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世界之交的一个非常重要课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尤其是我国却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挑战。

城市可持续发展也面临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等多个环境因素的制约,所以生态城市的规划非常重要。

研究此课题是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希望能在规划设计中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以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系统向更有序、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共存持续发展。

三、检索词:中文: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生态规划城市形态外文:City plann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city,Ecological planning四、资源检索1、查找本校纸本图书馆藏目录(1)检索途径:题名、检索词(2)检索式:题名=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AND (检索词=城市可持续发展)(3)检中数量:36条(4)检中结果列举:①姚润明,昆·斯蒂摩司,李百战.可持续城市与建筑设计(中英文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②孔繁德等.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以秦皇岛市为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③罗勇.城市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④宗承言.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领导者素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⑤闫小培, 曹小曙等.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港澳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⑥(英)迈克·詹克斯(Mike Jenks)等.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查找中文数据库(1)检索数据库名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库(2)检索途径:题名、检索词(3)检索式:题名=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AND (检索词=城市可持续发展)(4)检中数量:1769条(5)检中结果列举:①覃志理,覃丽芳.有关节约型园林绿化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研究.《大观周刊》,2011,14:228-228.《天②詹彦凯.基于治道变革视野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以甘肃省华亭县为例.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1,12(2): 53-58③卢艳丽,丁四保,王昱.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6:518-521,530④赵文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构想.《沈阳大学学报》,2011 23(2):69-72⑤牛春艳.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民营科技》, 2011,3:132-1323. 查找外文数据库(1)检索数据库名称:Ebsco外文数据库(2)检索途径:Title、Search terms(3)检索式:Title= City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earch terms=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4)检中数量:20(5)检中结果列举:①Goodsite, Michael Evan,Armstrong, Rachel,Nielsen, Ole John.The nautilus –evolving architecture and city landscapes for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echnoetic Arts: A Journal of Speculative Research, 2009, Vol. 7 Issue2, p105-115, 11p, 1 Illustration; DOI: 10.1386/tear.7.2.105/1②Unsworth, Rachael.'City liv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xperience ofa UK regional city.TPR: Town Planning Review, Nov2007, Vol. 78 Issue 6, p725-747, 23p, 1 Chart, 1 Map③Antcliff, Megan,Coward, Sean.City Central: A sustainable high performance workplace.Public #5: A Human Thing, 2009, p24-39, 16p, 8 Color Photographs, 1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5 Graphs④Cubukcu, Ebru,Eksioglu, Gozde.PLANNING EDUC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ENTS' PERCEPTION AND KNOWLEDGE - A CASE FROM TURKEY.ArchNet-IJAR; 2009, Vol.3 Issue 1, p221-232, 12p, 3 Charts, 3 Graphs五、文献综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其绝对永恒的自然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索报告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检索题目: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与驾驶员视觉分析的交互研究班级: *******姓名: ***学号: ******2016年4月目录1.课题分析 (1)2.检索策略 (2)2.1 选择检索工具 (2)2.2 选择检索词 (2)3.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 (3)4.文献总结 (8)1、课题分析道路空间是由沿路建筑、绿化栽植等边界限定;道路穿越不同的区域地段,或滨水,或沿山,而给人留下鲜明的环境印象。

当代道路景观的设计十分强调人作为景观环境的使用者、体验着和观赏者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从人的感知角度出发,满足人们功能需求和生理诉求。

且道路景观在视觉要求方面,也应满足整体合一、环境契合、个性鲜明等特点。

道路景观设计的本质就是“看”与“被看”,我们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本就应在视觉分析的基础上,使道路景观与所在的环境相契合,研究驾驶员的视觉感受与道路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掌握驾驶员的视觉感兴趣区域及心理特征的变换,从而通过合理的景观营造来改善视觉环境,并通过适当的刺激方式,对驾驶员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提高行车安全。

2、检索策略2.1 选择检索工具中国知网、维普2.2 选择检索词景观设计、视觉心理,视觉分析3.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打开知网,输入关键词:“景观设计、视觉分析”,在检索结果中进行筛选,得到如下条:(1)【篇名】基于视觉特性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摘要】本论文针对目前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以道路的视觉特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明确称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作用,分析影响城市道路的重要外部因素,如何按照用路者的视觉特性布置道路内部构成要素等方面来展开研究,以期总结出以视觉特性为指导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思路。

首先,论文阐述了城市道路的相关概念、特点,以及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证明了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为以后各章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其次,论文区分了城市道路景观的外部影响因素与内部构成要素。

城市道路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景观设计时既要注意外部环境对道路的影响,又要强调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使内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道路对于自然的最少干预,充分展示城市个性。

文中重点讨论了当代交通条件下用路者的视觉特性,表明城市道路景观应从交通功能及用路者的需求出发,针对交通性道路及生活性道路中不同用路者的视觉特性,对景观的空间、尺度、色彩、以及细节等方面的处理应有不同程度的侧重,营造适合动态条件下欣赏的环境氛围。

论文最后以商丘阏伯路为例,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步骤进行了阐释。

(2)【篇名】基于视觉分析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摘要】景观设计的本质是"看"和"被看",道路景观设计应汲取城市意象、环境心理和动态视景的相关理论知识,建立"道路一视景"的概念:本文综合考虑整合一体、环境契合、个性鲜明等景观视觉要求,从城市环境意象的构成要素入手,在视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应不同地段环境特征的道路景观设计策略。

(3)【篇名】基于视觉空间分析的道路景观设计【摘要】人的视觉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并且指导着人类的心理活动。

景观设计的产物也就是景观视觉形象,因此,我们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应当基于视觉空间分析,合理组织景观来满足人们在视觉上对于道路景观的审美需求。

论文在研究了道路视觉空间分析的相关理论后,提出了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同时对不同地段环境的道路景观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索,以求营造出一个空间布局合理、景观视觉和谐的城市环境系统。

(4)【篇名】基于视觉角度的北京地区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研究【摘要】以基于视觉角度的北京地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研究为主题,以道路的视觉特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查阅相关学术资料、实地考察、记录、数据分析整理等方法对目前北京城市道路规划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和方案。

研究表明:北京地区的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有若干处存在由于植物配置形式不合理而形成的交通安全隐患。

从道路绿化对道路使用者视觉影响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行车安全的、具有视觉引导性的、艺术功能性强等特点的绿化形式及植物配置的设计设想。

(5)【篇名】西安城市道路端景景观视觉研究【摘要】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人们对城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来自于街道,因此道路的景观构成对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目前在我国,道路作为城市景观要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道路在引导人们对城市认知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道路是成为处理好城市景观轴线、点状景观构筑关系的重要因素。

景观视觉研究的基本概念强调以使用者或观察者的敏感度需求为基础,除了能显示景观的实质及生物特征外,还清楚地显示人类使用过的痕迹及人类对其的规划目标与期望,并且,对群众的知觉和需求进行思考,有助于环境规划与设计者明确如何使用资源才能使景观规划更有效。

道路端景特色研究之价值所在一凯文·林奇在《城市的形象》一书中将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归纳为五类,列在第一位的就是道路,由此可见,城市街道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和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舞台,而街道上的设施则是满足其功能、增加城市魅力的关键。

本论文从对当前街道设施问题的反思入手,以西安为例,将传统元素与城市街道设施结合起来,通过对西安城市传统元素与街道设施形式结合的现状调查分析,以及对传统元素与现代生活关系正确认识的比较研究中得出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西安街道设施的建设形式。

尊重城市整体环境就是尊重文化、历史和传统,强调城市整体协调。

从城市整体环境的角度控制端景构筑物形态是解决当前旧城改造中城市秩序混乱、特色丧失的重要途径。

另外,本论文可以从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两个部分理解: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从道路视觉理论出发,以路人对道路形成的主观意象为原则,阐述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论,着重分析了城市道路之中主要的相关设施(包括:城市道路线形、横断面、道路绿化、道路交叉口与街道广场、立体交通、人行道、交通道及中央分隔带、公交车站、停车设施、路面铺装、以及其它道路附属设施)的景观设计要则.并以以上要素为评价因子,建立了相应的视觉分析综合评价体系,为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优劣的评价提供了量化的参考指标.在实例分析方面,选择了西安市各具有代表性城市道路景观为典型范例,运用各项要则对其道路端景进行研究,并利用视觉分析体系确定了该道路景观的景观等级,使该研究的理论成果得以充分体现。

(6)【篇名】城市夜景观视觉节奏感的研究【摘要】众所周知,城市夜景观是一种主要利用光来表现城市夜晚景观空间效果的景观模式,而视觉节奏感则是人们对于视觉空间中富有连续性以及序列性变化事物的一种视觉心理感知。

本文主要针对城市夜景观的空间整体连续性以及空间序列性这两方面的空间特征设计要求,对视觉节奏感的概念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了城市夜景观视觉节奏感的观察模式、视觉对象构成、景观单元及景观片段的空间尺度、视觉信息量的分析以及本课题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最终总结出对于城市夜景观空间形态的整体连续性以及空间序列性的部分人体主观感知规律,以及相关城市夜景观空间连续性以及序列性的单元尺度、视觉对象视觉信息量的分析研究方法。

而本文的书写目的,主要是希望通过对人体主观视觉感知研究,真正从视觉观察的角度体现适应现代社会城市夜景观设计“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前两章,主要是对本课题的提出与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

绪论主要对本研究课题的提出、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课题创新点和现实应用意义进行了重点论述。

同时,针对视觉节奏感这一概念,通过对人体视知觉与认知心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基础分析研究,从而确定了视觉节奏感的定义与组成分类等基本概念因素,并针对该概念与城市夜景观的研究关联性进行了重点分析。

本文的第二部分是第三章至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城市夜景观视觉节奏感的观察模式、具体构成、以及空间单元的具体划分。

由于本部分重点总结出了体现以人体视知觉与认知心理原理为研究基础的视觉节奏感空间尺度的数据以及视觉信息量的分析方法,所以是本文的核心章节。

其中,第三章主要根据视觉节奏感的定义特征,对城市夜景观的观察模式进行了一般性的研究分析,确定了以观察速度这一时空概念,对各个城市夜景观视觉节奏感的空间节奏形式及其观察视点、观察尺度和视觉感知等方面进行了人体主观研究。

第四章则主要对城市夜景观视觉节奏感的视觉对象进行了分类研究,结合第三章中分析出的不同城市夜景观的观察模式,以及形成的视点观察模式,对城市夜景观视觉节奏感视觉对象的基本形态、视觉特征以及空间表现形式进行了客观研究。

第五章则主要对城市夜景观视觉节奏感的空间序列性,进行空间尺度以及景观单元视觉信息量方面的计算与分析。

本文的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其论述内容则是以前几章的相关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了基于视觉节奏感的城市空间的夜景观的设计方法,并以能够较好体现本课题研究理念及成果的城市道路夜景观的设计实例进行了分析介绍。

最后的结论则主要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城市夜景观设计人体视觉感知方面的再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7)【篇名】论景观设计吸引注意的视觉心理【摘要】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然,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今的公园、广场不计其数,可它们有的也仅仅只是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场所。

景观视觉分析是园林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文章分析引起人视觉注意的生理和心理原因,并对景观设计要素进行简要分析,最后阐述了在设计中应该利用什么设计手法来突出主题。

希望通过分析人类生理和心理感知揭示景观视觉感受的基本规律,为今后的景观设计提供经验。

(8)【篇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摘要】城市道路是城市的框架,它反映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也是城市形象和城市景观环境的核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城市道路除了满足各种运输功能之外,还担负起了继承传统文化,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重任。

然而,限于我们经济或观念上的原因,城市道路的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上述各种功能的要求。

本文从景观环境角度出发来阐述城市道路的建设,涉及到文化历史、生态保护、环境心理、设计理念、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内容,以期对实际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论述了城市道路景观的定义及其重要性,探讨了城市道路景观的发展变化,我国道路景观现状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二、从人类需求、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各方面来论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及景观形成后的评价。

三、结合实际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素作了系统探讨,并从人的行为心理、视觉体验出发,对不同类型的道路景观设计作了深入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