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习题及答案考试题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填空题1.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解决了通过()、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2.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拥护不同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
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的方式来解决的。
3. 实现人的()而()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4.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主要有三种形式:()、()、()。
5. 到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不仅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而且具有高度的觉悟和髙尚的道德品质,乐意为社会公共事业作出()已经成为()。
6.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广大()的()。
7.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 )的有组织性和()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8.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发展的()指南。
9.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十分漫长而且充满()()的历史过程。
10. 第二国际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二、单选题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2.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
A.按劳分配B.共同富裕C.公有制D.发展生产力3. 以下不属于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是()。
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科学技术4.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5.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测试答案

《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差别预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受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
2、语言生成: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意思说出或写出来。
3、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
4、错觉:多人共有的知觉歪曲的现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经验主义的观点。
答:是由洛克提出的,这种观点认为婴儿生来并无知识和技能,经验(或人类的学习)在婴儿洁白无暇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烙印。
2、简述视觉刺激中最常用的深度线索。
答:相对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
3、简述线索提取依赖的条件。
答: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情绪的作用。
4、简述语言理解的三个水平。
答:语言理解的三个水平是:(1)汇理解或词汇识别(2)句子的理解(3)课文或话语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阐述对于问题解决的主要观点。
答: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其中主要观点就是克服生活、学习、实践中新的矛盾时的复杂心理活动,其中主要是思维活动。
心理学家们认为,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但仅仅满足有提出问题是不够的,提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问题。
人生就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
个体克服生活、学习、实践中新的矛盾时的复杂心理活动,其中主要是思维活动。
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中的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的主要观点由于问题解决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角度加以分析,因此心理学家对问题解决的见解也不尽相同,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观点: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阶段性认为它有明显的四个阶段:①发现问题。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练习题一一、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n X X X ,,,21 是取自总体),(2σμN 的样本,则∑==ni iXnX 11服从)1,0(N 分布; 错2.设随机向量),(Y X 的联合分布函数为),(y x F ,其边缘分布函数)(x F X 是)0,(x F ;错 3.设{}∞+-∞=Ω<<x x |,{}20|<x x A ≤=,{}31|<x x B ≤=,则B A 表示{}10|<<x x ; 错4.若事件A 与B 互斥,则A 与B 一定相互独立; 错 5.对于任意两个事件B A 、,必有=B A B A ;错6.设A 表示事件“甲种产品畅销,乙种产品滞销”,则其对立事件A 为“甲种产品滞销或乙种产品畅销”; 对7.B A 、为两个事件,则A B A AB = ; 对 8.已知随机变量X 与Y 相互独立,4)(,8)(==Y D X D ,则4)(=-Y X D ; 错9.设总体)1,(~μN X , 1X ,2X ,3X 是来自于总体的样本,则321636161ˆX X X ++=μ是μ的无偏估计量; 错10.回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随机变量和另一个普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关系。
对 二、填空题1.设C B A 、、是3个随机事件,则事件“A 和B 都发生而C 不发生”用C B A 、、表示2.设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p n B ,则EXDX3.是 ⎪⎩⎪⎨⎧≤≤-=,,0,1)(其他b x a a b x f4.若事件C B A 、、相互独立,且25.0)(=A P ,5.0)(=B P ,4.0)(=C P ,则)(C B A P =73.0 ;5.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则a 6.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7.若随机变量X 与Y 相互独立,2)(,)(==Y E a X E ,则)(XY E8.设1θ 与2θ 是未知参数θθ满足)()(21θθ D D <,则称1θ 比2θ有效;9.设n X X X ,,,21 是从正态总体),(2σμN 抽得的简单随机样本,已知202σσ=,现检验假设0μμ=:H 00)(σμ-X n 服从)1,0(N ;10.在对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中,若给定显著性水平α(10<<α),则犯第一类错误的概三、计算题1.已知随机事件A 的概率5.0)(=A P ,事件B 的概率6.0)(=B P ,条件概率8.0)|(=A B P ,试求事件B A 的概率)(B A P 。
东北师范大学现代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测试题试卷一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平亢地2. 水迁移元素3. 自然区4. 地球表层5. 自然地理区划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如下四种:()、()、()和()。
2.地球表层的界限是上至(),下至()。
3.()圈是游离氧的主要“仓库”,而()是生产游离氧的主要“工厂”。
4.()反馈的作用是自我组织,()反馈的作用是自我调节。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是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A.大气 B.岩石地形复合体 C.水分 D.有机界2.地球表层的能量基础是()A.太阳能 B.生物能 C.水能 D.风能3.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最小单位是()A.自然区 B.限区 C.相 D.地方4.当一个系统对周围环境输出过多的能量和物质,从而使系统因满足不了最低需求而使系统受损,这种损伤功能类型称之为()A.进料过多 B.泄漏 C.进料不足 D.阻塞5.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包括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下列那种不是对地带性单位的划分?()A.自然带 B.自然亚地带 C.自然地区 D.自然地带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水在自然地理系统中有何作用?2. 自然区的基本特征。
3.地球表层整体性的表现形式。
五、论述题(共30分)黑土退化原因分析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 平亢地:排水良好,既没有强烈的侵蚀,也没有明显的堆积,土壤颗粒粗细适中,地下水埋深较深,不影响土壤发育。
该地段的地方气候可代表当地的大气候;有良好的养分平衡量条件。
2. 水迁移元素:以简单的或复杂的离子或分子状态,通过水圈进行迁移的元素。
3. 自然区:是在发生上相同又能表现自然地带特征的区域。
在它的范围内可观察到地质构造、地形形态、地表水和地下水、地方气候、土壤类型、生物群落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组成的综合体有规律地典型地重复出现。
4. 地球表层: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组成的有一定结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姓名:单位:河南周口川汇东区许湾中学专业:英语考试科目:教育学原理考试分数:年月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题(每道题4分,共16分)1、教育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或是无组织,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都是教育。
(2)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根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与体力),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2、学制答: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
它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国家、学校、公民教育权力的分配关系。
3、教育目的答: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也就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具体来讲: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学校的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4、终身教育答: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指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
发展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

D.能开始运用某些记忆策略
【答案】A, B, C, D
【解析】
64.婴儿对母亲的()是积极的依恋。
A.安全型依恋
B.困难型依恋
C.反抗型依恋
D.合作型依恋
【答案】A
【解析】
65.格赛尔创立了心理发展的()。
A.复演说
B.成熟势力说
C.认知学说
D.构造主义学说
【答案】B
A.霍尔
B.何林渥斯
C.普莱尔
D.荣格
【答案】C
【解析】
44.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包括()。
A.遗传素质和教育与环境的关系
B.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
C.发展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关系
D.不同心理机能是否存在关键期
【答案】A, B, C, D
【解析】
45.幼儿语法(主要是句法)结构的发展趋势是()
A.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A.社会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派
C.结构-功能学派
D.信息
【答案】D
【解析】
51.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中,儿童在学龄期面对的发展的矛盾是()。
A.基本的主动感对内疚感
B.基本的自主感对羞耻感和疑虑
C.基本的勤奋感对自卑感
D.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
【答案】C
【解析】
52.鲍尔比将婴儿依恋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A.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的关系
B.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
C.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关系
D.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关键期以及与可塑性的关系
【答案】A, C, D
【解析】
16.遗传素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
离散数学-东北师范大学考试及答案

离散数学【部分判断题答案在选择题中】一、单项选择题【设】字开头1、【答案】82.【答案】163、【答案】4、【答案】D135.【答案】D.I208.【答案】A. 错误209.【答案】D210.【答案】C215.-【答案】D.都正确216.【答案】A. 错误 218.【答案】A. 错误10.设I 是整数集合,下列集合中( )关于数的加法和乘法构成整环。
A .{}I n n ∈ 2B .{}I n n ∈+ 12C .{}I n n n ∈≥ , 0 D .I 【答案】D11.设集合{}3 , 2 , 1=A ,{}5 , 4 , 3 , 2=B ,{}16 , 8 , 4 , 2=C ,{}4 , 3 , 2 , 1=D ,又规定偏序关系“|”是集合上的“整除”关系,则下列偏序集中( )能构成格。
A . , A B ., B C ., C D ., D【答案】C1.设集合{}3 , 2 , 1 , 0=E ,则下面集合与E 相等的是 。
A .{}03 =-∈x R x B .{}9 2-=∈x R x C .{}065 2=++∈x x R x D .{}30 ≤≤∈x N x 【答案】D2.设{}6 , 5 , 4 , 3 , 2 , 1=A ,R 是集合A 上的整除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4,5,6全是A 的极大元 B .A 没有最大元 C .6是A 的上界 D .1是A 的最大下界 【答案】C3. 设{} 4 , 3 , 2 , 1=X ,{}d c b a Y , , , =,则下列关系中为从X 到Y 的映射是 。
A .{}c b a , 3 , , 2 , , 1 B .{b c b a , 4 , , , , 2 , , 1 C .{b a a , 3 , , 2 , , 1 D .{c b b b a , , , 4 , , 2 , , 1 , , 1【答案】B4. 设G 是4阶群,则其子群的阶不能是下面的 。
《教育政策学》东北师范大学试题与答案

教育政策学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政策的一项是():A. 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B.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C.高一•二班班级管理规范D.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2.把教育整体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并从教育系统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来理解教育政策的制定,是()给我们的最大启示:A.系统模式B.团体模式C.精英模式D.理性模式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教育政策特点的是():A.服务于阶级需要B.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C.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器D.是人民利益满足的手段4.教育政策运行过程中最开始的步骤是():A.教育政策问题认定B.教育政策制定C.教育政策选择D.教育政策合法化5.理性模式的理论基础是():A.理性主义B.实用主义C.渐进主义D.理想主义6.政策科学的奠基人是():A.拉斯维尔 B.弗里德曼 C.德洛尔 D.邓恩7.下列对于教育政策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育政策学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B.教育政策学对教育政策系统和运行过程进行研究C.教育政策学探索教育政策制定模式D.教育政策学希望改变教育政策运行规律8.根据教育政策的功能来划分,教育政策可以分为():A.纵向政策和横向政策B.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C.体制政策和机制政策D.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9.下列不属于教育政策问题的构成要素的是():A.牵涉大多数人利益 B.能够被察觉 C.反应价值冲突D.有经济利益10.渐进模式认为,政策决策的根本目的应该是():A.追求效益B.追求改良 C.追求变革 D.追求高效11教育政策问题认定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问题界定 B.问题表述C.问题察觉 D.问题规划12政策设计主体可以分为():A.单一型和多元型 B.政府和国家C.直线型和网格型 D.政府和民间13性模式认为政策制定的最终目的是制定一项():A.净价值成效最大的政策 B.较好的政策C.相对好的政策 D.满意的政策二、名词解释题1.教育政策学教育政策学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对教育政策系统和运行过程进行研究,以探求教育政策制定模式、运行规律的一门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试卷及答案2010-03-26 09:47:20 来源:大学期末考试试题浏览:991次东北师范大学2003—2004年细胞生物学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分13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1、原胶原肽链的一级结构具有重复排列的三肽序列,其三肽序列中的第一个氨基酸残基几乎总是A.脯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D.亮氨酸;答:()2、Novikoff发现的GERL结构实际上存在于:A.光面内质网;B.高尔基体顺面膜囊;C.高尔基体中间膜囊;D.高尔基体反面管网结构。
答:()3、下面哪种细胞器不属于细胞内膜系统的细胞器:A.溶酶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过氧化物酶体。
答:()4、细胞质中合成的叶绿体蛋白在N端含有一个额外的氨基酸序列,称为A.信号肽;B.导肽;C.转运肽;D.寡肽。
答:()5、叶绿体的基质中不含有; B.核糖体;; D.致密颗粒。
答:()6、叶绿体基质中的主要化学组分是A.核酸和无机盐;和酶;和蛋白质; D.酶和其他可溶性蛋白。
答:()7、下面哪种蛋白质不是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A.抗体;B.溶酶体膜蛋白;C.胶原蛋白;D.核糖体蛋白。
答:()8、细胞中哪种结构不存在溶酶体酶的6-磷酸甘露糖(M6P)受体:A.细胞质膜;B.高尔基体;C.次级溶酶体;D.前溶酶体。
答:()9、下列哪种细胞器在代谢过程中直接需要氧气A.溶酶体;B.核糖体;C.高尔基体;D.过氧化物酶体。
答:()10、某细胞中有A、B两种mRNA正在翻译蛋白质,A种mRNA由3000个核苷酸组成,B种mRNA 由1500个核苷酸组成,如果两种mRNA分子数目相等,那么单位时间内合成的两种多肽分子数目是:为B的2倍;为A的2倍;与B基本相等;与B完全不等。
答:()11、最早一架复式显微镜的创制者是:; Leeuwenhoek;;。
答:()12、首先把植物细胞中的物质称为“原生质”(protoplasm)的是A. ;B. ;C. ;D. 。
答:()13、植物细胞壁中的伸展蛋白,其肽链长度的一半是Ser-Hyp-Hyp-Hyp序列的重复。
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总计18分)1、(本小题1分)研究某种蛋白调控因子与相应基因DNA的亲合关系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2、(本小题2分)根据酶所消化的底物来源不同,次级溶酶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本小题2分)细胞的内含物,直到19世纪30年代才被重视。
年在兰科植物表皮细胞中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在低等动物根足虫和多孔虫的细胞内发现了内含物,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
4、(本小题2分)帮助多肽链转运、折叠或组装,但并不参与形成最终产物的一类分子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举一例即可)__________________。
5、(本小题2分)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中,电子流是非循环式还是循环式,取决于______________把电子交给NADP+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小题3分)人眼的分辨率为______________,光镜的分辨率为___________,电镜的分辨本领为___________________。
7、(本小题3分)在线粒体内膜上嵌有3个大的呼吸链复合体,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8、(本小题3分)从功能上看,可把膜蛋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三类。
三、是非题(本大题分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同位素3H、32P可用于标记核酸。
答:()2、微粒体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器。
答:()3、在运动细胞或分泌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答:()4、电镜观察前将样品进行染色的目的是增强分辨率。
答:()5、用植物的花药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最终可以发育成正常的二倍体植株。
答:()6、F1抑制蛋白(F1 inhibiting protein)在正常条件下不抑制ATP合成。
答:()7、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极少发生,但在内质网膜上则发生频率较高。
答:()8、线粒体的生长发育是由两套遗传系统控制的,两套系统可以相互补偿,以便协调控制。
答:()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总计15分)1、(本小题3分)质膜(plasma membrane)2、(本小题3分)粗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rER)3、(本小题3分)核糖体肽酰基位点(p位点)(peptidyl-tRNA-binding site,p site)4、(本小题3分)界面脂(boundary lipid)5、(本小题3分)自分泌(autocrine)五、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计36分)1、(本小题5分)简述高尔基体的基本功能。
2、(本小题10分)试述蓝藻的形态结构特点。
3、(本小题10分)原核生物的核糖体RNA与真核生物的核糖体RNA有哪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它们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4、(本小题11分)简述锚定连接的特点和形式。
六、实验技术题(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10分)1、(本小题5分)试写出从小鼠取材,制备染色体标本的主要方法步骤(具体数值从略)。
2、(本小题5分)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细胞的形态及大小与环境的渗透压有关。
在降解靶蛋白的过程中泛素化是如何进行的对于泛素化的蛋白,蛋白酶体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对靶蛋白进行降解的。
大学期末考试东北师范大学2003—2004年细胞生物学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一、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项答案,将代码填入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分13小题, 每小题1分, 共13分)1、C (1分)2、D (1分)3、D (1分)4、C (1分)5、D (1分)6、D (1分)7、D (1分)8、C (1分)9、D (1分) 10、C (1分)11、C (1分) 12、A (1分) 13、是(1分)二、填空题(将答案填在横线上方)(本大题共8小题,总计18分)1、(本小题1分)DNA与蛋白质体外吸附(1分)2、(本小题2分)1.自噬溶酶体(1分)2.异噬溶酶体(1分)3、(本小题2分)1.细胞核(1分)2.肉样质(1分)4、(本小题2分)1.分子伴娘(molecular chaperone)(1分)2.如SRP,Hsp70,Hsp60等(1分)5、(本小题2分)铁氧还蛋白(1分)cytb6/f复合体(1分)6、(本小题3分)(也正确)(1分)(1分)(1分)7、(本小题3分)还原酶(1分)细胞色素C还原酶(1分)3.细胞色素C氧化酶(1分)(顺序可以颠倒)8、(本小题3分)1.受体(1分)2.转运蛋白(1分)3.酶(1分)三、是非题(正确的写“是”,错误的写“否”)(本大题分8小题, 每小题1分, 共8分)1、是(1分)2、否(1分)3、是(1分)4、否(1分)5、否(1分)6、是(1分)7、是(1分)8、否(1分)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总计15分)1、(本小题3分)又称细胞膜,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的薄膜。
(3分)2、(本小题3分)膜面分布大量核糖体的内质网称为粗面内质网。
它是内质网与核糖体共同形成的复合机能结构(1分)多呈扁囊形,排列较整齐。
具有多种功能,如分泌蛋白、膜蛋白及溶酶体酶的合成,蛋白糖基化等修饰与加工,新生肽折叠与组装等。
(2分)3、(本小题3分)核糖体上与延伸中的肽酰-tRNA结合位点,又称P位点。
它的形成涉及一套rRNA的特定区域与核糖体蛋白,前者在进化中非常保守。
(3分)4、(本小题3分)生物膜中嵌入蛋白质外围约一个分子厚度不能运动的脂质分子,对膜蛋白的流动性具有阻滞作用。
(3分)5、(本小题3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各种物质反过来又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调节自身的生长和分化,即细胞对其自身分泌的物质起反应的现象。
(3分)五、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计36分)1、(本小题5分)1.蛋白质加工:糖基化修饰;蛋白酶水解;硫酸化作用等。
(1分)2.蛋白质的分选及其转运:分选信号存在于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本身。
(1分)3.细胞分泌活动及其膜泡运输:固有性分泌与调节性分泌两种途径。
(2分)4.细胞内糖类的合成。
(1分)2、(本小题10分)1.形态:球状或杆状。
有单细胞体、群体和丝状体;细胞直径一般10m左右;(2分)2.结构:(1)细胞膜;(1分)(2)中央质为遗传物质所在部位,DNA含量较其它原核细胞大;(2分)(3)光合作用片层为同心环样的膜片层结构,含藻胆蛋白体及叶绿素a。
(2分)(4)细胞质内含物含许多各具特点的内含物,如蓝藻淀粉等。
(1分)(5)细胞表面结构有细胞壁(含肽聚糖及纤维素)胶质鞘。
(1分)(6)除核糖体外,无类似真核细胞的细胞器。
(1分)3、(本小题10分)1.原核或真核生物中不同物种的rRNA一级结构在进化中非常保守,其二级结构更为保守,具有类似的生物学功能:(2分)2.具有肽酰转移酶活性;(2分)3.为tRNA提供结合位点;(2分)4.为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多种因子提供结合位点;(2分)5.与mRNA结合,核糖体大小亚基结合等功能。
(2分)4、(本小题11分)1.特点:通过骨架系统将细胞与相邻细胞或细胞与基质连接起来。
(2分)2.形式:(4分)(4分)六、实验技术题(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10分)1、(本小题5分)1.以适量秋水仙素注射入小鼠腹腔、数小时后,骨髓中的连续分裂的造血细胞阻断在M中期。
(2分)2.冲出骨髓细胞。
(1分)3.细胞常规制片:低渗、固定、滴片、染色。
(2分)2、(本小题5分)实验方法:将红细胞悬浮于高渗、低渗、等渗NaCl溶液中进行观察。
(2分)结果:等渗(%NaCl溶液)细胞形状及大小不变;(1分)低渗(溶液)细胞由扁圆形变为接近球形,体积增大;(1分)高渗(>%NaCl溶液)细胞皱缩,体积变小。
(1分)//本文章来源于“,原文出处:。