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婴儿的诞生》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1)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婴儿的诞生》教案 (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婴儿的诞生》教案 (新版)济南版

《婴儿的诞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2)认识生殖细胞的特点及受精过程。

(3)说出胚胎发育的大体过程及其营养的获得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类、讨论等活动,增强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表达交流、合作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新生命的诞生,认识到生殖和发育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端正学习态度,进而学会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感受,增进与父母的感情。

【教学重点】(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

【教学难点】胚胎的发育过程以及对胎盘和脐带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资料。

学生:认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展示:贾乃亮和他的女儿甜馨的图片同学们知道这两个人是谁吗?他们是什么关系?曾经有一位作家说过:“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孩子”。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最好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那么,我们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新生命的诞生有关的知识。

我们每个人最初都是来源于一个细胞,这个细胞又是由两个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

看来,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碰撞燃起了生命之火,它们是生命的火种。

设疑:生命的火种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课件展示:精子和卵细胞的图片学生看图片,说出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态特点:精子是男性的生殖细胞,呈蝌蚪状,长约0.06毫米,能游动。

卵细胞是女性的生殖细胞,呈球形,直径约0.1毫米,含有丰富的卵黄。

成熟的卵细胞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生命的火种是从哪里来的?生命的火种来源于生殖系统,人和其他有性生殖的生物一样,从最初的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新个体。

今天我们就来探寻这个神奇的变化。

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一)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过渡)人类生殖系统的功能是生殖和发育,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新版)济南版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新版)济南版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观看分娩视频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观看分娩视频等活动,体验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婴儿发育和分娩的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观察: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情和参与度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或者在小组活动中如何与同伴合作。
-测试:教师可以通过小测试来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试可以包括口头测试、书面测试以及实践操作测试。
-小组活动:通过组织小组活动,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婴儿发育过程和分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讨论,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一些真实的分娩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释分娩过程中的科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胎儿发育过程和分娩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新版)济南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学设计)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学设计)

婴儿的诞生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和观察图片,能够准确说出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重点)2.通过列表比较和观看动图,能准确描述出两种生殖细胞的特点和受精的过程及场所。

(重点)3.通过阅读课本和观看图片,能准确说出胚胎发育的大体过程及其营养的获得途径,体会到妈妈的艰辛,增强感恩父母的情感。

(难点)教材分析:本节是济南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和动物有着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通过对本节《婴儿的诞生》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差异、生命产生、发育的整个过程,并帮助学生普及一些生活中月经的形成等相关知识,为后面两节青春期的发育和走向成熟奠定基础,从而建立学生对自我身体的保护意识,感恩父母给予自己生命和把自己从小养大的养育之恩。

可以说本节对学生日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也知道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生殖发育方式。

学生进入青春期,也渴望知道自身生长的发育特点。

教师要引导学把人的生殖特点和动物结合起来,播放视频,分析讨论,理解知识。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情景导入,播放图片当你知道邻居家阿姨生了一个可爱小宝宝的时候,也许产生过这样的疑问:自己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其实,人类新生命的诞生属于有性生殖过程,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

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新课学习】【探究一】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活动1.知识构建展示自学任务:自主学习教材70—71页,完成问题1-41.人类新生命的诞生属于生殖的过程,是通过来完成的。

2.人类的生殖系统分为生殖器和生殖器。

3.结合课本男性、女性生殖系统图,写出以下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及其作用。

(1)男性生殖系统:①主要性器官:[g]睾丸:产生,并分泌。

②[d]附睾:。

③[a]输精管:输送的管道。

④[e]精囊腺和[f] :分泌物与精子共同组成,为精子提供营养并有利于精子的活动。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新版)济南版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新版)济南版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婴儿诞生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婴儿诞生过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准备一些模型婴儿、子宫模型等,让学生通过模型进行观察和操作,加深对分娩过程的理解。同时,要确保所有实验器材都经过消毒处理,保证学生的安全。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讨论区域,配备相应的桌椅和白板,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在教室内设置一个实验操作台,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婴儿发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照片、分娩过程的示意图、新生儿的生理特征表格等。此外,还可以准备一些真实的婴儿出生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婴儿的诞生过程。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新版)济南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新版)济南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自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4.3.1《婴儿的诞生》,主要涉及婴儿的诞生过程、分娩的生理机制以及新生儿的特征。具体内容包括: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3.1《婴儿的诞生》教案1

第一节婴儿的诞生一、教材分析:本节介绍的是作为生物圈中的普通一员,人类通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

教材首先讲述了男女生殖系统的主要构造及其主要功能,接着对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作了简单介绍,这为学习有关受精的知识打下根底。

受精卵形成后移动边分裂,种植在子宫内从而形成胚胎。

按照人的发育顺序在本节后面的内容中阐述了胚胎的发育和营养,最后总体概括了人的发育和成长的总体过程.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大局部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对异性的好奇,对性知识的好奇,驱使他们要获得这方面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食品的优化,学生心理和生理成熟提早,这个主题对他们进展性道德、性责任的教育非常关键。

三、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根本构造,说明各局部的构造和功能。

2.认识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能描述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的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阅读、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3.指导学生对知识进展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体系的能力。

4.通过观察和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1.启发学生认识生殖和发育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端正学习态度。

2.学会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男女生殖系统的构造和功能;2.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

教学难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受精作用及胚胎的发育过程;2.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亲爱父母的感情。

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人的生殖,包括生殖系统和生殖过程。

靠男女生殖系统,自然孕育出后代是最自然、最平常的事情。

可是有一些夫妇由于身体的原因一直不能生育。

你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愿望吗?可以用试管婴儿技术。

还可以用克隆的方法。

〔学生可以针对这两种方法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很感兴趣,教师也参与其中〕其实,人体本身也存在着许多奥秘,这还有待于人类进一步去探索。

婴儿的诞生-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婴儿的诞生-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婴儿的诞生-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课程目标1.认识人类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受精、形成胚胎、胚胎发育和分娩的过程。

3.培养生命尊重和珍爱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内容1.人类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受精、形成胚胎、胚胎发育和分娩的过程。

3.婴儿的生长发育和生命的珍贵。

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2.演示法3.讲解法4.观察法5.讨论法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受精、形成胚胎、胚胎发育和分娩的过程。

2.教学难点:人体结构、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

教学过程1.预习导入使用生动的图片或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婴儿从哪里来,怎么来,有哪些变化。

同时,激发学生对新生命的关注和珍视,提高学生对生命的尊重。

2.观察和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胚胎从生物实验室或医学影像等多方面准备好胚胎现场观察所需要的材料,并通过预设的现场展示方式展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胚胎。

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年龄段的胚胎,比较他们的不同点,了解胚胎的发育过程。

3.讲解人类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讲解人体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男女生殖器官的构造和组成,并结合生理功能,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生殖的复杂性和生殖器官在生殖过程中的作用。

4.多媒体讲解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进一步讲解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并引导学生了解胚胎的生长过程。

5.游戏教学:制作人体模型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和工具,学生分组制作人体模型,了解人体的构造和配合、认识人体器官的位置及功能。

6.讨论:婴儿在母体内的生存环境利用互动带图展示和讨论,让学生认识胎儿在母体中的生存环境和生存需求,关注婴儿的生长发育及其保护。

7.总结课堂知识并展开情感教育。

通过课堂总结,既让学生再次回顾所学知识,又帮助学生形成对人类生殖和生命尊重的价值观和态度。

课后拓展1.让学生通过上网或阅读书刊资料,了解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和人类繁殖过程与其他物种的异同点。

2.观察家庭婴儿成长过程,提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宝宝。

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及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爱护,让人们明白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好地认识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婴儿的诞生教学设计(新版)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婴儿的诞生教学设计(新版)济南版

婴儿的诞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概述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记住睾丸和卵巢的主要功能。

(2)描述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的过程。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及读图能力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 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感悟生命之不易, 珍惜生命, 尊重父母, 感恩父母。

(2)知道健康生命孕育过程, 需要合适的时机, 并需要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保证。

二、教学设计思路(指导思想):本节课教材中包含生殖系统、受精及胚胎的发育三部分内容, 共有十四幅图片。

这部分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 是他们非常感兴趣和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既然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如此迫切, 那么, 我就设计了导学案, 让学生循着导学要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组间质疑释疑,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 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 并进行分析、点拨, 帮助学生达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为了达成情感目标, 我从一开始的师生合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就把学生先引入了亲情氛围, 然后, 通过巧妙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加上多媒体喧染气氛, 用情感打动学生的心,让他们欣赏生命,珍爱生命;了解健康生命的孕育, 需要合适的时机, 也需要健康的生活习惯作保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是最值得我们感恩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睾丸和卵巢的主要功能。

胚胎发育和胚胎营养。

2、教学难点: 胚胎发育和胚胎营养;感受生命的宝贵, 体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组间质疑问难和释疑解疑, 老师的引导点拨解难, 层层推进, 突破难点, 完成共同达标。

五、教学手段: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 并进行分析、点拨, 直观形象, 帮助学生突破重难标。

六、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课。

济南版八上第一节《婴儿的诞生》word教案

济南版八上第一节《婴儿的诞生》word教案

第三章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 婴儿的诞生(1)一.生殖系统的组成: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阴囊:保护睾丸(1)外生殖器阴茎:输送精液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左右各一个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2)内生殖器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液;左右各一条。

精囊腺能分泌有利于精子活动的黏液;前列腺(这些黏液与精子共同组成精液。

(3)精液的排出途径:(精液)睾丸附睾输精管尿道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外生殖器:统称外阴。

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左右各一个。

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送卵细胞的管道;左右各一条。

(2)内生殖器:输卵管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孕育胎儿和发生月经的地方。

阴道:娩出胎儿和排除月经的通道。

3.区别人类型别的主要依据:男性与女性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第一节 婴儿的诞生(2)一. 受精作用1.精子:(1)是男性的生殖细胞。

(2)特点:呈蝌蚪形;长约0.06毫米;能游动。

(3)形成位置:睾丸。

(4)贮存位置:附睾。

(5)排出途径:睾丸附睾输精管尿道体外2.卵细胞:(1)是女性的生殖细胞。

(2)特点:呈球形;直径约0.1毫米;含有丰富的卵黄;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3.卵细胞的活动具有周期性:成年女性一般每月只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4.受精位置或场所:输卵管。

5.受精过程:卵细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如果此时与精子相遇,卵细胞就与众多精子中的一个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

二.胚胎发育1. 胚胎发育的起点:受精卵(新生命的第一个细胞)。

2. 胚胎发育的场所:(1)输卵管。

(2)子宫:主要场所。

3.过程:分裂分裂分娩受精卵早期胚胎胎儿婴儿分化4.着床(怀孕):受精卵形成后,会沿着输卵管向子宫移动,同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并植入增厚的子宫内膜内,这一过程称为着床,也就是怀孕。

5.营养来源:(1)早期:卵黄。

(2)后期:母体。

氧气和营养物质氧气和营养物质(3)途径:胚胎胎盘母体二氧化碳等废物二氧化碳等废物6.胚胎开始像人的时间:第八周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的诞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组成和功能.②知道生殖细胞的特点及受精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交流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充分运用实物及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②通过认识自我活动,体验生命来之不易,学会关爱生命,关注自身健康和发展,养成热爱生命的情感.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男女性生殖系统组成和功能图片或音像资料.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母亲孕育生命的材料.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课题(5分钟)1、回顾前面学习的植物和动物的生殖. 想一想:植物和动物主要靠什么生殖方式来繁殖后代的?2、“宝宝从哪里来?你是不是很想知道这个秘密呢?”. 提出问题:我们人类靠什么繁衍自己的后代?过渡:其实,人类新生命的诞生属于有性生殖的过程,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1回答:有性生殖2、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回答老师的提问自然大方地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图片展示:一家三口的对话引人入胜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观看图片并进入思维状态的探究热情,学习时做到有的放矢.自主求知(7分钟)(一)生殖系统的结构1、展示男性生殖系统的挂图(侧剖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清各部分的名称.2、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6页男性生殖系统(正剖面)图中的名称. 让学生分组讨论,男性生殖系统的各器官有什么功能呢?3、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男性生殖系统由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睾丸、附睾、阴囊等组成.功能是:睾丸:产生男性生殖细胞——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通过观察图片教会学生观察、认识事物的次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较好地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设计具有层次性、启发性的问题,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最终获得新知,符师生共同总结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功能睾丸:主要的性器官,功能:产生男性生殖细胞——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睾、附睾也是一对,呈扁圆形,位于睾丸背面,主要功能是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主要功能是输送精子精囊腺:主要功能则是分泌粘液阴茎、阴囊等外生殖器4、教师展示女性生殖系统的侧面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清各部分的名称.5、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7页女性生殖系统(正剖面)图中的名称. 让学生分组讨论,女性生殖系统的各器官有什么功能呢?6、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功能卵巢: 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 卵巢有一对,呈扁桃形,位于盆腔内子宫的两侧. 其主要功能是:产生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精子精囊腺:分泌粘液学生仔细观察,分清各部分的名称.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功能是:卵巢: 产生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有输送卵细胞的功能子宫:子宫位于盆腔中,胎儿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和胎儿产出的通道学生对照生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直观的视觉刺激,启发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分析讨论,在活动中收获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如彩图、录像等,为学生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思维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渗透了情感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培养读图识能力输卵管:有输送卵细胞的功能子宫:子宫位于盆腔中,胎儿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和胎儿产出的通道7、师生比较男女生殖系统组成的异同.总结:通过比较,大家知道男女生殖器官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把这种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它是区别男女的主要依据.请据图找出①精子的产生部位和排出路线: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阴茎②卵细胞产生部位和排出路线: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殖系统图找出产生部位和排出路线探究新知、分析归纳(25分钟) (二)受精作用1、提出问题:男性的睾丸产生精子;女性的卵巢产生卵细胞. 那么,精子和卵细胞是什么样子的?2、让学生观察教材57页图片,自学教材内容.3、以组为单位完成精子与卵细胞比较表:精子卵细胞大小形状结构4、观看人体受精的动画.让学生认真观看录像资料,分析精子和卵细胞产生的过程以及它们的相遇具有怎样的特点.精子的旅程:艰辛.卵细胞的旅程:漫长.精子与卵细胞的相遇和结合:奇迹.5、师生共同总结:女性的卵细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如果此时恰好与精子相遇,卵细胞就与众多精子中的一个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展示图片:让学生见识卵细胞就与众多精子中的一个结合.观察后,学生到讲台前讲解,师生共同总结.以组为单位完成精子与卵细胞比较表,通过比较,对人类生殖细胞有了直观的理解.学生分析、讨论回答:体验生命来之不易,学会关爱生命小组讨论,得出卵细胞就与众多精子利用对比让学生认识精子和卵细胞的区别;利用动画展示受精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教学,获得新知.通过认识自我活动,体验生命来之不易,学会关爱生命,关注自身健康和发展,养成热爱生命的情感.反思感悟,对交流感想,课堂小结6、如果成熟的卵细胞没有受精,卵细胞会出现什么结果?7、让学生自学教材58页相关链接回答:双胞胎是怎么回事?什么是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图片展示: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是怎么回事小结:大家谈让学生当个小小演说家,总结当女性进入青春期以后,卵巢开始排卵,如果成熟的卵细胞在输卵管内与精子相遇,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这个生理过程就叫受精. 受精卵在由输卵管进入子宫的过程中,就开始了胚胎发育过程. 下节课学习胚胎发育.布置开放性作业:1.采访亲人了解自己出生过程2.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感谢他们赐予你生命3.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中的一个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学生回答:如果成熟的卵细胞没有受精,它就开始分解,并且子宫黏膜脱落及部分血液流出,形成月经,通过阴道排出体外.看教材58页相关链接回答: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是怎么回事及由来学生当个小小演说家,总结受精过程反思感悟,感谢父母给予自己生命,感叹生命来之不易.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在知道人类生殖相关基本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要珍惜生命,体会要爱戴父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审慎的人生态度. 在人类生殖的各个环节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产生的不易,父母为孕育生命所做的奉献和牺牲,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达到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的目的.分层达标(8分钟) A类:1.下列哪组器官具有分泌性激素的作用?( )A. 输卵管和输精管B. 卵巢和睾丸C. 子宫和精囊腺D. 精囊腺和前列腺2. 下列器官同属于两种系统的是( ).A. 卵巢B. 子宫C. 输卵管D. 前列腺B类:3.人的卵细胞比精子大得多,这是因为( ).A. 卵细胞内含有更多的染色体B. 形成受精卵时卵细胞起主导作用C. 卵细胞为受精卵的发育贮存着营养物质D. 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遗传物质4.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来自()A.卵黄 B.胎盘 C.输卵管 D.子宫C类:5.(1)男性和女性体内的生殖细胞是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2)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各个结构的功能?(3)其中产生和输送精子、卵细胞的器官是哪些?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和产出的器官是什么?(4)什么是受精?受精的部位在哪?第一节婴儿的诞生(1)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