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任务型教学设计(范例)

合集下载

英语任务型教学法教案模板

英语任务型教学法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词汇、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汇:根据教学目标,挑选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词汇。

2. 语法:根据教学目标,挑选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语法点。

3. 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交际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语法点的运用,交际情境的创设。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1. 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五、教学策略与设计1. 任务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一系列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2. 活动设计:结合任务,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视频、歌曲等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任务实施(25分钟)- 任务一:词汇学习- 教师展示词汇卡片,引导学生记忆单词。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词汇接龙、猜词游戏等活动。

- 任务二:语法学习- 教师讲解语法点,学生进行例句分析。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语法练习。

- 任务三:交际活动- 教师创设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进行对话。

-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

3. 总结与反馈(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教师给予反馈。

4.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设计1. 形成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教案

任务型教学法教案

任务型教学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2. 理解任务型教学法的适用性和优势。

3. 掌握在教学中如何使用任务型教学法。

教学重点:1. 理解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在教学中如何使用任务型教学法。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

2. 学习资料和教材。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引入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任务型教学法,了解他们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解。

步骤二:讲解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1.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实践使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2. 任务型教学法特点包括: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合作和交流,注重实际应用等。

步骤三:讨论任务型教学法的适用性和优势1. 与传统教学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更加贴近实际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步骤四:示范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实例选择一个适合的任务,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步骤进行示范教学。

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形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步骤五: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讨论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和具体效果,总结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步骤六:巩固和拓展布置相关练习或作业,要求学生利用任务型教学法完成指定任务,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步骤七:结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任务并引导学生完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步骤和技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型教学法 教案

任务型教学法 教案

任务型教学法教案教案标题:任务型教学法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学生分组。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一些实际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你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通常采取什么方法?”讲解任务型教学法(10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2. 强调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3. 解释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分组任务(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例如:“设计一个城市公园”,或者“制作一个关于环保的宣传海报”。

3.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材料,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

4. 指导学生制定计划,明确任务目标和分工。

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向全班介绍他们的任务目标和解决方案。

2. 全班讨论每个小组的成果,提供反馈和建议。

3. 教师总结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尝试运用任务型教学法。

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简短的反思报告,包括他们在任务中的角色、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反思报告,并与其他小组交流。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其他学科中尝试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例如数学、科学等。

2. 提供更复杂的任务,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任务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展示中的表现和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解程度。

3. 评估学生反思报告的质量和深度。

教学反思: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任务型教学教案模板

任务型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

-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任务完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 学生能够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培养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热情。

- 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

2. 教学难点:- 学生在理解和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 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准备。

2. 学生准备:- 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任务背景。

- 准备完成任务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的学习内容做铺垫。

2. 任务设计- 明确任务目标,让学生了解任务要求。

- 将学生分组,分配任务角色。

- 提供任务指南和资源,确保学生明确任务步骤。

3. 任务实施- 学生分组讨论,开始执行任务。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 鼓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任务展示- 各小组展示任务成果。

- 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和反馈。

- 教师点评,总结任务完成情况。

5. 总结与反思- 学生总结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出不足和改进方向。

- 强调知识点和技能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撰写任务总结报告,反思任务完成情况。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新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结果评价:- 评估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包括任务质量、创新性等。

- 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 分析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总结教学效果。

任务型教学法案例

任务型教学法案例

任务型教学法案例一、开篇引入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英语日常用语对于提高沟通能力和交流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以英语日常用语为例,介绍如何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来学习和掌握英语日常用语。

二、设置任务为了让学生在课程中充分参与,并能够真实地运用英语日常用语,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任务:学生需要在一周时间内用英语与外国友人进行日常生活交流,并记录下交流过程中使用的英语日常用语。

三、预习任务在开始任务之前,学生需要进行预习任务,包括查找和学习常用的英语日常用语,例如问候语、道别语、感谢语、请求和建议语等。

学生可以使用各种资源,如教科书、网络词典、学习应用程序等来进行预习,并准备学习笔记。

四、任务指导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他们预习任务的学习笔记,并与他们分享他们收集到的常用英语日常用语。

然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例,让学生熟悉如何使用这些英语日常用语。

例如,学生可以练习问候和介绍自己给他们的英语说话朋友。

五、实践任务学生在完成准备工作后,可以开始进行实践任务。

他们可以与外国友人进行线上或线下的交流,并尽可能地使用他们学到的英语日常用语。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录下使用的英语日常用语,并注意表达的方式和语境。

六、交流分享在完成实践任务后,学生可以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分享。

每个学生可以向其他同学演示他们与外国友人的英语日常用语交流,以及他们记录下来的使用情况。

其他同学也可以提供反馈和建议,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七、反思总结学生在交流分享之后,可以进行反思总结。

他们可以思考和回答一些问题,如他们在交流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他们在使用英语日常用语时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以及他们是否感到交流更加顺利等。

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他们的学习经验,并促进他们对于英语日常用语的理解和掌握。

八、拓展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日常用语能力,可以设置一些拓展任务。

例如,让学生创建一个英语日常用语手册,包括各种场景下常用的英语日常用语;或者让学生编写一篇关于英语日常用语的小短文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设计任务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和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任务型教学设计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

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相比,任务型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以任务为导向:任务型教学注重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实现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学生需要通过解决问题、研究调查、合作探究等具体活动来完成任务。

2.注重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或伙伴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支持、分享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3.强调学生的实践经验:任务型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实践经验,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活动和情境来感受和理解知识。

学生在任务中主动参与,通过实践探究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任务二:任务型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任务型教学设计:1.语境任务设计:通过给学生构建具体的语境和情境,让学生在特定场景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例如,让学生在商店中扮演店员和顾客的角色,进行购物对话,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研究调查任务设计: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或话题,引导学生组织小组进行研究和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然后汇总成果并进行展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信息获取、整理和表达能力。

3.合作写作任务设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完成一篇作文。

例如,分角色写故事、开展小说连载等。

通过合作写作任务,学生可以相互借鉴、补充,提高写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任务三:任务型教学的优势和挑战任务型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优势:(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任务型教学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综合能力:任务型教学通过任务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

教案模板中的任务型教学设计

教案模板中的任务型教学设计

教案模板中的任务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任务型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任务型教学设计。

任务一:选择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任务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任务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解决方案:根据任务型教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我们选择以下基本要素:任务目标、任务情境、任务过程、任务评价。

任务目标:明确学习目标,确保任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任务情境:创设在真实或实际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任务过程:设计一系列与任务相关的活动,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

任务评价: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任务二:设计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步骤任务要求:根据选择的任务型教学设计要素,设计任务型教学的具体教学步骤。

解决方案:按照任务目标、任务情境、任务过程、任务评价的顺序,设计以下教学步骤:1. 介绍任务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任务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创设任务情境: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3. 设计任务过程:设计一系列与任务相关的活动,包括问题导入、信息收集、团队合作、讨论交流等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

4. 进行任务评价: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个人报告、小组展示、作品展示等,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任务三:编写任务型教学的实施计划任务要求:根据教学步骤,编写任务型教学的实施计划。

解决方案:根据上述教学步骤,编写以下任务型教学的实施计划: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任务型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掌握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1. 介绍任务目标(5分钟)- 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任务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创设任务情境(10分钟)- 引入实际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3. 设计任务过程(30分钟)- 问题导入:提出与任务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任务型教学的教学设计模板

任务型教学的教学设计模板

任务型教学的教学设计模板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参与、实际操作、探究和合作学习。

下面是一个任务型教学的教学设计模板,具体分为四个步骤:启发、探究、总结和拓展。

一、启发(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1. 创设情景:在教学之初,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来创设情景。

2. 引发问题: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问题要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3. 引入任务:明确任务要求和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激发其学习动机。

二、探究(学生实际操作,掌握知识和技能)1. 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实验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但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2.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分组合作,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设立小组角色和任务分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3. 教师引导: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解答学生的疑惑,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但要避免给出答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

三、总结(归纳总结,提高学习效果)1. 学生分享: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和互动。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2. 教师点拨: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和改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追求更高水平的学习。

四、拓展(延伸学习和应用)1. 课后作业:根据任务要求,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

作业可以包括练习题、调查报告、实验设计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来布置。

2. 项目实践:开展一些与任务相关的项目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 例
听一段简单的描述, 给小动物的服装涂上颜 色; 听一段简短的关于如何在大型购物中心找到 玩具商店的电话对话,画出路径图 听一段天气预报,用相关的符号完成天气状 况表; 听歌谣,作表演。
要求学习者作出语言上反应的活动
分类标注(labeling) 回答“是”或“不是” (answering yes/no or true/false questions) 用恰当的词语填空(filling in grids with appropriate words) 完成表格/图/故事(completing a form/chart/story) 给单词、简单的短语或句子排序(arranging words, simple phrases and simple sentences in the right order) 准备购物清单(preparing a shopping list) 唱歌(singing songs) 记录歌词(recording the lyrics of a song)
– 学生的参与(involvement)、 – 学生学会探究(inquiry)、
– 归纳(induction)、
– 整合(incorporation)
设计单元任务时教师要考虑的内容
本单元的语言能力目标; 要完成这些任务,学生需要掌握哪些语言知 识(词汇、语法、功能和文化方面的知识); 课堂管理因素:任务由学生分别完成、一对 一结对完成、小组共同完成; 是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分配不同任务; 任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问题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 能的程度。
2) 任务设计 内 容 : It’s red./blue/yellow/green/black. It’s a black dog. 要求: 1. 设计的内容要以符合教学内容的语言运用 能力为目的; 2. 活动方案不限;其中的一项活动设计请写 出具体的教学过程。 教学方案用中文即可。
运用任务建议
Letter: Dear … How are you? Last Sunday, my friend, Meiyee, went to Lantau island. She…
任务型口语活动
形式练习 1)猜词游戏(guessing games ): 一位学习者作模 仿表演,可以发出一些声音或向其他学习者展 示一些半隐半现的图片或实物,让全班猜测职 业、动作或物件等。 2)记忆游戏(memory games):鼓励学习者 在短时间(比如30秒)内记住尽可能多的他 们看到的物体的名称。
动作 选择 转换 回答 压缩 扩展 复制 模仿 会话任务
以阅读活动划分Leabharlann 理解型任务 :–理解型任务可以再细分为:主题归纳、分 段标题、问题型、图表型、罗列型、比较
型、定位型、评价型、填空型和预测型等 类型的任务。
应用型任务 :
– 包括讨论型、信息差活动、解决问题、采 访型活动、调查、辩论型活动、改编和创 作型活动等不同类型的任务。
任务的资料来源
口头任务的语言材料取材于学生周围的 所见所闻:
– 口信、广播、诗歌、短剧、新闻发布会、 采访、调查、电话咨询、电话留言、天气 预报、影剧海报、影剧介绍、旅游指南、 交通运行时间表、广播公报、菜谱
笔头任务材料
– 来自报纸、杂志、期刊通讯上的文章、广播 电视的文字材料、新闻故事和报道、调查报 告、通讯、社论、连环画、便条、日记、购 物备忘录、城市地图、布告、产品使用说明、 旅游指南、食谱、会议备忘录、谈判的文字 稿、来往书信、幻灯录音带的介绍、个人录 像带的解说词、漫画的配文。
2、扩展词汇与句型 1) rock music, pop music, country music,classical music , Jazz,crazy,terrific, rhythm… 2)What ’s your opinion of the Backstreet Boys /the Beatles? 3)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band? 4) What’s the best point of the band? 5) What did they do as members of the band? 活动形式:4---6人小组 操作过程: 1) 学生自由组成4---6人小组,利用音乐磁带、光盘简介、杂志或 网络等渠道收集自己最喜爱的乐队的有关信息,并利用以下的 表格做记录: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外语教学界提出的“过 程教学大纲”(process syllabuses)的产物,旨在 把语言教学真实化,把课堂社会化。 所谓“任务”指的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 达到某一具体目的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任务型 学习强调“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学生参与 活动、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使学生自然地 习得语言,并体验到人是如何用语言做事或解决问 题、处理矛盾,促进外语学习。
Name of the band
members
Famous songs
When and where it was found
Why I like the band
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作为该乐队的“新闻官”, 其他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对乐队进行采访; 3)各乐队演奏(唱)一首自己的代表作,师生 一起评出“最佳乐队”; 4)每位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写一篇介绍某流行乐 队的报道。
听一段关于交通事故的广播或电视新闻,
完成图表:
Date
Time Place
Number of victims
给笔友写信 听一段描述朋友们如何过周末的对话,再以书信的方 式写下来。 Dialogues A: Where did you go last Sunday? B:I went to Lantau Island. A: How was the weather? B: Very sunny. A: What did you do there? B: I rode a bicycle. How about you? A: I went to …
任务的类型
按执行任务的方式区分 拼版式任务 (jigsaw) 信息差任务 (information-gap) 解决问题式任务 (problem-solving) 做决定式任务 (decision-making) 交换意见式任务 (opinion-exchange)
按对任务的反应区分
教师角色
学习的计划者和组织者; 学习方向、指导和资源的提供者; 言语和语言相关的行为的示范者; 开展活动的协作者; 探索知识、开发学习技能和策略、享受 成功的指导者和同伴; 为学习者提供恰当反馈的评估者和记录 者。
学生的角色
参与者、监控者、冒险者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使学习更有效的四 个重要因素:
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
综合技能: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幅放大的公园图画,引导学生口头 描述画中的活动(听与说)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不同的活动,供学生学习(听与读) 教师让学生找出画中孩子们的名字并记在任务单上, 为听力活动做准备(听与写); 学生听一段小对话,把听到的对图画中活动的描述和 记录的任务名字对应起来(听与写); 借助结对练习获得的答案, 每位学生画出一幅公园 活动图, 并用若干句子描述这些活动(读与写); 教师鼓励水平较好的学生画出并描述孩子们在其他 场合的活动,如:运动场(写)。
填补信息空白(crossing the information-gap) 1)交换信息(information exchange):学习者 交换从两幅图片上看到的被劫前后的房屋内 部状况,找出差别。 2)“20个问题”的游戏(a game such as 20 questions): 学习者问教师或同学“是/非” 问题,找出已写下的人名或画下的人相。若 他们能在百忙之中20个问题里猜出名字就获 得游戏的胜利。
听力技能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任务型听力活动可以分为: 要求学习者作出非言语反应的活动,例如:
– 模仿

– – –

– –
miming 绘画 drawing 涂色 coloring 连线(点) joining dots 配对 matching 图片顺序 arranging pictures in the right sequence 重排完成图画 completing pictures 用符号完成表格 completing a chart with symbols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示例
JEFC Book 2A Unit 10 任务:流行乐队 目的:复习和巩固与乐队相关的词汇,并利用音乐陶冶学 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材料:磁带、光盘、杂志等 语言技能: listening, 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 语言知识:有关交谈和访问的表达方法 提示词语及其句型: – 1、必备的词汇与句型 1)rock,band,member,concert,singer,journalist, famous,popular, 2) How do you like music> Is there a band you like very much? Which is your favorite?
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带来的变化
课内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课内语言环境---营造语言的运用氛围 校内学习环境---建立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 校内环境布置---布置英语语言、文化环境
任务设计的原则
语言、情境真实性原则(the authenticity principle) 形式-功能性原则(the form-function principle) 阶梯型任务原则(the task dependency principle) 做中学原则(learning by doing) 脚手架原则(scaffold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