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的解剖结构
眼球结构

视觉器官(visual organ)包括眼球、视路和附属器三部分。
第一节 眼球成人的眼球(eye ball)近似球形。
其前后径约24mm,垂直径约23mm,水平径约23.5mm。
眼球前面顶点称为前极,后面顶点称为后极。
在前后极之间绕眼球一周称赤道。
眼球位于眼眶的前半部,借筋膜与眶壁、周围脂肪、结缔组织和眼肌等包绕以维持其正常位置,减少眼球的震动。
眼球前面的角膜和部份巩膜暴露在眼眶之外,眼球前面有上下眼睑保护。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图1-1,1-2)。
图1-1 眼球立体剖面图1-2 眼球解剖图一、眼球壁(一)外层,纤维膜 (fibrous tunic )为眼球的最外层,由坚韧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
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瓷白色不透明的巩膜。
两者结合处称角巩膜缘。
眼球的外层具有保护眼球内部组织、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透明角膜还有屈光作用。
1.角膜(cornea):位于眼球正前方,略呈横椭圆形,稍向前突出。
横径为11.5--12cm ,垂直径约为10.5--11mm。
周边厚度约为1mm ,中央稍薄约为0.6mm。
其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7.8mm,后表面为6.8mm。
组织学上,角膜由外向内分为五层(图1-3)。
(1)上皮细胞层: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有5--6层细胞。
在角膜缘处与球结膜上皮细胞相连。
此层对细菌有较强的抵抗力,再生能力强,损伤后修复较快,且不留瘢痕。
(2)前弹力层(Bowman`s membrane):是一层均匀无结构的透明薄膜,损伤后不能再生。
(3)基质层(实质层):占角膜全厚90%以上。
约由200层排列整齐的纤维薄板构成。
板层间互相交错排列,与角膜表面平行,极有规则,具有相同的屈光指数。
板层由胶原纤维构成,其间有固定细胞和少数游走细胞,以及丰富的透明质酸和一定含量的粘多糖。
基质层延伸至周围的巩膜组织中。
此层损伤后不能完全再生,而由不透明的瘢痕组织所代替。
(4)后弹力层(Descemet`s membrane):系一层富有弹性的透明薄膜,坚韧、抵抗力较强,损伤后可迅速再生。
眼睛的科普知识

眼睛的科普知识眼睛是人类视觉的重要器官,能够感知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然后传送到大脑进行处理和解读。
以下是关于眼睛的科普知识。
一、眼睛的解剖结构1.眼球:眼球是由不同的结构组成,包括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等。
2.角膜:位于眼球前部的透明薄膜,起到保护眼球和聚焦光线的作用。
3.巩膜:覆盖在眼球的后部,可以看到的眼白部分。
4.虹膜:位于角膜后面的有颜色的部分,它的肌肉控制瞳孔的大小。
5.瞳孔:位于虹膜中央的黑色圆孔,通过调节大小来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量。
6.晶状体:位于眼球内部的双凸透镜,能够改变凸度来调节焦距以便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7.玻璃体:填充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透明凝胶状物质。
8.视网膜:位于眼球后部,由感光细胞组成,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送到大脑。
二、眼睛的功能1.视觉感知:眼睛的主要功能是感知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送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处理和解读,我们才能看到和理解外界的事物。
2.调节焦距:通过晶状体的变凸来调节光线的聚焦位置,以便清晰地看到不同距离的物体。
3.控制光线进入量: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光线的进入量,以适应不同的光线强度。
4.保护眼睛:角膜和眼睑能够保护眼球免受外界物体和伤害,眼泪可以起到润滑和清洁的作用,同时还有抗菌和抗炎的作用。
三、近视和远视1.近视(近视眼):近视是指远处物体看不清楚,近处物体看得比较清晰的情况。
近视主要是由于眼睛的屈光系统过于强大,光线焦点未能聚焦到正确的位置上,导致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造成远处物体模糊。
2.远视(远视眼):远视是指近处物体看不清楚,远处物体看得比较清晰的情况。
远视主要是由于眼睛的屈光系统过于弱小,光线焦点未能聚焦到视网膜上,导致光线在视网膜后聚焦,造成近处物体模糊。
四、眼睛常见的问题和疾病1.干眼症:干眼症是由于眼睛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造成眼球表面干燥、刺痛、红肿等症状。
2.视力矫正问题:近视、远视和散光是常见的视力矫正问题,可以通过眼镜、隐形眼镜或LASIK手术来纠正。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图课件PPT

第四节:眼附属器
睫毛、 眼睑、 结膜、 泪器、 眼外肌、 眼眶。
(一)睫毛
位于上下眼睑的边缘,向前上、前下方伸出, 排列整齐。根部有丰富的感觉神经丛,
对触觉非常敏感。睫毛的平均寿命为3~5个月。
(二)眼睑
眼睑位于眼眶出口,覆盖眼球前部,分为上睑和下睑, 中间称为睑裂,边缘为睑缘,上下睑缘交接处称为内 眦和外眦。内眦包围着一个肉状隆起,称为泪阜,泪 阜的上下缘处各有一小孔,为上、下泪小点。 眼睑通过瞬目作用将泪液散开,均匀地湿润角膜,填 补角膜表面的不平之处,使角膜形成良好的光学表面。 眼睑闭合可以保护眼睛免遭外伤。上下睑板有高度发 育的皮脂腺(睑板腺)埋藏其中,其出口位于睑缘上。 睑板腺分泌脂肪性油脂,形成泪液的最表层,在配戴 隐形眼镜时脂肪成份会沉淀在镜片上。
连 鼻泪管:位于骨性鼻泪管的管道内,上接泪囊,向下开口于
下鼻道
5mm---12mm,垂直10. 由7块颅骨组成,深4-5cm 6》分部:皮质,中央玻璃体,中央管 眼睑位于眼眶出口,覆盖眼球前部,分为上睑和下睑,中间称为睑裂,边缘为睑缘,上下睑缘交接处称为内眦和外眦。
敏锐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
眼球近球形,前后径为24mm,水平径 虹膜 根据光线的强弱使瞳孔缩小或开大,保证视网膜成像清晰
约23mm,此时如发育不完全±1.00mm
时就可以出现±3.00D的屈光度。
第二篇:眼球解剖
第一节 眼球的解剖及生理
•眼球壁 •外层 •中层 •内层
一、眼球壁
•外膜:由坚韧的纤维组织所组成,构 成眼球的完 整的封闭的外壁,起到保护 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 状的作用
•角膜 前1/6 •巩膜 后5/6 •中膜 又称葡萄膜,色素膜,血管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内膜 视网膜
眼球的解剖结构

眼球的解剖结构眼球是人类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接收外界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进行解析和识别。
眼球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包括眼球壁、眼外肌、眼内肌、晶状体、玻璃体等多个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眼球的解剖结构。
眼球壁是眼球的最外层结构,它由三层组成:巩膜、血管膜和视网膜。
巩膜是眼球的最外层,呈白色,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
血管膜是一层富含血管的组织,为眼球提供营养和氧气。
视网膜是位于眼球壁最内层的光敏细胞层,负责接受外界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给大脑进行图像识别。
眼外肌是控制眼球运动的肌肉组织,包括直肌和斜肌。
直肌有上、下、内、外四个方向,控制眼球的上下、左右运动。
斜肌主要控制眼球的旋转运动,使眼球可以上下左右倾斜。
眼外肌的收缩和松弛通过视神经的控制完成。
晶状体是位于眼球内部的透明结构,呈凸面镜状,它通过调节其曲度来改变眼球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物体的对焦能力,从而使人眼能够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玻璃体是填充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透明凝胶状物质,它起到支撑视网膜的作用,并帮助保持眼球的形状。
玻璃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胶原纤维,能够屏蔽来自眼球后部的光线干扰,使眼睛看到的图像更加清晰。
除了以上主要结构外,眼球还包括房水、角膜和虹膜等部分。
房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眼球前房和眼球后房中,它提供眼球所需的养分,并帮助保持眼球的正常形状。
角膜是眼球表面的透明薄膜,对眼球的成像起到关键作用,可帮助对物体进行初步聚焦。
虹膜是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有色部分,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来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强弱。
总而言之,眼球是一个复杂的器官,由多个解剖结构组成。
这些结构协同工作,使眼球能够接收、转化和传递光线信号,从而实现人类的视觉功能。
对眼球的解剖结构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视觉系统的运作原理,并提高对眼睛健康的关注和保护。
眼的解剖

眼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
也是最能让人感受到其不适或病变的感觉器官。
人眼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附属器。
人眼的外形接近球形,称为眼球。
眼球壁是包围眼球的一层组织,由巩膜、脉络膜和网膜组成。
眼球壁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纤维膜、色素膜、视网膜。
纤维膜由纤维组织构成,较硬,坚韧而有弹性,对眼球有保护作用,并能维持眼球的形状,似鸡蛋壳一样。
纤维膜又可分为角膜、巩膜、角巩膜缘。
色素膜又叫葡萄膜,具有营养眼内组织及遮光的作用,自前向后又可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中间有瞳孔。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这三部分加上外层中的角膜,就构成了眼的屈光系统。
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前房、后房,约有0.15~0.3ml,它具有营养和维持眼内压力的作用。
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借助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联系,是一种富有弹性、透明的半固体,形状似双凸透镜,是眼球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
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体,充满晶状体后面的空腔里,具有屈光、固定视网膜的作用。
玻璃体和晶状体房水、角膜等一起构成了眼的屈光间质,并且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支撑作用,使视网膜与脉络膜相贴。
在外伤或手术中,一旦发生玻璃体丢失,就容易造成视网膜脱离。
眼底顾名思义是指眼睛的底部,也就是眼睛最里面的组织。
它包括视网膜、视神经乳头和视网膜中央血管。
如果眼底有疾病的话,将对视觉有很大的影响。
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变色,视大变小。
人的眼睛除了眼球壁和眼内容物外,还有一些附属器,它们是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
从光学观点看,眼睛可以被看做两个系统:角膜和晶体。
其各表面的中心,近似位于共同轴即光轴上。
光轴通常交视网膜于中心窝鼻侧并稍上方的一点,平均角度倾斜,在水平方向为4~5度(a角),而垂直方向的倾斜略大于1度。
人类眼球结构示意图眼- 人类眼球的结构斜视手术眼- 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眼是视觉的感觉器官,包括眼球及其附属器。
眼所占的体表面积和容积虽小,但其功能对生活和劳动至关重要。
眼球的系统解剖

过。 • 脉络膜可营养眼球内组织并吸收分散光线。
(三)视网膜
• 视网膜retina位于眼球血管膜的内面,自前向后分为3部分,即视网膜 虹膜部、睫状体部和脉络膜部。
• 虹膜部和睫状体部分别贴附于虹膜和睫状体的内面,薄而无感光作 用,故称为视网膜盲部。
• 房水的生理功能是为角膜和晶状体提供营养并维持正常的眼内压。 • 病理情况下房水代谢紊乱或循环不畅可造成眼内压增高,临床上称
为继发性青光眼。
(二)晶状体
• 晶状体lens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借睫状小带与睫状体相连;呈双 凸透镜状,前面曲度较小,后面曲度较大,无色透明、富有弹性、不 含血管和神经。
(二)晶状体
• 若眼轴较长或屈光装置的屈光率过强,则物象落在视网膜前,称之 为近视。
• 反之,若眼轴较短或屈光装置的屈光率过弱,物象则落在视网膜后, 称之为远视。
• 随年龄增长,晶状体核逐渐增大变硬、弹性减退,睫状肌逐渐萎缩, 晶状体的调节能力逐渐减弱,近距离视物困难,出现老视,即“老花 眼”。
(三)玻璃体
• 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牵引脉络膜向前,使睫状突内伸,睫状小带变 松弛,晶状体借助于晶状体囊及其本身的弹性而变凸,特别是其前 部的凸度增大,屈光度加强,使进入眼球的光线恰能聚焦于视网膜 上。
• 反之,视远物时,睫状肌舒张,睫状突外伸,睫状小带加强了对晶状体 的牵拉,晶状体曲度变小,使远处物体清晰成像。
• 玻璃体vitreous body是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表面被覆玻璃体膜。 • 它填充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约占眼球内腔的后4/5。 • 玻璃体的前面以晶状体及其悬韧带(睫状小带)为界,呈凹面状,称玻
眼解剖生理

角膜是重要的屈光结构 2/3 易发生炎症和外伤
眼球壁外层
角膜疾病 角膜炎 细菌性 病毒性 真菌性 角膜变性 角膜肿瘤 角膜软化症 角膜移植
眼球壁外层
巩膜
sclera
组织学
表层巩膜:富含血管 实质层:纤维板层 棕黑板层:含色素 厚度变化 0.5—1mm
生理功能:保护、支持、营养
神经上皮层 三级神经元 视锥视杆细胞层:成像-感光 双极细胞层:视觉信号处理 神经节细胞层:信号传导 组织学十层结构
眼球壁内层:视网膜 retina
眼底结构
视盘
视网膜血管 黄斑 视网膜
视网膜疾病
视网膜血管疾病 中央动脉阻塞 中央静脉阻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疾病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 老年性黄斑变性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母细胞肿瘤
脉络膜 choroid
组织学
脉络膜上腔 大、中、小血管层
玻璃膜
特点:富含血管和色素 生理功能 形成暗房 营养视网膜
葡萄膜疾病
葡萄膜炎
前葡萄膜炎 后葡萄膜炎 葡萄膜肿瘤 脉络膜黑色素瘤
先天异常
葡萄膜缺损
眼球壁内层:视网膜 retina
形态结构:衬覆在脉络膜内 面透明薄膜。锯齿缘—视盘 胚胎发育分层 色素上皮层
视网膜疾病
视网膜母细胞肿瘤 -- 白瞳症
眼内腔与眼内容物
眼内腔
前房 后房 玻璃体腔 眼内容物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玻璃体
眼 内 腔
眼内腔与眼内容物
前房 anterior chamber 为角膜之后、虹膜和瞳孔区晶状体之前的腔隙 其内充满房水,容积0.2ml~0.3ml 后房 posterior chamber 前界为虹膜,周边为睫状体,后为晶状体赤道部和悬 韧带,内充满房水,容积约0.06ml 玻璃体腔 vitreous cavity 前界为晶状体、悬韧带和睫状体的后面,后界和周围 为视乳头和视网膜,内充满玻璃体,容积约为4.5ml
眼的解剖

泪液分泌:泪腺、副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受 刺激分泌为反射性分泌,起冲洗和稀释的作用; 由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分泌为基础分泌,作 用:维持角膜、结膜的湿润。
泪膜
脂质层
水液层
视路
视神经 视束
视放射
视交叉 外侧膝状体
视皮质
瞳孔反应路
视束
外侧膝状体
顶盖前区 E—W核
不交叉纤维 交叉纤维
睫状神经节
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瞳孔对光反应
直接对光反应 间接对光反应
瞳孔对光反应
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
患眼
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单眼光觉传入路 病变时,患病侧直接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 而间接对光反应正常;健侧间接对光反应 减弱或消失而直接对光反应正常。
眼的解剖
内容概要
1、眼球 2、视路及瞳孔反应路 3、眼附属器及眼眶 4、眼的血管和神经
眼睛是视觉器官,由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 三部分组成。眼球与视路完成对外界视觉 信息的捕捉,提取,传递功能,在视皮质 形成视觉。眼附属器对眼球起保护作用。 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90% 是由眼完成的.
粘液层 微绒毛 上皮细胞
泪膜:脂质层可阻止泪液蒸发和维持泪膜 稳定;水液层为泪腺的主要成分,转送水 溶性菅养成分,;粘液层含多种蛋白,基 底部嵌入角、结膜上皮细胞的微绒毛之间, 可降低表面张力使疏水的上皮细胞变成亲 水状态,泪膜的作用:润滑、保护、供氧 和营养和冲洗抑制微生物生长。
滑车 上直肌 内直肌
眼的结构简图
外层 纤维膜
视觉器
眼球壁 眼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5
1.外层 主要是胶原纤维组织,由前部透 明的角膜和后部乳白色的巩膜共同构成 眼球完整封闭的外壁,起到保护眼内组 织,维持眼球形态的作用。
a
6
角膜(cornea) 位于眼球前部中央,呈向 前凸的透明组织结构,横径约11.5~ 12mm,垂直径约10.5~11mm。角膜曲 率半径的前表面约为7.8mm,后表面约 为6.8mm。角膜厚度中央部约0.5~ 0.55mm,周边部约1mm。
a
7
a
8
a
9
组织学上从前向后分为:①上皮细胞层:厚 约35μm,由5~6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无角 化,排列特别整齐,易与其内面的前弹力层 分离;②前弹力层(Bowman’s membrane): 厚约12μm,为一层均质无细胞成分的透明膜; ③基质层:厚约500μm,占角膜厚度的90%, 由近200层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束薄板组成, 其间有角膜细胞和少数游走细胞,并有粘蛋 白和糖蛋白填充;④后弹力层(Descemet’s membrane):为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成年 人厚约10~12μm;⑤内皮细胞层:厚5μm, 为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细胞顶部朝向 前房,基底面向后弹力层。
组织学上巩膜分为: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和棕黑板层。表层 巩膜有致密的血管结缔组织,角膜缘后的区域有巩膜内血管丛 (房水静脉)。此外贯通巩膜全层的巩膜导血管内有动脉、静脉 和神经通过。其余巩膜几乎无血管。
巩膜表面被眼球筋膜(Tenon capsule)包裹,前面又被球结膜覆盖, 于角膜缘处角膜、巩膜和结膜、筋膜在此相互融合附着。
前房角是房水排出眼球外的主要通道。
a
33
a
34
a
35
小梁网系多层束状或板片状的扁平、交叉网孔 样结构,每一小梁束由胶原纤维核心和其外被 的内皮细胞组成。房水滤过的小梁网可分为葡 萄膜部(前房侧)、角巩膜部和近小管组织 (Schlemm管侧)三部分,近小管组织是房水 外流的主要阻力部位。Schlemm管是围绕前房 角一周的房水输出管道,由若干小腔隙相互吻 合而成,内壁仅由一层内皮细胞与小梁网相隔, 外壁有25~35条集液管与巩膜内静脉(房水静 脉)沟通。
a
74
a
75
a
76
a
77
a
78
a
79
a
80
巩膜
巩膜(sclera) 质地坚韧,呈乳白色,主要由致密而相互交错的胶
原纤维组成。前接角膜,在后部与视神经交接处巩膜分内外两层, 外2/3移行于视神经鞘膜,内1/3呈网眼状,称巩膜筛板,视神经 纤维束由此处穿出眼球。巩膜厚度各处不同,眼外肌附着处最薄 (0.3mm),视神经周围最厚(1.0mm)。
a
82
组织学上巩膜分为:表层巩膜、 巩膜实质层和棕黑板层。表层 巩膜有致密的血管结缔组织, 角膜缘后的区域有巩膜内血管 丛(房水静脉)。此外贯通巩 膜全层的巩膜导血管内有动脉、 静脉和神经通过。其余巩膜几 乎无血管。
巩膜表面被眼球筋膜(Tenon capsule)包裹,前面又被球结膜 覆盖,于角膜缘处角膜、巩膜 和结膜、筋膜在此相互融合附 着。
a
81
巩膜
巩膜(sclera) 质地坚韧,呈乳 白色,主要由致密而相互交 错的胶原纤维组成。前接角 膜,在后部与视神经交接处 巩膜分内外两层,外2/3移行 于视神经鞘膜,内1/3呈网眼 状,称巩膜筛板,视神经纤 维束由此处穿出眼球。巩膜 厚度各处不同,眼外肌附着 处最薄(0.3mm),视神经周 围最厚(1.0mm)。
眼的组织解剖
a
1
视觉器官包括眼球、眼眶 及眼的附属器、视路以及眼部 的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等。
a
2
一、眼球 眼球近似球形,其前面是
透明的角膜,其余大部分为 乳白色的巩膜,后面有视神 经与颅内视路连接。正常眼 球前后径出生时约16mm,3 岁时达23mm,成年时为 24mm,垂直径较水平径略短。
a
3
a
36
a
37
a
38
a
39
a
40
a
41
a
42
a
43
a
44
a
45
a
46
a
47
a
48
a
49
a
50
a
51
a
52
a
53
a
54
a
55
a
56
a
57
a
58
a
59
a
60
a
61
a
62
a
63
பைடு நூலகம் a
64
a
65
a
66
a
67
a
68
a
69
a
70
a
71
a
72
a
73
a
10
a
11
a
12
a
13
a
14
a
15
a
16
a
17
a
18
a
19
a
20
a
21
a
22
a
23
a
24
a
25
角膜缘
角膜缘(limbus) 是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由于透明的角膜嵌入不透明的
巩膜内,并逐渐过渡到巩膜,所以在眼球表面和组织学上没有一条明确的
分界线。角膜缘解剖结构上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临床上
膜区(即后弹力层止端到巩膜突或虹膜根部,包含有小梁网及Schlemm管
等组织结构)。
a
26
a
27
a
28
a
29
a
30
a
31
a
32
前房角
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 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 处。在角膜缘内面有一凹陷称巩膜内沟,沟内有网状组织(小梁网) 及Schlemm管。沟的后内侧巩膜突出部分为巩膜突。如此,前房 角的前外侧壁为角膜缘,从角膜后弹力层止端(Schwalbe线)至巩 膜突;后内侧壁为睫状体的前端和虹膜根部。在前房角内可见到 如下结构:Schwalbe线、小梁网和Schlemm管、巩膜突、睫状带 和虹膜根部。
又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组织学上还是角膜干细胞所在之处,
因此十分重要。一般认为角膜缘前界位于连接角膜前弹力层止端与后弹力
层止端的平面,后界定于经过房角内的巩膜突或虹膜根部并垂直于眼表的
平面,各象限不同,宽约1.5~2.5mm。在外观上角膜缘部可见各约1mm宽
的前部半透明区(即从前弹力层止端到后弹力层止端)以及后部的白色巩
眼球位于眼眶前部,借眶筋膜、韧带与眶壁联系,周 围有眶脂肪垫衬,其前面有眼睑保护,后部受眶骨壁 保护。
眼球向前方平视时,一般突出于外侧眶缘12~14mm, 受人种、颅骨发育、眼屈光状态等因素影响,但两眼 球突出度相差通常不超过2mm。
a
4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 物所组成。 (一)眼球壁
眼球壁(除前部角膜外) 可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 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 为视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