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悲剧美

合集下载

音乐的悲剧美教案001

音乐的悲剧美教案001

《音乐的悲剧美》教案诸城二中朱建峰(一)导入1.聆听二胡与乐队演奏的《江河水》片段,观看音乐、舞蹈作品《悲怆》片段,提问:同学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感?《江河水》的音乐如泣如诉,十分悲恸,此曲体现了一种悲剧的美。

用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创编的舞蹈《悲怆》,表现人生的哀伤、绝望、悲叹和苦恼,凄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怆之美。

2.导入本课主题——音乐的悲剧美。

在人类创造历史、开创未来的斗争中,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与奋斗牺牲,人民大众饱受压迫和痛苦,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经受磨难、献身捐躯,这一切都是悲剧美音乐作品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

(二)欣赏《松花江上》1.创设情境(1)提问:20世纪上半叶我国最大的灾难是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观看一组南京大屠杀图片,提问: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你联想到什么悲剧?有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细菌战等悲剧。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了南京,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的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南京沦为人间的地狱。

(3)你了解哪些反映日寇侵华悲剧的歌曲呢?能为大家唱几句吗?有《黄水谣》、《黄河怨》、《嘉陵江上》、《歌唱二小放牛郎》等,今天我们欣赏《松花江上》。

2.简介《松花江上》创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东北,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序幕。

1936年,身为中学教员的张寒晖先生,目睹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和当地百姓四处逃亡的悲惨景象,他含着眼泪写出了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歌曲《松花江上》。

3.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松花江上》片段边看边思考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和情感?它是通过何种音乐语言来表现的?4.讨论分析歌曲的内容、音乐特点及历史作用(1)歌曲分析:(分析时由老师或个别同学演唱相关片段)这是一首满怀离乡之苦、国难之痛的民族悲歌。

歌曲为3/4拍,属带尾声的二部曲式。

高一音乐教学设计课题《悲剧美》教案

高一音乐教学设计课题《悲剧美》教案

课题:《悲剧美》
教学目标:
1.以“悲”为主线让学生能带着悲与愤相结合的情感,认真感受歌曲《松花江上》、歌剧《白
毛女》选段、乐曲《一个华沙幸存者》音乐作品。

2.在鉴赏和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激发的情感,从而学生为正义而斗争、憎恨罪恶的审美情操。

3.能积极参与讨论,对具有悲剧性美作品的音乐艺术表现和现实历史意义进行探讨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时,体验喜剧美的意蕴。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分析音乐作品的悲剧美。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
课时:一个课时
年级:高一年级。

悲剧美在声乐中的表现形式

悲剧美在声乐中的表现形式
神境界 , 生崇高之感 。 产
化 的关键腔体 , 发音接 触部 位的变动与声 音震 动位置稍 有改变 都会影 响音色 的变 化 。 台中悲剧美作 品大凡 可表 现为叙述 舞
型 , 怒 型 , 昂 型 , 婉 型 等等 。 此 , 愤 激 凄 为 对
共 鸣 的 要 求 也 更 趋 于 严 格 化 , 多 要 求 在 它
及 它 的表 现 方 式
1悲 剧 美 在 音 乐作 品 中的 重 要 作 用 、 音 乐 悲 剧 美 是 整 个 艺 术 悲 剧 美 中最
中国歌曲 《 松花江上 》 是一 首叙事加抒 也
情 的 悲 歌 。 它 以 含 着 热 泪 的 哭 泣 似 的 音 调 , 出 了在 日本 帝 国 主 义蹂 躏 下 的 中 国 唱 人 民饱 受 苦 难 和辛 酸 ,展 示 了最 深 刻 、 最 真切 、 动 人 的悲 剧 性 的感 情 。 最 三 、 乐 在 表 现 悲剧 情 绪 中是 如 何 运 声

通过速度 、 力度 、 、 节奏 旋律 、 色彩等的变化
来 表现 深 沉 的悲 剧 美 。 表 现 内容 来 看 , 从 更 多 的 还 是 通 过 表 现 矛 盾 冲 突 , 一 方 失 败 以 的 方式 来 体 现 。 过 表 达 悲 剧 性 的 心 理 感 通 受 , 现 音 乐 悲剧 美 的审 美 价值 。 来展
表现形式直接 关系到音 乐悲剧主题 的传达 与阐述 , 因此特别重要 。 【 关键词 】 悲剧美 声 乐技 巧 情感表达
悲剧 美 是 音 乐 美 的一 个 重 要 方 面 , 因 此悲 剧 美 在 音 乐 美 中 占有 重 要地 位 。 而声
现 形 式 之 一 ,在 千 百 年 来 的文 化 发 展 中 , 逐 渐 摒 弃 了 原 初 的 实 用 性 、 利 性 而 成 为 功

音乐的悲剧美教案

音乐的悲剧美教案
学生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音乐的表达方式。
课堂总结
(3)介绍《松花江上》的创作背景。
(4)完全欣赏此曲(音频)。欣赏中你头脑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或场景?它引发了你什么样的情绪?
(5)带领同学学唱此歌,感受悲剧情绪。思考在这首乐曲中表现悲剧的手法。(旋律——下行,情绪是沉重的;节奏——稀疏、凝重;速度——缓慢。)
感受音乐与众不同的风格和手法,对表现悲剧美的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师:在整个20世纪,人类社会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光被他们杀害的犹太人就达六百万之多。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问题:
1、我们看到的视频出自于哪部影片?
2、如此悲惨的镜头同学看了之后有何感想?
视频上和课本上的画面真实的再现了当年德国法西斯的暴行,如果让我们用音乐语言来表现这一题材,我们应该选用什么样的音乐材料呢?现在就请大家来当一会音乐家,说说你自己的音乐思路。
(1)介绍勋伯格创作这首乐曲的背景。
(2)分段欣赏曲中三种语言的音乐片段,注意语气。
(3)完整欣赏乐曲,注意作者用了一种什么样的音响?为我们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其用意何在?
(4)总结:作者用了一种尖锐不和谐的声音,就是为了描写纳粹集中营的紧张、恐怖,表现纳粹的残暴,从而引起人们对法西斯的愤怒和对受害者的同情。
三、精讲点拨:悲剧美知识的讲授
四、当堂训练:举出一些乐曲例子,让学生判断是不是悲剧美得范畴。
五、小结:今天我们欣赏的三部作品,它所表现的内容都是悲剧性的,尽管它们所采用的音乐语言不同,但都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概括、浓缩,以音乐特有的表现力量,使人们在痛苦悲哀的感受中得到震憾与激励,并引发美的感受,这就是音乐的悲剧美。

音乐作品中的悲剧美

音乐作品中的悲剧美

引言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能给欣赏者带来不同的美的享受。

如喜剧,它的主人公以其滑稽和幽默的表演使得人们开怀大笑,给欣赏者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但同时,喜剧能够把生活中的丑恶、落后和缺陷暴漏出来,用嘲笑和讽刺加以否定。

使得人们在笑声中体味到许多深层的东西,颖悟到相应的社会人生的道理;而悲剧,作为另一种审美形态,它又会以不同的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悲剧离不开苦痛,更离不开黑暗。

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悲剧是人生中可怕的事物。

”他说:“悲剧是人的苦难和死亡,这苦难和死亡即使不显示出无限强大与不可战胜的力量,也已经完全足够使我们充满恐怖和同情。

无论人的苦难和死亡的原因是偶然还是必然,苦难的死亡反正都是可怕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上卷,第30——31页)但是,苦痛是人生自由和幸福的反拨,黑暗是光明和正义的反动。

悲剧诉痛苦、现黑暗,是对痛苦、黑暗的直接揭露和鞭挞。

从一时的结局看,是假、恶、丑战胜了真、善、美,是“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它虽以美的毁灭而告终,但显示了美的真正价值,预示出“历史的必然要求一定会实现的历史趋势。

”使得人们在欣赏悲剧的同时,给人以激励和启迪。

下面我们就从悲剧体裁的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悲剧美谈起。

一、悲剧美的本质特征1、悲剧美的本质特征悲剧美是崇高美在社会生活领域和艺术领域中的集中体现。

作为重要美学范畴,从本质上说,艺术上的悲剧是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崇高与卑劣、正义与奸诈、诚实与欺骗、公理与强权、光明与黑暗、新生与腐朽等矛盾因素的典型冲突所形成的悲剧事件的概括反映。

其结果往往是正面因素暂时受到压制和反面因素表面上获得胜利,而悲剧的主角则往往是体现美好的社会理想和进步的历史力量的正面人物。

悲剧总是以正义力量的失败和善良人物的毁灭来引起人们心灵的恐惧、震撼、悲哀、同情和崇敬,唤起人们对邪恶、不义与神秘的强制力量的痛恨、憎恶、厌弃,并油然而生改造与重建的激情。

2、悲剧主人公的判断标准一般来说,悲剧中的人物不是泛指任何人,也不是指一般的好人,而是指特定条件下的好人。

音乐的悲剧美说课教案

音乐的悲剧美说课教案

音乐的悲剧美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理解音乐中的悲剧美概念。

2.通过分析经典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悲剧美在音乐中的表现。

3.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悲剧美的概念及在音乐中的体现2.分析经典音乐作品中的悲剧美3.学生实践:创作体现悲剧美的音乐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悲剧美在音乐中的表现,分析经典音乐作品。

2.教学难点:创作体现悲剧美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具有悲剧色彩的音乐,如《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2)引导学生谈谈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2.讲解悲剧美的概念(1)简要介绍悲剧美的定义及特点。

(2)举例说明悲剧美在音乐中的体现。

3.分析经典音乐作品中的悲剧美(1)播放《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悲剧元素。

(2)分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如何体现悲剧美。

4.学生实践:创作体现悲剧美的音乐作品(1)分组讨论,每组创作一个体现悲剧美的音乐作品。

(2)教师指导,提供创作建议。

(3)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艺术形式中的悲剧美。

五、课后作业1.选择一部具有悲剧美的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要素如何体现悲剧美。

2.尝试创作一部体现悲剧美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悲剧美的概念、分析经典音乐作品、学生实践创作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悲剧美在音乐中的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反馈,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导入(1)播放《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引导学生谈谈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学生回答:这段音乐很悲伤,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2.讲解悲剧美的概念(1)简要介绍悲剧美的定义及特点。

(2)举例说明悲剧美在音乐中的体现。

教师举例:如《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通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故事,表现出一种深沉的美感。

西方歌剧中的悲剧美

西方歌剧中的悲剧美

西方歌剧中的悲剧美西方歌剧是一种具有浓厚戏剧性和音乐性的艺术形式,悲剧作为其重要的表现方式在歌剧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悲剧美是西方歌剧中的一种审美观念,它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对人生命运的揭示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悲剧的美学。

本文将从西方歌剧中的悲剧题材、音乐和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悲剧美进行探讨。

西方歌剧中的悲剧题材多样化,从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悲剧故事,到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再到现代的悲剧故事,都成为了西方歌剧作曲家们创作的题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茶花女》、《弄臣》等。

这些悲剧故事多以爱情、野心、复仇等人性之情作为主题,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发展,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

这些悲剧故事多以悲壮的情节和悲情的音乐表现,带给观众深刻的情感共鸣和精神上的震撼。

悲剧音乐在西方歌剧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它通过音乐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的痛苦,使得悲剧的情感更加真实和深刻。

悲剧音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音乐的表现力强,通过旋律、和声和节奏等音乐元素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的悲剧。

其次是音乐的情感表达丰富,通过音乐来表现人物的爱恨情仇、痛苦悲伤等情感,使得悲剧的情感更加动人。

再次是音乐的戏剧性强,通过音乐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使得剧情更加紧凑和戏剧性更加强烈。

在音乐表达方面,西方歌剧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威尔第的悲剧音乐。

威尔第的悲剧音乐以其旋律优美、表现力强和情感丰富而著称。

他的悲剧音乐多以音乐戏剧化和音乐旋律化为特点,通过音乐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痛苦和命运的无常,并以优美的旋律和戏剧化的音乐来表达悲剧的情感。

尤其是在《茶花女》、《弄臣》等悲剧作品中,他更是将音乐与情节融为一体,展现了悲剧音乐的高度。

悲剧在西方歌剧中的表达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除了音乐之外,舞台设计、服装道具、灯光效果等也是表达悲剧的重要手段。

在舞台设计方面,悲剧常常通过舞台的布景、布景的构造和造型、以及舞台上的布景等来表现悲剧的情感。

西方歌剧中的悲剧美

西方歌剧中的悲剧美

西方歌剧中的悲剧美西方歌剧中的悲剧基本定义为“英雄的灾难”,通常表现出主角在追求自己的目标过程中,面临着不可逆转的灾难。

这种悲剧往往是由于主角的弱点导致的,例如自私、盲目、嫉妒等情感。

因此,西方歌剧中的悲剧往往将人的弱点作为重要的线索来展现。

在悲剧的故事中,死亡是主角的命运,也是正义的胜利。

这种悲剧美并不是因为主角的死亡带来了快乐,而是通过主角的灾难展现出一种深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究。

西方歌剧中的悲剧美并不是单一的一种美学,而是包含了多种美的元素,并且这种美的元素相互呼应、相互作用。

1.音乐美西方歌剧中的音乐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音乐带来的美更是无可置疑的。

在悲剧中,音乐通过与剧情的结合,展现出一种高度的表现力,使得整个作品更为深刻、感人。

比如说,贝多芬的《费德里哥•巴罗托》中,音乐呈现出前后呼应的主题变奏,其音乐形式的结构恰恰符合了人物性格和内心动态的变化,不仅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也表现了音乐和人物之间的关联。

2.舞美美随着舞台技术的发展,歌剧舞美设计逐渐成为了一种建构舞台空间的独立创作,呈现出了独特的美。

在悲剧中,舞美设计往往旨在展现人物命运和主题,和音乐和剧情相互配合,使得整个舞台呈现出一种美感。

例如,普契尼的《图兰朵》中,舞美设计表现出了墨西哥的传统奇幻元素,这不仅使得故事得到极大的丰富,同时艺术家的创造精神也完全得到了表现。

3.剧本美剧本的美是悲剧美的关键因素之一。

剧本能够展现出人类的弱点和抗争,更能够揭示人性的深度和意义。

例如,范德尔的《魔笛》中,剧本呈现出的是真正的美和爱,这可以通过整个叙事和主线情节以及智慧的独白得到表现。

随着现代音乐技术和舞台艺术的发展,西方歌剧逐渐转向了更为多元的表现形式,同时歌剧没有失去其传统的演绎方式和音乐元素。

例如,斯特劳斯的《索隆与伊杜娜》,这是一部较为现代的歌剧作品,其音乐元素中引入了摇滚和爵士乐等现代流派的风格,同时其表现主题仍为悲剧,其表现风格却与传统西方的悲剧舞台存在着很大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的悲剧美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歌曲《松花江上》和乐曲《一个华沙幸存者》,体验、分析作品表达的情感,感受其音乐的悲剧美,激发痛恨法西斯的情感。

2.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松花江上》的片段,体验、表现作品的悲剧美。

3.积极参与讨论,能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和相关艺术形式,对具有悲剧美作品的音乐表现手法和现实意义进行探讨和分析。

教学重难点:感受、分析音乐作品的悲剧美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聆听二胡与乐队演奏的《江河水》片段,观看音乐、舞蹈作品《悲怆》片段,提问:同学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感?《江河水》的音乐如泣如诉,十分悲恸,此曲体现了一种悲剧的美。

用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创编的舞蹈《悲怆》,表现人生的哀伤、绝望、悲叹和苦恼,凄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怆之美。

2.导入本课主题——音乐的悲剧美。

在人类创造历史、开创未来的斗争中,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与奋斗牺牲,人民大众饱受压迫和痛苦,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经受磨难、献身捐躯,这一切都是悲剧美音乐作品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

(二)欣赏《松花江上》1.创设情境(1)提问:20世纪上半叶我国最大的灾难是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观看一组南京大屠杀图片,提问: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你联想到什么悲剧?有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细菌战等悲剧。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了南京,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的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南京沦为人间的地狱。

(3)你了解哪些反映日寇侵华悲剧的歌曲呢?能为大家唱几句吗?有《黄水谣》、《黄河怨》、《嘉陵江上》、《歌唱二小放牛郎》等,今天我们欣赏《松花江上》。

2.简介《松花江上》创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东北,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序幕。

1936年,身为中学教员的张寒晖先生,目睹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和当地百姓四处逃亡的悲惨景象,他含着眼泪写出了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歌曲《松花江上》。

3.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松花江上》片段边看边思考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和情感?它是通过何种音乐语言来表现的?4.讨论分析歌曲的内容、音乐特点及历史作用(1)歌曲分析:(分析时由老师或个别同学演唱相关片段)这是一首满怀离乡之苦、国难之痛的民族悲歌。

歌曲为3/4拍,属带尾声的二部曲式。

第一段旋律以反复咏唱的方式,描述了东北家乡的富饶美丽;又以级进下行的旋律,表现了流亡者被迫与亲人离散的悲痛心情。

第二段旋律在小调上展开,带有呼号、哀伤的色彩;内在而压抑及悲愤交加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东北同胞对侵略者的愤恨和控诉。

尾声“爹娘啊……”向亲人声声呼唤的呼天抢地似的旋律,(“把北方‘娘们’哭丈夫、哭儿子的哭声演变成该歌曲的曲调了。

”)形成爆发性的高潮,表现了收复失地的强烈期待,把感情推向了最高潮。

(2)歌曲的历史作用:歌曲发表后,强烈地触动了中国人的亡国之痛,歌声所至,莫不欷欺。

歌曲的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它激励人们起来战斗,抗日救国,收复可爱的家乡。

“西安事变”前夕,在东北军的一次会议上,为鼓舞士气,周恩来建议大家唱支歌,在他指挥下,会场里响起了《松花江上》悲壮的歌声,将士们都哭了,眼泪使胸中的抗日烈火燃得更旺。

“西安事变”爆发后,西安城里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

由于它唱出了全国人民抗日的心声,所以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

5.演唱、感受全体同学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三)欣赏《一个华沙幸存者》1.导人: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滔天罪行令人发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的滔天罪行同样罄竹难书,纳粹在各地建立了许多集中营,杀害了约五百万波兰人和近六百万犹太人,这是20世纪人类最大的悲剧。

(1)投影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提问画名和内容。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为抗议德国法西斯野蛮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而创作的巨幅油画,作者采用寓意、象征等手法揭露法西斯的残暴,表现国家对灭绝人性的暴行的强烈愤慨以及对死难同胞的深切同情。

)(2)观看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德国法西斯残害犹太人的片段。

美国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描写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军入侵波兰,德籍高人辛德勒设法雇佣了大量犹太人,使他们幸免于难。

影片片段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法西斯的暴行,其音乐也极富悲剧色彩。

(3)美术、电影是这样表现法西斯暴行的,那音乐又是如何表现的呢?你了解哪些有关作品呢?2.简介《一个华沙幸存者》的创作背景奥籍犹太作曲家勋伯格根据这一题材,用现代技法写出了一部震惊世界的音乐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

身为犹太人的勋伯格始终关注着犹太同胞的遭遇。

1947年夏天,勋伯格在报纸上读到一篇关于战争期间纳粹迫害犹太难民的报道。

其中描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场面:当纳粹士兵强行集合起犹太人,欲将他们送进毒气死刑室的时候,面对死亡的犹人突然齐声唱起了古老的犹太宗教歌曲《听吧,以色列人》。

这歌声激起了难民们作为人的自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了他们永生的信念。

73岁高龄的勋伯格读完报道激动不已。

就在那几天里,他又会见了一位从华沙犹太区侥幸逃生的犹太难民,亲耳听到该难民讲述他们苦难的非人的生活经历。

一种难以抑制的情感促使勋伯格拿起笔来,在12天里一气呵成写完了包括全部歌词和音乐的杰作《一个华沙幸存者》。

1948年,这部作品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尔布盖格尔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使指挥家和演奏家们不得不将长达8分钟的全曲又重演了一遍。

此后,这部作品无论在世界何地演出,几乎都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该作品以一个纳粹集中营幸存者的亲身经历,揭露了德国纳粹法西斯用枪托驱赶、殴打、辱骂犹太人的男女老幼,逼迫他们走向屠场,并要他们大声报数的令人发指的残暴罪行。

3.聆听三个音东片段,对比其不同的音乐、语言和语气(1)幸存者叙述事件发生当天的经过,用英语。

(2)纳粹军官的喊叫,用的是德语。

(3)犹太人走向死亡时演唱的众赞歌,用希伯来语。

4.聆听全曲(同步投影朗诵词和歌词)边听边思考:作品描绘了什么情景?采用何种表现手法?你听了有何感受?5.讨论、分析(分析时可再次聆听典型音乐片段)(1)音乐表现:采用朗诵、合唱、乐队综合表现的形式,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乐曲开始处小号以尖锐、恐怖的音调描绘出已成废墟的犹太人居住区冰冷、慌乱的景象。

之后,乐队演奏的激动不安的音乐衬托着朗诵者的声调,揭露了法西斯的暴行。

乐队以打击乐器中的军鼓、大鼓、木琴和镲来强调纳粹军官的野蛮嚎叫;音乐中出现由加弱音器的圆号引出的一个短小的犹太歌曲音调,突然爆发出面对死亡的犹太人的同声高唱,乐曲进入戏剧性的高潮,乐队的合奏、尖锐强烈的音响和感人至深的音乐语言形成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该作品采用十二音作曲技法并通过乐器、人声的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悲剧美。

(2)作品的意义:作品深刻揭露了希特勒残酷迫害犹太人的罪行,激起了全世界人民对法西斯的仇恨。

(四)讨论、小结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悲剧美的音乐作品有何特点?有何作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聆听《松花江上》和《一个华沙幸存者》有何现实意义?悲剧音乐作品通过沉缓、滞重的节奏;如泣如诉、婉转低回,或暗淡、深沉,或刚烈、悲愤的旋律;爆发式的力度变换及音乐色彩的变化来表现难以名状的悲剧性的美。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以其强烈的效果与表现力,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慷慨激昂的音乐感受中,获得最深沉的情感和最强烈的心灵震撼,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今天我们聆听《松花江上》和《一个华沙幸存者》,不仅体验到悲剧的美,还提醒我们不忘国耻、警钟长鸣,我们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期盼世界永远和平。

课后反思:1.《松花江上》这首歌创作距今已有70年,开始时有的班的同学们对此歌不感兴趣,甚至还有人欣赏时嘻嘻哈哈。

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先用《江河水》和《悲怆》的音乐,导入到悲衰的气氛之中,再观看“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联系历史课所学的相关知识,把学生带回到历史的悲剧之中,激起同学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

这时再来欣赏、演唱、分析《松花江上》,同学们都十分投入、十分动情。

2.《一个华沙幸存者》是一首采用现代技法写成的器乐作品,同学们听不懂朗诵词,对其音乐表现手法也不熟悉,较难理解。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析该作品,应注意以下几点:(1)从比较直观的美术、电影作品导人——了解德国法西斯残杀犹太人的滔天罪行。

(2)了解作者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意图——揭露法西斯的罪恶。

(3)先聆听三个音乐片段——了解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人声,不同的语气,初步感受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法。

(4)聆听乐曲时同步投影全部朗诵词和歌词(设置幻灯片时要计算好时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5)讨论、分析时,再次聆听典型的音乐片段,有利于深入分析作品,了解、感受十二音序列作曲技法。

3.这堂课的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师生共同感受到:优秀的悲剧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能打动人们的心灵,使我们在痛苦悲哀或慷慨悲壮的感受中得到激励和启示。

这节课我们不仅通过音乐了解了日、德法西斯的滔天罪行,体验了音乐的悲壮美,而且还意识到要不忘国耻、警钟长鸣,决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4.音乐教师深入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启发学生联系相关知识,对提高音乐鉴赏的水平大有帮助。

进行本课教学前,我翻阅了高一的《历史》和高二的《世界近现代史》,听了历史老师上的“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两课,对我有很大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